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秣陵司法所安置帮教半年总结
2012年秣陵司法所安置帮教半年总结
秣陵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在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积极贯彻帮教安置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思路,通过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帮教安置机构,加强齐抓共管这项有力措施,促使帮教安置工作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维护街道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秣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所今年上半年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0人,其中刑释人员3人,社区矫正转入7人,帮教衔接率100%。较好地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安置帮教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安置帮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一是街道专门成立了以街道分管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民政、工青妇、劳保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司法所,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村(居)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并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年初每年摸排一次刑释解教人员底数,对新回归的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工作台帐,分类列入统一管理。三是建立了党员、村(居)干部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组成的“三帮一”帮教小组,采取“两定一包”(即定对象、定责任、包转化)和“四有”(即有帮教人员、有帮教措施、有组织领导、有检查落实)的方法,把帮教工作管理落到实处。四是对重点帮教对象,落实村(居)领导干部结对子帮教,定期不定期地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时时处处体现出党和政府的关心。
二、完善制度,跟踪管理。
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对在外打工的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了登记汇报制度,为随时掌握他们的去向和思想动态,村(居)帮教工作站还经常性的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便有情况及时向街道帮教办公室反馈。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检查汇报评比制度。村(居)考察评估小组每半年对刑释解教人员评估一次,并将情况及时向街道反馈,对反馈有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年底对每位帮教对象进行一次总评比,同时制定下年度的帮教措施。这些考察评估资料全部都列入帮教对象的个人档案。三是建立对帮教对象的随访工作台帐,基本做到“五个一”,即填好一张帮教协议书,写好一份思想汇报,落实好一个帮教组织,开好一次帮教座谈会,建立好一份档案。对解教年满三年、刑释年满五年的,根据跟踪档案管理的记载,符合解除帮教条件的解除帮教,达到了不失控,不漏帮的工作要求。
三、讲究方法,因人施教。
在帮教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一是对回归人员由所在的帮教工作站会同街道工作人员对其开展一次谈心,提出要求和希望,同时根据此人在谈话中的性格、情绪、爱好等表现,确定帮教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措施。二是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方式的帮教。对表现好、勤劳致富的对象,大力地进行宣传,对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对象,及时给予帮助,用爱心去感化他、鼓励他、教育他。
四、安置到位,提供服务。
在安置工作上,是农村的确保他们有田种,有工做,有饭吃,有钱花。在原籍是农民的调整耕地让其耕种,即便在土地第二轮承包后和农村税费改革中也想方设法落实土地给刑释解教种,在土地的远近、土地的好坏等方面做到和其他群众一视同仁,不轻视,不歧视。对城镇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对要求进企业打工的,由街道、居两委推荐到需要招工的企业,对要求搞个体经营的人员,为其出主意,想办法,协调工商、市容等部门优先为其办证照。
以上是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小结,因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滚动式管理的工作,所以,在帮教中成绩一时也难以体现,但重点在保社会稳定上应该说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外出长期打工人员的帮教问题,在一些做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安置上由于企业在改制后全是非公有经济,回归安置具有一定困难。
江宁区司法局秣陵司法所
二0一二年六月六日
第二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经验材料
五大举措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2004年以来,我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区司法局“四进四早”(即帮教进监狱,思想教育早感化;帮教进家庭,亲情帮助早转化;帮教进单位,安置就业早落实;帮教进社区,犯罪苗头早预防)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对帮教对象实行人性化的帮助、教育和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街道辖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2人,在押人犯21人,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实现了安置,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脱管率为零。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好“三个”落实
2004年初,我所新所长上任以后,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解决帮教经费为切入点将安置帮教工作摆上街道的议事日程,实现了人员机构、帮教制度、帮教经费三落实。首先是抓人员机构落实,我们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下,构建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帮教工作网络,共成立了社区安置帮教小组22个,居民小组安置帮教工作组13个,共有安置帮教工作人员75人,其中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70人。我所负责帮教工作的人员分别毕业于广东商学院法律系和广东司法警官学院,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由他们承担了指导、协调、培训街道三级帮教组织开展工作的重任,组建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安置帮教队伍。其次是抓安置帮教制度落实,我所除了对每个帮教对象建立档案,做好情况登记表、信息表、鉴定表、跟踪卡外,还把落实工作责任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层层签订责任状,目前共签订责任状162份,共制订《一人一档案制度》、《安置帮教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11项,使帮教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并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街道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与奖惩、评优挂钩。再次是抓安置帮教经费落实,为提高保障力,我所领导在年初街道进行全年财政预算时,适时跟进,积极争取把安置帮教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二年来街道共拨出13.5万元用于安置帮教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扶持培训帮教对象就业以及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二、坚持定期探访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定期探访,与帮教对象面对面接触谈心可以收到切实有效的感化效果。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规定“对12名帮教对象每周电话跟踪一次,每月上门探访一次,每年中秋、春节组队前往‘送温暖’,为帮教对象赠送慰问品”。对21名服刑人员,我们每年都派出帮教骨干随区帮教团远赴韶关、北江等监狱开展“亲情帮教”活动,一方面和服刑人员面对面逐个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困难和要求。另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和监狱的联系和沟通,为人犯释放后的衔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防止日后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曾因贪污受贿罪被判了10年徒刑的段基明刚入狱时思想抵触、情绪波动、通过帮教员的多次探访谈心及其家属的全力配合,服刑期间积极改造,受表扬9次,评为积极分子4次,减刑3次共3年6个月,今年10月10日被提前释放。我们及时做好跟踪接管,目前,该帮教对象情绪稳定,表现良好。
三、做好分类安置
针对帮教对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分类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对无劳动能力老弱病残一类,我们积极协调街道社会事务科(民政办)和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符合条件的两名(一个残疾,一个患病)帮教对象落实了低保待遇,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费;对有劳动能力的一类,协助其自食其力,通过就业来防止其脱管和重新犯罪。我们取得街道领导支持,通过召开社区、企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使大家对安置帮教的意义形成共识,齐抓共管,为就业安置工作开“绿灯”。目前,有5位帮教对象被社区和企业安排当电工、保安员、司机和出租屋管理员,其余几位扶持他们自谋职业当起个体户,开起修理铺、小饭馆和出租车。家住48区的女青年刘×,因赌博解教后,感情上遭到挫折、生活无着,曾有过轻生念头,帮教员苦口婆心多次上门劝解,并从专项经费中取出1000元让其参加电脑培训,通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介绍其在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使其重获生活信心。
四、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缺乏一技之长难以自食其力的情况,我所领导亲自出动,协调劳动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根据12个帮教对象的不同特点,安排他们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班,2年来分期分批共安排了19人次参加电脑、电工、维修工、烹饪、家政服务培训。家住二区的孙建军,年过三十,因吸毒从市第二劳动教养所出来后,家人都远离他。通过探访了解到他失业在家,生活窘迫,又无一技之长,为提高他的就业能力,我所和劳动部门协商安排其参加为期20天的电工培训,考核合格。不但毒瘾戒掉了,也和女朋友组成了新的家庭。
五、注重教育转化
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情绪不稳定和自闭自卑心理,我们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予以感化。首先是正确对待帮教对象,真情疏导,并动员其亲友家人多鼓励、少歧视。同时,为使帮教对象增强自信心,早日回归社会,我所每年为他们订阅《宝安日报》,人手一份,使他们通过看书读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和身边发生的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不再重蹈覆辙。龙井社区一位年仅21岁的陈姓小青年,是干部子弟,因打架斗殴被解教后,终日不肯出门,认为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所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针对其原来受过良好教育,因讲义气一时冲动犯下大错的特点,捕捉其思想上的“闪光点”,由同龄人携带励志书籍上门与他谈心,和他“一对一”结对子交朋友,经过几个月的交往终于解开了其心头的死结,重新振作精神自费参加深大开设的三维动漫课程培训,为日后创业学习新技术。
我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把安置帮教纳入街道依法治理工作中,二年来共上门探访帮教对象72人次,电话跟踪166人次,人员培训19人次,落实安置就业12人(其中落实低保待遇2人,安排就业5人,自谋职业5人);在押人犯21人中有14人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有13人获得减刑。我所的安置帮教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最大努力。
第三篇:2007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07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促进地区社会稳定。今年以来,**镇司法所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强化领导,跟踪管理,因人施教,安置到位,重新犯罪率0%。今年新出现的回归人员共2人,帮教面达100%,安置率达100%。
[文秘网站的领头羊__xiexiebang.com—年终总结:]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一是镇专门成立了以镇分管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民政、工青妇、工商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村(居)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并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年初每年摸排一次刑释解教人员底数,对新回归的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工作台帐,分类列入统一管理。三是建立了党员、村(居)干部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组成的“三帮一”帮教小组,采取“两定一包”(即定对象、定责任、包转化)和“四有”(即有帮教人员、有帮教措施、有组织领导、有检查落实)的方法,把帮教工作管理落到实处。四是对重点帮教对象,落实村(居)领导干部结对子帮教,定期不定期地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时时处处体现出党和政府的关心。
二、完善制度,跟踪管理。
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对在外打工的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了登记汇报制度,为随时掌握他们的去向和思想动态,村(居)帮教工作站还经常性的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便有情况及时向镇帮教办公室反馈。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检查汇报评比制度。帮教对象每月向帮教小组作一次思想汇报,村(居)考察评估小组每半年对刑释解教人员评估一次,并将情况及时向镇反馈,对反馈有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年底对每位帮教对象进行一次总评比,同时制定下的帮教措施。这些考察评估资料全部都列入帮教对象的个人档案。三是建立对帮教对象的随访工作台帐,基本做到“五个一”,即填好一张帮教协议书,写好一份思想汇报,落实好一个帮教组织,开好一次帮教座谈会,建立好一份档案。对解教年满三年、刑释年满五年的,根据跟踪档案管理的记载,符合解除帮教条件的解除帮教,达到了不失控,不漏帮的工作要求。
三、讲究方法,因人施教。
在帮教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一是对回归人员由所在的帮教工作站会同镇工作人员对其开展一次谈心,提出要求和希望,同时根据此人在谈话中的性格、情绪、爱好等表现,确定帮教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措施。二是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方式的帮教。对表现好、勤劳致富的对象,大力地进行宣传,对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对象,及时给予帮助,用爱心去感化他、鼓励他、教育他。如镇东门社区刑释人员赵某,因眼睛高度近视,在就业上,东门社区居委会的干部先后几十次帮他联系工作,最后帮他落实在一个体电瓶车组装厂上班,由于工作勤奋,不怕吃苦,得到了个体老板的信任,甚至于将生产管理工作也给他管理,赵某提出自己是刑释人员时,老板并没有歧视他,认为他忠厚、忠诚,为他加工资而且管理放手让他抓,生活比较稳定,回归时的自卑感也因此一扫而光。现在他已将社区工作站作为自己的“娘家”,经常过来谈谈工作,谈思想状况,心情比较乐观。去年底,赵某在社区牵线搭桥下,与一外省女子喜结连理。
四、安置到位,提供服务。
在安置工作上,是农村的确保他们有田种,有工做,有饭吃,有钱花。在原籍是农民的调整耕地让其耕种,即便在土地第二轮承包后和农村税费改革中也想方设法落实土地给刑释解教种,在土地的远近、土地的好坏等方面做到和其他群众一视同仁,不轻视,不歧视。对城镇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对要求进企业打工的,由镇、居两委推荐到需要招工的企业,对要求搞个体经营的人员,为其出主意,想办法,协调工商、市容等部门优先为其办证照。如居民杨某在回归后,因没有什么特长,打算搞一点水果生意,但苦于没有资金,销路上还要摸索,居委会帮教工作志愿者戴老师得知情况后,自己从家中借了5000元钱给他,自己还帮他跑业务,由于经营得法,在5000元还了后,又请戴老师帮他担保贷款,从一万、二万贷,最终不但贷款能还上,而且除了搞瓜果长途贩运,目前,杨某个人拥有货车四辆,建起了新楼房,每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在杨讲到自己致富经验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全靠戴老师的帮助,没有他,我可能还在监狱中。
以上是今年的工作小结,因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滚动式管理的工作,所以,在帮教中成绩一时也难以体现,但重点在保社会稳定上应该说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外出长期打工人员的帮教问题,在一些做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安置上由于企业在改制后全是非公有经济,为回归
第四篇:司法所安置帮教典型材料
XX司法所安置帮教典型材料
近年来,XX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整合联动,多策并举,开创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全新局面。XX司法所管理的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为0,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上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秩序的进一步好转,治安案件发案也呈大幅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新形势下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XX司法所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XX司法所一向比较重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安置帮教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原有的招法在新形势面前变得力不从心,很难开创新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工作缺乏针对性,一般化的帮教释解人员根本听不进去;另一方面,一些刑释解教人员由于缺乏技能找不到就业门路,无工可做,没有生活来源,因而破罐子破摔,重新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针对此种情况,XX司法所全面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了解了XX市近年来整体的就业形势,认真剖析失误和教训,多方研究对策和方法。通过对全市及辖区内实际情况的调研,全面分析,认真总结,对安置帮教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整体联动;其次,安置帮教工作要有新举措,创造新载体,要根据当前释解人员的特点,在不断拓宽就业途径,教育其适应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就业安置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释解人员的就业技能和水平进行安置;最后,要拓宽工作范围,既帮生产又帮生活,既帮本人又帮家庭。
XX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XX,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劳教三年,回归家庭后,由于其年龄偏小,家人对其比较娇惯,对自身曾经的错误不以为然,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也比较抵触,XX司法所及其所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次与他接触,察觉到他对社会及现实情况认识不足,认为做大生意挣大钱才是自己的出路,对重新接受教育,学习技能知识不屑一顾,XX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走访的机会,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例举了一系列成功人士的例子,让他了解到,所有的高楼都是从地基开始打起,只有做好基础的准备和工作,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并鼓励他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才有能力去拼搏,实现自身价值。XX在工作人员及家人的劝说下,摆正自身位置,准确认识自身能力,选择了学习美容美发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掌握了相应的能力后,由其父母出资为其开了一家美容美发
店,使其有了能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能力,经济生活的稳定也给他的思想带来了新的转变,在之后与他的接触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XX的思想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那个好高骛远,依靠父母生存的孩子,而是有了责任感,积极向上,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新生活的好青年。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就必须整合力量,组织多方联动。基于这种思想,XX司法所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实施“多方联动”,努力增强帮教工作成效。为了组织更多力量参与释解人员帮教工作,发起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释解人员家庭共同组成帮教主体,实行多方联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使释解人员的帮教工作有了坚实保证。每年都组织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到两次的全面排查,并组织社区居委会挨户走访,不断完善帮教档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社区内的帮教小组还经常对释解人员进行安抚教育,并在其所在社区居委会确定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与刑释解教人员人员联系,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
(二)加强教育培训。在当前的释解人员中,很多人由于受好逸恶劳思想的影响,不肯吃苦,还想挣大钱,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释解后,仍然挑挑拣拣,长时间不能就业。针对这种情况,XX司法所有意识地加强对释解人员的就业
观念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摒弃好逸恶劳思想,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学得一技之长,靠诚实劳动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
(三)是以人为本,积极为释解人员办实事。刑释解教人员由于其特殊经历,社会对他们存有偏见,除了就业有困难,很多人在生活上也举步维艰。对那些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又不够“低保”条件的,采取临时性救济方式,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大力提高安置工作水平,实现再就业是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安分守己重新做人,保持和巩固改造成果的根本性措施,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这种考虑,司法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争取民政、劳动保障等各方面支持,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途径,尽最大努力为刑释解教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第五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经验材料
五大举措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2004年以来,我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区司法局“四进四早”(即帮教进监狱,思想教育早感化;帮教进家庭,亲情帮助早转化;帮教进单位,安置就业早落实;帮教进社区,犯罪苗头早预防)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对帮教对象实行人性化的帮助、教育和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我街道辖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2人,在押人犯21人,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实现了安置,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脱管率为零。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好“三个”落实
2004年初,我所新所长上任以后,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解决帮教经费为切入点将安置帮教工作摆上街道的议事日程,实现了人员机构、帮教制度、帮教经费三落实。首先是抓人员机构落实,我们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下,构建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帮教工作网络,共成立了社区安置帮教小组22个,居民小组安置帮教工作组13个,共有安置帮教工作人员75人,其中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70人。我所负责帮教工作的人员分别毕业于广东商学院法律系和广东司法警官学院,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由他们承担了指导、协调、培训街道三级帮教组织开展工作的重任,组建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安置帮教队伍。其次是抓安置帮教制度落实,我所除了对每个帮教对象建立档案,做好情况登记表、信息表、鉴定表、跟踪卡外,还把落实工作责任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层层签订责任状,目前共签订责任状162份,共制订《一人一档案制度》、《安置帮教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11项,使帮教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并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街道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与奖惩、评优挂钩。再次是抓安置帮教经费落实,为提高保障力,我所领导在年初街道进行全年财政预算时,适时跟进,积极争取把安置帮教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二年来街道共拨出13.5万元用于安置帮教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扶持培训帮教对象就业以及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二、坚持定期探访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定期探访,与帮教对象面对面接触谈心可以收到切实有效的感化效果。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规定“对12名帮教对象每周电话跟踪一次,每月上门探访一次,每年中秋、春节组队前往‘送温暖’,为帮教对象赠送慰问品”。对21名服刑人员,我们每年都派出帮教骨干随区帮教团远赴韶关、北江等监狱开展“亲情帮教”活动,一方面和服刑人员面对面逐个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困难和要求。另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和监狱的联系和沟通,为人犯释放后的衔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防止日后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曾因贪污受贿罪被判了10年徒刑的段基明刚入狱时思想抵触、情绪波动、通过帮教员的多次探访谈心及其家属的全力配合,服刑期间积极改造,受表扬9次,评为积极分子4次,减刑3次共3年6个月,今年10月10日被提前释放。我们及时做好跟踪接管,目前,该帮教对象情绪稳定,表现良好。
三、做好分类安置
针对帮教对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分类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对无劳动能力老弱病残一类,我们积极协调街道社会事务科(民政办)和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符合条件的两名(一个残疾,一个患病)帮教对象落实了低保待遇,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费;对有劳动能力的一类,协助其自食其力,通过就业来防止其脱管和重新犯罪。我们取得街道领导支持,通过召开社区、企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使大家对安置帮教的意义形成共识,齐抓共管,为就业安置工作开“绿灯”。目前,有5位帮教对象被社区和企业安排当电工、保安员、司机和出租屋管理员,其余几位扶持他们自谋职业当起个体户,开起修理铺、小饭馆和出租车。家住48区的女青年刘×,因赌博解教后,感情上遭到挫折、生活无着,曾有过轻生念头,帮教员苦口婆心多次上门劝解,并从专项经费中取出1000元让其参加电脑培训,通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介绍其在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使其重获生活信心。
四、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缺乏一技之长难以自食其力的情况,我所领导亲自出动,协调劳动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根据12个帮教对象的不同特点,安排他们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班,2年来分期分批共安排了19人次参加电脑、电工、维修工、烹饪、家政服务培训。家住二区的孙建军,年过三十,因吸毒从市第二劳动教养所出来后,家人都远离他。通过探访了解到他失业在家,生活窘迫,又无一技之长,为提高他的就业能力,我所和劳动部门协商安排其参加为期20天的电工培训,考核合格。不但毒瘾戒掉了,也和女朋友组成了新的家庭。
五、注重教育转化
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情绪不稳定和自闭自卑心理,我们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予以感化。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