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本科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班级为研究对象(精品原创)
大学本科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大学本科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班级为研究对象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踏步前进,各高校办学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向,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外公寓,推行学分制等,大学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但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同学逐渐淡化了班级文化建设。然而大学班级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载体,学校管理部门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功能,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因此,探索本科班级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获得更好管理效果,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高校班级文化的研究逐渐兴起。林运清[1]认为,班集体是高校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体。马丽华[2]提出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并建议班级文化建设要以主导文化为指导,弘扬我国当代青年文化的闪光面,排除青年文化的暗淡面。曾准[3]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管理学的视角在物质层、制度层、视觉层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班级文化的建设。肖慧[4]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起着引导、激励、熏陶的作用。陈志刚[5]认为,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应从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有益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高校班级文化。易想和[6]认为,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公开或潜在的感染、熏陶和改造班级学生,对增强班级集体的凝集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检索表明,学术界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专家、学者,他们均是站在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等角度展开研究,而站在学生立场的研究目前处于空白。我们将以学生的立场为切入点,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优秀班级为例,旨在系统研究大学本科班级文化建设进而提出合理化提出建议,促进我校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该项目调查研究,可以为班委、班主任乃至高校相关部门在对班级管理上提供参考,以便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班级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人际交往的基本单位,也是同学们获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场所,通过该项目调查研究,可以为学校优秀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共性的思路和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用优秀班级文化孕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3.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进行该项目的调查研究,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于更深刻地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4.目前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者基本是专家学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本项目的情况几乎没有。我们研究此项目能够从自身经历出发,贴近现实,为母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班级为研究对象,探究我校优秀班级的班级文化,比较异同,归纳共性,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我校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研究内容
1.深入调查研究我校典型优秀班级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由器物(表现)层、制度层和精神(核心)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班级文化的结构。我们拟通过对我校2009-2010学年的典型校级优秀班集体进行人物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形式分别了解各优秀班级的器物(表现)层方面的如班歌、口号、服装;制度层方面的如班规、各班委的任务安排等内容;精神(核心)层,如班级核心价值观、班级信念、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班级文化的作用研究。应用所收集的资料对大学班级文化的导向、规范、约束、凝聚作用进行理论研究,论证班级文化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3.班级文化建设与优秀班级关系研究。探究优秀班级建设过程中班级文化的基本要素、形成过程;找到优秀班级与班级文化的内在联系。
4.比较研究。比较不同的优秀班级文化的异同,找出共性,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具备研究本课题的基础。
3.课题组成员杨荣斌参与过边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难点与对策研究的入村调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部分问卷调查,并撰写问卷调查报告,曾主持了高校贫困生非正常消费调查——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为例,已获教务处结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4.课题组成人员通过本学期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课题组成人员对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分析能力,交际和表达能力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精力充沛,对科研充满激情。
(二)资料准备
1.学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相关图书资料,可以通过查阅图书收集相关的材料。也可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借鉴各学者的相关观点和看法。
2.行政管理专业开设有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研究方法等相关学科,除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外,许多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业老师也是我们咨询的对象。
3.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较好的交际表达能力,为我们进行人物访谈,收集更多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对我们的课题开展及问卷的完善和补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我们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编制“大学班级文化调查问卷”。此问卷在文献查阅、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请心理学教师、研究生以及大学生对相关题目的内容和表述方式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筛选出题目,进行第一次试测。通过对试测结果分析进一步筛选不合格题目,然后进行第二轮预测。据此,确定问卷的结构、信度、效度,最后进行大规模的正式施测。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系统学习相关教科理论,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完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开始调研、人物访谈、共享资源、统计分析、集中讨论;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按要求进行研究,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和调整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
(三)总结阶段:2012年2月至2012年3月,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分头撰写论文或报告并制作PPT,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四)结题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集中讨论、提交论文或报告、定稿,上报科研处并鉴定成果。
七、预期成果
第二篇: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调研报告书
专业名称
教育经济与管理 小组组长
石竟成 小组成员
金昌浩
完成日期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近年来,随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开始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关键词:班级,文化,高校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近年来,随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开始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高校班级文化定义
所谓高校班级文化,是指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指导,吸收校园文化的积极因素,弘扬当代青年文化的闪光面,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班级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不乏独特的个性特征。它既是校园文化的缩影,又因不同班级各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自身的特质。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者的引导下,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的硬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软文化。
二、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是学生在校教育的基本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又因不同班级各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自身的特质。因此,班级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浸染与渗透下,在班级成员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
高校班级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以及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文化中的实体部分,对高等学校来说,主要是指班级成员生活的宿舍环境。班级行为文化是指班级文化中的行为部分,主要包括班级成员的学习活动、言行举止、活动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班级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文化的观念部分,包括班级的理想信念、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等。就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来说,主要是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学习文化、诚信文化等。
三、高校班级文化的特点:
高校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先认识班级文化自身的特点, 它是是一种特殊文化,有其特殊内容和内涵。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学校, 尤其是高等学校是一个学术气氛很浓的场所, 这就决定班级文化本身就极富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同时新世纪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渴求知识, 要求进步的思想主流也使得班级文化有着特殊的内涵。高校中的学生对于知识有着更加自我的认识,在对各种知识的选择上已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使高校班级文化具有独特思想性。
2.多元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 同时还有各个学校自身校园文化的整体导向的不同, 班级文
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道德水准、知趣追求的差异, 使得班级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但我们还必须看到, 在这种多元性存在同时, 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都决定班级文化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围绕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实现。所以这种多元是在目标统一基础上的多元, 是多元性和统一性的结合。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学生为主旨,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
3.稳定性和可塑性相结合。科技论文。
高校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 必然带有班级在特定条件下的历史沉淀, 是班级管理者的治学思。这些是有相对稳定性的, 因而使得班级文化也具备相对稳定性。而思想活跃的学生作为班级文化的主题, 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特征都具有可变性, 同时还受培养目标和教育职能的支配, 而使得班级文化又具有可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4.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结合。
班级文化以其特定的环境、主体及发展途径, 形成其区别于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独立的体系。同时校园作为教育的场所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因而属于它的文化必须是符合社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是开放的。
5.差异性和趋同性相结合。
班级文化是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同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学生就能自觉地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需要我们的强制性命令和干预。这可以说是班级文化最本质的一个特点。然而高校班级作为一个有很多个人为单位组成的集体,个体之间在思想和认知上必然存在其差异性,但是正确方向的趋同性可以引导集体中的差异个体,使之认同于集体的文化。
四、高校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对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及个体的身心发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凝聚与规范功能,教育与引导功能,满足、诊断与矫正功能。
首先,健康的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发挥凝聚与规范功能。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借助班级环境、班级规范、师生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促进学生顺利而有效地接受社会经验、确立社会生活目标、掌握社会规范,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为一个社会成员。具体体现为:(1)接受社会价值观,确立生活目标。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个人目标,并处理好个人目标、集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在社会主体价值观的指导下,把个人的兴趣、需要、愿望升华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造福人民的集体主义者。(2)掌握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在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中班集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必然形成相应的社会规范。如班级制度、学生守则等,都扮演着传递社会规范的角色,对学生具有一种同化力和约束力,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等。
其次,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发挥教育与引导功能。科技论文。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体现为班级团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发挥范例的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相互熏陶。概括起来,班级文化对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项:(1)促进知识及认识发展的功能。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以优良的学风影响班集体的每位成员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确立端正的学习动机、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展开适度高效的良性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认识的深化、自我理解的提高等。(2)促进情感发展的功能。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能产生一种聚合力,有效地协调班集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友情、正义感、成就感等积极的个体情感不断产生和深化。
再次,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具有满足、诊断与矫正功能。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满足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需要,能够照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能够规范班集体成员的行为。这些功能具体表现为:(1)满足需求的功能。科技论文。人处于一个团体中,会对团体产生各种需求,如安全与安心的需求、归属的需求、独立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既能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机会,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与社会有用性需求等高级需求的途径。(2)诊断功能。当学生置身于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时,其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如社会技能的欠缺、情绪不稳定、过度利己主义及其他人格偏颇。特别是在班级组织有团体要求时,学生违反这种要求的倾向将会显现无遗。这些问题的暴露,为班级负责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矫正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3))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上述人格及能力缺陷,可以通过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进行矫正。例如,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的学生能够在有序的班级氛围陶冶和集体的监督约束下逐步形成自律意识。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班级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管理者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中,万不可忽视班级文化的作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优良的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3]裴春燕、刘东风.浅谈班级文化的意义、特点及其建设[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曾武高.谈班级文化建设[J].江西教育,1999年05期 [4]吴玮.浸润在丰盈的班级文化中[J].现代教学,2008(11)[5]林冬桂.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教育导刊,2000(11)[6]杨汉章.简论班级文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6)
0
第三篇: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品德
珠海市南屏中学雷文军
摘要: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自我要求低,文化底子薄,但是他们身上朝气蓬勃,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强。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中职的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词:班级文化培养中职生品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载体,不仅凝聚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同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起到了厚德载物的作用,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稳定的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文环境和班风及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包括班级成员整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这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影响学生的行为,对班级能起到凝聚、约束、鼓舞和同化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因此,创设和优化班级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审美意识、创新思维等人文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创建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1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正如亚斯贝斯所认为的:教育的本质是陶冶。
因此,实施班级管理,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使班级里的各种物化的设施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把教室建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
1、学习环境的建设
教室,是一个班级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是一个集体的家,是班级重要的育人场所。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教室文化创建比赛。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个契机,我们发动全体学生,精心布置教室,美化教室,充分发挥教室环境育人的作用,使教室成为充满潜力的教育资源。教室文化创建的策略与方法:一要全班学生齐动手,显示想象力和创造力。二要设置要有教育意义、美观。我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种布置方案,然后大家评比,从中选择优秀的方案进行布置。教室的布置我们侧重于四周的墙体。常规板块有:学生作品展、宣传栏、图书角、卫生角、评优栏等,亮点展板:一是在进教室最醒目的地方,张贴了班级的管理目标。比如: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追求学习的不断进步等等。另一块是做了一个与企业对接模式的展板。因为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三年职校生活结束,学生将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们培养的是工厂的一线工人,我们的毕业生将走向工厂,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体现的就是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让学生做好去企业的准备。于是,我们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做在墙面上。展板内容是:有学生穿着工装在工厂实训的照片,有企业生产车间流程图示和企业的警示标语(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到工厂拍照),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室里能找到工厂里的感觉。
2、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组成班级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寝室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风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寝室文化是基源,一个寝室的风气,会影响一群人。寝室的文化创建策略,主要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住校,寝室就是他们在校的家。这里面要有家的感觉。布置时要温馨一些,可以用一些提示性标语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由于所有的布置都让学生用双手和智慧来设计,一方面,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验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同时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三、建立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实现的保证。要大张旗鼓地学习规章制度,学习遵守纪律的模范,表扬守纪进步的同学,校本制度是《学生管理手册》。每位学生从进校开始,班主任都要组织学生学习上面的内容。考虑到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很多学生都是没有考上高中,成绩比较差,有的甚至是初中没有上完的学生,要制定一个对全班同学都有约束力的制度更为重要。主要是从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个方面建立班级制度,并辅之以量化考核标准,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在操作上具体的措施是实行扣分和奖励条例。违纪实行扣分制,做得好的实行奖励。每周统计并公布一次,期末总评比,作为评优评先进的重要凭据。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规矩,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操作起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班级制度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以活动为载体,拓展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
1、利用班会时间,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有时因为违纪,别人看不起他,但他的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在这方面让同学们发现他的另一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有利于增强自我约束。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高。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定期评比周记等方式,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2、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既可以班级组织,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比如做手抄报,黑板报,我鼓励学生自己做美编,设计板面,做作者,自己动笔撰写内容;比如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参加大合唱,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曲目,学生自己做舞台设计,从服装到排练内容,都是集体智慧的体现等。比如球赛,队员和拉拉队各负其责,紧张而有序。通过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五、培育优良的班风,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
班风是指班级体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技术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班级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级舆论。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是经常“小题大做”或是“大题小做”。具体的说,就是遇到有利于班级发展的小事情,我们在班会上大力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比如看到某位同学随手捡起校园的垃圾,放到垃圾桶,我会在班会上和学生探讨,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仅仅是捡垃圾?那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爱护校园的优秀品质;反之,乱扔垃圾又是什么行为,扔下去的是你“乱扔垃圾”的品德。遇到不利于班级发展的事情,即使是大事,也不能揪着问题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及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班级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
六、建立文明礼仪文化,学会做人。
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良好素质,又将促进班级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中等职业学生即将走上社会,要利用在职校的几年时间,让他们增强个人情商,从文明礼仪,学会做人开始。班级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训练学生的文明礼仪,让学生懂得“责任”的含义。如在校园,学生见到老师要做到主动问声好;在车上,主动给需要的人让个座;要学会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等。还可以让学生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等其他活动,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处理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人格不断完善。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
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只有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只有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文化,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创建和谐上进的班级,才能培养优秀的中职生。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学导论》,张济正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石伟平著,2005/31
[3]《职业技术教育导论》,刘春生著,吉林科技出版社,1989年
[4]《职业技术教育学》,叶立群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叶高炎著,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2005年5月
[6]《班级经营》,林进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第四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生德育素质在班级文化的涵泳中得以内化和升华。
一、丰实班级文化──生活化
“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培育人,让学校成为美的摇篮,使学生成为美的使者。”是我校文化建设的指南。为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空洞无物的摆设,而是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大厦,我们确立了以班级为学校文化创造的基点这一思想,使“立美”走进教育的全过程,使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德育落到实处,使学
在教育文化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乏独特动人的文化标识,如“创新”、“素质”,包括“立美”等等,这些前卫精神,由于班级文化的虚化,而只浮现于儿童精神生活之外,因而丧失自己存在的根基。因此,我校尽全力充实班级文化价值的深度与丰富形式以此作为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
首先,增加班级文化含量就是创生有生命的文化。走向生命就是走向生活。盈怀生命的文化,是显现儿童生活的文化,是儿童生长的一种生活境遇,是儿童探寻世界、惊奇发问、情感表达的真实自然,就是让班级充满生活。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儿童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我们像“游戏”一样精心构筑儿童的生活,使教育形式游戏化,从而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和探讨中,我们就班级管理集体、学生自主文化等方法进行了尝试。比如,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习惯形式,我们既不像传统教育那样,也不像有的学校采用的“竞选制”那样,只让少数有能力的人获得这种特殊体验,而是像游戏一样,按学生个性、能力和特长编组形成班级管理集体,在老师辅导下,自主分工,每周一组,轮流“执政”,而且还制定了一套执行的细则,如每天编一期“小主人”报,晨会课汇报前一天的活动情况,商量当天的学习与生活。当一周的“管理”完结,则组织汇报、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孩童时期珍贵的生活经历。这是让教育走向儿童生活的途径,儿童从自然的生活中看到了游戏,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你到我们的班级中可以看到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热情,孩子们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喜欢表达,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生活,没有来自成人社会的压力,一切似乎都是一种模拟,是生活的学习。
其次,提高班级文化含量就是要开拓教育资源,增加文化含量即意味着向开放的班级过渡向生活世界寻觅教育资源。正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学者是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我们应让儿童真正临场世界本身,不是间接地理解世界,而是直接地体验世界,儿童应像思想家那样主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支配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最大可能地靠近人类为自己选择的生活理想和价值目标,这样才能使虚化的班级文化走出沙漠化的教育境遇。
二、呵护班级文化──自立化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中的“个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会冲破形式的掩饰而外溢,问题是要自觉寻求这种精神文化的自立和自足。
1、教育者自立
班级自立,需要主体性的教师,这需要学校的关爱与呵护,当教师个人还处在起步阶段时,学校给予有力的指导,当教师经受磨练已发展成熟时,学校将权威悄悄隐去,这时教师主体代替学校权威成为教育实践的主角。权威不在自立者面前释放,只是促进自立的动力。如三年级某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将教育环境自我化,将班级公共环境分包到学生个体,一人一个小方格,将这个小方格主观的赋予学生,使学生对环境有了一种主体支配感,无生命的环境因这种主体支配感而被学生赋予了个人的情感生命,学生变得像爱惜生命一样的珍惜环境,使环境本身成为了一种有力的教育形式。邱老师的“创造”成果,很快被学校教师肯定、认同,“小方格”成为我校班级管理和引导学生求美的代名词。
2、被教育者自主
班级文化的主人是学生,只有当学生获得真正自由,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班级文化。这需要教育者进行呵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与学生以心换心,与学生结成良师益友关系。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或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九八年,我校就校园文化,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令我们深思,大量的“校园文化”频临生存危机,学生认为漂亮的墙面装饰、鲜艳的橱窗布置都出自老师之手,不是他们自己亲自的劳动成果,他们觉得意义不大。学生简单而率直的话,引起了我们全校师生的大讨论,自此,也奏响了学生自主参与创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序曲。
3、活动自主
由于教育者与学生达到了自立,班级文化便显露出巨大的活力。如:学生三五成群按棋类、美术、音乐、书法、昆虫饲养、科技制作、阅读、数学、编织等方面的兴趣爱好成结成互动性的互助合作小组,共同研究,交流心得体会,班主任及时提供学习和汲取营养的素材,提供板报、队会、晨会等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校许多班会都是以这样的主题展开的:如以学生生活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的,运动员将参加市运动会,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他(她)说;对未来充满幻想和理想主题的,假如你是校长(镇长、老师)„„21世纪等于什么?你准备好了吗?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调查报告“老桥·大桥·新桥”等等。如果你走进一些班级的班会听一听,孩子们以无邪的思想展开对话,将让你发现在童年时的纯真与智慧。
三、创生班级文化──个性化
班级文化作为儿童生活的微观世界,为儿童提供富有个性的文化生活世界。“立美育人”是我校的教育灵魂,给予班级最大的创造想象的自由已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求每一个班级把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运用于一般管理之中,而且要努力在班级文化生活中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
班级可以有自己的文化见解与文化形式。我校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由儿童自己主持的“班级之窗”,它每天展示着班级中动人的故事和优秀的人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精心地装饰着自己的心灵之窗,当你驻足于它的面前时,里面的内容之丰富,会让你体验到一个班级的确不同于另一个班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都有自己选择文化生活方式的能力。班级开放了,学生才会更多地关爱社会,关爱生活,关爱自己的成长,根基于教育者和班级的实际就会萌发出许多创造之举,比如:六(2)班自称为环保中队,他们经过水样调查,发现河污染严重,经过大家商量和研究后,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救救母亲河”的倡议,通过调查数据和图片的展示及报告会,引起全校师生的共鸣,进而影响九曲河边的百家千户,他们承包清理河边废物,引起了社会的好评。五(3)班自称为“爱心中队”,他们担起学校的废纸垃圾处理任务,将每天产生的废物分类处理,或销往废品站,或送到垃圾箱,他们把拾废纸,卖废品的所得,捐资帮助一个个贫困生。其间他们不仅感受了人间真情的价值,而且,把自己融入了自然,盟发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将自己的行为生命与保护改造自然紧密相连。“我能行中队”、“尊师中队”„„一切的一切,“三好加十星”的学生评价和“十星班级”的评比,或由班级首创或由年级组率先展开,成为访仙小学每一个班级文化管理的共同模式,变成了学生自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导向机制。
我校以科研为导向,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学校德育工作结出丰硕果实,审美、求美、立美成为师生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
教育案例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第四十八中学
关德峰
《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教育案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班级文化的行程中,要求教育者,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在班级建设、管理中,我们只要有意识的利用班级文化具有的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我的班级会成为更为和谐班级,我的学校会成为更优质和谐的学校。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 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一、“细心”作好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通过布设优雅的班级教室环境,体现出全班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的思想。可以精心设计的有:班级墙报、板报的选材和编排,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在设计中应该突出高雅的情趣,突出
学生的创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爱心”帮你作好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融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之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又高于他们。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三、“耐心”作好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中层面。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如:第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班级,这样可以随时提醒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同时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班训的拟订,我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
班训,让学生在感受古典文化氛围的同时,对自己进行内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第三,成立兴趣小组。利用班会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组间竞争,促进学生自律,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让班级文化精神建设在实践中的延伸。第四,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职责,指导自主管理,提升自主管理效能。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内容全面,富有激励性。拟定班训。要求张贴在教室内,醒目美观、富于激励。教室美化。要求美观好看、富于教育意义。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宏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
四、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班会、社会实践、各类体育比赛、兴趣小组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兴趣,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在班内举办读报纸、体育类、知识类等各种比赛。让这些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生活的同时,从各个角度发挥各自的作用,与社会家庭一起构建起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实现育人目标。组织班级活动,要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这些现象,我主动做好策划工作,提高各方面的重视程度。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
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具有权威性,是每一个人自我监督和规范的准则,并要求能时刻铭记在心。班级设立班级日志。要求值日生如实记录值日情况和教师上课情况,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每天如实遵守班级公约,有效地反映教师上课效果。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