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都第十二次党代会(印刷稿)
科学发展
创新跨越
为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江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11日)
倪 士 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全市各项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江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创新跨越,为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全市各
—1—
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新局面,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运行质态大幅提升,发展位次持续前移,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亿元、财政收入63.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倍、3.5倍、3.7倍,11项主要经济指标占扬州市的比重均有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入全省前十强,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持续进位。农业增产增效,在全省率先推行土地流转交易,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占耕地比重均列全省前十强,现代蔬菜产业园被列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机保有量、跨区作业量居全国各县(市)前列,创成全国首个园艺标准化示范区。工业产值五年翻两番、突破两千亿,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70%以上。建筑业在深化改革中快速发展,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建筑强市”,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三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7%,比“十五”期末提高5.2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是转型升级取得有效进展的五年。“十一五”
—2—
时期,是江都创新型经济迈出坚实步伐、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的时期,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为苏中地区唯一的“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省县级市第9位,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0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加快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扬州(江都)软件园被确认为省级园区,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入围国家火炬计划,被认定为省级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1.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位居苏中苏北县(市)之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均居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专利申请总量是“十五”期间的7倍,武坚镇成为扬州市唯一的省级创新镇;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多名,其中11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连续三次被评为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长青、亚威两家公司成功上市。
过去的五年,是开放开发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我市从运河时代走向了长江时代,沿江开发成为江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跨越发展的突出亮点。5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0多亿元,全面拉开4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滨江科技城、港口物流区、大江风光带等四大功能区,先后引进中信泰富、中海造船、中远太平洋、—3—
中航科技、海螺水泥等投资千万美元和亿元以上项目6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365亿元,开发区建设水平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以沿江开发带动腹地发展,仙城工业园及各镇工业集中区进区项目1500多个,完成投入400多亿元。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累计注册资本达420亿元,江都建设、江苏诚德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介绍推广;利用外资快速突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4.7倍;外经外贸持续增长,累计外贸进出口额、外经营业额分别是“十五”期间的5.1倍和3.7倍。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的五年。“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框架拉伸最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城市建成区由25平方公里拓展到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0.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5%,“江河湖一水贯通、古水绿一体和谐”的城市形象日益凸显。突出城市主功能区建设,修编完善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启动3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建设,相继实施了20多条主要道路的新建改造和一批重大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秩序、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完善供电供水、防洪防涝等配套设施,沿运灌区节水改造、南水北调截污导流等一批水利工程建成投运,即将实现全市区域供水。加快城镇化步伐,小纪镇被确定为全省强镇扩权工作
—4—
试点镇,与邵伯镇、郭村镇被列为扬州市重点中心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通过初步验收,国家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在扬州率先创成“全省农村河道疏浚达标市”。加快打造立体化交通格局,苏中江都机场、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江六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新都南路、安大公路、江海高速建成通车,在建5-10万吨级码头8座,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63公里、走在苏中前列。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五年。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得益受惠更多。2009年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1倍、1.8倍,在全省实现进位,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家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五有”水平不断提升,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市场每年提供岗位1万个以上;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高考主要指”标每年保持扬州各县(市)第一;初步建成“15分钟”医疗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保、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基金备付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5—
加大,得到省、扬州市肯定。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城乡救助一体化步伐,被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广电、新闻、体育、计生、档案、老龄及残疾人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度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全省有线电视示范市”。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市委中心组被表彰为全省理论学习先进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大学生村官工作得到部、省充分肯定。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被表彰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被中纪委、省委确定为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联系点、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试点单位。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大力弘扬“开拓创新永图强、奋力争先铸辉煌”的新江都精神,先后涌现出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张福龙、陈巧云、张明海、黄俊、李彬、颜展红、王文清等一大批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中国共产党江都地方史》(第二卷)已编纂出版。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五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全国法治县
—6—
(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示范县(市、区)”。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作用充分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壮大,民主法治建设的特色做法得到推广。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省委、扬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届市委老领导以及离退休老同志长期积累、打下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江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不仅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创造了江都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而且积累了在复杂困难局面中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们紧紧抓住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的契机,积极应对,超前谋划,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和体制机制,全市上下推动科学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实践更加丰富。
二是始终坚持以跨越争先为追求。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先后提出了“强市强镇、三年倍增”、—7—
“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都”、“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等阶段性目标,营造了在更广领域争先进位、在更高层次谋划发展的浓厚氛围,跨越争先成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引领百万人民开拓奋进的一面旗帜。
三是始终坚持以创新创优为关键。按照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的思路和建设“四大经济板块、五大重点园区、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总体布局,突出沿江和城区两大增长极,努力形成“三个100平方公里”规划格局,加快建设“四大千亿元产业群”。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工作争进位、各项工作争一流。
四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项目化、责任化、制度化的思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五有”保障体系,推动民生投入向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普惠于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升工作能力,倡导优良作风,形成正确导向,创造了一批新鲜经验做法,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成绩应当充分肯定,发展需要辩证看待。我们必须清醒
—8—
地看到,在前进中还存在不足和差距、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转变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资源环境要素对发展的约束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较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少数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五年发展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市将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仍将面临一个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计划向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市发展的基础更实、条件更优、空间更广。当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挑战,宏观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特别要在发展变
—9—
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勇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决定性步伐,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增进民生幸福上见到更明显成效,努力实现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奋力夺取基本实现现代化新胜利。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两个率先”和扬州市委“三个扬州”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和谐幸福之城,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全省发展位次不断前移、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持续进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均在26%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达到苏南中等县(市)发展水平,努力在农业、教育、生态建设、平安法治等方面率先达到现代化水平。
2、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苏中乃至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和新兴产业研发高地。形成特钢生产加
—10—
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四大千亿元产业群和软件与服务外包、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百亿元级新兴战略产业,建成省内外有影响的软件园区。
3、城乡形象明显提升,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型城市和滨江生态园林城市。苏中江都机场、江六高速全面建成,亿吨级港口设施基本配套,连淮扬镇铁路及过江通道、长江北岸高速铁路加快规划建设,形成“水陆空联运”大交通格局;加快接轨扬州、连接沿江、统筹城乡,建成南部滨江新城及科技城核心区,创成国家级生态、园林、卫生城市。
4、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永续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5、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统筹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六大体系”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围绕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要狠抓五项措施落实:
1、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向高端化、—11—
集聚化、特色化、协调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是战略重点。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手并重”,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加快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大力改造提升医药化工、服装制鞋、文体器材等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装备和工艺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培育软件与服务外包、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以技术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以规模优势扩大市场覆盖率。企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主体,要进一步聚焦优惠政策、聚集优质资源、聚合优势力量,努力打造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业内百强企业、产业领军企业和上市企业梯队。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战略举措,推动港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促进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挥建筑业的传统优势,加快产业延伸,不断创新管理,增强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建筑强市”。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载体建设是重要支撑。坚持新型工
—12—
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推动沿江开发区与仙城工业园比翼齐飞,辐射带动镇级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加快打造一批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沿江开发区要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加大投入,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建设全球最大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单体规模造船基地、全省有影响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苏中最大立体交通物流基地。仙城工业园要注重规模扩张、功能完善、内涵提升,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型都市工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成为江都跨越发展又一重要增长极。镇域强则市域强,要着力发展镇域经济,坚持一二三产并重,集中精力主攻重大项目;重视发展税源经济,做强镇级财政;推动镇级工业集中区“二次创业”,加强资源整合,提升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努力形成一批规模型、专业化、高效益的特色园区。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领域改革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加大国资引进力度,形成区域集聚新优势。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提升水平、加快发展。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三外”联动,着力提高外资利用的规模与质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外经合作空间,提升江都企
—13—
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大力度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以滨江科技城为龙头,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推进、企业主体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建设机制。突出省级扬州(江都)软件园建设,全面加快惠普研究院、国际高端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入驻园区、创业发展,5年内研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完善“一站两院三中心”平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设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
全方位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联合协作和各类创新组织建设,在创新和研发活动的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争取一批原创性成果,研制一批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政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制定政策,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创
—14—
新能力。突出科技投入支撑,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企业主体性投入、社会多渠道投入,尤其要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
高层次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重点保障,加快培养集聚一大批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要把直接引进人才和柔性集聚人才、合作培养人才结合起来,着力吸引一大批院士、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教授等高端人才,培育一大批本土化行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等实用型人才。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以人才优势构筑发展优势,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3、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彰显农村发展新特色。加大农村改革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定位,加快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体系。放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提升现代花木产业园、现代蔬菜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3个,高效农业比重达60%以上。深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现代
—15—
农业装备水平,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深化农村制度创新。从农村发展理念、现代农业规划、生产经营方式、科技研发推广、服务政策完善等方面入手,大力探索,勇于创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上升到80%以上。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加快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为农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投融资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拓展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资产性、经营性收入。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受训率提高到80%以上。落实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能人大户、村组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群体自主创业。组织实施以“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为内容的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新一轮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4、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拓展持续发展新空间。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100平方公里城市主
—16—
功能区、100平方公里沿江开发区、100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组团,挖掘内在发展潜力,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按照“做强主城区、做大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辐射中心村”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围绕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改造提升主城区,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彰显特色。大力实施港城联动开发战略,推动沿江开发区与城市主功能区空间融合、产业互动、功能互补。全面启动3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建设,以生态宜居、现代商务、科教文化为重点,推动实施一批功能性、标志性重大工程,初步建成滨江新城核心区。各镇要围绕全市发展布局,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放大优势,形成特色。高度重视中心村规划建设,增强中心村集聚配套承载能力。
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按照建设现代化城镇的要求,全面加强道路、供电、供气、供水、数字电视、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提升集约利用水平。加快苏中江都机场、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京沪和宁通高速扩容、新淮江路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强市域路网配套建设,打造苏中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不断增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有利
—17—
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全市所有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扩大规模,规范运作,置换出的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城镇发展。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行净地上市、计划上市。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做大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实行财政资金、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三资联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安置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力度,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让有条件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加快城镇化进程。
5、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提升全面发展新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让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增进民生幸福。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抓紧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如期实现。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努力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农
—18—
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构建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养老“六大体系”。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统筹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相衔接的保障网。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镇新就业人员的住房条件。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子,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格局,使养老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强化源头防范控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做到关口前移、规避风险。健
—19—
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完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有效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深入开展“平安法治江都”建设,确保社会稳定有序、健康运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突出抓好新建社区、流动人员、特殊群体和互联网等管理,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模式,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新江都精神,更加重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全面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和生产,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不断提升江都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政治权益。健全民主制度,—20—
扩大基层民主,丰富民主形式,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管理,加大政务、企务、事务、村务公开力度,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各方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开展“六五普法”,不断加强法治教育,确保法治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继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工作。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仅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江都党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1—
1、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创建活动,积极创新学习载体,用5年时间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一次轮训,积极营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大力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争当先锋,在创新发展中敢为人先,在跨越发展中勇于超越。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重品行、重实绩、重民意的正确导向,扩大提名、考察、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加大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推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竞争上岗,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更加注重基层一线干部的培养使用,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资源配置机制,对重要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试行部分职务聘任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职务任期、辞职等制度。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22—
加大选拔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两委”正职的力度,并择优选拔进入镇级领导班子、列为市后备干部,调动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关心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勤政为民、创先争优。
3、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技能型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切实加强“三强”型(政治素质强、致富本领强、带富能力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关爱帮扶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制度化,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生活待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科学发展争一流”、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带动形成全社会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
4、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民意,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做到求真务实,切实提高执行力,坚持不懈地干大多数人受益的事,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基层、落到
—23—
实处。切实抓好惩防体系完善和落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巩固党政齐抓共管、群众支持参与的良好局面。放大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效应,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增强党的活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新、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新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伟大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奋力争先,为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江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24—
第二篇:第十二次党代会
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5月8日,市委讲师团主任***为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生动翔实的宣讲,***主任的宣讲让我深刻认识到:
省党代会的报告对今后五年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路,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要求。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重点是学习王三运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的讲话。“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富民兴民,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新跨越”,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主题,也是我省今后五年全部工作的主题。
作为一名**系统的干部职工,我们的思想要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为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要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
第三,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税收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总之,作为一名交通人,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我们不但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
第三篇:第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第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重召开。大会上回顾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并确定了对今后五年青海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通过观看电视直播、学习代表上一次党代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我全体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的认真讨论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体感觉干部所作的报告鼓舞人心,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必将不同凡响,各民族将更加团结一致,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更加蓬勃。通过深入学习,结合当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工作情况,达成统一认识,对本次党代会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
二、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坚持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 1 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认识水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
我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臵,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主管部门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在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出发点。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但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时事,关注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政策改革形势。只有充分认清形势,才能摆正位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结合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
第四篇: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学习州县党代会
心得体会
钱忠进(2011年11月30日)
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紧紧围绕推进甘南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题,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把实施“产业富州”战略、建设“多元甘南”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之一,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科学部署,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将做大做强以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中医药和优势矿产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多元支撑、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甘南的一个基本州情。构建多元支撑、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的本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辟一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并提出了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总体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风从东方来,草原满目春。党和国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地处西部、资源丰富的甘南促进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无限机遇在眼前,跨越发展应当先。2009年,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突破性地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在社会进步的康庄大道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甘南既非“中心”,又非“两翼”,但在“组团发展”中突出特色魅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在位于“世界屋脊”东端的这片美丽的草地上绘就新图,已不仅仅只是个梦想,而且是正确的选择和唯一的出路。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打造区域功能组团,把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扶贫攻坚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支持甘南等“两州两市”及国扶贫困县,发挥旅游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组团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激活每一个特色经济细胞,支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经济。甘南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是全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较之其他地方发展较快,资源秉赋较好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甘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通过“十一五”的发展,甘南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形成了以水电、旅游、矿产、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支柱
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南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为构建具有甘南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成绩与困难并存,喜悦和忧患同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年来甘南特色优势产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层次低、规模小、品牌不响等问题,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另外,不管是从发展阶段或发展的层次,与全省、全国相比,甘南在总体上仍属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发展方式上,特色产业发展虽已起步,部分领域提升较快,但规模小、层次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差,一产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小型的家庭式自然经济仍然突出,集体经营、规模经营发展不够,二产所占比重低,结构不合理,三产方面,虽然近年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但受交通、能源、技术等方面制约,其支撑力仍然不强。
“成长中的烦恼”,根子在发展的不足,源于发展方式的不科学。目前,我州产业发展的现状是,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优势效应尚不明显。因此,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向新型现代工业化道路迈进时,甘南还处在改造传统农牧业、推进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只有通过加快构建多元支撑、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建设“多元甘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全局问题;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建设“多元甘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以魏建荣同志为书记的第十一届州委准确判断全国全省发展形势、立足甘南州情、应对时代课题的战略安排,是心系群众、情牵民生的智慧结晶。
特色是发展的最大动力。建设“多元甘南”,要继续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放在战略地位,要紧紧依靠固有的优势资源,以旅游产业为重点,加快多元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培育壮大以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中医药和环保级别高的矿业等为重点的支撑产业,要以旅游业龙头带动,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州国民经济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
绿色,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多元甘南”,要以水电开发为基础,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开发,把甘南建成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工业基地。要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产值上千万上亿元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企业,把甘南建成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要依托我州丰富的藏中药材资源和藏药研发优势,重点抓好一批新兴产业,形成多元支撑、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建设“多元甘南”,要有合作意识,要努力形成发展的合力。没有合作也就没有合力,没有良性互动。各地区、各部门要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全州一盘棋,不能各自为
阵,只顾竞争超越,不顾团结协作。建设“多元甘南”,需要“马走日,相走田,炮打一溜烟”的各负其责,走好每着棋,更需要考虑全州的整体发展,走好全州一盘棋。能否走好各自的每着棋、走好全州一盘棋,检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尽力为之。
观念落后比经济落后更可怕。建设“多元甘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尤其是要注意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思想解放程度决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聚全社会的智慧,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要把发展的大厦建立在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的牢固基础上,坚持抓住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来招商引资、布局产业,以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带动产业提升,为实现跨越发展装上发动机和助推器。
跨越发展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再创辉煌。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产业富州”战略,创新思想观念,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求突破、求特色,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特色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形成推进甘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合力。
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合作隆重召开。州委副书记、州长毛生武主持大会,316名党
代表出席大会。
甘南州委书记魏建荣代表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迎接建州60周年为契机,全面开创甘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的报告。
魏建荣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他说,五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圆满完成了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促进发展的五年;是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战胜灾害、攻坚克难的五年;是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康的五年。
魏建荣指出,未来五年,是实现甘南跨越式发展新的重要历史时期,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旅游
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五大战略,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大开发进程,加快高原多元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我州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社会和谐。魏建荣强调,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州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到2016年达到1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长35%,五年累计达到15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长,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初具规模,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维护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努力建设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
甘南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结束后,柳林小学党支部迅速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魏建荣书记的工作报告中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夯实措施,共同谋划各项工作新思路,立足实际,创新创业,为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甘南”的宏伟目标,为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指明了前进的方
向,令人振奋而又催人奋进。
第五篇: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八大突出亮点
省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新征程。强卫同志代表十一届省委所做的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立意高远,总揽全局,集中体现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智慧,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新青海建设的政治宣言,是未来五年指导全省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归结起来,《报告》有以下八大突出亮点。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在发展历程上,讲成就讲经验。《报告》以“两个新”,高度概括了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局面,开辟了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新境界,即“八个面对、八个坚持、八个新”。过去的五年,是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比如,2006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641.1亿元,2011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34.72亿元;我省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1.7倍和2倍。这五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办好青海的事情,必须把中央精神与省情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争取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解放思想与真抓实干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扩大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绿色发展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加快发展与维护稳定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宝贵经验。
从新青海到新生活,在发展目标上,讲统筹讲提升。省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目前,我们已经胜利完成“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新青海建设站到了新的更高起点上。省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在全面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六个新特点”和人民群众对发展提出的“八个新要求”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两新”奋斗目标,明确要求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实现“八个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特色产业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政治文明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显著提升,生态文明显著提升,青海形象显著提升,党的建设显著提升。“两新”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的题中之义。新青海、新生活,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建设新青海,重在“强省”;创造新生活,旨在“富民”。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战略思想。从新青海到新生活,彰显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根本目的。这是省十二次党代会的最大亮点,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又反映了治青理政战略目标的全面提升。
从青海意识到新青海精神,在发展源泉上,讲信心讲干劲。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是激励全省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青海人民在建设新青海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新青海精神,是对青海意识的拓展与升华。《报告》指出,新青海精神主要包括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新青海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海的生动体现,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强烈愿望,表现出高原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迈情怀。新青海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地域特色,与长期形成的“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实现“两新”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激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前行的豪情,进一步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斗志,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信心。
从青海到兄弟省份,在发展对比上,讲差距讲赶追。《报告》明确指出,虽然纵向比,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横向比,青海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的清醒把握和理性认识,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高度责任和百倍信心。《报告》进一步指出,当前我们的工作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的确,青海自然条件艰苦,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追赶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不够仍然是青海最大的省情。但青海人口基数小、人均投资强度较大,国家支持帮助较多,我们完全有条件、完全有能力进行赶追。面对全国千帆竞渡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展示跨越赶追的新气象,找准差距和优势所在,求新思变、敢为人先,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以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加快发展、融入全国、走向世界。
从“三大历史任务”到“四个坚持”、“四个发展”,在发展思路上,讲特色讲创新。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推进三大历史任务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概括了青海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积极践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支撑、特色引领、集聚带动、协调推进,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不断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这个总体思路,明确了青海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历史任务、路径方法和精神动力,继承了历届省委治青理政的成功经验,凝聚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心血智慧,经受了实践检验,得到了广泛认同。这一总体思路,其核心就是“四个坚持”和“四个发展”;这一总体思路,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如何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这一总体思路,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鲜明的青海特色,富有探索性创新性。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和发展。
从“三大重要战略地位”到“三大区战略部署”,在发展支撑上,讲重点讲路径。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立足资源、生态、稳定三大重要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关系,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三大区”战略部署,即要全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三大区”战略部署,对应着资源、生态、稳定三大重要战略地位,是对三大重要战略地位的强化与落实。实施“三大区”战略,既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又是青海增强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既是对省情认识的再深化,又是实现“两新”目标的关键支撑;既是今后全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又是建设新青海的必由之路。
从党员到领导干部,在发展保证上,讲根本讲党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根本保证。《报告》指出,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重点在教育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上下功夫;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着力建设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着力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要不断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强化抓基层、打基础、强一线的工作理念,推动基层组织主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深度融合;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始终做到决策为了人民,工作依靠人民,成果人民共享,把“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唯有如此,才能为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从新形势到新任务,在发展要求上,讲素质讲能力。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科学发展是主题,改革开放是动力,幸福美好是目的。当前,青海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卫书记在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在我们身后,是568万百姓期待的目光;在我们肩上,是富民强省的千钧重担。进而提出了“六讲六表率”的新要求,即讲政治,做立场坚定、行动坚决的表率;讲宗旨,做联系群众、一心为民的表率;讲实干,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表率;讲团结,做维护大局、增进和谐的表率;讲学习,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讲廉洁,做修身立德,勤政廉政的表率。这些要求,既是对新一届省委班子提出的,更是全省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基本遵循。只有做到这些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才能昂扬奋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完成好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让青海各族人民满意。
(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作者: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