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

时间:2019-05-14 05:5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

第一篇: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

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

李 增 良

(2012年5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这次盛会已经在中国磁州窑之乡拉开帷幕,作为承办方,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峰峰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峰峰矿区是“中国磁州窑之乡”,磁州窑文化遗存俯首即拾,现代陶瓷企业星罗棋布。早在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磁州窑”的先民就已经能够生产陶瓷。商周时期的灰陶,秦汉时期的釉陶,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由陶向瓷的飞跃。至隋唐、宋元达到鼎盛,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明清时期在民间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磁州窑以其雄浑豪放、质朴大方、活泼洒脱、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创作风格和独创的黑白刻技法,流行于大江南北,同时,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峰峰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高档出口瓷生产基地。

我区现有陶瓷企业9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 日用瓷3.5亿件,艺术瓷10万件,工艺瓷1000万件,建筑瓷100万平方米,陶瓷花纸1500万张。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出口120个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为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打造强势主导品牌,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原陶瓷之都战略目标,坚持以产业为龙头、以创新为手段、以文化为载体、以环境为平台,全力实施陶瓷复兴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以产业为龙头,巩固项目支撑。围绕建设门类齐全、技术高新、特色突出的目标,不断巩固陶瓷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一是产品结构多元化。坚持把高档日用瓷做强,磁州窑工艺瓷做精,建筑科技瓷做大,依托力力日用瓷、新东方功能陶瓷、工业电瓷等科技型企业,形成了各瓷种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局面。二是企业结构合理化。一手抓国有陶瓷企业改革,一手扶持民营陶瓷企业发展,把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日用瓷、艺术瓷、建筑瓷、工业瓷、科技瓷为主,陶瓷机械、花纸、原料加工等装饰材料和配套产品为辅的产业格局。三是布局结构资源化。按照完善配套体系,引导企业聚集,加快向集团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思路,我们谋划建设了义井磁州窑陶瓷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3家,通过5——10年的努力,将建成一个生态型、低碳型的陶瓷产业创业园区。

二、坚持以创新为手段,焕发陶瓷生机。我们始终把传统产业作为当代的朝阳产业,不断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品牌,陶瓷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一是创新产品。我们凭借优越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研发生产出上千个花色品种和器型的产品,尤其骨质瓷、新骨质瓷、釉中彩等享誉海内外。在日用瓷上,开发了“中华大红釉”陶瓷釉料新品种,填补了邯郸陶瓷业空白。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了年产10万吨氧化铝瓷球生产线,切实做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是创新工艺。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实施了陶瓷企业煤改气工程,先后关停和改造59家62座燃煤陶瓷推板窑,完成14家企业的38条陶瓷窑炉改造,区内陶瓷企业全部实现天然气清洁生产。三是创新品牌。在巩固“力力”、“裕行”、“佳美”、“白玫”、“磁州安氏”等自主品牌的基础上,鼓励陶瓷企业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依靠品牌提升企业效益。五年来,全区陶瓷产业共开发、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新产品27项,其中省级新产品4项,“高温抗菌耐热复合骨质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

三、坚持以文化为载体,打造靓丽名片。文化是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磁州窑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一是传承文化,奠定基础。磁州窑文化以其博大精深蜚声海内外,我们在对其开发保护的基础上,很好的予以继承。2011年,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1亿元的磁州窑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使民族精华与地域特色在传承中发展。二是展示文化,提升价值。始终把陶瓷文化贯穿到陶瓷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文化与产业有机融合,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性措施,保护了盐店和富田遗址博物馆,恢复发展了磁州窑传统技法,建设了磁州窑历史博展馆。同时,在现代日用瓷开发上,突出展示陶瓷文化内涵,开发了各类古典名著和成语典故的花色系列产品,提升了产品和收藏的价值。三是发展文化,重塑辉煌。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中国磁州窑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项目洽谈会、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艺术节、中国古陶瓷学会2010年会暨磁州窑学术研讨会。此外,还撰写了以反映磁州窑窑工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本《窑火》,进一步弘扬了磁州窑文化精髓。磁州窑烧制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区也被授予“中国磁州窑之乡”和“中国民窑研究基地”荣誉称号,彭城镇荣获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四、坚持以环境为平台,营造创业宝地。环境是第一生产力。一是政策倾斜促发展。制定了《陶瓷振兴计划》,明确了陶瓷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细化了鼓励和扶持陶瓷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为陶瓷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区政府每年不定期召开陶瓷产业发展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在资金、土地、电力等方面的困难,帮助企业共度难 关。二是陶瓷协会搞服务。成立了磁州窑陶瓷产业协会,架起了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协会邀请各级专家教授来峰讲座,为企业排忧解难。协会及时协调企业之间价格纠纷,引导企业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推动了陶瓷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三是陶艺普及广覆盖。磁州窑作为世界历史文化瑰宝,我们为国内外各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优越的考古和实习的基地,同时,把磁州窑陶艺列为校本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陶艺的意识,为继承和弘扬磁州窑陶瓷文化奠定了基础。四是优质服务创环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实行了区内审批3日内办结,涉及市以上部门审批的,由区有关部门帮助跑办。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对现有规模以上陶瓷企业所有规费实行“一费制”,在重点陶瓷企业设立警务室,为陶瓷项目和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了项目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陶瓷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日用陶瓷高档化、艺术陶瓷精品化、工业陶瓷功能化、建筑陶瓷科技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种陶瓷,形成“原料标准化、燃料洁净化、生产自动化、配套专业化、产品高档化”多元构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陶瓷产业格局,再创陶瓷产业新辉煌。

第二篇:藤县陶瓷产业介绍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简介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以下简称中和集中区)位于藤县县城东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利,是自治区27个重点园区之一,纳入自治区A类园区——藤县工业集中区统筹管理。该项目是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和工业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开发高岭土资源需要,结合陶瓷产业发展趋势,以资源换产业(初步的勘探证实我县陶瓷土资源储藏量丰富,覆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矿藏的深度约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理念建设的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21000亩,建设200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配套产值达100亿元,可创税超10亿元,能安排10万多人就业。

目前已有新中陶陶瓷、新舵陶瓷、瑞远陶瓷、宇豪建材、中意陶瓷、宝富利陶瓷、宏俊陶瓷、佳和美陶瓷等13家陶瓷企业入驻中和集中区,总投资100.9亿元,建设151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值将达220亿元。截至2012年1月底,园区建成和在建瓷砖生产线70条,其中已有65条瓷砖生产线建成、投产,5条瓷砖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产品种类有抛光砖、瓷片、仿古砖、耐磨砖等,2012年计划新建瓷砖生产线15条。园区注重引进采用高新科技和知名品牌的陶瓷企业,加快陶瓷配套产业及商业物流中心建设。

中和集中区的建设对促进梧州高岭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梧州建筑陶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产业分工和集群,推动我县及梧州经济的提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增材制造产业介绍

增材制造产业介绍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快速原型制造”、“三维打印”、“实体自由制造”之类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这一技术的特点。

国内增材制造产业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在高性能复杂大型金属承力构件增材制造等部分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离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工程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当前,增材制造技术已经从研发转向产业化应用,其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或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变革性影响。加快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应把握机遇,整合行业资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增材制造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我市增材制造产业现状与未来

以假乱真地3D打印已逐渐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中,精美的工艺品、文物,精细的汽车、飞机、医疗、建筑的零部件都能用3D打印神奇的“克隆”出来。目前,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医学上已实现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头、血管、胆管等简单的人体组织器官。在航空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新机设计试制过程,我国2012年首飞成功的歼-15机型的整个前起落架及钛合金主承力部分就是以3D打印技术完成。2014年第六届连云港文博会期间,我市唯一一家3D打印定制机构连云港兆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携高质量的3D打印机入驻文博会现场,为港城人民展示FDM 3D打印,彩色石膏打印,水晶内雕,Q版彩色人像等高精尖技术。

我市增材制造产业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连云港具有3d打印技术的企业数较少、规模较小,不具备打印复杂结构物件的技术;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标准、试验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缺失;三是市级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四是我市没有专门从事3d打印技术方面科研攻关的研究机构或者院校。

为尽快推动我市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部署,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上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市级层面的增材制造行动计划;由相关单位或者科研机构专家制定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技术引进方案图、增材制造中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加大对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专项财税政策。

三是组建增材制造行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行业力量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建立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基地。根据我市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水平,立足装备制造业,重点选择在生物医疗、农用机械、电子制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和应用协同发展。

第四篇:饶平县陶瓷产业发展及其销售情况[最终版]

饶平县陶瓷产业发展及其销售情况

调查背景

1、调查时间:2012年8月3日—8月15日

2、调查地点:饶平县黄冈镇,新圩镇陶瓷厂,街道零售商.3、调查人员:仲恺学院会计专业113班 余某某

4、调查目的:陶瓷产业是饶平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调查了解我县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其销售情况,分析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能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制定出正确的营销策略,促进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饶平县经济的整体进步。

5、调查方式:通过对部分陶瓷厂员工的问卷调查、对陶瓷产品零售商家的走访提问,以及对普通居民使用情况的询问;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上网搜索资料相互印证得知以下情况。

一 饶平县陶瓷产业发展的概况

饶平县地处粤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隶属中国瓷都──潮州市管辖。饶平县是广东四大瓷产区之一,有八百余年的陶瓷生产历史,瓷土资源丰富。作为“中国瓷都”潮州的下属县,近年来,饶平的陶瓷产业迅速发展,企业的数量增加,产量与质量同步提高。2006年,拥有潮州唯一一个出海港口的饶平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的称号。

第1页 目前,全县从事陶瓷生产的镇有上饶、饶洋、新丰、建饶、三饶、新塘、汤溪、钱东、联饶、黄冈等10个镇;全县共有各类瓷厂544家,其中国有企业1家,乡镇企业43家;直接从事陶瓷制作员工4.5万人,拥有一批较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一批较为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陶瓷工业已基本形成瓷加工、白地瓷生产及彩瓷烤花一条龙配套生产。产品以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墙地砖等三大类,盘、碗、碟、杯、盅、匙、茶具、中西餐具等100多个花色品种。

陶瓷产业是饶平县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饶平县陶瓷工业已形成瓷泥加工、白地瓷生产以及彩瓷烤花一条龙配套生产,产品结构从原来单一的日用陶瓷发展到日用彩瓷、艺术瓷、建筑瓷三大系列;陶瓷产品也从传统的碗、盘、碟五大类发展到通花艺术瓷、西洋美术瓷、汤锅鱼盘、圣诞节用品、装饰品、咖啡茶具等十大类2000多个花色品种。日用陶瓷产量、产值、销售均居全省第一,已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并且在北非、中东地区的日用陶瓷产品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目前,饶平县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广东金鑫陶瓷实业有限公司、饶平县三饶日用彩瓷厂、潮州升煌陶瓷制作有限公司、饶平县三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潮州市三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省民营企业12家:饶平县友盛彩瓷厂、饶平县利源瓷厂、饶平县三饶彩瓷八厂、广东永丰源陶瓷有限公司、饶平县华杰彩瓷厂、广东玉泰陶瓷有限公司、潮州市饶平县新丰大楼彩瓷厂、饶平县新丰万光彩瓷厂、饶平县

第2页 新丰真通宇瓷厂、饶平德润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兴泰颐瓷业有限公司、饶平县民森彩瓷厂。

(*家庭使用的普通而精美的日用陶瓷--碟子)

二 饶平县陶瓷产业的优势分析

客观而论,饶平地区陶瓷产业的形成、演进与发展,不仅是深厚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资源、地理、产业链、政策扶持、消费需求拉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促成的必然。

1、深厚的历史渊源。

饶平县是中国瓷都——潮州的基地之一,中国日用陶瓷生产、出口之乡。自元代末年开始,饶平地区便开始了制瓷产业的发展。明代

第3页 嘉靖年间,九村、麻寮一带盛产陶瓷,饶平置县经费多出自陶瓷税收,所制青花瓷远销东南亚、印度洋诸国。明清时期我国的青花瓷器风行世界时,饶平九村一带便是粤东出口青花瓷器的主产地。清代和民国时期发展彩瓷工艺,出现一批彩瓷名家,沈建初、沈筑初、刘建良三大彩瓷名师名扬海内外,彩瓷技艺在潮汕得到广泛传承。建国后,沈建初的“郭子仪拜寿花瓶”获全国瓷器展览一等奖。沈筑初的“凤山翠竹”大吊盘和刘建良的“八仙过海”汤匙画在广州展出,誉满羊城。

2、富饶的瓷土资源。

饶平县的瓷土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勘查储量在1亿吨左右,以瓷土居多,还有长石、石英等,盛产“飞天燕”和“白土”两种瓷土,其中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土质最优,储存量3219万吨,居全国已勘探瓷土矿的第二位。丰富优质的瓷土资源,为饶平陶瓷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是饶平陶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尤其是对陶瓷产业这种对原材料依赖相当高的行业,而瓷土又是不可再生资源。饶平地区拥有丰富而优质的瓷土资源,对于本县的陶瓷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3、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

饶平陶瓷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作为饶平县的支柱产业,饶平县政府对陶瓷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饶平县委、县政府已经决定专门成立玻璃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4页 负责玻璃陶瓷业的组织实施工作。从编制《三饶镇玻璃陶瓷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入手,先后建设了一个占地2000亩的玻璃工业区,以提高产业聚集度;建立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陶瓷方面的专门人才。

饶平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致力抓好技术创新服务工作和优化环境等工作,建立起全方位、大服务的机制。一方面,加大投入,优化园区内的投资环境。各陶瓷业主要产区的镇舍得投入,使企业一进区便可以进行建设和生产。同时,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落实领导挂钩企业责任制,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企业老板赴山西省参观考察玻璃企业,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了企业发展玻璃陶瓷业的信心和决心。引进潮州市华信能源配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在三饶镇新建用地规模200亩的天然气站,为玻璃陶瓷企业提供用地、电力和能源等保障。打造山区玻璃陶瓷的中国名牌。

2011年11月份,饶平县政府通过《饶平县陶瓷和玻璃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决定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实现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组织了40多家陶瓷企业,近百个摊位,参加第98届广州春季交易会;组织饶平县新丰大楼彩瓷厂、三饶日用彩瓷厂、潮州市盛鹏彩瓷厂等多家企业参加省政府的中东系列经贸活动。为陶瓷企业展示产品以及开展经贸合作搭建平台,创造商机。同时引导和扶持企业扩大出口,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4、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腹地

第5页 中国是陶瓷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陶瓷产品消费大国,对其有着很强的需求也依赖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引发了对卫生陶瓷、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美术陶瓷以及电子陶瓷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高档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产品逐渐热销。便捷的交通和传播迅速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市场的需求信息。义乌国际商贸城,各地的贸易平台以及各种展销会强烈拉动了陶瓷市场的需求,大批量的陶瓷产品输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地区。

改革开放也带来陶瓷国际贸易的迅猛增加,占有区位优势的饶平陶瓷,出口历来是其销售主渠道之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促使饶平陶瓷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之路。相对于“瓷都”潮州和景德镇,饶平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出海港口——三百门港。地处富庶的潮汕平原,往北拥有广阔的腹地市场;同时往南濒临海洋,大量的产品可以通过海运出口到东南亚、中亚以及北非地区。优越的区位使得饶平地区的陶瓷的海外需求十分旺盛,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通过伯明翰和法兰克福的展会、国外其他地方的大型陶瓷展览会以及先后在英国、迪拜、印尼与外商合作设立陶瓷销售点,让潮州饶平地区的陶瓷声名逐渐传播,拉动了其市场需求

三 饶平陶瓷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饶平陶瓷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一跃成为广东

第6页 省四大陶瓷产区之一,同时在全国的陶瓷出口份额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但饶平陶瓷在做大、做强、做专的过程中仍伴随着许多问题,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升级的瓶颈。

1、日用瓷中低端市场饱和竞争激烈,高端产品门槛较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日用陶瓷的产量和出口量虽占世界第一位,但是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饶平陶瓷有着同样的困扰。大量的市场投入超过需求的增长,陶瓷行业内的紧张十分激烈,特别是打价格战,欺行霸市等恶性竞争。日用陶瓷制品的总产量偏大,使饶平陶瓷产品价格与价值相背离,造成某一层面产品竞争激烈、市场饱和较为突出,导致出口销售价格低廉,而有些层次的市场我们又无法占领。与国外名牌产品相比,我国瓷器表面的色泽、造型、图案设计、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

同时,国内外市场需求层次转向中高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城市居民居室装修档次的日渐提高,中高消费水平的部分城市消费者深感原有普通茶具餐具、花瓶花插与现有室内豪华卫生陶瓷、墙地砖极不协调,他们对中高档日用瓷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陶瓷产品的要求层次越来越高,使得中高档次产品将成为今后陶瓷产品的发展主流。但是由于高端陶瓷市场的进入门槛较高,饶平陶瓷面对着重重壁障——产品产出同市场需求产生矛盾。设计人员不足,设计开发与市场不能对接,高营销成本导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能得以有效开发的恶性

第7页 循环,技术改造资金不足,难以使高端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更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生产成本日益攀升。

受近年来年石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各行业的生产成本均大幅上升,饶平陶瓷产业也未能幸免,其中以瓷土成本、燃料成本和物流成本的上涨最为明显。由于大量开采,饶平瓷土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资源的减少使瓷土价格不断攀升。同时破坏性开采事件导致了瓷土资源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更加剧了这种情况。2005年到2008年煅烧高岭土的价格由550元每吨上升至800元每吨左右,釉料价格从1.3元每公斤上升到5元每公斤左右。为了应对瓷土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瓷土价格的上扬,许多饶平陶瓷企业从周边地区如揭阳、江西、湖南等地购入瓷土,物流费用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3、技术升级较慢,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品牌意识薄弱 饶平经过悠久的发展,陶瓷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相对成熟,但其创新能力。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并不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这使饶平的陶瓷产品总是徘徊在中低档市场,难以进入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市场。况且,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受资金条件的限制,仍采用传统的作坊生产方式。以烧窑过程为例,三饶镇大部分作坊式企业仍然采用梭式窑炉,梭式窑炉烧成温度低,烧成周期长,产量低而能耗高。同时,大多数制陶企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饶平陶瓷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75%以上的企业以手工作坊的 第8页 方式运作,而其中绝大多数采用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交易成本低、经营灵活、团队意识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十分适合初创期的企业。但着企业步入正轨,规模不断扩大,家族式管理在决策、执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弊端便浮现出来。以三元集团为例三元是饶平乃至潮州地区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陶瓷企业之一,但在过渡为公司化企业后仍带着浓厚的家族管理色彩,制约着三元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饶平部分陶瓷企业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并没用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只从外部接单从事纯粹的贴牌生产。并不负责销售与品牌维护。这种模式丧失终端信息优势,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利润。饶平陶瓷企业往往表现得群龙无首。

4、国外市场的依赖和反倾销壁垒

饶平县濒临海洋,拥有潮汕地区著名的三百门港口。日用瓷出口历史较长,许多大企业对国外市场依存度大,不太关注国内市场的营销和消费引导。加入WTO以来,国内多种出口商品先后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并被设立了极高的惩罚性关税,陶瓷作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也未能幸免。中国出口的陶瓷先后遭遇多国的反倾销调查,大部分国家对由中国进口的陶瓷征收100%一200%,甚至300%的高额关税。由于反倾销往往带有“多米诺骨牌”效应,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拟定对中国进口陶瓷进行反倾销调查。关税壁垒的设置对以出口为主的饶平陶瓷企业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对国外市场的极度依赖,使饶平陶瓷

第9页 出口行业在欧美市场疲软之下,除了降价没有任何对策;而降价抢占市场的同时也使反倾销制裁一再发生,严重影响到行业利润乃至饶平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由于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品牌意识,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潮州陶瓷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不能有效抵抗国际经济环境波动造成的冲击。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当下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饶平陶瓷的主要出口市场需求锐减,许多工厂因接不到订单或者订单过少而无法开工。外经济环境的波动,加上物价、原材料、燃料等成本的上升,不仅使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为继,也使规模较大的企业陷入困境之中。

四 饶平县陶瓷产品的销售情况

饶平日用陶瓷企业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县城中,特别是县中心黄冈镇中出现几大陶瓷市场和数量众多的零售商,满地开花的发展趋势带来了陶瓷产业的繁荣。出现了饶平陶瓷万顺有限公司,州市三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饶平县友盛彩瓷厂、饶平县利源瓷厂、饶平县三饶彩瓷八厂等著名公司,以及黄冈南门市场,东门市场和三饶陶瓷市场等销售聚集地,呈现出以县黄冈镇为中心向其他乡镇辐射的局面。

但是,市场的饱和也导致了价格竞争、产能过剩、压力大增等一系列的不利情形。

第10页

(*饶平黄冈镇新华陶瓷店)

1、外销遭遇反倾销、内销市场不明朗、产能过剩已成为饶平陶瓷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国内宏观环境、原料人工成本上涨以及反倾销的影响,使得饶平县资源面临匮乏以及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陶瓷产业民展空间受了特约,陶瓷产业持续保持疲软态势,陶瓷价格水平逐渐下移,陶瓷企业生存压力逐渐加大,我国陶瓷市场将面临产业的严冬。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又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库存都饱和了,只能停产。同时,经济的逐渐发展使得原材料费用,企业内部损益以及员工薪酬的提高严重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压缩着其利润空间。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众多产品之中,消费者广泛知晓且认可的品牌屈指可数。饶平陶瓷企业缺少正规化与系统化,有不少中小企业还依赖于“贴牌”生产,仿冒名牌。上游企业的良莠不齐也影响到了商家渠道的建设与开拓,更加导致市场的萎缩。

第11页

2、恶性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对于饶平的陶瓷制造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与商家希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压缩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抢占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但是纯粹的硬性地降低价格产生了市场连锁反应,造成恶性竞争。同时由于饶平陶瓷产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各企业的生产设备雷同,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新产品一经推出,市场上大热后,往往就被众多企业直接模仿抄袭,在仅1个月的时间内,相似的产品就会出现在其他企业的展厅里,同质化而又缺乏本钱的企业只能亦步亦趋,无法进行市场突围,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恶性竞争难以断绝,更加破坏了市场秩序与稳定,打击购买者对于本地产品的信心。

3、管理和市场营销水平低下。饶平陶瓷行业在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还很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较知名的品牌和相对完整的渠道。很多陶瓷企业自身渠道和销售管理都明显不够规范,市场网点薄弱,经销商对产品的选择依赖于良好的客情关系。此外,众多企业没有运作品牌的能力,没有系统的经营模式和专业的营销团队,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没有面向客户的服务标准和针对客户的服务体系,没有针对市场的研、产、供体系,资金投入周期长且风险大,所有这些都将成为置企业于死地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一招致命。陶瓷企业不仅在产品上模仿,在管理、经营模式甚至品牌宣传上,众多企业也常搞“拿来主义”,跟风经营成为诸多企业得以生存的保命法则。因为饶平大多数陶瓷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 第12页 销售通路,没有形成完善的销售模式,一旦市场上风吹草动,很容易遭遇销售危机,甚至遭遇淘汰。

五 个人对饶平陶瓷产业的看法和建议

依靠历史的积淀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发展,饶平陶瓷行业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并且还在不断地以县黄冈镇为中心向其他乡镇、向饶平县外不断辐射发展,同时开拓了海外销售渠道,促进了陶瓷产业的繁荣,带动了饶平县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暑假期间,经过本人的调查研究探索,以及网上查阅资料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饶平县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规划,提供政策支持。

饶平县政府应该履行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同时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载体。我们知道,区域品牌名气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饶平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科学地引导、规划、促进“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这一区域品牌的塑造,饶平县及其下属地方乡镇政府应大有可为。一方面,要代表整个区域品牌发掘饶平陶瓷的独特资源与优势,通过政府与行业网站、大众媒体、会展会议等渠道塑造饶平陶瓷的品牌形象,对外推广区域品牌。另一方面,—个区域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制定、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保护、融资

第13页 担保、物流、中介服务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的配套,饶平县政府应当重视这些配套服务的建设,为饶平陶瓷企业和整个陶瓷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2、培养核心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饶平县陶瓷产业应切实加大力度,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促进陶瓷产业的优化升级。

第一,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陶瓷工业上的运用,提升档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重点改造老式落后的龙窑等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窑炉,从而实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因此,要不断优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质量和效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使传统产业尽快得到提升。

第二,坚持整体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和自主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力争创建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获取品牌收益陶瓷产业发展日趋复杂化,门类日趋多样化,对准有代表性、有发展潜力的核心技术、共有技术和关键产品的产业化。

第三,鼓励支持陶瓷企业的对外文化、技术交流,活跃创新氛围,有

第14页 利于培养核心能力,提高创新能力,这也对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陶瓷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挥区位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

面对现阶段陶瓷产品滞销以及市场饱和的现状,企业应该开拓多销售渠道,瞄准国际市场,并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企业的渠道建设得好,网点渗透到市场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企业的胜算就越大,所以说,市场现在进入了渠道为王的时代。市场始终是存在空白地带,中小企业就是要占领市场的缝隙,有众多的网点和广阔的渠道来为营销作支撑,走差异化发展路线,用个性化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以此寻找生存空间。同时,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压缩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抢占更广阔的市场份额,继续抓好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以上所有就是本人在暑假社会调研期间就“饶平县陶瓷产业发展及其销售情况”为主题,经问卷调查、街道询问以及网上搜索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同时提出的几点建议。

第15页

第五篇:有关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有关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电商0833-26-冯丹

摘要: “天下名瓷出醴陵”。作为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醴陵陶瓷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国瓷”、“规模瓷”、“外向瓷”、“科技瓷”几个鲜明的特色。目前已成为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化工瓷几大类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关键词:醴陵 陶瓷 陶瓷产业

一、调查背景

醴陵的陶瓷产业以其辉煌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在世界陶瓷行业和陶瓷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醴陵陶瓷目前已成为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化工瓷几大类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陶瓷产品由日用高温瓷独闯天下发展到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特种工业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高度集中的陶瓷产业集群。

二、集群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历史悠久,陶瓷产业基础雄厚

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陶瓷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近两千年的陶瓷生产历史,铸就了“瓷城”这块招牌,陶瓷支撑着醴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吸纳众多劳动力,大大缓解了全市的就业压力,全市有近11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陶瓷生产与销售,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29.5%。陶瓷作为醴陵的主要传统出口商品,畅销全世界。

(二)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大林、孙家湾、嘉树、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大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浦口电瓷厂、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明显的陶瓷工业小区,“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三)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陶瓷产业内部自然分工协作关系基本形成,原材料供应、运输销售、瓷泥加工、彩印包装、陶瓷市场、技术开发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醴陵率先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中全面使用天然气,有效地改变醴陵陶瓷烧

制中的能源结构,降低陶瓷烧制成本,提高陶瓷产品烧制质量。陶瓷颜料、包装、机械等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产业上下游物资供应网络不断健全。

(四)科技和人才基础雄厚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长期的孕育使醴陵拥有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有多项陶瓷科研成果荣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并正在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亿元,开发利用土地1420亩。已有入园企业12家,现在已实际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强的日用瓷、电瓷、特种陶瓷、纳米陶瓷及相关配套产品。

三、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

陶瓷产业作为消耗为主的传统产品,发展潜力巨大。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陶瓷交易额每年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工业陶瓷国际和国内市场预测增速达15-20%,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电瓷国内消耗每年增长10%以上,国际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随着国内外电子计算机、光电技术、超导技术和纳米技术在陶瓷产业中的逐渐应用,陶瓷产品将精度更高、性能更优、技术含量更高、发展潜力更大。醴陵是承接“东陶西进”、“南陶北上”的理想支点,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物流及配套能力强,市场辐射范围广,劳动力质优价廉,竞争优势明显,具备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醴陵陶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醴陵天然气工程的实施,加速了醴陵陶瓷产业能源革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陶瓷的标准化生产,有力地推动陶瓷产业提质升级。

醴陵陶瓷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一是企业规模不是很大,核心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弱;二是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差,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化;三是缺乏大的项目支撑,产业投入相对不足;四是重复建设仍然存在,产业配套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五是企业品牌效应还很不明显,企业的影响范围还很窄;六是体制改革尚不彻底,企业改制仍需进一步进行,尤其是承载着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企业改革任务任重道远;七是产业扶持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还有等进一步加强。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政策和市场因素对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冲击。

四、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围绕“绿色瓷城,休闲胜境”总目标,贯彻“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人才、市场、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循序推进,引导陶瓷产业向集团(群)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重点发展工业陶瓷、电瓷电器,提升日用瓷、艺术瓷,积极发展结构陶瓷、化工陶瓷、陶瓷复合材料等高科技陶瓷,着力打造我国重要的陶瓷集群生产基地。

(二)发展重点

1、壮大一批核心骨干企业。以醴陵陶瓷行业的重点产品、名优品牌和核心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炻瓷、高温日用瓷、电瓷、高新技术陶瓷。

2、打造重点园区。加快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建设进程,加快资本、科技、人才向产业园区聚集,努力提高园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辅导、企业孵化、示范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国陶瓷科技创新基地和陶瓷制造基地。

3、建成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围绕加速陶瓷产业的提质升级和提高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重心,在产业整体层面上,实施3个重大建设项目。一是以天然气工程为中心,加快陶瓷生产的能源革命。二是以企业窑炉改造为契机,投入5亿元对生产窑炉改造和相关装备的更新改造,加速陶瓷生产装备的更新改造,实现陶瓷生产装备现代化,从而推进陶瓷生产现代化。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动力,投资2亿元对制泥废水的综合治理、泥釉的回收利用、烧成工艺等重大技改项目,努力提高原材料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健康环保水平,全面提升醴陵陶瓷科技瓷、环保瓷、健康瓷的内涵。

4、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按照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加快建设城区南北2大物流场站,尽快完善陶瓷烟花大市场;加紧建设醴陵陶瓷博物院,建成醴陵产业文化展示平台;整合科研资源,积极发挥发挥省陶瓷研究所、国光、群力、湖电、火炬等省级研究所和原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组建醴陵陶瓷研究院,尽快建成华联陶瓷科技研发中心和泰鑫高新技术陶瓷研发中心;加强陶瓷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加快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立项和建设;加强陶瓷文化景点保护和修复,积极申请和开辟工业旅游,实现产业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五、政策和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政策支持

1、鼓励投资陶瓷工业固定资产项目。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实行工业项目前期费用补助制度。凡符合我市陶瓷产业发展政策、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以上项目,均可列入《株洲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列入《株洲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落户开工后,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

2、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对陶瓷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对企业研发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创新项目,市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3、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荣获省以上著名商标或品牌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出口名牌的企业要给予重奖。(二)强化服务措施,缓解瓶颈制约

1、提供产业发展导向信息,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2、加强政银企协作,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积极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鼓励投资和融资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来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尽快帮助企业落实土地、房产等权属问题,有效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

3、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改革改制,加速企业的体制创新。

4、加强企业人才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

5、加强对生产资源的调度,科学调配资源。适当提高陶瓷行业的准入门槛,对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低,污染环境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关停;政府要正确引导对本地瓷泥的开采,合理调控

天然气、电力、石油、运输等资源,保证产业发展的正常需求。

(三)支持重点企业,强化产业龙头

1、鼓励企业间的联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组建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小规模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小规模企业,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要给予奖励。

2、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以天然气工程为核心的陶瓷行业的整体改造,以能源革命、窑炉改造带动制釉、成型、烧成等工艺的革新;鼓励企业创立研发机构,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的研发机构要给予重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实现产业聚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高强度投入”的要求和“投资多元化、建设业主化、经营企业化、品位现代化”的思路,完善园区设施和服务配套体系,完善园区规划,开辟特色园区。重点做好“艺术瓷园中园”、“工程陶瓷园中园”、“电瓷园中园”三个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快企业的入园进度,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实现园区的产业的聚集,使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早日建成为中国陶瓷科技创新基地和陶瓷制造基地。

4、积极招商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舍得拿出醴陵的最好的企业、最好的项目包括园区等一些重点项目来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加强区域协作,实现资金、科技、管理、人才与发达地区、优势企业的嫁接。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加快企业新扩改建项目建设进度,早日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市场空间。加快醴陵陶瓷市场基础建设,建立仓储、销售、流通、服务体系,为发展陶瓷产业搭建良好平台。培育和建立资金市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陶瓷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宣传推介醴陵釉下五彩瓷,要把釉下五彩瓷当作醴陵陶瓷之魂,当作醴陵的一张名片向外推介;举办醴陵陶瓷艺术节,开辟陶瓷产业发展论坛,提高地方知名度、美誉度。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保护行业知名品牌。倡导质量立市,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注重诚信经营,以保护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地位。发展速度不快会掉队,发展质量不高是倒退。如果说,过去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是醴陵人民的骄傲,那么今天,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今天,实现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之一的醴陵陶瓷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既是省委、省政府的期盼,更是株洲人民的一份重要责任。建议市委、市政府在近期专门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和醴陵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汇报,切实加强对陶瓷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扶持引导。我们坚信,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 10 万陶瓷产业工人的共同努力,古老的陶瓷产业将会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中焕发青春,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电商0833—26—冯丹

下载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增良区长介绍关于峰峰矿区陶瓷产业发展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山陶瓷产业发展报告[五篇范例]

    佛山陶瓷产业发展报告 一、佛山陶瓷产业概况 陶瓷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佛山,是我国最大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石湾陶瓷则是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合集)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安吉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吉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

    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选

    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选 来源:网购瓷砖 http://www.xiexiebang.com 团队成员:黄金平、袁伟、高智丹、毛子平、赖华生、赵琳 指导老师:李明文 1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

    景德镇文化复兴与陶瓷产业的发展

    景德镇文化复兴与陶瓷产业的发展 10文管一班刘燕宁36号景德镇古称昌南,因瓷美得宋真宗的年号而名,之后不论历史如何变幻,景德镇的瓷业都一直立于中国陶瓷工艺的巅峰。宋代揭开......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智能电网产业是江宁区“十二五”期间“2+2+2”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江......

    滕州农业及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滕州市农业局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万亩,辖21个镇街,1246个村居,总人口168万,其中农村人口117万,是山东省人......

    杭州高新区动漫产业发展介绍

    集聚资源 凝结创意 着力打造杭州“动漫之都”产业核心区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进入21世纪,一个兼具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动漫游戏产业又为杭城增添了......

    关于促进恩平陶瓷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5篇范文

    关于促进恩平陶瓷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随着省“双转移”政策的推进,许多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陶瓷企业纷纷来我市寻求发展,恩平市沙湖镇以毗邻佛山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和陶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