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一、时政热点
1、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
3、塞罕坝林场建设者:2017年8月30日,刘云山在北京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说,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不离不弃,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112万亩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创造了人间奇迹。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4、2017年9月25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5、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6、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取得重大进展,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6项配套制度基本建立,设立乡级及以上河长31万名、村级河长62万名,湖长制全面启动实施。7、2018年底我国将全面建立湖长制:2018年1月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湖长制。
二、知识链接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4.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6.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7.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设题角度】
(一)是什么
1.十二五”期间,我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美丽”一词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类)
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我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体现类)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③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⑤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3.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说明了什么?(说明类)
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③我国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塞罕坝精神”是什么?(例举类)
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创业史,不仅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绿色财富,而且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5.塞罕坝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乐观豁达;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等。6.把“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体现类)
①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我国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7.实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我们树立什么样的理念?(例举类)
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二)为什么
1.党的十九大为什么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原因类)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原因和意义类)
①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④有利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⑤河湖水污染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观、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3.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有什么意义?(意义类)
①有利于激励人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推进绿色发展,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三)怎么做
1.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或怎样守住绿水青山?)(做法类)国家: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③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依法制裁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④鼓励科技创新,建立高科技低消耗产业,改进排污设施,使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企业:①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②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③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等。
青少年:①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②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自然,热爱环保,积极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实践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节约水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惜花木;③学会依照法律、法规维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2.为了全面推行落实河长制和湖长制,请你建言献策。(建议类)
①建立健全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监督;②坚持依法治水管水,依法追究相应责任;③增强环保责任意识,不得任意排放超标工业废水。
(四)启示类(感悟、感想、体会)
1.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此,请谈谈你的感悟。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④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⑤党和政府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
⑥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跨越55年,三代人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这给我们有何启示?
①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为世界提供了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借鉴经验。
②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③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用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④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⑤弘扬塞罕坝精神,最根本的是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篇:7238党课讲稿: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党课讲稿: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的千年大计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特别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这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社会文明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所走的人与自然对立斗争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图开创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社会文明。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判断。随着人民对包括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日益增长,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对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一起来,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见,两次大会都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然,两次大会提出的“美丽”都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一对应。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将“美丽”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高度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入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之中,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抓紧抓好。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作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另一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起来,而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自然基础。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和其他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的定位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定位中的“和谐”当然包括人与自然和谐。2013年5月24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从普遍规律的高度进一步论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之间的联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一致,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从思想文化渊源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道家认为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都是道的显现或衍生,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其自身的内在本性和内在规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道家主张“万物殊理,道不私”“物无贵贱”等,道家也认为每一存在物在自然界有机整体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庄子曾说:“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牲,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儒家传统中,王阳明认为人与万物具有共同本原:“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张载也曾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如此观之方均。”
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都是对中华文明的延续,都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要注重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要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义上,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物质前提的思想。他说:“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开始”。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活动场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为此,我们要注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高度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要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意义上,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研究和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内涵和相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可持续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从社会发展观的变革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具体表述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表述
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理论在20世纪的最重大成果,其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提出,“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这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最早表述。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又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为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根据新的实践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各个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第四条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九条又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因此,我们要注重从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重要论述。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入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和新发展理念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究和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重大问题。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哲学原则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重要论述落实到行动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从哲学高度看,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张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这一思想是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分析人与自然关系得出的必然结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具体化,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落实这一思想,就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人与自然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是同归于尽的关系。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可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等,这些论述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为此,必须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观,这种整体观的核心在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将生态系统视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论要求,将经济发展视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按照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就是说,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就是说,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要以环境保护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说,人有生态需要,而绿水青山能够满足这一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核心是要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唯物辩证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如同西方深层生态学所主张的绝对统一,也不是如同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绝对对立。人与自然之间只能是既对立又统一、既能动又受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能是“和而不同”。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形成了人类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坚持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就能既保证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保证后代人的发展权,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这是我们党对传统发展观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反思,意味着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了全新理解。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也是辩证统一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人之所“得”,而忽视自然界之所“失”;不能以生态系统的“不经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系统的“经济”;也不能以自然界的负增长,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增长。可见,环境治理绝不是用环境保护来阻碍经济发展,而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生态后果的补偿。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实质是对传统发展观之不完满性的反思,在反思中推动发展方式的转换。不是全盘否定全部发展,而是否定过去破坏环境的那种发展,从而推动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向。
(三)运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断实践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发展和永恒发展原则。从永恒发展和不断实践的维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肯定了当代人的发展权,也肯定了后代人的发展权,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不断实践和永恒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和环境需要相统一。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对环境的需要,因此“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物质需要与环境需要统一,就是全面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退却与战略性转移相统一。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此,在产业结构上,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壮大绿色产业,就意味着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对后者的战略性退却就是向前者的战略性转移,二者此消彼长推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退却与战略性转移统一,就是全面发展。三是消费方式上节约资源与反对浪费相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倡导节约就是反对浪费,两者统一就是全面发展。
(四)将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严守生态文明的原则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问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相关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环境责任、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建设完备的制度和体制,做到有章可循,又要塑造良好的生态理性和生态精神,做到严守各项制度和规范。不仅要有制度,而且要有遵守制度的人。为此,必须将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统一起来,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用文化塑造人的思想,两方面统一起来,推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承担起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责任。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 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 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 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 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 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系统看似外在 于社会系统而独立存在,但实际上,随着人类社会对 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利用,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在很大 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化自然。自然界深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并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 件。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优先 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过自然力是劳动生产 力的自然基础,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上下约万年的 文明发展历程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 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正是把握住了这一重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 体现其治国理政的党代会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同样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客观的生态环境优先性规律,建 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优化人 类社会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 是其他四项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为其他四项 建设提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 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 倍,但由于我们 实行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靠的是高消耗、高投 入,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因 此,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 境问题,在我国30 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 合型、压缩型的“时空压缩”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瓶颈和 环境污染。从资源瓶颈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源总量 小,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 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 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2010年,我国石 油、铁矿石、铜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潜 在风险日益加大。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 现象突出。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耕 地、石油、天然气、淡水、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李宏伟 〔专题解读〕 22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量日益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 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 来看,2011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 放总量为2499.9 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 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 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 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 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2011年,我国城市大气 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 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 突出。截至2011 年年底,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综合利用量仅199757.4 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利用往年的贮存量。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 题。最近几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每年都 在快速递增。特别是四川省什邡市的百亿元钼铜项 目、江苏省南通启东的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和浙 江省宁波市镇海的PX项目,因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 畅,纷纷遭到群众抗议。这些事件最后皆以政府宣 布放弃项目的建设而告终,这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 很大的损害。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 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 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生态 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 一个重大课题。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与实质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 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进行 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存在 的物质前提。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阶 段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 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 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高 度发达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遵循的核 心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 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将人类 活动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要求人们按自然 生态规律行事。人和自然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因素,都有重要的价值,无视自然环境的价 值,人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 现代化建设时,无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既要 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 源、环境的承载力。第三,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生 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 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坚持 “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 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力求人与自然 共生。做到发展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 明的根本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就是要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都能 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 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 景下所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 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站在生态文明这一人 类文明最高形态的高度,又要从当代我国的实际出 〔专题解读〕 23 �7�4 2013/1 前线 精读十八大 JingDu ShiBaDa 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决定 了必须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 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获取现代化,也不能以牺 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因此,当 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 般将来时”。实践表明,发达工业国家曾经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在中国走 不通。如果我们勉强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我们 很可能在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之前,就被沉 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压垮。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时,立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 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环境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 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了,以转嫁方 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行的。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 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此,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党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相当多的人的思 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对待人和 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作为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 征服的对象,结果就是人类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 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这反映在实践中就是重 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 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惜以牺 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人 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冲突和紧张。若不破除种种陈旧 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 路并见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 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 念,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生态 文明意识,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 为。当前应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全面提高公 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 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倡导人们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 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注重生活质量而不 是简单需求的满足,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个体生活既 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 种的繁衍生存。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立人人 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在消费领域,大 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 费、奢侈消费。通过倡导公众进行环境友好的消费 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 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 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 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 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 要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还应推动信息 公开与公众参与,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国 际经验表明,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外,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不可或缺。公众监督不仅可 以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弥补政府监管力量 的不足,还可以监督政府。其次,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点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措施,落实生 〔专题解读〕 24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根据《全国主体功 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 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 态安全格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 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 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 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 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 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 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再次,完善制度,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 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 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长期以来,对干部的 考核过分突出经济增长指标,以GDP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考核标准,这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 标准和制度,加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事实长 期存在,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因 而,政绩考核机制的改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二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建立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环境问题是随着 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经济 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因此,必须 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 度。强化一些制度的实施,重点做好战略环评、规划 环评、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标准、区域 限批与行业限批等工作。从源头上加强防范,杜绝 对国土资源恶性开发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三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 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 补偿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纠正在资源环境价 格方面的错误市场信号,促进资源环境成本真正内 部化,避免排污者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继续完 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改革 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完善绿色金融、绿色贸易 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污染者责任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难题的关键。强 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民事责任,既是保护 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措施,又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应该 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 为付出高昂代价;我们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 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 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 救济途径,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 愿景可以成为凝聚民心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还是 一个促使中国产业转型、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契 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不仅可以开辟中国特 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 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可以为全球 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将向世界展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为人类探索出一条 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贡献。(作者: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 教授)责任编辑:邢久强 〔专题解读〕 25
第四篇: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据新华社电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5年新年伊始,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
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习近平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建设一个美丽富强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总书记心中的梦想和力量之源。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习近平对东方文化中和谐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
在他看来,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必须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意境。
放眼人类文明,审视当代中国,总书记的思考深邃而迫切——中华文明已延续了5000多年,能不能再延续5000年直至实现永续发展?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的讲话掷地有声。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彰显了总书记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这部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化——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政
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
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同与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这是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有科学和系统的视野。在习近平看来,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间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在另一次重要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他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认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他多次指出,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
“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一直铭记,他到国家林业局工作时,习近平对他叮嘱道,林业就是要保护好生态,谁破坏了生态,就要拿谁是问。这使赵树丛深深感到,保护生态责任重于泰山。
目前,我国仍有9亿多亩天然林没有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峻。如何让中国的森林为地球增添更多绿色,在习近平心里有着特殊地位。
对此,党中央作出了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决断——从今年起,我国分步骤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范围,最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同时,把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有条件恢复的湖泊湿地退耕还湖还湿;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扩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湿地面积,提高燕山太行山绿化水平。
顺应世界大势,实现永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引领中国人民奋力抒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这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
2014年3月1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的问题振聋发聩。
他指出,治水的问题,过去我们系统研究不够,“今天就是专门研究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森林、湖泊、湿地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量、蓄洪防涝、净化水质和空气的功能。然而,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
针对严峻形势,总书记一语中的: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不仅是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追赶现代化的征程上,面临更多的生态窘境,长期被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显现:
大气——在全国74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
土壤——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
森林——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仍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体——受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比例达10%左右。
更为紧迫的是,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谆谆告诫。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本来就很严重,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14年3月7日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深刻地指出。
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如何补齐生态短板?习近平有深邃的理解。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另一次重要场合上,习近平对“两山论”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远见卓识源于切身实践,高瞻远瞩始自深入调研。习近平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源自他长期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践。福建长汀的生态巨变,就是一个缩影。
长汀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历史上山清水秀,林茂田肥,人们安居乐业。由于近代以来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汀成为当时全国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985年,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不少地方出现“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景象。
绿水青山没了,何谈金山银山?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努力,长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长汀的生态治理样本,折射出习近平清晰的生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南海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是同人大代表讨论交流,无论是在深入基层乡村的调研中,还是在远渡重洋的国外访问时,他反复强调这“两座山”,坚定传递着这一执政理念。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这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总书记到林区看望林业工人了!”2014年春节前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沸腾了。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来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棚户区。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习近平没有忘记地处偏远的山区林区,没有忘记生活在这里的林区人民。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在习近平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保生态、保民生”——
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建设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给予了特别关注。他到武平县调研后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如今,这项被誉为我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改革已将27亿亩山林承包到户,为5亿农民带来福祉。
“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在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习近平多次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共同愿望和追求。
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12月,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群众的期盼,就是总书记的关切。2014年岁末,时刻牵挂百姓健康和生活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他走进厨房,开冰箱、揭锅盖、拧龙头,拉家常、谈生产、问民需。
习近平坚定地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面对一些破坏生态的事件,他还亲自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严查。
陕西秦岭北麓山区曾私建上百套别墅,山体被肆意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的甚至把山坡人为削平,圈占林地,对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老百姓意见很大。看到材料后,习近平当即批示。随后,这些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被一举拆除。群众拍手称赞。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习近平强调。
拳拳爱民心,尽现决策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生改善,一项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进:
——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2013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3%,比2005年累计下降28.56%。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进展,201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万平方公里,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00多条,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这是炽热的民生情怀,也是坚定的历史担当——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漫漫生态路,壮哉中国梦。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羊城晚报》
2015-3-10)
第五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十五”规划开始,国务院就把节能减排列为考核干部的约束性指标,不断修正过去只重视GDP的执政理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上将“可持续发展观”列入党章;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是党对创造人民福祉道路不断探索的结果。
“美丽中国”,是天蓝、山秀、水净、地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平衡,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积极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宏伟又艰巨的目标。虽然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和阻碍,离“美丽中国”这一美好蓝图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依旧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还没完全转变。另一方面,虽然第二产业比重已上升到工业化标准,但是吸纳就业能力不足;高科技、高增长、低消耗行业地位也尚不突出。
“建设美丽中国”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要、生态需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设美丽中国”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企业、民众应团结一致、相互合作,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
首先国家应该: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其次企业应该:
(一)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排放。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型生产。
(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污染物要达标后再排放。
(四)提高经营者道德意识,增加环保投入,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联系起来。
最后,我们作为公民应做到: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向政府建言献策,做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促进者。
(四)宣传环保意识,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生态旅游等。
(六)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培养创新能力,为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做贡献。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催生行为之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美丽,既体现在他的整体形象上,也反映在每一个公民的行为中。建设美丽中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