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旅游投诉案例分析:导游失职,赔偿如何计算?
案情介绍:
2000年8月,广东游客何先生及朋友二人参加了武汉某国内旅行社组织的“长江三峡四日游”的散客旅游。旅行社报价880元,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第一门票及游览期间景点导游服务等。何先生要求在奉节和宜昌分别入住夔州宾馆和葛洲坝宾馆,并且由武汉组团社委派导游,负责其二人三峡沿线各旅游景点的全程导游服务。旅行社因此加收了住宿费600元和导游费用300元。然而,在旅游过程中,该社导游张小姐态度冷淡,对三峡许多景点不作讲解,也不说明上、下船时间等注意事项。从奉节返程开始,导游就不见踪影,何先生在宜昌下船后,自行乘车回汉。何先生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服务质量低劣,中途抛弃客人为由,向质监所投诉,要求旅行社赔偿其全部旅游费用,维护其合法权益。
被投诉方旅行社的辩解:旅行社对游客在旅游途中因导游服务质量不达标而引起的旅程不愉快深表遗憾。旅行社已为游客安排了合理的旅游行程及舒适的酒店住宿,并支付交通、景点、住宿等相关费用,游客所付的300元导游费用包括导游的车费220元和服务费80元,因此不应退还所有旅游费用,而仅退还返汉车费和服务费。处理结果:
导游违反旅行社与旅游者的合同约定,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旅行社应赔偿旅游者相关损失。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第九条:“导游在旅游行程期间,擅自离开旅游团队,造成旅游者无人负责,旅行社应承担旅游者滞留期间所支出的食宿费等直接费用,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30%违约金。”质监所裁定,退还投诉人返汉车费每人120元,赔偿违约金每人399元。导游张某,在带团过程中将游客置之不理,缺乏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我省旅游形象,质监所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给予其警告并暂扣导游证三个月的处罚。
行家点评:
导游人员的行为代表着旅行社的形象,其职责是履行所属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间的旅游合同。所以导游人员有义务,有责任维护旅游者的利益,尽职尽责地为旅游者安排好旅游线路、游览行程,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导游人员工作过程中因失职、违反行业规定造成旅游者的损害,首先由其聘用单位向旅游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由于导游人员因工作无关的行为造成旅游者的损失,应由导游人员直接对旅游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篇:典型旅游投诉案例分析:旅游服务不达标准,赔偿如何计算?(定稿)
案情介绍:
2002年5月1日,赵先生及同事六人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黄山五日游”。按旅游协议所定的游览行程、交通、住宿等标准,旅游者每人交纳旅游费880元。然而,在旅游协议的履行过程中,该旅行社原承诺的山上住宿6-8人高低铺,实际为6人高低铺,下铺两人,上铺一人,共住12人;行程计划中的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天都峰”,也并未安排游览。赵先生等以旅行社所列旅游行程具有欺诈行为为由,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投诉,要求旅行社退赔全额旅游费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被投诉方旅行社的辩解:1.黄山山上接待设施有限,一般团队均为6-8人高低铺,“五一”期间山上住房极为紧张,各旅行社都只能按黄山方面惯例下铺全部合铺。2.平时游览黄山,旅行社都安排客人远眺“天都峰”,而“五一”期间,“天都峰”封山,则无该景点。旅行社之所以没有实现合同标准,是由于无法预见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并非旅行社故意行为。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至多退还山上房费差价。
处理结果:
质监所通过调查核实,作出以下处理意见:
1.被诉人因自身过错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第11条规定“旅行社安排的饭店,因饭店原因低于合同约定的等级档次,旅行社退还旅游者所付房费与实际费用的差额,并赔偿差额20%的违约金。”质监所裁定,被诉方旅行社赔偿两位下铺和铺旅游者住宿费用220元。.2.黄山总门票包括“天都峰”景点,旅行社并未加收门票,而因黄山方面原因,未能游览。因此旅行社不存在欺诈行为。鉴于被投诉方旅行社没有事先跟旅游者讲明有关情况,客观造成旅游者的合理期望无法实现,责成被投诉方旅行社主动道歉,并给予投诉人每人民币30元的适当补偿。
行家点评:
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因旅行社的故意或过失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投诉人要求旅行社赔偿全部旅游费用,是缺乏法律依据的。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旅行社在住宿、交通、景点等方面服务质量不达标准,都应退还已付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额,并赔偿差额20%的违约金。
第三篇:典型旅游投诉案例分析:团队取消,谁的责任
案情介绍:
2000年9月22日,黄先生一家四人与某旅行社签订了一份赴桂林五日旅游的国内旅游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于9月30日下午乘火车赴桂林游览七星岩、漓江、冠岩等景点,每人旅游费用1150元,共计4600元。黄先生当日就交纳了此次旅游的全部费用。9月29日,黄先生早已做好旅游准备,却突然接到该旅行社业务经理电话,通知其原定桂林旅游团队,因无法落实桂林至武汉的返程火车票,而被迫取消。由于旅行社取消旅游活动距“十一”黄金周仅一天时间,而其他旅行社基本组团完毕,造成黄先生及家人的国庆旅游计划随之落空。黄先生以旅行社单方面终止旅游合同为由,要求旅行社退还全部旅游费用,赔偿其相关经济损失和精神补偿。由于旅行社仅承诺退还全部团款,并只赔偿150元,双方协商未果,黄先生逐向旅游质监所投诉。
被投诉方旅行社的辩解:“十一”旅游旺季,桂林至武汉方向的火车票十分紧张,桂林地接旅行社于28日下午传真告知我社无法确认返程车票事宜,也对我社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游客旅游计划之所以无法实现,是由于铁路交通部门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并非旅行社的故意行为。况且我社也及时将信息告知对方,并作了详细解释。
处理结果:
被诉方旅行社因自身过错,造成旅游活动不能成行。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第四条:“旅行社收取旅游者预付款后,因旅行社的原因不能成行,应提前3天(出境旅游应提前7天)通知旅游者,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旅游者已交预付款10%的违约金。”质监所裁定,被诉方旅行社退还投诉人全额旅游费用,并赔偿4600元的10%违约金460元。黄先生对此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行家点评:
根据我国合同法,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本案被诉方旅行社因自身原因,操作不当,导致旅游协议被迫终止,违约事实成立。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
2001年三月颁布的《湖北省国内旅游组团统一合同范本》就此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因旅行社方面原因,致使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能成行而被取消的,旅行社应当立即通知旅游者,并按如下标准支付违约金:
1.在旅游开始之日前第5日至第4日通知到的,支付全部旅游费用的10%;
2.在旅游开始之日前第3日至第2日通知到的,支付全部旅游费用的15%;
3.在旅游开始之日前第1日通知到的,支付全部旅游费用的20%;
4.在旅游开始日通知到的,支付全部旅游费用的25%。
第四篇:典型旅游投诉案例分析:旅游车二度抛锚,游客联名投诉
案情介绍:
1999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某高校师生51人参加了武汉某旅行社组织的天柱山二日游。根据旅游合同约定,旅行社为游客提供天柱山各景点门票,上下山索道,准星级宾馆标准间住宿,进口空调旅游车接送,全程导游陪同等各项服务,旅游者每人交纳旅游费用410元。该团于5月1日早晨出发,途中1号旅游车半路抛锚,导游只好安排先行抵达的2号车把游客接至潜山。此过程延误了3小时,导致张恨水纪念馆、太平塔等旅游景点被迫取消。旅行社得知该团旅游车出现故障,立即派出车队队长连夜带专业人员赶到潜山,对旅游车进行维修。经过队长的亲自检查,认定该车车况良好,可以继续行驶。于是5月2日晚21点,该团再次乘坐1号车从潜山返汉。然而,不幸的是旅游车在途中又一次发生故障而抛锚,致使该车游客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滞留。经多方联系,旅行社最终从武汉调车,将游客于次日凌晨6点接回武汉。旅游者认为旅行社提供的旅游车车况极差,不达合同约定标准,严重侵害游客利益,实属欺诈行为,于是向质监所联名投诉,要求旅行社赔偿所有团费200%的违约金及相关精神损失。
被投诉方旅行社的辩解:1.旅行社是经过旅游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旅游合法经营单位。2.旅行社接待此团的导游,持有导游资格证书,且服务质量得到游客认可。3.旅行社接待此团租用的旅游车是旅游定点单位的进口豪华旅游车,该车经交通部门年检合格。4.旅游行程不顺系由不可抗力的机械故障引起,并非旅行社故意降低标准欺骗游客。
处理结果:
质监所调查核实,认为此案系因汽车机械故障引起交通服务未达到旅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属于服务质量问题,不存在欺诈行为。被诉方旅行社作为旅游合同的主体,在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中,因为汽车机械故障,造成服务不达合同标准,旅游者经济损失,旅行社应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质监所作出协调意见:旅行社退还游客未游览景点费用,赔偿往返交通补偿费用共计每人100元。
行家点评:
1.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当旅游过程中发生无法预见的情况,旅行社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旅游者积极配合,相互理解,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只有当事人双方的共同努力,才可能使整个旅游行程不受影响。
第五篇:案例分析:出境旅游导游服务案例
案例分析:出境旅游导游服务案例
案例1被驱逐出境的游客
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去泰国的旅游团,在出境前导游未对游客讲解有关风俗和禁忌,一位游客参与了街头的扑克赌博,结果被当地警方处以重罚,并驱逐出境。游客认为是旅行社没有讲清楚,要求赔偿。
分析与总结:
此案例说明导游在讲解中提醒和忠告的重要性。人常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导游作为旅行社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对旅游地的法规、风俗和禁忌进行讲解,遇到要点一定要反复强调,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引用典型事例一起到警示的作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责任问题,而且一旦出了问题,对整个旅游团和整个旅游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2国内旅行社擅自办理出国旅游该如何处罚
张先生到某国内旅行社咨询如何办理出国旅游,该旅行社的营业部接待人员认真向张先生作了解释说明。第二天,张先生再来到该旅行社门市部,要求接待人员为他办理出国旅游手续。接待人员收取了张先生的预付款,并签订了书面旅游合同。在该国内旅行社为张先生办理有关手续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对该旅行社进行实地查处,张先生得知消息后,要求退还预付款。请问:
(1)旅行社是否应当退还张先生的预付款?为什么?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处罚该旅行社?
答:(1)应当全额退还张先生的预付款,因为该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已触犯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出境游是国际旅行社并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特许经营项目。该国内旅行社属超范围内营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2)旅行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该国内旅行社停止非法经营,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其停业整顿15天至30天,可以处人民币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案例3吉隆坡遭拒入境
某年7月3日,廖某等4个欲赴马来西亚探亲,委托R旅行社输签证,向R旅行社交款人民币2600元,并将护照交给R社。8月6日,廖某持着R旅行社为其办好旅游签证的护照飞抵吉隆坡,在吉隆坡海关遭拒入境,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询问,随后,廖某告示人被带到移民局,分男女关押。8月7日,廖某等人被遣送回国。廖某等人向福建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投诉,诉称R旅行社未能按照要求办好探亲签证,却办成旅游签证,由于其探亲
申请与护照上内容不符,被怀疑有移民倾向,遭到马来西亚拒绝入境,导致无法实现探亲目的,要求R旅行社承担过错责任,赔偿其往返机票费损失和在马来西亚被扣押的人格、精神损失,并要求R旅行社重新办好签证以能赴马来西亚探亲。
分析
本案有两个问题值得分析讨论。
1、本案关键是对两个主要事实认定问题。一是认定廖某等人委托R旅行社代办的是探亲签证还是旅游签证。若约定探亲签证,而旅行社却办成旅游签证,旅行社明显未按约定履行义务,则要承担违约责任;若约定是旅游签证而旅行社照办不误,则旅行社不承担过错责任。廖某等人委托旅行社代办签证,由于双方当事人未签订书面委托合同,致使发生纠纷时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认定该事实。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廖某等人对自己提出的委托R社办理探亲签证的事实无法举证,而且R社对此否认,则廖某等人所主张的该事实不能成立。另一个问题,廖某等人要求R旅行社承担因签证不符合要求导致他们在马来西亚被拒入境所受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的赔偿责任,廖某等人则要提供证据证明确实是因为R旅行社办证问题导致客人在马来西亚被拒的因果关系。如果游客无法举证,即无法证明旅行社代办签证与游客在马来西亚被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旅行社无需对游客承担因马来西亚被拒所受损失的过错赔偿责任。本案,廖某等人既无法举证证明当时双方约定是代办探亲签证,又无法举证证明是国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问题致使他们被马来西亚拒绝入境,换言之,廖某等人无法举证R社在这个事件有过错,因此,R旅行社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缺乏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不适用民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和该条文处理。
2、既然本案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又如何妥当处理本案?处理依据是什么?鉴于廖某等人因被拒进入马来西亚所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作为承办签证事务的R旅行社从道义出发,对游客遭遇深表同情,并退给代办手续费,重新办好护照,旅行社做法应该说是可取的。它符合民法公平原则。《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案例4境外导游人员强迫旅游者参加额外付费导游项目
某具有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打出广告,声称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旅游者提供线路。某公司为了增强和全国各地客户的感情联络,决定组织所有客户经理参加境外
旅游。经过与旅行社的洽谈和协商,该公司决定全额支付旅游费用,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为每一位客户支付了500元的境外自费项目,同时书面约定,所有客户不需要在境外支付其他任何费用,除非客户们主动提出参加某些项目。组织的旅游团到达境外后,境外导游员给旅游者一份自费项目目录和价格,供每一位旅游者选择,境外导游员同时规定,每一位旅游者交纳自费项目费用1500元,否则就不再提供服务。在整个过程中,领队一言不发。由于身处异地他国,这些客户被迫按照境外导游员的要求,每人支付了1500元自费项目的费用。回国后,旅游者向组团社提出返还1500元的要求被拒绝,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请问:
(1)针对上述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处罚该国际旅行社和领队?
(2)旅游者已经交纳的1500元自费项目费用是否应当返还?为什么?
答:(1)根据《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规定,由于领队没有及时制止境外导游人员强迫旅游者参加额外付费项目,由旅游行政部门对组团社处组织该旅游团队所收取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暂停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对旅游团队领队暂扣其领队证;造成恶劣影响的,对组团社取消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对旅游团队领队吊销其领队证。
(2)该国际旅行社应当全额退还旅游者交纳的1500元。因为旅游者的消费出于被迫,而不是自愿,境外导游人员的行为剥夺了旅游者的自主选择权,该国际旅行社是组团社,必须对此承担责任。
案例5境外旅行社降低接待标准
2000年11月,王某等15人参加了某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十五日贵宾旅游团”。后因境外旅行社接待中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王某等遂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旅行社赔偿损失。经查,境外旅行社在安排的住宿、交通、餐饮等方面确实存在低于原合同约定标准的情况。
案例分析:
1.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因境外旅行社违约,使旅游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组织出境的国内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向境外旅行社提出赔偿。
2.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标准》,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协议、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的,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同额违约金。
案例6境外游览行程更改
某公司20名员工和某国际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前往东南亚旅游。旅游团从昆明准备出关时,发现旅行社代旅游者办理的某国入境签证已经过期,旅游团被迫滞留在昆明机场。旅游者要求,不管旅行社采取什么措施,必须继续完成旅游行程。旅行社费尽周折,推迟两天后终于办好签证。旅行社重新办理签证期间,旅游者提出从广州出境,行程和原合同恰好相反,但约定服务档次和标准不变。该旅游团最终从广州出境完成旅程。行程结束后,旅游者认为旅行社存在严重的质量违约,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赔偿请求时:“出境游补出境游”,即免费组织所有旅游者前往东南亚另外一国旅游。
案例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旅游行程受阻,旅行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是工作疏忽,但不存在欺诈行为。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定金等方式。但其他方式的赔偿请求缺乏法律依据,所有要求“出境游补出境游”的赔偿要求是不合适的。
既然协商后对原合同进行了变更,旅游者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对合同变更可能带来的不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旅游者提出的赔偿请求也应符合有关规定才行。
案例7如何应对游客参与境外“特种”旅游项目的要求
2000年3月,导游员王某受旅行社委派带团赴新、马、泰旅游,当行至泰国时,游客李某提出请王某带其到色情场所“见见世面”的要求,导游人员王某对此要求当即予以拒绝。为此,游客李某觉得很没面子,心怀不满,在团里散布有辱王某人格的闲话。
案例分析:
1.导游员王某有权拒绝游客的不合理的要求。因为李某提出的要求是违反导游职业道德的不合理要求,对此,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导游员有权拒绝。
2.导游员王某对侮辱其人格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控告反映,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案例8由于旅行社的原因,不能按时出团
游客刘某1月3日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的“澳洲游”,3月3日,旅行社通知:公安厅未批准签证。刘某去公安厅查证,签证于2月初已批,是该旅行社一位姓李的先生拿走的。3月20日,刘某在某旅行社投诉部投诉,要求旅行社书面道歉和给予4000元的赔偿,但旅行社只肯赔偿1000元和当面道歉。
案例分析:
按照《出境旅游报名须知及责任细则》规定:“确定出团日期后,如因旅行社原因不能
按时出团,旅行社应与游客协商选择改期出团或与其他旅行社并团出发,协商不成,旅行社应返回全部团费并赔偿团费总额10%。”
因此,旅行社应退回全部团费并赔偿团费总额10%,或赔偿团费总额10%后 游客仍继续参加该旅行社的其他团由双方协商解决。出团时间由双方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