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时间:2019-05-13 12: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第一篇: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及办理

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处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戴卫东

程美华

刘志军

蒋玲玲

一、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该市刑事案件发案现状

五年来该市刑事案件发案数量基本持平,恶性犯罪数量不大,轻伤害案件、盗窃案件等数量居多,这些依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表一:近五年来该市刑事案件受理情况

时 间(年)收 案(件/ 人)915/1364 853/1301 1021/1556 953/1377 377/550 毒品犯罪(件)/比例 31/3% 27/3% 30/3% 19/2% 12/3%

抢劫(件)/比例

轻伤害案(件)/比例 121/13% 101/12% 135/13 102/11% 46/12%

盗窃(件,数/比例 180/20% 164/19% 208/20% 196/20% 70/19%

交通肇事/比例 27/3% 41/5% 66/6% 55/6% 26/7%

未成年人犯罪(人)/比例 193/21% 104/12% 136/13% 105/11% 73/19%

累犯(人)/ 比例

共同 犯罪(件)/比例 43/5% 51/6% 68/7% 50/5% 21/6%

额较大)(件)2003 2004 2005 2006 2007(1-5月)

88/10% 93/11% 107/10% 92/10% 28/7%

154/17% 165/19% 170/17% 122/13% 59/16%

1、轻伤害案件、盗窃(数额较大)等轻微刑事案件数量较大,在整个刑事案件中占有很大比重。仅轻伤害案件、盗窃(数额较大)两类案件五年来就保持在30%以上。轻微刑事案件的多发折射出诸多社会矛盾。对此不能仅仅注重刑法的惩罚功能,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2、共同犯罪、二次犯罪现象值得关注。共同犯罪及累犯占一定数量,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2006年以来累犯人数有所回落,共同犯罪案件发案率保持平稳,五年来均保持在5%-7%之间。

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有较大比重。五年来均在10%以上,其中2003年最高,为21%。2004-2006未成年人犯罪趋于平缓,但2007年以来又明显上升,达19%。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辨别是非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因此要相当重视和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动员司法机关、学校、社区和家长多方面力量,以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

(二)该市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办理情况 第一、批捕、起诉及适用审判程序情况(见表二)

1、侦查监督部门在公安机关将刑事案件报送批捕后,认真履行侦查监督的职能,根据事实与法律,慎重批准逮捕,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做出不构成犯罪不予逮捕、存疑不捕和无逮捕必要不予逮捕的决定。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办案质量,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该市2003年不捕率为7%,2004年以来不捕率大幅度大升,且保持平稳,四年来均达到14%以上。

2、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比率较低。实践中,由于现实情况的制约,相对不诉运用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不起诉程序复杂,承办人提出相对不诉的意见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报检察委员会讨论,由检察长最终决定不起诉,因此可能会拖延案件办理的时间和进度;二是上级检察机关规定了不起诉考核指标,下级院为了不影响考核成绩,故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三是不起诉后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在对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诉处理后,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及考察机制,直接影响着不诉的实际效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并用好不起诉裁量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占有很大比重,五年来有60%以上的案件都适用了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审理。同时从下表的数据表明,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简化审判程序对于提高审判效率,缩短羁押时间,维护被告人的权益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表二 :

报捕(人)批捕(人)/比例 1039/92% 1002/85% 1132/85% 931/85% 460/84%

不捕(人/ 比例 78/7% 164/14% 201/15% 160/15% 81/15%

收案(人)

起诉(人)/比例 1188/87% 1043/80% 1333/86% 1127/82% 467/85%

相对不诉(人)/比例 64/5% 78/6% 44/3% 91/7% 42/8%

起诉(件)819 740 939 870 383

简易 程序/ 比例 238/44% 201/27% 248/26% 208/24% 107/28%

简化 审/ 比例 223/27% 281/38% 426/45% 381/44% 164/43% 时间(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1-5月)1125 1182 1337 1091 545

1364 1301 1556 1377 550 第二、针对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该市检察机关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以来,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指南,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结合,有几点好的做法。

1、建立公诉案件分类办理制度及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第一,走专业化办案的道路,特成立了未成年人办案组、经济类案件办案组、轻微刑事案件办案组、重大疑难案件办案组等。第二,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建立了快速办理的工作机制,尽可能缩短办案期限,力争快审快结。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规定公诉部门在15天内办结。通过建立快速办理机制,该市检察机关刑事案件积案率降低,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对缩短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间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根据恢复性司法理念,创造性开展刑事和解工作。该市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轻伤害案件及过失犯罪案件中探索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其中浮梁县检察院在刑事和解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该县作为林业大县,失火犯罪比较突出,犯罪对象集中在“老实人”、“年纪较大的人”、“勤劳的人”三类。该院批捕科针对上述情况,通过促成双方和解做不捕处理:一是积极促成和解,由犯罪嫌疑人向被害人进行经济赔偿,若无赔偿能力,则采取替代补偿方案。有这样一起案例:犯罪嫌疑人叶水才,2005年4月4日上山祭扫坟墓,不慎引起森林火灾,烧毁林地241亩,林木蓄积为221.31平方米。此人为人老实,事发时无其他人在场,下山后才发现山上起火,知道是自己引发的,赶紧返回救火,之后投案自首。林业公安报捕之后,承办人根据案件事实及过失犯罪、自首等情节,积极开展刑事和解。针对叶水才没有经济赔偿能力,承办人提出一个方案,即林场提供树苗,由叶水才请亲朋帮忙栽种,对其烧毁的林地进行复垦还林,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于是批捕科作了不捕决定,之后叶水才积极组织亲朋好友帮忙栽树。后该案移送到法院,叶水才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此案的办理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认为我们检察机关很有人情味,为群众排了忧、解了难,很好的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3、积极开展抗诉工作,强化法律监督。该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抗诉工作,加强市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的业务指导,及时与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进行沟通。不仅对有罪判无罪、量刑畸轻的案件及时提出抗诉,而且对定性错误、量刑畸重、失当的案件也及时提出抗诉。通过抗诉,纠正了法院的判决,维护了被告人的权益,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4、加大对严重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从重”,“依法从快”。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立案侦查、及时逮捕、及时起诉,以达到有效地追究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的效果。对于共同犯罪的案件,如同案犯在逃,根据现有的证据足以证明在案犯犯罪事实的,先对在案犯批捕、起诉。

5、针对未成人犯罪案件,有如下几点做法:①建立了专人办理机制,积极推行人性化办案方式。该市检察院下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条例,并建立了专人办理机制。指派法律底蕴深厚、业务能力强的女检察官作为承办人。工作中积极推行人性化办案方式,将其运用到讯问、告知、庭审等环节。尽量前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家中讯问。在告知其诉讼权利的同时宣传法律知识。庭审过程中,努力做到态度和蔼而不失严肃,用语真诚而不失严厉。②积极开展对未成年被不起诉人的帮教及跟踪回访工作。一是推行承办人负责制。承办人负责对其进行帮教,这项工作在年终时予以考核。二是建立了社区(或学校)、家长、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动员社区(或学校)、家长和检察官一起对其进行监督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更快更大的进步。2004年,珠山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抢劫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马某,是市重点中学在校学生,平时表现和成绩良好,一念之差参与一次抢劫。公诉科审查后,经检委会讨论后决定对其不起诉。之后又指派该案承办人对其进行帮教及回访,并动员社区和学校一起进行监督。当年高考,马某顺利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充满美好人生前途的大学生。现在马某仍定期向承办人汇报他的学习生活情况。③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成员轮流进社区、入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工作组成员分别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通过给学生上法制课,提高未成年人群体免疫力。珠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几年前就开展了此项工作,自2003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组成员共深入陶瓷学院、江西陶瓷美术学校及各中学、赛跑坦社区等地举办法制讲座40余次,以此引导未成年人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有效的预防犯罪,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检察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对指导司法实践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宽严相济的大环境下,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对于如何在具体案件中体现出并体现好宽严相济,如何把握好宽严相济的“度”,如何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存在一些问题。

1、相对不捕、相对不诉率严格苛刻,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产生矛盾。自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政法机关要善于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以来,检察机关从自身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和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检察机关在批捕和公诉阶段,对符合不捕、不诉条件的案件,按照宽严相济的要求,可捕可不捕的应不捕,可诉可不诉的应不诉,充分体现从宽,才能真正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号上面。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上级检察机关制定了相对不捕率、相对不诉率等考核指标,为不影响考核成绩,故不能充分运用不捕、不诉的权利。另外,因实践中对于不捕、不诉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把握不好又极可能出现不捕、不诉极难运用或可能滥用的两种极端。

2、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产生冲突,罪与非罪不易把握。是否构成犯罪以刑法规定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认定,但两高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又作了不同的规定,实践操作中可能出现难以操作的尴尬局面。比如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对未成年人关于抢劫的定罪标准大大放宽。我们在实践操作中碰到过这种案例: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上述条款规定的行为,却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我们作了不诉处理。之后没过多久,该未成年人又实施了上述行为,而且是多次使用轻微暴力(比如打嘴巴、拳打脚踢等)强行索要对方(多人)财物,其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较为恶劣,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较大。这种情况是否构成抢劫罪?对未成年人犯罪体现从宽,若认为不构成抢劫罪而不予追究,对未成年人而言,刑法是不是丧失了惩戒和威慑的作用,更不利于其成长?另外,是否对于未成年人过于宽泛,从而有放纵犯罪之嫌?

3、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过程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拥有何种权力?如何有效的促成刑事和解?刑事和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达到双赢的局面,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结合,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检察机关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刑事和解工作的开展。检察机关在参与刑事和解时,积极的做法是通过把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双方召集到一起,为他们创造谈判的条件,提供和解的方案等。对于被害人而言,往往希望获得经济赔偿和对方认罪道歉等心理安慰;而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无非是得到从轻减轻处理或能够免除刑事责任。否则,犯罪嫌疑人无法获得利益,刑事和解就丧失了基础。当案件到了公诉阶段,我们又是否可以给予其相对不诉的承诺呢?因为相对不诉除了不诉率的限制之外,还有严格复杂的程序制约。若承办人居中促成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而检委会最终没有通过不起诉决定,和解协议势必因犯罪嫌疑人反悔而付诸流水。另一方面,相对不诉会不会成为犯罪嫌疑人接受刑事和解的筹码也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除了相对不诉,我们还可以向法院提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比如建议适用缓刑、判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等非刑罚措施。但是,量刑建议因没有法律约束力,是否会被法院所采用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

4、如何既严把案件质量关,坚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又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比如说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致被害人重伤,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报捕。经审查发现,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应当不捕。但受害人及其家属不服,聚集大批群众到检察机关,强烈要求将犯罪嫌疑人逮捕,认为检察机关放纵、包庇了犯罪嫌疑人,导致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同时公安机关方面给予了巨大的压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检察机关。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影响,协调与各方的关系,既能够严把案件质量关,经得起日后的检查与考验,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视线不仅停留在案件本身,更要放眼大局,案件内外、法律、社会、政治等方面关系都要关注。

三、对检察机关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点建议

1、完善取保候审及其配套制度,提高取保候审的运用率。目前,我们对犯罪嫌疑人多运用拘留、逮捕措施,只对少部分采用了取保候审。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取保候审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取保候审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办案机关和人员不习惯将取保候审视为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一项权利,而更习惯将其视为自己手中的一项权力。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借鉴国外保释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及其配套措施,并加强对执法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另外检察机关要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和协调。

2、在考核标准中,放宽或逐步取消相对不诉率。实践表明,相对不诉不仅具有节省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更能够促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达到预防犯罪和改造犯罪分子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检察机关对相对不诉进行了严格限制,不诉率等考核指标严格、苛刻、欠科学,因此使相对不诉实际运行不畅,导致检察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受到严重制约。经调查发现,在年初时运用相对不诉的案件较多,之后便会严格控制,其原因在于上级检察机关不诉率的限制。而目前相对不诉比例很低,很多案件本应当作相对不诉处理却不得不起诉到法院。因此笔者建议在考核标准中,逐步放宽和取消相对不诉率。

3、建立社区服务令制度。现有司法制度下,在对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诉之后,就意味着被不起诉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必承担其他责任。但事实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具有何种情节,被不起诉人构成了犯罪,触犯了刑法,破坏了社会关系。虽然有的案件中被不起诉人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修复了双方关系,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被不起诉人仍应当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笔者建议建立社区服务令制度。要求被不起诉人在半年(或一年内)内每间隔一周或两周到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机构进行一次社会服务活动。这样,不仅服务了社会,对个人而言,也起到了悔过和改造的作用。

4、充分建议和同意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简易程序和简化审,既节省刑事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又有利于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减少刑事司法程序对被告人的不良影响。在具体办案中,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公诉案件,能够适用简易程序或者可以简化审理的,应积极主动建议人民法院适用;对于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建议适用简易程序或简化审的案件,经审理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同意并向人民法院建议适用。除此之外,对于法律规定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因犯罪嫌疑人存在自首、立功、从犯、胁从犯、犯罪预备、未遂或未成年人等情节,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也要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5、积极开展量刑建议工作。上级院可扩大在基层院推行量刑建议的试点工作。量刑建议能够强化法律监督,促进量刑更加公开公正,调动当事人对程序的积极参与,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通过量刑建议的试点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积累一些经验,从而为上级决策机构提供第一手素材。

6、要把握好宽严相济的“度”,做到宽有节,严有度,宽中有严,严中有宽,相互结合。不能有失偏颇,过分强调其中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在对轻微刑事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宽缓的同时,要注意若犯罪嫌疑人存在依法从重的情节,则应当体现从严。在对一些严重刑事案件进行从严打击的同时,若犯罪嫌疑人存在自首、立功等从轻情节的,在办案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从宽。

总之,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研究,还有很多的配套措施需要完善,但笔者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机关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刑事政策的理解越来越透彻,检察机关一定会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篇:办理刑事案件有关法律依据

办理刑事案件有关法律依据

一、立案

1、立案决定书(呈请、局领导审批。经济案件立案经法制科审核,二十万元以上立案到市局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2、不予立案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3、移送案件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

二、强制措施

1、拘传证(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2、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直接)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第(二)项

(3)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直接、变更)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4)已经拘留需报捕而证据不足,需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5)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已拘留)需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1

(6)因强制措施不当而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7)被逮捕后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办结需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8)因强制措施超时需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9)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需变更为监视居住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

3、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1)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到期需解除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2)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的需解除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4、收取保证金通知书和取保候审同时(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收取保证金两万元以上的,需要到市局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5、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

6、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没收保证金两万元以上的需要到市局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

7、对保证人处以罚款(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

8、责令具结悔过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

9、拘留证(呈请、法制科审批、局领导审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10、延长拘留期限通知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1)延长一至四日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

(2)延长至三十日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

11、呈请逮捕报告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12、提请批准逮捕书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六十六条

13、对检察院不批准逮捕要求复议意见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14、对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提请复核意见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三、侦查

1、传唤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二款

3、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

4、未成年受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一百条

5、询问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

6、解剖尸体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

7、侦查实验笔录(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8、搜查证(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9、调取证据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10、扣押犯罪嫌疑人邮件、电报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款

11、解除扣押犯罪嫌疑人邮件、电报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二款

12、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

13、解除扣押、冻结邮件、电报、存款、汇款通知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14、鉴定聘请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15、呈请补充鉴定(重新鉴定)报告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16、通缉令(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17、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呈请、局领导审批)

(1)第一次延期1个月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2)第二次延期2个月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3)第三次延期2个月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18、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通知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

19、复议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1)不服驳回申请回避而复议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2)不服不予立案而复议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20、办案协作函(呈请、局领导审批)

适用《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10条

四、结案

1、呈请侦查终结报告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2、起诉意见书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3、撤销案件决定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

4、释放通知书(呈请、法制科审核、局领导批准)

(1)不应拘留的人(24小时)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2)拘留后,经审查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

(3)拘留后,提请逮捕检察院不批准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

(4)不应逮捕的人(24小时)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5)逮捕后经审查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

二00五年三月一日

第三篇:刑事案件办理流程

刑事案件办理简易流程

接警→处警→(一级领导审批)→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一级领导审批)

信息采集→(案件分析信息、人员信息、物品信息)嫌疑人抓捕归案后完善嫌疑人信息

立案

呈请立案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立案告知书、完善[李强家被盗案]立案信息、立案决定书

案件移交:事先沟通好,案卷管理→移交案卷登记

案件移送: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移送案件通知书(刑事)、关于[李强家被盗案]的移送登记

接受方 有“接受移交移送案件”权限的民警才可以接收案件,如所领导,左侧案件办理→移入移出案事件列表

强制措施

拘传:

强制措施→呈请拘传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 1

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拘传证

拘留:

强制措施→呈请拘留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拘留证、拘留通知书 延长拘留:

强制措施→呈请延长拘留期限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延长拘留期限通知书

注:可再次延长拘留,把嫌疑人状态进行更改。

释放:

侦查终结→呈请释放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释放通知书

取保候审

强制措施→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收取保证金通知书(刑事)、取保候审决定书、执行通知书、释放通知书→取保候审保证书(搜索)

解除取保候审

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搜索)→(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书

监视居住

强制措施→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通知书、释放通知书

解除监视居住

呈请解除监视居住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通知书

逮捕

呈请逮捕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法制民警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提请批准逮捕书→强制措施→检察院批捕决定情况→案卷待办事项:逮捕证、逮捕通知书

撤案

呈请撤销案件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撤销案件决定书

在填写“呈请撤销案件报告前”,办案民警首先应该对查看该案件是否有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有,首先对这些犯罪嫌疑人进行“释放业务”。如果存在扣押的物品,对这些物品进行“涉案信息-缴获物品”操作;

刑事案件转行政案件

先将刑事案件撤案,案卷管理→转行政案卷→受案登记表→(一级领导审批)

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呈请案件侦查终结报告书→(一级领导审批、二级领导审批)

移送起诉

侦查终结→起诉意见书底稿→(一级领导审批、二级领导审批)→案卷待办事项:起诉意见书、修改嫌疑人起诉执行信息

归档

案卷管理→归档案卷

第四篇:刑事案件分析

刑事案例分析

案列:

被告人李某于1999年7月2日,为防止他人在自己饲养的鱼塘内偷鱼,就在鱼塘的四周架设了电网,并写上“偷鱼者防电”字样。夜晚,李某离开鱼棚到家中睡觉。当日夜晚,王某携带偷鱼工具到李某鱼塘内偷鱼,手刚一触到电网,当即倒地身亡。次日晨,李某听说王某触电后,即先到鱼棚内切断电源,而后对王某进行了人工呼吸,但无效果。为掩盖自己的罪责,李某将鱼棚四周的电网全部拆除,而后伪造了王某自己用电偷鱼不慎死亡的现场。

案列分析:

(1)被告人李某为防止盗窃私设电网的行为是否属于正防卫?

(2)如果李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那么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其主观罪过如何认定?

答案:

(1)李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是防卫过当。所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包括以防卫装置进行防卫的情形。在本题中,被告人李某为了使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私设了电网。其目的是为了

防盗。虽然防卫装置是预先设定的,防卫效果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产生的,所以也符合防卫适时性的要求。当然,以防卫装置进行防卫也存在防卫过当和因故障而防卫不适时的情况。因此,对于因防盗而非法设置电网的行为,不能否认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的意图,客观上具备一定的防卫性,但是由于防盗而造成偷鱼者死亡,则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

(2)李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定罪处罚。被告人李某在鱼塘四周架设电网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伤及无辜。虽然在架设电网时写上了警示标语,但在夜间无灯光的情况下,这种警示措施是完全无效的。所以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被告人对电网可能致盗窃者重伤、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是放任的态度,对于无辜者可能被电死、重伤则不持希望态度,但如果仅仅是意志上的不希望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无辜者误伤、死亡的措施,那么显然属于放任。结合本案看来,李某在王某触电后还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从而说明李某在主观上只是对盗窃者的伤亡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王某在本案中的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关于正当防卫,还应注意掌握:

(一)正当防卫的处理原则。

根据《刑法》第20条第一款的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

(三)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根据《刑法》第20条

第二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无过当防卫。刑法对防卫过当规定了例外情形,《刑法》第20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无过当防卫。

第五篇:对农村刑事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对农村刑事案件的调查与思考

吴莹

农业人口、农业面积在我国一直居于首位,故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的安定。多年来,农村刑事案件所占比重持续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治安。现今,农村的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盗窃案件搅得人心惶惶,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的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的人身权产生很大担忧,黄、赌、毒案件向农村社会渗延,使纯朴乡风遭以破坏,这些案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农村刑事案件时,应立足于审判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依法惩罚犯罪,这样,才能维护农村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亦可推动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刑事案件历来超过半数以上。我院2007 年刑事案件共结案93 件109 人。在判决的 96 名罪犯中,农民罪犯 41 人,占全部人犯的42.7 %,所触犯罪名有盗窃,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强奸以及放火等,从对案件的收结、审理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农村刑事犯罪案件呈下列一些特点:

1、以盗窃罪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一直是农村刑事案件的主要犯罪形式,且数量居高不下。在侵财型犯罪中,罪犯的目标不定,只要有用的,均顺手捻来,大偷金银首饰、家用电器、通讯、交通工具等高档生活品及生产、电力设备、现金等,小偷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甚至一袋盐、一包挂面都不放过,尤其在春节前后,更是盗窃案件发案的高峰期。

2、农村伤害案件,甚而是恶性案件的发生,多源于邻里琐事或几句玩笑话,但在发生纠纷时,由于当事人双方不够冷静,有的顾于面子,互不相让,酿出苦果。2007年我院审结的伤害等暴力犯罪中,大部分是基于此原因引起的。这对如何在农村中正确处理邻里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

3、农村刑事案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东北,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限,农业生产有农闲、农忙之分。在农闲时,违法犯罪案件明显高于农忙时节,特别是春节前这一特定阶段财产型犯罪较多,犯罪分子趁年关大家警惕性不高,手中较为宽裕而放手大捞一笔。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农村的一些设施还不完善,农户们只有以开门、开窗纳凉,一些妇女疏于防范,从而使一些强奸犯罪分子有一些可乘之机。

4、从前农民犯罪的盲目性较大,但近年来,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开始呈抬头趋势。农村刑事案件多盲目性,盗窃案件往往多为临时起意或顺手牵羊的犯罪分子,前面提到的暴力型犯罪案件也多有此种因素存在,犯罪分子在冲动之下,情绪失控,导致犯罪。但在2007年的刑事案件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组织的预谋犯罪行为如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也时有发生。

5、被告人素质较低。农村人群文化素质低,对待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不够,再加之农村地区是法律宣传的薄弱之处,故该地区的法盲高于其它领域。

6、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由于农村中教育未跟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人读完小学就辍学,造成农村中青少年文化素质偏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思想尚不成熟,心理、情绪、情感尚不稳定,社会经验少,易受诱惑。在此特定阶段,如果其所处的环境中有不良或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则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随着进城打工的人群数量不断上升,留守儿童的增多,由于孩子年龄尚小,自已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辩识能力,家长疏于管教,自已又无正当职业就游手好闲,结交一些不良朋友,一旦经人引诱,容易引发犯罪。

综合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在审理农村刑事案件时,应注意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1、掌握原则,公正执法。我国刑法量刑跨度大、伸缩性强、标准不一,刑法条款规定的仅是一个框框,审判人员在具体适用中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定罪处刑就必须依据所犯罪行的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法定及酌定从重从轻情节正确量刑,不能看人下菜碟,要使农村犯罪分子能得到公正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罪刑相适应等法律原则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做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正确适用法律,审理好农村刑事案件,达到好的法律效果是一个方面,另外,注重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既打击了犯罪,又缓和了犯罪引起的各种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农村稳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样,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得到统一,从而使农村社会稳定得以实现。当前,对农村中一批恶势力,主观犯罪故意深的犯罪分子应从严打击,起到震慑作用,对于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初犯、偶犯,可考虑酌情从轻处理,做到宽严相济,同时,也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3、为农村被告人聘请律师参加诉讼。农村被告人不少因家庭困难,想请却无力聘请律师为其辩护。自己因为文化、法律知识等的匮乏,对自己的犯罪又不能很好、很正确的表达清楚。针对以上情况,法院可依据刑诉法第三十四条“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相关规定,为农村被告人聘请律师参加诉讼。这样,可以充分保护农村被告人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体现法律的公平。

4、加强法制宣传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正常发展。我们在审理农村刑事案件时,应适时适地做好法律宣传工作,送法下乡。利用农闲时机召开法律知识讲座,到农村公开开庭,通过村级广播介绍一些法律常识或以案说法。这样,可通过舆论宣传,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法律教育,使广大群众对自己的每一种行为进行审视,从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检点自己的行为,不逾越法律规定;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使法律宣传更形象化,使一部分不明真相、不了解案件实情、不熟悉法律的被告人家属及广大农村群众了解案件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了解裁判的公正。也有助于法律的公开透明化。

5、正确适用财产刑。农村刑事犯罪中,侵财型犯罪一直以来占多数,故财产刑在农村刑事案件中的适用也很广泛。判处财产刑,体现了对一些侵财型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仅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且其在经济上也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一些犯罪较轻的犯罪分子适用较轻的刑罚,可通过单处财产刑或缓刑的刑罚方式,免除其自由刑或者予以监外执行。不能因为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简单的不调或者不多判,应严格依照《刑法》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当根据

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在刑法规定的幅度内确定财产刑的具体数额。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自由刑的刑罚量,或者对于那些被告人没有执行财产刑能力的或有能力而拒不交纳的,也可提高自由刑的刑罚量。对一些犯罪较轻,被告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案件,可以考虑单处罚金。

6、让法律知识深埋农村青少年心中。对农村青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仅仅在庭审中教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将维权工作向前、向后延伸,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做到将法律这棵树深植在他们的心中。另外,法院还可以跟农村中小学校共同建立青少年维权岗,开设法制课,观摩庭,进行法制教育,防患于未然。

总之,随着当前农村刑事犯罪案件数量的提高,犯罪形式的增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做为一名审判人员,我们更应该动态的掌握这类案件的实际情况,履行自己的职责,抓好这方面的审判工作。真正做到审判公平,保一方平安。

被宣告死亡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罪

朱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而在审判实践中,涉及公民在被宣告死亡后又与他人结婚,其原配偶发现并未死亡,又申请撤销死亡宣告,这时其原配偶并未再婚,对于此时该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后结婚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

一种观点认为,此种情况下该被宣告死亡人结婚的行为应构成重婚罪。《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虽然此人在被宣告死亡后其与原配偶的夫妻婚姻归于消灭,但其在明知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主观上构成了重婚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重婚的行为,而且在原配偶申请撤销死亡宣告后,其与原配偶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构成了存在双重婚姻关系的客观事实。即使原配偶已再婚,也不影响其构成重婚罪,理由为被宣告死亡人不论从主观思想还是客观行为上均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因此,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后实施的结婚行为,不论其原配偶是否再婚,均应以构成重婚罪论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宣告死亡人结婚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虽然《刑法》已明确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构成重婚罪,但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在其被宣告死亡后已归于消灭,此时他(她)已成为一名法律上被宣告死亡,但事实上存在且无婚姻法律关系的人,这种情况下,他(她)与他人结婚是一种权利的行使,而并不能认定为客观上实施了重婚的行为,虽然其主观上应认识到自己是有配偶者,但法律上已经是消灭了他(她)与原配偶的夫妻关系,所以并不能认定其为有配偶者。《民通意见》规定了被宣告死亡人的婚姻关系是否存续以其原配偶是否再婚为条件,这样使得被宣告死亡人的权利无法得以行使。而基于《民法通则》第24条的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因此被宣告死亡人的结婚行为应认定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构成重婚罪。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刑法》第258条明确规定了重婚罪的构成要件,而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后结婚的行为完全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被宣告死亡人不知其已被宣告死亡,此时他实施结婚的行为就是在明知其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结婚,无论是登记结婚还是形成事实婚姻,都符合重婚罪的主观要件。二是被宣告死亡人知道其已被宣告死亡,认为其与原配偶的婚姻关系已经消灭,所以又实施与他人结婚的行为,这就存在着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现象,其明知有配偶,在得知被宣告死亡后实施结婚行为就是利用法律对于宣告死亡法律后果的民刑规定漏洞而实施的规避行为,其主观上仍存在着明知其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故意,因此也符合重婚罪的主观要件。从客观上分析,被宣告死亡人无论其是否知晓已被宣告死亡,都实施了与他人重新结婚的行为,无论是进行了符合法律规定实质性的登记结婚,还是以夫妻明义的事实婚姻,都符合重婚罪的客观要件,损害了原配偶的婚姻权益。因此,对于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结婚的行为应认定构成重婚罪。

下载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景德镇市刑事案件发案、办理情况的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关于印发《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的通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印发《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的通知 律发通﹝2017﹞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律师协会......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

    印发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等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

    办理刑事案件口诀(精选5篇)

    办理刑事案件口诀接警之后应受案,受案不分管辖权。 归我管辖迅速办,不属我管及时转。受案程序要求严,各项登记要填全。受案要有回执单,应交事主手里边。受案能否够立案,迅速审查......

    刑事案件办理流程第一阶段

    刑事案件办理流程第一阶段:公安侦查阶段 一、服务内容: (一)接受委托 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亲属即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二)与......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 颁布单位: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 文号: 律发通﹝2017﹞51号  颁布日期:2017-08-27  执行日期:2017-08-27  时 效 性: 已修订 目录  第一章 一般规定  第一节 一般......

    刑事案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刑事案件案例分析 问题探讨: 1.交通肇事中致人死亡应定交通肇事罪还是定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2.被害人存在过错能否减轻被告人的责任? 3.知情不举能否构成犯罪?一、案情介绍......

    办理刑事案件常用法律依据(优秀范文5篇)

    办理刑事案件常用法律依据 一、立案条款 1、对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犯罪事实的立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2、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案件立案 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中新网12月27日电公安部官方网站日前发布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共分十四章。以下为全文: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目录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