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2: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

城市管理局

市人民政府:

城市管理局主要承担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和城管执法四个方面的职能,其最大特点是,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为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现将城市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法制建设机制,落实依法行政保障措施。我局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把它列入党政联席会议议事日程,与城市管理等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奠定依法行政的保障基础,具体做到了“五个到位”。1.组织贯彻到位。建立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构,指定局政策法规科承担法制建设职责,具体开展工作,并落实专项工作资金。每年召开会议推进法制建设工作,增强领导干部对法制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保证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到位。2.计划责任到位。每年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将确定的 目标任务合理分解。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抓的领导责任机制。与下属单位和相关科室签订依法行政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逐级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纳入考核范畴。3.制度制定到位。近年来,我们注意建立、修订、完善一系列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相关制度。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监督检查规定、评议考核细则、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行政情况报告制度等,促进和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4.学习教育到位。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法制教育,不断健全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每年坚持进行法制培训和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今年我局被镇江市评为“五五”普法先进集体。5.宣传发动到位。利用单位宣传栏、简报、网站等设立法制建设宣传专题栏目。并利用“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进行集中宣传。联系城管工作实际,逐步由理论宣传转向以案释法宣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依法行政的认识。

二、改进城市管理方式,依法履行职责得到提升。我们加强对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调查研究,改变陈旧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把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应尽的职责,树立城市管理就是生产力、为民服务、社会管理的意识,依法履行职责。1.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我局根据市政府新的“三定”方案,就各项城市管理工作逐一分解,明确行政权力职责和 工作流程,界定了城管部门各科室、单位的责任范围。2.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梳理出我局行政权力42项,已申请挂起34项(1年以上不行使的权力都申请了挂起),目前运行权力为8项(其中行政许可5项、行政处罚1项、行政征收2项)。积极实施简政放权,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贯彻执行对工业企业的占道、绿地、渣土和垃圾处理等事业性费用减收、免收政策,对物业暂停征收垃圾处理费,实施免除城乡低保对象和“五小”行业占道费等惠民政策,有效减轻相对人负担,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3.推进行政权力公开。一是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将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到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今年我局又重新规范许可申请表,统一印制了许可证,制定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格式化范本,在全局系统统一使用。二是按照市软环境建设要求开辟高效率的“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审批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并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三是主动公开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借助市政府行政事项网上运行平台,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许可、行政案件的处理网上公开运行,切实保障城管服务对象及相关群众的知情权。对行政权力运行逐一制作流程图,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全面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打造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城管服务机制。3.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一是利用城管系统一线工作人员多、时间长的特点,组织200多名人员成立社会治安义务巡防队。二是今年成立60多人的城管应急分队,参加市组织的应急救援大队消防演练活动。三是今年1月份我局启动应对灾害性天气紧急预案,组织环卫、园林工人清除积雪。四是在城管执法大队成立城管应急事务处理中心,负责城市管理综合事务协调,整合管理资源,扩大管理覆盖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工作网络格局。城管应急机制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快速高效, 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科学决策规范文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我局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时,严格界定职能权限,从健全机制、完善程序、落实责任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结果公示、风险评估、责任追究、文件报备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民主化、法治化。1.注重集体研究,发扬民主作风。一是对城管系统重要的行政许可事项、重大的行政处罚、相关涉及行政征收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等方面的重要事项,都提交到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上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并对相关法律事宜向我局法律顾问进行咨询。二是我们把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依据和评价的最高标准。今 年召开中小学校长、社区管理工作者、商户代表城市管理工作恳谈会,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等,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将群众的意愿落实到城市管理工作当中。3.深入一线调查,关心群众利益。今年,为有效解决占道经营与城市管理的矛盾,我局在对市区存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根据实际情况拿出“疏堵并举、分类设置、总量控制、提档升级、特色疏导、规范管理”工作措施。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绘制了《句容市城区景观路、严管路、临时摊位疏导点、洗车点、报刊亭、免费公厕分布图》,在各媒体上公布,方便市民监督。建设7处摊位疏导点,计400多个摊位。如取缔中大街所有占道摊点,投资30多万元在帕缇亚中心广场建起中大街疏导点;针对早点摊位流动现象较多,经营品种繁杂,食品卫生状况得不到保证,我们促进早点摊位以加盟形式纳入乐万家早餐经营体系,不仅规范了摊点设置,而且食品卫生有了保障;今年我市农民种植的水果大量上市,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我们专门划分应时水果自销点,尽可能引导农户进点经营,搭建起良好的农户自产水果销售平台;为消除城区有碍交通安全和观瞻的亭棚,我局联合邮政部门对老亭棚进行了拆除,更换统一格式的新亭棚,第一批30个亭棚已安置完毕;为方便群众修旧利废,合理设置了27个“五小”修理点;由于绝大多数洗车修车店内无法完成作业,我们根据实际划定占道 经营区域,规范了城区洗车修车点的占道经营行为;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夜市烧烤油烟问题,我们联合环保、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了一次烧烤集中整治活动,城区19户烧烤全部更换了无烟烧烤设备等,兼顾了解决就业、方便群众和城区环境秩序。4.严格审查备案,提高文件质量。贯彻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核等相关文件精神,对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近年来,为健全城市管理依据,制定了《句容市区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专项规划(2010-2020)》,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卫保洁实施意见》,特别是我局拟定的,由城管、监察、建设、规划、公安、环保六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责任主体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进行了确定,既做到城市动态管理的有法可依,又利于他方对各责任主体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形成管理链条的有序高效运转。做到了从源头上推动依法行政,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保障城市管理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管理。我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城管执法工作机制。1.明确执法主体,梳理执法依据。依照我局职责,对我局执法工作中所运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梳理,将我委职责范围内的主要行政 处罚项目摘录汇编成册,参照《镇江市城市管理局行业管理标准》将执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行业知识和资料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执法人员手中,以便于学习和应用。同时,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要求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取得执法资格,组织城管执法人员进行年度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严禁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人员上岗执法。并将全局系统具有执法资格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运用城管执法大队宣传栏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抓好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执法各项制度、程序,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建立立案调查、案件审理、处罚决定“三权分离”的违法案件查处机制,确保行政执法的规范、公正、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要求全体执法人员严格遵守敬礼、展示证件、说明来意的文明执法“三步式”,以及执法事项提示制、轻微问题告诫制、突出问题约见制、管理责任建设制、重大案件回访制、典型案件披露制的“六项措施”,保证执法程序的规范性。三是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提倡教育处罚为主,对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处罚,达到教育目的即可。对于自产自销的农户和初次违章经营户,我们采取写承诺书的方式管理,不予经济处罚。四是一般程序以上的案件必须由局法制科审核,法律顾问把关,保证行政处罚的内容和程序合法。五是认真落实《江苏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试行)》,积极开展行政执法队伍 的规范化建设,今年我局在组织建设、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执法保障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通过了省住建厅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三星级单位创建考核。3.细化裁量范围,制定裁量标准。我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执法实践,参照镇江市城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指导性标准》,出台了《句容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并印制成行政处罚简明对照表,细化26个方面101项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幅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并严格执行经细化的标准,防止裁量权的滥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办案水平。为了提高全体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意识和能力,我局坚持集中培训,以研讨和请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政治思想、党风廉正教育,学习法律法规、行业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执法技巧等多当面的知识培训。我局政策法规科制作规范的城市管理行政案件样本,提供给执法人员学习、参考。行政案件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适当,执法文书填制准确、规范,案件归档材料整洁、完整,已连续两年在市组织的行政案件卷宗评比中获得奖项。5.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责任制度。一是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执法监督制度。二是抓好执法职权的层层分解,做到了岗位到人、责任到人,进一步明确 了城管行政执法的目标和执法责任。三是在体制上,由市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城管局机关和城管执法大队三级城管工作督察小组,对城管各单位、各部门整个管理和执法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此外,还建立了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社会各界相关人员,对我局的各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四是严格按照2009年市人大对城管工作的评议意见,积极落实整改。对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办结、回复率均达到100%。配合市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的专项检查,执行相关监督决定。

五、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落实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城市管理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树立起化解社会矛盾的和谐执法观,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城管行政执法的始终。1.推行说理式执法化解行政争议。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坚持说式执法,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再是简单硬冷的几句责罚式的话语,而是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当事人所陈述的每一个理由都进行有根有据、有理有节的分析,不仅有城管部门现场调查的证据,也有当事人提出的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同时还详细列出了违法事实、处罚的法律依据以及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标准,解释得一清二楚。字里行间透出对当事人各项权利的尊重,回答了执法机关“为何罚”“怎样罚”等焦点问题,让行政机关“明明白白”处罚,当事人“心服口服”接受,化解执法矛盾,消除执法误解,把 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我局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消、变更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2.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的调处机制。一是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出台《城管局信访工作意见》,建立城管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二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成立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例会,注重排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利益的矛盾。3.依法处理群众举报和投诉事项。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处理群众举报投诉事项。在城管局网站上设立“百姓执线”交流平台,全面受理群众意见。开通便民服务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接待服务咨询、举报投诉。走进市“行风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网上投诉、电讯投诉、媒体曝光、领导批件、市长信箱、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涉及城管方面问题全部纳入受理平台,对存在的问题,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处理意见、迅速整改并及时反馈。

下一步,我们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立足于服务法治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认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践中的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改进和创新工作观念、工作措施,全面促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法治政府建设述职汇报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长沙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市坚持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法治的制度体系和法治的创新措施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事务,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政府法制监督为重要抓手,全面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行政工作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和推动力明显增强,荣获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浓厚法治政府建设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尚法保障 践行“尚法、务实、创新”的长沙政府法制精神,坚持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来引领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主要领导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市长坚持“以案说法”,《政府工作报告》专题阐述“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决策有据、行政依法,确保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体现民主的力量,每一个行政行为都闪耀法制的光辉”。每年召开一次全市依法行政大会。自2013年开始,长沙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已形成制度。第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及法律法规有关地方规章设定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第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邀请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翔主讲《法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与司法审查》问题。市政府领导、各区 县(市)领导、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了集中学习。通过加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工作,领导干部法律思维与法治意识显著增强。二是法制机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加强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作为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市政府法制办由部门管理机构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增加行政编制8个、事业编制3个。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政府行政决策和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行政机关执法效能进一步优化。推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案例指导,不断扩展依法行政考核的范围。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建立个人学法档案,提升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了市直部门、区县(市)政府法制整体工作水平,真正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规范执法、尽职服务。

二、构建法治政府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构建“一决定一纲要一规定”制度体系。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形成符合长沙实际、体现长沙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行动纲领。《长沙市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实施纲要》纳入综治考核,明确“建立切合长沙实际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目标和推进“十个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规范政府法制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长沙市政府法制工作规定》。发 布《长沙市政府法制建设报告》,建立政府法制建设“白皮书”制度。二是提高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定质量。大力推进政府科学立法,对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目前缺失的制度规定,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尽快完善长沙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2013年列入长沙市立法计划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立法项目共有13件、规章立法计划的项目共有11件。《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长沙市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和《长沙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市政府规章组织制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继续深入开展立法听证工作,大力推进立法公众参与。2013年9月12日召开了《长沙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听证会,邀请来自全市的市(居)民代表、电梯企业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律师代表、媒体代表、街道代表等10位社会各界人士作为陈述人,围绕电梯使用管理者的确定、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要求、电梯安全监控要求等主要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辩论,3名旁听人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立法听证陈述人的遴选充分体现了广泛性,并且创新采取由新闻媒体全程参与陈述人遴选工作的方式,使外界不再质疑陈述人的遴选程序。参会的陈述人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立法听证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工作。进行政府或政府办文件审查149件次;向法定监督机关报备规章、规范性文件61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为100%;同时接受区、县(市)人民政府报备122件,全部予以备案,并按要求及时在网上公布已备案规范性文件目录。创新性开展部门规范性文件“三统一”信息公示工作,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公布。加大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力度,凡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阻碍长沙发展的各类文件,按程序予以废止或修改。

三、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31件,受理349件,旧存13件,审结316件,所有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结案率87.29%;其中,维持27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87.03%;撤销及确认违法6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9%;驳回申请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0.63%;经调解申请人撤回及其他方式结案的申请3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0.13%。二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配套制度建设。制定了《行政复议立案审查规则》,建立完善了申请材料提交、送达地址确认等程序,为后期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和有效送达提供了有力保障。出台了《长沙市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规定》,对行政复议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听证结果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范,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参与行政复议的权利,增强了行政复议的透明度,提高了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质量。三是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协调与调解力度。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协调与调解力度,多个主体、多种渠道联动调解,抓住立案前、审理中、决定后的各个环节,通过召开案件协调会、法律释明、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换位 思考,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充分发挥协调和调解在化解行政纠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共协调、调解处理行政复议案件30余起,大大提高了复议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建立行政司法互动机制,召开行政司法互动会议22次,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避免了行政争议,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依法行政执法监督,为经济发展提供秩序保障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执法职责和执法要求层层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行政执法人员。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市人民政府向56个行政执法责任单位下达了行政执法责任书,建立规范有力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征求意见函,征求社会各界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净化、优化全市行政执法环境。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发证”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等制度,全市行政执法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聘用临时人员执法、无证执法、执法违法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2013年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培训班4期,共培训市直单位和五区政府行政执法人员499人;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3期,共培训行政执法人员129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二是完善修订行政裁量权基准。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行政 执法行为的通知》,督促各执法单位及时修订完善裁量权基准,确保裁量权基准的依法适用,并将裁量权基准的规范适用作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首开依法行政讲评先河。召开依法行政讲评会,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的20个规范性文件和10个行政执法案例采用PPT讲解方式进行深入、直观的剖析和点评,首开全省依法行政讲评先河,成为我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一次全新实践。

五、推进法治政府工作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坚持用创新的法治手段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先后四次参与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立法修订,参加最高院组织的杭州“行政争端解决机制论坛”等高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一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重点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规划、计划、重大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事项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政府决策参谋机构、研究咨询机构和专家论证评估的作用,重视做好调研、论证、咨询、听证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2010年,首次组织《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立法听证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次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其中《长沙市全民健身办法》、《长沙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听证会引入网络直播方式。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政府法制部门就长沙水业集团重组上市、长沙新广电中心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提出了专业的法律意见。二是开 展政府合同审查管理。率先成立政府合同审查管理处,制定政府合同审查管理办法,审查合同216份,涉及合同金额2000多亿元,有效防范了政府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风险。2013年,市政府法制办完成政府合同审查(含文件)74件,审查金额达1000多亿元,出具法律意见57份,所出具的法律意见基本得到认同与采纳,参加政府及部门各类涉法事务性会议40多次,确保了政府合同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共审查科技计划项目等多种类型的政府合同示范文本34个。参加政府及部门各类涉法事务性会议40多次,积极参与省、市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落实工作,完成了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城开发建设、“智慧长沙”等众多项目的合同审查工作。三是顺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通过部门公告、单位网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承接省委、省政府下放的4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的办理机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具体内容。属于审批事项和年检事项的,全面及时地纳入到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中进行受理、办理。按照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要求,通过给区县(市)、中介组织、企业放权,包括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市本级非行政许可事项,市本级年检事项,市本级行政处罚事项和市级行政事业型收费事项,涉及的放权单位包括市直各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放权作用。四是成功开通市民服务热线。整合全市非紧急报警类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社会求助平台,建成涵盖广泛的平台网络,将市级所有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及部分公共企事业单位、区县(市)政府共108个单位网络平台全部纳入,形成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四级工作网 络。建成了规范的呼叫中心,共设45个坐席,24小时接听市民来电,已于12月26日正式运行。

近年来,长沙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多次受到中央政法委、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和推介。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依法行政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措施还需进一步强化,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更清、要求更明,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法制工作的要求更高,我们将加强学习领会,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改革也要在法治的大背景下来推进。新形势下,政府及其部门履职,必须树立“抓法治建设就是抓发展环境”的理念,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守法、行政依法的引领、推动作用。公务员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履职行为,身体力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二是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推进行政决策听证机制,丰富听证组织形式,尽量拓展听证参与面上,建立听证代表名录,保证听证会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增强听证会过程和结 果的公开性与公正性,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有效避免发生“有人决策、无人负责”现象。实行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多渠道收集、掌握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对决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三是增强法制系统活力。进一步发挥政府法制机构法制人才培养高地的作用,畅通法制人才的输出、交流渠道。加强对基层政府法制机构、人员的指导,切实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考核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机制。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真正实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整合纪委、审计、人事和政府法制办的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加强重点民生领域执法的监督力度,强化监督结果的运用。

为此,长沙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六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执笔人:唐曙光,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启贤,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决策咨询》编辑部主任)

第三篇:法治政府汇报材料

以创新推进法治 用公开构建和谐

三台县西平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13日

今年以来,西平镇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创建,结合镇情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办法、新举措,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创新管理,强力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三加强一规范,创新保障机制

㈠加强组织,明确职责。我镇以文件的形式,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落实人员、经费,加强了镇、总支、村、社4级工作制度建设。

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会议、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法治政府创建的宣传。二是通过中国法制新闻网、新华网、四川新闻网、蜀龙网和三台政务网等媒体,对西平镇的依法行政做法和经验进行报道,截止目前,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226多件。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会前学法、专题讲法、法律培训和宣传等。

㈢加强监督,规范行为。一是加强人大监督,由镇政府每年向镇人大主席团和县政府报告本镇依法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镇人大主

1席团认真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调研等工作。二是加强群众监督,通过设立群众举报投诉箱、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推进“挂包帮”制度等,不断重心下移,实现了由群众找政府向政府主动帮扶群众的转变,和谐了干群关系。今年以来,镇政府邀请群众代表36人次,列席政府重大会议,参与政府决策,群众反映良好。

㈣规范决策,完善机制。一是严格制定和完善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依法服务等各项制度,使镇机关和各部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执法体系建设,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三是以文件形式,出台了依法行政考核细则,科学的界定了行政决策权限,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将公共政策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二、两优化一严格,构建和谐西平

㈠优化平台,提高效率。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近2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部门集体办公和一站式服务。二是规范行政审批,今年以来,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接受各类申请6251件,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6227件,办结6182件。三是完善服务网络,便民服务中心各项制度落实,并建立村(居)“便民代办站”3个。

㈡优化调节,维护稳定。一是健全行政调节体制,建立

由镇人民政府负总责、“大调解”中心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形成“三大调解”联动。二是提高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能力,通过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3起,调处化解矛盾纠纷60件,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㈢严格执法,加强管理。一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执法主体正确、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方式适当。二是完善场镇管理,健全“门前五包”、社区联动、保洁员等制度,确保城镇干净清爽;建立了一支15人场镇固定保洁员队伍和16支1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狠抓软硬件设施配套、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服务理念转变等。

三、不断深化,推动法治政府向纵深开展

在法治政府创建中,我镇还存在着宣传不够深入、软硬件设施还需要提升、人员素质还需要提高等问题,下一步,我镇将按照相关要求,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学习和宣传,增强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法治政府配套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完善执法程序,不断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努力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目标,推动西平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建设法治政府文档

建设法治政府

严格执法应是文明执法的基础,离开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同时文明执法反过来也能促进严格执法的实行,两者相辅相成,也缺一不可。首先文明执法离不开严格执法。所谓严格执法就是要严格按法律规定的内容,精神和程序执行,不偏离,不妥协。执法人员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执法,全面收集与当事人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然后依法作出处罚,做到轻过轻罚,重过重罚,一个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无效或者依法应予撤销,则说明执法过程或执法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违法的,那还谈得上什么严格执法。如果因为执法人员在程序等方面本身就出现错误,因而无效或应撤销的执法行为,那么无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如何文明,也不可能实现正意义上的文明执法。正如筑建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基础不牢固,任凭上面的建筑如何牢固,奢华,也只能是一座危房。所以,在执法过程中要实现文明执法,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程序执行法律,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执法,杜绝无效或引起复议败诉案件的产生.其次,严格执法的实现也有赖于文明执法的落实。如果执法人员语言不文明,说话粗野,业务素质低下,以恐吓训斥的语言攻击对方,就会引起被执法对象和周围群众的强烈不满,就会很容易激化矛盾,发生争执,这样的后果就是直接影响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样一来严格执法也就难以落实。如果能够正确的理解管理与被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运政执法人员和广大经营业户、车主之间能化矛盾为统一,相互尊重,执法人员态度和蔼,耐心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可以化解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使广大经营业户、车主充分认识自己的违法行为可能造成道路运输安全的社会危害性,来减少冲突,使行政执法工作顺利进行,这样严格执法也就自然容易实现了。

所谓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党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善于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依法行政,首要的问题是行政权力的法定化。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只能在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自觉地把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这就是江总书记讲的“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在政府行政领域的主要方面,包括政府职责的划分、行使的范围、运行的程序等都要法定化,都要有法可依。

凡是超过法律规定的权力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依法行政是建立法制社会的首要之举。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依法行政可以有效防止“人治”和政府职能的随意化,防止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防止滋生腐败。

依法行政,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行使,是要我们用它来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腔热情为人民办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也是宪法体现的根本原则。

中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基层建设问题特别是农村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要性:

1、依法行政是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辽宁省全省农业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面,各级政府机关以法律为依据管理各种事务,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受权力、履行义务,对那些不能够正当行使权力和不能够很好履行义务的人们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管理各项事务,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必须用法律这把尺子衡量是非对错,而不是施权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干部的权力,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绝对不能够越权或者违法施政。法律约束被管理的公民,同时也约束施政的国家公务员,这是统一的。管理者依法办事是前提和基础,他们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最终目的是使被管理者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有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才会有公民遵守法律,社会才能走上法治之路,公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公民才能有安全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体现“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的宗旨观念。人民需要行政机关,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保障,人民授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最终目的是通过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依法行政相关书籍,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各类事务时不至于偏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一航道。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自由、财产和安全。

3、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只有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保护该保护人群的利益,对那些不履行义务、违法乱纪的人严厉打击,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局。

4、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5、依法行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保证。首先它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的具体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成功的经济需要市场的驱动,市场驱动除了需要建立经济类型的机制外,还需要建立负责和透明的政府系统,完善的法治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因此,市

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迅速发展,对法治化要求就越高。这样,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利用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管理者,各级政府行为必须更加规范有序,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没有健全的法律,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不能够依法行政,就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就不可能改善投资环境,也就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其次,依法行政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活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纪律是保证社会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增强人民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和纪律观念,而这三种观念恰恰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依法行政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法制文化,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保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施行政行为。

6、依法行政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归根到底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据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是立法意义上的法律。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将着眼点放在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保证。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5年,国家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应规范、程序正当、内容适当”的要求,这是财政部门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纲领性文件。因此,通过深入研究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提高财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是我们财政法制工作者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列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做到文明执法和严格执法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新阶段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的同志认为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是一个矛盾,是相对立的,互不兼容,要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就无法实现,反之,要想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其实,这是对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误解,因为有将严格执法与严厉处罚等同起来,以罚代管,将罚款作为唯一的行政处罚手段,而忽视了其他行政处罚手段,在某些人看来,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警告等不属于严格执法的范围,不罚款就意味着不是严格执法,因此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对立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当前财政行政执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行政机关能否依法正确实施行政执法,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部门作为履行国家财政分配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切

实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实施财政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化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有效推行,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发展,财政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依法理财的能力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改革和发展对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部门执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1.部分执法主体不合法,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执法主体是执法活动的基础,主体不合法则所有活动皆不合法。各级财政机关是法定执法主体,临时机构、财政机关内设机构和委托行使执法权的部门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财政行政执法活动,而在实践中以“某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时机构)、“某局某处”(内设机构)或“某局某稽查队”(委托机构)名义执法,或者制发规范性文件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财政部门执法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不够,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及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面临财政职能转变,任务不断增加,部分财政干部跟不上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行政的要求不能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老观念、老框框、***惯仍严重影响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等。

2.执法依据滞后,财政立法水平不高。从我国现行的财政行政执法依据来看,财政法律数量偏少,仅有《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政府采购法》等有限的几部,而财政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财政法规、规章偏多,且较杂乱,不统一,甚至有些互相矛盾,变动又比较频繁,一些急需法律调节的重要领域也仍有空白,不仅影响财政管理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财政部门严格执法的效果。

3.有些执法行为还达不到合法、合理、高效的要求。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执行等。由于行政执法行为种类较多,故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也较复杂。主要有:一是执法冲突时有发生。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论在纵向间,还是在横向间都应当为实现财政管理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与支持。而在现实中执法不协调和冲突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行政效能和政府形象的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中央政府随意以规范性文件调整分权体制,不利于财政民主性和法定性的体现,地方财政缺乏与其职权相适应的财政执法权,使部分财政执法陷入窘境;另一方面是部门间的执法协调问题,即“多头执法”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在财政行政执法中也时有发生,如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检查,财政国库管理与人民银行金库管理,财政税政管理与税务税政管理等执法领域,各部门间往往存在职能职责划分不清,权力交叉、模糊,缺乏协调配合。二是执法权责难以统一。财政行政执法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在实际工作中权责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执法行为偏离法律的轨道,侵害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利益。三是执法方式滞后。一些财政机关缺少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执法方式依赖性大,执法方式落后单一,执法效能低,进而造成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不到位等问题。四是执法程序达不到合法、合理的要求。近年来,财政部门在程序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如执法不按照法定流程走,随意增减步骤;不保留反映执法过程的档案,或档案不全;不履行告知程序,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同时下达,剥夺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执法时不出示证件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执法监督体制不够科学,有些监督过程还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部执法监督体制不合理。对于财政行政执法而言,实行外部监督的包括:党内监督、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主体众多,但不少监督部门缺乏

应有的独立性,权力不足,一些监督部门职能重复、交叉过多,同时各监督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不完善。当前最重要的内部执法监督制度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它承担着监督执法过程,保障依法理财的重要功能。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式方法存在着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考核评议缺乏经常性;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造成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往往是过错纠正了,但在处理责任人问题上却迟迟没有结果。三是执法监督过程不科学。执法监督责任制与执法实际脱节,没有自觉地把执法责任落实到日常执法工作的监督当中;一些配套制度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处在低水平上,执法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有些部门只注重纠正、惩治执法过程出现的问题,忽视执法监督的防范功能,等等。

二、规范和改进财政行政执法的建议

当前财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先进的法治理念、制度与落后的行政执法观念、体制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培育依法理财理念,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监督力度作为建设法治财政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1.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培育财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财政执法人员是财政执法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因此,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财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一是大力加强教育培训。通过经常的、制度化的教育培训使各级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二是建立依法行政的激励机制。在用人、政绩考核等方面,把考核重点转到严格实施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方面,以推动财政行政执法工作。

2.进一步加快财政体制改革。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十年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其中主体部分强调的就是“深化财政改革”。为此,我们认为,财政部门要深化改革,创新财政体制,一是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二是要完善和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实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三是转变财政职能,建设公共财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逐步减少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加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四是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五是要积极稳妥地继续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在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同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继续完善消费税、改进个人所得税等。

3.加强财政立法,完善财政行政执法法律依据体系。一是财政立法要与财政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既定目标,转变立法观念,做到财政立法服务于财政改革。二是妥善处理立法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的关系。财政立法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台的法律法规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的超前性,避免财政立法在制定颁布后很快就落后于形势发展的情况。三是坚持局部利益服务整体利益的原则,保证财政立法的统一。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以大局为重、以长

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重,局部服从整体,避免财政法律法规互相冲突,互相矛盾。

4.大力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财政部门推行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依法理财的要求。因此,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除了要着力解决好立法和体制、观念和认识、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问题外,还应切实进一步推进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第五篇:建设法治政府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怎样理解《意见》的总体思路?

答:一是以加大《纲要》的贯彻力度为主线,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任务。根据《纲要》确定的推进依法行政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了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7个方面的任务。

二是围绕上述7个方面任务的落实规定具体措施,增强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对建设法治政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还分别就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有的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法治观念比较淡薄,“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然比较严重。《意见》在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要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使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②同时,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政府立法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②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草案和规章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③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④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把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仍然存在。《意见》在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为了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风险,《意见》规定:①要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②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③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问: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乱执法、粗暴执法、执法谋利等问题时有发生。《意见》在规范行政执法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经常、与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针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加强程序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评议考核,要把评议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问: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意见》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推进政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方便群众监督、有效防治腐败、提供高效便民服务的有效措施。为此,《意见》规定:①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②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③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

问: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还不到位。《意见》在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预防和制止腐败的关键。为此,《意见》规定:①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③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④严格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问:实践中,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意见》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责任。为此,《意见》规定:要建立由地方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

问:《意见》在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意见》规定:①要建立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②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和舆论宣传。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④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使其规格、编制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下载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区民政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汇报

    某区民政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汇报2022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2-2025年)......

    建设法治政府,推行阳光政务汇报材料(上传)

    推行阳光政务,打造法治水利近年来,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落实省、市、县......

    **市城管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落实情况的报告

    **市城管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落实情况的报告市司法局:为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18)》精神,按照《**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盟市自检自查工作......

    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发〔2015〕36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法......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龙凤镇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 龙凤镇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大全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2016 年,在区委区政府以及镇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政府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高政发[2012]58号 关于印发《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现将《高淳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工作实际......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尊敬的党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