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二中国梦-初中部中考政治复习专题
热点专题一: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一、联系热点:
1、十八大报告新名词之“美丽中国”
【原音重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十八大报告新变化之总体布局 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报告解读: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二、相关问题:
1、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依据是什么?与我们前面学的什么国策、战略相吻合?
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重大决策)?
(1)国情依据: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资源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且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环
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外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3)发展理念(重大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
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2、我们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意义、为什么?)
A、有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有利于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促进 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D、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3、国家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国家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市政府如何建设美丽徐州)?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国家、徐州市怎么做?提建议)
(1)经济建设:
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或循环经济);
②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2)政治建设:
① 坚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资源、环保方面法律法规。
② 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依法关停污染物超标和高排放企业,实行企
业环保准入制度;
(3)文化建设:
①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宣传,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市民良好的文明
卫生习惯;
②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4)社会建设 :
① 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两型社会;
②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社区、美丽家园。如关注:食品安全,提供绿色食品;关注:清洁用水;关注:空气中有害微粒的检测等
4、我们中学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答案开放)个人怎么做?
① 进行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等,让我们消费者的取向成为生产销售环节的指挥棒
② 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对违章建筑、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举报并监督政府
尽快解决
③ 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培养创新能力,为开发新 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贡献
④ 积极参加如“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服务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⑤ 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 如:节约水电纸张等。保护环境 如:不随地乱丢乱扔,不破 坏小区内的花草树木等。还可以节假日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
5、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一下“美丽中国”(“美丽徐州”)建成后的美好蓝图。
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② 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显著增强,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和
谐的生活方式;
③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为什么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科技创新。
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7、活动类:
学校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撰写几条标语或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活动主题。答:★标语:
①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
②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人人有责!
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
★ 活动形式:①张贴有关宣传标语,发放有关我国宣传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的小册子;
②办以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为主题的黑板报;
③开展以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
★活动主题:(注意:从下列主题中任选一个)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人人有责!
我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作贡献!
★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徐州”)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①多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绿色出行;
②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绿色消费
③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
④多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
热点专题二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材料一: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材料二:在29日的讲话中,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①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②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③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第二部分与教材知识点结合1.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阶段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建国100周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
4.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部分试题
分析说明题:
⑴时政背景材料一中的“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⑵材料二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①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和鼓舞。
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⑶“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答差距和与发展有关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
①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② 我国人口现状:
③ 我国的资源现状:
④ 我国的环境状况:
⑤ 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⑥ 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⑷为了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 ①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做一个有素质的公民;
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美德。
【知识链接】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1)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由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梦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2年是梦想之年,我们实现了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等
(2)为实现这一共同梦想,需要国家和政府付出哪些努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中华民族在实现最伟大梦想道路上持续奋斗的历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示? 人生难免有挫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坚强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挑战,为实现“我的梦”和“中国梦”不断奋斗
(4)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3)青少年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年学生要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与建设者;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亲身体验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的事例:
a组织开展有关民族精神的演讲、知识竞赛或文艺演出;b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展览;
c星期一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d聆听革命老人讲革命传统故事等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表现)
(1)中国共产党为能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源于她的先进性。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
(2)党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高举的旗帜是什么?高举这一旗帜最根本的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7、我们如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1)勤奋学习,具备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本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但学习,不断进步。
(2)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争取有所创造、有所发明。
(3)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要不断为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作出奉献。自身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
(4)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坚持做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实现人生的追求。
【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①流血牺牲,取得了新民族主义革命的胜利②深刻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艰辛探索,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④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①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
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③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完全自由发展的社会
④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A.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B.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D.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4.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它需要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它需要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④它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和兴国之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5.实现“中国梦”()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不需要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
③需要和我们每个人的“梦”紧密相连④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6.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强调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2)请你概括“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发挥全民族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7.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强调:
★回首过去——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1)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2)这条正确的道路是什么?请你列举这条道路所包含的一些具体内容。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为什么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二篇:中国梦_人民梦_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中国梦人民梦
【热点综述】
1、2012年是梦想之年,我们实现了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 ……
2、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月29日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总书记习近平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提出了中国梦。他还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
【理论分析】
1、人民梦?和中国梦又有什么关系?
人民梦也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但人民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一脉相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更主要的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让人民真正能当家作主。
2、如何实现人民的梦?
人民梦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我们的中国梦是为了人民的梦想,我们的中国梦是要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着音于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人民梦还有一层涵义,我们的中国梦是以人民为主体,由人民自己去实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主人公的身份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所以人民梦既是为了人民的,也是依靠人民的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什么?为实现这一共同梦想,需要我们付出哪些努力?
(1)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4、中华民族在实现最伟大梦想道路上持续奋斗的历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示? 人生难免有挫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坚强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挑战,为实现“我的梦”和“中国梦”不断奋斗。
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强化练习】
1、下面属于我国现阶段“中国梦”的有()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发达国家
A .②③④ B .①②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这启示我们()
A.应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B.应放弃个人理想,树立崇高社会理想
C.牢记我们的共同理想,牺牲一切娱乐时间,努力学习
D.先实现个人理想,再考虑为国家做贡献
4、材料一:近代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有梦想,就有希望。
材料二:从秋到冬,在2012年岁末的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展望今年,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了哪些梦想?(列举两个)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展开你的想象,描绘一下中国梦实现后的美丽蓝图。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我们“圆梦”的基本国策和战略有哪些?(各列举四个)其中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相关试题1、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这(C)
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世界文化潮流②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④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2、2012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在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频传捷报,共收获了__枚金牌,__奖牌。(D)
A、英国伦敦2788B、意大利罗马3887
C、荷兰鹿特丹2387D、英国伦敦38883、本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谱写了我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篇章,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中国各族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的成功(D)
①得益于坚强的意志品质②展示了良好的竞技精神③来源于自信的精神状态④增进了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这说明(D)
①实现强国梦有时需要付出代价②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来面对一切可能遇到的困难③承担责任必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关爱自己,珍惜生命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5、美国国会众院于美东时2012年6月18日下午正式通过一项对历史上排华法案表示歉意的法案。对于历史上饱受屈辱的美国华人而言,此举颇具历史性意义。这说明(B)①美国人民和政府知错就改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③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在提高④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13年1月17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表示,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全国铁路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将完成旅客发送量20.35亿人。
2007年4月18日之前,中国没有一条可称为高速的铁路。从里程零公里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4年实现了梦幻跨越。
(1)可以说,中国高铁是一个后发先至的当代样板,这中间离不开科技的作用。你认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哪些?
(2)读了这则材料,你看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可喜现象是什么?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贯彻什么方针和实施什么战略?
(4)某校举办“科技创新周”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小发明、小制作。你认为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答:(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两点即可)
(2)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3)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①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②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两点即可)
7、2012年11月29日,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你认为“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答: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答:①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和鼓舞。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②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④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⑤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8、2012年11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将在芜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7大类科普展品和技术“当家”,美英等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厂商参展,“神九”返回舱、1:1交会对接模型亮相,航天员和“蛟龙”潜航员现身。
(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2012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三名潜航员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020米水下,与正在“九天之上”的神舟九号三名航天员进行对话,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这一时刻被载入史册。
读过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神九”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和“蛟龙号”三名潜航员叶聪、付文韬、唐嘉陵于23日下午分别在芜湖一中和皖南医学院举办航天员报告会、潜航员科普报告会。同学们听完报告会很激动,请你就如何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谈谈具体做法。(至少三个方面)
(3)请你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的典型事例(至少3个),并分析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等等。(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2)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创新意识,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的活动;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参观科技馆;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自立自强,敢于战胜挫折困难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3)事例: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大飞机项目,青藏铁路、高速铁路,杂交水稻促进粮食生产。(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答“神舟”系列飞船和深水探测器“蛟龙号”不能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原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9、2012年2月11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安徽省省长李斌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全面推进美好安徽建设。李斌强调,打造“三个强省”(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是全省各地共同的奋
斗目标。
(1)除了“三个强省”外,你认为还可以实施哪些强省战略?(3分)
(2)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请你谈谈安徽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3分)
(3)请你以建设“_____强省”为题,任选两点谈一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6分)答、(1)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轻工强省、旅游强省和富民强省等。
(2)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安徽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安徽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安徽的影响力,树立安徽人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安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3)示例:文化强省:认真了解和学习安徽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积极对外宣传安徽的优秀文化,自觉为弘扬安徽文化做贡献;公共场所或外出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树立安徽人的良好形象;去景区旅游注意保护文物和风景名胜,积极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经济强省:关注家乡发展,积极为经济发展献策献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现不利于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号召身边的人关注安徽经济,自觉为安徽经济发展做贡献等。
10、材料一: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梦”、“钓鱼岛”分列国内字、国内词第一。据介绍,在票选阶段,“梦”作为国内字便一路领跑。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活动公布国内字结果时对“梦”字的解说是: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一一兑现,“可见,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材料一中的诸多“梦”和材料二中的“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答:通过材料一中的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的逐一实现,有力的推动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前进步伐,激发民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这个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每个人个人理想的实现,可以促进人民群众不断实现方方面面的梦想。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材料三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答:围绕基本国情和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回答即可。
11、踏入2013年门槛,回望刚刚过去的2012,心中多少感慨!我们搜寻了一些上流行的关键词,试图以此来梳理、概括这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年后,只要想起这些热词,或许就会想起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踯躅并存、快乐与烦恼交织的2012。
【中国梦】从秋到冬,在2012年岁末的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展望今年,前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民生】10万多亿的财政收入,六成多投向了民生。民生支出以近2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增速,也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速。“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
障、住房保障……国家财政的账本上,有着大写的民生。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
【反腐败】十八大之后,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20多天之内,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引发一波又一波网络围观热潮。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把双刃剑,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娱乐化的成分之外,“误伤”也时有发生。
(3)如何避免网络反腐中出现“误伤”?
【正能量】 “正能量”绝对是2012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答:(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目前存在贫富悬殊,各地发展不平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建立和完善反腐的法律法规;健全畅通反腐渠道,降低对网络反腐的依赖;加快推进反腐制度改革,严厉惩处腐败;公民要树立强烈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侵犯他人隐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等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增强责任意识,尊重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热爱生活等。(只要答出有利于自身、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均可得分)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中国梦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中国梦
一、国际背景意义
我们现在在国际上介入的工作比较多,大家知道千年目标就是200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制定的千年目标到2015年终止,2015年以后的新千年目标或者是发展目标、发展进程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我们中国现在的这样的地位跟2000年的地位,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预期加高了,中国自身的责任感也加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确实要花很多精力来分析和探讨中国在2015年以后国际发展进程中间,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不仅仅是这样,在去年联合国多哈的气候会议上提出要在2015年完成一个国际协定,就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要达成一个协议。中国现在不是简单的树大招风,我们2011年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27国排放总量的总和,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然现在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应该都是史无前例的,也可能是后无来者,我们每年一个百分点就是1400万人口,这些年每年都超过1500万人口,即使是这样,我们还需要至少是20年时间才能够完成的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大家说可能印度有可能要超过我们,但是实际上印度超过我们短时间还不是那么简单。我们2012年的钢的产量是7亿1500万吨,印度钢的产量是7600万吨,也就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印度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现在基本上都和我们八十年代的水平差不多,所有的这些都消耗大量的能源。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对我们中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历史和战略意义,更重要的应该说它有一种叫普实性,普遍的实用性,有普世价值,那么,生态文明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一种社会文明形态,不仅仅是中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全世界都应该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
中国这些年,要实现一种民族的伟大的复兴的话,仅仅有GDP显然是不够的,日本处于世界第二经济体这样一个地位,有20多年时间,但是它并没有大的软的实力,因为它没有一种引领世界的价值理念,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国际上做工作,希望能够把生态文明构建一种话语体系,能够在世界的治理中间能够体现出来。
那么现在我们说这个生态文明这个是属于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现在我们在国际的交流的情况来看,也应该说国际社会表现了一个比较积极的认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内的生态文明的认知和实践,应该说在世界上有一种引领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今天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战略地位,这样的演化的进程关于它的学术、认知,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相应的建设实践,这些方面跟大家一块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一)基本国情迫使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在两会期间,生态文明、中国梦、美丽中国,特别是在我们雾霾重重的北京,大家对这个中国梦的解读,更多的就跟生态文明结合在一起了。而且习近平同志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就生态文明问题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是应该说是最直白的、最有说服力的生态文明的行为和社会选择:
有一个人在海边晒太阳,旁边有一个人催他说:“你太懒惰了,赶紧去干活吧!”然后这个人说:“为什么要去干活?”他说:“你干活才有钱,才可以挣钱”。“为什么要有收入要挣钱?”,“挣钱了,你才能有好生活嘛!”,“好生活是什么样子?”,“好生活就是在这晒太阳”,既然这样的话,已经在这晒太阳了,为什么要去重复这么一个过程?”
现在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像太湖治理,本来太湖就是一池清水,结果把它全部污染了,现在花巨资来治理,何必当初呢?我们说的美好的生活就是属于天蓝、水净、地绿,本来我们就天蓝、地绿、水净,结果我们偏偏要非常勤奋的去把它破坏了,然后非常勤奋的加以改善,像这样的折腾,就显然我们是在与自然作对,不是属于一种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我们想通以后,确实很多我们在做的无用功,我本来在这享受着蓝天、白云、沙滩、阳光,结果的话我去发展,最后把污染了,再用来治理,最后还是要回到这样的原点。
所以说生态文明,为什么说一定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个是属于一种根本的理念的思想,世界观认知方面的,不是属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现在我们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但是现在我们说生态文明,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建设返璞归真,在那晒太阳要是没饭吃,显然是不可能的。
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4月份丹麦政府开了一个高层次的会议,这个会议我也去了。在这个会议上科菲安南去做了一个演讲,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在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上,整天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整天关在火柴盒的办公室里面,基本上享受不到自然。他说退休以后和妇人一起到了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一个森林里面,30公里的森林里面,没有电、自来水,完完全全的绿色,周围也基本没有人,那是非常清新、非常的安静,没有手机、电视,电灯都没有。不到一个星期就感觉到这个太枯燥了,跟世界有点脱离了,在第五天的时候他说不行,像这样一种生活不行,跟现在的生活脱离了太远了。第六天他就步行30公里跑出来了,在附近买了一份报纸,把手机全部拿回去了。
所以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属于返璞归真,不可能回到原始,只是我们生活品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所以说李克强同志在3月17日答中外记者问的时候说:绿水青山、贫穷落后,那不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需要的,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在北京,现在的生活跟30年前我们当时出国的时候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现在感受我们这个世界比他们还先进、发达,这是另外一个环境的根本的改变,但是从这样一种生活的便捷,从这样的资产占有的富足程度,从我们现在对国际资讯的了解,应该说在很多方面我们并不亚于发达国家。
但是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我们现在的交通拥堵,就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失去了一种理性的,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我们本来就蓝天白云,有沙滩阳光能够与自然和谐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把自然破坏了,所以我们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是一种被迫、无奈,而不是一种主动,在工业文明里面应该说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工业文明就是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以我们李克强同志说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生态形势的严峻性,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这成为我们发展的短板了,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要打破这个瓶颈的制约。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顺便来搞这个建设,而是属于我们现在发展阶段,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迫使我们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那么现在从这个操作层面来讲,李克强同志讲的也很清楚,要提高门槛也要还旧账,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没有总书记所描述的这样一种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轨迹,我们现在是一种被迫、无奈,这个被迫、无奈选择生态文明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因为我们要说生态保护,我们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以后就开始强调生态文明,但是当时的生态文明是因为农业学大寨毁林开荒,将森林、草原、湿地变为农田,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当时的生态退化,我们要生态平衡没什么环境污染,并没有环境毒化,所以是一个不同性质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
应该说在二十世纪的改革开放那些年代里面,我们确实也是面临了很多,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性质变了,从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态失衡变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毒化,环保部说现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数据是保密的,甚至美国大使馆在进行PM2.5监测的时候说它是违法的,所以性质变了,我们由于在经济不是十分发达的时候人口压力大对自然的破坏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那么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间,城镇化的过程中间,由于我们发展速度快,对大量的污染物、重金属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毒化。
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那么在2002年的时候当时非常明确的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在十年前,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面就把这个生态良好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那么在2005年生态文明在我们官方文件中间第一次提出来,当时提生态文明也还是一个比较狭义的理解,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因为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那么在十六届的四中全会,就把这个生态建设作为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的到生态文明变成四位一体,所以从这个发展过程中间生态文明的地位不断在提升,我们现在说的五位一体在2008年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大家可以看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在十八大上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体布局。而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所以这个地位不光是一种突出地位,而且还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种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应该是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这样一种社会文明生态,但是我们党的十八大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应该说还是非常谨慎,也是非常睿智的,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因为在马凯同志主持的会上面,我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也是非常明确说我们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城镇化还要加速推进,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工业文明,工业文明还要兴起,但是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那么在十八大两会讨论中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应该是非常明确,因为它的重要性关乎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的未来,这样的地位不可谓不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二千多种文明,现在真正能够一直延续没有间断的就只有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能够永续发展,不光是出于中华民族的问题,而且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这是中国的责任、义务,特别现在是美国的一些智库、国际的一些结构对中国的预测说应该是2025年前后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应该可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当然中国要真正从这样的一种社会、国际第一政治的影响力上面超过美国可能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三)国际社会指责中国是“新殖民主义”是污蔑
中国的发展显然不光是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全球的生态安全,现在国际社会指责说中国是属于新殖民主义。
哪有穷人殖民富人?
我们是2011年在赞比亚,当时希拉里在那访问,就明确的指责中国在赞比亚开采铜矿,利用当地的资源在非洲开采石油,说中国是新殖民主义。不光是非洲是这样,就连巴西,我是2010年随外交部,因为我是外交部的外交政策咨询委员,到巴西去访问,巴西的这样智库甚至外交官就明确指出,中国在巴西的经济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新殖民主义行为,当时我们都感觉到很奇怪,我说你说的不对。巴西人均的收入超过中国的一倍,当时他们是人均超过一万美元,我们也就只有五千美元,说哪有穷人来殖民富人的,这是第一。
哪有殖民主义者把定价权交给被殖民主义? 所有的这些资源产品的定价权全部在巴西人手里,他们淡水河谷的铁矿石说涨就涨,我记得是2004年涨78%较上一年,说涨多少就涨多少,我们都只能被动接受,这些年铁矿石涨了五六倍,我们没有这样一种定价权,哪有殖民主义者把定价权交给被殖民主义者,这不和逻辑。
没有中国的市场需求,他们怎么拉动经济增长?
巴西南美的大豆等都靠我们对他们资源的需求,每年要出口50万吨大豆,是他们的经济支柱,后来商务部长陈德铭到访阿根廷,要没有中国的市场需求,他们怎么有可能经济增长?怎么保证他们的经济活力?但是现在社会上就这样认为,国际社会就是这样一种误解、曲解,就是这样蛮横不讲道理,给他做了贡献还骂你。所以这个是我们要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话语体系要推向世界,要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那么这样的一种生态安全格局显然要以人口资源环境必须要处于均衡状态,经济社会生态这样的效益要统一,给自然以修复空间,给子孙以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小的时候挑回来的水是直接喝的,没有要烧开喝的,什么问题都没有,现在基本上就不可能了。我是长江边上了,现在他们说长江水都不喝,因为他们有的说: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君的下水道,我的自来水。现在长江被污染的成为一个下水道了,长江水都不喝了。
三、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当然还有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能源安全是属于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很多会议上国际上提这样一个命题,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生存的问题,没有水就没法生存,生源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是生活质量的问题,没有能源我们的生活质量都不可能保证,冬天不可以供暖,夏天不可开空调,所有的电器都不能使用,交通不可能便捷,所以能源是我们生活品质保证,水是我们生存的保证,后来有人说不对,这个能源才是最根本的,道理很简单只要有能源难道不会有水吗?我们可以海水淡化,没有水我们可以把水远距离的通过能源的消耗来加以重新调配。所以能源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个说的是太夸张了,不管能源怎么充沛,我们也不可能把撒哈拉沙漠变成绿洲,不可能按照工业文明的思路来改造自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我们怎么可以去改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源安全对于我们保证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我们1980年全中国的能源消耗在6.5亿吨标煤,过了20年到2000年我们才13.5亿吨标煤,20年时间增长了7亿多标煤,我们现在是36、37亿吨标煤,我们要2015年控制在41亿吨标煤以内。我们说我们是属于富煤、少气、缺油,但是我们现在天然气是进口,石油我们进口是属于2.87亿吨,自己生产才2.05亿吨,我们的煤炭现在也是进口国,去年我们就进口了2亿多吨原煤。我们雾霾天气实际上就是我们化学的能源消费的直接结果,本来我们华北地区这样的天气整个京津冀工业发展的规模,河北省是属于全国的第一产钢大省,全国是7.2亿吨钢,河北就生产了2.3亿吨钢,就河北省,一吨钢是现在是需要0.67吨标煤,大家可以算,都是要靠能源把这个钢给炼出来的。本来是环境的容量都已经是属于到了极限,甚至超过极限了,这个冬天突然之间这么冷,我们市政府又非常明确的要大家关注民生,下文件要保证所有的供暖不低于16度,结果暖气烧的热,现在我们的统计数据是2100万人口,实际上超过2300万人口,因为北京流动人口特别多,没有办理登记人口也特别多,这么多人要供暖,而且这个温度低于常年,那么这个大量的煤炭、天然气和超过五百万辆的机动车,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雾霾天气,应该属于冬天的寒冷是属于雾霾天气直接的诱引,要是暖冬的话就不需要消耗这么多,不会发生的这么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源的消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证能源安全,如果许多能源的供给的话,我们靠什么供暖?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能源问题上,在十八大中间非常明确的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不是变革,不是改进,而是革命。
当然我们水安全、粮食安全,用水总量这个也是非常明确的,北京应该说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们水环境的容量,正是因为超出了水环境容量,我们才可以采取周边的水要供北京,不仅仅是周边其不够,还要南水北调从长江调水,那么通过这些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够进入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的时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意义应该说是属于不断的凸显,也是带有一种被迫的性质。
四、生态文明的学术认知的演化进程
(一)文明认知过程 1.最早认知
因为我们党的五年中间也没有界定什么叫生态文明,只是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什么叫生态文明,生态和文明是两个词,生态很简单,就是一种生物和它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生态,它是中性的,并不是一种褒义或者是贬义。我们的文明按照我们中华文明传统记载里,在《周易》中间都有出现将“文”和“明”两个字连在一起,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如果在字义上面来讲,如果是属于农耕文化中间,因为龙是我们的一种吉祥,一种权威,田是我们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就是天下有这样的文化。
2.明确解释
直到唐代对这个文明才有一种比较明确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经天纬地叫“文”,照临四方是“民”,经天纬地是物质财富,照临四方是一种精神财富。文明是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积累。
3.西方认知
那么对于西方话语体系中间,这个比较简单因为西方的文明相对来讲比较短,他们有个人聚集一起就是有市民成为城市这就是文明,因为人在一起之间有交流、文化、有社会规范,有财富的生产,这就是文明了,所以西方的这样的理解相对来讲,他们更强调人的本身。
(二)生态文明的认知过程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为我们现在说生态文明,追溯最早的就是老子、庄子,中国古典哲学中间对于天、地、人的这样一种关系的认知,应该说就是我们生态文明的认知的基础或者说是理论的基础。把这些东西和欧美人一讲,他们不知道中华的文明在这个公元前五百多年前,公元前六世纪都已经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哲理上讲的这么清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时这个就很清楚,我们人、土地是属于财富之母,我们就依靠于土地而生活,但是这个土地收成确实是靠天,天公不作美,地也没有收成,天公不作美,也应该有自己的规律,春夏秋节日变化,不是使我们想改变就改变的,所以这样的道,这样的规律、规则,这就是自然体系,这就是我们一种自然。
2.天人合一
所以,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说在两千五百年前老子都已经把它讲的非常清楚了,庄子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我们这个古代的哲学家、哲学理念,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得以延续中间也正是由于我们这样的一些哲学理念、思维、理论的传承,西方相对来讲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要短多了,因为我们现在说生态文明对自然的约束,人与自然的和谐。我现在所看的文献最早的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他们对工作文明的反思。
3.稳态经济
在十九世纪的中叶英国有一个古典经济学家叫穆勒,他提出叫稳态经济,因为在当时工业革命英国特别强大,它就可以征服世界,它就认为经济是一种没有边界的,我只要有劳动力投入,只有要资本的投入就可以无限的扩张你的经济,穆勒在这个时候就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这样无限的扩张,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没极限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了,这些小草,小的生命他们也很美好,我们人口也没有必要永远的增长,经济也没有必要永远的增长,所以穆勒说我们就应该整个经过处于这种稳定的状态,没有必要去扩张,应该说这是属于欧洲文献中间最早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人可以改造自然,但是没有必要去改造自然,我们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
4.宇宙飞床经济学
后来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鲍丁提出一个要求叫宇宙飞船经济学,他认为我们的地球跟古典经济学家不一样,我们是边界的,不是没有边界的,是有约束的,地球就是一个宇宙飞船,在这个宇宙飞船里面,我们能够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宇宙飞船它能够容纳的废弃物是有限的,非常明确的承认,与古典经济学家不一样,他不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有边界,鲍丁他认为是有边界的。
5.工业文明的阶段性 随后,西方也有经济学家,他认为工业文明也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业文化的阶段性就在于化石能源的阶段性,因为我们化石能源是经过几亿年的地质过程而形成的,我们在短短的一二百年时候把化石能源全部用完,工业文明也就寿终正寝了,所以有人就认为工业文明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间一个非常短暂的阶段性的场面,工业文明也就是不过区区百年时间真正的能够享受工业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工业文明基础就是化石能源,一旦化石能源消耗殆尽,我们工业文明不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业文明之后就应该有一种新的文明来取代,显然不是化石能源。
五、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
还有一种伦理道德的政治的,就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这样的能源危机,由于这样的环境污染,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将生态结合起来形成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那么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干什么,他们主要是从制度上对资本主义加以批判,认为我们现在所有的这些生态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必须要粉碎我们才可能摆脱生态危机,他讲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有这样一种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着保障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是一种利润动机。他们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生态危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可以将经济危机转变成为生态危机,这就是国际上的不公平,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应该要用生态理性来取代经济理性,因为这个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是完全相矛盾的,经济理性由于利润最大化、生产财富、财富的积累,而生态理性是寻求的是和谐、协调和可持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态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必须要打碎社会主义的制度枷锁
六、生态文明的界定
实际上应该说生态文明这样的界定没有那么复杂,它的就是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成果。我们来说文明,文明是和文化连一起的。在一千多年前我们就非常明确的界定文明就是一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总和,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那么我们讲生态文明的话就是指出我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这样一个规律,所能够取得这样一种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这样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样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宗旨。那么我们现在就涉及到,就是说和我们十八大中间的定位,我们究竟把生态文明看成我们临时演化竞争中间的社会文明形态,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为从这个社会形态的角度看有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文明,从生态方式上面来看有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我们怎样来看待究竟它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
因为我们说这两个接近都应该对,大家知道在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的翻译让外交部翻译为难了,最后他们翻译了叫生态进步,他们翻译以后很多西方的学者也很关注中国,说这个翻译不对,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提出来的,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否定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改进,不是一种生态本身的进步,所以后来李克强同志发现这个事情以后,非常明确的要求生态文明英文的翻译就叫生态文明,不要叫生态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明形态,社会文明形态,不仅仅是一种要素。
那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十八大报告中间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要素,五位一体中间的一个内容,同时也从社会文明形态中间要求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这个价值取向从理念上来讲显然应该是一种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从价值观上面看应该是寻求公正,这个公正是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公正,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还要寻求生态公正,保护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要寻求效率,这么一个效率要有社会效率,这是一种制度、体制上面的要有这样一种生态效率,使我们生态环境的容量能够发挥到极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能够保持在良好的、较高的状态,经过效率这是一种市场性的。
那么生态文明价值观必须要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工作也好,效率也好,和谐也好,最后还应该是属于我们人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
有人说生态文明跟工业文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工业文明它的价值理念就是从功利主义或者是叫效用主义,工业文明伦理基础就是讲功利、效用,只有有效用就是属于有价值的,由于工业文明的伦理基础,所以它的一种生产取向就是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讲是利润的最大化,对于资本家、个人来讲就是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那么消费也应该是属于一种大额消费。
我们说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有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叫罗斯托,他写了一本书叫《非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宣言是说的我们人类社会进步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他说不是,他写的叫《非共产党宣言》,他写的是社会发展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这样的按照工业发展的阶段来界定,那么到最后是一种高额的消费的一种社会阶段就是后工业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我们可以高消费,但是工业文明它是不承认有这样的发展边界的。
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来增长的极限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它不承认有边界。我们生态文明显然尊重自然增长是有边界的,是有约束的,从生产方式上看工业文明显然是一种线性的从原料、生产、产品、废物。那么生态文明属于我们承认是有边界的话,就应该是一种循环的,我们的消费方式工业文明应该是寻求一种物质的占有和大额的浪费,那么生态文明显然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减少对自然的影响。那么我们现在说要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很大,正是有这样的一种压力和阻力迫使我们,就像李克强同志说的一样,要通过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来破解我们发展的瓶颈。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阶段,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有一个叫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相对来讲比较发达,比较富有,农村相对来讲比较贫穷、落后,所以这么一个叫城乡二元结构。
我们经过这些年的城镇化,像这样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一种城市内部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二元结构。就使得我们现在中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形成一种非常明确的中国特色,我把它叫三轨并行的城镇化,在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步到位的,我们现在是属于三轨并行,哪三个轨道?
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只要你城市里面生活居住超过半年,那么你就是属于城市人口,我们每年都是应该是属于超过一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意义上的。
第二个意义上的城镇化叫市民化,就是将转移到了城市,但是不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原来我们讲2.3亿,李克强同志在几次讲话中间说了是2.6个亿,叫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或者是转移人口。我们想要把这2.6亿人口一年消化1亿3000万,我们也要20年的时间,我们从当前的52.6%到70%是新增的人口应该是有3个亿,这就是美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如果我们现在把这2.6亿再加进来,这就是属于5.6亿人口,这就是属于欧盟27国的总人口,所以这个市民化是第二个的城市化。
第三是我们没完没了的城中村,李克强同志也特别强调现在老城区的改造,因为我们老城区没有城市基础设施,没有社会服务设施,所以必须要改造,这个改造也是我们城镇化过程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说所有这样一些城镇化都需要消耗能力、资源,就使得我们这样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对于我们现在生产、生活方式,都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挑战。
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没有什么化学能源,没有工业,基本上没有排放,大跃进的时候在1958年有一个小的高峰,排放比较多,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排放又降下去了,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对中国人也有一些影响,所以这个排放和能源消耗有所下降,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就一路的高歌猛进,现在我们排放是美国和欧盟27国的总和还要多,2011年按照现在的统计,中国的2011年的排放占全世界总量的28%,美国只占16%,欧盟加在一起11%,美国和欧盟加在一起也就是27%,中国是28%,那么2011年这一年我们中国的排放增加、增量是9.9%,从人均上面看我们现在已经是接近欧盟的平均水平了,应该来讲是2013年达到欧盟的人均水平是没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是人群排放也已经是到美国的水平是不可能,没那么多能源。
所以从现在这个情况看中国现在这样发展,如果不转变方式的话,我们不仅对中国自身,对全球的生态安全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在2011年中国新增的排放量占全世界新增排放量的80%。我们现在的消费方式,北京大排量的车应该比伦敦、巴黎都要多,我们到欧洲去很多两厢车,我们现在从工业化水平,我们北京、上海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阶段。工业发展空间应该不是属于特别大的,我们现在大家看手机2011年生产超过11亿部手机,还有多大的空间,没有多大的空间了,所以客观上我们也是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也有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我们确实是需要加大力度来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因为我们从历史的看,在工业革命以前1850年基本上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只是到了上个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现在大家看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水电、核能占地比重都在不断的增加。因为我们现在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以前我们是没有化石能源,少则30年再过50年我们可能没有化石能源,最后还得要走向可再生能源。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的产煤的大省,像苏北、山东、河北、辽宁现在基本上煤都没有了。按照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我们现在煤炭储量只够我们开采38年时间,所以我们现在煤炭必须要大量进口。
那么这个能源建设的转型也成为一种必然,中国的人均现在接近欧盟,但是我们城市的排放,像天津已经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这个帐算起来就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全国人均现在是2吨标煤,我们的能源结构是92%,城市的人均的能源消耗是农村的3到4倍,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现在在大力的推进低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出形成的减排目标。现在讲集约、绿色低碳、智能的城镇化,什么集约?就是要有高效率,集约就是要怎么来度量集约,如果是高耗能,高碳排放也谈不上集约,如果是绿色,我们如果讲以高碳的形式来实现绿色也不叫绿色。
这些年我们说叫环保不节能,这就不是绿色的环保,把污水处理很大的管网最后集中到一起,像高配电100万吨这样的一个日处理,处理后要消耗能源返回,这些都是能源,结果就是我们这个也环保,能耗也高、排放也高。所以我们环保实际上也可以是一种低碳,如果不低碳的话这个环保也不是真正的绿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低碳应该说是我们集约、绿色、智能一个最终的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管是生态也好、循环也好、绿色也好都需要有这么一种低碳。
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中国梦的意义在于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梦想,把个人的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让大家一起努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总书记基于目前的这个社会形势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看出,两者都是在目前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提出的,希望以众人的力量来共建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那么两者具体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前提
每个人都有梦想,就想一部电影里描述的“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就是一个单纯而又现实的梦想。一个国家也有梦想,中国梦就是新任领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美好愿望。梦想、追求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提出,但是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实现追求则值得研究。中国梦提出要通过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我们认真贯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为中国梦的完美实现打好夯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大到一个企业的生产运行模式。如果一个人事只顾自己的感受,不管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一个企业不选择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而是单纯的追求产量和利益,那么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定受到影响,我们的中国梦的实现必定受到干扰。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大国的问题就在于如果每个人哪怕都有一个很小的举动,它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会很惊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意识上升为道德伦理意识,使得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危害他人、危害人类的非常不道德行为。为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为代价,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生态审美意识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美不仅能带给人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理性的思考,更能带给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也只有当每个自然人都能够做到生态文明记于心、表于行,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中国梦才会变得更加接近。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时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已经明确地发现,要促进我国长期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梦、强国梦和富民梦。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重要任务。APEC在北京召开,可以看出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足以说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的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一部署体现了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这是几十年来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经验的总结,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没有生态文明,其他文明建设也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会落空,由此可见,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由于城西水厂原水受酚类化合物污染,盐都区、亭湖区、新区、开发区等部分地区发生断水,中断60多个小时,该市市区五分之二人口、二十万市民生活及工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污染来自一家化工厂为减少处理成本,雨天偷排化工废水,流到了盐城市的水源地,最终导致了盐城历史上罕见的水污染事件。2009年8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两个村庄的七百三十一名儿童确认六百五十一人血铅超标,其中一百六十六人属于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由于城市及发达地区环保日趋严格,高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 移,接二连三的铅中毒事件均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敲响中国中西部污染的警钟。中国工业污染对公众造成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显示伴随经济迅速发展而存在的严重问题。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因为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几乎占全球这类死亡总数的40%。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中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关键的是执行的人要有生态文明的理念,人民群众有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有鉴于此,国家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护人民生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当然生态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保护优先不是说反对发展,其核心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保证可持续发展。事实也证明,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与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这是老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考虑,所有人概莫能外。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我们是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那么生态环境只会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最后的结果就是,再高的GDP,再高的收入也不能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破坏了,民生也无从谈起、发展无从谈起。届时,自然会对我们进行报复,而我们为此要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
所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想实现我们祖国的伟大梦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支撑,只有深刻意识到环境在对国家对人民发展的深刻意义后,才能切实做出行动保护环境,才能拥有蓝天、碧水、青山、绿地。让我们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完美诠释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中国梦”看似宏大,背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是中国梦和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是那么近:每天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温暖的阳光,吃上放心的食品,健康幸福每一天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梦”。
坐拥万顷竹海,西苕溪穿境而过,安吉县的生态环境早已名声在外。可是上 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20个贫困县之一的安吉走上工业强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相继崛起,GDP一路高速增长,摘掉了贫困县帽子;然而在1998年,安吉因水环境破坏严重,在国务院当年开启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被列入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面对难以为继的发展尴尬,安吉人蓦然惊醒:倘若发展的结果是青山被毁、污水横流,以致破坏了百姓宜居的环境,这样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在2001年安吉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生态立县”被正式确立为全县的发展战略。十多年来,安吉人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拉高标杆、自加压力。2014年4月2日,以安吉样板为基础的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安吉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由省标向国标迈进。在生态环境广受赞誉的同时,安吉的经济增长同样令人羡慕:财政总收入从10年前的7亿元增长到去年的42.39亿元,年均增长1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从5402元上升到去年的17617元,年均增长12.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00多元。今日的安吉县就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梦意义下的新的生态县,是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在生态维度上的“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是“和谐”思想。从现代的生态文明来看,它有四层含义: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世界和谐;第三,社会和谐;第四,个人自我身心和谐。“中国梦”中的生态文明要求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社会为重要目标。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的民族目标,是我们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梦实现之时必是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之时。相信中国梦实现之时,雾霾早已不复存在;被污染的水早已变得清澈如初;癌症村也早已成为传说。那时的中国必定是天蓝、水清、人人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而又美丽的社会。可见,中国梦的实现便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美好的诠释。
国有所思,方有所梦。全球生态危机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中国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其梦想必须对世界时代主题做出回应,即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梦实现的路径与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为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必要与希望。
第五篇:2016年中考政治专题五 建设生态文明
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五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命题角度一
巴黎气候大会(巴黎协定的签定)设问
1.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
(1)地球水人类共同的家园。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2)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名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协调行动,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自身发展。
(4)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只有世界各国真诚协作,共同应对挑战,才能保护地球家园。
2.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说明了什么?(中国承诺说明了什么?)(1)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事务义务,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4)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3.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有信心和决心实现减排承诺。实现减排承诺,我国必须怎么做?(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决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依法整顿,严惩破换环境的行为。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环保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是治理污染和保护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4.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4)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5)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命题角度二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汪洋出席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材料二:“绿色化”和“五个坚持” 设问
1.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④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①符合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⑤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3.为什么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划;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理念;③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④这是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⑤这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
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应对荒漠化方面应该怎样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开发新能源。(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
(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治理荒漠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5)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应对荒漠化作出自己的贡献。5.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分别应该怎么做?
(1)国家: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④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⑤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2)企业:①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②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③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⑤树立法制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3)公民: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6“绿色化”和“五个坚持”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唤起广大人民对环境关注的热情;②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有利于唤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④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⑤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7.为了响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法制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
(3)公民: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8.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的召开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4)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命题角度三
节能减排
践行低碳 材料一: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 材料二:低碳日: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设问
1.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需要我们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2.为什么要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1)空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让“阅兵蓝”保持下去,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将“阅兵蓝”变成常态化的“北京蓝”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有利于为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要让“阅兵蓝”成为天空常态,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制定和完善治理雾霾的法律法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治理雾霾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加大对燃油车辆、垃圾处理等的规范管理;加强植被保护。
(2)社会:加大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处罚和整改力度。
(3)公民:增强低碳环保意识,积极践行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如学会垃圾分类处理、不焚烧秸秆、绿色出行等。
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式施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②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③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决心;④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⑤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
6.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
(1)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供法律保障。(4)注重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7.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1)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2)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
(3)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监督力度不强。(4)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8.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该怎么做?(1)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
(2)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3)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4)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5)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9.为什么要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什么要倡导“节能低碳,绿色发展”?)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要求;④是缓解我国资源不足,减少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10.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4)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5)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命题角度四
落实责任
法律监督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环保“按日计罚”涉罚金逾2.3亿元
材料二:落实环保“终身责任制”
材料三:公民发现环保部门不履职可向监察机关举报
设问
1.2015年上半年环保涉罚金逾2.3亿表明了什么?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依法治理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我国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利益;⑤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2.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有利于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⑤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落实环保责任终身制体现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党和政府树立领导干部人人负责乃至终身负责的责任意识,必须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4.针对国务院落实的环保“终身追责制”这一规定,公民应该怎么做?(1)积极拥护和宣传国家的这一规定。
(2)积极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监督举报政府在落实环保方面的不作为行为,采用不同方式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施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施行有何重大意义?
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7.《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此项权利?(1)批评建议权、监督权。
(2)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8.我国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1)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2)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
(3)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监督力度不强。(4)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9.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2)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3)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4)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
10.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4)注重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