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瓷材料晶须增韧11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陶瓷材料的晶须增韧
摘要:晶须增韧机理 以及晶须增韧的应用 关键词: 1前言:
晶须强韧化是用高强度、高模量的陶瓷纤维与陶瓷基体构成陶瓷基复合材料,靠裂纹偏转弯曲、纤维脱粘、纤维拔出和纤维桥连等机制来达到模高陶瓷的韧性和强度的一种方法,这样的复合材料称做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晶须对陶瓷的增强、增韧效果不仅取决于纤维和陶瓷本身的性能(强度、弹性模量、线胀系数等),而且还取决于两者间是否有良好的匹配性(物理和化学相容性)及界而的结合状态。因而有的陶瓷材料加入纤维后可能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而有的陶瓷材料则仅仅韧性提高而强度下降。因为对陶瓷来说.韧性往往显得要比强废更为重要,因此有时即便是复合后仅韧性提高而强度下降,摊的复合也是值得的。
2增韧机理
1.裂纹弯曲和偏转增韧
在裂纹扩展尖端应力场中,增强体会导致裂纹弯曲和倔转,从而使基体的应力场强度因子降低,起到阻碍裂纹扩展的作用。随增强体长径比的增加,裂纹弯曲增韧的效果增加。裂纹一般很难穿过晶须,更容易绕过晶须并尽量贴近表面而扩展,即裂纹发生偏转。裂纹偏转增韧示意图见图7—25。
裂纹偏转后受的拉应力往往低于偏转前的,而且裂纹的扩展路径增长,裂纹扩展中需消耗更多的能量,因而起到增韧的作用。裂纹偏转可以绕着晶须倾斜偏转或扭转偏转,一般认为,裂纹偏转增韧主要是扭转偏转机制起作用。
2.晶须脱粘增韧
在复合材料中,晶须或短纤维脱粘会产生新表面,因此需要能量,见图7—26。尽管单位面积的表面能很小,但所有脱粘纤维总的表面能则很大。假设纤维的脱粘能等于应力释放引起的纤维上的应变释放能,则每根纤维的脱粘能为: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其中:d为纤维直径人为纤维临界长度14为纤维拉伸断裂强度;Zf为纤维弹性模量。将纤维体积
代人,则可求出单位面积的最大脱粘能QD:
由上述分析可知,若想通过纤维脱粘达到最大增韧效果,应使纤维体积含量增高,Lc要大,即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要弱。因为Lc与界面应力成反比。
3.晶须桥连增韧
对于特定位向和分布的晶须,裂纹很难偏转.只能沿着原来的扩展方向继续扩展,如图7—28所示。这时紧靠裂纹尖端处的晶须并未断裂,而是在裂纹两侧搭桥,使裂纹表面产生一个压应力.以抵消外加拉应力的作用,从而使裂纹难以进一步扩展,起到增韧作用,即纤维桥连增韧。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4.晶须拔出增韧
晶须拔出,是指靠近裂纹尖端的晶须或短纤维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它和基体的界面滑出的现象。纤维拔出示意图见图7—27。很显然纤维首先发生脱粘才能拔出。纤维拨出会使裂纹尖端应力松弛,从而减缓了裂纹的扩展。纤维的拔出需要外力作功,因此起到增韧作用。
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会提高纤维的拔出效应对韧性的贡献。如果纤维与基体间的结合太弱,稍受力纤维就从基体中拔出.基体无法把外界载荷传递给纤维,纤维不能成为承受载荷的主体,因面强韧化效果差,甚至可能围结合稀松,纤维的存在类似于孔洞,反而会降低强度和韧性;反之如果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过高,则不能发生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解离(裂纹偏转的一部分)和纤维的拔出,材料将以灾难性的脆性方式断裂面不是以韧性方式断裂,虽然可以提高强皮但不能提高韧性。因此,影响增韧效果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界面强度,此界面强度应适中,不能高于纤维的断裂强度。
3影晌Sic晶须增韧的因素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3.1界面性质
3.1.1界面的物理相容性
界面的物理相容性是指纤维与基体问弹性模量和线胀系数的关系。在cMc材料中,纤维和基体一般是不同的物质,因而线胀系数和弹性模量通常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物质(如SiC纤维和SiC陶瓷基体),因晶体结构不同或各向异性,其线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也会有所不同,而线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的差异会对纤维强韧化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材料在烧结后的冷却过程中,因线胀系数不同,在界面上会产生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甚至可能因陶瓷基体本身的脆性(大多数陶瓷材料的断裂应变值小于o.05%)面出现微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热失配。残余应力正比于∆a∆T,其中∆a=af-am,af和am分别为纤维和基体的线胀系数;∆a是烧结象度与当前温度的差值。若∆a>o,即纤维线胀系数大于基体线胀系数时,纤维沿轴向受拉应力,基体受压应力,纤维产生一定的预拉应力,成为载荷 的主要承载者,有利于强度和韧性的提高;反之若∆a<0,纤维沿轴向受压应力,基体受拉应力,当材料受外力作用时,纤维不能先于基体象提载荷,不利于强韧化。因此对同一种纤维,基体的线胀系数小,强韧化效果好。在应变相同的情况下,若纤维的弹性模量比基体大,纤维将分提大部分载荷,从面有利于强韧化;反之若纤维弹性模量小于基体的,则纤维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一般要求Ef>Em、和af>am、Ef、Em、af、am分别为纤维和基体的弹性模量和线胀系数。
3.1.2界面的化学相容性
界面化学相容性是指在烧结和使用温度下,纤维与基体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及纤维性能在该温度下不致退化,否则纤维的增强韧补作用将要降低,面且还会因由此结材料带来的缺陷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研究纤维与基体之间界面的结合方式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结合,一种是化学结合。当界面为物理结合时,界面两相仅为机械咬合.界面结合强度较低,这时只须考虑弹性模量和绥胀系数的匹配性即可,而无须考虑化学相容性。而当界面为化学结合时,界面有新相生成.且购相间为化学键相接,界向结合强度较高,不易发生界面解离和纤维拔出,有利于增强、增韧。但若界面结合过强(超过纤维强度),不能发生界固解离和纤维拔出,只能导致纤维断裂;过多的纤维断裂,必将导致材料以脆性方式断裂,虽然可提高强度,但却不能提高韧性。
实际上,在正常的烧结温度下.纤维一般不会与陶瓷基体发生全面的化学反应而损害纤维的整体性能,但往往会与基体发生—定的界面反应,形成过强的界面强度:比如碳纤维就会与多种陶瓷特别是氧化物陶瓷形成过强的界面。因此,为获得良好的增韧效果,通常要对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涂层处理,以起隔离作用,防止形成过强的界面。
3.2 晶须的性能
3.2.1 晶须尺寸要从晶须的长径比来考虑。随着晶须长径比的增加,晶须完整性越好,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结构中所包含的缺陷也会减少,晶须性能越高。但是晶须长径比越小导致单位体积用量的增多和界面面积增大,在基质中不易分布均匀,造成复合困难。总之复合材料对SIC晶须的共同要求是:完整的p一SIC晶须单晶含量高,直晶率高,弯晶和复晶的含量低,晶须的直径、长短和长径比的分布均匀性好,晶须中的缺陷少,杂质的含量低。
3.2.2 晶须含量晶须含量的不同将影响到增韧机理和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如果晶须含量过高,易形成团聚,在基体中分散不均匀,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不会太高;反之如果晶须含量过低,不但起不到增韧的作用,反而成为多余夹杂甚至成为缺陷源。因此晶须只在在一定的含量下,才能有效实现增韧作用,根据简化模型可以计算晶须的最佳配比。
3.2.3晶须强度增韧效应分析显示晶须的强度是很重要的。根据前人研究表明,随着晶须强度的增加,桥接增韧效应也增加。同样拔出效应也随晶须强度增加而增加。而含缺陷的晶须导致增韧效果降低。
3.2.4 晶须排布晶须在基体中的排布方向对增韧效果影响很大。实践证明:当晶须增韧陶瓷刀具材料,晶须排布平行于前刀面时,晶须径向受拉,造成界面脱离基体,起不到增韧的效果;当晶须排布垂直于前刀面时,晶须轴向受拉,通过裂纹偏转和拔出效应吸收裂纹扩展能量,起到增韧的效果。SiC增强陶瓷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碳化硅晶须增强陶瓷材料的研究中,开始主要以Al2O3,ZrO2,莫来石等为基体材料,随着复合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体材料又出现了Si3N4等非氧化物材料。碳化硅晶须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抗弯强度等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SiC晶须增韧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高、耐磨、结构稳定等优点,但其强度较低。用SiC晶须增强氧化铝的研究首先是由Becber于1984年报道的。实验证明[8],当SiC晶须的体积分数为20%时,SiCw/Al2O3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508MPa,断裂韧性KIC为8.78MPa·m1/2,比纯铝的KIC提高了近一倍。碳化硅晶须补强后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氧化铝的用途,目前已被应用于磨损部件、切削刀具和内燃机的某些构件。其中SiC晶须增韧的陶瓷切削刀具材料,以其良好的断裂韧性和抗热冲击性能在切削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方面表现了优异的性能,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效率远高于普通刀具,应用潜力巨大。但目前用于刀具的SiC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题:一是SiC晶须在切削加工时能与金属钛和铝发生化学反应,而不适合金属钛和铝工件的加工;二是切削温度超过1000℃,SiC晶须也会与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硅化铁,使刀具很快磨损[9]。
3.2 SiC晶须增韧氧化锆陶瓷
四方氧化锆陶瓷增韧之源是氧化锆中的相变,因而增韧效果受温度的制约。但在中高温条件下为热力学稳定期,其相变增韧作用消失。而且,由于其断裂应力与相变临界应力相互制约,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往往不能同时达到最大,晶须补强效应被认为是弥补该材料上述缺陷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0]。王双喜等[11]研究发现,在2mol%Y2O3-超细料中加入30vol%的SiC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晶须,可以细化2Y-ZrO2材料的晶粒,并且使材料的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为主变为穿晶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度和韧性。氧化锆增韧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构件,如连杆、轴承、汽缸内衬等,此外,由于其隔热性能优异、线膨胀系数高(与金属相当),故在隔热发动机上可作为金属的匹配件材料。
3.3 SiC晶须增韧莫来石陶瓷
莫来石是Al2O3-SiO2二元体系中唯一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都稳定的晶相,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陶瓷候选材料,目前已成为先进陶瓷来石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都比较低,从而影响了其实际应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黄政人等[12]采用30vol%βSiC晶须增强莫来石,在SPS烧结条件下材料强度比热压高10%左右为570MPa,断裂韧性为4.5Mpa·m1/2比纯莫来石提高100%以上。吕林等[9]的研究将莫来石陶瓷材料的增韧补强与发动机低应力化设计结合起来,所研制的6150无水冷发动机经过700h台架耐久考核实验,耐久性试验的时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4 SiC晶须增韧氮化硅陶瓷
SiC晶须增韧Si3N4陶瓷是提高其断裂韧性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13]晶须增韧效果不仅取决于晶须的分散程度、晶须尺寸和体积分数,而且与晶须的空间位置及方向性密切相关。Wang Chang an[14]等对SiC晶须的氮化硅基复合材料中晶须取向的研究表明,当晶须方向基本一致且晶须与基体界面弱连接时,此方向中的断裂韧性具有极大值,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038MPa和10.7MPa·m1/2;王东方等[15]在氮化硅增韧的实验中发现,SiCw/Si3N4的硬度达22GPa,断裂韧性为10MPa·m1/2,分别比纯氮化硅提高了10%和近两倍。氮化硅陶瓷的一系列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性能,在高温结构材料、工具陶瓷材料、耐磨陶瓷材料和耐磨腐蚀陶瓷材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市场和应用潜力。随着晶须增韧研究的不断深入,氮化硅陶瓷在刀具、轴承、发动机、绝缘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完善。
3.5 SiC晶须增韧其它陶瓷材料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SiC晶须在增强钛酸铝陶瓷、氧化锌陶瓷、石英玻璃、多孔硅陶瓷等实验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此外,在增韧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瞿峻[1],熊惟皓研究Sic晶须增强Ti(C,N)基金属陶瓷的结果表明,当微米级SIC晶须的添加量为1%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高,分别为1905MPa和9.SMPa.m1/2,随着晶须添加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
丁燕鸿,杨杨[2]采用SIC晶须作为增韧剂,以金属粘结相和碳化物硬质相作为添加剂,经过混合成型后,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出新型的SIC晶须增韧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刀具(牌号为TN3OW)。对TN3衅切削刀具材料的成分、制备工艺、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与TN30切削刀具相比,TN30W刀具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值、更好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优良的性能;在SIC晶须含量为15%、烧结温度为1470℃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时,TN3OW切削刀具能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刘宗伟,张建华[3]对HAP/siCw复合生物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晶须含量和晶须取向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晶须取向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SICw择优分布在垂直于热压面内,材料在平行于热压面的方向上力学性能最好,在垂直于热压面的方向上力学性能最差。
张淑婷,姚广春[4] 本文首次研究了添加SIC晶须制备SICwN/FiZeO;陶瓷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IC晶须的添加起到了良好的补强效果。加入SIC晶须后抗热震性有所下降,显著提高了试样抗冲击性能,冲击断口有明显的纤维脱粘及拔出现象,其增强机理为纤维的脱粘和拔出效应。SIC纤维的加入使试样的抗折强度略有上升。添加SIC纤维能够显著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残余抗折强度保持率随着纤维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上升。界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界面是纤维与基体之间形成的互扩散层,界面结合牢固,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郑建智,郑勇[5] 研究了三种晶粒长大抑制剂和SiC晶须对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加入Cr3C2、VC对金属陶瓷晶粒的细化作用不明显,而加入TiC后,硬质相聚集,气孔率增加,力学性能较差;加入0.5 wt.%SiC晶须后,金属陶瓷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都较高。而随着晶须加入量的增加,界面的润湿性降低,孔隙率增加,力学性能急剧降低。
赵永乐,郑勇[6]研究了SiC晶须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晶须添加量为1.0wt%时,可使晶粒细化,显著提高金属陶瓷的强韧性,比金属陶瓷基体分别提高了24%、29%;SiC晶须增韧金属陶瓷的机理主要是裂纹偏转、晶须的拔出及晶须的桥联增韧。
罗学涛,陈小君等[7]通过SIC晶须在载体纤维中定向挤出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高度定向SIC晶须增韧Si3N谧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70%以上SIC晶须的定向角在0~100之间,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过高的烧结温度和晶须含量使材料抗弯强度降低·晶须定向方向的断裂韧性(单边切口垂直于定向晶须)比横向方向高出20%.1000和SO0oC温差的热震实验表明,定向SIC晶须复合材料比随机SIC晶须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高得多。
曹玉军,刘 杰[8]通过正交试验法对WC/SiCW陶瓷复合材料进行了成分和热压工艺参数优化,经优化制备的该类复合材料与纯WC材料相比,抗弯强度提高了约50%,断裂韧性提高了30%~40%,维氏硬度提高了10%~15%。切削试验数据证明,本试验制得的WC/SiCW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车削性能优于同类型硬质合金材料,表明通过SiCW替代金属粘结相来增韧补强WC陶瓷刀具材料的方法是可行的。
丁燕鸿,刘建文[9]主要研究了不同的SiC晶须(简称SiCw)加入量和真空烧结温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SiCw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SiCw的质量分数为15%、真空烧结温度为1470℃时,SiCw增韧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材料中存在裂纹偏转、裂纹桥接和晶须拔出等增韧机理。
魏源迁,山口胜美等[10]为了考察使用SiC晶须作为磨料和酚醛树脂结合剂制成的一种SiC晶须砂轮砂轮的磨削特性对难加工材料如模具钢SKD11(HRC60)进行了大量的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砂轮不仅具有很高的磨削比(6000以上)和磨削效率,而且能获得纳米级加工表面(Ra1.5nm/Ry16nm)。
王海龙,汪长安等[11]研究了SiCW和SiCP的添加量对于SiC/ZrB2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SiCW和SiCP对ZrB2陶瓷力学性能影响的协同作用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SiC/ZrB2复合材料强度和韧性提高的原因在于SiCW和SiCP抑制ZrB2晶粒长大,促进ZrB2的致密化,此外, SiCW和SiCP的协同作用也有助于材料韧性的提高。
聂立芳,张玉军,魏红康
5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SICw是金属基、陶瓷基和聚合物基等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耐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和触变性等。还具有导电、绝缘、抗静电、减振、阻尼、隔音、吸波、防滑、阻燃等多种功能[5]。能够制造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复合材料、胶粘剂、密封剂等,有着广泛的用途。SICw是已合成晶须中硬度最高、模量最大、抗拉强度最大、耐热温度最高的晶须产品。陶瓷种类繁多,基体材料性能复杂,在不同条件下其补强增韧机理不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晶须一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用SIC晶须作为增强体时,复合材料的性能会因基体的不同而不同,相应的也就有了不同的用途。见上表1一2。展望
SiC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其发展十分迅速,在机械、电子、航天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然而SiC晶须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几方面问题:(1)晶须在基体中分散的均匀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烧结过
金属强化理论课程论文
程致密化。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晶须含量高则韧性越大,但就目前的烧结工艺而言,只能制备晶须含量少于30%的材料,因此,如何改善工艺提高烧结过程的致密化是有待解决的问题。(3)不管是何种增韧机制,增韧都是外加应力在晶须-基体界面附近被部分吸收的结果。因此,有效的提高界面结合状态是提高增韧效果的重要环节。对晶须进行表面处理或在坯体中添加剂的加入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此外,SiC晶须产量小、成本高等缺点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因素。[12]
参考文献
1.瞿峻,熊惟皓,柯阳林,刘文俊,叶大萌,姚振华.纳米SiC晶须增强Ti(C,N)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机械工程材料, 2009: 66-69.2.丁燕鸿,杨杨.SiC晶须/颗粒增韧金属陶瓷切削刀具的研究.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 04: 66-68.3.纳米羟基磷灰石_SiC晶须复合生物陶瓷材料及其加工.4.纤维增强NiFe_2O_4基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5.高性能Mo_2FeB_2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合金化研究.6.高强韧性Ti_C_N_基金属陶瓷制备技术的研究.7.罗学涛,陈小君,黄前军,陈立富.定向SiC晶须增韧Si_3N_4陶瓷的制备及热震性能研究.无机材料学报, 2004, 03: 107-112.8.SiC晶须增韧WC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9.丁燕鸿,刘建文.SiC晶须增韧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粉末冶金技术, 2007, 04: 17-19+26.10.SiC晶须砂轮的开发及其磨削特性.11.纳米SiC晶须和SiC颗粒混合增韧ZrB_2陶瓷性能.12.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芦珊(学号0709309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9-1班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
综述了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类;讨论了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晶须参数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蠕变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晶须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发展趋势等作以介绍。
关键字
晶须增韧 晶须参数 耐磨性 蠕变性 陶瓷
1.引言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优异特性,但存在脆性大、易断裂的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因此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增大强度、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成为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陶瓷材料的韧性可以通过晶须、纤维增韧,颗粒弥散增韧和相变增韧等机理增强。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被认为是能解决高温应用的有效措施,目前该材料已商业化并应用于切削刀具、耐磨零件、宇航和军用器件等。[1] 晶须是具有近似规整截面,其截面积小于4~10cm 2 ,长径比在5~1000,甚至更高,且内、外结构几乎完整的一类单晶纤维材料。目前应用较多的是Si-C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
2.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要有2种方法 :(1)外加晶须法:即通过晶须分散、晶须与基体混合、成形、再经煅烧制得增韧陶瓷如加入到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等基体中得到增韧陶瓷复合材料,此法目前较为普遍;(2)原位生长晶须法:将陶瓷基体粉末和晶须生长助剂等直接混合成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原位合成晶须,同时制备出含有该晶须的陶瓷复合材料,这种方法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2] 制备过程主要有三个:晶须的分散、成型和烧结。
2.1晶须的分散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酸洗清理。对晶须进行酸洗清理或热处理,可改变其表面的氧含量,从而影响晶须/基体界面的性质。(2)晶须的过筛与分选。晶须的过筛有两种效果:意识将紧密粘结在一起而又不易分离的晶须团聚体或夹杂物除去:二是是晶须的尺寸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 2.2 晶须增韧陶瓷经复合材料的成型 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半干法成型、注浆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和轧模成型。2.3烧结致密化工艺
主要有无压烧结和压力辅助烧结。2.3.1无压烧结
相对热压和热等静压烧结烧结温度高、工艺复杂、设备造价高等缺陷,无压烧结在含有添加剂的情况下具有烧结温度低、工艺简单、设备造价低等优点。在Si-C晶须增强的陶瓷复合材料在没有添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实现了碳化硅晶须增强锆莫来石复合材料的常压烧结,碳化硅晶须的添加明显提高了锆莫来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实现了良好的物理化学匹配。[4] 2.3.2压力辅助烧结
压力辅助烧结主要有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和等离子体放电烧结。(1)热等静压烧结
热等静压(HIP)工艺具有降低烧结温度、抑制晶粒长大、减少添加剂含量等优点,这主要是由于HIP烧结过程中,作用于样品表面各向均衡的压力,既能促进致密化过程,又能抑制晶粒的长大,因而更有利于改善材料的性能。[5]热压烧结是通过同时的高温和压力作用克服晶须的架桥效应,晶须含量可达到60%,致密度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5%[2]。热等静压与热压烧结工艺相比,具有一定程度上降低烧结温度的优点,但存在烧结工艺更加复杂、设备造价更高、不能进行大件制品烧结等缺陷,故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有限。(2)化学气相渗透(CVI)法
传统的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使用烧结助剂来烧结,但是高温时低溶相的存在会破坏基体中的晶须,并且传统的烧结方法会形成强的晶须与基体界面,从而降低晶须的增韧效果。化学气相沉积在Si-C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中运用日趋成熟,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6]。(3)等离子体放电烧结
等离子体放电烧结是一种交心的烧结方法,与热压烧结类似的烧结过程也是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进行的,所不同的是借助于等离子体放电烧结复合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同样的烧结致密度。[7] 放电等离子烧结与传统的热压烧结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陶瓷颗粒间的空位瞬时产生放电等离子,放电等离子激活和净化烧结体内部表面,进而使得这些颗粒自身发热,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热传导和物质传导,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热效率,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使烧结体达到致密。[8]
3.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的性能
3.1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对韧性的影响
晶须增韧是陶瓷经复合材料一种重要的增韧方法,是改善陶瓷脆性有效途径。在SiCw-Al2O3基体复合材料中,韧性随晶须直径增大而提高的试验结果。当晶须直径从0.3m提高到1.5m时,该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从6.5MPam提高至12MPam。[9]早在七十年代,Lange等 研究了Si3 N 4 陶瓷的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结构的关系,发现了长柱状-Si3N4晶粒能够改善和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6MPa/m)。Luo等利用热压的方法制备的Y-La系自增韧Si3N4,其室温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860~960MPa和814~11172MPa/m ,而1350e时的强度和韧性分别为680~720MPa/m和22~24MPa/m[10]。(2)提高耐磨性
在SiCw-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中,随着SiCw引入量的增多,材料的硬度不断提高,硬度赋予了SiCw-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黑好的磨削特性。(3)对蠕变性能的影响
对蠕变速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加应力、温度、晶须含量、气氛等与应变速
率的关系以及应力因子n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SiCw-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均优于单项Al2O3陶瓷材料,其蠕变速率低出1~2个数量级,这得益于晶须位于基质相晶界,抑制蠕变变形[7]。3.2提高抗震性
林广涌等[11] 研究表明,未加SiCw的Al2O3及ZrO 2(Y 2 O 3)基陶瓷材料经1次热震循环即有裂纹产生,而加入20%的SiCw经过6次才有裂纹,而经过8次仍没有开裂。罗学涛等 [12] 在1000e和500e温差的热震实验表明:SiCw对热冲击引起裂纹扩展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3..3改变其他性能
改变其它性能如导电性、吸波性等。
4.晶须增韧机制
晶须增韧的理论主要 是1988年P.F.Becher提出的晶须增韧公式,即晶须的应变能和从集体拔出的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提高了陶瓷材料的韧性。
[3]。
微裂纹效应
微裂纹增韧是较早提出的在多种材料中都存在的一种增韧机理:即在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残余应力作用下,晶须成为微裂纹源,而在裂纹前方形成散布的(不连通的)微裂纹区。[13] 4.2 裂纹偏转效应
裂纹偏转增韧是裂纹非平面断裂效应的一种增韧方式。裂纹扩展到达晶须减
少, 时,被迫沿晶须偏转,这意味着裂纹的前行路径更长,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裂纹偏转的角度越大,能量释放率就越低,增韧效果就越好,断裂韧性就提高。[2] 4.3裂纹桥联效应
裂纹桥联是一种裂纹尖端尾部效应。即裂纹扩展过程中遇上晶须时,裂纹有可能发生穿晶破坏,也有可能出现互锁现象(Interlocking)即裂纹绕过晶须并形成摩擦桥[2]。4.4 晶须拔出效应
拔出效应是指当裂纹扩展遇到高强度晶须时,在裂纹尖端附近晶须与基体界面上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该应力极易造成晶须与界面的分离开裂,晶须可以从基体中拔出,因界面摩擦而消耗外界载荷的能量而达到增韧的目的。同时晶须从基体中拔出会产生微裂纹来吸收更多的能量。[14]
5.晶须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5.1晶须强度
晶须强度Rw提高,能使裂纹闭合力界面滑移长度Ls都增加,所以Kb和Kd都相大,使材料韧性提高。随晶须强度提高, K b和基本上呈线性增长。在晶须强度较低时, K b< 在晶须强度较高时,有Kb>Kd,说明随晶须增加,占主导地位的增韧机理逐渐由裂纹偏韧机理过渡到裂纹桥联增韧机理。[15] 5.2晶须弹性模量
晶须弹性模量下降,说明晶须在发生断裂之前可以有较大的弹性变形,从使晶须断裂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桥联增韧效果增大。[15] 5.3晶须尺寸
大尺寸晶须有利于陶瓷韧化,在晶须长径比超过一定的值后,尺过变化只影响桥联增韧效果,并且能使桥联增韧效果超过裂纹编转增韧效果。[15]
6.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6.1应用
SiC陶瓷材料比其它同种材料制成的刀具具有更高的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因而具有更长的寿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将其广泛
用于切削工具中。磷酸钙系生物陶瓷晶须同其它增强材料相比,不仅不影响材料的增强效果,而且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陶瓷材料中。利用羟基磷灰石晶须的生物活性也可制得生物复合材料。利用晶须的特殊性能制备各种性能优异的功能型复合材料 ,如铋锶钙铜氧系晶须的超导性制得超导体复合材料,二氧化锡晶须的导电性制得导体等先进复合材料[16]。6.2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目前许多的制备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运用,如SiC晶须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对其动力学过程还不十分了解。加强对制备工艺的研究,将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2)对于晶须参数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虽有许多模型等,实验得出了许多好的结果,但对于不同的材料其影响机制不同,是否可以提出一种比较统一的影响条件规律仍有待研究。
(3)对于晶须增韧来说,这种单一的增韧机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来的研究中对于多种增韧机制并存时大幅提高增韧效果的解决办法,早已有实践,如晶须和相变复合增韧陶瓷的复合增韧研究等[17]。
(4)除了利用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外,发展期功能特性和机械性能的结合将是未来研究应用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喜宝,柯昌明,李楠 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2007年5月第21卷专辑
[2] 陈尔凡,赫春功,李素莲等晶须增韧陶瓷复合材料[J]1化工新型材料,2006,34(5):1-41 [3]马南钢,廊静,施占华,陶瓷复合体中晶须作用研究 现代技术陶瓷,1997年第一期
[4] 梁波.添加碳化硅晶须的锆莫来石材料力学性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24(3):53。
[5] 刘海涛,杨郦,张树军,等.无机材料合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00。[6]HuaYunfeng,ZhangLitong,etal.Siliconcarbidewhiskerreinforcedsiliconcarbidecompositesbychemicalvaporinfi-ltration.MaterSciEngA,2006,1:1
[7]尹洪峰,魏钢,复合材料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8] 李翠伟,黄勇,等.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SiC晶须增强Si3 N 4 /BN层状复合材料.无机材料学报,2002,17(6):1220 [9]BecherPF.Microstructuraldesignoftoughenedceramics.JAmerCeramSoc1991,74(2):255~269 [10](LuoXT,ZhangLT,XuYD,etal1Microstructure,propertiesandtougheningmechanismsofin-situtoughenedSi3[A]1In:YanDS,FuXR,ShiSX,eds1Proceedingofthe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eramicMaterialsandComponentsforEngnes,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PteLtd,1995,1227-2301 [11] 林广涌,周玉,田磊,雷廷权.SiC晶须增韧Al2 O3 及ZrO 2(Y 2 O 3)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行为[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4,2(1):21-27..[12] 罗学涛,陈小君,黄前军,陈立富.定向SiC晶须增韧Si 3 N 4陶瓷的制备及热震性能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4,19(3):553-558.[13]李文芳,杜善义.微裂纹演化规律的描述[J].固体力学报,1995,16(2):106-113.] [14] 张长瑞,郝元凯。陶瓷基复合材料——原理、工艺、性能和设计。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5] 宋桂明,周玉,孙毅,雷廷权(哈尔滨工业大学材学院)晶须增强陶瓷中晶须参数对晶须韧化效果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艺第5卷第1期1997年3月 [16] 陈尔凡,田雅娟,周本廉.晶须增强体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4):1-5 [17] 宋桂明,周玉,孙毅,雷廷权 晶须和相变复合增韧陶瓷的复合增韧模型,无机材料学报,第13卷第4期,1998年4月
第三篇:塑料增韧剂介绍
增韧剂系列:
(又称为: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厂家直销 增韧剂特点:
可与塑料混合抽粒,直接添加成型等多种加工方式。增韧剂与塑胶混合在不影响塑料本身物性的前提下提高它的抗冲击强度,韧性,拉伸强度,耐曲折性,抗寒性,缓解热胀冷缩,降低成本。根据客户的要求添加。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做各种性能比/价格比的增韧剂。
增韧剂(又称为: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厂家直销 增韧剂参数:
||-品牌-||:国丰橡塑
||-产地-||:浙江义乌
||-规格-||:白色,黑色,透明,黄色颗粒状
||-材质-||:进口橡胶原料
||-产量-||:1000吨/月
||-设备-||:双螺杆挤出机3套、密炼机一套、比重检测仪、熔指检测仪、抗冲击
强度检测仪、拉伸强度检测仪、硬度检测仪等各种检测设备。||-适用范围-||:聚苯(PS)、HIPS、聚丙(PP)、聚乙(PE)、ABS、PBT、塑料再生料、PS片材、PP片材、PS发泡相框线条、圣诞礼品、空调外壳、电视机外壳、电脑外壳、键盘外壳、电话机外壳、汽车保险杠,塑料复合井盖、三型聚丙烯PP-R管,塑料衣架、塑料桶/盆等多种工程塑胶。
增韧剂添加比例:PS增韧剂:5-10%;PP增韧剂:3-15%;ABS增韧剂:5-12%;PBT增韧剂:8-10%;PE增韧剂:10%,添加比例根据客户塑料的底料及增韧剂的性能而定。
产品包装:白色增韧剂:25KG/包、黑色增韧剂:25KG/包、透明增韧剂:20KG/包、黄色增韧剂:20KG/包、半透明增韧剂:20KG/包。纸皮袋包装。运输方式:外地由物流发货,发货期限自客户下单第二天起算。
以上是增韧剂、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耐寒剂的全部信息,如果你对增韧剂、增韧母料、增韧料、弹性体,弹簧料、改性剂、耐寒剂。的价格,型号,图片,性能还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详细资料可进入我公司官方网站:http://.cn
另本公司生产填充母料、透明填充母料、消泡剂、防潮母料、SBS、TPR 联系人:蒋用瑞***
电话:0579-864139950579-854179610579-85259271 QQ:404219888
第四篇:PP-R增韧剂功能及应用
PP-R增韧剂功能及应用
无规共聚:
无规共聚所得的产物称为无规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规则排列连接形成。两种单体羊元序列长度分布各自均无规分布。组成不均一的混合物。无规共聚物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抗蠕变性:
材料在恒载下(外界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变形程度随时间增加的现象,蠕变不仅出现在塑料(高分子材料中),还出现在金属材料中.蠕变反映的是材料在载荷下的流变性质,即受载后的流动;对于塑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而言反映了其内在的粘弹性.蠕变性还反映了塑料在温度变化下,自身的稳定情况
温度梯度:
是自然界中气温、水温或土壤温度随陆地高度或水域及土壤深度变化而出现的阶梯式递增或递减的现象。通常把温度增加的方向作为正方向。
结晶取向:
聚合物以结晶态存在,取向为化学结构的取向排布
温度是塑料结晶过程中最敏感的因素,温度相差1℃,则结晶的速度可相差几倍。塑料熔体从Tm以上冷却到Tg以下,这一过程的速度称为冷却速度,它是晶核存在或生长的决定性条件。
PP-R存在的问题
1、PPR材料天然缺陷:低温(0℃以下)韧性不好即会产生低温脆裂,特别是在北方低温水管会脆裂,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轻拿轻放。
2、产生一定的废品率(20-40%):
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管拉出来后会冷却,管材冷却即为结晶的过程,要求结晶取向、结晶粒越多越小,晶粒之间有许多连接点,表现为良好的韧性、抗压强度高且抗蠕变开裂,要求管材加工企业需要有严格的加工条件,精确的施工工艺控制和冷却定型温度梯度场值(受到环境、天气、温度、湿度、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挑战。产生的废品需要破碎回炉。
3、PPR冷水管目前主要采用POE或EPDM等软性材料进行增韧处理,)这种增韧方法除了导致成本上升,另使管材使用寿命大幅下降(PPR管材设计寿命为50年,此种增韧方式降到5年)这些增韧剂无法用在热水管,耐压强度不过关,因为这些增韧剂热变形温度在50℃,PPR热水管要求长期使用温度为70℃,短期使用温度为90℃。(尤其95℃热水耐压强度),无法达到使用条件。
4、传统PPR管材增韧是个行业空白点,单纯从PPR材质上没什么办法解决,所以出现了一些新工艺管材:1、用几种树脂进行多层共挤结合几种树脂的特性形成刚韧性平衡:比如,内层用PPR,中层用软性材质;2、用金属复合工艺,铝塑复合或铜塑复合。
这些复合工艺都直接导致加工设备和工艺复杂,加工成本增加,废品率高。另外,原材料成本成倍增加。
目前的一种PPR增韧剂:β晶形成核剂(15-30万元/吨,用量为3‰),其主要原理为干扰PP结晶,使结晶度提高,但是还是要有一定的加工条件(免不了出现加工缺陷)和控制好冷却定型温度梯度场值,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废品率。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意义彻底的增韧。
PP-R增韧剂解决的问题:
我司以有机/无机纳米自组装技术开发的PPR管材专用增韧剂,实现增强增韧同时,PPR的抗拉伸强度、刚性、耐压强度(尤其95℃热水耐压强度)弯曲模量均有提高。
技术原理:目前市面上的纳米碳酸钙采用常规共混复合方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远远没有达到纳米分散水平,而只属于微观的复合材料。原因在于当填料粒径减小到纳米尺寸时,粒子的比表面积很大,使粒子间的自聚作用非常显著,粒子很容易团聚在一起,这样与使用普通高目数的碳酸钙粉体区别不大。我司的纳米复合增韧剂达到纳米尺度的界面改性技术,其对聚合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粒子大小、聚集状态和表面活性等方面,完全消除填料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张力,实现理想的界面粘接(既具有因粒子微细和链状结构而生成的物理缠结作用,又具有由于表面活性而引起的化学结合作用,在聚合物填充中表现了良好的补强作用),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达到纳米尺度,将无机填充物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韧性、加工性及介电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1、PPR材料韧性提高,解决了韧性差而产生的低温脆裂的天然缺陷
2、不会产生废品率:因为增韧剂中的特殊纳米粉体处理技术干扰PPR管材在冷却过程中PP结晶,对PP结晶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结晶度提高(晶粒多、晶粒尺寸小,晶粒之间有许多连接点),PPR管表现为良好的韧性、抗压强度高且抗蠕变开裂,因而对管材的加工条件和冷却定型温度梯度(传统工艺中定型温度梯度场值很难精确的控制)没有严格要求(加工温度宽度大),工艺操作简单、不会产生废品率(不需要破碎回炉,节省人工、电力、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大方便了PPR管材企业。
3、提高耐压强度(尤其95℃热水耐压强度)、抗冲击强度:因为特殊的纳米粉体处理技术能吸收冲击能量,分散粒子与树脂界面结合良好,树指受到外力作用时,刚性纳米级碳酸钙粒子引起基体树脂银纹化吸收能量,从面提高增韧效果,如汽车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汽车玻璃在受到冲击时不会出现普通玻璃的一裂到底的现象,而是出现在受冲击点为中心点扩散开来的很多的微小裂块,即将受到的冲击能量化解掉,阻挡力量的传播。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耐压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4、不需要做多层复合工艺技术,只需做单层即可,使工艺更为简单化。
5、用量:在PPR树脂中加入5%-8%
SPA增韧剂
6、各项检测数据详见下表。
2、PPR管材专用抗冲改性剂—SPA-30R性能指标
项
目
性能指标
外
观
白色或淡黄色粒子
比重(g/cm3)
1.532
熔融指数(g/10min,230℃,5kg)
0.5323、SPA-30R与PPR树脂复合性能测试
SPA-30R/PPR=8/92配比按要求制成样条测试。
表3•1
SPA-30R增韧PPR树脂测试性能表
项
目
PPR
SPA-30R/PPR=8/92
方法
拉伸强度(MPa)
D638
断裂拉伸强度(MPa)
D638
断裂伸长率(%)
560
575
D638
弯曲模量(MPa)
810
1300
D790A
硬度(R)
D785
维卡软化点(℃,1kg)
138
144
D1525B
悬臂梁冲击韧性(J/m)(V型,-20℃)
破坏
D256
悬臂梁冲击韧性(J/m)(V型,23℃)
130
D2564、SPA-30R在PPR管材中的应用性能
SPA-30R增韧剂与PPR树脂:按SPA-30R/PPR=8/92配比,挤出PPR管,取样对比测试。
表4•1
PPR管材及SPA-30R增韧PPR管材性能测试表
项
目
技术要求
PPR管
增韧PPR管
测试标准
线膨胀系数
(mm/m·k)
0.23~0.24
0.240
0.235
GB1036-89
弹性模量
(N/mm2,20℃)
0.14~0.16
0.14
0.15
GB1040-79
拉伸强度(MPa)
≥20
GB1040-79
纵向回缩率
(150℃,2h,%)
≤2
1.2
GB6671.3-86
摆锤冲击试验
(0℃,10个,破坏率%)
<10
0
GB1043-79
摆锤冲击试验
(-10℃,10个,破坏率%)
—
0
GB1043-79
摆锤冲击试验
(-20℃,10个,破坏率%)
GB1043-79
液压试验
短期:20℃
环应力:16MPa
无渗漏
无渗漏
无渗漏
GB6111-85
长期:95℃热水
环应力:3.8MPa
165h
无渗漏
20%渗漏
无渗漏
GB6111-85
从以上测试来看,SPA-30R增韧的PPR不仅强度高,而且低温韧性远优于未增韧的PPR管。热水静压试验表明增韧PPR管具有更好的耐压性能和95℃热水状态抗蠕变性能。
5、SPA-30R包装、贮运及卫生性
SPA-30R包装规格:25kg/包。
SPA-30R按常规化学品运输,贮存,产品有效期三年。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处。
SPA-30R无毒,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
第五篇:杜晶有效增员 感悟
如何让“持续不断抓有效
坚定不移抓增员”转化为生产力
寿险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围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激励机制的形成、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教育训练水平的提高开展工作,是公司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公司和营销管理者把握市场、把握队伍、把握市场竞争的能力的体现。运城中支本部经过1个月的筹备,15天的市场历练,新团队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问题也日渐突现,比如到会率下降,有效达成未如期持续增长,增员情况目前从个人技能上来看比较欠缺,而且个人展业意愿不强,因此如何让“持续不断抓有效坚定不移抓增员”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有效地使用可利用资源,调动各种因素激发各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使团队的业务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是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持续不断抓有效
对新队伍当中有效人力的提升,是目前本部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未出单人员从业信心不坚定,观念上存有偏差,缺乏创业的心态,目标不明确,早会不出勤,追踪电话不接,新主管不会管理等等,造成有效人力未能如期达成目标,对各小组及整个团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为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队伍的竞争力,只有持续不断抓有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种培训、训练得以开展,才能逐步提升人员的展业技能,才能提高队伍的留存率,才能让队伍得到扩充与发展,才能让公司的发展策略、增员策略和市场推动措施得以实施。因为氛围有了,技能提升了,伙伴们都有收入了,他们的从业意愿才会增强,组织发展的意愿也会自然提升。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落实以上要求时,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一步落后,步步被动,着着挨打,营销经营必须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保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如在市场形势变化后再调整经营的策略就十分被动的;二是专业化经营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化工作为前提,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就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即使对市场形势先知先觉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推动有效人力增加的同时,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销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坚定不移抓增员
近几年的业务发展也表明,队伍规模处于弱势的单位,市场竞争也肯定处于弱势地位。不断壮大队伍规模,是寿险业务持续发展的必然所在。增员是个人寿险业务发展的永恒主题。组织发展是硬道理,是寿险经营的生命线。增员与业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业务快速发展了,增员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同样,队伍壮大对于提高业务人员士气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业务发展无疑是积极有效的。“坚定不移抓增员”能持续有效促进队伍的扩充和人力的补充,同时也促进各级主管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但在队伍迅速增长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后勤支援及主管辅导、育成、管理、跟进、协调能力都要跟上,这是队伍有效壮大的保证。因为强化增员,扩大队伍规模与提高各级主管的能力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教育培训、制度引导与后勤支援相配套,加强对初级主管辅导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属员进行良好的辅导与育成,提高新人的留存率,保持队伍发展的稳定性;对高级主管则更需要提高其管理意识,强化其协调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从更高的角度来发展团队、管理团队,并确保组织经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团队规模及业绩的稳步发展。
同时要注意增员与育成相辅相成的规律。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把现有人力有效留存,其结果是前功尽弃。增员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不把增进的员育成好,其结果也一定是前功尽弃。要处理好增员与育成的关系,就必须认识到队伍发展的根本是育成能力而不是增员能力,通过观念的教育、制度的建立,拓展业务人员的展业技能和发展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增员。但如果不重视育成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大进大出,给队伍建设造成被动;其次育成观念必须进行积极的引导,从组织发展的稳定性和利益比较二个方面引导各级主管重视培养下级主管,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再次是提供必要的支援,如制定一套适应队伍现状的育成流程,教育训练、业绩分析评估、交流检讨、成效评估等办法,职场组训人员配合业务主管作好各项育成的基础工作。在队伍建设中增员是基础,育成是根本,只注重增员不重视育成工作,那么队伍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相反地,如果只注重育成工作放松增员,营销队伍就会缺乏朝气,导致队伍停滞不前。只有使增员速度与育成能力相适应,队伍建设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另外“持续不断抓有效坚定不移抓增员”十四字方针,不仅促进了业务发展,更是促进了公司经营和管理。因为业务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也是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公司所有的经营管理都是围绕业务发展这一基础来运作的。队伍扩大了,业务增长了,要求也就明显了。规范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业务长期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寿险市场的发展也要求各家公司要遵循市场规律,维护客户的根本利益,共同维护寿险市场的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不仅不会影响业务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规范化管理在市场上树立公司的品牌和信誉,确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其次是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层良好的意识,业务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业务发展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三是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保证公司业务稳定持续地发展,保证发展后劲,同时也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
寿险的经营管理千变万化,但“持续不断抓有效坚定不移抓增员”十四字方针含概了经营管理的精华,只有持续有效的推进这一工作原则,用这一原则不断检验和衡量工作进展,才能不断壮大团队,提升队伍士气,有效的让人力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使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个人寿险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部
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