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关系
浅谈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关系
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处
《行政复议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行政复议工作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行政复议工作将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才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便捷高效解决行政争议的优势。只有正确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才能确保行政复议结果的公正与效率。在行政复议工作实际中,时常遇到信访人对信访答复(含处理、复查、复核)不服和信访机构未在法定期限内答复,又未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以不作为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情况,对这类申请是否应该受理,在行政复议机构内部也存在着应予受理和不应受理两种意见。本文仅就如何处理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关系问题试作粗浅探讨,愿与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同仁们共同商榷。
-、行政复议与信访都是法定的行政救济制度 行政复议与信访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部门提出投诉或请求,由有关部门依法解决问题的工作制度。行政复议与信访是现阶段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途径,也是法定的行政救济制度。
1、依法设定。行政复议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设定的。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而言,是一种事后的救济措施。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制度。信访制度是国务院《信访条例》设定的。信访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信访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2、目标相同。行政复议与信访同属于行政救济制度。虽然这两种制度性质有所区别,运行程序有所不同,但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主张其合法权益,向有关部门提出投诉请求或反映情况、由有关部门依法解决问题的工作制度。行政复议主要是通过及时合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信访通过处理信访事项,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投诉请求,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和信访是并行不 2 悖的处理社会矛盾问题的不同途径,他们都是为了实现维护社会和谐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共同目标。
3、相辅相成。行政复议与信访由于同属于法定的行政救济制度,因此,他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操作空间是不矛盾的。这两种救济制度在具体执行时不存在谁先谁后、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问题。由于他们共同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这两种制度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二、行政复议与信访是不同的救济制度
行政复议与信访同作为行政救济制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参加主体、受理时限、处理程序、处理结果等由法律严格界定;而对于信访就相对规定的比较宽泛,法定性不是非常严格。因此,行政复议与信访是两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制度。
1、主体不同。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施行结果的利害关系人,即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除国务院以外的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复议审理的对象是法人,而不是自然人。行政复议审查的客体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行政复议机关及其工作机构是县以上人民政府和所属的工作部门。信访人的范围比较宽泛,既可以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也可以是与行政行为无关的 人员。凡是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反映情况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是信访人。信访针对职务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或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也包括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任命的人员,甚至还包括村委会、居委会及其成员。信访反映问题所指的对象不仅是职务行为,还可以是个人行为,信访审查的对象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信访机构既可以是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中设立,而各级党委、人大、法院、检察院也设有信访机构处理信访事项。
2、受理范围不同。《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仅仅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而对抽象行政行为只能是附带性审查,其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及其所侵犯的相对人合法权益。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及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信访条例》规定的信访事项的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信访受案范围非常宽泛,信访人不仅对行政行为可以提出投诉请求,也可以对各级党委、人大、法院、检察院所作出的行为通过信访提出意见,甚至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行为有意见,也可以通过信访反映情况。信访事项符合行政复议、仲裁和行政诉讼等法定受 4 理条件的,信访机构不应受理,信访人应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和法院等法定机关提出。
3、受理时限不同。《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具有严格的时效,行政复议只对法定时限内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时限未做具体规定,没有明确的时效。信访人对近期和远期的信访事项都可以提出信访。
4、办理程序不同。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程序由法律严格规定,分为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履行等,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到作出决定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天。行政复议原则上实行一级复议制,对具体行政行为经过行政复议后,申请人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再向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办理信访案件的的基本程序是受理、处理、复查、复核等。《信访条例》对办理信访案件的期限虽然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对信访终结意见不服没有明确规定信访人的接续救济途径,所以对信访案件期限的规定就显的约束力不强。对信访案件的办理,实行三级审查制度,即处理、复查、复核。对有些信访案件,经过一级处理就可能解决问题,有些信访案件经过三级处理后,也不一定解决问题,信访人还需选择其他救济途径依法主张权益。
5、处理结果不同。行政复议的结论为维持、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行政复议决定书一径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行政复议当事人必须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后仍不服的,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能继续要求在行政机关内部获得处理。而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信访人可以请求复查、复核,上级行政机关对该信访事项仍然可以继续处理。信访复核为终极结论,即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6、接续救济途径不同。行政复议申请人在对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后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继续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对省部级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实行原级行政复议而作出的决定不服,可以向国务院申请最终裁决。信访人对信访机构作出的信访复核意见不服的,《信访条例》没有规定接续的救济途径。因此,致使信访人容易到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行政复议与信访是平行的救济渠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复议与信访虽然同属于行政救济制度,但法律、法规规定均有各自的受理范围和办理程序、处理结果等。因此,行政复议与信访是并行不悖 的处理社会矛盾的不同途径,他们之间既不能交叉,又不能互相包含,也不能互相代替,是依法设定的平行救济渠道。
1、行政复议审查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维护行政管理秩序,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直接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具体行政行为具有特定性、直接性、单向性等特点。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由法律、法规严格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在法定范围内。信访处理的事项范围比较宽泛,法律、法规对信访事项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从信访工作看,信访虽然也具有特定性、直接性的特点,但其不具有单向性。即信访答复的行为或者处理结果是依申请的行为,故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属性。因此,对信访答复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不应受理。
2、从《信访条例》规定的办理程序看,当事人一旦选择了信访救济渠道,就应走完整个信访程序。即处理、复查、复核三级终结程序。当事人在信访程序过程中,对某一级信访答复不服的,只能继续向下一级信访程序提出申请,直至走完整个程序。在走完信访终结程序之前,不得跳出信访程序,再选择其他救济途径主张其权益,《信访条例》对此是有明确规定的。换个角度考虑,由于行政复议受理期限是法律严格规定的,因此,当事人一旦选择了信访程序,等待处理、复查或者复核的信访结果作出后,往往丧失了申请行政 复议的时间,即超过法定的行政复议受理期限。因此,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来看,对信访结果不服再申请行政复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3、《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从此款规定可以看出,整个信访程序是独立的、封闭的、不与外系统交叉的。信访人一旦选择了信访救济途径,如果在第一、二级程序未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经过最后一级复核程序,而复核程序若仍未解决问题,信访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都不能再受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从现行法律、法规看,行政复议机关属于行政机关范畴。因此,信访人对信访复核意见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不应受理。而且,《信访条例》没有规定信访人不服终极信访结论的接续救济途径,故从这点上看,行政复议机关也不应受理信访人不服信访复核的投诉请求。
第二篇: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一)、相同点: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都是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都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为核心,因而适用的很多规则是相同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程序上的衔接。
(二)、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上一级行政机关对下一级行政机关所作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的审查,整个过程都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因而具有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诉讼则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所作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司法监督,属于司法行为。
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则是人民法院。
3.受案范围不同。人民法院所受理的行政案件,只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件,而复议机关所受理的则既有行政违法案件,也可以有行政不当案件。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而以提起行政复议的未必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如法律规定行政复议终局决定的,当事人即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4.审查范围不同。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一般不审查其是否适当;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其是否适当。行政诉讼是实行不告不理原则,行政复议则实施有错必纠原则,这意味着复议的范围不局限于申请人的申请。因此,行政复议的审查范围要大于行政诉讼。
5.审理程序规则不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完全是按照司法程序进行,而行政复议由于是行政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故二者在审理程序规则方面存在许多差别。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公开开庭审理制度;行政复议则基本上实行一级复议制度,以书面复议为原则,较之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比较灵活、简便。
第三篇: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的比较与办理
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的比较与办理
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近些年来经常遇到的不定公务事项,也是相对人寻求上级行政机关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救济途径。其中任何一项如果办理不慎以致失职,都有可能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者国家和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不良后果。为简便起见,本文中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无特别说明,所引用的法律或法规条款就是指所涉及问题的法律或法规文本。
一、信访事项的适用范围与办理
1、信访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提出”中,“第十四条 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解读:这一条第一款规定不服的是各类“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至于具体是什么内容的行为,没有具体限定。另外,第二款还对解决“投诉请求”的法定途径作了明确规定。信访不是优先的解决投诉请求的法定途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是法定的解决投诉请求的途径。这里的投诉请求应当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它有别于下面要讨论的狭义的投诉请求“举报投诉”。
2、信访被投诉的主体
非常宽广:可以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也可以是企业(经营者)、事业单位、社团、甚至是村委会、居委会,和所有在这些单位工作的人员或成员。这是信访的显著特点,被投诉的主体范围非常宽广。由于这些单位和人员的行为内容又不具体限定,只要是对这些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他们的职务行为,都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所以,几乎不论对什么单位和个人的什么行为不满,都可以去上访或信访。加上我们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执法不公现象还比较多见,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到省里和到中央上访的事件现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九十年代末的一年几千件到现在的一年数万件。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
受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是否受理信访应当在当场答复,或者在15日内书面答复。信访范围虽广,但受理上却并不优先选择信访受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办理时限(第三十二条):是自受理之日起60日,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30日。办理结果的类型(第三十二条),第五章有关条款规定:应当听取陈述、查明事实、可以听证(不是必须的程序)、作出处理、书面答复:
事实清楚、合法,予以支持;
事由合理,缺乏法定依据,做好解释;
缺乏事实依据,缺乏法定依据,不予支持。
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后续救济规定: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再不服,再向复查的上一级机关请求复核。申请和提出复查复核意见的时限都是30日内。
二、价格投诉举报的适用范围与办理
1、价格投诉举报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国家发改委发布《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国家发改委第15号令)中的: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认为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采用书信、来访、电话等形式,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予以受理: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
(四)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
(五)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的行为;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的行为;
(八)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行为;
(九)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行为;
(十)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
(十一)在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十二)应当由价格主管部门受理的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解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行为呢?都是价格违法行为,包括所有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放开的价格即市场调节价,以及明码标价、规避检查等。只要有这些行为之一,就可以向价格部门投诉以求获得处理。但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价格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并酌情予以回复:
(一)举报内容不属于价格主管部门职责管辖范围的;
(二)没有明确的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无法查找的;
(三)就同一事项已经向有关机关举报、申请复查、行政复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有关机关没有做出不予受理决定或者不予受理裁定的;价格主管部门对同一价格违法行为已经做出处理决定的;
(四)不属于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受理范围的其他情形。
由于价格部门还有收费管理的职能,因此除了上述价格违法行为外,还有收费违法行为的投诉,每年这方面的投诉案件也不少。这些投诉要按照收费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
2、价格投诉举报被投诉的主体
被投诉人,在价格方面只是经营者;但如果是投诉行政性收费,则包括行政机关(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性乱收费参照本规定办理)。这是价格投诉的显著特点。这里的被投诉主体范围上要比信访小得多。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
受理:是否受理都是在15日内告知。
办理:与信访相同,是60+30(最长)为90天。
处理结果的类型:提出分类处理意见(第六条);正确适用价格与收费的法规;按照规定程序调查处理,并应当事人要求在办结后5个工作日内告知结果。
投诉处理意见不服的后续救济规定:第十五条 举报人对办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再次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举报人再次举报,但没有提供新的价格违法行为事实或者新的理由的,价格主管部门可以不再受理。
4、受理信访与举报的区分依据
根据《国家发改委转发国务院法制办国法函[2008]205号文件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检[2008]1279号)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类似“公营性”的价格和收费,如民用水、电、气、公立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价格、收费的举报件,执行《信访条例》规定;
类似民营性的价格和收费,如商业零售、银行、电信、等行业,私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价格、收费举报件不属于信访事项,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规定的程序办理。
信访事项的分类:《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包括“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复函的意见,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自身合法权益且无法律救助渠道的,按投诉请求处理。其他信访事项,按照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办理。反映问题包括这两类的,要分别办理。
在价格管理和执法的实践中,我们主要还是按照信访事项的分类比较好操作。事实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类似“公营性”的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涉及当事人自身合法权益的,我们照样要把它当作投诉件处理。
三、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与办理
1、行政复议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行政复议法》第二章 行政复议范围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解读:这一条列举的11项,主要可以概括为:第1——7项是认为行政机关乱作为,或对其作为不服;第8——10项是认为行政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最后一项是兜底条款。投诉的对象大体包括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行为权利这三大类。
2、行政复议被投诉的主体:
(被申请人)都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履行行政职权),因为不服的都是这些机关或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这是行政复议的最显著特征。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
受理:是否受理,应当在5日内审查并告知。第十七条规定,如果没有前款规定的不受理情况,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
办理的期限:第三十一条:60天+30天(最长)
办理结果: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的后续救济规定: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法律规定”如第十四条规定的国务院对省部级行政复议的裁决和第三十条规定省级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四、要本着有利于当事人、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对投诉请求进行引导和办理
1、对各种投诉请求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事件趋于上升,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相对人着想,重视相对人寻求上级行政机关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望。要使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真正成为相对人寻求上级行政机关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救济途径。这不仅对当事人有利,对维护行政机关的形象,对具体经办干部的形象也都是有意义的。同时,也要重视媒体为有关当事人或事件的采访,要通过媒体正确引导舆论、适时公布事情的真相,消除社会上各种不切合实际的传言造成的影响。
2、要根据事件和被投诉主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决途径。信访受理的范围虽然较广泛,但应优先考虑复议、投诉的处理途径。对于各种信访事项,要认真分析其性质和被投诉主体,符合条件的要引导和归入投诉举报和行政复议的救济方式处理。这也符合《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就行政机关来说,处理各种投诉事件优先考虑投诉举报和行政复议的救济途径,也有利于及时、恰当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因为投诉、复议的事项分类比较详细,处理起来比较有针对性。复议的受理时限也比较短暂,只有5日,有利于当事人尽快地得到是否受理的答复。特别要指出的是:信访特别是群体上访,这种形式本身就是社会不和谐的某种表现,现在许多群体上访影响政府形象,严重的还对当地的交通、治安等社会秩序带来消极影响。要为民着想、为民维权。即使是极少数胡搅蛮缠的人,也应当据理说服,多做解释工作,依法办事。但如果当事人坚持不走投诉和行政复议的救济途径,在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等原则问题的前提下,也是可以适当迁就的。例如:某市曾经有一市民对市直一机关的听证会程序不符合规定的投诉,按道理属于信访,因为不直接涉及他个人的权益,而且他本人也不是那个听证会的参加人,但他执意要用行政复议的方式进行投诉和寻求解决,我们也同意受理并予以办理和答复。
3、要注意采用和解、调解的办法解决投诉问题。这在上述三类法规或规章中都有相应规定。《信访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可以用协商、调解的办法;《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可以用和解、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调解的办法;《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可以用协商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根据投诉事项的具体性质、内容,准确适用这些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妥善处理投诉问题。以和为贵,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某市一市民几次来人来信投诉在诉讼中被多收费的问题,认为当地的价格主管部门对他的反映处理不力,涉嫌不作为。我们在受理时曾经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调解意见。申请人当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某市某学校对市物价局的批费不满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我们受理后觉得适用和解或者调解的解决办法对双方都有利,做了很多劝解的工作,但申请人坚持不同意调解,我们也只好按照行政复议规定予以办理。对于其他价格与收费问题的投诉,我们有投诉举报中心进行处理。对于反映情况、咨询政策之类,当然要按信访进行答复和解释。对于非正常的诉求,要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引导和处理。
第四篇:信访_投诉与行政复议的比较与办理
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的比较与办理
林国光
[内容提要] 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是相对人寻求上级行政机关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救济途径。正确适用这些途径并办理好相关投诉事项,对于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者国家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信访投诉行政复议比较与办理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0)08-0108-3 信访、投诉与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近些年来经常遇到的不定公务事项,也是相对人寻求上级行政机关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救济途径。
一、信访事项的适用范围与办理1.信访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章“信访事项的提出”中,“第十四条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解读:这一条第一款规定不服的是各类“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至于具体是什么内容的行为,没有具体限定。
另外,第二款还对解决“投诉请求”的法定途径作了明确规定。信访不是优先的解决投诉请求的法定途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是法定的解决投诉请求的途径。这里的投诉请求应当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它有别于下面要讨论的狭义的投诉请求“举报投诉”。
2.信访被投诉的主体
非常宽广:可以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也可以是企业(经营者)、事业单位、社团、甚至是村委会、居委会,和所有在这些单位工作的人员或成员。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
受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是否受理信访应当在当场答复,或者在15日内书面答复。信访范围虽广,但受理上却并不优先选择信访受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办理时限(第三十二条):是自受理之日起60日,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30日。办理结果的类型(第三十二条),第五章有关条款规定:应当听取陈述、查明事实、可以听证(不是必须的程序)、作出处理、书面答复:事实清楚、合法,予以支持;事由合理,缺乏法定依据,做好解释;缺乏事实依据,缺乏法定依据,不予支持。
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后续救济规定: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再不服,再向复查的上一级机关请求复核。申请和提出复查复核意见的时限都是30日内。
二、价格投诉举报的适用范围与办理1.价格投诉举报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国家发改委发布《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国家发改委第15号令)中的: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认为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采用书信、来访、电话等形式,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予以受理: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四)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
(五)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的行为;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的行为;(八)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行为;(九)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行为;(十)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
(十一)在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十二)应当由价格主管部门受理的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解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行为呢?都是价格违法行为,包括所有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放开的价格即市场调节价,以及明码标价、规避检查等。只要有这些行为之一,就可以向价格部门投诉以求获得处理。但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价格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并酌情予以回复:
(一)举报内容不属于价格主管部门职责管辖范围的;(二)没有明确的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无法查找的;
2010年第8期《发展研究》
(三)就同一事项已经向有关机关举报、申请复查、行政复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有关机关没有做出不予受理决定或者不予受理裁定的;价格主管部门对同一价格违法行为已经做出处理决定的;
(四)不属于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受理范围的其他情形。由于价格部门还有收费管理的职能,因此除了上述价格违法行为外,还有收费违法行为的投诉,这些投诉要按照收费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
2.价格投诉举报被投诉的主体
被投诉人,在价格方面只是经营者;但如果是投诉行政性收费,则包括行政机关(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性乱收费参照本规定办理)。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受理:是否受理都是在15日内告知。办理:与信访相同,是60+30(最长)为90天。
处理结果的类型:提出分类处理意见(第六条);正确适用价格与收费的法规;按照规定程序调查处理,并应当事人要求在办结后5个工作日内告知结果。
投诉处理意见不服的后续救济规定:第十五条 举报人对办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再次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举报人再次举报,但没有提供新的价格违法行为事实或者新的理由的,价格主管部门可以不再受理。
4.受理信访与举报的区分依据
根据《国家发改委转发国务院法制办国法函[2008]205号文件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检[2008]1279号)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类似“公营性”的价格和收费,如民用水、电、气、公立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价格、收费的举报件,执行《信访条例》规定; 类似民营性的价格和收费,如商业零售、银行、电信、等行业,私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价格、收费举报件不属于信访事项,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规定的程序办理。
信访事项的分类:《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包括“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复函的意见,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自身合法权益且无法律救助渠道的,按投诉请求处理。其他信访事项,按照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办理。反映问题包括这两类的,要分别办理。
三、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与办理 1.行政复议适用的事项:规定与解读 相关法条:《行政复议法》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解读:这一条列举的11项,主要可以概括为:第1——7项是认为行政机关乱作为,或对其作为不服;第8——10项是认为行政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最后一项是兜底条款。投诉的对象大体包括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行为权利这三大类。
2.行政复议被投诉的主体:(被申请人)都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履行行政职权),因为不服的都是这些机关或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这是行政复议的最显著特征。
3.受理、办理的期限与办理结果
受理:是否受理,应当在5日内审查并告知。第十七条规定,如果没有前款规定的不受理情况,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
办理的期限:第三十一条:60天+30天(最长)办理结果: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的后续救济规定: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法律规定”如第十四条规定的国务院对省部级行政复议的裁决和第三十条规定省级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四、要本着有利于当事人、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对投诉请求进行引导和办理。
1.对各种投诉请求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2.要根据事件和被投诉主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决途径。
3.要注意采用和解、调解的办法解决投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 国务院令第431号:《信访条例》。[3] 国务院令第499号:《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4] 国家发改委令第15号:《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
[作者单位:福建省物价局综合法规处](责任编辑:黄中凯)
第五篇:浅谈信访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信访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呈快速发展之势,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随着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产生的信访活动却呈上升趋势,信访案件逐渐增多,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信访活动的特点、争夺政权型。有的人为了争夺基层的领导权,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抓住村干部工作中的失误,上访闹事,甚至为上访群众提供上访经费,搞封官许愿,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2、派别斗争型。台上台下相互告状,观点对立的双方相互告状,村中形成明显的两派,如果一方上访,另一方也必然上访,像翻烧饼似的,尤其在落选退岗村干部与现任班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3、个人恩怨型。村干部与群众有私人恩怨,或村干部对群众曾经打击报复,群众因此怀恨在心,借机状告村干部,虽经信访、纪检等调查落实,但上访人拒不认可,直至把村干部告倒,不达目的不罢休。
4、结帮串联型。受人众心理的影响,一些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访,有些人盲从附和。有些人为得到个人目的,制造影响,使村与村、户与户相互串联,把事态扩大化,从而来解决个人问题,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领导越重视。、牵涉面广型。近年来,群众反映的问题有财务、选举、计划生育、宅基地、农电改造、责任田划分、承包费、地缘地边、干部作风、涉法、涉诉案件等多种问题混合在一起,时间跨度长,处理起来难度大,产生了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干部、群众与政府等诸多矛盾。
此外,农村上访还表现出规模大、情绪激烈、要求过高、滞留时间长、闹事倾向明显、对法律知识和党的政策不能全面把握与理解,却又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上访等特点。
二、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公开。主要表现在账目不全、手续不完备、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公款私用、假票入账、公款吃喝、工程不经过招投标,致使村内经济债台高筑,集体财物严重亏空,有的村几年不向群众公开账目,群众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一旦自身利益被触动,就会联合起来集体上访。
2、一些村干部素质差,处事不公,作风霸道。有的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凭党的政策,而是凭个人的好恶,不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对敢提意见的群众打击报复,有的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多批多占宅基地,滥用职权、优亲厚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随意侵占群众利益。有的作风霸道,态度生硬,为完成工作任务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甚至是违法违纪的方式方法,直接侵占群众的合法权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激起群众不满,使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抵触对抗情绪,后遗症很大。
3、一些地方宗族、宗派势力之争日渐增多。有些村干部为了维护本家族或小团体利益,拉帮结派,相互拆台,争夺基层领导权,少数村宗族、派性复杂,盘根错节,台下告台上,下台告上台,翻烧饼,长期信访不止,有不少上访者存在明显争当村官的真实目的。有些落选退岗村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去留,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总以为自己的退岗是现任干部在背后“抽台子,拉票子”的结果,于是就采取不正当手段制造矛盾以泄私愤。加之现任干部对退岗干部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容易形成隔膜,久而久之易引发矛盾,甚至打斗。这是目前引发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群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大群众的开放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能容忍一些村干部的不廉洁、不公道和损害他们利益的行为。同时,由于政策透明度不断增大,使一部分群众认为上级政策是好的,只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因此对农村干部不信任,甚至片面地认为“官官相护”,问题在基层不可能得到解决非要到上面讨个说法。
5、个别基层政权施政能力弱化。支部、村委闹不团结,支书、村长争权夺利,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形不成核心,有的班子长期闹不团结,搞内耗,拉帮结派,给社会上一些不良分子有可乘之机。存有认为村委会直选、参选的人多,支部只有党员参选,村里的事应由村长说了算,且村长是直选出来的,上级对他也没办法的错误思想。、个别上访人心里偏执,心术不正。这些人为达到个人目的,煽风点火,借题发挥,激化干群矛盾,串联鼓动群众上访闹事。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串联组织人员越级上访制造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1、支部作用要发挥。农村支部在村级各项事物中处于核心地位。支部战斗作用、领导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发挥支部作用的关键又在村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凡是支部书记有开拓精神,头脑清楚,廉洁奉公,有群众威望的村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有声有色,而且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之间和睦相处,人民安居乐业。信访稳定工作也就成绩卓著。因此,乡镇党委必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把稳定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标本兼治,常抓不懈。
2、管理制度要完善。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是完善管理制度的关键。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定期将群众所关心的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规划、电费、重大工程等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村民的监督,有效解决财务不清,办事不公的问题。
3、群众利益要记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主要的是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农村,土地流转、征地、农民就业、增收、新生儿和回乡户土地等问题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都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加以认真对待。、认准事情要解决。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就可能截然不同。农民考虑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更多一些,大多数通过做工作能够相通,并支持工作。对个别无理取闹的人要态度坚决,绝不能迁就让步。、政策法规要配套。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建立,农村广大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民主意识日益加强,过去那种靠行政命令指挥村级工作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这对乡镇党委、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乡镇干部应当积极自觉地在政策法规范围内管理镇村事务,这是保证信访稳定重要基础手段。
6、思想工作不能丢。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实践证明,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农村工作中平衡发展与稳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7、依靠群众不能忘。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有一优良传统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仅仅依靠广大群众开展农村工作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群众的想法愿望必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群众促膝谈心,打成一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政策,理解工作,逐步形成共识,把矛盾和问题一一化解。
8、服务群众不淡漠。做好农村工作,不仅要依靠群众,更要服务群众。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醉需要的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在实际工作中要要注重总结经验、倾听群众意见,拓宽工作思路,落实服务项目内容。把工作做到实处。
9、思想不通不强求。本着实事求是的要求,村级组织要结合本村实际,群众的思想实际,创造性落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政策,对不符合当地实际,群众反对,思想工作难做的,要暂停放缓,不做行政命令。
10、教育工作不放松。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坚持不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通过印发法律法规宣传传单,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展维护稳定大讨论,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把广大群众的思想水平和法律观念提高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