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牌蓝领”的光荣与梦想+
“金牌蓝领”的光荣与梦想
——记山西省晋煤集团成庄矿“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晨光
4月28日,对于张晨光来说,是一辈子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作为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时隔36年来规模最高的劳模表彰会,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兴奋,抑制不住的兴奋。我当时坐在13排65号,在雄伟宏大的人民大会堂里,这是已经算靠前的位置了。能这么近距离看到习总书记,接受这么高规格的荣誉,这辈子值了!”张晨光心潮澎湃的同时,心底里涌起了一份浓浓的感激之情——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机电工,到山西省劳动模范、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律帖,再到全国劳动模范,不论荣誉和鲜花多么眩目,但他深知,自己是一名矿工,自己的根深植于煤海。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坐在人民大会堂里,他是与他深爱的晋煤集团、成庄矿、晨光大师工作室、学员和工友们一起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煤黑子里走出“金蓝领”
1994年,技校毕业的张晨光来到刚组建的晋煤集团成庄矿,与父辈一样,成为了一名矿工。每天一张“黑皮”一身臭汗,加之井下阴暗潮湿的工作环境,令这个毛头小伙子一度茫然,但接踵而至的一系列矿井投产前的设备安装工程,使他惊叹现代化矿山设备的强大和奇妙,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张晨光有幸参与矿井主提升皮带的安装调试。当时,全长2750米的主提升皮带为亚洲最长,PLC变频器等设备全部为国外进口。张晨光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这么一个饭盒大的黑匣子可以控制几千米的皮带,开停随心所欲,太神奇了!他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给国外专家当起了帮手,单词一个个“啃”,图纸一张张琢磨,遇到问题有时一天下五、六个井。这样没日没夜干了(120)天后,主提升系统安装到位了,张晨光也记了厚厚的一本工作日志。
1997年,矿井简易出煤之初,一次发生变频器故障,联系国外专家修理,最快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到矿,这就意味着整个矿井都要停产。紧急关头,张晨光主动请缨,在大家一致质疑的目光中,仅用一个晚上完成了修理任务,让随后赶来的外国专家都惊叹不已。那一刻,张晨光收获了信心,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做一名优秀的煤矿机电工。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张晨光边学边干,孜孜不倦,几乎把全部工资都用来购买各类书籍、资料和电器零配件。当时,他家10平米的地下室,就成了他的第一间工作室。他每天下班后就一头钻进地下室,反复试验并自学了PLC可编程控制器新技术。PLC技术在当时太前卫了,所以,集团公司和矿上每年的技术比武都没有这个项目。但张晨光乐此不疲,用“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和执着,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场大考,2009年“兖矿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矿井维修电工第一名,使晋煤集团高技能人才的榜单上多了一个叫“晨光”的小伙子。
随着全国煤炭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势席卷而来,晋煤集团立足“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特别将占到员工总数70%以上的岗位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底,晋煤集团决定创建首个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选择了张晨光——这个低调内敛、少言寡语年轻人。从此,张晨光与“晨光工作室”成就了晋煤历史上一段佳话。
破难前行的“领头雁”
作为晋煤集团首个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张晨光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最初的艰难岁月里,“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的企业精神一直在他胸中激荡,再难,也要闯出一条路来!
有了这份信念,张晨光决心不仅要把“大师工作室”办好,更要办出特色来。他一边努力利用函授和自学的方式为自己“充电”,一边组织团队成员编撰《矿井维修电工开关类》、《矿井维修电工控制类》、《矿井维修电工图集类》、《矿井维修电工故障类》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教材。在培训方式上,他另辟蹊径,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四步晨光培训法”,即:每期学员培训过程中,第一步开展基础培训,第二步学习故障处理,第三步学员角色互换,第四步进行内部比武。这种灵活多变、激发潜能的培训方式,使“晨光工作室”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制下一个“张晨光”,而是成就了一个个见解独到、个性鲜活、有自己独特故障处理模式的机电骨干,纷纷在各种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
“晨光工作室”的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中国教育协会、国家煤炭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山西省省委、省国资委、省煤炭工业厅等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2012年5月,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当煤炭十年黄金期宣告结束,国内煤炭市场哀鸿遍野,煤价跌跌不休,各方媒体不时报出某某煤企限产、降薪、减员、关停等消息时,张晨光与他的团队又义无返顾地扛起了破解难题、创新创效的大旗,成为了企业“破难前行勇担当”的主旋律中的一支强音。
为了破解矿井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机电技术难题,张晨光翻阅了上千份资料和图纸,每天除了工区里的日常管理、下井跟班,大师工作室的培训一样没落下。由于劳累,40岁的年纪已经花白了头发,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带领他的团队先后组织多项矿井电气自动化升级改造、机电设备更新换代、参与矿井机电系统优化设计,特别是成功组织开展成庄矿副井提升机闸瓦间隙开关的工艺优化系统改进、提升机滚筒松绳保护装置改造、机电类井下运输设备自动化改造等10多项较大技术改造项目,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近1.44亿元。
同时,张晨光与他的团队积极开展重大课题项目攻关。截至目前,已完成EEP仿真设计、井下人车电控自主设计等各类技术创新30余项。其中,自主开发的皮带监控系统,实现了井下皮带24小时远程监控和开停机,减少了7个岗位30名员工,在减人提效上取得重大突破;由他参与的“KTK125煤矿井下灾害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项目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洗煤厂块煤重介自动控制系统研究”项目已申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及山西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大功率多驱动带式输送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劳模精神释放“辐射效应”
“全国劳动模范”这个荣誉,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张晨光获得了;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是一代代矿工做梦都想不到的目标,张晨光实现了。2015年,这两项极高荣誉的光环,不仅没有使张晨光飘飘然,反倒让他更加冷静下来,看清了肩头的责任。
在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他有幸认识了全国总工会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唐钢的郑久强和北车的李万君)和更多如他一般普通岗位上的劳动模范,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蓝领精英们。这一刻,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他不仅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更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听到了全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
回到矿山后,张晨光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前沿机电技术知识,光手机上就安装了滤波器、分压器计算器、运算放大器计算器、NE555计算器等各类软件十几种。在别人刷朋友圈、聊QQ、打游戏、逛淘宝的时候,他都在抓紧时间研究最前沿的机电技术。一方面他坚持在大师工作室里为学员们讲授先进机电技术,努力通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辐射作用,为企业培养一大批机电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推进晋煤集团矿井机电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平台。另一方面他有一个彻底改变煤矿用人多、工效低现状的大构想。自张晨光与团队成员一起自主研发了井下主运、猴车、变电所、供排水系统的井上远程监控、遥控系统,看到极大减少了工作量、解放了更多岗位的明显成效后,就设想通过系统编程,把井下机电设备全部实现地面远程遥控。但由于综掘头面一直在移动作业,铺设光缆成本太高,无法实施。
“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井下不是已经实现3G通信了吗?我相信总有一天井下也能覆盖无线WIFI来实现井下数据传送,那时,我的技术和团队就能派上大用场了,我时刻准备着!”张晨光目光坚定,他对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进程中机电技术的优势和前景十分看好。
当集团公司和成庄矿“向全国劳模张晨光同志学习”的热浪滚滚袭来时,张晨光深感自己就是一面旗帜,一面“科技兴企”发展战略背景下引领全集团公司近()名岗位技能人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旗帜,一面激励80、90后扎根煤海、成就梦想的旗帜。重任在肩,使命所系,一贯低调内敛的张晨光走上讲台、走进基层队组、走入员工家属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大家宣讲形势任务,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煤炭资源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二篇:光荣与梦想
浅谈读《光荣与梦想》一书的感悟李媛
摘要:有一本书,封面上的话是这样的:“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最深刻、最本质地了解美国。”它的名字叫做《光荣与梦想》。作者威廉·曼彻斯特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内容十分丰富;那段历史在作者笔下有了鲜活的重现,让后人可以瞻仰和解读它曾经的苦难与奋斗,以及它的光荣与梦想。本文通过对几个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和感悟,来表达读后所收获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关键词:美国杜鲁门埃莉诺光荣梦想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它的发展历程,《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经历某个总统的成长足迹、可以了解大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可以从一个最普通的人的一个表情或动作中思考那个时代的全部的喜与悲·······并且能够从中感悟许多,关于历史、关于梦想、关于光荣。
本书的作者是威廉·曼彻斯特,美国记者兼作家。曼彻斯特出身麻省的工人阶层,切身体会过经济大萧条的痛苦;二战期间效力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几次负伤,战后十数年间,曼彻斯特逐渐成为肯尼迪的心腹密友;作者经历了这四十年间美国历届政府从诞生到终结全过程中的两党纷争和内部分歧,并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高超的写作方式使得《光荣与梦想》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部书从多角度表现了整个美国社会那段时期的社会生活,通过仔细阅读和品位会发现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美国总统,从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间有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这几位美国总统也经历着美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巨变的时代。所以以美国总统的更迭阐述美国政策的更迭,进而表现社会风气的变化,无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写作策略。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把美国社会放在当时整个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后总会有一段同时期世界的局势阐述,与美国历史对比,制造一种“风起云涌”的效果,很有感染力。同时,作者威廉·曼彻斯特能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也不忘表达那些小人物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
(一)勤能补拙当总统
被历史铭记的总是星光闪耀的总统。在美国历史上,像罗斯福、肯尼迪总是人们眼中的天纵之才,而杜鲁门和罗斯福相比,无论出生还是才能都显得比较平庸,罗斯福是个伟人,杜鲁门则是个凡人(至少在美国大众看来是这样的)。杜鲁门能够依靠的就是他的勤奋,正如他在其总统生涯快要结束前说的,大意是,在美国可能有数百万人有才能,比他做总统做的更好,但是,既然这个责任落到了他的头上,他就只有拼尽老命去把这份工作做好。其实,作为我等“碌碌之辈”,杜鲁门的成功更值得我们去了解这位“平民总统”,也更能起到激发人心的作用。
美国总统的职位不仅一直是这个国家最显著的公共职位,而且也是最容易引起问题和争议的职位。而杜鲁门在继罗斯福之后上任,不仅要为美国的利益而奋斗也要为罗斯福留下的事业而努力,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的执政压力。在第一个任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民主党内部对杜鲁门已经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当时很像是杜鲁门自己的孤军奋战。但是他确实是“拼尽老命”,在全国大规模的巡回演讲;利用行政权不断向共和党把持的国会提出提升工人待遇、社会保障等这些共和党利益集团难以接受,而基层民众拥护的法案,来提高民众对他的支持。最终,他以总统之尊作拼命三郎状的方式,赢得了这次选举。
杜鲁门知道绝不能让民主党的事业断送在他的手上,而他又不具备罗斯福那样的能力,朝野内外经常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始终兢兢业业,终于坚持了八年。虽然在第二任后期他已感觉力不从心了,并且在1953年卸任之时也几乎没有一个美国人对此表示伤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杜鲁门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不断升高,其坦率且负责任的执政态度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以强硬且果敢的作风获得历史的青睐。
(二)从街角窥见时代表情
这本书的第一部《应运而起》,描述了1932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作者非常细微的描写了那个时代的轮廓。历史是由一个个人物书写,对历史的解读就是对无数先人的回顾。正是书中对社会个体的显微,利用细微可见的描述,让历史有了生命,不至于让人感觉它遥远而苍白。这从《应运而起》中《最惨的一年》这一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胡佛总统打电话给俄亥俄州前参议员埃特利波默林,任命他接替道斯主持复兴金融公司。在接到电话时,他的口袋里只有九角八分钱,而且在他前往宣誓就职的路上,就有十个叫花子跟他要钱。”1这是那个经济萧条的时代的个人境遇,也是整个时代阴霾的缩影。
罗斯福总统就职时,“华尔街虽然国旗飘扬,庆祝新总统就职,但证券交易所却正式关1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商务印书馆.1979 :237
闭了;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也关了。”当罗斯福发表演说,“空中好像响起了一阵魔乐”,有人在打字机上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可见,那是人们在等待变革的命令,这种等待,由于漫长,多少使大家丧失了些许理智。
罗斯福每一次的炉边谈话,都给那些在收音机旁边收听他的大政方针犹如收听圣经般的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尽管他们也不一定懂得太多的政治。当时的罗斯福,不仅是美国的政治领袖,而且是那些遭受了巨大而长期苦难的人的精神领袖。有个金融巨头说,他认为自从耶稣去世以后,最伟大的领袖是罗斯福。2
当那个时代过去,人们想起的只有那次涉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金融危机和那造就了罗斯福的新政;但是同样不能忘记在那个时代生活的众生,是如何祈祷着度过那些凌乱、动荡的年头的。书中写道:“千百人像畜牲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芝加哥有个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我很欣赏威廉不忘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给那些平凡的人们,一个个至今让我们动容和深思的特写。
(三)大人物背后的故事
书中插入了许多的美国人物画像,让我们隐约看见了时代的背景。历史的主角是英雄,但我们的视野不能仅限于英雄,英雄背后的人和事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思考。
埃莉诺的画像让我印象深刻,她是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他充当了罗斯福的贤内助,以自己的力量帮助丈夫成就他的政治蓝图,在美国史上写下了一笔虽不浓重,却绝不清淡的一笔。尽管丈夫不忠,她依然在履行着第一夫人的职责。她造访退伍军人,年行四万公里,巡视贫民区,访问穷苦农民。《纽约人》周刊刊登过一幅漫画:一个矿工瞪大了眼睛对另一个矿工说:“我的天哪,这不是罗斯福夫人吗?”
在《光荣与梦想》中,埃莉诺还原成一位普通的女人,她不是总是风光无限,她面对着丈夫不忠的难堪,她小时候因为相貌和性格受尽嘲讽,她有着普通人,甚至甚于普通人的无奈和心酸3。正是这种对她生活真实的还原,让埃莉诺站在高处发出了质朴的光辉。现在,我们从书中去认识她,不去用她的身份和地位评价她,我看见的,是一位坚强而且善良的女子。“父母、婆婆、丈夫都刺伤了她的心,于是,她就来关心全人类”这句话,让我对埃莉诺产生了无比敬佩的感情。她被美国妇女界选为最受敬仰的妇女,我想,在今天,她也应是2 杨生茂,刘绪贻.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 :509
邓蜀生.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1993 :353
3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她逝世时,悼念词中有一句“她的光芒给全世界带来了温暖”。
(四)光荣与梦想
在那个时代,美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引导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世界;留下了谁与争锋的庞大武装······
虽然冷战的冰凉铁幕,国外干预的尴尬奠定了本书的结局:伟大的美国梦的破灭,但是在美国探索与前进的道路上,也有属于他们的光荣,现代的美国人也仍然在为他们的梦想不懈的奋斗着。
当我们站在21世纪年这样的时间点上重新审视从1932年到1972年的40年间的美国历史,我们无法仅仅将其视作太平洋彼岸一段远去的回忆,当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三十个年头,当今天的中国也面临失业、经济危机、诚信危机等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重读当日的美国,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力量,去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也许,这才是回顾历史的真正意义!
《光荣与梦想》正像它的书名那样,看完之后特别能激发一个人的雄心与抱负,让你去追求记录历史,描摹时代的梦想。虽然它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史料,但可以说它是那个年代美国的一部“历史文学”。虽然这部作品很厚实,内容也比较复杂,但是阅读的体验并不艰辛或是沉闷,相反我深深感觉到了充实和畅快。对于个人来说,从一本书中,了解了你未知的世界和故事,得到了你曾经或正在缺失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收获和满足了。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可是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都应该尽全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光荣;也许历史记住的总是少许人的名字,但我深信,光荣来源于伟大的梦想、来源于追逐的脚步、来源于永不放弃的心。只要你也有梦想,只要你也在努力,那么光荣就该属于你。
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认为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厚度。每天翻开它,感受着一种不寻常的力量带给我的震撼便是最大的享受。年终岁尾,如果此时你正在感叹时光如水,那么不如回忆一下过去的一年你过得如何,是否完成了梦想,是否辜负了光阴······然后重拾梦想,继续上路。
参考文献
1.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第三篇: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歌颂党,歌颂十七大)教师诗歌朗诵
(项)这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度(林)这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李)这是一个孕育了56个民族生生繁衍的国度,(合)这是一个承载着13亿人民光荣与梦想的国度,这就是—— 中国,中国,我们的——祖国。
(项)往事已矣 秋收冬藏
而直达我们心灵彼岸的那阵阵的交响 我们何曾遗忘
(林)孔子为之奔波呐喊,屈原为之怅然若失,(李)李白诗酒里的明月,杜甫泪眼里的江山。
(项)金戈铁马 马革裹尸
国民在痛苦中煎熬
国土在炮火中烧焦,五千年的脚步有多沉重 艰辛、困惑、进取、成长(李)艰辛那也只是过去的疤痕 困惑那也只是去日的匆忙(林)进取
那是一步步坚实的足迹啊 成长
那是宏伟的蓝图 跨世纪的守望(男)征程正酣 春华无上
从遵义会议到井冈山的会师 从延安的窑洞到长城的城墙 从雪山到草地 从西柏坡到大会堂
(合)一个民族的抉择 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就像那航海的灯光 向前 向前 向前 向着前方
(李)我们的党啊
站在时代的浪口 紧稳着舵手 掌握着航向(男)峥嵘往昔 豪情万丈 历史的长河—— 总是来不及梳理和等待(林)而今又迎来了 第十七次党代会的号响(项)划时代的历史—— 总是来不及规划和描述
(李)而今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长廊 又一次走进英雄的年代(林)品味着战火的芬芳 我们仿佛挽着
那汉白玉的浮雕里英雄的臂膀(合)他们就是我们的魂灵 他们就是我们的主张 他们就是我们的父兄 他们就是我们的理想(项)旭日东升 磅礴汪洋 在金色的秋天里 我们和共和国一道
走在了北京的长安街上
(李)掌声淹没了我们的笑语欢歌(林)鲜花覆盖了每一个幸福的脸庞(项)改革的中国 复兴的中国
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兴旺(李)此刻
我们想到了海南和香港 那南国的繁华 和声声的海浪(项)此刻
我们想到了哈尔滨和沈阳 那北国的庄园 和阵阵的稻香(林)此刻
我们想到了大连和西藏 横跨中国的脚步 迈得是那么厚实稳当(项)此刻
我们想到了台北的广场 连着骨肉的亲情 统一的时间表里
我们已经听到了它期盼的声响(李)看吧 和谐的中国
声音高亢 群峰为之起舞 江河为之欢唱
而我们正走进您的怀抱 神采飞扬
(项)看吧 和谐的中国 美丽端庄 紫禁城的钟声 为之鼓瑟 奥运会的圣火 为之熠熠生辉
(林)永远向上的党 自强不息的党
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再一次穿上了节日的盛装(项)这是世纪的盛典哟 承载着人民的重托 承载着历史的厚望
(李、林)看吧 和谐的中国 正为自己梳妆 豪迈而稳健的步履 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男)一切都不是过去的匪夷 一切都不是过去的奢望 一切都不足道兮 一切都不是梦想
(合)看吧 和谐的中国 一条腾飞的巨龙 正屹立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四篇:光荣与梦想
光 荣 与 梦 想
——洪修平新年感言
站在21世纪10年之交的门槛,回望2009,感慨万千。
武汉江北民营科技园得城市区位之优势,得客商与您的关爱于一体,园区欣欣向荣,经济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金融危机,但有众志力挺,共度时艰,园区实现总收入105亿元,税收6亿元,单位面积贡献率依然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荣获武汉市开发区建设先进单位;
尽管气候多变,甲流蔓延,但管委会服务团队辛勤耕耘,克难攻坚,在袖珍型开发区的每一个角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
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开发区人不懈努力的基石。
一项承诺:“企业的需求是我们的责任”。鞭策开发区人扎扎实实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受到干部职工的赞誉与鼓励,管委会被评为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一项战略:人才兴园,科技兴企。初露锋芒即受到上级关注,开发区被确定为“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我们打造“非公人才密集区”带来福音;
一个目标:构建民营科技栖息地,争创投资环境最佳区。投资4700万元提档升级,绿化、亮化、黑色化,园区环境洁、绿、亮、美,宜居、宜行、宜业。
牛年即将过去,虎年向我们走来。新的一年,虎虎生威,我们还有诸多梦想要实现。
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以信息服务业为主导,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的产业转型总方针;
优化服务体系。外树形象,内练硬功,进一步完善政务、科技、物业、投融资、咨询与培训以及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对内挖潜,实施产业转型,为信息通讯企业集聚腾退空间;对外延伸,拓展空间,向常青路以东扩张,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年365天,我们希望永远得到您的支持与厚爱,在来年的除夕时刻,再交一份理想的答卷!
第五篇: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东磁,离上一次已经整整三年了。有幸再一次故地重游,有些兴奋,却也有好些感慨。环顾四周,好些标志性建筑都还在原地立着,甚至连停放电瓶车的那块拐角空地,还是老样子;绿化带里的花与树,静静地守着,如同大门口敬业的保安,时而有秋风扫过,便发出簌簌的响声,提醒人们“秋意渐浓,风微凉”。这些真实的场景映进我的眼睛,撞上我的记忆,仿佛蒙上了一笼烟,感觉就像一张老照片,熟悉却又久远。
那一年,我是个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村官,跟随领导到东磁集团参观学习。那一次,我走进东磁管理办公楼,看到“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宣传标语,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报告会。那一趟,只觉得,这是一个管理先进、员工进取、发展创新、成绩斐然的企业。那一回,一座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奖牌和奖杯,充斥了我猎奇的目光和记忆,一个发展了三十年的上市企业,“中国磁都”的盛名可见一斑。
而这一次,我不是一个“粉丝”,而是一名“游客”,去探访基层一线员工,去看看是怎样一群可爱的劳动者谱写出了东磁这首壮丽的诗篇。
走进软磁二厂生产车间,走马观花似的溜达了一圈,只见流水线上员工们个个身手敏捷、动作熟练,还没等我看清他们干的什么,他们早已完成了第二遍操作;专业的生产仪器和规格迥异的产品,对上我这个“门外汉”,也确实有些对牛弹琴了。短短二十分钟的功夫,我便耐不住车间的嘈杂,逃了出去“休养”片刻。门口碰上一位刚准备下班的车间工人,于是便凑上去聊了聊。幸好那阿姨健谈,面对我这个不知来历的外来人员,竟也有问必答。阿姨姓杨,是北方人,和丈夫一起在东磁上班,都是十多年的老员工了,按照单位倒班制和按件计酬的制度,夫妻二人一个月有八千左右的收入。对于这份收入,虽然它赚起来很辛苦,杨阿姨还是觉得挺满意的,因为这些钱撑起了她的家,家里的两个儿子,一个去当了兵,一个上了大学。说到家里的情况,虽然还是遗憾于不能常回家看看,但她还是笑了,那笑容带着知足与幸福。
离开软磁二厂,又去了永磁十五厂。刚进大门,热情的厂长便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三化改造生产线”:“通过这项技术创新,原本需要8人操作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2人,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产品的合格率也大大提高了。”“这台设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自动磁性材料检测装置„„这条生产线,专门设计的天然气供能,能有效应对夏季用电困难„„”一路上,厂长津津乐道于厂区所拥有的先进设备和勇于创新的生产团队,言语间的那份骄傲也早已溢于言表。
枯燥的生产线,嘈杂的车间,先进的设备,不只产出了一个个冰冷的机械零件,它更寄托了无数个像杨阿姨那样的母亲对家庭的责任,如厂长般的那股骄傲。东磁带给了他们光荣,也实现了他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梦想。
原来,“中国磁都”,东磁集团,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光荣与梦想,还有每一个员工对生活与工作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