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

时间:2019-05-13 12: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

第一篇: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

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制

目录

1铝材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概况.......................................................1 2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1 3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在船舶领域研发及工程化的发展问题...............3 4项目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4 4.1项目的基本内容................................................................................4 4.2项目总体目标....................................................................................4 4.3阶段思路............................................................................................4 5 项目现有基础、启动条件极其运行机制..........................................5 5.1项目现有基础....................................................................................5 5.2项目运行机制....................................................................................51铝材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概况

铝材在船舶上的应用发展得很快,铝合金已成为造船工业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现在铝材在造船业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小自舶板、汽艇,大到万吨巨轮,从民用到军用,从高速气垫船到深水潜艇,从渔船到海洋采矿船都在采用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材料做为船壳体、上层结构、各种设施、管路以至用具。船舶用铝合金材料包括板、型材、管、锻件、铸件等,随着船体大型化和挤压技术的进步,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应用飞速发展。船用型材的铝合金主要有5154、5083、6063和6082等,典型的船舶型材种类及尺寸有:a、高40~300mm的对称圆头扁铝;b、高40~200mm的非对称圆头扁铝;c、厚3~80mm,宽7.5~250mm的扁铝;d、高70~400mm的同向圆头角铝;e、高35~120mm的反向圆头角铝;f、15×15~200×200mm的等边角铝;g、20×15~200×120mm的非等边角铝;h、凸缘25V×45,腹板40~250mm的槽铝;i、200~2500mm扁宽薄壁带筋壁板型材;j、100~800mm扁宽空心壁板型材等等。除了一些常规的型材外,船舶上使用的特殊型材,如龙骨、舷墙、桅杆、、舱底和船底外板型材等。铝合金是代替钢材作为船壳体及船舶上层结构的理想材料,也是当今所需要的节能、环保绿色材料,铝合金与钢配合建造船舶,可使船舶减重达50%以上。2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

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2007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造船、修船和船舶配套业实现全面增长,全国规模以上1059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工业增加值68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3%和7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60%以上。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5亿元,同比增长136%。船舶运输业经过一轮快速发展,我国将摆脱国外生产技术使用对铝合金的限制,尽量多采用铝合金材料作为船舶的船体及上层建筑材料,铝材在船舶运输领域应用潜力会更大,根据中国铝业网对船舶运输业中铝合金材料用量测算,2009年~2012年对铝轧制材的用量为0.6万~0.8万吨,铝挤压材用量在0.4万吨。

近几年,国内在铝合金船舶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6年末,丛林集团首次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油污清理公司芬兰某公司研制成功了铝制工作艇;2008年,山东烟台首艘防倾覆军用全铝登陆艇出口军用;由中船重工七○一所设计国内最大型全铝合金穿浪双体工作船“东远01”在09年3月下水;而在南方,广州英辉南方造船公司为土耳其建造了两艘大型铝合金高速车客渡船,是当时亚洲建造的最大规格铝合金船;2009年武昌船舶重工自主研发、自主建造最大全铝合金穿浪双体船;山东龙口丛林集团下属的龙口市丛林铝合金船舶有限公司研制开发铝合金特种工程船、游船、冲锋舟等铝合金船艇。国内高性能铝合金船舶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推进了高性能船舶的发展。

开发超大船体轻量化设计技术、船体超大分段制造工艺和精度控制技术、船体焊接及船用大型曲轴锻件等技术,是船体设计建造技术的重点。可以看出船舶的轻量化与高性能化是其发展趋势,铝合金材料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是传统木制、钢制以及玻璃钢船艇的更新替换产品,可以预计,铝合金材料一定会在船艇领域发挥独特优势,在船艇制造领域的推广运用发挥极大的作用。3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在船舶领域研发及工程化的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船舶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原因主要有:

第一,铝材料虽然对船舶运输实现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价格高的缺陷,妨碍了其推广使用。特别是在船舶交通运输工具结构件使用方面,如果相同部件使用铝合金材料的价格是钢铁材料的3倍以上,船舶运输工具需要连续化、规模化生产制造才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对原材料价格的稳定有较高要求。

第二,铝合金在船舶运输领域的应用已经展开,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影响铝材料的推广使用。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是铝板与钢板的焊接技术和船体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问题,船舶用大型、大断面、复杂断面的铝合金型材挤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4项目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4.1项目的基本内容

开发出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及可焊性的船舶应用铝合金。4.2项目总体目标

课题1——开发高速快艇上层建的铝合金薄板

经成分配比设计——熔炼铸造——挤压成型——精整矫直的工艺路线得到最合适工艺技术的铝合金薄板。

突破薄板焊接变形大较难较平,焊缝合格率低、易产生裂纹缺陷的技术难点,设计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参数,获得最优焊缝质量。课题2——开发船舶用铝合金整体壁板。

整体壁板制备采用成分设计——熔铸——均匀化退火——挤压——矫直的工艺流程,对铝合金整体壁板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4.3阶段思路

材料开发——针对应用需求,通过添加微量元素等方法调整材料成分。

工艺研究——对熔炼铸造、挤压成型工艺进行调试、焊搅拌摩擦焊结及热处理工艺参数设计,优化工艺参数。

性能测试——对加工出的样品进行强度、抗弯变形及耐腐蚀性能

测试,整理相关数据。项目现有基础、启动条件极其运行机制 5.1项目现有基础

山东伟盛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船舶铝材项目; 厦船海工船铝合金焊接工艺项目;

山东华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速列车、船舶用铝合金材料项目;

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重点科技项目“铝合金船体结构建造工艺研究”及“船舶技术设计系统应用研究”;

由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完成的“高速船舶用高性能5xxx系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研制”项目。5.2项目运行机制

本项目需由国家提供部分资金扶助及政策支持,并进行监管,再由企业联合科研单位进行项目开展实施:

(1)创新平台建设:企业联合科研单位组建开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开发方向及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分析、测试、评价平台建设:建立分析测试机构,对试制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对成型样品进行应用测试,并将数据反馈开发团队,进行再次开发。制定相应指标标准,方便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

(3)产业化示范平台建设:建立试制生产线,模拟产品生产过程,工艺完善后进行推广应用。

第二篇:用铝合金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

用铝合金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

2011-7-6 15: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中国汽车材料网

杜明义(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摘要:介绍了铝合金在汽车上应用的实例,分析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揭示了铝合金材料在汽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与应用空间。

关键词:汽车;铝合金;轻量化

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智能和网络是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节能和环保更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向大气排出CO2和有害气体及颗粒已成为汽车界主要的研究课题。减少汽车自身质量(汽车轻量化)是汽车降低燃油消耗及减少排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轻量化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优化汽车框架结构;另一个是在车身制造上采用轻质材料。而目前常用的轻质材料为铝合金。

目前,世界交通运输业用铝为铝产量的26%,而我国仅为5.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铝合金材料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上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现代轿车发动机活塞几乎都用铸铝合金,这是因为活塞作为主要的往复运动件要靠减重来减小惯性,减轻曲轴配重,提高效率,并需要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较小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在350℃左右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铸铝合金能符合这些要求。同时由于活塞、连杆采用了铸铝合金件,减轻了质量,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了噪声,使发动机的油耗下降,这也符合汽车的发展趋势。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对汽车本身来说,约70%的油耗是用在车身质量上的,所以汽车车身铝化对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至关重要。奥迪汽车公司最早于1980年在Audi80和Audi100上采用了铝合金车门,然后不断扩大应用。1994年奥迪公司斥资800万欧元建立的铝材中心(1994年~2002年),两年前被更名为“奥迪铝材及轻量化设计中心”。1994年开发第一代Audi A8全铝空间框架结构(ASF),ASF车身超过了现代轿车钢板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水平。但汽车自身质量减轻了大约40%。随后于1999年诞生的Audi A2,成为首批采用该技术的批量生产轿车。2002年,奥迪铝材及轻量化设计中心又实现了第二代Audi A8的诞生。

在此期间,美国铝业公司开发了全新的汽车生产技术。如今,铝制车身制造的自动化操作程度已达80%,赶上了传统钢制车身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奥迪公司与美国铝业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共同开发一款全新的可以批量生产的全铝车身汽车。

美国铝业公司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品种繁多、性能优异的汽车部件和总成,包括车身覆盖件的铝板、压铸轮毂、配电系统、底盘和悬架部件,以及保险杆、发动机支架、传动轴、车顶系统等总成;包括Audi A8的第二代ASF框架结构、宝马5和7系列的铝制悬架、日产Altima的发动机罩和轮毂、法拉利612 - Scaglietti的全铝车体结构,以及捷豹XJ采用的真空压铸技术。美铝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使这些车型向着更轻量化、更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制约铝合金在汽车上大量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价格比钢材的高,为了促进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必须降低材料成本。除开发低成本的铝合金和先进的铝合金成形工艺外,回收再生技术可进一步降低铝合金的生产成本。扩大铝合金应用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各种连接技术,今后发展的多材料结构轿车要求连接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铸铁一铝、钢一铝、铝一镁等),对这些连接技术以及对材料和零件防腐蚀的表面处理技术,是今后扩大铝合金在汽车上应用的重要课题。

汽车广泛应用的铝制轮毂是铝合金在汽车上应用的一个例子,铝合金轮毂的优点是:

(l)省油。平均每个铝合金轮毂比相同尺寸钢轮毂轻2 kg,一台轿车用5个便节省l0kg质量。根据日本试验,5座位轿车质量每减轻l kg,-年约节省20L汽油,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铝合金轮毂价格虽然比一般钢轮毂的高,但每辆汽车行走2万km,所节省的燃料费便足够抵回其增加的成本。

(2)增加发动机寿命。根据发动机负荷与功率曲线图,当负荷增大至某一程度后,其功率反呈降低趋势,此边际表示此时每一单位负荷发动机将特别耗油。发动机负荷减轻.自然减少故障,延长寿命。

(3)散热好。铝合金的传导系数为钢的3倍,散热效果好,长途高速行驶时也能使轮胎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使刹车鼓及轮胎不易老化,增加寿命,降低爆胎的机会。

(4)真圆度好。真圆度精度高达0.05mm,运转平衡性能好,有利于消除一般车身超长时方向盘抖动现象。

(5)坚固耐用。铝合金轮毂之耐冲击力、抗张力及耐热能力较钢轮的好。

(6)美观。一般钢轮毂因生产工艺所限,形式单调呆板。铝合金轮毂则有各式各样的设计,加上光泽、颜色效果好,从而提高了汽车的价值与美观。

综上所述,铝合金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前景是很好的,但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渐在航空工业上得到应用,因此铝合金材料在很多工业部门的应用也将受到其他新型材料严峻的挑战,必须不断开发新的铝合金品种,新的加工工艺,更加提高材料的性能,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篇:幕墙、铝合金门窗用建筑结构标准(模版)

幕墙用建筑结构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50009-2001代替GBJ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 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GBJS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代替GBJ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 GBJ37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 GBS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7 GBJ26 民用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 GBJ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9 Gb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17-2003代替GBJ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11 GB50010-2002代替GBJ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8-2002代替GBJ17-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 13 Ys11 预埋件设计规程 GBJ81-2002代替GBJ81-9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50210-2001代替GBJ210-83/GBJ301-88/GBJ73-9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6 GB50204-2002代替GB50204-92/GBJ321-9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7 GB50205-2001代替GB50205-95/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8 JCJ85-200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范 19 JGJ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0 Jg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1 Gb1804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尺寸的极限偏差 22 JCJ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 23 GB17740-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 24 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 25 JGJ/T97-95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26 GB50223-9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T18575-2001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实验方法 28 GB50045-2001(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9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30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1 GB/T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32 GB50319-2000 建筑工程监理规范 33 GB18306—200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68—2001代替GBJ68-8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35 JGJ3-2002代替JGJ81-9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6 JGJ/T121-99代替JGJ/T1001-91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37 GB/t14370-2000代替GB/T14370-9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

(二)建筑幕墙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JGJ102-2003代替JGJ102-96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2 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3 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4 JG3035 建筑幕墙 JGJ13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6 JG138-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7 JGJ/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8 GB/T15225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9 GB/T15226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 10 GB/T15227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11 GB/T15228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 12 GB/T18091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250-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14 DBJ/CT014—2001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15 JG139—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16 DGJ08—83—2000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

(三)建筑门窗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GB8478-2003代替 GB8478-87/GB8480-87/GB8482-87 铝合金门 2 GB8479-2003代替GB8479-87/GB8481-87 铝合金窗 3 DBJ15-30-2002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6 GB/T3015.1 推拉自动门 7 GB/T3015.2 平开自动门 8 GB5823 建筑门窗述语 9 GB5824 建筑门窗口尺寸系列 10 GB5825 建筑门窗扇开关面的标志号 GB7106-2002代替GB7106-1986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12 GB7107-2002代替GB7107-1986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13 GB7108-2002代替GB7108-1986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14 GB8484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8485-2002代替GB8485-1987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16 GB11976-2002代替GB11976-1989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17 GB9158 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18 GB9296 地弹簧 19 GB9297 铝合金门插销 20 GB9298 平开铝合金窗把手 21 GB9299 铝合金窗撑挡 22 GB9300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 23 GB9301 铝合金门窗拉手 24 GB9302 铝合金窗锁 25 GB9303 铝合金门锁 26 GB9304 推拉铝合金门用滑轮 27 GB9305 闭门器 28 QB/T2473 外装门锁 29 QB/T2474 弹子插芯门锁 30 QB/T2475 叶片门锁 31 QB/T2476 球型门锁

JB2702 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33 GB/T13821 锌合压铸件 34 GB/T15114 铝合金压铸件 35 QB/T6414 铸件尺寸公差 四)钢材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1 GB700 碳素结构钢 2 GB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3 GB3077 合金结构钢 4 GBT1591 低合金高强结构钢 GB/T4171-2000代替GB/T4171-84 高耐候结构钢 6 GB/T4172-2000代替GB/T4172-84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7 GB716 碳素结构钢冷轨钢带 GB/T1125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冷轨薄钢板及钢带 9 GB/T91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冷轨薄钢板及钢带 10 GB/T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冷轨薄钢板及钢带 11 GB/T1715 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轨园钢 GB/T6728 结构用冷弯心型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13 GB/T3094 冷拔无缝异型钢管 14 GB/T8919 制绳用钢丝 15 GB/T8918 钢丝绳 16 GB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17 GB/T23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4340 金属维氏更高深莫测试验方法 19 GB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测量方法 21 GB6807 钢铁工件涂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22 GB/T9799 金属覆盖层饮铁件的锌电镀层 23 GB2518 连续热度锌钢板及钢带 24 GB/T12754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 25 GB/T5117 碳钢焊条 26 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 28 GB6946—1993 钢丝绳铝合金压制接头 GB/T228-2002代替

GB/T228-1987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28 GB/T5224-2003代替GB5224-9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 五)不锈钢材料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1 GB/T1220 不锈钢 2 GB/T4226 不锈钢冷加工钢 3 GB/T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 4 GB/T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 5 GB/T4239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6 GB/T4227 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 7 GB/T14975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8 GB/T4232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9 GB/T4240-93 不锈钢丝 GB9944-2002代替GB9944-98 不锈钢丝绳 11 GB/T2100 不锈钢酸钢铸件技术条件 12 GB/T983 不锈钢焊条

(六)铝合金材料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GB/T16474 变形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2 GB/T16475 变形铝合金状态代号 3 GB/T3190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 4 GB/T6987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5 GB3193 铝及铝合金热轨板 GB/T3880-1997代替GB3880、GB10568-89、GB3193-82、GB10569-89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3194 铝及铝合金板材尺寸及允许偏差 8 GB/T17748-1999 铝塑复合板 9 GB3191 铝及铝合金挤压材 10 GB3196 铆钉用料及铝合金线材 GB/T5237.1-2000代替GB/T5237-93 建筑铝型材 基材 12 GB/T5237.2-2000 建筑铝型材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13 GB/T5237.3-2000 建筑铝型材 电泳涂漆型材 14 GB/T5237.4-2000 建筑铝型材 粉末喷涂型材 15 GB/T5237.5-2000 建筑铝型材 氟碳漆喷涂型材 16 GB8013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 范 17 GB8014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定义和测厚 度规定 18 GB8015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试验方法 

1、重量法规

2、分光束显微法 GB/T11110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封孔质 量测定方法导纳法 20 GB/T14952.1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封孔质 量评定酸浸法 21 GB/T14952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测定磷 铬酸法 22 GB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 贮存 23 GB/T429.2-2000 铝幕墙板 氟碳喷漆铝单板 24 JG/T133-2000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25 YS/T431-2000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26 YS/T429.1-2000 铝幕墙板 板基 27 YS/T432-2000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 YS/T429.2—2000 铝幕墙板 氟碳喷漆铝单板 YS/T437-2000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 程序要求

(七)玻璃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1 GB4870 普通平板玻璃尺寸系列 2 GB4871 普通平板玻璃 3 GB11614-1999代替GB11614-1989 浮法玻璃 GB/T11944-2002代替 GB/T11944-1989/

GB/T7020-1980 中空玻璃 5 GB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6 GB/T9963-1998代替GB9963-1988 钢化玻璃 7 GB/T9962-1999代替GB9962-1988 夹层玻璃 8 JC433 夹丝玻璃 9 JC/T536 吸热玻璃 JC/T511-2002代替JC/T511-1993 压花玻璃 11 JC693 热反射玻璃 12 低辐射玻璃 GB15763.1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14 GB2680 平板玻璃可见光总透过率测定方法 GB/T268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射透射比太阳底总透射 比紫外线透射比及窗玻璃参数测定 16 GB5137.1 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17 GB5137.2 安全玻璃复合防火玻璃耐紫外线 性能试验方法 GB5137.3 安全玻璃耐辐照高温潮湿和耐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19 GB7020 中空玻璃测试方法 20 GBJ 夹丝玻璃防火等级 21 GB12531 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22 GB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23 JC/T292 平板玻璃平整度试验方法 24 JC/T675 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 25 JC/T676 玻璃材料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26 JC/T67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风压试验方法 JC/T678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28 JC/T679 玻璃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29 GB/T18701-2002 着色玻璃 30 GB/T17840-1999 防弹玻璃 31 JGJ113-97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32 JC/T872-2000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

GB/T18915.1-2002(JC693-1998废止)镀膜玻璃 第一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34 GB/T18915.2-2002 镀膜玻璃 第二部分 低辐射镀膜玻璃 35 JC/T915-2003 热弯玻璃

(八)石材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JC/T204-2001代替JC-204-92 天然花岗石荒料 2 JC/T202-2001代替JC-202-92 天然大理石荒料 GB/T19601-2001代替JC205-1992(1996)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4 GB/T18600-2001 天然板石 GB6566-2001代替GB6566-2000/GB6763-2000/JC518-1993(199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9966.1-2001代替GB/T9966.1-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GB9966.2-2001代替GB/T9966.2-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干燥、水饱和、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9966.3-2001代替GB/T9966.3-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 GB9966.4-2001代替GB/T9966.4-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耐磨性试验方法 GB9966.5-2001代替GB/T9966.5-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11 GB9966.6-2001代替GB/T9966.6-88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耐酸性试验方法 12 GB9966.7-2001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检测板材挂件组合单元挂装强度试验方法 13 GB9966.8-2001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用均匀静态压差检测石材挂装系统强度试验方法 GB/T18601-20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15 GB/T17670-1999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16 GB/T13890-92 天然饰面石材术语 JC/T79-2001代替JC79-9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JC830.1-830.2-1998 干挂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及其不锈钢配件

(九)粘结与密封材料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GB/T1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2 GB5576 橡胶与命名 3 GB5577 合成像胶牌号规定 4 GB/T16587 硫化橡胶分类橡胶材料 GB10711 建筑橡胶密封垫密封玻璃窗和银板的予成型实心硫化结构密封垫材料规范 6 GB10712 建筑橡胶密封垫密封玻璃窗和银板的予成型实心硫化橡胶 7 GB/T3672 模压压出和压延实心橡胶制品的尺寸公差 8 GB/T5574 工业用橡胶板 9 GB12002 型性门窗弹性密封条 10 JC485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 JC/T486-2001代替JC/T486-1992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12 JC482 聚氨脂建筑密封膏 13 JC483 聚硫建筑密封膏 14 JC484 丙烯酸脂建筑密封膏 15 GB/T14683 硅酮建筑密封膏 16 GB1347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17 GB/T533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试方法 GB/T529-1999代替GB/T529-91 硫化或热型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型、直角型、新月型试样)GB7759 硫化橡胶在常温下恒定形变缩水久变形测试 GB/T531-1999代替GB/T531-1992、GB/T11204-1989 硫化橡胶邵氏A硬度的测定方法 GB/T5721 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一般规定 22 JC/T635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 23 JC/T887-2001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胶 24 JC/T881-2001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 25 JC/T882-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26 JC/T883-2001 石材用建筑幕墙胶 27 JC/T884-2001 彩色涂层钢板用建筑密封胶 28 JC/T885-2001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29 JC/T902-2002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30 JC/T914-2003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

(十)连接紧固件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1 GB/T41 六角螺母C级 2 GB/T65 开槽柱头螺钉 3 GB93 弹簧垫圈 4 GB95 平垫圈C级 5 GB97.1 平势圈A级 6 GB/T818 十字槽盘头螺钉 7 GB/T819 十字槽沉螺钉 8 GB/T820 下字槽半沉头螺钉 9 GB845 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10 GB846 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11 GB847 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12 GB859 轻型弹簧垫圈 13 GB953 等长双头螺柱 GB/T3098.1-2000代替gb3098.1-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15 GB/T3098.2-2000代替gb3098.2-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16 GB/T3098.4-2000代替gb3098.4-1986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17 GB/T3098.5-2000代替gb3098.5-85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3098.6-2000代替gb3098.6-1986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19 GB/T3098.15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20 GB/T5285 六角自攻螺钉 21 GB/T5780 六角头螺栓C级 22 GB/T5781 六角螺栓C级全螺纹 GB/T5782-5784 六角头螺栓A、B级 24 GB12615 封闭扁园头抽芯铆钉 25 GB12616 封闭沉头抽芯铆钉 26 GB12617 开口型沉头抽芯铆钉 27 GB12618 开扁园头抽芯铆钉 28 GB/T15856.1 盘头自粘自攻钉 29 GB/T15856.2 沉头自钻自攻钉 30 GB152.1 铆钉用通孔 31 GB152.2 沉头螺钉用通孔 32 GB152.3 园柱头螺栓用通孔

GB/T16823.1-1997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34 GB/T14370-200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35 GB12619—90 抽芯铆钉 技术条件

GB/T3103.1-2002代替GB3103.1-1992 紧固件公差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凯德◎牌自粘式木门密封条采用优质三元乙丙(EPDM)橡胶发泡而成,主要特点有: ●优异的耐天候抗老化性能 ●耐臭氧、耐化学腐蚀特性

●超强弹性,200%的拉伸 ●优异的耐寒耐热性能(-50℃~+170℃)●发泡柔性密封条 ●进口高粘度背胶 制造标准:

1、GB12002-89《塑钢门窗用密封条》

2、GB320 281NAF05-2000《建筑幕墙用硫化橡胶密封条》

3、ISO3934(GB10712)《建筑橡胶密封垫-密封玻璃窗和镶板的预成型实芯硫化橡胶材料-规范》

密封条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方法

安装技术

1、玻璃垫条及止口胶条:(窗框、窗扇)应在焊接清角后将胶条按正确面顺方向用专用辊轮将胶条少许用力往型材槽口内推进,同时将胶条头部向下压到嵌入型材槽口内为止。由于胶条属弹性体,通过辊压后,可能会出现回缩,正确的方法是:在胶条安装到两端接口处时,将胶条两端往中间回缩一点,并留下2-3厘米的收缩余量,然后剪断嵌入槽口内。

2、玻璃压条:将胶条按正确面用手工方式将胶条尖端处穿入型材槽内,再用力按胶条的外露面,将胶条压入玻璃与型材的间隙处。两端头的胶条向中间回缩一点,留出1-2厘米的长度后剪断,按入槽口内。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建筑门窗用材料技术要求 3.1一般规定 3.2型材 3.3玻璃

3.4五金配件、附件、紧固件 3.5密封材料 3.6硅酮结构密封胶 3.7隔热材料 3.8其它材料 4建筑门窗设计 4.1一般规定 4.2门窗立面设计 4.3门窗结构设计 4.4气密性能设计 4.5水密性能设计 4.6保温性能设计 4.7隔声性能设计 4.8防雷设计 4.9其它安全性设计 4.10设计、试验验证 5加工制作 5.1一般规定 5.2门窗构件加工 5.3门窗组装 5.4成品保护 6安装施工

6.1墙体、洞口质量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6.2门窗安装的主要作法和要求 6.3施工安全及安装后的保护 7工程验收与保养维修

2.1 外门、外窗 external door or external window 有一个面朝向室外的门或窗。

2.2 铝合金门窗 aluminium allay door and window 用铝合金型材制作框与扇的门和窗。

2.3 塑料门窗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door and window 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 制作框与扇 的 门和窗。2.4 受力构件 force support element 参与受力和传力的杆件(披水板、装饰板除外)。

2.5 隐框、半隐框窗 hidden or semi-hidden frame supported window 采用结构胶将玻璃与窗框或窗扇构架粘结装配在一起,框、扇型材构件不显露或部分显露于室外表面的铝合金窗。

2.6 雨幕原理 rain curtain principle 在建筑外围护结构或构件空腔的室外表面开口构造处进行适当的遮蔽形成雨幕,并对室内表面接缝进行有效的密封,以实现空腔内气压与室外风压力的平衡,从而减少或消除雨水通过外部开口的作用力,防止外围护结构或构件发生雨水渗漏的设计原理。2.7 隔热性能 hea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建筑门窗在夏季阻隔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外高温得热的能力。(建筑门窗阻隔热量传递的能力)2.8 干法安装 dry method installation 在门窗洞口墙基体上预先设置金属附加框架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待洞口周围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全部完成后,再在附加框架上固定门窗框的安装方法。2.9 湿法安装 wet method installation 在门窗洞口周围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之前开始安装门窗,通过连接件在洞口墙基体上固定门窗框,然后对门窗框与洞口墙基体间隙进行防水密封处理的门窗安装方法。

2.10 外门窗综合遮阳系数(SW)integration adumbral coefficient of outer door and window 考虑外门窗本身和门窗洞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外门窗本身的遮阳系数 SC 与门窗洞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 SD 的乘积。2.11 抗风压性能 win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关闭着的外门窗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的能力。以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之前的风压力差值 P3 表示。

2.12 气密性能 air permeability performance 外门窗在关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通常以建筑外门窗在标准状态(气温 20 ℃ , 气压 101.3kPa)下,压力差为 10Pa 时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 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 表示。

2.13 水密性能 watertightness performance 关闭着的外门窗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以发生严重渗漏前的风压力差值 P 表示。

2.14 计权隔声量 weight-counted sound insulation quantity 将测得的门窗空气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与国家标准 GBJ121 规定的空气声隔声参考曲线按照规定的方法相比较而得出的单值隔声评价量。用 Rw 表示,单位为 dB,取整数。2.15 传热系数 thermal transmittanc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外门窗两侧空气温差为 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以 W/(m 2 ² K)计。

2.16 安全玻璃 safety glass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它玻璃制品。建筑门窗用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建筑门窗选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和质量保证书。

3.1.2门窗材料应选用耐气候性材料。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及耐候钢外应进行锌电镀锌处理或涂防锈漆等防腐蚀处理,铝合金型材应进行表面处理。

3.2 型材

3.2.1 铝合金型材

a.门窗用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份应符合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 份》的有关规定,铝合金型材质量应符合 GB 5237 《铝合金建筑型材》的有关规定。型材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可按普通级执行,对有装配要求的尺寸,其允许偏差应达到高精级或超高精级。b.铝合金型材采用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进行表面处理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237 《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质量要求,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应满足表 2.2.2 的要求。

表 2.2.2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层的厚度

品种 阳极氧化、着色

电泳涂漆

粉末喷涂

氟碳漆喷涂

厚度 AA15 B 级 40 μ m ~ 120 μ m ≥ 30 μ m 注:有特殊要求的按 GB 5237 选择。

c.受力构件(指参与受力和传力的杆件)应经计算确定,其未经表面处理的型材最小实测壁厚:窗应≥ 1.4mm,组合窗拼樘管应≥ 2.0mm,门应≥ 2.0mm。3.2.2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 — U)型材

应符合 GB/T8814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 - U)型材》的规定,同时须满足下列要求。a.气候老化性能:暴露 4000h 后,冲击强度保留率 ≥ 60 %;颜色变化 △ E * ≤ 5,△ b * ≤ 3 ;

b.可焊性:平均值≥ 35N/mm 2 ;最小值≥ 30N/mm 2 ; c.弯曲弹性模量≥ 2200MPa ;

d.低温落锤冲击性能:在 1.0 m 高度下,锤体质量 1Kg,型材可视面破裂个数 ≤ 1 个; e.主型材两个相对最大可视面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2.0 %,每个试样两可视面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之差应≤ 0.4 %,辅型材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0 %; f.维卡软化温度按 B 法要求进行,为 75 ° C ;

g.主型材 可视面最小壁厚:平开门窗≥ 2.5mm、推拉门窗≥ 2.3mm ; h.主型材断面应具有独立的保温(隔声)腔室、增强型钢腔室及排水腔室。注; 主型 材是指通过焊(螺)接构成门窗框、扇的型材。

3.2.3 铝塑复合、铝木复合材料及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窗型材 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工艺性能及装饰性能,用其制作的建筑外门、外窗的物理性能 及使用功能应符合本规范中对建筑外门、外窗的规定。

3.2.4 采用断冷桥技术制作的金属门窗型材连接部位的抗剪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隔热材料的性能要求见 3.7 条。

3.2.5 彩色涂层钢板门窗型材应符合 JG/T115 标准的规定。

3.3 玻 璃

3.3.1 建筑门窗玻璃应采用国家标准 GB 11614 《浮法玻璃》规定的建筑级浮法玻璃或以其为原片的各种加工玻璃,也可采用夹丝玻璃、压花玻璃。3.3.2 建筑门窗玻璃的品种、颜色和性能,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选用。玻璃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及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 GB 9962 《夹层玻璃》 GB/T 9963 《钢化玻璃》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T 11944 《中空玻璃》 JC 433 《夹丝玻璃》 JC/T 511 《压花玻璃》 JC/T 536 《吸热玻璃》

GB/T 18915.1 《镀膜玻璃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GB/T 18915.2 《镀膜玻璃 低辐射镀膜玻璃》

3.4 五金配件、附件、紧固件

3.4.1 建筑门窗采用的五金配件、附件、紧固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3.4.2 建筑门窗采用的五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启闭灵活、无噪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环保要求和 耐蚀性 要求。其表面质量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手触部位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4.3 建筑门窗与墙体连接件、PVC 塑料窗增强型钢、建筑外门窗用副框的 材质应符合 GB716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的规定,其主要受力杆件最小实测壁厚:门 ≥ 2.0mm ;窗 ≥ 1.5mm ; 副框 ≥ 1.5mm ; 组合窗拼樘管≥ 2.0mm。

3.4.4 P VC 塑料门窗增强型钢横截面为开口形状,其表面镀层应符合 GB/T9799 《金属覆盖层 钢铁件上的锌电镀层》电镀锌处理的规定,其镀层厚度应 ≥ 8 μ m ;增强型钢截面为封闭形状,内外表面应进行热镀锌处理,其锌层厚度:外表面应 ≥ 8 μ m ;内表面应 ≥ 6 μ m。

3.4.5 与门窗框扇型材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件,不得采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构件受力连接紧固件。

3.5 密 封 材 料

3.5.1 建筑门窗用密封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并按功能要求、使用范围、型材构造尺寸选用。

a.用于安装玻璃的密封材料应选用橡胶系列密封条或硅酮建筑密封胶。其中橡胶系列密封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 GB/T 5574 《工业用橡胶板》、GB/T 16589 《硫化橡胶分类 橡胶材料》、HB/T 3099 《建筑橡胶密封垫 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HB/T 3100 《橡胶密封垫 密封玻璃窗和镶板的预成型实心硫化橡胶材料规范》的规定;硅酮建筑密封胶应采用中性胶,其性能应符合 GB/T14683 《硅酮建筑密封胶》、JC 483 《聚硫建筑密封膏》、JC 485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JC 486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的规定。b.框扇间用密封条应选用橡胶系列密封条或经过硅化处理密封毛条。其中密封毛条的空气渗透性能、机械性能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 JC/T635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标准中优等品的规定。

3.5.2 填充 建筑外门、外窗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以及副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密封胶等隔热隔声材料。

3.5.3 密封建筑外门、外窗的室外防雨水槽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系列密封胶,不得采用丙烯酸密封膏。

3.6 硅酮结构密封胶 3.6.1 隐框窗采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1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规定。

3.6.2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法定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接性试验,并应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接性能进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3.6.3 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商应提供其结构胶的变位承受能力数据和质量保证书。

3.7 隔热材料

3.7.1 隔热材料的性能应符合 GB5237.6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6 部分:隔热型材》和 JG/T174 《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中的相关规定。3.7.2 隔热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隔热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3.7.1 的规定。

表 3.7.1 隔热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分 类

项 目

单 位

技术指标

热变形温度 ℃ ≥ 220

材 料 基本性能 热导率(导热系数)W/m.K ≤ 0.35

性 能(在标准状态下测试)线膨胀系数

K-1(2.0 ~ 3.5)x10-5

冲击强度(无缺口)kJ/m 2 ≥ 30 或不断裂

密度允许偏差 g/cm 3 ± 0.05

产 品 基本性能 邵氏硬度 D 80 ± 5

性 能(在标准状态下测试)

抗拉强度(横向)

I 型 N/mm ≥ 120

其它型 N/mm ≥ 45

抗拉强度(纵向)Mpa ≥ 80

弹性模量 Mpa ≥ 4500

断裂伸长率 % ≥ 3.5

高温性能

抗拉强度(横向)

(90 ± 2)℃

N/mm

≥ 90

低温性能 抗拉强度(横向)N/mm ≥ 120

(-30 ± 2)℃ 冲击强度(无缺口)kJ/m 2 ≥ 15 或不断裂

耐水性能 抗拉强度(横向)N/mm ≥ 60

耐紫外线老化性能 抗拉强度(横向)N/mm ≥ 60

注: .标准状态指室温 23 ℃ ± 2 ℃ 和相对湿度 50% ± 5% 的试验室状态。.材料性能指由原材料直接制成标准试样进行测试,产品性能指从成品隔热条上直接取样测试。.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湿热性能、耐水性能和耐紫外线老化性能(200 小时)中的抗拉强度(横向)指标值仅适用于 I 型条。

3.7.3 穿条式断热型材严禁使用 PVC 隔热条。

3.8 其它材料的规定

3.8.1 玻璃垫块应采用模压成型或挤出成型硬橡胶或塑料。不得使用硫化再生橡胶、木片或其它吸水性材料。3.8.2 金属丝窗纱应符合 GB8379 《窗纱型式尺寸》和 GB8380 《窗纱技术条件》的规定。塑料丝窗纱应用定型纱网,不得使用编织型纱网。

3.8.3 与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配合使用的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应具有透气性。建筑门窗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门窗的建筑立面和外观效果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周围环境以及住宅建筑的高度等因素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并明确各项性能指标。

4.1.2 设计文件中,应注明门窗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的指标值。必要时还应注明门窗保温性能和空气声隔声性能的指标值。

4.1.3 门窗的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由建筑设计单位或其他具有门窗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责任单位应提供详细的设计计算书、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它设计文件。设计中有选用标准图集的,应注明门窗标准设计图集号和门窗编号,指明门窗种类、系列、规格以及所配的玻璃品种、厚度等。

4.1.4 建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 保温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1.5 在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道路红线两侧 50m 范围内,新建住宅建筑临街一侧应设计、采用具有隔声性能的建筑外窗(包括阳台门)。

4.1.6 高层塔式住宅建筑和主体朝向为东西向住宅建筑主要居住空间的东、西向建筑外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

4.1.7 建筑外窗宜为内平开下悬开启形式,中高层、高层及超过 100m 高度的住宅建筑严禁设计、采用外平开窗。采用推拉门窗时,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4.2 门窗立面设计

4.2.1 建筑外门窗立面尺寸,应根据天然采光设计要求的各类用房窗地面积比和建筑隔热节能要求的窗墙面积比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

4.2.2平开和推拉门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10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2400mm。4.2.3平开窗:采用合页铰链的窗扇,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6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1500mm。采用滑撑的窗扇,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6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1200mm。4.2.4 推拉窗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9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1800mm。

4.2.5 门窗的立面开启构造形式(如外平开、推拉、上悬、立转、内平开下悬等)、开启面积比例和安装型式,应根据各类用房使用特点具体确定,必须满足房间自然通风导引风路的要求,并保证启闭、清洁、维修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4.3 门窗结构设计

4.3.1 门窗构件的荷载效应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风荷载、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最不利组合。

4.3.2 作用于外门窗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按下式计算:

W k = β gz μ s μ z w o 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kN/m 2);

β gz ——阵风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μ s ——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w o ——基本风压(kN/m 2),参照本规范全省各地 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kN/m 2);

4.3.3 垂直于门窗平面分布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q Ek = β E α max G k / A

式中 q Ek —— 垂直于门窗平面分布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 2)β E —— 动力放大系数,可取 5.0 ;

α max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取 0.04 ; 7 度(峰值加速度 0.1g)时取 0.08 ; 7 度(峰值加速度 0.15g)时取 0.12 ; 8 度(峰值加速度 0.30g)时取 0.24 ;

G k —— 门窗(包括玻璃和窗框)的重力荷载标准值(kN)A —— 门窗平面面积(m 2)。

4.3.4 门窗构件应根据受荷情况和支承条件采用结构力学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和挠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S226;应力: σ ≤ f

&S226;挠度: u ≤〔 u 〕且 u ≤ 15mm 式中: σ ——截面最大应力组合设计值; f ——材料强度设计值; uWk(4.3.5-2)式中: σ、uWk-——风荷载产生的应力标准值、挠度标准值; σ GK ——重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标准值; σ EK ——地震荷载产生的应力标准值。

注:(4.3.5-1)式中的后两项可根据实际荷载情况进行取或舍。

4.3.6 玻璃厚度、面积应经计算确定或按规范选用,计算或选用方法应符合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4.3.7 进行玻璃的设计计算时应考虑下列要求:

&S226;门以及落地窗的玻璃,必须符合现行业标准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中的人体冲击安全规定;

&S226;门用玻璃宜采用安全玻璃; &S226;下列情况必须采用安全玻璃:(1)地弹簧门用玻璃;

(2)窗单块玻璃面积大于 1.5m 2,有框门单块玻璃面积大于 0.5 m 2 ;(3)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高度小于 500mm 的落地窗;(4)无框门窗玻璃;(5)公共建筑出入口门;

(6)幼儿园或其它儿童活动场所的门;(7)倾斜窗、天窗;

4.3.8 材料的重力密度可按表 4.3.8 采用。表 4.3.8 材料的重力密度 γ g(kN/m 2)

材料

γ g 普通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 25.6

钢材 78.5 铝合金 28.0 4.3.9 门窗用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4.3.9 采用。表 4.3.9 玻璃的强度设计值(N/mm 2)

强度设计值 f g 类型

厚度(mm)

大面

侧面

普通玻璃 5 28.0 19.5 ~ 12 浮法玻璃 ~ 19

28.0 19.5

24.0 17.0 ~ 12 钢化玻璃 ~ 19

84.0 58.8

72.0 50.4 夹丝玻璃 6 ~ 10 21.0 10.0 注: 1 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可按所采用的玻璃类型确定; 2 当钢化玻璃的强度标准值达不到浮法玻璃强度标准值的 3 倍时,表中数据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半钢化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可取浮法玻璃强度设计值的 2 倍。当半钢化玻璃的强度标准值达不到浮法玻璃强度标准值的 2 倍时,其设计值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侧面指玻璃切割后的断面,其宽度为玻璃厚度。

4.3.10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4.3.10 采用。表 4.3.10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2)

强度设计值 f a 合金牌号 合金状态

壁厚(mm)

抗拉、抗压

抗剪

局部承压

T5 6063 T6

所有 85.5 49.6 120.0

所有 140.0 81.2 161.0

≤ 10

T5

> 10 6063A

≤ 10

T6

> 10

124.4 72.2 150.0

116.6 67.6 141.5

147.7 85.7 172.0

140.0 81.2 163.0 T5 6061 T6

所有 85.5 49.6 133.0

所有 190.5 110.5 199.0 4.3.11 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 4.3.11 采用。表 4.3.11 材料的弹性模量(N/mm 2)

材料

E 玻璃 0.72 ³ 10 5 铝合金 0.70 ³ 10 5

钢、不锈钢 2.06 ³ 10 5

4.3.12 作用于不锈钢抽芯铆钉的拉力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 应分别不大于按照 GB 12619 《抽芯铆钉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小抗拉荷载值和最小抗剪荷载值除以系数 1.11。4.3.13 作用于框与扇连接件的力的设计值 , 应不大于生产厂家提供的配件承受力的设计值。

4.3.14 隐框窗、半隐框窗所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 C s 和粘接厚度 t s 的设计,应符合 JGJ 10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4.4 气密性能设计

4.4.1 气密性能设计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 1 ~ 6 层的外窗及外门的气密性能,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 不应大于 2.5m3 /(m ² h), 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 不应大于 7.5m3 /(m2 ² h); 7 层及 7 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 不应大于 1.5m3 /(m ² h),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 不应大于 4.5 m3 /(m2 ² h)。公共建筑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 不应大于 1.5m3 /(m ² h), 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 不应大于 4.5m3 /(m2 ² h)。4.4.2 气密性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满足自然通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门窗可开启扇与固定部分的比例; 2 合理设计门窗缝隙断面尺寸与几何形状,提高门窗缝隙空气渗透阻力; 3 采用耐久性好的弹性密封胶或胶条进行玻璃镶嵌密封和框扇之间的密封; 4 推拉门窗框扇采用摩擦式密封时,应使用密度较高的硅化密封毛条或采用中间加胶片的硅化密封毛条,确保密封效果; 密封胶条和密封毛条应保证在门窗四周的连续性,形成封闭的密封结构;

4.5 水密性能设计

4.5.1 水密性能设计指标 ΔP 按抗风压性能设计指标的 0.1 倍设计,但最小不得低于 150 Pa。

4.5.2 当有特殊要求时,建筑设计可提出具体的水密性能指标。4.5.3 水密性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S226;宜采用等压原理及压力平衡设计门窗的排水系统,确保玻璃镶嵌槽以及框与扇配合空间形成等压腔;

&S226;对于不采用等压原理及压力平衡设计的门窗结构,应采取有效的密封防水措施和结构防水措施,实现水密性能设计要求;

&S226;排水槽的尺寸、数量、分布应保正排水系统的畅通,槽宽宜为 5mm,长度宜为 40 ~ 60mm。对有纱轨的推拉窗,内、外排水槽一般宜各开两个(内排水槽在室内侧、外排水槽在室外侧),内、外排水槽应错开设置,分别开在外窗关闭时没有窗扇的扇轨上。无纱轨的推拉窗不可设置内排水槽。面积大于 3.5m 2 的门窗可适当多开些排水槽; 门窗型材构件连接和附件装配缝隙以及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间隙均应有防水措施。4.5.4 洞口墙体面层装饰应有排水措施,外墙窗口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窗台上面应做流水坡度,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 10mm。窗宜与外墙外表面有一定距离。

4.6 保温性能设计

4.6.1 门窗的保温性能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4.6.2 隔热构造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铝合金门窗提高保温性能,宜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 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或热反射玻璃或中空热反射玻璃或遮阳型 LOW-E 中空玻璃; 门窗玻璃镶嵌缝隙及框与扇开启缝隙,应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封材料妥善密封。4.6.3 本省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窗、外门的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 4.6.3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

外窗的传热系数 K [W/(㎡² K)]

窗墙面窗墙面积窗墙面积窗墙面积窗墙面积窗墙面积窗墙面积窗墙面积朝 向 窗外环境条件

积比≤ 比 >0.25 比 >0.30 比 >0.35 比 >0.45 比 >0.50 比 >0.55 比 >0.60 0.25 且≤ 0.30 且≤ 0.35 且≤ 0.45 且≤ 0.50 且≤ 0.55 且≤ 0.60 且≤ 0.65

冬季最冷月室北(偏东

外平均气温 > 4.7 60 ° 到5 ℃ 偏西

冬季最冷月室60 ° 范外平均气温≤ 4.7 围)℃

3.2

3.2

2.5

--

--

--

--

4.7

3.2

2.5

--

--

--

--东(偏北无外遮阳措施

4.7 30 ° 到有外遮阳(其偏南

太阳辐射透过60 ° 范4.7

3.2------------

3.2 3.2 2.5 2.5------围)率≤ 20%)

西(偏北无外遮阳措施

4.7 30 ° 到有外遮阳(其偏南

太阳辐射透过60 ° 范率≤ 20%)

围)4.7

3.2 2.5 2.5 2.5 2.5 2.5 2.5

3.2 3.2 2.5 2.5 2.5 2.5 2.5 南(偏东 30 ° 到偏西 4.7

4.7

3.2

2.5

2.5

2.5

2.5

2.5 30 ° 范围)

注: 1 为便于执行本标准,窗墙面积比可采用平均窗墙面积比; 凸窗面积计算:当窗凸出墙体不大于 600mm 时,按展开面积计算窗面积,凸窗所在墙面积按投影面积计算;当窗凸出墙体大于 600mm 时,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 3 角窗按朝向分别计算窗面积。

4.7 隔声性能设计

4.7.1 对有隔声要求的门窗,隔声性能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门窗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RW ≥ 25dB ; 如对隔声性能有更高要求,应根据建筑物各类用房允许噪声级标准和室外噪声环境情况,合理确定门窗隔声性能指标。4.7.2 隔声构造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高门窗隔声性能,宜采用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 2 门窗玻璃镶嵌缝隙及框与扇开启缝隙,应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封材料妥善密封。

4.8 防雷设计

4.8.1 金属门窗防雷设计 , 应符合 GB 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一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30m 及以上的外门窗,二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45m 及以上的外门窗,三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60m 及以上的外门窗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可靠连接。4.8.2 防雷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门窗外框应采用专门的防雷连接件与窗框进行可靠连接; 门窗外框与防雷连接件连接处,应先将其非导电的表面处理层除去,再与防雷连接件连接; 3 防雷连接导体可采用热浸镀锌处理的直径不小于 10mm 圆钢或 25 ³ 4 扁钢,导体应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和窗框防雷连接件进行可靠的焊接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100mm。4.8.3 防雷体系引出线由土建施工单位提供。

4.9 其它安全性设计

4.9.1 开启门扇、固定门以及落地窗的玻璃,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中的人体冲击安全规定。

4.9.2 公共建筑出入口和门厅、幼儿园或其它儿童活动场所的门和落地窗,必须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

4.9.3 推拉窗用于外墙时,必须有防止窗扇向室外脱落的装置。

4.9.4 有防盗要求的建筑外门窗,可采用夹层玻璃和可靠的门窗锁具,推拉门窗扇应有防止从室外侧拆卸的装置。4.9.5 为防止儿童或室内其它人员从窗户跌落室外,或者公共建筑管理需要,窗的开启扇应采用带钥匙的窗锁、执手等锁闭器具,或者采用铝合金花格窗、花格网、防护栏杆等防护措施。

4.9.6 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玻璃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采取警示(在视线高度设醒目标志)或防碰撞设施(设置护栏)等。对于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的情况,必须采用可靠的护栏。

4.9.7 无室外阳台的外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小于 0.9m 时,必须采用安全玻璃并加设可靠的防护措施。窗台高度低于 0.6m 的凸窗,其防护计算高度应从窗台面开始计算。

4.10 设计、试验验证

4.10.1 试验验证

建筑门窗批量生产前,应对高度大于 1800mm 的外窗、单扇宽度大于 1000mm 的外门进行设计校核和试验验证。

4.10.2 试验项目按表 4.10.2 规定。表 4.10.2

种类

性能项目 普通型 隔声型 保温型

门 窗 门 窗 门 窗

抗风压性能(Pa)◎ ◎ ◎ ◎ ◎ ◎

气密性能(q 1,q 2)◎ ◎ ◎ ◎ ◎ ◎

水密性能(△ P)◎ ◎ ◎ ◎ ◎ ◎

保温性能(K)○ ○ ○ ○ ◎ ◎ 空气声隔声性能(Rw)○ ○ ◎ ◎ ○ ○

采光性能(Tr)○ ○ ○ ○ ○ ○

反复启闭性能 ◎ ◎ ◎ ◎ ◎ ◎

注:○为选择项目,◎为必须项目。

4.10.3 建筑外门、外窗的性能要求

建筑外窗物理性能及试验方法应满足表 3 的规定。

表 3 序项 目 号 标准编号

基本风压 ≦ 0.45 时

基本风压 >0.45 时

物理性能指标

多层住宅建筑应 ≧ 1500Pa ;中高层、高层多层住宅建筑应 ≧ GB/T7106 《建筑外窗抗

住宅建筑应 ≧ 2000Pa ;住宅建筑高度超过 2000Pa ; 抗风压1 性能

法》

≧ 2500Pa ; 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100m 时(超高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应

在± 10Pa 检测压力差下:

GB/T7107 《建筑外窗气多层建筑应 ≧ 3 级 ,,2.5 ≧ q 1 m 3 /(m ² h)>1.5 7.5 气密 2 性能

法》

中高层建筑应≧ 4 级,1.5 ≧ q 1 m 3 /(m ² h)>0.5 4.5 ≧ q 2 m 3 /(m 2² h)>1.5 ; 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 q 2 m 3 /(m 2² h)>4.5 ;

GB/T7108 《建筑外窗水水密 未渗漏压力值多层建筑应 ≧ 2 级(150 Pa ≦△ P ≦ 250 Pa); 3 性能

法》 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中高层建筑应≧ 3 级(250 Pa ≦△ P ≦ 350 Pa)

外窗传热系数 K 不宜大于 3.5w/(m 2² k);

GB/T8484 《建筑外窗保保温 4 性能

法》

各建筑物中门窗的传热系数 K 值要求根据节能测评报告要求定。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玻璃同外窗)。

阳台门下门芯板传热系数 K 不宜大于 1.70w/(m 2² k)(阳台门

计权隔声量 Rw 不小于 30dB(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内GB/T8485 《建筑外窗空隔声 临街一侧); 5 性能

测方法》

街一侧)。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

计权隔声量 Rw 不小于 25dB(次干路和支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内临GB/T11976 《建筑外窗采光性6 能

法》 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透光折减系数 Tr 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 1.建筑外窗物理性能宜按抗风压性能 P1、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 P2、P3 顺序试验。.序号 1 - 4 为必检项目,5 - 6 可根据委托要求定 加工制作 5.1 一般规定

5.1.1 门窗加工制作应在工厂进行,不得在施工现场制作。

5.1.2 加工构件前应对建筑设计图,门窗设计图进行核对,并对已完成的建筑洞口进行复测,按安装构造要求调整门窗设计大样图尺寸后方可加工制作。

5.1.3 门窗所用材料及配套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材料入库应按质量标准和使用期限严格验收。5.1.4 用于加工门窗构件的生产设备、专用模具和器具必须保证加工产品达到设计要求。测量检验工具、量具要定期计量检定和校正。

5.1.5 隐框窗的结构装配组合件应在符合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条件的净化室内制作,并满足养护条件,严禁现场打胶。

5.1.6 门窗构件与产品在生产、搬运过程中严禁碰撞、擦伤和划伤。5.1.7 各种加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

5.1.8 对已确定使用的原材料及配件,按设计制作三樘进行性能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批量生产。

5.1.9 铝合金门窗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装配质量应分别符合 GB/T8478 和 GB/T8479 标准规定; PVC 塑料门窗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装配质量应分别符合 JG/T3017 和 JG/T3018 标准规定;木门、木窗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配合间隙、搭接量、装配质量等应符合 JG/T122 标准规定; 彩色涂层钢板门窗的 外观、尺寸允许偏差、配合间隙、搭接量、装配质量等 应符合 JG/3041 标 准规定。

5.2 门窗构件加工

5.2.1 门窗构件生产必须有加工图,加工精度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下料之前应对其型号,表面质量与颜色等进行检查。下料精度:长度允许偏差为≤ 1.5m 时± 0.5mm,> 1.5m 时± 1.0mm ;端头角度允许偏差为± 15 ′;同时应满足平面装配间隙≤ 0.2mm 的要求。3 下料端不应有明显加工变形,对于铝型材应清除毛刺。构件的铣削和冲切应满足孔位允许偏差± 0.5mm,孔距允许偏差± 0.5mm,累计偏差不大于± 1.0mm。5 构件的焊接应牢固,不应有假焊、断裂等缺陷。塑料型材焊角平均应力 ≥ 35MPa,最小应力 ≥ 30Mpa。玻璃压条的加工精度应保证玻璃压条安装后没有翘起或在槽内无法固定,转角对接处接口紧密,平整。

5.3 门窗组装

5.3.1 门窗组装必须有组装图和保证门窗达到设计性能的工艺、技术要求,所使用的各类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5.3.2 隐框、半隐框窗用的玻璃应进行磨边处理。

5.3.3 铝门窗构 件连接处缝隙应进行可靠的密封处理,可采用柔性防水垫片或打胶进行密封,打胶处应饱满不透光,构件连接接口处不应有严重外溢密封胶。5.3.4 开启部分密封胶条与密封毛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密封 胶条与密封毛条的断面形 状及规格尺寸应与型材断面相匹配; 2 密封胶条嵌装应平整,其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 1.5% ~ 3.0% ; 3 密封胶条与密封毛条装配后应平整、严密、牢固。不得有脱槽现象; 4 密封胶条与密封毛条单边宜整根嵌装,不宜拼接,接口宜位于转角处; 5 密封胶条角部接口处必须硫化处理。5.3.5 玻璃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玻璃与槽口配合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要求; 玻璃的最大允许面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和本规程的要求; 3 玻璃安装时应使玻璃与镶嵌槽保留一定的间隙,并在玻璃四周装配防震垫块,以缓和开关等力的冲击; 玻璃压条可采用 45 °或 90 °接口,安装压条时不得划花接口位,安装后应平整牢固,贴合紧密,其转角部位拼接处间隙应不大于 0.5mm,不得在一边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玻璃压条; 安装镀膜玻璃时,镀膜面应朝向室内侧;安装中空镀膜玻璃时,镀膜玻璃应安装在室外侧,镀膜面应朝向室内侧,中空玻璃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密封; 玻璃密封条安装后应平直,无皱曲起鼓现象,接口严密、平整并经硫化处理。7 玻璃采用密封胶安装时,胶缝应平滑整齐、无空隙和断口,注胶宽度不小于 5mm , 最小厚度不小于 3mm。平开窗扇、悬窗扇、窗固定扇室外侧框与玻璃之间密封胶条处宜涂抹少量玻璃胶。5.3.6 五金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五金件的安装位置应准确,数量应齐全,安装应牢固; 五金件应满足门窗的机械力学性能要求和使用功能,具有足够的强度,易损件应便于更换; 3 五金件的安装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可采用柔性防水垫片或打胶进行密封; 4 单执手一般安装在扇中部,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锁点时,锁点分布应合理; 5 铰链在结构和材质上,应能承受最大扇重和相应的风荷载,安装位置距扇两端宜为 200mm,框、扇安装后铰链部位的配合间隙应不大于该处密封胶条的厚度; 6 在五金件的安装时应考虑门窗框、扇四周搭接宽度均匀一致。7 五金件不宜采用自攻螺钉或铝拉铆钉固定。

5.4 成品保护 5.4.1 门窗组装完成并检验合格后应进行清洁,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污损、划伤、变形,成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 , 包装应满足存放、运输的需要。

5.4.2 窗框扇外视可视面可采用保护胶纸进行保护。保护胶纸在撕开后不得有残胶,厚度宜大于 0.08mm,窗外侧可贴一层保护膜,内侧宜为 2 ~ 3 层保护膜。窗的四角部位宜采用加厚的纸质、木质或其它材料的保护角垫来加强保护。

5.4.3 贴保护膜时宜在玻璃槽口位内放置高于窗料高度的木条,五金配件等突出型材表面的部位要采用厚垫或其它可靠的措施来进行加强保护,窗尺寸较大时宜安装临时中挺以防止变形。

5.4.4 窗框材料的表面涂层应能有效防止腐蚀的产生,氧化铝材与水泥接触的表面可涂沥青油或采用其它保护措施。

5.4.5 窗的堆放应放置在清洁、通风、干燥的地方,严禁与酸、碱、盐类物质接触并防止雨水侵入;产品严禁与地面直接接触,底部垫高应不小于 100mm ;立放角度不小于 70 ℃。安装施工

6.1 墙体、洞口质量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6.1.1 门窗应采用预留洞口法安装,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墙或先安装后砌墙的施工方法。安装前洞口需进行一道水泥砂浆的粉刷,使洞口表面光洁、尺寸规整。外窗窗台板基体上表面应浇成 3 — 5% 的向外泛水,其伸入墙体内的部分应略高于外露板面。门窗洞口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5824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的规定。门窗框与洞口的间隙,应视不同的饰面材料而定,一般可参考表 6.1.1。

表 6.1.1 门窗框与洞口的间隙

墙体饰面材料

门窗框与洞口的间隙(mm)一般粉刷 20 ~ 25 马赛克贴面 25 ~ 30 普通面砖贴面 35 ~ 40 泰山面砖贴面 40 ~ 45 花岗岩板材贴面 45 ~ 50 注: 1、门下部与洞口间隙还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确保有槛平开门下槛边与高的一侧地面平齐。2、有槛平开门框高比洞口高减小 10 毫米,无槛平开门框高比洞口高增加 30 毫米。

6.1.2 无副框(湿法作业)的门窗框及有副框(干法作业)门窗的副框的安装宜在室内粉刷和室外粉刷的找平、刮糙等湿作业完工且硬化后进行,当需要在湿作业前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门框的安装应在地面工程施工前进行。内装修为水泥砂浆面层的宜在面层施工前进行。

6.1.3 当门窗采用预埋木砖法与墙体连接时,其木砖应进行防腐处理。

6.1.4 对于同一类型的门窗其相邻的上、下、左、右洞口应保持通线,洞口应横平竖直;对于高级装饰工程及放置过梁的洞口,应做洞口样板。洞口宽度与高度的允许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6.1.4 的规定。

表 6.1.4 洞口宽度与高度的允许尺寸偏差单位: mm 洞口宽度高度

<2400

2400 ~ 4800

>4800 未粉刷墙面 10 15 20 已粉刷墙面 5 10 15 6.1.5 组合窗的洞口,应在拼樘料的对应位置设预埋件或预留孔洞。当洞口需要设置预埋件时,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规格及位置。预埋件的数量应和固定片的数量一致,其三维位置应正确。预埋件平行于拼樘料轴线方向的位置偏差不大于 10mm,其他方向的位置偏差不大于 20mm。

6.1.6 门窗安装应在洞口尺寸符合规定且验收合格,并办好工种间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6.1.7 门窗应放置在清洁平整的地方,且应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腐蚀性物质接触。门窗不应直接接触地面,下部应放置垫木,垫高不小于 10cm,并均应立放,不得平放或斜放,立放角度不应小于 70 °,并防止倾倒。

6.1.8 无副框(湿法作业)门窗安装前要采取保护措施,中竖框、中横框要用塑料带等捆缠严密或用胶带粘贴,边框、上下框要用胶带粘贴三面进行保护(边框、上下框严禁用塑料带等捆缠)。门窗框四周侧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6.1.9 安装门窗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5 ℃,当环境温度小于零度时,安装前应在室温下放置 24 小时。

6.1.10 装运门窗的运输工具应具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洁。运输时应竖直立放并与车体用绳索攀牢,防止因车辆颠震而损坏。樘与樘之间应用非金属软质材料隔开;五金配件应相互错开,以避免相互磨损和碰撞窗扇。确保玻璃无损伤。

6.1.11 装卸门窗时,应轻拿慢放,不得撬、甩、摔。吊运点应选择窗框外沿,其表面应用非金属软质材料隔开,不得在框扇内插入抬杠起吊。

6.1.12 安装门窗的构件和附件的材料品种、规格、色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门窗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门窗的数量、品种、规格、开启方向、外型等。门窗的五金件、密封条、紧固件应齐全。如发现型材有变形、表面磨损等情况,不得安装上墙;五金配件有松动现象者,应进行修理调整。

6.2 门窗安装的主要作法和要求

6.2.1 门窗框湿法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塞缝材料有腐蚀性时,门窗框安装前应进行防腐处理,阳极氧化、着色表面处理的铝型材,必须涂刷环保的、与外框和墙体砂浆粘接效果好的防腐蚀保护层;采用电泳涂漆、粉末喷涂和氟碳漆喷涂表面处理的铝型材,不再涂刷防腐蚀涂料。门窗框在洞口墙体就位,用木楔、垫块或其它器具调整定位并临时楔紧固定时,不得使门窗框型材变形和损坏。门窗框与洞口墙体的连接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连接件应采用 Q235 钢材,其表面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 45 μ m。连接件厚度不小于 1.5 mm,宽度不小于 20 mm,在外框型材室内外两侧双向固定。固定点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铝门窗的尺寸、荷载、重量的大小和不同开启形式、着力点等情况合理布置。连接件距门窗边框四角的距离不大于 180 mm,其余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 400 mm。2)门窗框与连接件的连接宜采用卡槽连接。若采用紧固件穿透门窗框型材固定连接件时,紧固件宜置于门窗框型材的室内外中心线上,且必须在固定点处采取密封防水措施。3)连接件与洞口混凝土墙基体可采用特种钢钉(水泥钉)、射钉、塑料胀锚螺栓、金属胀锚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固定。

4)对于砌体墙基体,可在锚固点处预埋强度等级在 C20 以上的实心混凝土预制块,或根据各类砌体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或要求确定合适的连接固定方法。严禁用射钉直接在砌体上固定。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缝隙的填塞,宜采用隔声、防潮、无腐蚀性的材料,如聚氨脂 PU 发泡填缝料等。填塞时不能使门窗框胀突变形,临时固定用的木楔、垫块等不得遗留在洞口缝隙内。5 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密封施工前,应先对待粘接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门窗框型材表面的保护材料应除去,表面不应有油污、灰尘;墙体部位应洁净平整干燥。

2)门窗框与洞口墙体的密封 , 应符合密封材料的使用要求。门窗框室外侧表面与洞口墙体间留出密封槽 , 确保墙边防水密封胶胶缝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 6 mm。

3)密封材料应采用与基材相容并且粘接性能良好的中性耐候密封胶。密封胶施工应挤填密实、表面平整。

6.2.2 门窗框干法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埋副框和后置副框在洞口墙基体上的预埋、安装应连接牢固,防水密封措施可靠。后置副框在洞口墙基体上的安装施工,应按本规程第 6.2.1 条门窗框湿法安装规定执行。2 门窗框与副框应连接牢固,并采取可靠的防水密封处理措施。门窗框与副框的安装缝隙防水密封胶宽度不应小于 6 mm。

6.2.3 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直接可靠地固定在洞口墙基体上。

6.3 施工安全及安装后的保护

6.3.1 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成品及辅料应堆放整齐、平稳,并应采取防火等安全措施。2 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工具袋。在高层门窗与上部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结构施工层下方应架设防护网,在离地面 3m 高处,应搭设挑出 6m 的水平安全网。安装门窗、玻璃或擦拭玻璃时,严禁使窗框、窗扇和窗撑受力,操作时,应系好安全带,严禁把安全带挂在窗撑上。5 安装施工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电动工具应作绝缘电压实验,确保无漏电现象;当使用射钉枪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等施工安全技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JGJ 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执行。6.3.2 安装后的保护 门窗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制定清扫方案,清扫表面粘附物,避免排水孔堵塞并采取防护措施,不得使门窗受污损。已装门窗、扇的洞口,不得再作运料通道。严禁在门窗框、扇上安装脚手架、悬挂重物;外脚手架不得顶压在门窗框、扇或窗撑上,严禁蹬踩门窗框、扇或窗撑。应防止利器划伤门窗表面,并应防止电、气焊火花烧伤或烫伤表面。5 立体交叉作业时,门窗严禁被碰撞。清洗玻璃应用中性清洗剂。中性清洁剂清洗后,应及时用清水将玻璃及扇框等冲洗干净。工程验收与保养维修

7.1 门窗工程验收应符合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的要求,并按本规范的具体规定执行。7.2 门窗工程验收前应去掉保护膜,将其表面擦洗干净。

7.3 在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工序进行自检,按表 7.3 进行,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申报验收部门抽检。

表 7.3 门窗安装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办法

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锈蚀。大面应无划痕、碰伤,观察

门窗表面

五金件

玻璃密封条隔热材料

密封质量

单玻 玻

璃 双玻 压 条

拼樘料

开关开关 漆膜或保护层应连续

型号、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位置正确、达到各观察、量尺

自使用功能

密封条与玻璃及玻璃槽口的接触应紧密、平整,不得卷边、脱槽 观察

外观应光滑、平整,表面不应有毛刺、麻点、裂纹、起皮、气泡观察

及其它缺陷

门窗关闭时,扇与框间无明显缝隙,无倒翘,密封面上的密封条观察

应处于压缩状态

安装好的玻璃不得直接接触型材,玻璃应平整、安装牢固、不得观察

有裂纹、损伤和松动现象,表面应洁净,单面镀膜玻璃的镀膜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层应朝向室内

安装好的玻璃应平整、安装牢固、不应有松动现象,内外表面均观察

应洁净,玻璃夹层内不得有灰尘和水汽,双玻隔条不得翘起,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镀膜层应朝向室内

带密封条的压条必须与玻璃全部贴紧,压条与型材的接缝处应无观察、塞尺

明显缝隙,接头缝隙应≤ 0.5mm

应与窗框连接紧密,不得松动,螺钉间距应≤ 500mm,两端均观察

应与洞口固定牢固,拼樘料与窗框间用嵌缝膏密封

平开门窗扇关闭严密,搭接量均匀,开关灵活、密封条不得脱槽,观察、弹簧秤 部件 部件 铝窗开关力≤ 50N,塑窗开关力≤ 80N

推拉门窗关闭严密,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设计要求,铝窗开关力≤ 50N,观察、深度尺、弹簧秤

扇 塑窗开关力≤ 100N

旋转窗 关闭严密,间隙基本均匀,开关灵活 观察

门窗框应横平竖直、高低一致,固定片安装位置应正确,间距应观察 ≤ 500mm。框与墙体应连接牢固,缝隙内应用弹性材料填嵌饱框与墙体连接

满,表面用密封膏密封,无裂缝。填塞及密封材料与施工方法方法等应符合本规程相关的要求

排水孔 畅通,位置、数量正确 观察

7.4 门窗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国家颁发的有关门窗生产许可证和安装资质证书; 门窗工程的设计计算书、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它设计文件; 3 本工程外门及外窗的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检验报告; 隐框窗用的结构胶相容性试验合格报告,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记录,双组分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蝴蝶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国产结构胶应提供产品生产认定证书和合格证书,进口结构胶应提供商检合格证; 型材、玻璃、密封材料及五金配件等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和进场验收记录,其中型材、安全玻璃还应提供复验报告; 6 隐蔽项目的验收记录; 7 门窗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8 门窗安装施工自检记录。7.5 门窗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复验数量由监理确定,每个工程至少应提供一组复验报告: 铝合金型材:壁厚、硬度或拉伸试验、表面处理质量(膜厚、封孔、附着力、耐盐雾腐蚀性、耐候性等); 玻璃:钢化玻璃厚度、表面应力或落球冲击性能;夹层玻璃的落球冲击剥离性能;中空玻璃的露点、密封性能和耐久性能; 结构胶:隐框、半隐框窗用结构胶与玻璃、铝材、双面胶条、泡沫条的相容性。7.6 门窗工程外门(含阳台门)和外窗应按不同开启方式的“最不利”规格分别抽样进行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和气密性能检验。每一种类规格的样品数量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1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5000m 2(含 5000m 2)以下时,随机抽取同一生厂家具有代表性的 1 组外窗试件,试件数量为同系列、同规格、同分格形式的三樘外窗。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5000m 2(含 5000m 2)以上时,随机抽取同一生厂家具有代表性的 2 组外窗试件,试件数量为同系列、同规格、同分格形式的六樘外窗。

&S226;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7.7 当抽检的外窗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应对该组不合格项进行加倍抽样复测,当加倍抽样复测的检测结果仍不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则判该门窗工程质量不合格;当抽检的外窗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判定该门窗工程质量合格。7.8 工程验收交工后,使用单位应制定门窗的保养、维修计划与制度。

7.9 当发现玻璃、五金件松动、损坏时,应及时修复与更换;当发现螺钉松动时,应拧紧加固。

7.10 当遇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灾后应全面检查,视门窗的损坏程度进行全面维修加固。

浙江省地方标准 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

DBJ

备案号: 条 文 说 明 总则

1.0.1 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开口部位,是实现建筑热、声、光环境等物理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功能性部件,并且具有建筑外立面和室内环境两重装饰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舒适节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省属于多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夏热冬冷、降水量大、阳光辐射强烈,因此,对建筑门窗的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和隔热性能的设计和选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使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材料选用、性能要求、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和工程验收等有章可循,使铝合金门窗工程做到安全可靠、实用美观和经济合理,根据建筑门窗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以及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1.0.2 规定了住宅建筑门窗产品的范围,不适用于室内门窗。

1.0.3 对于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居住建筑和厂房等门窗不适用本规范。

1.0.4 ~ 1.0.5 材料选择、设计、生产、安装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及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对于门窗使用质量都有影响,必须对每一个环节加以控制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最终的质量要求。术语

第四篇:空间网格结构用铝合金材料特性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空间网格结构用铝合金材料特性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和建造使用了铝合金.但就金属空间结构建筑物的总体数量而言,传统的钢结构仍占据主导地位,而铝合金空间结构只占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之一是工程造价的制约,铝合金材料比钢材价格贵,某些国家相同截面规格的铝合金型材价格甚至达到钢材的7~10 倍.结合密度、强度因素考虑材料造价,铝合金材料将达到钢材价格的3~4 倍;原因之二是已建铝合金空间结构的数量远少于空间钢结构,因而包括建筑和结构设计师在内的从业者对铝合金材料特性和铝合金结构认识不足,习惯性采用钢结构方案实现设计理念.1.1 锻造铝合金分类及性能比较

铝合金可分为锻铝和铸铝两类.前者是对未熔化的铝坯进行热加工或冷加工成型,后者是将熔化的铝液倒入模具再将其铸造成型.锻造铝合金牌号命名规则是由美国铝业协会(AA)于1954 年提出的,现已被广泛接受并采用,我国也采纳并沿用了该命名方法,并借鉴美国规范的状态代号制订了相关规范.不同牌号的锻造铝合金的强度、延展性、耐腐蚀性等特性由于其化学成分(铝元素和其他少量添加元素)含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图1 所示,其中4xxx 系列主要用于焊接材料,未纳入比较范围.除化学成分的影响外,锻造铝合金的后续处理方法也会对其力学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在各系铝合金中,2xxx、6xxx 和7xxx 系列是可热处理铝合金,通常使用热处理加工方法(T);其他各系为非热处理铝合金,常使用冷加工硬化(H)等方法进行处理.6xxx 系列中含有镁和硅元素,该系列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与Q235 钢材相近的强度,并且易于挤压成型,建筑结构中使用的大部分铝合金型材均属该系列,如6061-T6 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空间结构中.1.2 结构用铝合金材料性能及其优缺点

锻造铝合金与结构用钢相似,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高强铝合金强度甚至可与高强钢相比,但其延性略差.在结构设计中铝合金与钢材有诸多相似点,同时也存在着差异,以下通过对比分析铝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优缺点.锻造铝合金密度为(2.67~2.80)×103 kg /m3,在结构设计中,为使用方便通常近似取为2.70×103kg /m3,而结构用钢材密度为7.85×103 kg /m3,约为铝合金密度的3 倍.锻造铝合金由于其牌号差异,弹性模量为(69.6~75.2)×103 MPa,钢材为205×103 MPa,亦为铝合金的3倍.铝合金的弹性模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100℃时减至67×103MPa,升温至200 ℃ 时则减至59×103 MPa.在室温下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约为23×10-6/℃,为钢材(12×10-6/℃)的2 倍,表明铝合金结构对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升温变化)更为敏感,且随温度的升高,铝合金热膨胀系数也逐渐增大,在200℃ 时可达26×10-6 /℃.当铝合金构件不受约束时,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更大,这在铝合金空间结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构的构件及支座设计、施工时应加以注意.但由于弹性模量低,铝合金构件受到约束时,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仅为同条件下钢结构构件的2/3.随着温度降低,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有较为稳定的改善,且铝合金在低温环境中表现良好.铝合金泊松比近似为1 /3,随温度降低略微减小,但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忽略该变化.铝合金可挤压成型,采用独特的挤压工艺可制作出具有复杂截面的构件,使截面形式更加合理.铝合金构件和节点等可以进行批量预制,再进行装配,这种生产模式对于具有大量重复特征杆件和节点的大型铝合金空间结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另外,铝合金良好的加工性能也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建筑造型的要求.铝合金对于各种波长的光线具有良好的反射率,外观色泽好.由于铝合金屋盖对阳光有高反射率,可保证结构内部环境冬暖夏凉,所以铝合金空间结构被大量用于植物温室、植物园展览厅等建筑中.在建筑结构中,铝合金一般不需要专门的防腐处理,因为铝合金自身在空气中可形成致密氧化膜,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游泳馆和溜冰场等水蒸气含量较高的体育馆,采用铝合金结构可以很好地抵御水蒸气的侵蚀,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同样,在石油化工、仓储等防腐要求较高的大型工业建筑中,铝合金网壳也被大量应用.综上所述,铝合金材料与钢材相比自重轻、耐腐蚀并具有特有的功能.而结构工程中充分发挥铝合金上述优点的是大跨度空间结构(如体育场、会议厅和礼堂等)和长期暴露于潮湿、腐蚀性环境的结构(如游泳馆等).

第五篇:XXX用铝合金板材标准化审查报告

XXX用铝合金板材标准化审查报告

我公司从一九九三年开始按GJB1540-92《XX用铝合金板材规范》组织生产XXX兵工用铝合金板材,十多年来工艺稳定,产品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公差、XX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内部组织和表面质量等均符合GJB1540-92《XX用铝合金板材规范》的要求,产品合格,质量稳定。该产品经用户十多年来的复验和使用均能达到GJB1540-92《XX用铝合金板材规范》的要求,受到用户的好评。

下载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