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2:3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学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明确目的,知道什么是作文;激发兴趣,产生动力;积累材料;认真修改。关键词:目的、兴趣、积累、表达、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从而获得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也就是说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发自内心的话,一些学生常常把与写文章对立起来,他们在平时说话从未感到困难,非常自如,可是一到作文课就不同了,总有一种心理障碍。那么,我们何不从说话训练入手,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把说话训练作为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的突破口呢?

我在习作课中按照教材的编排,先阅读学习一组课文,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一次口语交际,然后利用媒体把学生所说的内容录下来,再播放学生听。最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录音整理自己的发言稿,一篇小文章就出炉了。这样,学生认识到“我也有能力写好作文”!

二、激发兴趣,产生动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描写居里夫人为了找到0.1克镭,她花掉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没日没夜地在烟熏火燎中做实验,最终获得成功,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同样,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三、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1、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保证。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写作能力。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

2、从日常生活中进行积累。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如“第一次做饭”这一作文题目,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自己动手所做,自然会很了解做饭的过程,要他们把这一过程写下来,他们会写得条理,真实。如果一直以来没有去做过饭的学生,你要求他们去写,他们一定写不出来。所以是失败的。

四、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增强效果。

写一篇文章,当然期望它能收到最大的效果。什么是最大的效果呢?就是能使读者看了之后明白到十分,感动到十分。如果仅能使读者明白到三四分,感动到五六分,那就没有收到最大的效果。作者现于实际生活的经验,限于写作技能的素养,也许无论如何都不会收到最大的效果。可是一个认真写作的人总不肯放弃这个目标,总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表达的方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却不知怎么做。究其原因,就是没推敲。其实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一组课文,它都十分注重表达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然后把这些修辞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例如: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组课文,编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细心观察自然,知道作者运用“反问、比喻、拟人、排比„„修辞去表达。”让读者也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叙述的环境中。学生学了这一组课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认真体会理解,并且要求学生一定要选择一种修辞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才会稳步提高。

五、重视作文的修改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放手让学生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在修改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修改;②交互评改。①自主修改:我主张让学生自己高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因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朗读,才知道句子的通与不通。其次,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②交互修改:因为苏轼诗句提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学生自己不能找到的问题,但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很容易发现他人的不足,进而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

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论语》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3、俗语: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4、苏轼诗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叶圣陶作文教学的50句名言中的第三句和第21句。

第二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我是今年刚带三年级的语文课,学生初学作文都觉得很难,刚开始也不知道作文怎么教。通过进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自信心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没有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会提高。因此,每次习作命题,我总是以谜语、故事、图画、情景入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外,教师要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传播,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他们的习作要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老师看,或贴在板报的作文栏内展览„„这样,他们的写作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组段成篇

“三年级作文要侧重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的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难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学生的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观察不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对常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印象不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学生可观可感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触摸,用心灵感悟。观察中教师还要加以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

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写一两段话,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尝试总结,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三、养成积累的习惯,激发写作的兴趣

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另外教师可以组织积累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作文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三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很多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写了,内容也很陈旧,似乎都是曾经说过写过或是别人说过写过的,久而久之,对作文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学习作文的目的也无非是应付考试,这显然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悲哀,同时又是对中华美文的一种亵渎。谁不喜欢美?谁又不喜欢快乐呢?我想,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发现美并从中获得快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在探索作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并恰当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读书、悟理,教师利用教学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中华美文的情趣与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品读名篇佳作,如在讲授《最后一课》时,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后,再品读“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比喻句,生动的写出了即将亡了国的韩麦尔先生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他把法语视为祖国的同义语,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格外珍视这节课,并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自己祖国的神圣职责,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深入体会到“最后一课”的真正意义,那就是法兰西人民将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教者还可以此生发开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会有水到渠成之效。

如果通过品读美文佳句可使学生有一点读书的好奇心或兴趣的话,那下一步就应引导学生仿写,小到句子,大到文章。人从出生开始就学会在模仿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这里既有对各式各样工具的操作,又有标志着人类成长的走路、说话等,作文写是如此。如学习了《安塞腰鼓》,要求学生仿写自己喜欢的段落,在仿写过程中,可放一些学生喜爱的、符合课文情境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等,这些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再加上《安塞腰鼓》给人们留下的美好感受,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如鱼得水,如某位学生在听过《命运》后,仿照课文进行了新的创作:“山崩地裂,狂飙遽拢,我抓不住命运的僵绳,独自一人,独自一人游弋于旷野,任风吹雨打,雨打风吹。水清了,山鸣了,心静了,月圆了。独坐杂乱无章的陋室,唯一一架钢琴将命运奏起,沸腾了,咆哮了,如雄狮,如巨莽,在苍茫人海间渐渐的凝成一尊雕塑,任风吹雨打,雨打风吹。我魅力依然。”再如一名学生学完《安塞腰鼓》后,写了一段关于“旋风”的描写,读来也很有趣:这旋风,使酷热的空气变得沸腾了,使冰冷的河水立即变得嘈杂了,使疲倦的人立即变得惊慌了。使人想起:洪水冲大堤,雄狮鸣啾啾!使人想起:万里的长城,无际的海!使人想起:出现了又消失,消失了又出现,尔后永远消失了的万千愁绪!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效果很好!当然仿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它只可以作为一个走向写作殿堂的台阶,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我们归纳写作的规律,掌握写作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作,就会化难为易。

第四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盐山县千童中学胡文鹏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感到“作文难”,“没得写”、“不会写”。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这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谈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取材于现实生活,避免“没得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老师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就会避免作文时“没得写”。

(一)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讲礼仪、创文明的教育,我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乡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二)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千童祠”,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可一写有关“千童祠”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没有留心。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千童祠”。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其中的花草树木,认真欣赏其中悬挂的简介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

(三)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老师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四)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的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的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同时注重课本阅读积累(后文中还要详述),从他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

心应手。

(五)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避免“不会写”。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提供材料,积累资料。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我把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

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其次,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目前,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范文,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运用范文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讲读教学中,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这种教学,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典故、故事、传说等表现手法,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讲读课中结合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教学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

此外,在讲读教学中,我还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

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重

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怎样写”。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只要解决 “没得写”、“不会写”的困难,学生们“作文难”的状况就会得到彻底改变。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持之以恒的为之付出,不能追求短期效应,应把作文教学作为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昔人所谓“文入妙来无过熟”、“读十篇不如作一篇”、“多作自好”等,都是经验之谈。

第五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兼有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想性、工具性的反映,也是学生对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作文 教学 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二、教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作文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作文的思路。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道题目应允许学生从各方面去构思,学生愿意写什么,爱好怎么写,应该由他们自由去决定,教师不必强求一律。给范围自拟题的作文训练,用意就在于既让学生有内容好写,受范围约束,又激励学生发挥创见,广泛联想,打破作文神秘感,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利用课文,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四、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作文做到“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出示命题之后,指导学生围绕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所积累的丰富材料,使之为写作服务,达到写得“有具体内容”“有真情真感”的写作目的。

在作文指导中,老师的任务是不仅要教会学生提取、组织材料,而且要指导学生将提取的材料合理组织、加工,做到把抽象的材料写具体;把简单的材料写得丰富;把残缺的材料写得完整;把一般的材料写得典型;把看似“无情”的材料加以挖掘并写出真情实感;把无序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五、体验生活,想象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基础,充分想象出合乎逻辑、事理的事物情景,写出有创造性的文章。形式要多样。教师或提供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提供一个有充分想象的开头,或提供一个寓意深长的结尾,或对现有课文的某些情节进行插叙、补叙等。写好后引导学生

反复比较优劣,从中自然领悟到文章用词遣句、布局谋篇之要领。这比教师在台上絮絮叼叼要强得多。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诵读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

七、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娶亲送经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即使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

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下载作文教学之我见[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学之我见[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辅导讲稿) 虎林市业余体校唐金秋 学生写作能力没有很快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重视作文修改,不重视学生自己修改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之不足,大多......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阳胜中学教师 张彦青 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南龙山学校孙彦丽 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是作文教学,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每次学生作文,常苦于没啥可写,面对作文题目,往往迟迟不能下手,结果下笔成文时,存在了许多问题......

    浅谈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作文教学之我见[摘要]培养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教师应该在关注自然,积累素材、提高想象力、提高阅读水平、增强学生......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中科大附中 张淳 作文教学贵在有效,如何有效?重在使学生对文章的“章法”和“表达”两大构件的了然于胸和驾轻就熟的灵活运用上。“章法”关涉文章谋篇布局,客......

    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共5则范文)

    不如这样开展作文教学 杨正宁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活动,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也头疼,素不知这两种“疼”不是一回事。教师头疼的是不会教作文,学生头疼的是不会写作文,细分析,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特级教师于永......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