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资培训材料
一、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一)规范财务收入管理制度。
1、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帮扶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应当及时入账核算,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在一定的时限内及时、足额上缴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入帐核算,严禁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
2、加强票据管理,杜绝“白条”抵库。村级收入统一使用“冀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收款专用收据和河北省农村筹资筹劳专用收据”。收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一律使用省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据,必须开具专用收据,其他的收款收据一律禁止使用,否则视为白条收款或无据收款,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专用收据只限于村合作经济组织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代开专用收据。收入的原始凭证由村民监督小组审核后,加盖村民监督委员会理财专用章。
(二)、规范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主要包括:村(组)干部报酬、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广播通讯等管理费、计生支出、五保户供养、集体统一经营支出、公益事业支出、生产建设支出、经营性支出、其他经审核许可支出。村级不得开支招待费。
2、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实行备付金制度,每月由村出纳员到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中心领取一定数量的备付金用于日常开支,发生超出备付金限额的支出事项时,村应提前向中心提出申请,经中心主任审批后预支。
3、资金支出、资产处置和资源转让实行“一议定、二审查、三会签”。500元以下的资金支出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定;500元(含500元)至5000元的资金支出和资产处置,资源转让由村“两委”联席会提出方案,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资金支出和资产处置、资源转让按民主议事决策“六步工作法”议定。500元 1 以下的支出议定后,填写议定审查批办卡,由村廉政监督员审查盖章; 500元以上的资金支出、资产处置、资源转让议定后,将议定审查批办卡、方案交村务监督小组审查盖章。每项支出票据和资产处置、资源转让收入票据均由经手人、村主任、支部书记签字,方可到乡镇“三资”托管服务中心进行帐务处理。
4、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规范的税务发票和真实、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报村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交村民村民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加盖村民村民监督委员会公章,由村报帐员将有效凭证,交乡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审核记账。
5、规范现金支付结算方式。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相关规定,村集体与农户、工商户及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经济业务往来时,日常工作中的不超过1000元的小额零星开支可使用库存现金支付。大于1000元的必须使用转账支付。超出规定限额使用现金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等处罚。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一)、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采取承包、租赁、出让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取得收益。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时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是否招标投标,是否进行资产评估等事项。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相关方案应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交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其过程由村务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建设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当及时报乡镇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备案、归档。
(二)、竞价招投标代理制
村集体资产处置、资源转让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等事项实行竞价和招标投标。估算价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由村两委组织实施,“三资”托管服务中心实施监督;估算价在5元以上的,由村委会提交书面《代理申请》,委托“三资”托管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估算价超过20万元(含20万元)的,按《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通知》文件执行。
(三)、资产评估制度
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
(四)、资产经营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的,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收取的承包费和租赁金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资产,要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和经营目标,确定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向全体成员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其股份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三、规范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一)、资源登记簿制度。
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应当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资源登记簿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坐落、面积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还应当登记资源承包、租赁单位(个人)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的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农村集体建 3 设用地以及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事项等要重点记录。
(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
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以及果园、养殖水面等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采取公开协商或者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冀办字[2004]64号文件《关于妥善解决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意见》中第四条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机动地管理,机动地必须全部实行公开竟价发包,承包期限不得超过五年,确保机动地及时用于新增人口的土地补充。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由双方议定。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应当通过公开竞标、竞价确定。招标应当确定方案,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明确项目的名称、数量、用途、期限、标底等内容;招标方案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在招标中,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招标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料应当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备案。
(三)、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
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协议,统一编号,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当使用统一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上交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并定期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三资”托管服务中心备案。
各村从今年4月份起,签订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应使用全市统一设置下发的《农村集体房屋租赁合同》、《农村集体设备租赁合同》、《农村集体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等示范文本,同时要建立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台账,及时登记合同签订情况;及时催收承包(租赁)款,提高合同兑现率,以确保合同的严肃性。各乡镇要加强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的监督管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对村签订的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每份合同都要进行规范性审核把关,统一 4 编号,并做好鉴证,对村合同履行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督促,防止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1)家庭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所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每一个农户家庭全体成员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作为承包人承包集体的耕地等农业用地,对于承包地的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平等。其主要特点:一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享有承包本集体的农村土地的权利;二是以户为生产经营单位承包,也就是以一个农户家庭的全体成员作为承包方,与本集体经济组织订立承包合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三是承包的农村土地对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是从有份的,这主要是指但不限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凡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应当从有份的农村土地,都应当实行家庭承包的方式。第二十一条 【承包合同】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第二十八条 【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的土地】 下列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一)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二)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
(三)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第三十二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第四十九条 【以其他方式承包农 5 村土地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措施
(一)、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信息化、规范化管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办发[]2006)32号)要求,在尊重群众意愿和权利的基础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中央纪委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任务分工意见》(中纪发[2006]30号)中进一步明确规定,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牵头规范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理财等方式加强集体资金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权利。
依据冀州办字[2005]38号文件,冀州市委农工委、农业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我市于2005年11月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以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为目标。统一审核、统一记账制度、统一公开制度、统一建立档案、统一财务制度。
各乡镇建立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由一名乡镇主管领导挂帅,从农经站、财政所中选拔代理中心会计人员,按10—15个村配备一名代理会计的标准配足,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后,取消村会计,每村只保留一名报账员。代理中心要与村委会签订规范的代理协议,本着村级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服务中心按月对村级收支单据进行账前审核,统一入账。村报账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定期参加市、乡镇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培训。村集体发生各项收支业 6 务,必须使用合法的原始的凭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审批制度,做到无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核、无领导审批、无经办人签字、票据不合格的不准付款;未按程序报批的大宗开支不准付款。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对收取的集体资金在当日送存代理中心开设的银行帐户内,不得坐支、挪用、先支后报,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各乡镇委托代理中心对合格的票据凭证及时入账并输入微机,将原始凭证拍照输入微机,电脑软件会自动处理各种数据,自动生成各种帐页,自动核算,将每月的账目自动上传到市“三资”管理中心和纪检会。市监督管理机关会对各村账目及时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村及时进行查处。
(二)、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加强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要方面。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履行民主程序。
中共冀州市纪委《关于开展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冀州字【2012】1号文件规定:在全市农村整合村级民主监督力量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是经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并列的村级群众自治性民主监督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和乡镇纪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独立行使监督职权。
村民监督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任期相同,换届选举应同期进行,可连选连任。村民监督委员会产生程序:采取召开党支部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提名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委员会候选人,也可接受村民自荐或联名推荐等方式进行。除村党支部成员可列为村民监督委员会候选人外,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和近姻亲,村文书、报账员等不得列为村民监督委员会候选人。
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责与权限 其与“三资”相关的职责:
7(1)、监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情况,包括强农惠农资金、项目建设、救灾救济等事项。
(2)、监督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按照程序决策和村民会议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包括村集体土地的转让和租赁、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村级财务预算决算、集体债权债务、集体资产处置、村“两委”成员及有关人员补贴、公益事业建设、公共基建项目的投资方案和资金使用,以及村民认为需要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其他事项;
(3)、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包括财务收支、农民承担的各项费用和劳务,土地征用补偿费收支,土地和集体企业的承包、租赁及收益,以及其他涉及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和要求公开的事项。
其与“三资”相关的权限:
(1)、对“三农”投入项目资金的监管权。(2)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审权。
村监委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村务、财务、重大决策实行全面监督。村监委成员对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事项进行监督,参与制定本组织财务预决算和有关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列入集体三资管理事项决策会议;有权审查财务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财务执行及公开情况,并向三资代理中心反馈公开情况和成员意见。
村监委成员要管好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确保集体经济保值增值。要坚持标准、严格审核、把好关口,坚决抵制不符合财经纪律、法律法规规定的经济事项,并按照“谁经手、谁审批、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处理好不规范的票据,确保监管质量。
第二篇:“三资管理“培训方案
“三资”管理培训方案
为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科学、合理、有序地使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防止村组集体资金流失,加强对各社区(村)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确实维护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和中纪委十七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曲靖市麒麟区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更有合理规范,着力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新机制,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科学使用、保值增值。通过清产核资、建立和规范“三资”台帐、完善“三资”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目标
提高相关“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高质量促进“三资”管理有效有序进行,科学、合理使用好资金资产和资源。通过培训形成一支业务知识精通,专业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三资”管理队伍能人。
三、培训对象
各社区(村)“三资”管理人员。
四、培训形式
集中会议室,请有关“三资”管理领导对业务、专业知识及操作方法和程序进行讲解,以教师式教育为主,自学领悟为辅。
五、培训内容
(一)详细讲解当前农村财务知识,科目设置运用,财务核算和监督等“三资”管理实用知识。
(二)学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资产资源管理操作流程和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财务操作流程等内容。
(三)认真学习西城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和掌握“三资”管理的应用程序,要求各村制度不但上墙,还要熟记于心。
(四)学习村级资产、资源处置、评估管理办法,规范资产、资源入账价值,做到统一按程序操作,严格程序办事,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五)学习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报批、工程管理和验收程序。
(六)学习规范的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做到债权债务管理有序、合理,档案管理规范,财务公开到位。
(七)加强会计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
(八)学习“三资”清查方法、操作程序和制度。
六、培训期间纪律要求
1.培训期间,手机等通讯方式一律调为静音。
2.培训开始前十分钟到场,登记单位名称加姓名签到。
3.请假必须提前告知相关会场负责人或提交书面材料,经批准后执行。
4.培训期间不得抽烟,不许交头接耳,保持会场安静。
5.尊重培训讲师,认真学习,做好培训笔记。
西城街道农经站
2011-12-21
第三篇:三资汇报
何桥乡推进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
及落实“三个三”监督情况汇报
按照县纪委安排部署,何桥乡按照扎实、稳妥、规范、有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工作,同时围绕农村“三权”,进一步健全了监控机制,对“三个重点人”进行了强化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运转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三资”代理情况
我们把“三资”代理工作作为规范两委班子运行、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载体,从一开始就予以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有效措施。
一是抓领导,成立组织。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乡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何桥乡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三资”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工作指导。在硬件建设上,安排了专门办公室,购置了必备的档案柜、微机及其它办公设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进行了张贴,基本做到了有组织领导、有人员监管、有场地办公、有制度约束。
二是抓培训,提高认识。我们给乡、村主要负责人每人印发一套《何桥乡“三资”委托代理制实施办法》、《委托代理合同书》、《“三资”摸底调查表》等学习资料,组织召开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培训大会,分乡机关干部、村干部两个层次开展“三资”委托代理业务培训。三是抓基础,摸清底数。做好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摸底登记是基础。因此,在摸底登记工作中,我们逐村建立了农村“三资”台帐,分别设立了村集体资金专户、建立了资产台账、设置了资源登记簿,由包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对各村现有资金、资产、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严格核实盘亏、盘盈、报废资产,据实反映资产的实有价值,形成各村“三资”管理台帐。每册台帐一式两份,一份由村本级保管,另一份交由乡“三资”服务中心保管,并输入微机,定期进行增减更新,在“三资”运作中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抓管理,规范运行。严格落实“三帐三制一程序”(即村集体资金专户、资产台帐、资源登记簿;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村集体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村集体资金支出审批程序)要求,按照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监管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所有集体“三资”处置、发包和出售都要严格依法依章依程序办理,实现“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和监督的全程化,促使“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落到实处。
五是抓公开,阳光操作。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按月公开,集体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同时,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纪检小组监督作用,定期对农村集体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虽然我乡“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各村情况不一,个别村存在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张皮现象,造成整体工作进展不全面、不彻底。截止目前,我乡18个村已有16个村完成“三资”委托代理工作,没有完成的村是耿桥和李庄。原因如下:耿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不团结,“对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始终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经包片领导及包村干部多次解释做工作,目前主要两委干部基本同意开展,但仍进展缓慢;李庄村两委班子在“三资”调查摸底过程中,对村内一些资产资源存有不同意见,许多地方需要核实,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及两委班子本着稳定、稳妥、真实的原则,正在积极进行核实,距开户仍需一段时间。
二、“三权”监控情况
一是健全机制,强化日常管理,成立综合监督小组。在乡党委、纪委领导下,我们整合了各个村级监督组织,运用公开推选的办法成立了综合监督小组,并设小组长1人,成员2—4人。综合监督小组除了对党务、村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还特别明确了对党员发展、财务收支、土地发包、粮食补贴、农村低保户确定等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并且监督小组还具有列席两委会议、对村两委工作提出质询、向乡镇党委、纪委反映问题等权利。
二是做到了“三个杜绝”,落实了“三个规范”,强化人事权监督。党员的发展杜绝“一个人说了算”,严格按照《党章》及党内有关程序发展党员;村民代表、党小组长的产生杜绝村“两委”指定,严格按照村民会议直接推选和党员大会选举程序产生;村级报账员杜绝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严格按照村两委提名,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程序产生。
三是规范“三会一流程两公开”,强.化了事务权、财务权的监控。对于村内重要事项和涉及村民群益的重要问题,必须由村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由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成员进行研究决定;对于凡是需由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决策的事项,必须先经过党员议事会讨论;在村民会议不便召开或者不能召开的情况下,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
三、“三个重点人”教育管理情况
为了“三个重点人”更好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坚持做到了“六要六严禁”。一是要尊重民意、秉公用权,要严禁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二是要发扬民主、集体决策,严禁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三是要用科学管理、民主理财,严禁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四是要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严禁损公肥私、收敛钱财。五要艰苦奋斗、严厉节约,严禁盲目攀比、奢侈浪费。六要遵纪首发、倡导文明新风,严禁违法乱纪、扰乱社会秩序。
坚持用“双考双控”加强对“三个重点人”的监督。充分完善“一定三有三挂钩”任期目标管理机制,实行“勤廉双述双评”考核机制,激发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对“三个重点人”的教育。一是利用远程电教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党纪知识及涉农法律法规培训,不短提高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在开展典型示范教育,“一点带面”的方式进行示范教育。三是不断的依托警示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
第四篇:三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这里召开全镇村级“三资”清理工作动员会。刚才,农业局吴恩站长从业务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作法。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清醒地知道:三资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铲除“以资谋私”土壤和条件。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下面我就开展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各村一定要深刻理解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当前。就是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体资金分配不公、集体资源流失严重、村务公开不到位以及组干部以权谋私等原因造成的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管理,就是使过去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管理”从“制度约束”变为“程序民主”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监管职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杜绝“以资谋私”违法违纪行为,达到既亮了村集体的家底”又明了群众的心底”目的从而有利于从源头化解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多发领域。抓住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办的情况看,村组干部出问题、犯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绝大部都与经手和管理、处置集体“三资”有关。有的村干部不能认真执行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三资”管理使用上优亲厚友,造成群众的不满;个别村干部不能自觉遵守有关纪律规定,以权谋私、独断专行,集体资金被无偿占用或低价承包、租赁、处置,有的集体资金被贪污、私分、挪用、挥霍浪费等等。这些情况,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行农村“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就是要从源头上摘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村干部犯错误的机会,保护基层党员和干部。
绝大多数集体经济都很薄弱,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基础。从当前我县村(居)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有的还是空壳”大多数都没有集体资金积累,只有为数不多的集体资产和资源,这是村集体经济的最后一点本钱”加强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群众的福利保障水平,最终主体还是基层村(居)集体组织。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村级“三资”管理,管好用活这“最后的本钱”盘活村级级资产、资源,实现村级集体“三资”安全和保值增值,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二、深化认识。迅速推开
依法行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管理服务,一)深化认识。就是对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保持在村集体三资核算单位、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和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各行政村(居)委会委托乡镇“三资”管理中心代为监督和管理“三资”工作。
主要是涉及到位法律规定的问题。1998年11月公布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为什么要进行委托管理或者委托代理。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法律规定,村级“三资”管理权是属于村居组织的但是鉴于目前各村级组织在管理和处置“三资”过程中出现的村干部以友谋私、优亲厚友、村务不公开、重大事项不经过村民大会讨论以至引发群众不满的上访等等问题的实际,有必要成立一个中介性质的机构。通过村(居)委会的委托,代为监督、管理村级“三资”事务。
明确职责。加强农村“三资”委托管理工作,二)加强领导。各行政村是基础,各乡镇是主导。因此,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工作方案,迅速召开会议部署落实,要细化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认真抓好落实。
提高效益。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三)消除误区。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克服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一是认为这项工作是务虚的搞形式的因而一开始在指导思想上就定位低,存在应付行为,工作不深入;二是认为这项工作只是纪检监察业务内的事情,没有摆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安排,人员配备和精力投入上不重视;三是认为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推诿扯皮,推进缓慢;四是工作上有怕触及矛盾的顾虑,不能把它当作解决农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治理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工作措施乏力。彻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希望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农村“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工作当作构建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当作从源头上治理信访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认真扎实地抓好落实,抓出实践成效。
三、精心组织。按时完成一项工作创新。多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其缺乏了解和认识,推行“三资”委托管理服务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一些村干部可能还会有抵触情绪,认为我夺其权力。所以我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各乡镇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村组干部的认识误区,认真制定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扎实推进工作。
大力宣传推行“三资”管理服务的重要意义,一)宣传要深入。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班、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使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实行“三资”委托管理服务是中央及省、州的决定,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壮大基层经济
实力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深入宣传,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推动委托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职责分工;乡镇要成立村级“三资”委托管理服务中心,二)保障要到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充实调配人员,确定办公地点,配备办公设施,安排一定经费,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指导村委会(居委会)具体实施,三)清查要全面。清查工作要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乡镇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职能职责切实加强监督工作。要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详细、彻底的清查,真正摸清家底。清查中要坚持“三资”六权不变的原则,不得在清查过程中处置资产、资源,确保农村“三资”完整性。
清查的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要严格公示时间,四)公示要认真。群众对“三资”家底非常关心。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有异议的要积极进行调查处理,使清查结果真实完整,群众认可。
村(居)委会要向乡镇“三资”委托管理服务中心移交资产、资源档案账册和账面余额。严禁公款私存和设立“小金库”中心要建立按村(居)委会的三资”管理台账,五)移交要彻底。清查结果经公示群众认可后。保证台账与实际情况相符,实行科学动态管理。
重点是健全完善现有的村财乡代管”机制,六)建立健全制度。各乡镇“三资”委托管理服务中心尽快建立健全“三资”委托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强村级资金管理上。防范资金风险;加强村级“三资”管理上,重点是制定出台相应的承包、租赁、处置等管理机制,规范处置程序和权限。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有序、安全有效和保值增值。
四、认真督查。确保效果
时间紧,推行农村“三资”委托管理服务是县下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重。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协调,组织审计、财政、农村工作、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抓好督查,加大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虚报、瞒报、私分“三资”处置和收益行为,严肃查处工作中发现的其它违法违纪行为。对不负责任、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要严格责任追究,以确保全县农村“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开展、扎实推进。
第五篇:三资方案
中共秦屿镇委员会
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的做法
近年,我市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屡查不绝,其中村、组干部经济类案件尤为突出,市纪委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村财务管理不完善,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村干部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村干部私下与承包户提前续签合同,且承包期过长、承包价格过低;有的集体工程项目不公开招投标,暗中搞利益输送,损害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这些问题均聚焦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上(以下简称“三资”),处理不好,将严重恶化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农村的党风民风,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我镇在保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
一、“三资”规范管理的做法
为确保“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我镇通过多次论证,研究出台开展“三资”规范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将先行点工作细分为思想动员、调研清理、建章立制、总结验收四阶段,总的要求,就是建立“五个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基础。我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三资”规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纪委、财政、结算中心、经管、建设办和国土资源所等相关部门中层骨干组成,办公室以上述几个成员单位为依托,设立集体资金管理、农村生产承包合同和资产管理、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资源
管理和内部审计5个专项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全镇“三资”管理的具体工作。还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干部驻村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各村也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三资”管理小组,负责村内的“三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层级领导和工作机制,保证机构、人员、时间、精力四到位。
(二)建立责任机制。制定《崖门镇集体“三资”管理岗位职责》,从镇、村、组三个层面明晰“三资”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一是建立镇级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包括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小组及其人员的职责;二是建立村级小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包括村“三资”管理小组、理财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其人员的岗位职责;三是建立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包括村民小组长、出纳员的岗位职责。通过明晰职责,实行镇、村、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各级“三资”管理部门和专责人员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办事按制度、用权受监督。
(三)建立管理机制。根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招投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既注重激活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又根据发展的新情况,补漏拾遗,完善制度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抓好6个方面:一是建立《台账登记制度》,梳理资产和核实债权债务情况,并统一由镇、村两级电脑录入,实行村级资料每月更新,组级资料每季更新的动态监控电算化管理;二是完善《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账户、收支、结算、审核、审批、记账
和核销等要求;三是完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和《资源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资产出租、出让和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四是完善《农村生产承包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类型生产合同的承包期限、承包款缴纳和合同鉴证、合同备案、合同续签等相关要求;五是完善《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六是规范经济管理活动的程序,解决“三资”管理的突出问题。按上级要求,该镇村组两级全面落实了统一银行基本账户、统一村账镇代管和组账村代记、统一成立村经济联合社和组经济合作社,调整充实了财会管理队伍,实现了镇村组管理的无缝对接。
(四)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规范“三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崖门镇积极创新监督机制,力求使监督全程化。该镇建立健全了村“两委”集体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社会公开监督三项监督措施,有效强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事前监督明确要求,对集体“三资”的重大事项,如预算决算、村民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经营项目发包、建设项目招标等,都必须进入规定的议事程序,村“两委”班子充分讨论、决策“公之于众”,让村民了解情况,发表意见,使“三资”处置的各项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决策民主,有效遏制了一些村干部擅自处置集体“三资”的乱作为现象。
事中监督则充分发挥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小组、镇财政结算中心、经管站和镇招投标领导小组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对“三资”管理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并解决在萌芽之中。目前,全镇138个村民小组都基本按要求建立了组级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每季监账工作。
强化事后监督则通过定期公开村务、财务和村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来实现。138个村民小组都在公众地方建起了组务、财务公开橱窗,实行每季公示组内的财务预决算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债权债务和资产情况、现金收支账目和民主理财情况、社员分配情况、合同登记和承包款兑现情况,以及经营项目发包、建设项目招投标的情况。
(五)建立考评机制。强化激励、奖惩到位,是保证“三资”规范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的重要环节。崖门镇实行激励与惩处相结合,一改过去“三资”管理管不管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的做法。根据该镇《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量化考核百分制》规定,每年由镇“三资”管理办公室结合督办项目、平时检查和年终考评要求,对村、组“三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评先评优和报酬奖金挂钩。对在考核中被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村干部,由镇纪委指出其问题,督促整改,或进行诫免谈话;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村干部依法定程序提请罢免;对贪占集体“三资”、或在“三资”管理中以权谋私,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二、崖门镇“三资”规范管理的成效
(一)摸清家底,夯实了工作基础。通过清理摸底登记,建立“三资”和合同台帐,崖门镇全面掌握了21个村(社区)的资金、债权债务,以及资产、资源状况,并进行动态跟踪,为推进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08年底,全镇农村共有资金1775万元,其中村级864万元,组级911万元;生产承包合同4897份,其中村级2410份,组级2487份,每年涉及承包款1186万元。通过清产核资,各村(社区)也对本单位的“家底”心中有数,为今后管好“三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落实责任,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三资”管理后,明确镇、村、组三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强化了责任。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杜绝了违纪违规行为。开展“三资”规范管理以来,镇财政结算中心退回不规范开支票据21笔,合计金额3万元;抵制不合理开支票据15笔,合计金额10万元。尤其是通过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相互沟通,监督有力,大大提高了“三资”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自律,促进了依法治村。“三资”规范化管理之后,村组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有效遏制了“暗箱”操作,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按章理事的格局逐步形成,群众对干部的疑虑和误会逐步消除,大大激发了村组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发生集体项目承包37宗,涉及金额31万元,全部按程序公开招标,增加集体收入6.5万元,增收率为21%。
(四)维护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行“三资”管理之后,逐步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规范管理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多方面保障了集体资产的有效利用,保障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从而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农村经济
活动的运作,督促农村干部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