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培养的问题探究
关于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培养的问题探
究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充分显示出“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法治监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法治监狱建设总目标,研究提高监狱人民警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法治思维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改革已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只有通过法律的形式,形成社会共识,才能成为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
(二)法治思维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难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生态环境的敏感,以及享受发展成果的强烈愿望等,都在挑战着粗放式的发展理念。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只有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才能凝聚共识、排除干扰,才能使发展稳定全面推进。
(三)法治思维是维护稳定的根本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是监狱人民警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大局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证作用,为平安中国建设做出应用贡献。
二、当前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现状
近年来,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监狱局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教育质量年、法治文化建设年、创建标准化监区等富有成效的活动,全面加强监狱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少数监狱人民警察中还没有形成学法遵法守法公正执法的浓厚氛围,没有确立起全面的法治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法自觉性不高。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基础薄弱,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学习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部分干警学法动力不足,学法的积极性不强,或是缺乏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或是对面对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知道学什么,存在不愿学、不会学的现象,对《监狱法》、司法部“六条禁令”、“十不准”等相关法律制度,不能较好深入学习和理解。
(二)用法能力不足。有的干警不能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实施法律,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对法律法规掌握不熟练,对执法流程不熟悉,执法随意性大,存在滥作为的现象;对善钻法规漏洞、爱找监狱管理缺陷的“岔子型罪犯”,蓄意挑衅执法、公然对抗改造的“钉子型”罪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油子型”罪犯,“行政处分不怕,刑事处分不够”的“赖子型”罪犯束手无策,能力短缺。
(三)遵法观念不强。个别干警意志力不坚定,受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存有侥幸消极思想,没有行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在管理罪犯时方法简单粗暴,有以权代法的行为,有的受利益驱动和侥幸心理的影响,利用给罪犯减刑、假释和调整改造岗位等职务之便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钱物。
(四)执法压力太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狱的刑罚理念由传统向现代化、专政向法治、强制向文明、注重服刑人员义务向重视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在几十年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受到了冲击,也对民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罪犯的不合理维权,无理缠诉时有发生,看似“强势”的民警,在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也非常有限,民警的执法风险日趋增大。
三、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底蕴
1、强化职权法定意识。适用“法无授权皆禁止”原则,监狱人民警察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就不能主张和行使权力;不仅要有授权,行使权力过程中还不能超出法律授权的种类和范围,同时必须遵照既定程序,一切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依据就不能越雷池半步。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必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决贯彻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全面履行好维护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2、强化权利至上意识。法律既是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指南,也是一把“丈量”监狱执法行为的尺子。在法律领域,限制行为、剥夺自由只是手段,保障权利才是目的和中心,手段要服从于目的,以服务目的为限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化法治思维,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强化权利义务思维,真正把罪犯看成监狱里的特殊公民、权利主体,以权利主体的法治理念对待罪犯、对待监狱工作。
3、强化公平正义理念。监狱人民警察掌握着国家刑罚的执行权力,具有措施的严厉性、手段的特殊性等特征,一旦滥用,贻害无穷。每名干警应该警醒起来,主动顺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监狱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在监狱管理层面,对各个执法领域和岗位,都要加强执法管理监督,完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加强罪犯劳动岗位安排、计分考核、分级处遇管理等源头工作,严格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深化狱务公开,从实体和程序上保证监狱行刑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防范执法风险,防止执法权力滥用,尤其注意预防监狱民警利用职务违法犯罪,防止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的发生,努力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行刑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实践应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1、加强民警队伍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坚持法制建设与法治素养培训并重,切实发挥监狱法治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制度保证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监狱执法岗位工作规范》学习培训活动,让“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理念入脑入心,着力提高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治思维引领法治实践,抓住罪犯考核奖惩、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文书展评和执法质量考评活动,深入推行阳光警务。
2、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建设。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是法治思维的核心。领导干部,一切立身行事都应当坚持“法”字当头,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和信仰法律,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带头强化制度思维,自觉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稳定“基因”注入思考模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稳法治的立场,体现法治的精神;带头强化责任后果思维,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勇于承担错误,敢于接受后果,知错能改;带头强化治官治权思维,坚决抵制“人治”、非法的领导思维、行政思维和执法思维。
3、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严治警,制度执行从严,修订各类民警岗位职责,制定《监狱人民警察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工作要求从严,合理界定干警工作责任区和工作职责;考核奖罚从严,完善民警分类考核分级激励办法,年度工作实行百分制考评,正负激励;从优待警,加大对先进典型的选树表彰力度,建立困难帮扶机制注重对基层民警的关心关爱;培养从优,调研骨干人才培养使用办法,拓宽青年民警成长渠道;民生从优,人、财、物向一线倾斜,不断改善民警工作、生活、居住、交通条件。
(三)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培养法治思维的积极性。
1、完善监狱法律体系。根据监狱工作的实际需要,吸收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经验成果,增加监狱执法实践相关内容,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如,细化监狱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监狱警察配备数量和警察职权,厘清罪犯权益保障、监外执行、减刑假释、释放和安置的实体、程序和时效规定,强化罪犯分级处遇、罪犯医疗保障、罪犯死亡处理等执法难题解决的法律保障,更新罪犯心理矫治、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等实用性内容,明确界定监狱企业的性质、任务、管理方式等,为监狱企业运行发展和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围绕平安监狱建设目标,健全安全责任分解机制,从监狱领导到基层执法干警,逐层签订岗位责任制,划定管辖区域、明确岗位职责,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定岗、定置、定责目标管理;完善应急管控机制,从安全隐患排查、预警研判到应急演练,从干警个体设防、区域防范到“三共”联控,从狱情分析、舆情控制到物防、技防、人防、联防合力提升,从目标、任务、要求、责任到考核问责,全面建立规范科学的干警直接管理制度。
3、完善公正执法制度体系。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和基层监狱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监狱体制改革实际,制定各项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继续完善《罪犯计分考核奖罚规定》,严格控制干警的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创新警务督察模式,办好刑罚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深化狱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
(四)构建权力运行机制,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1、建立保障预警机制。深入推进监狱体制改革,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和正当权益,依法充分保障监狱工作经费,为切实肩负起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履行教育改造罪犯的法定职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创新教育预警制度,开展廉政格言警句、专题讲座、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报告会等各类廉政文化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到地方法院旁听庭审,到地方检察院参观反腐基地,以案释纪,以案析法,筑牢廉洁守法的思想防线。表彰执法公正、廉洁守纪的先进典型,提升监狱干警尊崇法治、恪守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建立管控监督机制。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监管执法、干部选用等关键事项列入权力运行跟踪重点,纳入日常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规定内容,以目标化管理督促引导监狱干警规范行使职责权力。健全执法执纪制度,建立计分考核听证、监检双方执法合议、危重罪犯管控、警务督察、内部控制监督等各类执法执纪制度,督促监狱人民警察审慎用权。
3、建立查纠问责机制。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监管执法、组织人事、财务后勤、生产经营等人财物相对集中的关键岗位干警为廉政监督重点,制定《民警执法执纪风险预警评估办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廉政风险预警评估系统,每月开展动态评估,对风险等级高的单位和责任干警,检察纪检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教育和问责。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细化执法工作流程,制作《监狱工作权力运行图》。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查纠整改和跟踪问责力度,依法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转自网络
第二篇: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以云南省大理监狱为例
【摘要】: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依法执行刑罚活动中形成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等内容。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内涵素质,推动监狱工作全面转型、跨域发展,进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法律至上;监狱人民警察精神;职业道德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监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深入推进监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监狱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群众的期盼相比,思想认识和工作上仍然还有差距,必须进一步以法治思维为指导,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 建设。
一、以法治思维指导、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监狱的具体表现,警察是监狱的主体,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法治思维建设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因此,法治思维是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学习和修养的基本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一个文化范畴。广义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质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维则属于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思维要求监狱警察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日常事务标准的思维。这是一种理性思维,它以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和出发点。第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不享有特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坚持走科学规范程序,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三,坚持责任思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第四,坚持按照规则办事,不能突破规则,没有例外。
(二)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及建设的意义
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是监狱警察在长期的刑罚执行活动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基础。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组织机制、装备设施等为内容。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本文着眼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特质及实践,将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基本构 成概括为: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监狱人民警察文艺。探讨在法治思维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文化,从而全面提高监狱警察的职业素质、推动监狱工作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素质,进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二、法治思维与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关系
(一)“法律至上”是监狱人民警察精神的实质 监狱人民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品质的提炼和浓缩。是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群体共同的意志支撑、理念取向和宗旨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依法执政”等,是监狱警察的根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体现在每一位执法人员的内心和精神面貌上。这样的警察精神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核心和导向。
(二)“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构成了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立场坚定,爱憎分明;顾全大局,服从命令;执法不阿,处事公正;言教身范。以理服人;讲究人道,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等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忠于职守,公正执法,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在职业道德中,监狱警察应当具有执法意识和大局观念,因此,公正执法是监狱人民警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二是严明纪律、服从指挥。监狱人民警察是一支执法、着装、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队伍,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强大责任。
(三)“全民学法、守法”,就是扎牢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监管改造工作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知识,监狱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警察是执法者,理所当然要熟悉和掌握诸如宪法、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监狱法、警察法等基本的法律知识。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才能做到依法治监,依法办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法制教育。二是监狱的规章制度。制度高于一切,只有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才能保证公正执法,规范执法。三是监管改造方面知识。它包括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管理、生活卫生等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灵活运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体系和狱犯情预警机制。要求监狱警察通过多方法、多渠道透彻了解狱犯情,准确分析犯犯情,采取有效教育管理措施,确保监管安全防范链的牢固。二是能熟练掌握点名、“四知道”、讲评、谈话、队列指挥等基本功,并能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三是能正确使用武器、警戒具和现代通讯工具。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的“十项职能”;能熟练掌握擒拿格斗技能、狱内侦查技能、防暴处突技能等。四是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化解矛盾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须以“法治”作为指导,并 反映“法治”思维
监狱人民警察文艺体育是展现监狱人民警察文化最重要的手段,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生活的一个直观缩影,是“忠于职守,公正司法”的直观表现,其包括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作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组织、文化艺术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比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艺术作品是宣传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鲜活广告,也是社会了解“法治监狱”的窗口,具体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微信平台等。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现状 大理监狱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法治”化进程中,以“依法治监”为基本方略,科学地运用“法治”思维,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法治”标准来考量,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初步塑造了监狱人民警察精神,但传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存在。在省、州、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监狱抓住布局调整机遇,实现了整体转移,更好的履行了职能,促进社会了稳定,为大理监狱在大理群众中和整个云南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大理监狱团委在监狱团员青年中倡导雷锋精神,提倡青年警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雷锋的四种精神: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二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三是甘愿作平凡工作的“螺丝钉”精神;四是艰苦奋斗精神。监狱警察 在改革奋进的监狱工作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老一代监狱警察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形成了今天“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不畏艰难、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监狱警察精神。但现代法治社会所要求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仍不是主流,在某些警察身上仍存留浓重的“官僚主义”等与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
第二,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警察职业道德体系,但实际中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仍有距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理监狱要求每一位警察都要以此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警察形象,但在实际学习和修养中,由于个人的差异,很难做到24个字的全部要求,只能部分或方面的做到。
第三,基本掌握了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判断、组织协调、化解矛盾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仍有欠缺。为了做到“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监狱党委十分重视警察的业务技能培训。如每年定期举办警体技能培训,狱政管理、刑罚执行及狱内侦查工作业务培训等。监狱虽如此重视培训,但在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上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干警对新问题、新事物、新情况的认知和适应。
第四,组织了大量的、精彩的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但以“法治”为主题的活动有待进一步增加。2015年9月,监狱组织警察职工参加云南省监狱系统文艺汇演,弘扬了监狱 正能量;监狱每年定期开展警察职工运动会并组织警察职工代表队参加大理州政法杯运动会;监狱团委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监狱警察人民文艺和体育活动虽精彩纷呈,但作为刑罚执法机关的监狱活动中“法治”理念却呈现得不够丰富。
四、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大力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一)以制度塑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警察精神
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要求监狱警察树立“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新警察精神。近些年来,许多监狱都非常重视警察文化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和弘扬监狱警察精神。如:江苏南京监狱“公正、团结、笃行、卓越”的警察精神。江苏龙潭监狱“步步踏实、着着领先”的警察精神。江苏南通女子监狱“热烈奋进。从容淡定”的警察精神。江苏镇江监狱“求正、求实。创安、创优”的警察精神。这些监狱的警察精神各具特色。侧重不一,但“法治”的思维精神体现得较少,工作作风方面谈得较多。结合大理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要求,围绕“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建立涵盖刑罚执行、狱政管理、狱内侦查、教育改造、生活卫生、劳动改造、队伍建设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完备、科学合理、衔接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效,彰显监狱法治精神、体现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规范监狱执法程序内容、固化岗位职责要求,使警察职工队伍在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树立法治信仰、训练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实现 警察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与监狱工作发展要求相适应、相契合。
(二)组织领导和教育引导,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组织广大警察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特征、理论特征、实践特征、时代特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二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警察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三是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践行省局提出的“八个方面的监狱执法理念”,确保警察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增强抵制干扰的定力,打牢严格执法的思想根基。四是筑牢监狱转型发展理念。要认真组织警察职工学习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的理念、措施和要求,筑牢监狱工作转型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改造罪犯”这个总纲领,协调推进“管理、教育、文化、科技、队伍”五项系统工程,以思想观念更新促进监狱工作转型跨域发展。
(三)构建“全民学法、守法”机制,夯实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切实抓好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使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好文化设施的作用。如:经常举办法律、法规、政策的讲座、讨论、培训,要充分利用警察教育训练中心、警示教育基地、发展陈列室、射击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场所,定期组织警察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警察职工的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加强自办报纸的建设与管理,为警察职工搭建文化平台。创办内部刊物《大理监狱》杂志,充分利用自办刊物,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传播法治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进程,传播监狱工作的理论方针和发展要求,引领警察职工为实现监狱工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办好现有的《大理监狱》,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及时传播监狱工作动态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弘扬时代精神。二是加强集群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布正面信息,利用互联网做好监狱工作形势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重点宣传,展现监狱文化建设的成就,积极创造有利于监狱工作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三是加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四是充分利用大理监狱微信平台,及时宣传监狱动态。要充分运用电子显示屏,实行实时滚动宣传、展示,节约办公成本,及时传递信息,增添文化科技含量。管好用好宣传栏,把握宣传主旨和内容,及时更新反映监狱工作,凝聚警察职工思想。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抓人才、人才抓”,发挥好现有文化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人才,保护和调动好文化、艺术、体育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使人才有用 武之地,使人才用当其所、用其所长。
(四)举办以“法治“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 在组织的文体活动中,应重点体现“以人为本、人权保障“的精神,包括以监狱警察生活为题材和监狱警察创作的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监狱警察撰写的理论研究作品、专著、文集,以及监狱警察主办的报纸杂志期刊和网站、博客等。丰富多彩的监狱警察的文化艺术活动。既丰富监狱警察精神生活。又能引导激励监狱警察不断进行法治文化创新和弘扬先进的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常见的监狱警察文艺活动有监狱长论坛、青年民警论坛、学术研讨会、网络论坛、演讲比赛、各类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监狱理论调研:举办集体、个人书画摄影等作品展览,经常性的棋牌、球类运动和文艺汇演:开展的各种文艺培训、讲座等。监狱文化艺术组织是监狱警察进行业务探讨和文化交流的阵地,充分发挥监狱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监狱学会分会、监狱理论研究中心、活动协会、兴趣小组等作用。
参考文献:
[1]缪文海.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初探[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01);[2]刘海涛.监狱警察文化的建构思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3]蒋华.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江苏法制报.2013-11-18;[4]于荣中.社会平安所必要的一种文化建设--简议构建监狱警察文化[J].群众.2010(05);[5]张亿家.我国监狱管理文化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 2008;[6]缪文海.试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基本构成[A].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6);[7]束昊俊.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浅议[N].江苏法制报.2010-10-22(005)。
第三篇:监狱人民警察
有这样一群警察,他们工作在司法战线,献身于在押罪犯监管改造事业,有人形容他们的工作是看守着老虎笼,火山口,炸药库。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接受刑罚和改造的罪犯,工作内容相当枯燥,他们要写各种各样的本册,个别教育谈话记录,他们值班值宿时间之长是你无法想象的,他们的工作容不得一点疏忽,即使下班了还要为单位的事情负责,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同时却要要及时的疏导罪犯的心理,他们不被人熟知似乎很神秘......、但是就是这样一群人,却被形象的比喻为“灵魂的工程师”。十几年前的巴楚还是满目疮痍,宛如凄凉的荒漠,前辈们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带领着想改变自己的人一起艰苦卓绝的创业。顶严寒,战酷暑,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地战斗在监狱这块特殊的热土上,整天面对着单调而又枯燥的管教和生产工作,坚守在最危险、最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子孙,奉献了可能拿出的一切„„
一年一年,前仆后继,无数的狱警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一年一年的那片纯洁的棉花地。阳春四月,大地复苏,又到春耕时,“时间再紧,也不能忽视春播各环节的作业质量,一定要保证一播全苗。”这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我们对国家的承诺。为了把好春播第一关,确保今年丰产丰收,我监狱落实干部业务责任制,对春耕春播工作精心组织、合理部署。播种前做到拾净残膜、杂物,整好地,播种时适时开机,严格按照播行端直,接行准确,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犁到头、播到边的技术要求实施;同时对播种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及时检查播种质量,协调解决春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人说“犯人有期,干警无期”,可是在我们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必须本着恪尽职守的原则去无私奉献,因为我们是光荣的狱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养我们,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付出的辛勤汗水人民也一定看得到。作为新时代的监狱人民警察,我们的使命神圣而伟大,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的事业充满艰辛和光明,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播工作,对于我们全年的生产目标意义重大,让我们多一份实践,少一点虚浮;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情;多一份奉献,少一点索取。让我们的青春无悔,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第四篇:浅论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
浅论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责,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关心程度的提升和监狱系统自身建设步伐的加大,尤其是为期3年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监狱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更是兴起了新一轮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高潮。本文拟围绕素质与民警素质教育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由来
“素质教育”一词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是当时教育界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随后,经过近十年的呼吁、探讨与实践,素质教育逐渐由一种理论观点发展成为指导我国学校教育的思想,并逐渐由基础(学校)教育向其它层次、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该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至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纳。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素”是指本来的、原有的,“质”指非外部的、基础的东西,“素质”原指原本的起支撑性的品质,可以发展,但不是知识,不能教育。但随着人类语言的演变,“素质”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素质不再仅仅指先天性(即遗传性)的品质,还包括了后天形成的知识性的和实践性的品质,并且,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意图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其含义是通过实施全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其主动地发展,归根结底,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在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不是在现有的教育课程、教育内容之外再增设新的内容,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它以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其目标是向全体受教育者提出素质教育的共性要求即全面发展,这实际上与我国早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大相径庭。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使构成个体的多项素质(即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正向提高,从而使个体在具体事件的操作中能体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在实践中,这种要求落实在不同受教育者身上就被个性化了,表现出发展状态和发挥水平的差异,并体现出个体的独特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素质教育的构成
从素质构成的角度来看,先天性的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它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它却可以被人们充分加以利用;知识性素质指的是诸如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出现的并被主体所认知接纳、内化的有关世界的一些描述;实践性素质则是知识性素质的应用与外化,它是主体凭借自身的先天素质,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性素质应用于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其中,后两者是由后天习得的,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教给的。因此,素质教育主要是指知识性素质和实践性素质的教育,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作为艺术文化的感性素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第六感觉以及悟性等,它看似不可捉摸,但实际则是在长期的教育培养中形成的;
2、作为科学文化的理性素质,它包括人文、自然等学科在内的所有知识,它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产物;
3、作为伦理规范的道德素质,它主要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式存在,体现于实际生活中就是人伦道德乃至法律;
4、作为基础与发端的体能、技能素质,它是将前三者付诸现实的物质基础;
5、作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并决定个体差异的心理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核心部分,推动、促进和制约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
二、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
(一)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内容
监狱民警是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存在的,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整体提高的要求看,民警素质教育必然是素质教育大工程的一个子系统,民警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容、结构乃至实施都必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当前条件下,监狱人民警察除了应具有一个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外,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教育,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1、政治素质 所谓政治素质,是指人在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中所体现的水平或状况,是判断一个人“向性”的主要依据。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来讲,它是其素质构成的核心,也是一个普通社会公民能否从事这一职业的先决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具体来讲,政治素质是通过个体在参与政治生活时的理论信仰、价值取向和活动能力来体现的,包括了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觉悟、政治鉴别力、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如在“***”事件中,能否坚定立场、摆正态度、响应党的号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对一个人政治素质高低最直接的考验。据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等形式来提高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
所谓道德,简言之就是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所应遵循的社会规范。身为监狱人民警察,不仅要遵守一般的社会道德,如“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等公共道德,还要遵守自己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等内容,具体有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人民警察职业作风,以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等内容。
3、业务素质
这里所指的业务,包含了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而言,监狱人民警察除了应具备一般文化知识,达到一定学历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首先是法律知识,这是作为一名执法者所必备的,它包括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一系列与监狱执法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二是相关业务知识,主要是指做好本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包括了有关监狱的常识,有关罪犯的常识,以及管理教育、奖惩处罚的有关知识;第三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这是由教育改造罪犯的职业特征所决定的。就技能方面而言,可分为口头的表达能力,手上的操作能力和大脑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
4、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运动综合能力的表现(如:走、跑、跳,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是公民能否从事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基础条件。除了应四肢健全、身体无疾外,还应具有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映能力、和谐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很有必要。
5、心理素质
就这一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这其中又以自我调控显得更为重要,这是由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监狱人民警察由于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特别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易变的情绪,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有效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搞好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条件。
(二)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的现状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它代表国家行使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权;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狱工作的主体,是刑罚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主体。因此,监狱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国刑罚的执行水平,代表着我国司法实践的整体形象,而其个体素质则反映了我国司法队伍的构成状况,影响着“把罪犯改造好”这一目标的实现。由此,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以及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民警素质教育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出现了应付考试的现象,运用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存在偏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教育行为的展开都源于教育者的理念,即教育者对教育行为的认识,充分、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民警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例外。素质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工程,监狱系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即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提高广大民警的素质,从而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但自实施民警素质教育以来,许多民警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就一直存在着偏差,偏离了提高素质这一理念。在他们眼里,就是一门课程,就是人手一册的《全国监狱人民警察素质教育》那本书。因此,从一开始许多民警就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再学一本书,就是要考试;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大加发挥,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连考试都是走过场的。在此观念支配下,许多民警只是采取突击性的猜题押题、死记硬背来应付最后的考核,素质教育又成了名符其实的“应试教育”了。
2、教育要素构建不齐。如上所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它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或一个阶段的事情,也不是几个教育活动的简单拼加,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有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精心选取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序的管理机制、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教育要素。然而,在实施民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教育要素的构建是参差不齐的。首先,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对实施民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只停留在搞好一个活动、完成一项任务上,还未上升到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度;其次,对于教育内容的选取,受统编教材的限制,教育内容单一,以问答式呈现的教育内容只注重理论性的书本知识,缺乏实践性的实际操作,缺乏系统性,不具针对性;第三,在管理体制上,现有的管理模式只是临时的、阶段性的,它不能将民警的素质教育贯彻于民警从警历程的始终,缺乏长期性;第四,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熟悉教育理论、自身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但从目前条件看,监狱系统内这类人才严重缺乏,反映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就是临时性地选几位具有专业特长的民警充当师资,以应教学之需。
3、教育过程渠道不畅。教育过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过程指的是施教的过程,广义的教育过程则包括了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教育过程,即包含准备、实施以及评价在内的大概念。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教育过程中的渠道不畅主要集中反应在后两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
(1)实施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受当前押犯形势、生产改造任务以及警力分布等因素的限制,监狱不可能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教育,只能以短期辅导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就势必造成广大民警要利用工间时间看书自习,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这就与监狱有关上班期间严禁看书、看报的规定相矛盾,于是许多民警白天要忙工作,下班要忙家务,所剩学习的时间就几乎等于零。
(2)评价过程中标准显失公平。从目前来看,民警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考试为手段的,每名在编在职民警通过考试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分数,从表面来看,似乎比较公平,但其实用这种手段来检验素质教育的成果是最失公平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掌握知识的能力、自身的知识面是不相同的,且各有所长,各有不足,但用同一试卷去考察他们,显然会对一部分人有利,对一部分人不利,因此,考试的成绩也就不能真正反应每个个体的素质水平。
(三)改进措施与对策
鉴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及民警素质教育的现状,改进目前的教育状况,使其更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显得尤为迫切,经观察思考,笔者觉得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基础 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我们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国内外各种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我们要具有批判吸收的精神,敢于接纳外界先进的思想与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大众教育的思想,不仅要加强一般民警的教育,更要注重领导岗位民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在编在职民警。其次要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为终身教育的观念,迎接学习社会化的到来,顺应时势变化的需要。要打破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传统,提倡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广大民警的主体性,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要变传授知识、死记硬背为主为培养能力、活学活用为主,尤其要注意培养民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改变评价过程中只重知识、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工作技能的倾向,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等等。
2、深化体制改革,为更多的民警提供学习机会是前提 “应试教育”顽症的病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供需失衡,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反应在监狱系统内,就是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不足、时间不够、设备不齐,与之相反,受教育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许多民警急需提升学历、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能。面对现实存在的矛盾,深化体制改革,为更多的民警提供学习机会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前提。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要改革现有的“人防”策略,变严防死守为巧疏妙导,要充分发挥教育改造、监管改造的功效,提高“人防”的效率。将广大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从“防堵”的一线上拆下来,使他们能有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有机会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是改革办学体制。实践证明,以监狱投资为主的“自考”政策在提高民警的学历上是行之有效的。同样,对于民警的素质教育,也可采用这种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援,形成以监狱办学为主,联合办学为辅的新格局。
3、开展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民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基本要素之中,使素质教育进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
第一、改革课程与教材。打破现有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监狱课程三者结合的新模式,编写、制定适合本地区、本监狱的课程计划与教材,吸收某些较新的观念,使之贴近客观现实、贴近民警工作。
第二、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改变现有的集中授课的形式,按照民警实际的文化层次、年龄、岗位等客观条件进行编排,使教学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更具针对性。要允许选学现象的存在,鼓励基础好的同志采取自学的方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留给更加需要者。在教学方法上,要提倡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变填鸭式、灌输式为启发式、引导式,尤其要注意发挥广大受教育民警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第三、改革教学评价。全面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探索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要变单一内容的评价为综合内容的考察,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要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推动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目前,监狱系统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并不乐观。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现象已日益突现,这些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迫在眉睫。对于现有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与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面向系统内部广纳贤才,充实师资队伍,对外要大胆突破,有针对性地引进客座教师,增加“新鲜血液”;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对不适应教学要求的坚决予以撤换。监狱领导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观念,担负起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重任,做好师资队伍的管理工作。总之,只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美好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第五篇: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
关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责。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一支重要的执法队伍,肩负着把罪犯劳教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维护监狱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要使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对于切实履行监狱工作职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教育广大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警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于正确履行监狱劳教工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和过硬本领的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对于加快监狱体制改革、监狱布局调整、监狱劳教信息化建设,推进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政治素质和技能、体能素质,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能力,对于广大干警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只有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
理念教育,才能使广大干警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四个在心中”,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要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公正廉洁执法是监狱劳教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宗旨教育,加强执法监督和警务督察,才能使广大干警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公正廉洁执法的水平。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要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只有坚持把业务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提高广大干警的执法能力、教育改造能力、维护监所安全稳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各种业务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只有选好配强监狱各级领导班子,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履行监狱劳教工作第一责任、推动监狱劳教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监狱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才能为建成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警察作风事关监狱工作形象。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广大干警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弘扬奉献精神,严肃警容风纪,树立队伍良好形象。反腐倡廉既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只有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廉洁从警教育和对干警的监督,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才能不断提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要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警察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建设学习型监狱民警队伍提供良好的内在动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并非先天具有,需要培养造就。首先,监狱民警的价值观是以其每位成员的价值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也并非个人独创,它也是从社会的价值观中选择和汲取的。其次,监狱机关为了引导每位成员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也须确立一套价值观念,通过法纪、行政、教育等手段把它输送到每位民警的思想中。概括地说,警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监狱机关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并得以体现。各级监狱机关应加强对监狱民警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以监狱一线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在监狱民警中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形成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对他人、社会、集体、国家的正确态度,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民警察。
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应该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监狱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推动监狱劳教工作改革发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