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民族团结条列学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以下简称为“两个《条例》”)经2009年12月29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于2010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确保“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根据县政法委安排,我局决定自201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两个《条例》”的学习及宣传活动,现就“两个《条例》”的集中学习及宣传活动安排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两个《条例》”集中学习宣传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于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自治区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条例从我区团结稳定的现实需要出发,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体现,是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法制化的重大举措。修改后的《条例》从自治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出发,对综治工作原则、工作措施、经费保障、法律责任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此,要充分认识“两个《条例》”的重要意义,了解“两个《条例》”的基本内容,掌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责任制,增强工作责任感,承担应有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要深刻领会“两个《条例》”立法主旨、基本内容和重要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重点,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进行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动员各族干部群众,从维护自治区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两个《条例》”的重要性,自觉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两个《条例》”,自觉参与做好民族团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全镇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两个《条例》”集中学习宣传的主要内容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呼图壁县人民政府公众网站上有登载)
2、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更•伊明巴海、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贾帕尔•阿比布拉同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3、自治区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符强同志于2月1日发表的署名文章;
4、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秘书长、综治办主任刘克勤同志答记者问;
5、《中央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14号);
6、《中央政法委 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办发[2009]46号);
7、各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
8、《中共呼图壁县委员会 呼图壁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打基础、保稳定、促发展”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呼县党发[2009]30号);
9、《新疆日报》相关评论。
三、集中学习宣传的主要形式
1、集中学习宣传活动要“三贴近、三创新”的原则,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从而不断提高集中学习宣传工作水平,为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要突出抓好全体党员、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成员宣讲、召开座谈讨论会、知识竞赛、板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集中学习宣传形式,使“两个《条例》”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要以第九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和第十九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以村为依托,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为重点,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有机结合,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等把《条例》知识送入千家万户,掀起学习《条例》的高潮。
4、镇派出所结合部门职能开展以案说法教育活动的同时,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条例》;镇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镇综治办的统一要求,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镇中心小学要结合在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条例》学习和法制道德等方面的宣传;镇其他各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开展《条例》宣传活动。
5、各村(场)、各单位要在显著位置、主要地段、重要场所悬挂宣传布标,开展《条例》的宣传活动。
四、集中学习宣传活动的总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扎扎实实搞好集中学习宣传活动。今年是“两个《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因此,通过集中开展好《条例》的宣传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村(场)、各单位要对“两个《条例》”的集中宣传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宣传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具体的宣传实施方案,并将此活动列入年度学习计划,作为学习重要内容,认真组织本村(场)、本单位学习“两个《条例》”内容,理解重要意义,把握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责任,做到集中宣传活动立足于基层、宣传开展在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
2、借助媒体,烘托氛围。各村(场)、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数多的特点的基础上,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竞赛、专题辅导、演讲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条例》,让《条例》走进千家万户,入耳、入脑、入心。
3、《新疆法制报》、《新疆平安网》将开设“领导干部谈《条例》”专题栏目。各村(场)、单位主要领导均要撰写学习贯彻《条例》的体会文章,并在《新疆法制报》和《新疆平安网》进行投稿。
4、自治区将在《新疆法制报》、《新疆平安网》开展学习贯彻《条例》有奖征文和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征文、竞赛规则和奖励事项另行通知。届时各村(场)、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
5、集中学习宣传活动期问,镇综治办将组织人员对各村(场)、各单位学习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村(场)、各单位要及时对《条例》集中学习宣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特克斯县社会保险管理局 二0一一年十月九日
第二篇:新疆民族团结
团结—民族之魂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部历史,是左宗堂在“一炮成功”抵御外侮,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史;是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整顿新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为前线捐款捐物的抗战史;是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屯垦史。
新疆—我出生的土地,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多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在这里,他们是一家人,在这里他们心连心,在这片并富饶的土地上,他们用深沉的爱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和人生,阿尼帕每天就是面对着是平凡的日子,真实的生活,严酷的现实和日日重复艰难的日子。新疆奇台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
她和丈夫阿比包都是脚踏实地的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和企求,唯一的就是精心养育好这些孩子,让长大成人。因为这些孩子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在青格里河畔这家朴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
在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有一个汉族女孩,20年前,她被一个哈萨克族家庭收养,因此有了个哈萨克族名字“麦尔孜依”。
“麦尔孜依”的汉语意思是“快乐”,对于一个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重度残疾的汉族弃儿来说,生活在一个对她关爱备至的哈萨克家庭,麦尔孜依无疑是快乐的,但养育她霍额哈依、比依台坎夫妇却为此付出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十几年来他们每天如一日的照顾着她,不离不弃。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诸多民族,而不是单一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已知的新疆两千多年历史中,新疆地区是一个古代部族、民族频繁迁徙汇融的大舞台,许多人留下千古不灭的活动印迹。多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铸就今天新疆多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现状,更构成新疆多元文化光彩灿烂、生生不息的历史源泉。
公元前60年,今天的天山南北各地归属汉朝,新疆自此后就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古代部族和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新疆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宝库。
民族纷争,则国不安宁,百业凋敝,列强欺凌,民不聊生;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榕树之所以美丽,是应为他们的根紧紧相连,相互照顾,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美好。我就像是一棵榕树在阳光下相互努力健康成长。
第三篇:新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1.清政府批准在新疆建立省得时间是:(1884年)
2.驰名中外的的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全结合的艺术瑰宝。
3.新疆的维吾尔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占总人口70%以上。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肉孜节)等。4.新疆是一个民族居住的地方,现有(55)个民族成分。
5.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行驶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张骞(qiān)出使西域开辟的长安(现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东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7.新疆享有(民族的橱窗)之美誉是中国(民族风情)最浓郁(地域特色)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8.音乐文化特色
汉族()
锡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
藏族()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有()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10.工艺品
布依族(蜡染)
11.你知道“三个离不开”是哪三个离不开吗?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12.古尔邦节、肉孜节是那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
13.5个自治州
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昌吉回族自治州
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4.新疆的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达韩尔族)。
15.传统节日
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
锡伯族(春节)(西迁节)
满族(春节)(颁金节)俄罗斯族(复活节)(圣诞节)达韩尔族(春节)(千灯节)
16. “达瓦孜”维吾尔族的意思是(高空走绳)
17.维吾尔族的舞蹈有(刀郎舞)(麦西莱莆)(赛乃姆),哈萨克族喜欢跳一种(长拉久赫拉)的民族舞蹈。
18。文学作品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
汉族-------西游记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藏族-----------格萨尔王
蒙古族------江格尔
被誉为“中国文坛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 19.学生为什么不得参与宗教活动?
作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几个阶段,世界观还未形成,如果信仰宗教,就会影响科学判断事物的能力。20.我们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应当铭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都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21.新疆各名称西域:从远古时代起就同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22.西汉时代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3.新疆素有“歌舞之乡”之美称,哈萨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十二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达瓦孜”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
高空走绳。
24.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吾守尔)享有高居王子之称。25.过春节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达韩尔族。26.阿凡提的故事广为流传,阿凡提的特点有(机智)(幽默)(勇敢)(打抱不平)(有正义感)(淳朴善良)27.为什么要成立自治州和自治县?
自治州的成立标志着民族政策有效地贯彻、落实,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8.新疆民族众多,选择你熟知的民族,从三方面介绍这个民族的特点。
维吾尔族:这个民族的特色是人口多、多分布于南疆;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主要的节日;善歌舞。29.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0.新疆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店,小聚居。
31.小徐来新疆旅游,想了解新疆独特的手工艺品,你能为他介绍一下吗?
在新疆有一种颇有名气的小刀----------英吉沙小刀,这种小刀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而且造型精美,纹饰秀丽,刃口锋利,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第四篇:新疆民族团结
团结—民族之魂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部历史,是左宗堂在“一炮成功”抵御外侮,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史;是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整顿新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为前线捐款捐物的抗战史;是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屯垦史。
新疆—我出生的土地,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多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在这里,他们是一家人,在这里他们心连心,在这片并富饶的土地上,他们用深沉的爱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和人生,阿尼帕每天就是面对着是平凡的日子,真实的生活,严酷的现实和日日重复艰难的日子。新疆奇台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
她和丈夫阿比包都是脚踏实地的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和企求,唯一的就是精心养育好这些孩子,让长大成人。因为这些孩子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在青格里河畔这家朴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
在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有一个汉族女孩,20年前,她被一个哈萨克族家庭收养,因此有了个哈萨克族名字“麦尔孜依”。
“麦尔孜依”的汉语意思是“快乐”,对于一个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重度残疾的汉族弃儿来说,生活在一个对她关爱备至的哈萨克家庭,麦尔孜依无疑是快乐的,但养育她霍额哈依、比依台坎夫妇却为此付出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十几年来他们每天如一日的照顾着她,不离不弃。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诸多民族,而不是单一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已知的新疆两千多年历史中,新疆地区是一个古代部族、民族频繁迁徙汇融的大舞台,许多人留下千古不灭的活动印迹。多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铸就今天新疆多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现状,更构成新疆多元文化光彩灿烂、生生不息的历史源泉。
公元前60年,今天的天山南北各地归属汉朝,新疆自此后就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古代部族和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新疆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宝库。
民族纷争,则国不安宁,百业凋敝,列强欺凌,民不聊生;民族团结,则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事实证明,只有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中国的综合有望不断提升。只有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民族团结意识,带头与不同民族的同学们交朋友,带头做促进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带头抵制有损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作出表率。要坚持从我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与少数民族多交往与交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互助合作、从理解与信任等具体实在的工作入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化解隔阂、沟通心灵、增进感情,努力把民族团结提升到新的层次。积极参加民族团结活动,与党中央在政治思想上始终保持一致。
新疆改革发展稳定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民族团结活动中,以实践活动的扎实成效,推动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中国21世纪向西开发、面向中亚的新经济平台”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关于新疆民族团结
新疆民族团结演讲稿
在新疆这个辽阔而宽广的土地上,有着我们祖国还未开发的能源宝藏,他是诱人的,更是让人向往。为了我国的能源事业,全国各地的骄子背井离乡,背负着祖国的希望共同创造这片美好的家园。
人种的复杂,民族的多样化,对于我们这个人才集聚的地方,只有团结才有创造未来,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我们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做好民族之间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作为我当地民族风俗文化的制约,维族同志技术和科技知识稍作薄弱,所以提高民族同志的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对于我们工作和民族之间的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上共同学习,在技术上共同研讨,互相胁持,互相学习,定能取得优异优秀成绩。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上下同心团结向上,才是最无穷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创造未来。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那美好的未来,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得出最美好的和谐。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历史一再证明,我们一定要坚决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树立“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起各民族团结一心,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让民族团结之花尽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