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等级评定汇报材料
******派出所
2011年度等级评定汇报材料
********所承担着凤县东片二镇一乡的治安保卫任务。辖区面积484.1平方公里。派出所现有民警5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党员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今年以来,我所全体民警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创人民满意”活动为载体,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确保了辖区百姓安居乐业。以显著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所2003年及2005、2006、2007、2008年连续荣获全省人民满意基层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市规范执法优秀单位;2006年被授予********“青年文明号”;2007年被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8年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警风警纪优秀单位”“省级优秀警务室”;2009年被********公安局授予“文明户籍室”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优秀政法基层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我所以夯实公安“三基”工作为目的,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狠抓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后勤保障和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现就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人口管理
1、我所共管辖18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3876户,常住人口14535人,熟悉管理重点年龄段男性人口4761人,有违法犯罪
10、年内查处吸毒案件1起,强制戒毒1人,积极开展网格化巡逻,主动出击查处赌博7起。
11、年内查处非法持有枪支4起。无管控不力而发生涉枪涉爆案件和事故。
12、能认真贯彻八条措施,五名民警担任了三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共讲法制课6场次。
13、对辖区治安问题突出的********镇老厂村非法开采矿点进行了有效治理,使该地区非法开采及非法使用民爆物品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安全防范
14、共物建治安耳目12名,耳目反应线索30条。年内共为国保部门提供信息5条,指挥中心提供8条,治安部门提供6条。其他部门11条,无漏报、迟报、瞒报现象。
15、民警能及时向群众进行“四防”教育。年内印发《居民安全防范手册》6000余份,积极向辖区群众发放,约每户一册。坚持每季度向辖区通报一次治安状况。成立了消防领导小组,共有所管消防单位49家。
16、建立治保会18个,治保人员72名。人员制度落实,发挥的作用达90%以上。
17、辖区重点单位共22家,重点部位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或犬防措施,落实面达到100%。
18、辖区共18个行政村,其中零发案村14个,覆盖率达78%,30、年内我所印制了“户籍办理明白卡”“居民安全防范手册”等,并为有特殊情况的群众提供节假日预约服务,积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31、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引发的群众投诉和“冷横硬推”问题。
32、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和标准进行了公开。
33、坚持每季度向群众汇报一次工作,聘请了6名警风警纪监督员、4 名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34、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
(六)队伍建设
35、能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未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范群众利益行为。
36、注重民警队伍日常养成教育,使“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成为民警的自觉日常行为。
37、********所配有所长、教导员、副所长各一名,领导班子团结有力,能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38、队伍管理严格规范,未发生任何行为。
39、坚持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活动,每周集中一次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县局开展的政治业务培训,使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七)内务管理
40、严格执行内务管理条令,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秩序井然
交通秩序、消防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整顿活动。集中整治了一个治安乱点(老厂非法开采煤矿),波活了3起刑事案件,查处了10起治安案件,抓获网上逃犯3名,切实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按照《陕西省公安机关警务室等级评定办法》和《警务室等级评定标准》制定了警务室工作安排和总结,及时对警务室进行了考核。
(四)、我所现有民警6人,拥有办公计算机9台,其中办理户籍身份证用2台,接警一台,指纹活体采集1台,警务室民警5台。
(五)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通运行初期,我所多方筹资购置电脑3台,达到每个责任区民警一台,积极开展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有人口管理、暂住人口管理,层层管理;工作对象管理,接处警、治安案件,行业场所管理,单位管理,群防群治、治保会组织,居民内务管理等主要模块全部启用,审批流程也全部启用。登记暂住人口864人,重点人口31人,纳入视线管理10人,录入率达100%。截止十月份,共录入6037条信息。
第二篇: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管理和全面建设,提高管理和控制辖区社会治安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根据公安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统一实行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制度。城区、建制镇的户籍派出所和建制乡派出所的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公安边防、治安、水上派出所的等级评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执法办案、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内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八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依据本办法确定的项目分值,制定具体项目考评递减分值。
第四条 公安派出所划分为五个等级,达到95分以上和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的,可申报为二级公安派出所;达到70分以上不足85分的,可申报为三级公安派出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0分的,可评定为四级(合格)公安派出所;不足60分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为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五条 人口管理(20分)
(一)辖区实有人口底数清楚,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全部纳入管理,协助出入境管理部门落实对境外居留人员的管理。掌握95%以上的常住人口中重点年龄段人口(16岁至45岁的男性及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女性)的身份和现实表现。
(二)结合对辖区暂住人口进行登记、办证,掌握全部暂住人口的身份、暂住理由、户籍所在地等情况;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登记、发函、复函、建档等管理制度,知道其有无违法犯罪经历。
(三)熟悉辖区所有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管理、帮教措施落实。对可能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点人口,无漏管、失控现象。
(四)对辖区租赁房屋户底数清楚,与房主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的比例达100%。
(五)辖区当年被劳动教养、刑事拘留、逮捕的人员中,由民警提供线索、提供基本情况抓获的占总数的60%以上;未漏掉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
(六)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破获的案件,占辖区破案总数的60%以上。
(七)对常住人口、暂(寄)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六条 治安管理(15分)
(一)管辖的特种行业、场所、单位、居民区无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案件,无严重治安灾害事故。
(二)辖区内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三)辖区内无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和非法制造、存放、使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因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而发生涉枪、涉爆案件和事故。
(四)辖区内未发生严重扰乱学校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五)对辖区治安问题突出的场所、部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治。
第七条 安全防范(20分)
(一)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能够及时掌握涉及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的动态性情报信息,并及时如实上报,无漏报、迟报、瞒报现象。
(二)经常向辖区群众进行防火、防盗、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安全防范常识的宣传教育,定期通报治安状况。
(三)治保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人员、制度、报酬落实,发挥作用的达80%以上。
(四)辖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面达80%以上。
(五)安全小区覆盖巩固率,城镇居民住户达8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六)辖区发案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撬盗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
(七)抓获辖区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的案件,占破获现行案件的20%以上。
第八条 执法办案(15分)
(一)受理案件认真负责,记载详细,无推诿现象;出警迅速及时,无延误现象。受理、办理案件和出警、处警无责任投诉。
(二)严格公正执法,无复议撤销、变更裁决、诉讼败诉、国家赔偿及其他执法过错责任案件。
(三)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理刑事、治安案件,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或移交刑侦等有关部门办理。
(四)未发生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枪支警械等严重问题。
(五)未发生超时限、超范围留置及其他严重违法问题。
第九条 服务群众(10分)
(一)杜绝“冷横硬推”问题,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引起的群众投诉。
(二)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公开。
(三)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定期向辖区群众报告工作,随时接受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并及时整改。
(四)警民关系密切,群众对公安派出所工作和民警队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第十条 队伍建设(10分)
(一)领导班子健全、团结、凝聚力强,所领导政治坚定、清正廉洁,能起表率作用。
(二)民警工作责任制落实,无空白责任区。城区
0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实施细则(20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公安派出所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公安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进步,提高公安派出所服务群众、管理控制辖区社会治安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根据公安部《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全区公安机关统一实行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制度,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定的等级列入当年派出所等级评定档案,次年重新评定。
第三条 全区城市、城镇、乡镇(不含兵团)公安派出所的等级评定适用本实施细则。全区公安边防派出所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另行制定,铁路、林业、民航派出所的等级评定,可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四条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执法办案、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内务管理、警务保障等八项工作。以公安派出所年12月21日至12月20日的工作内容为一个的考评内容,有关数据以报表为准。行 为与结果不在同一考评的,列入结果所在考评。
第五条 等级评定采用评分方法,总分为100分。本实施细 则确定了各项具体工作项目的考评分值,采取减分的方法确定分值,每项工作据实减分,减完后不影响其它项目的分值。公安派出所因缺乏工作对象而未开展考评项目工作的,将该项所设分值从总分中扣除,按派出所实得分进行百分制换算确定最后得分。百分制换算公式为:考核得分÷考核基准分×100=实际得分 其中:考核基准分=100-缺项分 考核得分=考核基准分-实际扣分
第六条 公安派出所的评定分为五个等级。达到95分以上和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和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二级公安派出所;达到70分以上不足85分的,可申报为三级公安派出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0分的,可评定为四级(合格)公安派出所;不足60分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为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所属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档案,记载各派出所每年的等级评定情况。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八条 人口管理(20分)(一)辖区实有人口底数清楚(0.5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全部纳入管理(0.5分),协助出入境管理部 门落实对境外居住人员的管理(1分)。掌握实有人口中16至45 岁的男性及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女性的现实表现,重点熟知社会知 名人士、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对社会有潜在危害人员等重点阶层人员的基本情况(2分)。
辖区实有人口底数不清楚的,减0.5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未全部纳入管理的,减0.5分;未落实对境外居住人员管理,对境外人员底数和基本情况不清或境外人员临时 住宿登记管理不到位或统计上报数字及情况不准确的,减1分;责任区民警对辖区16至45岁的男性及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女性的现实表现、重点阶层人员的基本情况熟知率达不到95%的,每低5%减0.4分。
抽查派出所50%责任区民警,每名民警抽查责任区16至45岁的男性及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女性的现实表现情况(大所10名、小所5名)和辖区重点阶层人员(主要指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宗教人士,文体教科界名人,知名企业家,出入境人员,上访老户,群体性事件骨干,有违法经历人员,党政军群单位的领导等)的基本情况熟知率(大所10名、小所5名),取民警抽查的平均分值。
(二)严格辖区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制度(0.5分),掌握身份、暂住理由等情况(0.5分);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知道其有无违法犯罪经历(1分)。
辖区暂住人口底数不清的,减0.5分;对所登记的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员未掌握其身份、暂住理由等情况的,减0.5分;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有无违法犯罪经历不清的或外地 公安机关发协查通报后才知是逃犯的,减1分。
到辖区暂住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实地抽查(小所抽查10人,大所抽查30人),考查登记和办证情况;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有无违法犯罪经历可以通过发函、打电话等途径和方式进行调查,重点考查本辖区内有没有外地公安机关发协查通报后才知是逃犯的。
(三)熟悉辖区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0.5分);管理、帮教措施落实(0.5分),无漏管、失控现象(1分)。
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熟悉率达不到100%的,每低5%减0.2分;管理、帮教措施不落实的,发现1人减0.2分;列管率、控制率达不到100%的,每低5%减0.2分,特别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点人口未列管、未控制的,发现1人减2分。
抽派出所50%的责任区民警,考查每个民警所列管的5个重点人口(所列管的重点人口不到5人的,全部考查)和全部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情况和管理帮教措施落实情况;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点人口按国保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反馈的情况为准。
(四)辖区租赁房屋户底数清楚(1分),落实房主的治安责任(1分)。
租赁房屋登记率达不到100%的,每低5%减0.2分;签订治 安责任保证书达不到100%的,每低5%减0.2分,租赁房屋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的,减1分。
每所抽查5至10家租赁房屋户,考查对承租人登记情况和治安责任书签订情况,有无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情况。
(五)辖区当年被判刑的人员中,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提供基本情况抓获的占总数的60%以上(3分)。
达不到60%的,每低5%减0.5分;漏掉特大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的,每起(人)减1分。
根据侦查部门反馈的“提供线索回执单”确定派出所提供线索抓获占抓获总数的比例,派出所自行抓获的计算在内;由侦查部门提供漏掉特大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情况。
(六)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破获的刑事案件,占辖区破案总数的60%以上(3分)。
派出所自行查破的案件和发现、提供线索协助刑侦等部门破获的案件总数达不到本辖区总破案数的60%,每低5%减0.5分。
根据侦查部门反馈的“提供线索回执单”以及辖区破获刑事案件总数确定提供线索占破获刑事案件比例,派出所自行破获的计算在内。
(七)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并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及时更新信息,保证信息准确(3分)。
缺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信息系统的减0.5分;缺少工作对象信息系统的减0.2分;人口信息不准确的,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码、民族、出生日期等每查出一处错项减0.2分;其它项目差错每查出三处减0.2分;常住人口“三采”率“身高”达不到95%的减0.1分、“血型”达不到95%的减0.2分、“照片”达不到95%的减0.2分;已登记的暂住人口输入微机率达不到100%的,减0.5分;人口信息维护、更新不及时、不准确的,减0.4分;人口信息不发挥效益作用的,减0.5分。
打开微机检查是否建立人口信息“三口”系统;检查人口信息错误数据;通过“模糊检索”检查“三采”率;检查已登记的暂住人口输入微机率;检查人口信息维护、更新情况;根据给上级公安机关报送的信息情况来检查人口信息发挥作用情况。
(八)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等事项及时、准确,符合规定要求(1分)。
身份证每出现一个错证号、重证号、一人多号的,减0.1分;未按照规定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手续的,每发现一起减0.5分。
打开微机检查身份证错证号、重证号、一人多号情况;通过检查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有关档案来发现有无违规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手续。
第九条 治安管理(15分)(一)辖区内无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案件(3分),无严重治安灾害事故(1分)。
辖区内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或治安秩序案件的,减2分;由其他部门破获的,减1分;发生严重治安灾害事故的,减 1分。
检查辖区内是否有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案件,以及侦破情况,以国内安全保卫部门反馈的数字为准;检查辖区内有无严重治安灾害事故。
(二)辖区内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1.5分),未发生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或其它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1.5分)。
派出所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辖区内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形成治安热点问题,减1.5分;被群众举报并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或被新闻媒体曝光或发生其它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的,减1.5分。
查看上级公安机关查处记录和通报情况;检查有无被新闻媒体曝光或发生其它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
(三)辖区内无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和非法制造、存放、使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1.5分),没有因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涉枪、涉爆案件和事故(1.5分)。
辖区内发现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或非法制造、存放、使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单位或个人的,减1.5分;发生涉枪、涉爆案件或事故的,减1.5分。
实地检查涉枪涉爆单位涉枪涉爆物品使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违法问题;检查是否发生涉枪涉爆案件。
(四)辖区内未发生严重扰乱学校秩序(1分)、侵害师生人 身财产安全的案件(1分)。
严重扰乱学校秩序是指有组织犯罪案件、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流氓滋事案件,导致学校无法正常教学、停课等。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是指具有暴力倾向性质的、针对师生实施的抢劫、抢夺案件和故意伤害案件。辖区内发生严重扰乱学校秩序案件或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减1分。
查问学校是否发生此类案件。
(五)对辖区内治安问题突出的场所、部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整治(3分)。
辖区内治安秩序不好、发案多的区域或场所,一年内无改观的,每查到一处减1分。
检查派出所辖区治安复杂场所及案件多发区是否仍然混乱,发案居高不下。
第十条 安全防范(20分)(一)了解掌握社情民意(1分),能够及时掌握并如实上报(1分),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动态性情报信息,无漏报、迟报、瞒报现象(2分)。
未能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减1分;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未能如实上报的,减1分;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动态性情报信息,如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体性闹事苗头等重要信息,迟报或漏报或瞒报的,减2分。
查看派出所上报信息原始件;由信息综合部门提供有无对涉 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动态性情报信息漏报、迟报、瞒报现象。
(二)经常向辖区群众进行防火、防盗、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安全防范常识的宣传教育(2分),定期通报治安状况(1分),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2分)。
派出所统一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法制、安全防范、消防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每少1次减0.5分,辖区群众50%以上接受过派出所民警各种形式的的宣传教育,低于50%的,每低5%减0.4分;派出所向城市社区、农村村(组)居民组织通报治安状况不少于4次,每少1次减0.5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没有明显增强的减1分。
检查派出所开展此项工作的有关文字记载,深入辖区群众,抽查听取群众对派出所开展上述工作情况的意见。
(三)治保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人员、制度落实,发挥作用的达80%以上(1分)。
应当建立治保组织而未建或虽然建有治保、安防组织,但人员、制度不落实,查出一个单位减0.1分。
检查辖区内应建立治保会的单位建立治保会的情况,以及治保会发挥作用的情况。
(四)辖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面达80%以上(2分)。对重点单位和部位底数不清的,减1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达不到80%的,每低5%减0.2分。
实地检查“三防”落实情况。
(五)城市和县城以社区为单位普遍设立社区警务室。安全社区(乡村)覆盖巩固率城镇居民住户达80%以上、农村达60%以上(1分)。
安全社区覆盖巩固率城镇达不到80%、农村达不到60%的,每低5%减0.2分。
检查辖区内所有居民区、乡村,考查安全社区、安全乡村比例;由于综治部门未评比而无法计算比例的不减分。
(六)辖区发案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分),居民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撬盗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2分)。
辖区发案总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幅控制在5%以内,每超1%减0.2分;辖区内入室盗窃、入室抢劫、撬盗机动车等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总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幅控制在5%以内,每超1%减0.5分。
检查上与本这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数量,计算增幅。
(七)通过抓获辖区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的案件,占破获现行案件的20%以上(3分)。
达不到20%的,每低1%减0.2分。
查看接、处警台账及案卷,确定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破 获的案件所占的比例。
第十一条 执法办案(15分)(一)执法办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法律文书规范、完备(2分)。
案件事实不清的或证据不足的或定性不准的或程序违法的或处罚不当的或法律文书不规范的,刑案每案减0.5分,治案每案减0.2分。
随机抽查治安案卷和刑事案卷各5卷,未办理刑事案件的,抽查治安案卷10卷。
(二)受理案件认真负责,记载详细(0.5分),无推诿现象(0.5分);出警迅速及时,无延误现象(1分)。受理、办理案件和出警、处警无责任投诉(1分)。
接、处警登记记录不规范、不完整,记载不详细的,减0.5分;接、处警出现推诿、拖延现象的,减0.5分;造成群众投诉的,减1分。
检查接、处警台帐,查看记录是否规范;以法制、纪检、督察、信访等部门提供的群众上访情况为依据,考查有无出现推诿拖拉现象、有无群众投诉。
(三)严格公正执法,在执行职务中无复议撤销、变更裁决、诉讼败诉、国家赔偿及其它执法过错责任案件(2分)。
发生案件复议撤销、变更裁决的,每案减0.5分;发生诉讼败诉、国家赔偿或者受到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每案减1分。以法制部门反馈的数据为准,考查有无复议撤销、变更裁决、诉讼败诉、国家赔偿及其它执法过错责任案件。
(四)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刑事、治安案件,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或移交刑侦等有关部门办理(2分)。
未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或移交的每案减1分。
查看案卷,考查办案的时限和案件的移交是否及时和恰当。
(五)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未发生越权执法、插手经济纠纷或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1分);
发生越权执法或插手经济纠纷或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的减1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了解情况,是否有此类行为。
(六)未发生乱收费、乱罚款、乱推派等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1分)。
发生乱收费、乱罚款、乱推派等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的,减1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了解情况,是否有此类问题。
(七)未发生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枪支警械等问题(1分)。
发生刑讯逼供或滥用强制措施或滥用枪支警械等问题的,减1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了解情况,是否有此类问题。(八)未发生超时限、超范围继续盘问等问题(1分)。发生超时限或超范围继续盘问等问题的,减1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了解情况,是否有此类问题。(九)未发生指使或放任非警务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的行为(1分)。
发生指使或放任非警务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的行为的,减1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法制部门了解情况,是否有此类行为。第十二条 服务群众(10分)(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意识强,颁布规定的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日常联系、方便、服务群众的制度健全并落实到实处(2分)。
日常联系、方便、服务群众的制度未健全的,减1分;措施、制度未落实的,减1分。
看制度,查落实。
(二)杜绝“冷、硬、横、推”问题,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引起的群众投诉(2分)。
凡发生因服务态度和质量引起群众投诉,经查实的一次减0.5分。
由法制、纪检、监察、督察、信访部门提供有无群众投诉问题。
(三)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公开(1分)。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及近期辖区治安状 况等无专栏公布的减0.5分;公布不全的每少公布一项减0.1分。
检查派出所是否有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及近期辖区治安状况等专栏。
(四)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定期向辖区群众报告工作,随时接受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1分)。对群众举报投诉及时查办并反馈结果(1分)。
每年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工作不少于4次,每少一次减0.5分,报告工作无记载视为未报告工作;未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或未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减0.5分;对群众举报投诉未及时查办或反馈结果的,减1分。
抽查辖区群众,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是否定期报告工作,有多少次;检查是否聘请了警风警纪监督员及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情况;检查群众投诉的内容、查办和反馈情况。
(五)群众安全感强,警民关系密切,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公安派出所工作和民警队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3分)。
满意和基本满意率每低5%,减0.5分。
问卷抽查管区内总人口2‰的不同层次、职业、住地居民的满意率,常住人口不足万人的所抽查20人以上。
第十三条 队伍建设(10分)(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未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 为(3分)。
每发生一起伤害群众感情或漠视群众疾苦或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的,减1分。
征求法制、纪检、监察、督察等部门的意见,派出所是否有此类行为。
(二)注重民警队伍日常养成教育,“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2分)。
未能认真执行“四句话”,其中一项不到位的,减0.5分。实地检查和观察。
(三)领导班子健全,领导能力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创新,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所长符合规定的条件。(2分)。
领导班子成员自身,或指使、纵容以及因管理不善,发生民警违法违纪的,每发生一起减0.5分;所长不符合规定任职条件的,减1分。
同民警谈话了解情况,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向纪检、法制、政工等部门了解领导班子情况和民警违法违纪情况。
(四)从严治警,队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民警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警容严整,廉洁自律,未发生严重违纪行为(2分)。
发生民警严重违纪行为的,减2分。
向纪检、监察、督察、政工、法制等部门了解情况。
(五)派出所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活动,每周集中安 排一次业务学习(1分)。民警全面掌握应知应会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警务知识和实战技能,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法律法规、警务知识和实战技能培训,成绩合格(1分)。
未按规定组织业务学习的,每少一次减0.1分,学习内容无记载的视为未开展;民警对《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基本知识200问答》等内容不熟知的,每位民警减0.1分;民警年内未参加过上述培训,一名民警减0.2分。
检查派出所工作安排情况,派出所民警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培训记录情况;抽测50%的民警,对《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基本知识200问答》等内容的熟知情况,根据抽查结果扣分。
第十四条 内务管理(5分)(一)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规定,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秩序井然有序,物品摆放规矩整齐。杜绝“脏乱差”、“稀拉松”现象(1分)。
所容所貌“脏乱差”的,或民警有“稀拉松”现象的,减1分。
检查所容所貌及办公环境情况。
(二)按统一规范的标准,悬挂公安派出所外观标识和等级牌匾(1分)。
标志缺一项减0.5分。检查悬挂情况。(三)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内部办公室门卫制度严格(1分)。
24小时值班制度不落实,或派出所内部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的,减1分。
查看值班记录。
(四)各项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健全落实,业务工作基础台帐和档案管理规范,未发生失、泄密事件(1分)。
未建立会议、考勤、保密、涉案财物保管移交、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管理制度,每少一个制度减0.2分;业务台帐和档案管理不规范的,减0.5分;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减1分。
检查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查看业务台帐和档案管理是否健全并设臵相应薄册及使用情况;了解有无失泄密情况。
(五)枪支、警械管理严格,使用规范(1分)。
存放枪弹的库室不符合规定减0.5分;领用交接制度不完备的减0.5分。
检查派出所枪支、弹药、警械保管和制度建立落实情况。第十五条 警务保障(5分)(一)警力按规定标准配备到位,城区派出所按管辖实有人口3000人左右配备一名责任区民警,建制乡派出所警力不少于5人(1分)。
警力配备达不到标准的,减1分。以辖区实有人口数量计算警力配备情况。
(二)有固定的办公用房(1分),设臵必备的值班室、接待室、户籍室、武器警械库和档案室等(1分),有条件的建立小阅览室、小健身房、小食堂、小浴室和小洗衣房。
无拥有产权的固定办公用房的减1分;未设臵值班室、接待室、户籍室、武器警械库、档案室的,缺一项减0.2分。
检查派出所硬件建设情况。
(三)武器、警械和计算机、交通、通讯、防护器材等装备达到规定的配备数量(1分)。
派出所必配装备达不到《公安派出所装备配备标准》的,每少一项减0.2分。
按《公安派出所装备配备标准》进行考核。(四)定期组织民警体检(1分)。
每年组织民警体检一次,未开展的,减1分。
检查派出所民警健康档案或医院出具的民警健康体检表。第十六条 一级、二级公安派出所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工作成绩显著,当年在县(市、区)公安局(分局)考评中,申请一级的要名列前三名,二级的要名列前五名。
(二)近三年内,申请一级的要荣立集体功一次以上,二级的要被评为先进单位一次以上。
(三)派出所实际在编民警达5人以上。
(四)当年民警及派出所直接管理的治安辅助力量无违法违纪案件。(五)派出所档案管理达标,申请一级的档案管理要达到一级标准,申请二级的档案管理要达到二级标准。
第十七条 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即为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
(一)发生枪支丢失、被盗和违反规定出借枪支的。(二)因疏于管理致使重要犯罪嫌疑人脱逃、被继续盘问人员自杀或互相殴斗造成重伤、死亡的。
(三)民族分裂、邪教、反动会道门、黑恶势力等在辖区活动1个月以上形成窝点,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黑恶势力骨干分子在辖区连续居住、活动2个月以上未能发现报告的。
(四)有民警参与、庇护黑恶势力或参与经营娱乐场所,或辖区内社会丑恶现象屡屡发生,一年内被群众举报并经上级公安机关督促整改二次仍无好转的。
(五)民警因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枪支警械以及因管理不严发生其它违法执行职务、滥用职权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公安派出所工作和民警队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低于60%的。
(七)在工作或者考核评定中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后果的;辖区发生重特大案件或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或民警严重违法违纪隐瞒不报或不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严肃查处的。(八)其它因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第三章 考核评定
第十八条 评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本实施细则为基本依据,严禁弄虚作假,确保考评质量。
第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成立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行政首长任组长,纪检、督察、政工、办公室、治安、户政、出入境管理、法制等有关部门参加,进行统一评定。等级评定的日常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负责。
第二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在等级评定前应当对考评小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考核评定,保证考评质量。
第二十一条 考评方法采用听取汇报、个别谈话、书面审查、实地考查、问卷调查、开门评警、交叉检查和“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等级的确定由考评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报同级公安机关党委决定。
第二十二条 考核评定程序
(一)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对所属公安派出所进行考核初评,评出四级(合格)、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于当年十二月底以前报地级公安机关备案,并对三级以上公安派出所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报送上一级公安机关审核。
(二)州、市、地公安局根据申报材料和复核情况,评出二、三级公安派出所,于次年二月底以前报自治区公安厅备案,同时 将推荐的一级公安派出所申报材料报送自治区公安厅审核。
(三)自治区公安厅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考察,并对二级公安派出所的评定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对各州、市、地评定的二级公安派出所抽查1――5个所,只要抽查到有一个所不合格的,对所评定上报的该州、市、地的二级公安派出所全部予以否决,并于次年四月底以前确定二级公安派出所名单,报公安部备案,并将推荐的一级公安派出所申报材料和考核资料报送公安部。
(四)公安部对自治区公安厅上报的一级公安派出所,进行审核认定。
对本申报等级与上一所评定等级一致的,州、市、地公安局及自治区公安厅不再层级考评,而由有评定权的公安机关进行复核即可。对申报等级高于上一所评定等级的,按本《细则》规定的程序考核评定。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对拟确定等级的公安派出所实行公示制度,公示期为15日,在15日内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调查落实,调查落实后,予以评定等级。等级评定结果,要及时公布。公安派出所对评定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知道结果后15日内向做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诉。做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可视情重新组织人员复查,复查结果与评定结果不一致的,以复查结果为准。
第二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的等级评定后,各级公安机关可对 辖内公安派出所进行不定期复查,发现有严重弄虚作假情况或其它问题,不具备所评合格以上等级条件的,应当根据其所评等级报有评定权的公安机关做出撤销或降级决定,并载入该派出所等级评定档案。
第四章 奖惩
第二十五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奖惩条例(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等有关规定,公安派出所评定等级后,同时符合记功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程序申请记功和奖励。对评为一级、二级公安派出所的所长及其他贡献突出人员给予相应奖励。
第二十六条 报请公安部命名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市)公安局,原则上应有10%的派出所达到一级或20%的达到二级、不足10个的原则上应有1个达到一级或2个达到二级。报请公安厅命名表彰的全疆优秀公安局,原则上应有10%的派出所达到二级以上、不足10个的原则上应有1个达到二级以上。
第二十七条 对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必须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评定为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的,对公安派出所所长及其他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降级、降职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自治区公安厅治安管理处负责解 释,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2003年9月28日发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实施细则(暂行)》同时废止。
第四篇:森林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森林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森林公安派出所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林区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根据公安部《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森林公安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统一实行森林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制度,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条 森林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执法办案、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内务管理、警务保障八个方面,项目分值总分为100分。不具有人口管理职能的森林公安派出所,人口管理各项的分值以满分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公安局(处)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大兴安岭、黑龙江森工、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依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具体的考评内容,制定具体的考评细则,并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备案。
第四条 森林公安派出所划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评定内容的项目分值总分达到95分以上且具备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的,可申报为二级公安派出所;达到70分以上不足85分的,可申报为三级公安派出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0分的,可评定为四级公安派出所;不足60分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为五级公安派出所。五级公安派出所为不合格公安派出所。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五条 人口管理(10分)
(一)辖区实有人口底数清楚,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全部纳入管理,协助出入境管理部门落实对境外居留人员的管理。掌握有违法犯罪经历人员的现实表现。(2分)
(二)严格辖区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制度,掌握身份、暂住理由等情况;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知道其有无违法犯罪经历。对从事林副业生产的外来人员登记率达95% 以上,并能掌握其基本情况。(2分)
(三)熟悉辖区重点人口、涉林重点人员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管理、帮教措施落实,无漏管、失控现象。对辖区租赁房屋户底数清楚,落实房主的治安责任制。(2分)
(四)辖区当年被判刑、处罚的人员中,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提供基本情况抓获的占总数的60%以上。(1分)
(五)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破获的刑事案件,占辖区破案总数的60%以上。(1分)
(六)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及时采集、录入和更新指纹和DNA等个人信息。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等事项及时、准确,符合规定要求。(2分)
第六条 治安管理(15分)
(一)辖区内无严重危害林区社会稳定的案件,无严重危害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无严重治安灾害事故。(3分)
(二)辖区内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垦滥占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未发生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或其他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3分)
(三)辖区内无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和非法制造、存放、使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因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涉枪、涉爆案件和事故。(2分)
(四)辖区内未发生严重扰乱林场、林业单位、学校秩序,侵害林业职工、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1分)
(五)对辖区治安问题突出的场所、部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整治。(3分)
(六)对辖区的采伐山场、抚育采伐生产点、木材和野生动物经营加工场所、苗木生产场所、管护站、承包户、养殖户、采矿点等登记造册,准确掌握,及时更新,每季度检查一次。(3分)
第七条 安全防范(20分)
(一)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能够及时掌握并如实上报涉及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动态性情报信息,无漏报、迟报、瞒报现象。(2分)
(二)动态掌握辖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能够及时收集、整理、适时更新信息档案。所领导掌握辖区的基本情况,民警熟悉责任区的基本情况。(3分)
(三)经常向辖区群众进行防火、防盗、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安全防范常识的宣传教育,定期通报治安状况,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2分)
(四)治保会、护林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人员、制度落实,发挥作用的达80%以上。(2分)
(五)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重点地区的控制能力强,辖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等措施落实面达80%以上。(2分)
(六)在林场、森林或野生动物集中连片地区设立警务室,安全林区覆盖巩固率达60%以上。(2分)
(七)辖区发案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地霸、村霸、林霸等黑恶势力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2分)
(八)通过抓获辖区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的案件,占破获现行案件总数的20%以上。(2分)
(九)全所民警人均布建治安耳目3名以上,每名耳目年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3条以上。(2分)
(十)与毗邻派出所联系密切,开展警务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和制度,结合部林区治安问题少,秩序稳定。(1分)
第八条 执法办案(15分)
(一)执法办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法律文书规范、完备。设置兼职法制员,负责案件的审核把关。(2分)
(二)受理案件认真负责,记载详细,无推诿现象;出警迅速及时,无延误现象。受理、办理案件和出警、处警无责任投诉。(2分)
(三)严格公正执法,在执行职务中无复议撤销、变更裁决、诉讼败诉、国家赔偿及其他执法过错责任案件。(2分)
(四)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刑事、林政、治安案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或移交有关部门办理。重、特大案件及时向上级森林公安机关报告。(2分)
(五)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未发生民警从事非警务活动。(1分)
(六)未发生越权执法、插手经济纠纷或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1分)
(七)未发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1分)
(八)未发生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枪支警械等问题。(2分)
(九)未发生超时限、超范围继续盘问等问题。(1分)
(十)未发生指使或放任非警务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的行为。(1分)
第九条 服务群众(10分)
(一)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颁布规定的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日常联系、方便、服务群众的制度健全并落到实处。(2分)
(二)杜绝“冷横硬推”问题,认真办理信访案件和上级批办件并及时反馈,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引起的群众投诉。(2分)
(三)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公开,并张贴在派出所醒目位置。(2分)
(四)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随时接受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及时查办并反馈结果。(2分)
(五)群众安全感强,警民关系密切,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公安派出所工作、民警队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2分)
第十条 队伍建设(10分)
(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自觉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未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2分)
(二)注重民警队伍日常养成教育,“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2分)
(三)领导班子健全,领导能力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创新,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所长符合规定的条件。(2分)
(四)从严治警,队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民警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警容严整,廉洁自律,未发生严重违纪行为。(2分)
(五)公安派出所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活动,每周集中安排一次业务学习。民警全面掌握应知应会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警务知识和实战技能,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法律法规、警务知识和实战技能培训,成绩合格。(2分)第十一条 内务管理(5分)
(一)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规定,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秩序井然有序,物品摆放规矩整齐。(1分)
(二)按统一规范的标准,悬挂公安派出所标识、标牌和等级牌匾。(1分)
(三)严格实行24 小时值班备勤制度。(1分)
(四)各项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健全落实,业务工作基础台账和档案管理规范,未发生失、泄密事件。(1分)
(五)枪支、警械管理严格,无超范围、超标准配备枪支,使用规范。(1分)
第十二条 警务保障(15分)
(一)警力按规定标准配备到位,派出所按管辖森林面积3-5万亩配备一名民警,警力不少于5人。(3分)
(二)有独立的办公用房。(4分)
(三)按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要求进行办公区、办案区、接待区、生活区“四区”分设。(4分)
(四)建立小阅览室、小健身房、小食堂、小浴室和小洗衣房。(1分)
(五)武器、警械和计算机、交通、通讯、防护器材等装备达到规定的配备标准,武器库配有铁门、铁栏杆、铁柜和报警器。(2分)
(六)定期组织民警体检。(1分)
第十三条 一级公安派出所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工作成绩突出,当年在地(市、州)森林公安局(分局)考评中名列前茅;
(二)近三年荣立过集体功或受过省级以上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林业部门表彰;
(三)当年无违法违纪案件。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五级公安派出所:
(一)当年有民警违反《公安部五条禁令》的;
(二)当年发生枪支丢失、被盗或违反规定出借枪支的;
(三)当年有民警因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当年发生被继续盘问人员自杀或犯罪嫌疑人脱逃的;
(五)对辖区内的非法组织、邪教、会道门等窝点、黑恶势力未能及时发现报告的;
(六)其他因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
(七)派出所民警不足5人的;
(八)没有警用车辆、值班电话的;
(九)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公安派出所工作、民警队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低于60%的;
(十)派出所在考核评定中弄虚作假的;
(十一)省级森林公安机关认为应评定为五级公安派出所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考核评定
第十五条 考核评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反对形式主义,确保考评质量。
第十六条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成立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由纪检、督察、政工、法制和有关业务部门参加,采用书面审查、实地考查和“倒查”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进行考核评定。派出所等级评定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级森林公安机关的治安(森保)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将对派出所的各项考核评估工作纳入等级评定,各部门不得多头考核、重复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评定程序
(一)县(市、区、旗)森林公安局(分局)对所属派出所进行考核初评,对拟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于评定当年12月底前报送上一级森林公安机关审核。
(二)地(市、州、盟)森林公安局(分局)根据申报材料和考核情况,经公示,评出四、五级公安派出所,报省级森林公安机关备案,并对三级以上派出所的申报材料审核后,于评定次年1月15日前报送省森林公安机关审核。
(三)省(区、市)森林公安局(处)根据申报材料和考核情况,经公示,评出三级公安派出所,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备案,并对一级、二级公安派出所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于评定次年2月15日前报送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审核。
(四)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考查,评出二级公安派出所,报公安部备案,并将一级公安派出所申报材料,于评定次年3月底前报送公安部。
(五)公安部对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上报的一级公安派出所进行审核认定。
第十九条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严格评定标准和申报标准。对达到一级、二级分值的公安派出所,应好中选优,择优申报,严格控制评定数量。
第二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在公安派出所等级考核评定后,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安派出所统一悬挂等级牌匾。一级公安派出所等级牌匾和证书由公安部颁发。二级公安派出所等级牌匾和证书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颁发。三级公安派出所等级牌匾和证书由各省级森林公安机关颁发。四级公安派出所等级牌匾和证书由各地级森林公安机关颁发。
第二十一条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建立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档案,记载各等级评定考核、奖惩等情况。
第二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评定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对公安派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凡发现或发生不具备原评定等级标准的,由原评定机关撤销所评定的等级,重新认定等级。
第四章 奖 惩
第二十三条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将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的考核结果,作为对公安派出所及其民警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等有关规定,公安派出所评定等级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按程序申请奖励。报请公安部命名表彰的公安派出所,必须是一级公安派出所。报请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命名表彰的公安派出所,必须是二级以上公安派出所。
第二十五条 根据《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的意见》(公通字[2004]30号)有关规定,县级森林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原则上要有派出所所长工作经历,对在派出所连续工作5年以上、符合提职晋级条件的民警要优先提拔使用,干部竞争上岗时在同等条件下,有派出所工作经历的优先提拔。同等条件下,一、二级公安派出所民警优先任用。
第二十六条 对五级公安派出所必须限期整改。对连续两次评定为五级公安派出所的,应对派出所所长及上级森林公安机关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对派出所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由于机构、编制等原因长期被认定为五级公安派出所的,其上级森林公安机关要对其进行撤并整合。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包括本数在内。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2004年9月21日下发的《森林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派出所等级评定主要事迹WORD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材料
XX派出所辖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共有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屯,辖区共有XX人口,共计XX户。全所现配备干警X人,协警X人,设所长X人,教导员X人,副所长X人,内勤X人,民警X人,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素质较高的队伍。
近年来,XX派出所以以实施“得民心、保平安”工程为载体,以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发扬“依法管理更严、服务窗口更亮、基础作风更实、克敌利剑更快”的公安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X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设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真正起到了为地方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近以来,X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基层、打基础、苦练苦练功,实施队伍正规建设。坚持以素质强警,深入开展“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等多项活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塑就了良好的队伍形象。
一是认真落实“五条禁令,四个坚决,三项禁止”,做到纪律严明,警容严整,警令畅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定期政治学习,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立足公安岗位开展“政治、业务、技能”大练兵的活动,端正执法观念,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切实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身体素质;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民警行为。
二是同心协力,争先创优。XX派出所通过扎实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监督力度,对规范公安民警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全年工作的圆满完成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并赢得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全所民警没有一人受到违纪违法处理,没有一人受到执法过错的追究。
二、强化人口管理,夯实基础工作
近年来,该所对辖区的实有人口、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境外人员全部纳入微机管理。掌握了常住人口中工作对象和重点人口的身份和现实表现,结合对暂住人口登记办证,掌握了暂住人口的身份、暂住理由、户籍所在地等情况,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登记、发函、复函等管理制度,对重点人口落实了帮教措施,无漏管、失控现象,努力发挥人口管理在维护社会稳定应有的作用。
一是抓常住人口管理。年初,该所对户藉工作进行了重新部署,并在16周岁以上人口头像入库取得了新突破,常住人口中16周岁以上人员头像扫描率提高到X%。
二是抓暂住人口管理。对暂住人口管理采取日清夜查,定期回治的办法,坚持每月对辖区暂住人口居住场所
三是抓重点人口管理及工作对象监控和帮教。该所坚持.责任到位,包干到人。将辖区内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的管理及监控帮教工作逐一明确分工到每个民警肩上。保证了辖区无漏管现象的发生,无一名重点人口、工作对象重新犯罪。
四是抓出租房屋的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依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日常工作管理,对申报和在工作中查处的出租房屋逐一签订治安责任状。
遵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目前,该所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全部建档立卡,录入微机,派出所和民警基本情况、案事件信息也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做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范。
三、强化治安管理,消除治安隐患
该所牢固树立了“治安管理无小事”的观念,坚持严密治安管理,尽力堵塞治安漏洞,消除治安隐患,真正做到了对辖区内的重点部位、公共场所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使辖区内全年无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特种行业管理。二是加强危爆物品、枪支弹药的管理。三是加强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场所的管理,加大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力度。年内,组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开展联防联调,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同时,全力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清查暂住人口,对特种行业人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开展禁毒宣传,净化一方社会空气。保证了辖区内治安秩序的明显改善。
.四、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树立文明形象
为树立“为民服务”的窗口形象,该所首先从加强内务管理,改善所容所貌入手,改善服务环境和办公条件。其次是全力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着力开展爱民活动、献爱心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与好评。
一是加强内务管理,改善所容所貌。二是全所民警对群众报警、求助、控告、检举、群众扭送、投案自首,查询办理各类户藉业务,都做到认真接待,和气待人。三是社区民警做到每周X小时下管区工作,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