第一篇:校本教研个人发言材料
校本教研个人发言材料
十八中附小
刘晓姣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公开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互助型乡镇和学习型校园。每位教师都积极地加入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之中,以达到在知识上不老化,在教研上不落伍,在课改中不掉队,在质量上不滞后,做素质优良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的。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组织到位:分别成立以中心校校长和各小学校长为组长的两级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青年教师业务素质评定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时间到位:诚如魏书生所言,凡事说了算,定了干,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脚踏实地。我镇每月指定两个周六为全镇语文、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日。各小学将周一下午定为业务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此项规定雷打不动,以一贯之,遇到特殊情况活动可以延期举行,但决不能让计划流于破产。两级教研组都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制度,活动均不准迟到、缺席,否则,除扣除学校及教师的量化考核分数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如此以来,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已成为我镇广大教师的习惯,自觉学习已成为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如在2008年2月29日和3月1日两天的录像教学观摩活动中,黄寨小学青年教师李海燕,孩子刚刚3、4个月,身体还有些不适,公公、爱人又都是教师要参与听课,他们就带着孩子,从20里外的家里准时赶到二中,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照管,照常参加活动,愣是没有向组织者请一节假。
4、经费到位: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物质保证。尽管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办学经费较为紧张,但学校仍拨出专项资金,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用于购书、购教学光盘、订阅报刊杂志,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对校本教研取得成绩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奖励。仅2007年下半年,我镇用于教师外出学习的经费就达26000元之多。
5、形式统一。各小学教研组活动基本做到了“五个一”:语文、数学教研组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议题),一个主讲人,每位教师有一篇发言稿(一式两份),每次活动要有一个总结。活动材料要上报中心校,活动记录和原始档案要接受中心校的检查和评比。
6、评比有据。根据参加中心教研组活动出勤情况、发言材料或活动感想报送数量、质量及到校检查校本教研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评比出每学期校本教研开展质量等次和先进个人,《教育简报》上予以通报,教师节庆祝会上予以表彰。
(二)丰富教研形式,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
1、加强学习——促观念更新,素质提高。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6种途径促使教师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通过“读”来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2004年开始,我镇中心校提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口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读书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要求校长做读书学习的楷模,每期都要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并在校长会上宣读、交流,中心学校进行量化评比;
(二)寒暑假期,中心学校为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书籍,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写出读书心得,由各学校负责检查评比,择优上报;
(三)5年来,由各学校补贴20元为全镇44位青年教师征订《小学青年教师》杂志,实行读、摘、写三结合的读书学习模式,要求青年教师边读边摘抄,边读边思考,每期读后都要写出一篇有份量的心得体会,一式3份,交中心学校一份,交学校一份,自存一份。每期表彰读书笔记优秀撰写教师和优秀读书标兵。
通过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我镇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观念得到加强,学习习惯正在形成,知识能力逐渐增长,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他们对照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实践,写出了许多篇有价值的文章,他们在读书中感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使人们真切地看到读书活动给青年教师带来的深刻变化。
(2)通过“看”来学习。中心校和各学校充分发挥电化教学优势,定期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象,座谈讨论,学习先进教学经验。首先,中心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不少于2 天的教学录像课,有时还利用每周周二、周四两个夜晚时间,组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及林楼、郭庄、梁岗、大庙、陈屯等部分家住集镇周围的教师观看教学录像,并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学习,我镇教师对魏书生、高林生、于永正、吴正宪、王松舟、华应龙、邱学华、周桂海、李烈、窦桂梅等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耳熟能详。其次,每次组织录像观摩活动后,中心校和各小学都要分级组织教师座谈,写听后感,评选观摩活动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3)通过“听”来学习。中心校及各小学大力支持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回学校后,一要写出听课汇报材料,向全体教师介绍先进教法;二是要为本学校教师或全镇教师上一节汇报课。
(4)通过“练”来学习。我们把教师平时练习与学校检查结合起来,把基本功比赛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把教师训练成绩与学校工作量化评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上交2篇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作业,每天更新1次粉笔字练习专板,领导随堂检查教师普通话事业情况,做到基本功练习经常化;学校对基本功训练作业每月检查评比1次,并把评比结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之中;学校每学期组织1次教师基本功比赛,进行量化评比;中心校在学期教学工作检查中,把学校教师基本功训练情况及开展基本功比赛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之中。此外,中心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中2项比赛内容我们有创新:一是普通话比赛,我们已经连续3年聘请我县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张寒、王瑞、白文莲担任评委,严格按照测试内容、程序、要求进行打分,并进行逐人简评指导,真实地检测出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找出了我镇教师在语音、口语表达、应试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结合我镇开展的师德教育、读书工程,要求教师以《从“教师八荣八耻”谈起》、《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感想》等为题用钢笔现场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把基本功比赛与读书学习、师德建设结合起来,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5)通过“培”来学习。积极支持,大力创造条件,通过教师岗位培训和高学历进修来进行知识充电。
(6)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熟练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07年暑假,中心校敦促各小学举行了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班;08年3月11日开始,中心校组织了计算机和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技术考试:三个考核小组分别到各小学对每一位教师逐人进行上机操作测试,全镇167位小学教师都参与了考核。目前,中心校及各小学都配备了2台以上的电脑,并全部上网,为教师网上学习培训提供方便,开阔了教师视野和思路。
2、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积极进行备课改革,稳妥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按照 “提前备课,集体面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加强评价”20字总体思路,即教师提前备课,然后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着重思六个方面:思成功之处,思失误之处,思机智之处,思学生的不同见解,思学生出现的问题,思今后的改革创新。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每学期,我们要组织同学科教师集体评议教案撰写质量,还通过教学工作大检查对各学校及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表彰集体备课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我镇1-5年级集体备课已进行了第二轮改进,09年开始,全年级第三轮集体备课将逐步推开。
3、专业引领——促骨干成长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每学期多批次、大范围的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听课,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从教育名家和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吸取教学精华,解决我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实施新课改5年来,我们先后选派168人次到北京、上海、郑州、信阳、南阳、许昌及本市各县区参观名校、聆听教育专家报告、参加全国语文年会或省市优质课大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方可提高。我镇中心小学曾先后与汝师附小、驻市六小结成手拉手学校,双方互派教师听课、讲课、评课,把送教下乡与送课进城结合起来,把城乡两级教研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城乡联谊,取长补短,大幅度提高了我镇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2)以“三级”结对,全面推进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立足于教师有层次地发展,我们提出“培养一定数量的各级名师与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发展理念,确立教师发展长远规划。因此,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成长目标管理,抓好“三级”拜师结对工作,即:新教师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与校级学科带头人(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与县市级学科带头人。“三级”结对体现“韭菜式”的层次发展,避免学校教师发展断层现象。目前,我镇已有付品秀、孙立锋等省级骨干教师4人,李新耀、路会勤等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2人,刘荷莲、李翠鸽、崔金星、田灵芝、祁俊锋、胡双成、陈永红等市级骨干教师9人。更有田铁华、陈玲、刘敏、赖燕、赖君茹、张真、宋翔、王丽、林小美、魏前勇、彭宏伟、黄丹、李素红、宋娜、赖会、田慧敏、刘亚南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向市、县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冲刺。
4、课堂展示——促个体提高
我镇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通过5种课堂展示活动,促进教师个体提高。
(1)摸底课。5年来,我们多次到学校对对冯玲、李海燕、左丹、李妍、张真、王艳平、陈永红、李艳荣、王艳敏、石晓记等47名青年教师反复实行推门听课,并及时进行了座谈评课,指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汇报课。对外出听课教师,如陈玲、张真、宋娜、田铁华、宋翔、崔金星、马留勤、刘敏、孙立锋等,回校后为学校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达到传递教学先进经验、展示个人学习效果、提供校本研究课题的多种效果。
(3)开展优质课评选。各学校举行组级、校级优质课评选,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心校组织人员对各学校推荐上报的优质课教师进行分片集中验收,评委和听课教师共同评课,打分,评选出名副其实的镇级优质课教师。
(4)组织公开课教学。镇中心教研组每期组织语文、数学、幼教等3个学科5-6位教师的公开课观摩教学和座谈评课活动。活动采用异地按教学进度讲授新课的方式进行,教师不提前接触学生,领导不提前反复试听,杜绝了“彩排课”、“作秀课”,使听课教师观赏到教师是如何在原生态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观摩活动按照授课、听课——说课——评课——总结四个程序进行,集新课标学习、教法研讨、校本研究与一体,有力地推动了教研教改风气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5)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对于参加市、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的教师,我们通过本校试听、异地授课等形式反复听、评,使其教案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处理课堂生成问题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5、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在校本教研中,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让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①将课题实验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在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实效性方面下功夫,使教师在经验加反思中迅速成长。②将课题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运用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做出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③将课题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吸纳、传输课程改革和课题的信息与研究成果,引发对课题的争鸣与交流,使课题研究在交互式、对话式等互动培训方式中不断深化发展。
6、主题论坛——促共同提高
思想只有通过交流才为人知晓,通过碰撞才能够产生火花。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中心校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由中心教研组组织“教学问题主题研讨会”。“论坛”上,我们不求观点完美,但求要有所思、所想,对共同关心的无论是科研还是教研的热点问题,都可以进行实时交流,随时点评,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近5年来,我们组织了如下表少于35次的“教学问题主题研讨会”:(1)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优质课;(2)“老带新”、“结对子”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电化教学的辅助作用;(4)激发学生大胆发言、质疑途径探索;(5)如何上好复习课;(6)艺术课与全面发展学生的关系研讨;(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8)小组合作形式探讨;(9)学困生转化的途径;(10)怎样评讲作文;(11)如何开展校本研究;(12)在生活中学数学;(13)如何上好实践活动课;(14)学生背诵积极性的培养;(15)怎样进行说课、评课;(16)如何激发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善于提出问题;(17)小学课堂合作失效的现象根源;(18)怎样写好教学反思;(19)口语交际教学应如何体现互动式;(20)加强阅读教学指导,培养学生朗读能力;(2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2)古诗词诵读经验交流;(23)教案设计;(24)经典诵读展示;(25)教学质量分析研讨……
纵上所述,校本教研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我校教研教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9名;孙立锋获省级优质课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陈玲、刘敏、赖燕、赖君如、孙立锋等青年教师已6次获市级优质课大赛、课堂教学评估一等奖;陈玲03年12 月1日在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上为县局及乡镇领导作新课改教学示范课,刘敏07年被评为汝南县十佳优质课教师;陈玲等4人参加县送教下乡活动;崔金星、田铁华、陈玲、刘敏、赖燕、赖君茹等10人次获得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一等奖。至于非比赛性质的优质课、论文获奖者更是不在少数。
教育领域天地阔,追求佳境无穷期。以上所谈仅仅是我镇在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不是什么经验,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与教育局领导的期盼还有不小的距离,与兄弟乡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接受县教体局的具体指导,虚心向兄弟乡镇学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把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第二篇:校本教研个人材料
校本教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叫赵元凤,是房木镇中心小学的一位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我也就有了更多的与学生接触和交流机会,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生力军、主力军。也正是因为参加了校本教研活动,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专业发展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提高。近几年,“校本教研”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以校为本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它符合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校本教研就是依据这一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更适合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形式。它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研究目的,是一种将学习、工作、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动。因此,校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谓行动研究,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它是各科教师结合自己学科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校本教研”在不断探索中起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完善,下面我就将我在校本教研中自己的做法和点滴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积极学习,升华教育教学理念
当最初听说校本教研的时候,只是从字面理解它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但具体怎样操作完全是模糊的印象,后来参加了几次我县组织的教研模式现场会,在县小教部的亲自指导下,我才对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经过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更进一步了解了校本教研的涵义以及它的最终目的,经过几年来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让我对校本教研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课堂是主阵地,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以教师为学习和研究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性、研究性的教学活动。它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学校。
为了在校本教研中更加充分的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我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充实自己,利用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时机,我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课程改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为校本教研做好理论铺垫。
每次外出听课或学习时,我都认真做好记录,回来后仔细玩味,领略其中的意图。吸取精华转变为自己的能力,渐渐地我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二、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和创新
有了具体的理念做指导,我本着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思想,积极踊跃的参加每一次本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我认为每一次的参与都会给自己带来收获。因此,我要感谢校领导给我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教学艺术的平台,每次教研活动我都是全身心投入,我积极备课,在吃透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先在年组中集体备课,共同交流、探讨,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再集中好的意见形成教学设计,在班级中试讲,年组教师共同听课,听后对本节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提出批评意见并指出可行性建议后我再对本节课做适当的调整,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让每节课无论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还是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力争做到最完美。每经过一次这样的“洗
礼”,都会让我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很高的台阶,我觉得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县教师学校小教部的委托下,在县里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上示范课,让我得到了更高一层次的锻炼,教学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我的专业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为了贯彻县教育局提出的“人人公开课,校校公开课,堂堂公开课”的指导思想,我在每节课上都能严格约束自己,每节课都大胆尝试不同的引课方式,如多媒体教具,挂图、设问等,一定要有创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还要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象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在采取以上各种教学手段的每节课的教学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的所在,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多次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使我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在每一次的自我反思中茁壮成长。渐渐的,我的教学方法更灵活了,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因此获得了市级优秀课两节,县级优秀课多节,并在去年被评为县语文科教学标兵,多次被评为县先进教师。回首过去,我们在校本教研上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展望未来,我将一如既往的在实践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长,沐浴在课程改革的春风里,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校本教研个人材料
发挥示范作用 引领校本教研
获嘉县史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徐琳
该同志在校本教研中,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她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不但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更重视与同行教师集体教研、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在校本教研中,她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他接受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史庄镇二中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1、学习专业理论,重视同行交流
该同志一直把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她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她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教学思想。利用业余时间观看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录像资料,学习教育教学文章、书籍,利用教师阅览室,多渠道进行广泛阅读,有效阅读,认真写好读书笔记,每月上交一份读书心得。最近她一直在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这本书。通过学习,她把自己在课改中的体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比如学习《课堂组织应注意的九种问题》,她重视和同行教师交流,力求同时提高。通过学习和交流,校本教研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体现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二、认真进行备课,保证高效课堂
为了备好课,她常和同科教师集体备课,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教材,不断优化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在备课过程中,她亲自手抄教案,考虑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学情,针对学情进行思考。她参考很多课件,结合自己的课堂,自己制作比较实用的课件。比如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时,她搜寻了很多关于闻一多的材料、电影,歌曲《七子之歌》的创作过程,设置引人入胜的导语,唱闻一多创立的歌曲,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一节课,她现在学校讲公开课,然后参加县级技能大赛,最后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得市级二等奖。
三、勤于讲课听课,重视集体评议
几年来,她一直走在课改的前面。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中,她能切合学生实际,设定自学内容和时间,学生在自学目标指引下,尝试解决问题。在讲公开课之前,她常常向网上名师学习,听同行老师的课,力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比如在讲《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她先是利用优酷观看视频朗读,发现有些朗读字音读错了。从多个视频朗读中挑选一个比较好的让学生观看。她观看很多网上讲课的视频,把比较好的教学理念记录下来,更多地理解作者苏轼,理解写作背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因为对文章理解的很透彻,所以她在示范朗读中,感情非常真挚,收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她这一课制作的课件也被评为市级二等奖。
四、带头主持课题,团结协作研究
几年来,她一直主持教研室和教科所的课题研究。在开题时,她让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教研组长进行指导,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她和课题组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学校的图书室为载体,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比如八年级上期要求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她自己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感想。2011-2014年课题研究《创建良好班风研究》获得市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2015年的《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获得市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4-2015年的《中学语文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获得市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优质课《斑羚飞渡》获得市级优质课二等奖;优质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获得多媒体和学科融合市级一等奖。
已有的成绩代表着昔日的努力。而校本教研好比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中蕴藏的宝藏,需要开拓者不断地发现与发掘。在以后的工作站,她更要在校本教研中继续促使全体教师参与、合作、共享和提升,把校本教研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从校本教研中获得欢乐、自信和成熟。她相信,只要史庄镇二中全体教师务实拼搏,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发挥示范作用 引领校本教研
单位:获嘉县史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姓名:徐 琳
时间:2015年11月18日 电话:***
第四篇: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实验基地学校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2015年3月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昨天到街上转转,发现一家知名皮鞋店门前贴着一张特别醒目的广告:“买一送一”。我不禁心动,花一双鞋的钱,买两双鞋,值!等我进去一问,才知道,是买一双鞋,送一双鞋垫!刚才几位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做的相当出色。和他们一比,我要讲的可就逊色多了。他们就是锃亮锃亮的名牌皮鞋,我就是那双不起眼的小小鞋垫。所以,对于我的发言,大家不要抱太高的期望。不过,没关系,我们做教师的,其实就像鞋垫,为了孩子们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我们甘愿做默默无闻的鞋垫。我不奢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只希望我能抛出一副鞋垫,引出一双皮鞋。(此处有掌声)谢谢大家!
我来自项城市文化路小学,能够代表我们项城做经验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我要感谢省教研室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
我发言的题目是《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出示PPT)
一、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一)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
先说个故事。一大学毕业生去公司应聘,招聘者问:会英语吗?他说会,招聘者又问:英语中你最擅长什么?他回答:我最擅长选择题。招聘
者哭笑不得:你找个需要做选择题的公司去吧。
这个故事强烈地讽刺了当今的应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老师整黑板整黑板地往黑板上抄题,学生整页整页地往本子上抄题。回到家里写到半夜,不会的题难倒家长。上课时,除了背课文、背课后题、背近反多、背词语解释,学生在积极参与外,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多少学生听进去呢?我儿子上高中时说过一句话:我最喜欢上语文课。我说为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他说,上语文课不用听,想干啥就干啥!听和不听一个样。想想也有道理,我们当学生时候,上语文课听过多少呢?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主谓宾定状补等复杂的语法知识,花费了太多太多的精力,结果还是迷迷糊糊。后来不学了,忽然发现,不学语法,照样会说中国话!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无效劳动。每天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老师讲大量的练习题,有什么用?什么缩写句子、改写句子、修改病句(而且是人造病句,学生不会这样写,是人为编造的病句),有什么用?不做这样的题,学生就不会说中国话吗?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有多少学生听明白了?阅读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有多少?课程改革多少年,我们忽然发现,不会教语文了。优质课变成了作秀课,公开课变成了作假课,这样的课对老师造成了严重的误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课
程改革造成了“去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畸形现象。
为此,我们大声疾呼: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
(二)“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基本内涵。先提个问题:怎样让母鸡多下蛋?有几个途径: 一是教给母鸡下蛋的方法,让母鸡背会。
二是制定母鸡下蛋的制度,每天至少下一个,完不成任务受处罚。三是撒给它们足够可口的食物,让它们自主去吃。
答案很简单,吃得多了,自然就下蛋。有人问,学生不会写作文怎么办?也很简单,只要读书多,自然会写作。教语文本来就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为搞复杂了。语文不搞复杂,是语文专家没有本事,语文不搞复杂,教师培训没法开展,语文不搞复杂,有些人无法名利双收。但,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语文,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教育!崔峦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这些倡导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幸好,我校一帮年轻的语文教师,组成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主持人就是我们学校的业务校长。这样一来,我们有了真搞教研、搞真教研、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信心。我们大胆提出“筑牢三梯一线、回归语文本真”教研设想。
何谓“三梯一线”?我们把语文学习分为三个梯度:即学会识字写字,学会积累词语,学会朗读背诵。这三个梯度是以“语言积累”为主线,简称“三梯一线”。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什么我们要定这样的目
标?一是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不能规范书写汉字,二是很多学生学过的词语不积累、不运用,就像猴子掰的玉米一样丢掉。三是学过的课文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是语言积累过少,课外阅读过少。这些状况导致学生语言贫乏,不会写、不会说、不会读,语文素养低下。
(三)“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实施。
1、语文教师要“真教语文,教真语文”。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紧跟随“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大旗,围绕“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开展教学。生字会读、会写、会用;词语学会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经典课文会背诵;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背诵经典诗文。语言积累的多了,语文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2、教导处要“真搞教研,搞真教研”。
一是对“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教学理念进行宣讲和学习,让语文教师明白,要杜绝形式主义,杜绝应试主义,杜绝追风赶潮,杜绝摆花作秀。要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开展课例研究,在研究中突出研究“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理念的落实情况,不看是否好看,不看是否煽情,不看是否热闹,只看教学效果。
三是改善教学评价内容,建立奖惩机制。
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激励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必须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我们的做法是:
1、识字写字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书写,规范书写。评价方式
是每个班级抽出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现场书写,教导处进行综合打分。
2、词语积累方面:采取口头听写和书面试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3、朗读和背诵:一是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和朗读能力抽测,二是对重点课文进行全文背诵抽测。每个单元至少有两篇课文要求会背诵。
所有抽测结果都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四)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对于一般正常的儿童来说,一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2、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正确书写、规范书写,坐姿正确,握笔正确,笔顺正确。
3、词语积累量增加。对于词语的掌握,不仅会写,而且熟记于心,正确运用。我们成功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词语麻辣串”练习。很多学生能将一篇课文的词语都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作文中,所学的词语运用率也大大提高。
4、学生的朗读能力明显提升。以前,很多学生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明显提升。
5、学生的语言积累显著增加。以前,只要求学生会背课后要求背的课文。绝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全册一半的课文。而且,我们各个年级都编写了校本教材让学生背诵,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学生能熟记于心。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
6、阅读量大大增加。以前学生每个学期只读一本语文课本,课外读
物少得可怜,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都有大量的图书,学生可以自由借阅。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了知识视野。
总而言之,“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当前,“课例研究”在我国备受瞩目。华东师大安桂清教授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很多成果值得借鉴。2007年,余文森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学型研究的主要方式,认为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然而,作为一所四五千人的大学校,在百人左右的大班额中实施课例研究,无异于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我们认为,好的教研理念,必须同本校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课例研究模式,即“基于目标跟踪的语文课例研究”模式,并将此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在河南省教研室成功立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模式虽不起眼,但接地气,易操作,效果快,它大大提升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层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主要优势
传统的教研模式,仅仅局限于说课、听课、评课等。其活动的成分居多,研究的成分极少。听课时,仅仅满足于来到听课现场,完成听课记录,既不关注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关注授课采取了哪些手段,更不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至于课例背后的故事,和他无关。评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优点多提,好话多说,至于问题,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
是完美无缺,更不要说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评判了。这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素养的确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急于找到一条提升校本教研层次的、实现教研新突破的路子。课例研究如及时雨般沙沙而来,我们认为它是传统教研活动的升级换代,是由“活动”到“研究”的蜕变。但是,很多课例研究工程庞大,费时费力,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学校班大人多,教师工作量大,这样的课例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空中楼阁。课题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其优势在于:
1、本研究直指“目标跟踪”,主题具体而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过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研究,让老师很快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能够“有米下锅”“有物可研”;
3、教学目标是教学之魂,课堂之纲,抓住了目标,就抓住了要害,可以大大提升研究的效果。从以上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是提升校本教研层次、实现校本教研新突破的“便捷通道”。不仅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好。
(二)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例研究,我们建立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文化路小学教研网络,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七大步,戏称“目标跟踪七步诗”。
第一步,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引领各年级段青年教师参与,确定各年级段参加课例研究的人员。
第二步,组织所有参加课例研究的老师,学习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料,明确课例研究的方法、步骤。
第三步,各年级段在组内听课的基础上,确定本段课例研究活动的开课老师与教学主题。开课教师独立备课,尽量体现课例研究对备课的特殊要求,如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等。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放第一次公开课,所有本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作为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课堂进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便于事后对课堂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第五步,第一次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议课。不同于一般的评课,每位成员发言时,要提供自己观察课堂的记录,给开课老师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第六步,开课老师修改教学设计,重新上一遍该课,换一个班级进行。也可以由另一位老师将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到自己班上实施,课题组成员同样一起观课、议课,重点观察改进的情况和效果。
第七步,开课教师和所有课题组成员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其中开课教师负责完成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其他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要写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观察记录等。
(三)课例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模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研的新常态。
2、成立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立课例研究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网
络平台,使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优化了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主要问题
由于基层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参与研究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教师来说,课例研究的任务往往会成为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而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课例研究往往要借助项目或课题的平台,通过校方或与具体负责人沟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难以引发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例研究不但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具有明显的鼓励和触动作用,对那些处于成熟期的教师也有着较强的激发作用,有助于他们改变业已成熟的教学惯习,从而促进这些教师的二次专业成长。
总之,课例研究作为一种中国教师并不陌生也易于接受的教学研究方式,力图使广大教师从家常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开始,让研究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常态。我们在课例研究方面的探索还在持续,努力提高课例研究的品质,从而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
谢谢大家!
第五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者必须是钻研者。教研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钻研者之间的,教研时,进行成果的交流、分享。教研者可以是有分工的钻研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可以把不同内容根据钻研者所长进行分工,教研时,进行成果的整合。有学校通过教学观察发现,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好的内容往往与学生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学校以此作为钻研内容分工的依据之一,取得了明显的教研成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怎么做?
【第一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校本教研工作在我校开展已经几年了,积累了一点经验,初步理清了一些头绪,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学期,我将在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基础上,做好个人的校本教研。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并加强团体合作,构成终身学习的潜力。总体资料:以个人反思学习为基础,讲求实践的锤炼,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提升。操作思路:以专业化水平提高为主线;以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潜力、教研潜力、科研潜力的提高为途径;理论联系实践,学习后交流,在交流中学习。
具体活动资料:
1.从实际出发,用心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研讨、互助,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学习,使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于日常工作中要成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转变观念,构成课程仪式。要深钻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教材和学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都融入到课堂。紧随教研组长的引领,在备课的过程中虚心请教;深入课堂,多听课,取得第一爱岗敬业演讲稿手资料,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主体方向,并在听课后与讲课教师平等交流,互促互进。
3.三点一线活动。始终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点连成一线,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课堂评析、教材分析设计等为教研的基本形式,透过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平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活动方式:
1.每周参加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透过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专业化成长。一人讲课,众人评论,不仅仅益于讲课教师查找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将好的观念与具体做法较为形象、具体的传达给其他教师,直接服务于教学。定期、不定期听课,及时指出讲课教师的优缺点,博采众长,允许争鸣,不搞一言堂。进行反思的经验交流,展示优秀反思,提高深入思考的潜力。
2、参加丰富的活动,展示自己,增强品牌意识。用心做好人人一节课活动。号召教师树立品牌意识,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展示备课本、业务本,促进教师业务学习的深度、广度。
3、利用网络资源开拓眼界,组织上网培训,鼓励上传下载,与高端对话。
4、把握机会参加外出学习。校本教研不是目的,而是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养成反思的习惯,构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打造一支思想与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不断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用心参加学校及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第二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潜力,更快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和自身发展要求,特制订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透过校本教研,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课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以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二、研修目标
1、透过学习《教师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做到德高为范,学高为师。
2、透过学习《规范》《纲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潜力,能上好每节课
3、透过研修,能备好每一节课,会写反思、会写案例分析。
三、研修资料
1、学习幼儿园的各项教学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2、与同事合作,共同备课,撰写案例与分析,上好每一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坚持个人与群众学习,以个人学习为主,多与同事交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2、按时按要求用心参与教研组的群众备课活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用心发表个人的见解。
3、用心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争当优秀。
4、参与课题研究,为课题积累必备的材料。
5、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自己不断发展。
总之,本学期我将在本计划的指引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只有用心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实施,才能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教育更具有效力,使学校更具有活力,使教师更具有潜力。
【第三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让知识走进课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我根据校本研修学习任务及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个人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透过研修,进一步了解新课改中备课的,量体裁衣地做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能深度建构教学法资料生成教学过程,力求课堂教学实效性,并能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逐渐完美。
二、学习资料
(一)个人读书
1、精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充实自己。
2、制订个人研修计划《“有效教学”使教学真正有效》
3、根据业务学习资料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4、做好学科知识的更新。
5、“学习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专题撰写研修小结。
6、根据“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专题进行一次合作研讨交流。
7、结合“教案反思与研究,写一篇自己的感受
8、利用图书室开放时间,每学期学习专著摘录不少于10篇次。
(二)听评课
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有机会用心参加上级组织的观摩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反思,在学习中补充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的完整。
(三)公开课:
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潜力。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资料,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资料,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紧扣每一专题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实验报告、教案、教育叙事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4、远程教育资源应用
透过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整合与选取好的课件,引入自己的课堂,让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感官上更直接的了解所学知识,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群众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参加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潜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第四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校本研究既是学校的一种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根据学校制定的研修规划,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际,在本学年我的校本研修目标和资料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业务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进行课题研修为载体,认真参加素质培训,采用集中研修、分散自学,集中讨论、教后反思等形式在“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远程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
1、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透过多种形式和资料,加强自己对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忙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贴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潜力和水平。
2、新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题改革工作计划,用心参加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从具体案例入手,科学地创新地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帮忙自己解决新课程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个人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中实施新课程的潜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
3、新技术:认真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同时,结合本学科以及我个人的教学实际,使自己能独立制作课件,能够灵活自如地上好多媒体课。
4、师德教育: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面加强个人职业道德教育,透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宣传,从板报、学习资料、各类报刊中全方位多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增加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自己职业道德水平的显著提高。
5、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参加市局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力争透过培训学习使自己更新理念,转变主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潜力,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
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具体研修资料,用心与同事交流研讨,力争在提高个人教学潜力的同时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五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潜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1.透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透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透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4.透过学习,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资料;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用心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加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一天都有点滴收获,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写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研讨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潜力。
(四)在备课管理上,朝着A级管理奋斗,在原先的基础上向前一步。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到达取长补短的目的。透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个性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第六篇】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研修主题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务必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老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为此,本次我选取了《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为研修主题。
二、研修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用心性让他们从学习边缘地带能真正回归于课堂。透过转化,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学困生转化率到达90%。
三、学习资料
《新课程标准》中学数学20xx版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学困生的转化》
四、研修过程
1、摸清本班学困生的基本信息、分析学困生其构成的原因,并对每一个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建立学困生个人转化成长记录资料。
2、具体实施帮扶转化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学困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生吃得好。
(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
(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学困生,介绍方法让学困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学困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潜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用心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用心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
(6)、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促进转化目标。
3、完成相应帮扶转化的教育教学反思,即“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做我的教学设计”。
五、预期研修成果
透过本次校本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撰写出高质量“中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的教育叙事及“中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生活化”的一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