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卫处创先争优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环卫处创先争优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党建带群建 共推环卫事业新发展
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党中央为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XX市环卫处党支部坚持从组织、队伍、载体、阵地、服务、机制六个方面入手,围绕中心、立足本职、争做优秀,形成了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共同推进党群组织齐争共创的局面。
基本情况
XX市环卫处是隶属于市政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设14个科所队,负责全市环境卫生管理、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厕监督管理、环卫设施设置维护等工作。近年来,市环卫处被授予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环卫处工会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和“职工书屋”,被地区总工会授予“地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授予XX市“工人先锋号”称号;环卫处团支部荣获地区级“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环卫检查班长侯淑霞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环卫所副所长杨静被评为地区级、自治区级“五一巾帼奖”,检查班长李英凤被授予地区级“先进女职工” 荣誉称号,古丽巴哈尔、李爱英等四位同志被XX市评为“十佳城市美容师”、有40名女职工分别评为建设系统、市级 “瓜乡好女工”、“十佳环卫女工”荣誉称号。
主要做法
一、带组织建设,夯实群团组织创先争优组织基础。环卫处党支部坚持“五同步”原则:一是同步研究。支部在研究制定党建有关事宜的同时,研究群建工作,确保群建工作始终沿着党建工作方向进行。二是同步部署。支部在部署重点工作时,就如何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确保群团工作跟进到位。三是同步规划。支部制定党建工作规划时,兼顾群建工作,把群建纳入党建规划之中,确保群团工作始终紧跟党的工作步伐。四是同步检查。支部进行检查时,对群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一并进行检查,确保群团工作各项目标落实。五是同步考核。在年终考核中,把党建带群建作为各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述职内容,书记听取群团工作汇报,点评党建带群建工作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党建、群建责任的落实。
二、带队伍建设,提升群团组织创先争优素质能力。一是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配齐配强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完善了群团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群团组织成员呈现出“一高一低一多”的特点(即文化程度提高,平均年龄降低,党员干部多),工会、妇委会、团支部干部配备率达100%。同时实行书记直管、处领导分管的做法。二是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管理层,充分激发职工的上进心、荣誉感以及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发展年轻党员干部。四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树立家庭美德、陶冶个人品德的“四德”风尚,开展“巾帼创新功、岗位争优秀、为党旗增辉”为主题活动,举办了“展巾帼风采,奉献环卫事业”演讲比赛,号召公益性、合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五是以壮大“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队伍为抓手,引领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有200多名职工加入志愿者队伍,500名职工参与志愿者活动,“宣讲队”、“文艺队”、“礼仪队”、“信息员队”、“扶贫济困”、“安全技术服务”、“市容监督”、“便民服务”、“文体宣传”、“治安巡逻”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三、带载体建设,增强群团组织创先争优战斗力。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积极开展以特色党支部和品牌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凝心聚力谋发展、立足环卫做贡献”的“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一是举办一场“环卫工人颂”文艺演出,每年自治区“环卫工人节”在时代广场举办一场由环卫工人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庆祝环卫工人的自己的节日;二是开展一次争做“优秀党员”、“巾帼建功标兵”、“十佳城市美容师”、“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设置了“荣誉栏”,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和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营造以模范为榜样、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举办一次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开展一次“大众读书会”活动,以开放阅览室、开辟读报一角、党建知识小课堂的形式,在职工中倡导“读一本好书,增一项技能”,“好书伴我行”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五是举办一次“环卫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建一支环卫知识宣讲队,进社区、进校园进行宣讲,引导市民、学生了解环卫工作、理解环卫工人,增强保护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六是开展一次“为孤残老人献爱心”活动,到XX市社会福利院,为孤残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洗衣,并为老人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丰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七是举办一项“暖人心”工程,环卫处党支部号召党员志愿者发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暖人心”工程为平台,积极开展“暖冬计划”(为困难职工送冬衣活动)、“爱心计划”(参与社会公益救助)、“关爱计划”(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点四户”、“一点五户”联系制度)、“春蕾计划”(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八是筹措一笔“贫困救助基金”。长期以来环卫工人因工资低、待遇差,一些困难职工抗风险能力弱,建立了环卫处特困帮扶基金,对困难职工、身患大病职工进行救助;九是开展一次“环卫在我心中”中小学生征文大赛,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爱护环境卫生,尊重环卫工人,珍惜环卫工人劳动成果,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环卫在我心中”中小学生主题有奖征文大赛,全市50多所中小学,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大赛;十是开展了“关爱环卫女工健康”活动,邀请专家对妇女进行自我保健意识教育,同时定期对妇女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体检。
四、带行风建设,提高群团组织创先争优实效。一是以“六个延伸”为切入点,拓展环境卫生服务范围即: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领域向居民院落、单位庭院延伸,由市内主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向全天保洁延伸,由生硬的“封堵”工作模式向人性化管理延伸,由单纯的市容环卫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的工作思路,不断扩展环卫服务范围,提高环卫服务能力。二是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提高环卫质量。实行“六无”(无堆积物、无烟头瓜果皮、无纸屑废袋、无砖头石块、无污物积水、无小广告)、“六净”(路面净、隔离带净、门前净、环卫设施净、花坛周围净、路沿石净)的环卫标准,落实“五查”措施。三是以人性化服务为根本,满足市民需要。为解决垃圾异味扰民的问题,采取两班制调整垃圾清运作业时间,由白天清运改为晚间清运,并对街道进行洒水冲洗,消除异味。
五、带阵地建设,整合党群组织创先争优组织资源。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主题,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群团组织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为标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先争优,要以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精神为重点。同时,加大教育阵地建设投入力度,按照人员配备、阵地建设和硬件配置一体规划、同步建设、资源共享、配套使用的思路,整合完善基层党群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网络。环卫处投入2万元,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女职工教育活动室、文体娱乐室,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职工、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并对涌现出来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党群共同创先争优良好局面。
六、带机制建设,形成党群共同创先争优工作格局。环卫处党支部把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同创先争优的长效举措。一是健全完善了党支部和党员定期考核机制评议百分制,评判党员优秀还是不优秀,作用发挥得好还是不好,主要看业绩,对业绩突出的党员给予奖励。二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把先进积极分子外出参观考察,七一党的生日给每个党员发祝福信息。三是统筹部署党群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培训计划互通、培训资源共享、培训活动联抓。采取“请进来讲”、“坐下来学”、“走出去看”、“派下去练”等多种方法,通过开辟党员学习园地、党建知识小课堂、读报一角、板报展、图书阅览室等学习阵地,提高党员职工的综合素质。四是建立发展党员四定制度(即定人培养、定期培训、定岗考察、定时谈话)。五是建立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带群建工作,加强对群团工作的指导。统筹考虑党支部和群团工作经费,根据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工作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六是建立约束监督机制,推行党务六公开制度,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二篇:“创先争优”活动典型经验材料
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自街道党委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我社区按照街道党委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活动开展的目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等,并进行详细的安排,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创新机制,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社区党支部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活动阵地和载体,着力建设“和谐社区、”。一是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在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基础上,以提高社区党支部管理能力为核心,逐步推行了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楼栋党员议事会制度,今年以来,已召开2次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对社区长远发展、党员活动方式方法进行很好探讨;社区党建联席会以不同形式累计召开10次,针对公益建设等事宜进行了协商协调;楼栋党员议事会针对具体问题先后5次向党支部提出建议,支部还推行了“五必记”工作法,要求社区干部做到“下岗待业情况必记、困难家庭情况必记、解难设想措施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走访家庭情况必记”,使党支部工作有基础、有条理、说得清、做得明。二是强化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实行在职党员“三卡”管理,即报道卡、服务卡、反馈卡,双重管理各类党员;“三定”管理,即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两新”组织党员,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反馈思想,有效管理各类党员。三是强化载体阵地建设。逐步建立了3块党员责任区、2座党员示范楼、1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个党员义务巡逻队等11支队伍,定期开展党员活动。
3、丰富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党员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党支部从点滴入手,着重培育浓厚文化氛围和文明氛围,着力建设“人文社区”。一是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共有20多名党员活跃在社区的各类服务活动中。服务项目涉及医疗、保洁、助残等方面,深受居民欢迎;社区党员志愿者巡逻队,实行24小时分组巡逻制,有效地维护了社区治安。二是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积极为居民搭建舞台,并以居民学校为主阵地,围绕“一月一主题”学习目标,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活动,创出了学习型家庭200余户,学习型个人800人。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社区文化资源,组建了夕阳红秧歌队、书画联谊会等团体,特别是“夕阳红秧歌队”,深受市民欢迎,真正实现了“老有多为、老有所乐”。四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七一”党的生日,我们组织社区党员举办了党在我心中演讲会,歌颂了党的丰功伟绩,重温了入党誓词,凝聚了党心、民心;我们还充分发挥党员校外活动站的作用,请离休老干部到社区给青少年讲革命故事,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4、以民为本,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使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看法由“陌生感”转变成“认同感”和“亲切感”,我们要求社区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服务抓党建,为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社区党支部始终把“爱民、便民、利民”作为党建工作主旋律,不断创新载体,深化服务,着力建设“和谐社区”。一是雪中送炭“爱民”服务。对特殊群体进行分类造册,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开展扶贫结对互助活动,发动党员帮群众、富人帮穷人、老板帮居民,目前12名党员与23名困难群众结成了“一帮一”对子,4名私企老板先后帮助20名特困户,社区青年志愿者帮助5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二是惠及万家“便民”服务。开辟“一站式”窗口,建立“群众信息反馈栏”,群众有事投诉在栏上,公布解决限期和责任人,实行社会监督,其中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深受居民欢迎。三是细致入微“利民”服务。把分管小区党员、社区干部、物业单位负责人照片、工作范围、联系方式予以张榜公布,居民遇到哪方面事都可以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始终做到有话必接、有难必帮、有呼必应,把服务送到居民家中,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便利服务。
5、发挥优势,实现社区和辖区单位共驻共建。为发挥分布在社区中的不同行政体系、不同级别间的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党的工作社会化,我们采取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为依托,开展共建活动,就地区性、公益性、群众性的工作进行共驻共建。社区党建联席会定期轮流在各会员单位召开会议,制定工作计划,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商讨社区发展大计。
二、下步打算
尽管我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社区党组织建设中,我社区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1、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针对社区党组织,特别是一些社区党支部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一是系统地加以教育培训,使他们接受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通过严格、经常、全面的考核和群众评议监督机制,强化对他们的管理,促进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大交流力度,改变以往社区干部交流仅局限于街道内部的做法,推动干部的街道内外大循环。
2、积极改善社区党建工作物质条件。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物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的改善要靠经费保障。千方百计从各种渠道争取党建经费。
3、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要搞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抓调查摸底。准确掌握社区流动党员的人数、职业、行业分布、暂住址和家庭情况,二是抓重点求突破。要分别选取自己社区内流动党员的主要群体作为重点来抓。把一个主要群体的教育管理抓好了,抓出特色,必然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整体推动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三是抓活动开展。针对流动党员人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变换频繁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抓好活动的开展。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知识,向他们介绍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加大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力度。凡是企业规模较大、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单独建立党组织;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把党组织建立起来。使党支部在基层单位切实发挥作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开展Q345无缝方管 无铅锡条 防水密闭门
防火栅栏门 电缆防火堵料。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第三篇:创先争优典型经验材料
创先争优典型经验材料
自“创先争优”工作开展以来,提出思想建设是龙头,文化建设为抓手,发展经济是核心,全党参与是保障的工作思路,沿着这一工作思路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从明确思想认识入手,引导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对照一流提标准,突破创新提效率,切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做工作的先行者。
一是率先锋,彰实干,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期间确定的“干部先锋工程”。
乡从提升党委工作效能入手,大力开展“书记带头”主题实践活动,落实“三个一”,深化“干部先锋工程”。力争人人是榜样,用模范的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做到乡党委书记、机关、站所和村队支部书记带头学习讲党课;带头帮扶贫困户;带头解决1个经济发展或涉及民生的具体问题。为强组织,固根基,在布署村(队)工作中,对软弱涣散的支部查漏补缺,辞退工作不力党支部书记2人,调整机关干部4人。从乡机关、站所抽调14名优秀后备干部到村任职,调动了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选聘3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助理和团支部书记等职务。今年发展了22名同志为预备党员,选优配强配齐村党支部书记,调优党员结构,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在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把驻村工作与优秀村队干部评选结合起来,驻村干部做到“五必到、六必知”,与两名以上党员结成“共建对子”,开展“党群连心”活动,帮助1-2户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和伤残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帮助脱贫致富。
7月14日乡党委组织了由村队干部、站所长共77人参加的观摩会,观摩了24个村队、4个站所、1个企业,共29个支部的党建工作。今年共新建文化阵地2个,修缮5个,美化亮化7个,基层阵地面貌大幅改观。乡村工作领导合力明显增强,全乡党建工作有了一个跳跃式发展。观摩结束后进行定等分类,为抓两头促中间奠定基础。在管理上,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站所村队财务管理,经费管理由原来的费随人走,改为费随事转,集中财力养事不养人。由于经费集中使用,去年以来节约经费39万元,配齐配强了宣传器材、武装物资、电子监控及安全防护设施,更换了部分办公桌椅,使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贴补到三个新农村建设点11.5万元,办公院落建设15万元。严格财经制度,实行了经费开支全透明,每半年一次由政府主管财务领导向班子成员及机关站所干部做一次财务收支通报,给大家一个明白。
在践行以上工作中,冬季晨跑、军训、早操、月考勤通报、周工作例会、干部首问、办结限时等制度相继建立,干部先锋工程收到明显成效。
二是抗雪灾,斗严寒,凝民心,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去冬今春灾情不断,部分群众恐灾心理导致丧失了春耕生产的信心,党委政府立即行动,组织全乡干部96人6个组,进村入户,村不漏户、户不漏间、间不漏人,查民情、解民意,协调贷款7000万元,加大科技培训(32班次8000余人次),多措并举。核查倒塌房屋195户,慰问受灾群众51户,207人。建立应急小分队、女子防洪队,出动防洪抗灾500余(人次);成立(包片领导+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服务队13个,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增强了广大群众抗灾自救的决心。目前100户灾后重建、35户灾民安置、五保、孤寡临时救助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充分发挥党、工、团、妇的作用,深入开展“一带二促三跃进”工作机制,组建红色宣传队,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形式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到村队,自正月十五开展社火后相继组织了“三八村民文艺汇演”,清明节期间组织党员追忆先烈孔繁森,迎五一、五四开展农牧民篮球邀请赛,组织机关干部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村(队)活动。修建33米文化长廊把老人的付出展示在后人面前,引导大家感恩过去珍惜现在,向七〃一献上“文化厚礼”。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
文明创建“面对面”宣讲后,吾守尔台巴斯陶村支部书记阿曼古丽有感而发自己编写教案,向党委请命,要求到少数民族村队开展摒弃陋习、倡导文明讲礼仪巡回宣讲活动,成效明显。村里组织妇女同志,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乐在农家”示范卫生评比活动,带动了村里讲文明、弃陋习的新风尚。
三是集民智,举全力,落实“富民工程、利民工程”。为促民富,乡在22万亩春播任务全面完成之际,以12万亩高产示范田为练兵场,统筹安排低产田改造,高产开发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开发,建立示范区3个,通过三条科技线路150家示范户的带动和影响,广大农牧民在土地上的增收将成为现实。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牛奶草莓、大田白菜、籽用葫芦瓜等特色作物落户,使年初确定的全乡人均收入7400元目标有望实现。再加上近900万,共计6个项目资金的落实,在改变群众生活生产环境成效显著。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用心规划,把家园美化与全乡生态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将依萨塔木村的建成突出民族特色村,修建连心桥,砌花墙,种果树,为日后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打基础。依据整村搬迁优势着力打造美在农家,投资60万元的环境整治项目正在进行。锡伯特村97户牧民定居村,完成了8.4公里的路面沙化和8.4公里的渠道防渗工程,5公里的砖砌围墙,新建篮球场1个。截止目前,通过县委政府帮建、村队自筹、乡里下拨等多个渠道,新农村建设已投入350余万元。
为强素质,树形象,乡通过培养典型、树榜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用模范的力量影响人、带动人。今年上半年树立了致富女能人加依勒玛村村民肖龙泉,科技先行者北郊村村民岳梅,平安建设楷模清泉村村民相庭成,党在农村的基础力量得到较好的体现,为推进各项工作筑牢了基石。
第四篇:街道党建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街道党建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市街道是朝鲜族人口聚居的城市中心街道,辖8个社区,4.8万人口,其中朝鲜族占79%。街道党工委下设8个党总支,37个党支部,在籍党员1799名。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工作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科学谋划和改进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根本,以共驻
共建为保障”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街道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省“党建示范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14项国家级和57项省级荣誉称号。
一、创新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大工委”领导体制
为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在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他们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探索建立了“大工委”体制,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整合资源,组建“大工委”。为了解决街道与驻街单位党建工作结合不紧、合力不够的问题,他们开始组建“大工委”。即在原街道党工委的基础上,扩大委员职数,将驻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或具有党员身份的“一把手”吸收到街道党工委班子中,成为党工委委员,共同研究、协调区域内党建工作和街道、社区建设重大事宜。他们把积极参与共驻共建的驻街单位负责人纳入“大工委”委员拟任人选,经市委组织部考核批准,成为“大工委”委员。“大工委”下设社区党建联席会,会长由“大工委”委员担任,对“大工委”负责。目前,街道“大工委”共有19名委员,其中14名为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建联席会会员为53人。
(二)健全机制,保障“大工委”体制有序运行。一是明确职能,落实责任。他们围绕街道与驻街单位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和工作共振点,制定党建工作目标和责任,并通过签订《社区共驻共建责任书》,确保责任的落实。二是季度例会,评比。“大工委”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情况,查找不足,研究加强和改进措施。每年都对委员单位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比,对作用发挥好,服务能力强的委员及单位予以表彰。三是强化监督,定期考核。为强化“大工委”对驻街单位的监督,市委赋予了他们五项职能:驻街单位参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驻街单位上级党委开展“创优争先”表彰,驻街单位负责人拟选州、市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驻街单位的党员干部提拔使用,驻街单位发展新党员,必须征求街道、社区的意见。同时,他们对委员任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并有权提出调整委员的建议。“大工委”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8人次委员调整。
(三)发挥体制优势,共创互助双赢的工作局面。他们牢固树立“结合是生命线,服务是硬道理”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六共二建”活动载体,即经验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志愿服务共有、思想教育共抓、党员队伍共管、文明社区共创;项目共建、基地共建。充分调动驻街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党建工作齐抓共管、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他们以服务项目为纽带,每年都与驻街单位签订《项目协议书》,承诺街道、社区和驻街单位相互提供服务。他们先后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服务、医疗保障等23个各具特色的共建基地。驻街部队利用董存瑞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革命传统,已接待参观群众3万余人次;延边医院为社区人员建立了医疗保险档案。同时,街道利用“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为部队官兵家属提供再就业信息,帮助军嫂就业,开展与部队战士帮困结对活动,组织驻街单位“送科技、送图书、送文化”进军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二、创新设置方式,不断扩大辖区党组织覆盖面
为筑牢党建工作基础,切实把党的组织覆盖到辖区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他们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方式,力求辖区党组织设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一)贴近群众、夯实基础,把党支部建在楼栋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进入社区,客观上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把他们组织起来。近年来,他们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扩大影响”的原则,以楼栋或楼群为单位,成立党支部,把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确定为“党员中心户”,形成了社区党总支、楼栋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网络。到目前为止,全街共成立楼栋党支部36个,设立党员中心户48个。为确保楼栋党支部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制定了党员活动日、党员活动登记、党支部与物业小区议事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舆情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制度。对党员进行“四必访”,即党员红白事必访、党员有病必访、新转入党员必访、党员离家必访;对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到“三清”,即组织关系清、户籍情况清、生活状况清。组织党员开展争
当“五大员”活动,即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员、帮困助残的援助员、文化建设的文体员、小区安定的调解员。开展“叫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邻居节”、邻里运动会等“睦邻”活动,创建“文化楼栋”、“环保楼栋”、“健康楼栋”,党支部联系居民群众的组织优势日益增强,有效促进了街道、社区和谐建设。
(二)多策并举、分类指导,拓展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空间。随着辖区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组织建设在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出现了“空白点”,为此,他们针对薄弱环节,着力加强了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以来,按照市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他们根据辖区非公经济组织的不同情况,采取单独建立、“联合组建”或“挂靠社区”等方式,分类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为保障党建工作顺利进行,他们从街道和驻街单位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中选聘了8名党建指导员,深入百货大楼、国贸大厦等10家大型非公企业,配合系统党委抓党建工作。对于小型、分散的非公经济组织,有3人以上党员的全部成立了党支部,不具备建立支部条件的,采取“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的办法,在组建联合工会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委。目前,全街已成立了3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联合工会8家、会员85人,涵盖辖区285户非公经济组织。50人以上规模企业党员活动室全部达到有党员活动场所、有规范制度、有培训和学习材料、有台账资料、有先进典型宣传栏、有电教设备的“六有标准”,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得到了加强。
三、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街道、社区党员结构复杂、年龄老化、流动性大,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他们转变“就管理抓管理、就教育抓教育”的观念,发扬朝鲜族文化传统,寓党员教育、管理于各种活动之中,针对党员群体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文化搭台、党建唱戏,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他们结合朝鲜族党员和居民能歌善舞、崇尚文化、喜爱活动的特点,将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目标,以建设“学习型、活力型”党组织为重点,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他们成立了社区业余党校,把建党日、伟人诞辰日等确定为党员教育活动日,依托这一阵地,按照居民需求,举办州情市情、法律知识、文明礼仪、老年保健等方面的讲座,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党员思想阵地。他们创建了党员广场活动中心、党员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文化表演队,确定每年7月为党员文化活动月,组织开展“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朝鲜族舞蹈表演活动,寓教于乐,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切实发挥了街道党组织的凝聚和纽带作用。
(二)从街情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党员分类管理。一是对在籍党员进行“全责管理”。建立“责任卡”制度,开展“党员责任区”承包一块绿地、创建一栋文明楼、联系一户贫困家庭、帮助一名下岗职工的“四个一”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旗帜作用。二是对离退休和下岗职工党员进行“温情管理”。开展了“进党员门、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对268名离退休党员进行了走访,开展党内结对帮扶,有26个党支部与52名困难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安排17个单位党组织包保17名建国前老党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捐赠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三是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针对辖区出国打工党员较多的实际,开展了流动党员管理“五个一”活动,为出国党员落实一名联系人、邮寄一套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资料、组织一次家访、向出国党员收集一套以创业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召开一次座谈会,做到“人行千里有党管,与党保持不断线”,并引领他们成为形象的宣传员、群众致富的信息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四是对在职党员进行“双重管理”。他们积极开展以“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通过实施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双向反馈制度、身份公开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强化“社区是我家,贡献你我他”的观念,充分调动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积极性。每年还进行总结表彰,增强了在职党员8小时内服务岗位,8小时外服务社区的责任意识。
四、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
他们以建设“五好社区”为目标,即信用好的诚信社区、创业好的繁荣社区、秩序好的平安社区、环境好的美丽社区和心情好的快乐社区,不断完善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的措施,使社区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一)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率作用,创建党员服务平台。他们精心打造了“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党员义工服务队”服务链,在街道设立党员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党员服务站,在创业招商、劳动保障、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他们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成立了10支党员义工服务队,设计了党课报告、技术培训、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18项服务内容,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下班时间开展服务一条街等活动。开展党员“六比”竞赛和“六个一”活动,在比思想、比学习、比敬业、比能力、比服务、比纪律的基础上,做一件好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一个贫困户、培养一名党的积极分子、争当一名诚信市民、负责一个楼道。在这些活动中,为1000余户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
(二)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创建民生服务平台。一是创建“民生信息服务链”。3月,他们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街道网站,开设了以就业、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专栏,及时发布信息,加强信息沟通。10月,开通了“365”民生热线电话,与优抚医院、公安派出所等13家单位联手建立“民生服务议事厅”,设专人24小时接听,并跟踪落实,目前已接热线电话500余次,接办回复率100%;今年又与市广播电视管理局共同建立“辖区民生新闻联络站”,实现了街道通讯员、社区群众、媒体之间的信息互动;在街道、社区醒目地段悬挂再就业信息栏,使社区居民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二是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工程。组建了社区创业办、项目办,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指导、创业贷款协办等项工作。近两年来,先后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45人次,开发就业岗位2036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53人次。特别是为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创业路,他们自主开发了“民族手工艺品”、“七彩缎”、“金达莱”等3个创业项目,促进了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三是积极推进爱心救助服务。组织15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医疗救助、家政服务等义工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空巢家庭提供陪护服务,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5000份健康档案。
(三)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创建平安建设平台。他们开展了街道领导接访和“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在社区建立了信访代理站,及时受理群众来访,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措施。去年以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为8个社区各配备一名律师,无偿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6次,法律咨询350余人次,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建立社区居委会、管区民警、专职巡逻员、居民义务巡逻员“四位一体”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小区议事管理委员会与社区警务室的协调互动机制,建立了17支专职和义务巡逻队,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日益增强。
第五篇: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北宅成功引进北京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
北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成功引进北京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北宅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及原有的生态旅游业资源,打造高科技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该项目由华氏金地(北京)光伏农业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做技术指导。项目汇集国内外先进设施农业产业技术,光电技术及其设施、设备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展示和成果转化;农业、服务业一体化项目示范及展示;农业领域养殖、种植融合的循环系统技术及应用展示;大学生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区。该项目的成功引进将把北宅的生态旅游业推向一个制高点,将带领北宅旅游业高科技化、产业化、多项式化的走向全国和世界。同时项目的引进为北宅旅游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北宅经济的又一个突破口和制高点,北宅的经济将焕然一新。
项目的引进严格按照北京市怀柔区村级重大事项民主议事决策八步工作法制度手册的要求,严格依法以程序议论事情。首先,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决策议案,讨论形成提交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初步方案并报镇乡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接着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村党支部将绝大部分群众赞同的决策初步方案以书面形式报镇乡党委、政府审核。最后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
项目的建设牵涉到村民就土地使用权转让签字,为了让村民更好的了解项目,村委会利用广播向村民详细讲解。村委会3月14日专门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在会议室大学生村官李林用投影PPT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内容。村民对项目有了宏观和微观的认识。谢书记项目引进对北宅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此次将是北宅经济建设中最为重大的决议,是北宅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希望各位村民珍惜和把握这次机会。同时他强调项目得到了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镇领导的支持,各级领导高度评价了项目的引进。大会听取了村民的各方意见和建议,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和思路,并表示支持这项工作。砖厂厂长发言谈到,砖厂不符合北京环保局要求,北京市委已经下发了关闭的通知,另外,砖厂活比较累,加上现在用工荒,招不到工人,砖厂无法开工,这个项目的引进转变了砖厂的危机,建生态园符合国家要求。同时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砖厂经历支持这个项目。党员代表表示,项目符合北宅的发展要求,他还比喻项目是送到嘴边的美食,要是不吃,实在太可惜了。村民代表表示,项目将改变现在低效益的农业耕作方式,农业将走向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十分支持村委工作。在热烈的自由讨论中,听到的全是赞同的声音,这给项目的引进工作带来强大的动力。会后村委会把设计到土地签字的农户分成六组,由分书记、副书记、主任、会计等分别负责六组入户签字工作。随同去的还有道德委员会和党员代表。十来天的时间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积极争取每户老百姓的支持。这几天正好北京降温刮风,外面冷飕飕。工作人员冒着严寒,不分白天黑夜、饭点和工作时间,忘我地登门拜访,他们的工作得到大部分村民的认可,但有少数村民态度强硬,甚至恶言相对,表示坚决反对这项工作。村委会工作人员就坐下来和村民耐心地讲解、劝说,于情于理地说服教育,使那些对项目由抵触的村民逐步地接受工作。有个别村民到村委会闹事,和村民委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村委会不但没有和他们计较还语重心长地开导和说服他们,最后闹事的村民心服口地接受了村委会的工作。个别村民对土地赔偿不够满意、也有村民对项目的效益产生怀疑、少数村民对在合同期间及合同到期后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权有疑虑。村委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就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各个方面一一认真地做了详细的解答,并连续几天逐户登门解说,详细介绍了这次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项目引进产生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村民在村干部的感染和解说下,深刻地了解了项目引进的合法合理性及项目对北宅今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消除了心里的各种疑虑。
在做村民土地签字工作过程中,很多道德委员会和党员身先士卒,为村委的工作作出贡献,特别是道德委员会会长阮寿伶和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沈秋生。
阮寿伶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今年70岁的他仍然平凡的工作着,阮老师1964年参加工作,1988年入党,2004年8月退休,退休后将党组织关系转到了原户籍所在地北宅村支部,现为北宅村道德委员会会长。阮寿伶工作期间获得了 “优秀教师”、“先进党员”等诸多荣誉,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退休的日子里,他更是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被北宅村党支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担任北宅村道德委员会会长一直以来,认真完成村党支部、村委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这次项目引进的工作中,他默默无闻地做出了个人财产的牺牲,项目设计的北宅火车道以东也有他的地,并且他家的板栗树长势很好,枝繁叶茂,每年板栗所果累累,板栗的产量在村里数一数二。以这样的板栗树条件完全可以向村委提条件争取更多的赔偿。但为了集体利益,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他说服家人毫不犹豫地签了字,起到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阮寿伶的弟弟在签字方面态度一直很强硬,村委会多次争取不到他的签字认可。阮寿伶几个夜晚不顾寒冷到他弟弟家做思想工作,向他弟弟讲这个项目的种种好处及做人道理,有国才有家,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当中才能实现和表达。最终他弟弟被阮寿伶党员魅力所感动在签字协议上签了字。
阮寿伶不顾年龄大身体不便的困难,和村委班子逐户走访,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党员精神,深深感动着村民,很多村民在他的感召下签了字。他说:“虽然我在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党员永远不会退休”。他将一如既往地为北宅村的发展、为村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影响周边的群众,使北宅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他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他的承诺。
沈秋生54岁,他是个体运输和电器修理经营者,改革开放之初,这位头脑灵活的他便干起了个体,投入到修理电器这一行业,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党和党的政策走,二十几年来,他始终如一的扎扎实实的钻研电机修理技术,在北宅称得上是诚实守信,技术过硬,助人为乐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在2007到2008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由于二十几年的电器修理工作,这么大的村,全村人几乎都认识他,村民的电器出了毛病首先想到的是找“秋生”来看看,他接到电器,及时维修从不耽搁。他还免费为老人修理电器。他开车技术熟练,如遇上村民有急事找他,不管自己是否手头上有活儿,他都毫不犹豫的开车为村民办事,解群众的燃眉之急。他对村民的情谊,大家都记在心里,由于在群众中威信高,被选为村民代表,同时被选入道德委员会。更难能可贵的是沈秋生不怕脏不怕累接下了连自己都比较生疏的修理公测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冰雪霜冻,厕所坏了他都及时维修,没有耽误村民使用。
这次作为党员代表和道德委员会成员他参加了入户走访村民签字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在他身上再一次的体现。最近几天由于天气降温,家电用的多,需要维修的也多,沈秋生本来可以在这几天多赚一些钱,但是他得知村委需要他协助入户签字工作时,他义无反顾地放下手中的维修,及时投身到村委会的工作中。这一工作就是十来天。沈秋生还开上自己的车,每天拉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走访,有了他的车村委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北宅村民一些不在村里住,分散在怀柔城区和北京。这给村委工作带来了难处。沈秋生知道后,踊跃提出自己开车到城区逐户找那些需要签字的村民。几天下来他走街串巷把分散住在怀柔城区村民一一找到,并做工作,让村民理解支持村里的这个项目。为了及时找到分散的村民,他不顾刮风、劳累甚至饥饿争分夺秒地完成工作。村民都被他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积极主动地配合他的工作。由于沈秋生的付出,项目的签字工作得以及时完成。
3月23日上午,北宅村与华氏金地(北京)光伏农业有限公司就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仪式正式签约。参加此次签约的领导有:怀柔区常务副区长赵文广、区农委主任解金明、林业局局长张书远、党委书记刘兴旺,桥梓镇党委书记张卫、镇长李树海,华氏金地(北京)光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华等相关领导和负责人。
会议进行第一项是农业产业园项目科技负责人简单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解说人员用PPT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产业园特色区域、高科技温室大棚技术、不同栽培方式的高效产业区、四季瓜果飘香的农事体验区等。精彩的介绍让每一位与会人员深刻了解项目的前瞻性、可行性及可观的经济效益。引发了怀柔区常务副区长赵文广对项目的思考和提问,赵区长询问了项目的战略方式两头在外深层意义,讲解员解释道项目的市场和总部在外,保证了北宅项目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
北宅村谢书记在讲话中感谢各级领导和项目方对北宅的支持和关注。他讲到项目的引进是怀柔区首次高科技农业建设项目,不仅改变了怀柔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还对北宅的农业和旅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宅的农业将走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强调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项目的引进有利于北宅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趋于合理化、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了北宅生存和生态环境和北宅村民的整体素质,总体上促进北宅经济的发展。谢书记最后期望各级领导和项目方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赵区长高度评价了项目引进工作,他强调项目具有时代性、效益性可持续发展性。现在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有广泛和强烈的要求,北京就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有了市场,项目就有了立足点和发展空间。赵区长还强调,项目的引进填补了怀柔农业高科技欠缺的空白,引领怀柔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北宅项目模式将是其他村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他强调项目的成功将为怀柔提供技术和品种的支持,从而带动怀柔整体农业的发展。赵区长接着谈到了桥梓镇这届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富有作为的领导班子及勤劳致富的北宅农民这些将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最后赵局长强调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最后,在热烈的氛围中,北宅村党支部书记谢长明与华氏金地(北京)光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华在各级领导的见证下顺利签订协议并交换协议书。此次签字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此次项目引进圆满成功,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关心和支持的结果,项目的成功更离不开党员、村民代表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涉及到项目占地的100余户村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理解。北京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2011年两会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将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精神。此次项目的引进将进一步推进北宅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促进就业,更好的维护环境,为北宅村民谋取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福利,确保了北宅村民过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