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时间:2019-05-13 12:1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写好人物通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第一篇: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中如何刻画好任人物的性格

通讯写作中少不了写人物,而人物通讯,顾名思义主要是写人。在一篇通讯里,有写一个人的事迹的,也有写一群人的。不论写一个人或写一群人,最主要的是把人物写活,再现活生生的人物。但在诸多的来稿中,最突出的毛病是人物千人一面,无血无肉、无个性。其原因恐怕有三:一是采访不深入,过分依赖现成材料或书面材料;二是选材无标准;碰到什么写什么,面面俱到,无重点;三是语言概念化,叙事一般化,写人鉴定化,对人物的评价更是“夸而无节,饰而有诬”!另外,还有两个不是“原因”的原因:一是有人写谁不写谁,全凭“对我是否有利”,所写人物没有新闻性;二是拉开“架式”搞“平衡”,写甲怕得罪乙,写乙怕得罪丙,于是甲、乙、丙、丁一齐写,把谁也写不好,写不活。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也不能忽视。这些都是写不好人物通讯的外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作者还不具备通讯写作的般知识,或者是不能学以致用。其主要表现是,不注意再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意义,等等。怎样克服不善于在矛盾中突出人物个性、深化主题呢?去年“七·一”之前,我们就收到过这样一篇通讯,一共写了八个共产党员,其中五人是“重点”写的,各占篇幅基本相同。这些党员中,有的比较先进,有的则比较一般;不论是先进的,还是一般的,都写得平平淡淡,没有个性。例如,写豫东黄泛区农场机械分厂共产党员高玉杰有病坚持工作的事:他为抓好车间的设备管理,不知奉献出多少个休息日,由于劳累过度,病情严重,住进泛区医院,但他心里仍然想着车间的工作。就在接到住院通知的当天晚上,他还在车间绘制设备图纸,整理设备档案。同志们都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却说不要紧我把设备档案和图纸理顺了,别的同志用起来就会很方便,工作就会顺利。带病坚持工作的确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但如何写得让读者或听众也为之感动呢?简单的叙述打动不了人,关键是要写“这个人”的精神形象,那就是个性!个性,是人物在特殊矛盾面前所表现的特殊而又典型的行动。高玉杰“劳累过度,病情严重”,他是如何处理“住院”和“坚持工作”(如果“带病坚持工作”可以提倡的话)这一特殊矛盾的?又如他接到“住院通知”时的情景怎样?有什么症状?他继续工作时的情景如何?有什么异常表现,当时的工作环境如何?他 带 病 “ 整 理 ” 了 多 少 “ 设 备 档案?”同志们劝他时说了什么话?住院期间,他是如何“想着车间工作”的?有什么言行?他是怎样“劳累过度”的?在什么情况下“病情严重”的?等等。这些都是在矛盾面前所表现的特殊而又典型的行动,是表现个性不可缺少的骨干材料和典型细节,是“这个人”。把“这个人”的表情细节、动作细节及言谈细节写得形象、具体、生动了,就揭示出了他富有深刻启示意义的思想品德,“这个人”就活生生的立在了你的面前。但是,把一个人写得活灵活现并非易事。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必须在充分展开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如果在通讯里不敢写矛盾冲突,遇到矛盾绕着走,几笔带过,那就会使人物形象模糊不清,个性不鲜明。要克服这种毛病,要注意以下几点:矛盾斗争的关键时刻,往往是人物思想升华的“制高点”。因此,要调动一切表现手法,写出矛盾的紧迫感和尖锐性,让人物在特定的典型环境再现其英雄本色。这样,人物形象才是鲜明的。切莫把“白热化”的斗 争 稀 释 冲 淡。如 《 永 不 松 劲 的 道 钉 》(197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一开头就把人物置于千钩一发的矛盾中:1975年4月9日,从乌鲁木齐开往郑州的七十二次客车,穿山越岭,风驰电掣地向东奔去。列车冲出陇西山区一个峡谷的山口。突然司机透过狂风扬起的漫天黄沙发现:前方一百多米处,有两台连在一起的养路机械在路轨上!司机飞手撂下紧急制动闸,惊呼一声:来不及了!因为巨大的惯性力推动列车沿下坡道飞驰,最多不过七秒钟就要与机械相撞!正在这里忙着养路的施工人员发现火车开来,有人惊喊:车来了!他们马上意识到:来不及了!因为要把两台正在施工的电动捣固机分离下道,至少也要四十秒!七秒四十秒,一千多名旅客的生命,都紧紧系在这个矛盾上了!七秒四十秒,这是多么难于解决的矛盾啊!有谁,用什么办法,创造一个奇迹,能推动这两台七百多斤重的捣固机呢?眼看一场惨重的翻车事故,将在这七秒钟里发生了!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在路旁整理道碴的共产党员张金生目睹险情,立即扔掉手中的工具,闪电一样向道心冲去!这时,风在吼,地在摇,钢轨隆隆震响!这时,张金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他准确、迅速地拔出两台捣固机的连结销子,拼出全身的力气,把左边的捣固机掀出道外。就在这同一瞬间,列车劈头盖顶,朝张金生冲来:十米、五米、三米„„可是,张金生并没有下道!他顶天立地,气贯长虹,急忙转过身,使出生命的全力,再去掀右边的捣固机。就在这一刹那,列车飞驰而过,列车安全停下了。列车安全停下了,一千多名旅客得救了。可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张金生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里完全用英雄在关键时刻的行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做为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态度鲜明地支持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事物,敢于批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种种不文明的思想行为。如《人民子弟兵奋力破冰救青年》(《人民日报》1980年1月19日)就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通讯。一位学生破冰落水,解放军战士、工人奋力抢救,舍生忘死,而有些人却面对危难,麻木不仁。记者采取对比写法,一方面是舍己救人,不顾安危;一方面是幸灾乐祸,讽刺挖苦。记者有意识地把美与丑做了强烈的对比,使几位见义勇为的解放军、工人同志的高尚情操在对比中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正是通过鲜明的对比,提醒人们在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时,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道德恢复起来。这篇七、八百字的通讯由于触动了社会上两种思想的矛盾,因而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

一般来说,写矛盾冲突大致有三: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的内心矛盾。要真正写好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内心矛盾是最直接的。因为先进人物总是置身于生活的激流中,面对现实斗争的种种问题,他们必然有自己的鲜明爱憎,必然有自己的“苦辣酸甜”。写好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通过情节、动作加以表现,不要使人感到先进人物是在“面壁冥思”。如《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有这样一个片断:铁人1959年来北京参加群英会期间,看到公共汽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个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听了这话,他没有再问下去。心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汽油怎么行呢?一个石油工人,眼看让国家作这么大的难,还有脸问?”,他越想心里越沉重。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心情也一直不能平静。休息时 间,他 一 个 人 悄 悄 躲 在 边,闷 着 头 抽烟„„。这段思想活动写得逼真,有立体感。铁人负疚的心情正是他对祖国石油事业主人翁责任感的体现。通讯写作中要克服缺乏表现人物性格的骨干材料和细节。有篇写“吊装大王”的通讯,涉及到的材料不少,但就是没有一种具体、生动的骨干材料,人物性格显得平庸、无特点。如写他为吊装做出重要贡献的材料:从2004年至今,他先后为建设周口、许昌、驻马店等地电厂预制构件的吊装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中原农业大省的电力事业洒下了辛勤的汗水。2005年在石漫滩电厂一期工程吊装时,大胆技术革新,创“煤斗板”地面组合、60吨重一次起吊安装成功的新工艺,使工效倍增,创吊装史上的奇迹,加快了电厂建设速度,受到华北电院和国家发改委的表扬。在2006年的工作中,他带领职工,完成产值1230万元,为年计划的377%,实现利润910万元,为年计划的820%,突破人均创利1.17万元大关。他南战南阳油田,北征石漫滩电厂,四处招揽任务,他精心组织安排,指挥吊运了大西门150余吨人行钢天桥,展现了三建吊装工人的雄风„„2007年,他虽然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共产党员的“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又东征濮阳中原油田基地,与石油职工并肩吊架立井安装钻井设备,为开发中原地区大油田再做新贡献!以上这段文字,都是概括材料。通讯里要不要概括材料?当然要!骨干材料是构成通讯的基本事实,如果缺乏基本事实或基本事实不完整,通讯就很难写好。概括材料,是把有共同特征的事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起来,集中反映事物的特点。如果没有概括,事物就显得单薄,缺乏厚度。具体材料往往表现事物的深度,而概括材料有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二者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全貌。那么,这篇通讯缺少哪些骨干材料呢?哪些材料需要展开写呢?在编辑实践中我认为,某件事情是否要全面展开写,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助于深化主题,是否有助于突出人物个性,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在这篇通讯里,他“大胆技术革新,创‘煤斗板’地面组合、60吨重一次起吊安装成功的新工艺”的事可以展开写,具体写。因为这样可以展现他“技术革新、大胆探索”的精神风貌,突出他“不断进取”的个性。他“年迈多病”,仍然“与石油工人并肩吊架立井安装钻井设备”的事也可以具体写,以表现他“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拼搏精神。这些骨干材料在这篇通讯里举足轻重,没有它们,或者主要事实表述不完整,都会影响人物性格的刻画。当然,有了具体的骨干材料而缺乏相应的细节描写,也同样会影响主题的深化,个性的“升华”。如前所述,细节有助于深化报道的主题,增强新闻的思想性,而描写则给人一种形象的、直观的印象。可以说,细节描写和骨干材料是一个完整的机体,少了谁都或多或少地影响通讯的质量。要注重从个性化的语言和场景描写中刻画人物。几乎在所有的通讯报道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有些稿件也写人物“语言”,但那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过的“书面语”或“政治宣言”,而不是“这个人”的话。如写一个人拒绝去做某件事:我是共产党员,我有义务把党给我的本领献给祖国建设,造福人民,但我无权将一技之长当作自己的“摇钱树”。这话听起来十分生硬,很难让人相信他当时是这样说的。“言为心声,”先进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即先进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职业身份,符合他的脾气秉性,符合他所处的典型环境,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看出人物的气质、神态、情感。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老坚决潘从正的语言就很有特点。潘从正把家里的坛坛罐罐都种上树籽,老伴气得骂他:“老东西,你别吃饭了,就吃你种的树苗吧!”老汉嘿嘿一笑:“你别恼,要吃饱饭还得先造林!”老汉带着青年种树,无限感慨地说:“一棵树成材要几十年,说毁一阵子就完了。种树为人一个理,你们要牢记人民抚养的恩情,学建设,不要学破坏!”老汉住在苗圃,儿女动员他搬回家去住,老汉说:“树苗跟咱儿子一样,俺扶着他们一个一个往上长,要不看着,准全毁了”!“你们伺候俺,谁伺候树苗呢?不走!”潘从正老汉的这些语言多么朴实感人!如果用作者的话去概括“提炼”,就会使人物呆板、僵硬,毫无生气!总之,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就要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人物,用形象化的手法刻画人物,使读者能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这是人物通讯写作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通讯是报纸的大戏,它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一种比消息更深刻、更详尽、更生动的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方家各有见解。下面结合文汇报记者江胜信采写的通讯《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简单谈谈笔者的看法。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写好人物通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访是基础,深入采访,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是写好人物通讯的基础。通讯的采访一般要求比新闻的采访要深一些、细一些,而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更深、更细。采访的好与坏、简单与详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质量,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过硬的材料,才能写出一篇好的通讯来,所以采访是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才算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呢?

第一,要亲自到被采访人生活或学习或工作的地方看看,和被采访人当面交谈,不仅要对他的先进事迹做详细了解,而且还要注意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爱好等等,还要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如《文汇报》记者江胜信同志采访方永刚时,就亲自到辽宁大连、旅顺、沈阳、本溪 4 地采访,到了方永刚家、办公室、教室等第一现场,在他的讲台前站一站,在他的书桌前坐一坐,亲自感受一下方永刚工作或学习的氛围。这样,记者就好像进入了“角色”,有了很深刻的感受,主人翁的形象就在头脑中“活”起来了。这种亲临现场的观察体验,对我们写好通讯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不能单纯为了采访而采访,只问一些与主题有关的问题,不妨打开话匣子与被采访人谈谈各方面的问题,为作者更加了解被采访人打下基础,这样更能运筹帷幄,拓开作者思路。也许事后有些情节或细节不一定能用得着,但对我们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把握文章的脉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写起来也就纵横自如。

第三,多多采访与当事人有关的人物,如朋友、亲戚、同学、领导等。如江胜信在写方永刚稿子前就采访了方永刚家乡的乡亲、他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同学、学生,还有聆听过他讲课的基层官兵、干部群众、竭尽全力为他诊治的医生护士等等,从他们眼里来了解方永刚,让人物更加生动、鲜明。

第四,采访一定要深挖细找,不放过一切机会,不放弃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如江胜信和其他记者集体采访方永刚录音的同时,眼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细节的捕捉,方永刚进入和离开会场的时候,他还主动离开座位,尾随他作了近距离观察,其中很多细节都运用到文章里了,(比如“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疼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采访的那天,有那么一瞬,我看到他喉头凸动,泪要涌出眼眶。他很利索地把食指探入镜片后面的眼角,轻轻一揉,复归常态。至于那类似于京剧花脸的嗓音,则一刻都没有哽咽甚至停顿,仿佛刚刚弹去的,只是眼角的一粒尘埃。”)(和下面举的例子任选其一)又如“经历三次化疗、体质孱弱的方永刚,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这里,脱下厚厚的防寒服、老头帽、大口罩,在十米开外接受我们采访团的集体采访„„病不由人,他那耳侧贴着的胶布和额头豆大的汗滴逃不过我们的眼睛„„”这个细节生动地描写了方永刚在病痛的折磨下却能表现得如此坚强、乐观,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对营造文章的气氛非常有帮助。

第五,挖掘能反映人物的典型事例或情节。有的通讯平平淡淡,读完后让人一点印象都没有,这就是没有挖掘人物的典型事例或情节。一篇成功的通讯,往往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典型事例或情节,而我们要通过采访把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给挖出来。如“坐落于山腰的教学楼前,那 110 级台阶再一次承载了他那异常沉重的步履。他来到教室,为政治系学员 3 队的学员们上完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事前,已经了解方教授病情的学员们被叮嘱课间休息时不要围着方教授问这问那,让他歇一歇,更不能谈及病情。休息铃一响,学员们都很乖巧地躲避方教授的目光,反倒是方教授把大伙叫到自己的身边,问:‘我讲课的声音你们都听得清楚吗?’学员们点点头。方教授解开衣襟,露出身上插着的导流管,一脸的歉然:‘我病了,讲话有点费劲。不然,我会讲得更好更响亮的。’两节课上完,方永刚一字一顿地说:‘祝你们成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室里的空气,凝重而悲怆。”这样的描写,就把方永刚那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听课学员的感情,一下子烘托出来。如果作者没有亲自到方永刚曾经工作的地方去,没有和那些听方永刚讲过课的基层官兵接触的话,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一种简单的叙述,那么,读者读起来便没有味道了。

二、写作是关键

要想完成一篇好通讯,写作更是很重要,写作方法和写作功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所以要想写好一篇人物通讯,就一定要在写作上多下工夫,精雕细琢,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些工夫,吃透材料,要根据思路整理采访资料。采访完后,作者一般手头都有一大堆资料,怎样把这样一大堆资料去粗取精,变成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呢?不要一味地把材料全堆在一起,文章搞得十分冗长,需要根据思路来理顺这些资料,哪些材料归在哪一类,哪些要用,哪些可以不用;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具有说服力的,最能打动人的情节。

第二,通讯是新闻体裁,所以要讲究真实性。所写的东西要绝对真实,反映真人真事,从人物到情节,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不能虚构。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没有发生过的事不要编造,不要凭想象添枝加叶。写通讯不像写小说、写电视剧本、写散文、写诗可以虚构,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第三,要避免只重细节,缺乏提炼。比如江胜信在写方永刚时谈到“方氏”讲解法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在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时,他说:‘和’就是人人张嘴有饭吃,‘谐’就是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力。”在举完这个例子后,作者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加了一句,“形象生动的说文解字,一下子把和谐的道理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样的提炼,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厚度、深度和高度。

第四,要有必要的形象描写。形象描写不要误解为要写花呀,草呀,月亮呀等等,那样理解是很片面的。我们说的形象主要指的是用形象的手法写人。如写方永刚的通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些年来,方永刚倾囊救治长期患病的父母直至为他们送终,自称‘家族精神支柱’的他也不曾间断对众多兄弟及家族晚辈的接济。负担很重的这个家,经济状况近两年才稍稍好转,但还没来得及添置任何一件新家具。不过,他的书房,光从‘软件’的角度,不可不谓之‘豪华’。六个规格一致的书橱以顶天立地的姿态占据了书房的整整一面墙,里面的书籍塞得满满当当。更有一些塞不下的,成堆成摞地码放于书桌以及屋角。同样,在他的办公室,最抢眼的还是书橱。这成千上万册的书,他果真都会去看吗?我随手翻开几本,无一不是圈圈点点。”这一段虽然不是直接写方永刚,但通过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方永刚对书的热爱。在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却能每年花上 5000 元来购买书籍,这在很多家庭是不一定能做到的。这样描写对于引领读者的情绪,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很有作用。写好人物通讯,掌握了采访和写作的要领,写起来就能运筹帷幄、挥洒自如。

第二篇: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平凡的他给了我不平凡的触动

——记我平凡的哥哥罗实鹏

访谈时间:2013年6月23日 访谈方式: QQ、电话、平时交流 被访谈人:我的哥哥——罗实鹏 访谈人:罗姗艳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有着这平凡的感动,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渴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所谓的平凡,是不出众、不耀眼,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那些所谓平凡的小事、小人物中都能映射出不平凡的精神:自强不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这些不平凡的精神本身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不平凡。然而,在他的身上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平凡也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感动!

先苦后甜

摆脱现状

“先苦后甜”,这是小时候经常在我耳际响起的一句话,哥哥时不时用这句话去勉励我、教育我;虽然他只比我大三岁,但懂得的道理却比我多很多很多,他也喜欢用自己所学来的东西再注射给我,我的一生出生到现在无不受到他的熏陶。后来,长大了,每当我遇到挫折,他总会用孟子那句励志座右铭为我打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也是他面对各种挫折与苦难的箴言。曾经的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高考落榜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次次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为了考上一所好点的大学他吃尽了苦头,眉宇间多了几分愁云,甚至有很多青丝都变白发了;曾经的他为了理想从未放弃考研,哪怕现在他去工作了,他还告诉我他还想去考研。这一切只因为他想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我们家庭的现状,为将来更好的生活而先吃点苦头。

勤思苦学

放飞梦想

“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追求梦想的脚步!”,他说他注定是为梦想而生的。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的他,同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纯朴、勤劳。小时候的他,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着班上前五名,只不过那是倒数的,为此,因为读小学二年级了还不会数从一到一百的数字而被母亲拽到祖宗面前用菜刀把耳朵割得鲜血淋漓,母亲的恨铁不成钢乃至用极端体罚方式在他心里留下了无法抹掉的阴影;所以,越是母亲强迫,他就越反抗,导致他对学习也越来越倦怠,对母亲更是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恨,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当着母亲的面称呼过她“妈妈”。

后来,也大概是他读高中的时候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人对他的管制反而减少了,而他也在无声无息中成长了,他开始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了,曾经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告诉我他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虽然这个梦想在我看来离他太遥远了,也很不实际,但是他愿意为他的梦想去努力;所以,读高中时的他还在为他小学的不努力买单,努力了三年到了高考终究还是落榜了,填志愿勉强被贵州的一所专科学校录取了,可是去那学习不到一个月又独自偷偷跑回家去复读了,这件事是在他复读一个多月后才写信告诉我的,他知道家里是不会同意让他去复读的,所以他发誓要刻苦学习,努力改变现状,不能让家里人看扁他,同时,他也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不能重走他的道路,有什么不懂都可以问他等。那个时候的我被他字里行间的每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从那时起他也就是成为了我的榜样,成为了我奋斗的动力。

如果说第一次高考失利是上天对他的考验,那么第二次高考的失利只能说是老天对他的沉重打击了,这次他上了三本的线,可是那不是他的目标,他想凭借努力考上二本。于是他又在网上找到了一所外县的复读学校,义无反顾承载着自己沉重的梦想、背负着父母瞧不起的眼光、忍受着巨大的压力远离了家乡。在他去之前,我觉得他压力太大了,就劝他放弃复读,可是他对我说“不先吃苦,以后怎么能甜?再说,我怎么能这样放弃我的理想?如果现在我放弃了,将来我会遗憾的,何况,我现在是为我的梦想去拼搏,你们不但不支持反而想扼杀我追求梦想的心……”。后来我上大学时问他成功是什么,他说“并不是别人眼里的荣耀,羡慕。而是坚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朴素大方

自立自强

“少麻烦别人,多服务他人!”他说人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他还说他不喜欢什么事情都去麻烦别人,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能自己做好的事尽量少去麻烦他人,实在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别人帮忙也要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这世上除了你父母没有谁会替谁无偿的做一件事。在我的记忆中,他永远是一个平头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并且贴近左边额头上还有一个漩涡,他穿着及其朴素,但是很整洁,这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典型的土鳖形象,然而他自己确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是小小萝卜,小小萝卜有你们这些土壤的营养和阳光的温柔陪伴,现已经不在那么弱弱,叶子已经散开,可以为培养我的土壤挡阴,保留水分,根长的更长、更深了,可以为培养我的土壤保持大雨的淋浴而不致于留失。亲爱的阳光,是你给了我冲破土壤的动力,向往阳光,合成自身的物质基础,我将用这笑容灿烂的叶片给你回报!”。

他从高中时就被检查出的了慢性支支管炎,医生说这种病目前为止还不能根治,只能慢慢养,如果医学得不到发展,这病就会伴随他终生。面对病魔他没有畏惧、没有气馁,他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在学校病发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病,住院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那一年,是我的高考年,他在长沙读大学,病情突然加重了,他自己去湘雅医院看了病,医生要他住院半个月;哥哥在我入高中以来就有每个星期给我写一封信的习惯,目的是鼓励我好好学习,有不懂的题目在信上也可以问他;虽然那时他在住院,但是从未间断过给我写信,他甚至鼓励我要好好锻炼身体,要注意劳逸结合,要我不要为他担心,他的事都能自己搞定。我无法想象他住院期间一个人是怎么面对病魔、面对孤独的,也许这就是他自立自强的一面吧,更是令我为之感动的一面吧!

兴趣广泛

其乐无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还说“只要是干自己喜欢的事,24小时都可以工作”。他的兴趣很广泛,喜欢烹饪、看书、钓鱼、绘画、跑步、骑行、爬山涉水、挑战极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在我有记忆以来就会炒菜做饭了,感觉自己是吃了他做的饭而长大的;他的厨艺在我看来很精湛,不会做的菜看别人做一遍就会了,而且有的只吃过没现场见过怎么做,只有他记住那个味他都能做出来,甚至他也会琢磨出很多新的做菜方法,他就是我们家的厨师。他在学校喜欢看书,我问他最喜欢哪本书,他说他最喜欢达尔文的《相对论》,喜欢他的原因是“不管是古代,现代,还是未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理想都是相对的”。

在他所有的兴趣爱好里面,他说最喜欢的就是爬山涉水和骑行,他有很多驴友,在大学期间他有过环游洞庭湖、环游湖南,骑行韶山等等,环游湖南的路线是骑自行车走国道,途经益阳、常德、沅陵、泸溪、吉首、凤凰、怀化、邵阳、湘潭等市县,他说那是他最黑最瘦的一段时间,一路上虽然很累很苦,但是也很刺激,他还说能在痛苦中欣赏沿途大自然的美也是非常美妙的。他喜欢登山,他去登过华中最高峰——神农架,登过湖南最高峰——雪峰山,登过我们县里镇里最高峰等,我问他每次登到山的顶峰时是什么感受,他说“我感觉我又征服了一座山,我比他更高,看得更远。”。他在学习累了的时候喜欢去寻找灵感,他说他最喜欢去寻找灵感的地方就是衡山,他大学期间去过衡山四次,他还去过张家界、江西武功山、永州韭菜岭、大围山、北京长城、广西北海……,他说他下一个目标就是骑单车去西藏,这个计划他做了很久了,只待有时机去实行了。

“只有在与思想在一起时,我才感到不孤单,才感到力量”他说他喜欢思考,喜欢去空想,也喜欢玩魔方,他说玩魔方能开发他的智力,能让他去观察一个多维的世界。他还这样描述自己“热钟于自己的学习,热钟于别人的批判。热钟于自己的执著,热钟于别人的放流。热钟于自己的空想,热钟于别人的现实。热钟于自己的思想,热钟于别人的冲动。热钟于自己的孤独,热钟于别人的悲欢离合。”

诚于做人

至善至美

“人无信,不立”,他说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和别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诚,说话做事要表里如一。在我印象中他从不撒谎,他说撒谎会很累,做人诚实点活着会轻松很多。他喜欢分享属于他的东西,每次有好吃的,他总会分我一半,就算我不在家他也会给我留着。他在我们学校吃饭,在所有人把餐盘放在餐桌上时,他主动把自己的餐盘放在回收的地方,并且告诉我“这点小事不要去麻烦别人”。

在学校时,他会经常回家看看家人,并经常嘱咐我多回家。其实,他很孝顺,经常给父亲打电话问问近况,母亲去世时他哭得最伤心,每次在家吃饭会给奶奶盛饭等,他学的专业是生物技术,他告诉我毕业之后想去西部发展农业,但是现在受到现实的诸多因素的阻挠还不能实现这个想法。他还说以后等他不想拼搏了就回家乡发展,为家乡做贡献,哪怕回家种田种树也和他专业对口……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平凡朴实”,是我对哥哥的形容,人生的价值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来表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依然不减其含量,平凡的我们也能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芒,所以,我们应当从身边的这些人身上得到启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志存高远,敢为人先,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平凡中成就非凡的自己。

第三篇:人物通讯

“京城好人”刘学军

本报记者 杨明方

《 人民日报 》(2011年12月04日02 版)

10月13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蓟门小区街道上,两岁多的小女孩张慧语过马路时摔倒。此时,一辆汽车正往后倒车,眼看将要轧到孩子,只见一位男子冲上前一把将小女孩抱起。周围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仔细一看,他走路还有点儿跛。施救者是刘学军,住在附近,平时每天都在帮助别人,被称为“京城好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烧饼背后的温情默契

11月27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罗庄西里社区。在进出小区的巷子边上,有一家黄桥烧饼铺。得知记者打听刘学军,店主杨师傅竖起大拇指:“是那个总穿着军裤的同志吧?真是个好人啊!”

攀谈中,记者得知,附近一位70多岁的“空巢老人”赵大爷,常来买烧饼。几个月前,烧饼价格从五毛提到七毛,老大爷嫌贵,就跑老远去买六毛一个的。“刘同志得知此事,找到我们说,以后大爷再来买烧饼,就按五毛卖,中间的差额他来补。”

刘学军又对赵大爷说:“您老以后别再跑那么老远了,这家烧饼卖给您不涨钱,还是五毛一个!”老大爷很高兴,又成了这里的常客。

“每隔一阵儿,刘同志就过来问一下大爷买了多少烧饼。”杨师傅说,刘同志每次给20元,他替大爷付的烧饼“差价”已达百元。好人刘学军和杨师傅之间的“烧饼默契”,赵大爷至今被蒙在鼓里。当记者找到刘学军求证此事,他憨厚地笑了笑,说:“老人上了岁数,拄着拐棍,为节省一毛钱,跑一站地买烧饼,万一摔着碰着,太不值!”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印在刘学军的名片上,很特别。刘学军一直默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名言。

刘学军今年53岁,曾是一名军人,复员后在北京市运输公司第七分公司招待所当所长。30年前,他在扑救单位油库旁的大火时负伤,昏迷7天7夜,做了开颅手术。半年后,他才能拄着拐杖走路。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脑萎缩。出院时,他被告知“只能活两三年”。“我不能在家等死啊。”刘学军下定决心,要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要给社会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后来,因身体三级残疾,他从单位领了退休证,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别人。

他买了辆摩托,每天骑着到公园、河边、公交车站转悠。他随身带个公文包,里面装着外伤急救包、血压计、速效救心丸、雨伞等。看见路边有老人不舒服,他马上给老人量量血压,帮忙打120;看见有人落水或轻生,他就立马跳下水救人……

用生命“演绎”奇迹——

一条新闻“曝光”人间大爱

多年来,刘学军做了好事——无论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都不愿留名。很多曾被他舍身相救的人,时隔多年终于找到他……这样的“人间奇遇”,在刘学军身上一再发生。

2008年3月8日,涂女士从一档电视栏目中看到一名奥运志愿者,正就环保话题侃侃而谈。涂女士不由自主地流下热泪,“他不正是6年前的救命恩人吗!”

原来,6年前的一个傍晚,涂女士带着刚满两岁的儿子散步。途经圆明园东路一河堤时,孩子不慎掉入河中。情急之下,她不顾一切地跳进水里。就在她大口灌水的“绝望”时刻,只听身后“扑通”一声,有人也跳入水中,向自己和孩子游来。很快,那人先把孩子托出水面,接着把她推向岸边。上岸后,只见那人浑身是血。涂女士问对方姓名,他说:“我是谁不重要,你们平安就好。”

此后6年,涂女士未放弃过寻找恩人。终于,“苍天有眼”,在记者的帮助下,涂女士领着8岁的儿子与救命恩人见了面。这时她才得知,为救她和孩子,刘学军头被石头磕破,脚被一根钢筋戳了一个洞,所以“浑身是血”。

2008年3月14日,北京晨报以通栏标题“母子6年踏遍京城找恩人”,配发大幅照片,报道了他们三人相见的感人一幕。

这篇报道引起一位老人的关注。这位老人是王芳的母亲。当她看到报纸上刘学军的照片,一眼认出,“这不正是26年前,把女儿王芳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的好心人吗!”

时光倒流。1982年7月的一天,天降暴雨。刚做了开颅手术出院不久的刘学军,从小营附近家中去清河医院取药。他进入一户农宅避雨,只听屋里传来凄厉的哭声,一个婴儿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原来,孩子误喝农药,孩子的母亲一时慌乱不知所措。刘学军没多想,抱

起中毒的婴儿就向大雨中冲去。因腿脚残疾,他没走几步就倒在了泥水中。脑萎缩影响右半身,他左膝跪地,左手撑地,右手抱着孩子,在暴雨中爬行了四里地才到清河医院。王芳说,从懂事开始,她就一直在找自己的救命恩人。

2008年5月6日上午,27岁的王芳在丈夫陪同下,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敲开了刘学军的家门。刘学军没认出王芳,倒是一眼“认出”她怀里抱着的孩子。“跟当年救的那孩子,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刘学军感慨地说,“真不可思议,当年的婴儿如今都当妈妈了!”“爱能放大,爱能传递”——

一张挂了46年的雷锋像

记者注意到,刘学军家里放着很多雨伞。记者随手撑开一把,只见雨伞内侧用黑色笔写着他的姓名、手机号码,上面还有一句话:“爱心伞给您温暖,用完后,请您放在一个地方,给我打电话,我会自己去取。”

去年7月,一天下着大雨。刘学军把伞递给一位孕妇,并帮她拦了一辆出租车。一周后,刘学军接到孕妇丈夫打来的电话,约他面谢。第二天,刘学军在约定地点看到100把崭新的雨伞和一封感谢信。

“爱能放大,爱能传递。”刘学军说,好几次收伞时收回10把、20把雨伞。“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十分感动。”

在刘学军家客厅左侧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伟大战士雷锋”像。记者仔细一看,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9月第1版、同年10月第4次印刷,定价0.15元。

“雷锋的事迹影响了我一生。”刘学军说,他刚上小学时,正赶上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他跑到书店买了5张雷锋像,“家搬到哪里,雷锋像就挂到哪里。”

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的黄飞同学在知春路下天桥时险些晕倒,当时正在那里撕小广告的刘学军上前把她托住。那个天桥坡度很陡,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黄飞特意给本报写来一封长信,希望“把像刘学军这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到整个社会”。

除了社保每月发放的一两千元退休金,刘学军几乎再无其他收入。他省吃俭用,一年四季换着穿两条褪色的军裤。但在资助困难户和贫困学生方面,他却很大方,甚至不惜变卖家里祖传的物品。他的爱人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对刘学军很支持,有时还要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交给刘学军资助别人。

HTC董事长王雪红入选央视人物

12月9日上午消息,中央电视台日前公布2011年中国经济人物,一共有20人与团体入围,包含多位央企、民企与政府官员,HTC董事长王雪红也名列其中,成为该评选成立以来首位入围的台湾企业家。

市场人士指出,王雪红入选这次央视经济人物,可视为是大陆认可台商经济贡献的一种表现。而HTC不但是少数能从海外“红”回大陆的品牌,更能在海外的手机市场与苹果分庭抗礼,相当具有代表性。

王雪红是新一代创业家的代表,虽然有着雄厚的家世背景,但却能独树一格自创品牌,并在国际科技巨头的合攻之下,杀出重围,让HTC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领导品牌。而这样挑战权威的创新之路,也成为王雪红入选的主要理由。

央视中国经济人物评选从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王雪红虽然是首位入围的台湾企业家,但却不是第一个获选的台湾人。林毅夫在2008年时,就曾以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获选当年的经济人物。

据了解,央视中国经济人物评选普遍被视为是当中国经济表现的缩影,而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景气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质量”则成为今年主题,高科技、文化创艺、网络则是入围企业最多的产业。中兴、联想、宏达电等企业更被视为是高科技企业走出海外的象征。

在历年的经济人物入围者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大企业外,也常常会有知名度较低的公司,今年内蒙古蒙草抗旱公司董事长王召明的入围,除了该公司在绿化种植技术上的创新之外,更被视为是大陆积极发展绿能环保产业的缩影。

作者:晨晖来源:新浪科技

第四篇: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人物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范文《人物通讯》。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第五篇: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编辑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目 录

1简介 2含义 3类型 4写作 5手法

6写作技法

1简介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载尤其引人注目。但通讯的时效期不及消息。

2含义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 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 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

3类型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4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4.借景写人

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5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具体要求:

1.要抓吸引人的故事——抓住故事使人物丰满

人物通讯如何做到故事化呢?首先,要正确选取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其次,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叙述;最后,要设法增强故事或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悬念、吸引力。当然,人物通讯故事化有一条底线,就是人物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人物通讯就变成小说了。

2.打动人的细节——细节使人物更鲜活 3.个性化的语言——语言使人物更生动

在具体写作中,人物语言要合乎所写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等,要逼真,要口语化;还要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贴切自然,生动传神。

最后,注意采写人物的忌讳。1.忌主题分散,面面俱到。2.忌记者跳出采访发表评说。

3.忌虚构故事,滥用形容词,影响人物表述的客观性。

6写作技法

(1)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思想之光(2)通过侧面描写,突出先进人物的思想之光(3)记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下载如何写好人物通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写好人物通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物通讯

    英雄赞歌 ——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冯春梅 朱玉 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

    人物通讯

    快乐向前冲 ——冶金工程事业部钢材加工配送工程部积极开展“十佳文明窗口”创建活动 莱芜讯近日,冶金工程事业部钢材加工配送工程部又收到用户的一封表扬信,对该部职工快乐......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成员 顾丽娜 颜玉姣 朱彬 人物通讯 定义――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

    人物通讯

    这是一篇由xiexiebang.com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宫崎骏的人物通讯,希望对尊敬的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的读者有帮助。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范文追溯到多少岁月的顶峰,千百年风云变换,是发展指使这科技,是思想酝酿着传奇。千百年来的想象空间,一个个连成的精神片段交织在一起,动画的孕育而生满足的不是一个人的......

    人物通讯

    一、 什么是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

    人物通讯

    用挚爱和赤诚点亮精彩人生 ——记王营镇长安小学田海林校长 本报通讯员王 永 翻开长安小学田海林校长的履历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历程:1981年淮安......

    人物通讯,

    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山 ______记黄家营镇中心小学教师刘应为 整理撰稿 宋园(黄家营镇中心小学) “为了谁?为了谁?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山„„”这是洋县黄家营镇中心小学刘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