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
摘要 对移动通信前20余年的发展略予回顾,指出其现状差强人意之处。阐述了当前世界各国相关业界对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些要求、设想和探讨。
移动通信自1980年面市以来,已经走过20几年,经历了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现正向第三代(3G)平滑演进,并在探索后3G或4G的前景。
1移动通信的前20年
第一代移动通信从开始商用到完成使命,大约由1980年持续到1994年,以频分多址(FDMA)制式提供普通模拟电话,实际数据速率为2.4KBit/S。
第二代移动通信,大约由1995年持续到本世纪初,采用时分多址(TDMA)制,支持数据电路交换,提供优质数字电话和简短文本的传输,数据速率为14.4KBit/S(实际仅达9.6KBit/S)。
近年发展的二代半(2.5G)移动通信支持分组交换,数据速率目标为115KBit/S(实际仅为40KBit/S)。
2G和2.5G移动通信技术,虽较1G有所提高,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用户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其在使用频段、频谱利用率、接入速率以及网络能力等方面都显现不足。
ITU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盘算在2000年前后搞出一个工作在2000MHz频段的未来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这个系统1996年正式以IMT-2000命名,通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www.xiexiebang.com)扩展到无线接入网(RAN)、使CN与无线局域网(WLAN)互联、支持多媒体广播和组播等。
ITU也开始考虑3G以后(BEyOND 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远景,提出了后3G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框架、研究工作目标涉及主要内容、关键性的数据速率要求以及研究发展的进程。
后3G或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现在很难想象,但是后3G或4G时代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肯定不会像前几代那样只是蜂窝产业独家的天下。后3G 或4G系统将汇集无线接入、无线移动、无线LAN等先进技术,并结合全IP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无线移动INTErNET系统,能满足人类社会在未来若干年内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
当前的一些研究动向
ITU计划在2004年征集有关后3G或4G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案。世界上一些有关部门、机构和学校已经在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探索,并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工作。
3.1 移动宽带系统(MBS)
移动宽带系统(MBS)是由欧洲委员会组织一些公司和学校合作完成的移动宽带设计方案。其物理层是基于大多数2G电话的TDMA变种,较高层则基于ATM。前面各代移动通信主要用于通话,间或兼容一些诸如短信之类的业务,而MBS则要使各种形式的服务分开。它是一个大的数据信道设施,可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单独应用。
估计此系统要商业化还得15年时间,开始使用可能在2010年,大量展开服务估计要到2020年。在这段时间,技术指标要改变,物理层将以为克服无线信号多径传输干扰而设计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为基础,同时放弃ATM改为面对IPv6,要用以前不用的40 GHz或60 GHz频谱来满足极其宽阔的带宽要求。
3.2 IEEE 802.11系列
目前,在移动中接入INTErNET的最快方法是通过无线LAN。美国IEEE于上世纪末开发了IEEE 802.11标准系列产品,其中有802.
11、802.11A和802.11B,以及还在研发中的802.11G。802.11技术不太成熟,未见商用产品;802.11A有技术优势,但难度大,商品化较晚,当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是802.11B。
802.11B(常称为WI-FI)工作于无需发证的2.4 GHz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谱(DSSS)技术,最大物理速率达11 MBIT/S,实际通过量(第三层)最高可达6 MBIT/S,如果用作蜂窝,认为可以达到3.5G的要求。
802.11A工作于无需发证的5 GHz频段,采用比DSSS相对复杂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最高物理速率达54 MBIT/S,实际通过量最高可达31 MBIT/S。除数据速率比较高、频带比较宽、干扰比较少外,5 GHz波段的信道数量总是比较多也是802.11A的优点。802.11A存在的问题是与802.11B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问题。
为了解决互操作性,IEEE发展 了802.11G,用以扩展802.11B的数据速率和覆盖范围并与其兼容。802.11B和802.11A的覆盖范围分别为100 M和80 M。802.11G使用2.4 GHz频段,采用了OFDA技术,覆盖范围可望达到150 M,但速率没有802.11A快,物理层速率可达54 MBIT/S,而实际通过量只有12 MBIT/S。
为了提高802.11系列的工作能力,IEEE正在研究发展一些新标准:
A)802.11E旨在使802.11网络的QOS性能有所提高,用等同的TDMA模式取代以太网类似的MAC层,并对重要业务添加特殊纠错;
B)802.11F打算改进802.11中的交接(HANDOvEr)机制,使用户在2个不同的无线信道切换段或在2个附属于不同网络的接入点(AP)之间漫游时保持连接,这对于无线LAN的移动性非常重要;
C)802.11H要使802.11A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和信道选择得到较好的控制;
D)802.11I着力提高802.11系统的安全保密问题。
与60 GHz的MBS一样,以无线LAN为基础进行接入的问题也是每个接入点或基站能达到的距离很小,户内大约100 M,户外环境好的情况下也仅有几百米。这就是说,无线LAN在公众应用方面目前只能局限于少数热点,如空港旅客休息厅、会议中心、大旅馆以及商业区等。要想扩大服务范围,有些服务商寄希望于与现有的专用无线LAN协作,让他们来填补空隙。
有些蜂窝运营商打算投入无线LAN产业,利用他们现有的计费基础设施和客户关系,提供蜂窝电话和802.11相结合的组件。
IEEE正在搞一个称为高速无需核准的城域网(HUMAN)计划。它是一个使用802.11A做点对点链路的无线本地回路系统。笔记本电脑和蜂窝电话的用户可以在建筑物内,由802.11A LAN通过屋顶上的定向收发设备与外界联通。
3.3 HIPErLAN2
HIPErLAN2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于上世纪末开始组织研究发展的。
HIPErLAN2与IEEE 802.11A在物理层差不多,即都工作在5 GHz,也采用OFDM技术,给出同样的数据速率,即最大物理速率高达54 MBIT/S,实际通过量达31 MBIT/S。二者的差别主要在MAC层,802.11A是沿用以前的无线以太网功能,而HIPErLAN2的MAC协议既支持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业务,也支持异步数据,这样分组语音和视频可以得到较好的QOS。HIPErLAN2与有线侧的接口连接,适应ATM、3G移动系统、1394网络以及IP网络。
HIPErLAN2设计得既是LAN也是WAN,并有较好的漫游性能。它的数据链路控制/无线链路控制子层具有发射功率控制和动态频率选择功能,从而提高频谱效率并降低其他同频系统干扰的可能性。HIPErLAN2支持认证、加密,具有较好的安全保密功能。
HIPErLAN2接入点覆盖范围也很小,户内约100 M,户外几百米,与802.11A基本相同。
3.4 5-UP
IEEE和ETSI有一个名为5 GHz伙伴计划(5GPP)的合作项目,打算把802.11A和HIPErLAN2合成一个标准,暂时命名为5 GHz统一协议(5-UP)。这个标准试图把2个甚至3个信道结合起来,提供比现有的系统高得多的数据速率。
5-UP将2个信道结合时,物理层速率可提高为108 MBIT/S,实际最大通过量为72 MBIT/S,信道间隔50 MHz。如果采取3个信道结合,提供的实际通过量大约可达100 MBIT/S,这显然高过大多数笔记本电脑能有的速率。
3.5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MDS)
固定系统已经具备可与DSL、电缆调制解调器甚至光纤相竞争的多兆比(MUlTIMEGABIT)速度。有些服务商打算给现有的宽带系统加上移动性能。当用户移动时,ISP上行链路的固定天线旋转,其波束跟踪对准用户。
较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候选者的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MDS)使用蜂窝网络那样的点对多点式结构和与3G相同的频谱,覆盖也大约与3G相同(35哩),其最大数据速率小于10 MBIT/S(准确数字随供应商而变),相当于3.5G 的速率。
固定无线增加移动性的困难是要求链路两端之间视距无阻挡,且设备相当大,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来安装。由于这类设备大多属专卖,即使客户可以挪动但也不能漫游进入以另一卖方技术建成的蜂窝。
IEEE正在制订关于MMDS的标准——802.16A,以促进互操作性(现有的 802.16标准只涉及较高频率的固定链路,难以适应移动性)。IEEE 802.16A也以OFDM为基础,像新一代蜂窝打算用的多径技术那样降低对视距的要求。
3.6 移动卫星服务(MSS)系统
要做到全球无缝隙覆盖必须借助移动卫星系统。2001年7月,美国FCC批准了8个移动卫星服务系统,要求在2007年建成投产,速率大致达到ISDN的速率,话音达到长话的质量,能够传送视频和多媒体信息。其中2个MSS系统都是各用1个GEO卫星只覆盖美洲,另外几个分别用LEO和MEO卫星网络覆盖全球。
这些新系统使用2 GHz频率,非常接近目前大多数国家核发给3G使用的频率,从而可以使用较轻、较便宜的双模终端,并且可在地面和卫星接入点使用类似的无线部件。
几个MSS系统中目前比较有希望的是新IrIDIUM、GlOBAlSTAr和ICO。新IrIDIUM和GlOBAlSTAr工作在LEO,ICO工作在MEO。不过新IrIDIUM和GlOBAlSTAr也在计划把MSS网络建立在MEO之上。各MSS系统都要在地面上设置中继站,以增强卫星通信能力,提供室内服务。技术上的进步,使它们有可能开发SUPEr GEO卫星网络,用比蜂窝手机大不了多少的设备来接收。
LEO卫星网络建设投资太高,运营维护费用又大,从而MSS有向先进的GEO宽带卫星系统发展的趋势。对于GEO卫星通信等待时间长的问题,需要改变TCP和HTTP,标准办法是采用TCPSAT增大窗口尺寸。有的公司采用虚假确认(SPOOFING)方法,通过UDP发送数据。
ITU早在1992年推荐IMT-2000蜂窝网络的同时,也推荐了IMT-2000卫星网络,希望它能延伸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上世纪90年代,大约有20个称为全球卫星移动个人通信(GMPCS)的系统着手开发。这种系统与MSS不同的是使用的频率比3G蜂窝电话的高,不能提供类似3G的服务水平。
3.7 全IP
新一代移动通信需要充分利用IP网络作为所有业务的承载,实现端到端的IP多媒体移动业务。3GPP r5版本已提到将IP从核心网扩展到无线接入网,形成全IP网络结构,使控制和业务分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结合,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INTErNET网将会逐渐融合为一体。
近若干年来,INTErNET急剧发展,现用的IP协议版本——IPv4的32位长的地址空间已逐渐显现不足,其他一些性能也不如人意。新一代IP协议--IPv6于1994年开始开发至今,其好处不只是地址空间大(128位长的地址空间),而且针对现代网络的需求,增加了有关网络安全、自动配置、资源预留、优先级别以及多播(MUlTICAST)等功能。特别是在移动IP 方面,IPv6的功能远优于IPv4。
有人预测,到2005年,几乎一切都将以IPv6为基础(与现有的INTErNET保持兼容)。日本政府要求2006年所有日本的ISP都支持IPv6,和后3G的发展保持一致。欧洲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考虑做出类似的规定。
应该指出,IPv6在安全性、服务质量、移动应用、路由选择、MUlTIHOMING等方面还不是无懈可击。为了更好地支持联网,与移动通信系统融合,世界各国许多相关机构都在进行着研究工作。
IETF是IPv6标准制定工作的主体,目前ITU-T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来制定相关标准。鉴于IPv6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下一代网络的巨大影响,必将有更多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机构参与IPv6标准的完善工作。
3.8 移动IP
在IPv4中,所有要发给移动节点的信息包都要经由用户的归属网络通过隧道发送,归属网络中的归属代理收到后,把它们发往转交地址。但这样会额外增加路由选择的跳数,延长等待时间,并耗费带宽。
1996年标准化的MIPv4(MOBIlE IPv4)原版,使移动节点直接对相应节点发出应答。为了与较高等级协议一致,信息包中的源地址域必须是归属网络上的永久地址。后来由于出现了伪造IP地址信息包,引出DOS问题,从而需要在输入输出端口增加滤波设施。2002年MIPv4更新,将三角形路径改为双向隧道,使所有双向信息包都经由归属网络传送。这个标准带来的问题是耗费更多的带宽、路由选择跳数更多、等待时间更长,以至于影响到在无线网络上实现VOIP。
新的 MIPv6(MOBIlE IPv6)尽可能地避免过多使用隧道,从而解除了带宽和等待时间长的问题。虽然每次会晤的头几个信息包仍然经由归属代理走隧道,但是移动节点还给每个相应节点送出绑定更新,后面的信息包可以直接送,就像移动节点在访问的网络中一样。对所有的移动子网,如移动车辆中的WLAN,道理同样适用。这可以使用可扩展的头部来完成,使IPv6的信息包具有有关QOS和优先性等问题的额外的协议信息。
在移动IP中,使用扩展头部让每个信息包中既有永久地址也有转交地址,满足较高等级协议和INTErNET路由器的要求。
另外由于移动节点可能移动很快,为了防止节点积累过多老的转交地址,在MIPv6中对转接地址给定了一个终止时间。
MIPv6可以说是IPv6的一种诱人的应用。IETF正在进一步改进和补充MIPv6功能的工作,如分级移动管理、AAA、安全性、FAST HANDOFF等。
3.9 系统框架
无线LAN或MBS的接入点(AP)或基站能达到的距离都很短,要想全部覆盖一个不大的区域就可能需要设置成百上千个小蜂房(PICOCEll)。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单独依靠无线LAN或MBS可能不现实。
ITU关于BEyOND IMT2000研究工作的时间表给出,3G系统标准的增强工作要持续到2006年,其系统发展时期会持续到2010年。因此,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兼容3G甚至2G系统。
4GMF提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将包括无线接入、无线移动、无线LAN、PDM等网络,集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为无线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通过应用层直到MAC层都有相应的QOS,保证无线移动INTErNET业务应用。
西门子公司对新一代系统提出了一个框架设想。这是为满足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业务要求而设想的多层次、相互重叠的立体化网络框架。这些层次包含无线个域网层(WPAN,如蓝牙)、无线局域网层(WLAN,HIPErLAN,BRAN)、无线蜂窝层(CEllUlAr,如3G,甚至2.5G)以及分配层(如DAB或DVB)等。同一系统内水平切换,不同系统间垂直切换。系统框架要求有一个IP核心网络,有自组织功能、动态规划管理、动态频率分配、多种速率传输等。
欧洲另一新的研究项目BRAIN(BrOADBAND RADiO ACCESS FOr IP-BASED NETWOrk)是由西门子和其他一些公司合作进行的。它的特点是BRAIN和RAN分别经由各自的MIP网关接入IP骨干网,从而兼容UMTS、GPRS等多种体系。
一般看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由无线局域网、蜂窝网和卫星网三者结合而成。卫星部分与地面部分的结合目前有3种不同设想。
A)卫星网络自成系统,本身具备所有应有的网络功能;
B)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综合为一体,网络功能不重复;
C)卫星部分简单地用于延伸地面部分(固定和/或蜂窝)。
结束语
上面提到的只是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思路或概念化设想,这些思路或设想综合起来似能展现出一个并不十分渺茫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前景
第二篇: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展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3日 09:27 作者:任泽平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本报告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预测了2013—2022年期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预计纺织、造纸、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延续回落态势,冶金、建材等重工业部门比重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随后持续回落;机械、电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趋于稳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任泽平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报告旨在分析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演变规律,并与我国进行比较,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
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典型化事实
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
——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比重先升后降,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
一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工业化率先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与之相伴的是投资率先升后降、经济增速先高后低,并且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刘世锦等,2011)。
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率的峰值平均为46%,所对应的人均GDP平均值大约为8800国际元。追赶型经济体工业化率所能达到的峰值高于美国,所对应的人均GDP低于美国,体现了挤压式增长的特点。
——在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各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与技术和资金密集度有关
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
以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最早。纺织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较早地快速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从15%以上回落至5%以下。相对于其他制造行业,纺织业回落的人均GDP时点最早、幅度最大。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也比较早,从20%左右回落到10%—15%之间。但与纺织业不同的是,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5000国际元之后普遍趋稳,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
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之前持续上升,而且在3000—11000国际元之间出现加速,普遍从3%左右上升到8%左右,之后持续下降到3%左右。总体来看,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时的人均GDP水平比较接近。
以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且没有明显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金属制品行业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随后从峰值的8%左右缓慢回落至5%左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人均GDP超过20000国际元之后,金属制品行业比重仍能保持在5%以上。典型工业化国家电器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但各国峰值水平略有差异,其中美国、英国等先行国家峰值水平在10%左右,德国、日本等早期追赶国家峰值水平在15%左右,韩国、我国台湾等后期追赶国家和地区峰值水平在20%左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美国、英国的峰值水平在12%左右,日本、韩国的峰值水平在15%左右,之后趋于稳定。
——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工业化后期,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业专业化和外包化的趋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制造业投入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升级越来越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与融合发展(李善同、高传胜等,2008)。1970—2000
/ 5
年间,美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从13.3%上升到22.7%,上升了9.4个百分点;日本从10.9%上升到17.9%,上升了7个百分点。
不同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通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随着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科研服务、通讯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运输仓储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趋势加强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的全球化一直是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以及提高新兴经济体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都已经参与并受益于快速的产业全球化和制造业扩张。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对各国的繁荣发展非常重要,仅制成品出口数据的差异就可以解释128个国家70%以上的收入变化(世界经济论坛,2012)。
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浪潮为后发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日本和韩国的崛起正是先承接了欧美钢铁、纺织工业,然后承接了汽车、电子产业转移的结果。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承接了先行国家纺织、钢铁、家电、造船、电子等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结果。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国际经验对比
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挑战。
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从已经出现的行业峰值时点看,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挑战。
——工业化率高于典型工业化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呈挤压式增长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水平,1981—2011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5%,比GDP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从工业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看,二者走势高度相关,这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带动一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按照购买力平价口径(1990年G—K国际元)测算,2008年我国工业化率为48.5%。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414美元(现价),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为6725国际元,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相比,我国工业化率比重偏高,明显高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跟德国、法国同期水平相当,呈挤压式增长特征。
——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吻合度较高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升级。主要制造行业的变动趋势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
以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回落时点较早。纺织缝纫皮革工业从1980年的6.1%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7%,典型工业化国家纺织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普遍持续快速回落。食品工业在2002年前小幅回落,但之后稳定在3.7%左右。2002年我国人均GDP为4197国际元,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5000国际元之后也普遍趋稳。
以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等为代表的重工业占GDP比重经过快速上升期后,目前已接近峰值水平。我国冶金工业比重在2001年人均GDP3759国际元时加速上升,由3.7%上升到2011年的6.1%和2012年的5.6%。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已经接近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阶段。2012年我国冶金行业比重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同时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以电气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长期呈上升态势。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1.1%上升到2012年的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由0.9%上升到1.9%,未来仍有上升空间。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这些行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上升趋势才会停止。
——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化工业特点明显。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冶金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化学工业达到4.1%,显著高于其他工业行业。高重化工业比重、高投资率和高增长是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人均GDP11000国际元是钢铁、有色等重工业达到峰值的普遍时点,随后转入快速下降通道。各种迹象显示,目前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期,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住行消费作为最后一轮物质性消费升级,过去十年有力地带动了地产、汽车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但近年地产、汽车销售大不如前,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这不仅
/ 5
有宏观调控和周期调整的原因,还有投资潜力下降的原因。未来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是非物质性的服务类需求,对投资的带动效应大大下降。虽然目前我国还有巨大发展的潜力,但不意味着仍能保持高速增长。
——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系数偏低
1987—2002年间我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上升到12.2%。但在2002—2007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仅为8.3%,显著低于典型工业化国家15%以上的水平。而且在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结构中,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高,而邮政、电信、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
原因主要有:一是2002—2007年间我国处于重化工业阶段,钢铁、化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比大幅上升;二是入世以后,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迅速上升,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对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高,对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升级。
——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压力增大,转型发展形势严峻
受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影响,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低端劳动力工资涨幅尤为明显。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跟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明显高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三星经济研究院,201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大规模货币投放,房价、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了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和商业成本。未来随着潜在增速下降和发展阶段转换,企业盈利预期和投资预期发生变化,银行风险意识上升,企业财务费用成本提高。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明显。2005—2012年间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的情况下,越南、印度、墨西哥、韩国等国货币贬值幅度却比较明显,大大提高了这些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非中国制造”开始增多。
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
虽然我国工业化率将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本部分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预测了2013—2022年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的趋势。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这些行业在工业化早期就已经达到了行业比重的峰值。2012—2022年间,纺织缝纫皮革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下降到1.7%,累计下降1个百分点;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从1.5%下降到0.9%,累计下降约0.5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和森林工业分别稳定在3.7%和1%左右。纺织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要快于食品工业,主要是受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成本优势同时下降影响。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将在2015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左右时)出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从回落的幅度看,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回落的幅度要大于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演变趋势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在工业化后期,石油工业受国内需求带动效应较强,化学工业在细分行业中仍存在较大升级空间。2012—2022年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6%下降到3%,累计下降约2.7个百分点;电力工业从2.3%下降到1.2%,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炭工业从2%下降到1.1%,累计下降约1个百分点;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从3.2%下降到1.7%,累计下降1.5个百分点;石油工业从2.9%下降到2.8%,累计下降0.1个百分点;化学工业从4.1%下降到3.9%,累计下降约0.1个百分点。
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2012—2022年间,金属制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上升到1.6%,累计上升0.5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从3.1%上升到4.5%,累计上升1.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2%上升到2.8%,累计上升0.8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1.4%上升到2%,累计上升0.6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1.9%上升到2.7%,累计上升0.8个百分点。
从工业化率的演变过程来看,2012—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化率基本稳定,之后逐步下降,并从2015年的39.2%下降到2022年的34.4%,累计下降4.8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工业化率将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近中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挑战与战略选择研究”课题组)
/ 5
未来汽车技术三大发展趋势
14-05-09 07:38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赵福全 我在很多场合多次听到关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不同讨论,其中有持乐观态度的,也不乏悲观者。我个人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至少还有十年的稳定增长期。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汽车业从几百万辆的产销规模到突破2000万辆,而未来有太多因素表明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购买力还远远没有完全释放。我们来做个对比:日本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是589辆,而中国是88辆;日本每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有汽车199辆,而中国仅有12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有多大!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有两种情况: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得到充分普及,新增的购车者的数量不再增加;二是公共交通高度发达,且更便捷,汽车不再是必须的代步工具。对于中国来说,这两种状况要出现显然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至于中国汽车产销量今后的具体增幅,我认为这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产业政策以及消费心理转变等因素。不过实在无需悲观,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去年的销量是2200万,今年可能会达到2450万,按照每年9%的增速,到2020年自然就是4000万辆。即便是增速打个折扣,也能达到3500万辆。
目前汽车产业也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像能源紧缺、交通拥堵、雾霾等问题愈演愈烈,政府日益严苛的法规和限行限购的政策,的确让汽车产业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这些外部因素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而对于能够练好内功、积极应对的企业来说,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中,掌控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下面就谈谈我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
首先,未来安全技术会越来越受关注。被动安全日益精细化,主动安全会继续得到大幅提升,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越来越明显。未来汽车将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同时,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尽管完全的无人驾驶可能尚需时日,但区域的、部分工况下的自动驾驶将作为一项核心的安全技术得到应用。而且这些安全技术将与语言识别系统、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以及IT网络技术等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实际上,未来真正能制约汽车发展的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能源问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已接近60%的红线,缺油的压力非常大。为此工信部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施5升油耗的法规,这是非常严苛的指标,尤其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挑战异常艰巨。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动力总成技术还有待提升,新能源技术还方兴未艾,而在优化发动机、变热箱之外,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等技术在节油领域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更多的开发。譬如一般的乘用车通常只要减轻10%的重量就能节省7%的油耗。因此,未来整车厂选择零部件,不仅看谁更便宜、更耐用,也要看谁更轻。总之,节能方面的要求很可能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从造车到用车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第三,环保技术也将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技术,因为污染的压力将使环保成为否决项。目前国家已经导入了材料的再回收法规,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日后如何拆分、回收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整车厂,更是对零部件厂商的巨大挑战。排放控制、噪声控制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等,都会越来受到关注。
/ 5
最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呈几何级数地增加。预计到2015年平均将有40%的汽车成本是用于汽车电子的。以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而汽车将成为应用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的最佳载体之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将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未来的汽车将呈现“五化”趋势,即功能多元化、控制集成化、开发平台化、系统网络化和技术一体化。
/ 5
第三篇:高速公路设施未来几年发展前景展望
公路设施未来几年发展前景展望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一、相邻国之间合作修建高速公路,形成国际高速公路网,促成了国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大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效益,加强国际之间的公路运输联系,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把主要高速公路联结起来,构成国际高速公路网。
二、信息化公路将逐步实现。将着眼于道路的多功能利用,不仅使用路面,还要利用空间,成为信息化的公路。不仅具有运输人和物资的固有的交通功能,还能输送电力等能源及各种信息,加上道路所派生出来的美化环境、抗灾避难及作为建造其他建筑物的基础等空间功能。高速公路将正成为多功能的公路。
三、卫星检测及控制系统将得到广泛利用。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检测及监测系统普遍使用,交通控制中心将充分利用卫星地面系统转发的交通信息且按新的交通流理论,指挥汽车按最优路线行驶,即节约时间,又创造最大利益。
发展趋势
路桥行业一直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标,从1988年大陆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到现在,中国高速公路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交通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起到2020年,国家将斥资两万亿元,新建5.1万公里高速公路,使我国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5万公里,这还不包括约4万公里左右的地方高速公路。未来高速公路建设将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如果单靠国家来筹措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找新的融资途径。高速公路公司股票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使中国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适应了公路投资发展的需要。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资金需求。目前,资本市场上外资及社会闲置资金充足,如能有效利用这些外资和民间资本,将为高速公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我国高速公路总量明显偏少。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但高速公路已分别达到了10万公里和1.9万公里。法国国土面积仅为中国的1/17,而高速公路已达9000公里。日本国土面积很小,高速公路已达7265公里。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也有不小差距。
第二,高速公路未形成网络。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具有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快、运输效益高等特点,能够形成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输通道。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是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大部分项目里程较短,分布零散,没有形成长距离的运输通道,更未形成高速公路网络,因此高速公路应有的特点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难以体现。
第三,高速公路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情况十分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和经济。
5.1.2依据国际经验,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将在未来20年保持快速增长。
依据美国高速公路网发展的经验,高速公路形成网络的过程中,将同步带来车流量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后车流量增长基本与GDP的增长同步。因此,从2010年末我国完成5.5万公里,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基本贯通“7918网”中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主干线路开始,到2020年我国完成“7918网”所规划的所有8.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里的这段时间,我国高速公路都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我国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来看,客货周转量在过去25年里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基本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一致,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公路客货周转量保持同步增长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预计GDP年均增长7.5—8.5%。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将以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张为主要特征,对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市场活力增强,物流和人流加快,必然使“十二五”期间公路客货运输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从长期来看,普遍预测,我国在205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超过美国。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行业必将分享国民经济的增长。
展望未来,近期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公路建设的大力投入,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公路行业的前景明朗,大有可为。
第四篇:银行卡发展前景展望
银行卡及支付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而且使银行业务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银行卡,我国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02年由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的出资折合16亿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卡及支付结算系统进入一个较完善体系。截至2004年底,中国国内各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卡7.6亿张,其中贷记卡1000多万张,准贷记卡约2500万张,其余7亿多张均为借记卡。
面对日趋快节奏、高科技的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养成了出门只随身携带银行卡和手机的习惯,小额支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等客户端完成支付,大额付款则可以通过银行完成。另一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出门甚至只携带手机,这类群体以在校大学生及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群体为主。这部分人群接受新兴科技支付方式能力较强,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限额也基本能满足其支付需求。由目前的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第一,银行卡介质更加多样化,虚拟卡等账户运用将更加广泛化。目前广泛运用的芯片卡已基本取代之前的磁条卡,主要原因为芯片卡存储空间更大,被复制难度更大,交易更加安全,可以更加有效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难推断更加安全的银行卡介质会被推出。而各家银行为方便客户的理财消费行为,纷纷推出网络注册虚拟卡卡号服务,这给接受并且习惯网上交易的繁忙上班一族提供了极大便利,这项业务也是各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营销客户的一大手段。
第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更加紧密,银行卡支付与平台支付相捆绑,第三方支付平台占据半壁江山。纵观目前的支付市场,银行卡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日常,小到街边小店,大到高端商场,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已基本覆盖;而各种手机端“pay”支付也更加运用广泛化。与此同时,各支付平台立足自身大数据分析的额度支付也在推广扩大化阶段。第三,支付确认方式更加安全化、多样化。指纹支付基本已为大众所接受,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类似瞳孔支付等支付确认方式定会如雨后春笋搬发展壮大。
简而言之,未来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将向着更安全、超便捷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关于我国海工装备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于我国海工装备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一、未来海洋石油的开发趋势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地球70%的表面积是海洋,世界海洋的水量比高于海平面的陆地的体积大14 倍,约13.7 亿km3。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40m,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m。海洋的资源蕴藏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化学资源、能源(潮汐能、风能、温差和盐差能)等。在平均深度3800 米的海洋中,除部分近海大陆架可以采用与陆地近似的开发方式以外,其他部分都需要专门的工程设备来完成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目前来看,在众多海洋资源中,矿产(油气资源)已经成为开发的重中之重,成为各国投资的热点。
世界石油消费总量逐年增长,逐现供不应求。油气仍是主要能源消费品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仍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构成。从历史情况看,1973 年是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点,也是油价大幅上涨的起点,当时油气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5%。2008 年,油气供给占世界能源供给已经下降为57.2%,但仍然有50%以上的依赖度。
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与生产的不足已经逐渐显现,而陆地石油经历多年开采以后已经难以再有大的储量发现。目前陆地石油探明率在70%以上,而海洋石油探明率仅在34%左右。统计显示,截至2008 年底,全球已有66 个国家能源生产达到峰值。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世界主要产油区年均产量降低2.6%,其中一些陆地产油区年降6%以上。目前已探明的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仍大都分布于陆地上,然而在欧洲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已经全部位于海洋上。在1998-2008 历年新发现的油田中,陆地储量的占比已处于逐渐走弱的趋势。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 年1 月1 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 亿吨,探明约380 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 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约40 万亿立方米。
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中,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3.2 亿吨,随后逐渐下降。波斯湾石油产量缓慢增长,年产量保持在2.1~2.3 亿吨,而墨西哥湾、巴西、西非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0%,其中,墨西哥湾可能在未来数年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产油海域。
一般来说,水深小于500 米为浅海,大于500 米为深海,1500 米以上为超深海(对此划分还有不一致的意见,以前我们国家把200 米作为浅海、深海的界限)。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目前全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三大热点地区,通常称为“金三角”,而它们在深水区的石油储量分别占其全部海域总储量的90%、89%和45%。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近10 年发现的超过1 亿吨储量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占到60%,其中一半是在水深500 米以上的深海。
从历年新发现的油气储量分布亦可窥见端倪.陆地新储藏量难有大的发现,海洋油气勘探发现也从大陆架地区逐步走向深海。虽然目前已探明的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仍大都分布于陆地上,然而在欧洲,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已经全部位于海洋上。由于深海油气勘探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更多的油气开发将走向更深的海域。
二、海洋石油开发所需的海工装备
伴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由浅入深”的开发,对油气勘探开发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对于传统的造船业,海工装备体现出更多的高技术性和高资本投入,同时也能为设备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因而,海工装备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青睐。一般来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流程大致如下,从勘探开始算起大约需要9 年左右时间方能开始投入生产:
勘探阶段的任务是测量以及收集数据,主要是地震作业、配置隔离线路、钻勘探井,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寻找潜在的油气储藏。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移动式钻井平台、地震测量及支持船、水文地理测量(管道线路)、ROV支持船、PSV、AHT 及AHTS 等。钻井活动要从勘探阶段持续到生产阶段,勘探阶段钻勘探井,开发阶段钻开发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观察井等)。
海底模块建造与专备作业阶段主要是线缆管道铺设、水下生产系统安装,上部模块、导管架的安装等。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线缆及管道铺设船、起重运输船、近海挖泥船、住宿单位、安装平台、移动钻井装备、PSV、AHT、AHTS、MPV,拖船等
进入生产阶段所涉及的海工装备有:固定或浮式生产设备、浮式储油装备、穿梭油轮、AHTS、拖船、PSV、ERRV、船员艇,住宿单位等。
海洋油气勘探、开采虽然涉及众多类型的海工装备,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钻井类设备、生产类设备、辅助类设备。
钻井类装备: 目前海洋中的油气钻井设备主要可分为固定钻井类设备与移动钻井类设备:
固定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移动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着底式与浮动式。前者有座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后者包括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
钻井船(Drill ship)、自升式平台(Jackup)、半潜式平台(Semisub)、坐底式平台(Submersible),工作水深状况如下图
生产类装备:
生产设备亦可分为固定式生产设备与浮动式生产设备。由于前者只能在浅海生产且无法移动,随着开发逐年走向更深的海域,因此需求逐渐减少。目前生产设备已经以浮动式为主。浮动式生产设备包括:自升式生产平台、张力腿式生产平台(TLP)、单圆柱式生产平台(Spar)、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存储及卸货装备(FPSO),最近几年又钻井生产储油装卸船(FDPSO)浮式、LNG 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等其他新型产品。
目前全球90%以上的Spar 生产平台和60%以上的TLP平台都在墨西哥湾作业,而其他海域则以FPSO 为主。由于FPSO 不仅能够生产而且可以储存和装卸、适合复杂水域环境,不仅可以新建也可由油轮改造而成,因此成为近年来在深海作业的主要装备。
辅助类装备:
海洋工程辅助装备种类繁多,大致有:铺管船、线缆铺设船、起重船、操舵作业拖船、平台支持船、潜水支持船、维护与修理船等等。
三、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前景
国际海洋油气开发已经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海工装备是海洋油气开发如期进行的保证。关于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的未来需求前面部分已经做出分析,中国企业能否进入国际市场分享成长的盛宴是决定中国海工装备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的国内市场也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我国在自主开发了大庆油田以后,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石油净出口国。但是在1993 年前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开始超过石油产量,我国从此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而世界油价在1993 之后经历了几年的低位徘徊从1999 年开始走上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油气消费成本也开始逐年大幅上升。
我国上世纪90 年代的经济高增长与高能源消耗是相生相伴的,并且消费速度超出了世界石油生产的增长率,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对外部石油依赖的日益加强。
我国1973 年时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9%,而2008 年时已经达到16.4%。在1973 年时尚能勉强维持自我供给,但是目前只能依赖从国外进口才能弥补巨大的供需缺口,这也意味着必须承担国际市场日益上涨的石油价格。
时至今日,石油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商品(几乎也从来不曾是),它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从一个国家经济安全或者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降低油气资源的外部依赖度是必须的。而在陆地油气资源储藏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成为必然之选,而且非常紧迫。
中国拥有 18000 多公里海岸线,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南海油气储量巨大,地质储量约230~300 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被誉为“第二波斯湾”。
按照 2008 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 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 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而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在海洋上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平均水深仅18 米的渤海湾聚集着大片的已开发油田,其中包括锦州凝析油气田、绥中油田、秦皇岛油田、渤西油田群、埕北油田、渤南油田群以及渤中油田等。在南海海域,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已具一定规模,其中有涠洲油田、东方气田、崖城气田、文昌油田群、惠州油田、流花油田以及陆丰油田和西江油田等,但更为广阔的南海深水海域仍处于尚待开发中。
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相比于三湾、两海、两湖区域仍然较小,在世界海洋探明储量中占比并不高;另一方面油气的探明率相比世界平均水平也低很多。这样的现状表明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步伐落后于世界水平,另外存储量的限制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对进口的依赖,那么从战略角度出发,我国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油气开发成为必然之选。我国海工装备将迎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