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姓心中的好民警
百姓心中的好民警
——**公安局***派出所户籍民警***同志
***同志是*****公安局***派出所户籍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被群众视为身边的“活字典”、“贴心人”和“保护神”。
2001年,4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委书记李长春在***接见***先进事迹报告团时,紧紧握住***的手说:“我感到,你的事迹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三个代表’要求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你是‘活字典’,对管辖的地区了如指掌;你是‘贴心人’,群众有难事找警察;你是‘保护神’,保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李长春书记指出:“你的事迹不仅要在公安系统很好推广,也是全省各条战线公职人员应该学习的。”
5月20 日,前公安部长贾春旺在接见***时,称赞***事迹是整个公安队伍的光荣。***是全国公安战线一面旗帜。号召全国公安向他学习。
从2000年九月份开始,《***日报》、《人民公安报》等报都在头版头条或头版显著位置,不惜版面报道***的事迹,广东电视台将他的事迹拍成两集专题片,在黄金时间播放,中央电视台也将他的事迹拍成新闻。199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1年荣立个人一等功,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爱民模范”称号。二00三年七月被中共***委授予全省“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被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光荣出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敬岗爱业 成为辖区“活字典”
***从警二十年,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可亲、可敬。
他管辖的地段,有常住人口12420多人,占***派出所辖区常住人口的一半。由于该地段是老城区,街巷很不规范,楼院比较繁杂。为了掌握辖区情况,二十年来,***经常放弃节假日,一有空就扎到辖区去。起初,有些群众对民警上门很不理解,有时想入屋去与居民聊聊天,任凭你再三敲门,有的住户就是懒得开门。对此,***并没有心灰意冷,他凭着自己的诚心和耐心争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盛夏,榕树下常有三五成群的居民围坐在一起纳凉、聊天,他就不失时机地前去凑热闹,与他们拉家常,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严冬,见有老大爷老大娘围着火盘取暖,他也加入其中,问寒问暖;每逢放学,学校门口车水马龙,学生过马路不安全,他就站在马路口,护送学生过马路;辖区孤寡老人病了,他送他们去看病,还亲自动手煮药。凡是能帮上忙的,他都主动帮。时间长了,群众逐渐喜欢上这位身材高大,又时时笑容满脸的警察了,都乐意跟他说心里话。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上,常有些阿婆或老伯将他拉到一边,一五一十地给他讲述着周围新近发生的事。无论白天或是黑夜,无论敲谁的门,主人都热情地将他请进,端茶递水。群众的信任,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他索性将休息的时间全部搭进去,把辖区的街巷、住户分布、商店位置等等全部绘成示意图,并作了标记,然后挨家挨户登门,了解各个家庭的人员姓名、年龄、职业、性格爱好、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加深记忆,他衣袋里经常装着一些写着辖区居民家庭情况的小纸片,一有空就拿出来默记。时间一长,辖区的情况他背得滚瓜烂熟,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字典”。1999年8月,该分局对户籍民警进行考试,***无论笔试还是口试都得了满分。刚调到该局工作不久的一名副政委,为验证两个100分的含金量,从***分管的辖区户籍中随机抽出30户,问家庭成员姓名、职业、门牌号码等等,***都一字不差全答对了,这位领导连声称赞:“了不起!了不起!”同年3月,有一名从东莞来的中年人到派出所寻找一个失去联系二十几年的亲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一听到要找的人,***张口就说出此人住所的门牌号码、家庭情况,并亲自带他上门与亲人相见。这位中年人紧紧地握着***的手,激动地说:“我这次来***是想碰碰运气,别人对我说‘有困难找警察’,我半信半疑,现在我信了,***的警察了不起!”周围的群众对这位中年人说:“你找对人了,***是我们辖区的‘活字典’啊!” 痴情不改 做群众的贴心人
在**一带,无论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还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亲切地称呼***同志为***。在街道老百姓心中,他是新时期的马天民、活雷锋!
有一位孤寡老人,名叫***,是五十年代的全国劳模,1955年曾出席过全国劳模大会,但由于晚年体弱多病,又没有亲人照顾,生活十分困难。从1990年开始,***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这副担子。
***的家庭并不富裕,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又分居两地多年,1990年妻子好不容易才调到***,然而,1991年就下岗了,一直靠摆地摊挣几个钱来共同维持家庭生活。为了生活,***克制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用,从来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他中午煮了稀饭吃不完,晚上热了再吃,如果晚上还吃不完,第二天早上加进一把盐煮开以后当早餐;他看病不敢上大医院,嫌那里的药贵,自己到小门诊看病拿药;他结婚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带过老婆孩子去宾馆酒楼喝过一次早茶;家里一天三顿,常常是炒一个青菜,煎一些咸鱼就过一餐。他将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拿去帮***老人,购买柴米油盐或其它生活用品。***家里有点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给***老人送去一份。过年过节,总是特别吩咐爱人给***老人煮一锅靓汤。每逢***老人生病,***就用单车送她到医院看病,回来后还帮她煮药、喂药。有一天深夜,***老人突然发高烧,呻吟声惊醒了邻居,邻居急忙通知***,他赶来后,用手摸一下她的额头,吓了一跳,转身就往外跑。他敲了好几家药店的门,才将退烧药买回来,小心翼翼地给***老人喂完药后,又不停地更换湿毛巾帮她敷额头降温。就这样,围着***老人的身边干这干那,一直忙到天亮。9月9日,是***老人的生日,也是老人家最开心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都早早带她去环境优雅的海湾宾馆喝早茶。十年来,从不间断。服务员还以为他们是母子俩,每次见面都称赞***老人有福气,养个这么孝顺的儿子。去年8月初,***一拿到工资,就买来一袋大米,并拿出200元钱送到***老人手中,然后动手将屋里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又帮她梳头洗脸。86岁的阿婆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紧紧地握住***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能活到八十几岁,心里满足了。我虽然没儿没女,但我十年来,享受的是有儿有女也不一定能享受得到的福,实在是辛苦你了,如果我在哪一天闭上了眼睛,你也不用伤心,我***遇上你这位大好人,已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好人有好报,希望上天报应给你多福多寿。”老人边说,泪水边滚滚而下。十年来,***已经完全把这位老人当作自己的母亲,他希望再照顾她十年、二十年!可惜,只过三天,这位老人家含着幸福的笑容,安祥地走了。顷刻间***像失去一位至亲的人,忍不住放声痛哭了一场。
到殡仪馆送别***老人那天,***心如刀割,发呆地望着老人家的遗体,久久不肯离去。
照顾***老人十年,***也年过半百了,本应该好好休息了,可是他又像照顾***老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起辖区另一位82岁的五保户老人何秀娟,何阿婆说眼睛不舒服,他立刻去买回58元一支的眼药水;得知阿婆胃口不好,他亲自到市场买回鲜鱼为她煮汤。
***就是这样,知道谁需要帮助,他就挺身而出;知道谁有困难,他就伸出援手。2003年6月,***在报上得知家住创新路7号的***,面上长了一个良性大肿瘤,将整个面部都遮住了,邻居都看不起她,十年前曾到医院看过,需要5万元动手术,由于生活困难,一直无法切除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 ***家中看望,并当场捐给***300元。回到派出所,他马上与***派出所林文支所长商量,动员全所民警捐了1000元。随后,***又亲自到市十二中学、市五小、市二十三小、市一小等学校与校领导联系,希望可以为***提供帮助。在***的努力下,这几间学校共捐出2万多元。此外,***还到处奔走,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捐款,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为她筹够了动手术所需的费用。在***动完手术在医院住院期间,***也多次到医院看望她,非常关心她的手术情况。***一家人逢人就说,我们这次真的遇到贵人了,土梅的病整整拖了十年,一家人无法抬起头做人,又没有钱医治,***真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哪!
他就是这样一位心中永远装着群众,时刻将群众的事看成自己的事,将群众的困难看成自己的困难,将群众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的好民警。二十年来,***不仅仅关心、照顾过十几位老人,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辖区这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他尽管天天都在辖区转,但还惟恐听不齐群众的呼声,于是分别在辖区最显眼的位置挂了五个“***信箱”,用来收集群众意见。
2000年10月,有几名群众给***写信,提到三横巷有一口七十多年历史的古井,年久失修,井口周围破破烂烂,曾有几名小孩失足跌落古井。这口养育了几代人的古井,每逢停水停电,就成为附近几百户人家的水源,老百姓对它很有感情,不忍心废弃,希望***牵头维修。***接信后,仅用十天时间就筹集齐资金,将古井修葺一新,成为小巷内一个亮丽的景点。老百姓特意树了一块刻着“警民井”几个大字的石碑,镶嵌于护栏上,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位好民警。红新一横巷有一条200多米长的排水沟,占据在一米来宽的小巷中间,环绕着70多户的屋前屋后。既不安全,又不卫生。因为这里是老城区,相当多的居民家中没有厕所,一些小孩夜晚就在排水沟里拉屎拉尿,以至整条水沟臭气熏天。群众给***写信,请他牵头将明沟改为暗沟。这项工作涉及70几户人家,需要资金2万多元,而且还要与有关部门协调。这本来不是公安的事,***完全可以将它推给街道办或者居委会,可是***却认为这是群众对公安的信任,把它当作份内事来办。他亲自召开群众动员会筹集资金,请人打预算,请施工队施工,样样事都亲力亲为。在施工的40天时间里,无论白天黑夜,群众都能在工地上见他忙碌的身影。他不慎患了重感冒,发高烧,刚到医院打完针,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将环绕屋前屋后,高低不平的臭水沟变成了暗沟,路面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圆了70几户居民的梦。从此以后,在这里再也闻不到令人厌恶的臭气了。
为了使我市下岗和贫困群众能够学习到电脑知识,尽快适应环境,重新找到工作,从2002年9月开始,***和***丽华电脑培训中心联系,举办了“***电脑培训班”,专门为下岗职工、残疾人和特困人士提供免费电脑培训,至现在为止,共为430多名下岗职工、残疾人和特困人士进行了免费电脑培训,不少参加“***电脑培训班”的人士已经找到了工作。
在三横巷有一条三、四百米的烂路,由于这里集中着三间中小学,是学生的上下课必经之路,每逢下雨,这条路就坑洼不平,到处积水,给学生造成诸多不便。2003年初,***亲自去找区委胡书记要求帮助解决,把烂路建成硬底化。胡书记对此非常重视,指示建设局要尽快落实。***也多次找建设局领导商量。6月20日,建设局局长亲自去现场查看,估计需要资金约10万元。7月15日,市政府正式将该路段定为拆迁地区,准备全部进行改造。
二十多年来,***是那样平易近人,乐于助人。辖区的群众不论男女老少都已经养成了有困难找***的习惯。红新路一棵20年树龄的大树倾斜,居民想了很多办法都未能扶正,有人建议找***,***立刻去请园林部门的同志将大树扶正;家住92号的,她的丈夫突然暴病死在家里,一时乱了手脚,不知所措。后来听邻居的建议,打电话给***,***闻讯,马上赶到她家,帮助她将其丈夫的后事办得妥妥当当;街的寡妇招大姐,她那上初中的儿子无心读书,因一次逃学被招大姐骂了一顿,离家出走。哭得死去活来的招大姐找***帮忙,***连晚饭也顾不上吃,一直找到第二天凌晨二时多,直到将招大姐的儿子找回为止;在街道里,有时婆媳吵架,家公也找***去调解……
***成了辖区群众有求必应的“**”。他为百姓做的好事,数也数不完。被群众视为他们身边最可亲、最可敬、最值得信赖的人。
真诚所至 感化“浪子”回头
***为人真诚,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待失足人员宛如亲兄弟,有十多名“两劳”释放人员在他的帮助下,走向了新生。
***分管的辖区有一名青年叫***,十多年前,因为扒窃被他捉住,送去劳改三年,临走前,***发疯般狂叫:“***,你等着瞧!我出来以后一定杀死你全家!解我心头之恨!”他解除劳教后,***的家人都提心吊胆,怕他有朝一日真的来报复。***由于生活没有着落,情绪极低落,曾产生重操旧业的念头。***掌握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去找他,结果不但进不了门,还被他凶神恶煞地骂了一顿。周围的群众见***好心得不到好报,对他说:“***,你不要理他了,让我们教训他一顿。”***好不容易才劝住大家。当天晚上,***的亲戚朋友知道***去找***了,专程到他家,对他说:“***是***街一带出名的烂仔,什么事都干得出,他不来找你麻烦已经阿弥陀佛了,你去找他,可要当心啊。”大家七口八舌劝***不要管这事了。当晚,***一夜都睡不着。心想,***还很年轻,如果任由他这样自暴自弃,迟早有一天又要进监狱。自己是人民警察,转化工作是自己的职责,如果自己不管这件事,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群众,有愧这身庄严的警服。***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第二天,天还未亮,***就到***家敲门了,但无论怎么敲,***不但不肯开门,而且仍然破口大骂。门进不去,***就站在门外,苦口婆心地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就这样,一连三天,声喉都讲到沙哑了。第四天,***好不情愿地将大门打开,满脸怒气指着***的鼻子,大声责骂:“***,你这个衰人,我被你害死了!左邻右舍的人见我像见鬼一样躲避我,亲戚朋友有多远避多远,我想去打工,老板知道 我是劳教回来的,又不要我,我活着一点意义也没有啦!”骂完后,双手紧紧抱着头,蹲在地上放声大哭。***等他将委屈全部哭出来后,再心平气和与他谈开,得知他在劳教所学过木工、电工,于是,建议他从事房屋装修。***说社会上没有人相信他,***拍着胸口说帮他介绍第一宗生意。他半信半疑,一上星期后,***说服朋友,将准备给别人装修的一间商店让***装修。***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他进场开工后,***又经常去工地看望他,鼓励他,他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起劲,常常是早出晚归。由于他手工好,价钱又合理,自此以后生意一宗接一宗。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气的装修老板。后来,他经常对人说:“我能有今天,全靠***。”现在的***成了辖区群防群治的积极分子,很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出钱又出力,周围的群众都称赞他是个好青年。另外一名青年蔡帝钦,因为参与盗窃,被送去劳改,回来后,找不到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在彷徨之际,一些走私、贩毒的人多次上门,要拉他下水。***知道后,经常上门找他谈心,得知他生活很困难,到了走投无路的边缘了,***心急如焚,四处托亲戚朋友帮他找工作;得知他几年来一直挂念着劳改前与他谈恋爱的女朋友时,***亲自找到这位女青年,做通她家人的思想工作,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得知他做生意失败,沦落街头靠骑三轮车搭客为生,***将爱人留下来买奶粉给儿子和一家人的生活费共300元,硬塞给他。从此改做海鲜生意,几年后,成为有几十万身家的老板。1999年,***单位集资建房,他知道后,专程上门,要送几万元给***,说是要连本带利还十年前的300元钱,***婉转谢绝,蔡帝钦深有感触地说:“你是世上少有的好人,看来我欠你的恩情,一生一世也还不了啦!” 全心全意 做辖区的“保护神”
***分管的辖区是**最古老的城区,街巷狭窄,弯弯曲曲,象一个迷宫阵。小偷小摸瞄准这复杂地形,常常“光顾”。尽管***每天晚上都带着联防队巡逻,但有时还是防不胜防。如何有效地搞好辖区的治安,成了***多年来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1999年初,**公安机关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保百家安”的“四百”活动,**公安局吴华立局长亲自挂点该派出所,经常鼓励民警对治安问题多调查研究,多想办法,走群众路线,大胆实践。受吴华立局长指导思想的启发,***对治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认定: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是搞好社区治安的最好办法。他选择***三横巷作试点。并将这个设想向所长、指导员汇报,得到两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但群众的思想工作不好做,一些人认为治安是公安部门的事,老百姓天天忙忙碌碌,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好,哪有那么多精力帮公安管治安?为了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他挨家挨户上门找群众,有一户就上门十一次,所长、指导员也亲自到辖区帮助做工作。那段日子,***父亲因病住院,他经常是匆匆忙忙去医院看一眼父亲,又急匆匆回到辖区做群众思想工作。6月20日傍晚,***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急救室抢救,他的兄弟姐妹全部聚集在急救室门外,母亲两眼泪汪汪,不停地呼唤着父亲的名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救室大门上面的红灯还亮着,母亲那催人泪下的呼唤 声,使在场的人心情更加沉重,个个泪流满面。这天上午,***已挨家挨户约定三横巷几十户群众晚上八点钟集中开会,离开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去还是不去?他心里很矛盾。心想,如果这个时候离去,母亲肯定更加伤心,大家都会说他不孝;如果不去,好不容易聚集的几十户群众就这样散去,不但联防的计划落空,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将来的工作就更难开展。七时四十分,***忍不住将预先约好开群众大会的事告诉母亲,并保证一小时后返回医院。知子莫若母,他母亲虽然很不情愿他这个时候离去,但她知道儿子做事执著,还是点了头。
那天晚上,群众来得很齐,小巷坐得满满的,他将联防的意义讲透,又请几名积极分子表态,会议比预期效果还要好,第一支群防群治的队伍就是这天晚上组建起来的。每户都愿意抽一名退休的大伯或大娘组成联防巡逻队,维护本地段治安。开完会,已经是九时三十分,***快步如流星地往医院跑,可是去迟了一步,一家人围着他母亲早已哭成一团,他父亲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妹妹哭着告诉***:“爸爸临走前反复叫着你的名字,想见你,但见不到,他是叫着你的名字,离我们而去的。”***听完,双脚一软,不由自主地瘫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的付出,换来了群防群治试点工作的成功。自从这支联防队伍开始巡逻以来,该地段一派太平,近两年时间了,从未发生过一宗案件,省、市公安部门领导对发动群众搞群防群治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参加群防群治的群众由被动变主动,三横巷以外的群众越来越多人申请加入这个联防组织,使联防的范围不断扩大。红新路一带的居民见到***三横巷群众联防带来家家宁宁,用不着多动员,也积极筹备规模更大的群防群治队伍。***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顾不上歇息一下,又和所长、指导员一起到辖区最大的企业***渔业公司,找公司有关领导,在1000多户人居住的宿舍群,建成了可同时容纳300辆摩托车的大型保管站,使从前散落在屋前屋后,经常被盗的摩托车有了安全的“家”,失窃现象直线下降;紧跟着又帮助***海运集团、***水运公司等单位在宿舍区建立封闭式管理,再也没有发生失窃现象。与此同时,指导学校成立了护校队,避免了学生受社会不法之徒的干扰;暑假,还组织100名少先队员参加“红领巾巡逻队”,从小培养他们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点、线、面的防范网络建起来后,不但有效地控制了地区的发案,而且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治安意识。2001年8月28日,有一名男青年在***路抢走一名行人的手机,向人民南路方向逃走,被巡逻的居民发现,立即吹响哨子,周边的店铺老板、居民听到哨子声,知道有情况,立即行动起来,加入追赶行列,一下子就有二十多人,叫喊声震耳欲聋,吓得小偷赶紧扔下手机,仓惶逃窜,但最终还是被群众捉住,扭送到派出所。从***出差到***的一名干部,见到这场面,深有感触地说:“***群众的觉悟真高啊!”
位于创新路71号的“碧海花园”商品房住宅区,刚建成工程后老板就不知去向,一直以来都没水没电,治安非常混乱,群众叫苦不堪。2003年5月,有群众通过“***信箱”向***同志反映这一情况,尽管这一地区不是***所管的辖区,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上回所与领导商量解决办法。随后又亲自上门与住户商议,住户白天不在家,就晚上去,一栋九层高的楼房,他不知上上下下赶了多少回,流了多少汗。经过***的不懈努力,很快就筹集好资金,在该住宅区建立了门卫,并组织有关人员安装好了水电。近两个月内,该住宅区没有发生过打架和盗窃案件。风雨同路 人民群众热爱***
1996年除夕之夜,辖区杨嫂的儿子毒瘾发作,将家里的电视机等值钱的东西从楼上搬到楼下,准备拿去换钱买毒品。杨嫂哭着给***打电话。仅几分钟,***就来了,经过耐心细致地做杨嫂儿子的思想工作,终于促使杨嫂的儿子把东西搬回楼上,并答应去戒毒。此时,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劳碌了一天,已精疲力尽的***下楼时一脚踩空,滚了下来。他怕在场的人担心,想马上站起来,可是右脚就是不听使,痛得钻心。周围的群众见到后,急忙找来三轮车,要送他去医院,他婉言谢绝了,人们只好将他送回家。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派出所领导知道***跌伤,都很焦急。天刚亮,陈副所长和民警小郑就开车将他护送到霞山骨伤科医院,值班护士见***跌伤,赶快通知在家休息的黄医生。正准备带家人去逛公园的黄医生,听到民警脚伤的消息,立即返回医院,经拍片证实***右脚掌粉碎性骨折。***跌伤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路一带,上门看望的群众络绎不绝,不足十平方的客厅便挤了十多名群众。***四横巷刑满释放人员邓日龙,带来祖传秘方药酒,亲自动手帮他擦敷;**航运公司保卫科陈科长、**十二中校长亲自带着医生上门诊治。年过七
十、满头白发的退休干部陈玉英大姐听说四十多公里外的太平镇有一名驳骨医生医术很高明,天刚蒙蒙亮,她就独自乘坐公共汽车到太平镇,再翻山越岭在一座小山村里找到这位医生,起初医生说大年初二不出诊,最快也要初八才行。这时陈玉英大姐含着泪水恳求这位医生说:“跌伤脚的不是我的家人,是一位好民警,他常年累月为我们百姓做好多好多好事,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我们整条街的人一天也离不开他,我是代表大家来请你的,请你看在我一把年纪的份上,体谅我们的心情,就辛苦一趟吧。”老人家言词恳切,深深打动了老中医的心。他心想,这位民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此深得群众的爱戴。于是,他欣然背起药箱,跟着陈大姐坐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家。医生在帮***敷药时亲眼看到一位年近九十岁的阿婆,用三层纸包着一块年糕送给***,说是年前乡下的亲戚送来的,自己舍不得吃,亲自剥开来送到***嘴边,一定要等他吃完才走。医生一眼就看出这块年糕已经有些发霉变质了,可是***却吃得津津有味,并不停地点着头说:“味道很好,味道很好。”乐得阿婆嘴都合不拢。这动人的情景再次感染了这位医生。他细心地为***诊断,并敷好中药,不肯收一分钱,便走了。他临走前还留下联系电话,反复嘱咐:“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我。我会马上来的。”
今年春节前夕,住在红新路二横巷91岁的莫阿婆得了重病,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家里人张罗着为她准备后事。春节这天,她突然醒了过来,对一直守候在她身旁的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想见***。***来了,阿婆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封小“利是”封递给***,非常吃力地说:“我不行了,我要将90多年的福气送给你,保佑你这位好人一生平安,长命百岁。”莫阿婆的话将在场每一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有一次***到***出差时把脚扭伤了,脚肿得很利害,无法走路。回来后很多群众自发去看望他,一位老人埋怨***说“你以前每次出远门,我都偷偷到庙里求菩萨保佑你,这次你去***不告诉我,我没有为你求平安符,害得你受伤了。”虽然这位老人的话带有迷信思想,但却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那种真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换来的。
二十年来,辖区群众已将这位警察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了。
***同志在日常的工作中,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公安机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是一个非常亮丽的“窗口”,100个“***信箱”延伸了这个窗口,他把公安机关的服务关口向前移,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为了给群众送一个身份证可以走四、五次,他管辖的***路要搬迁,很多群众要转户口,他不厌其烦地为需要帮忙的群众办理。
孟子说过:“乐民之民也,民乐其乐;忧民之忧也,民也忧其忧。”二十多年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的精神已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上,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其一言一行,使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身边,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
第二篇:百姓心中的好支书
百姓心中的好支书
——记上石桥镇坑坡湖村支部书记程建
在上石桥镇坑坡湖村的田间地头,村民院内,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一个耿直,谦和,热情的青年,提起他,村民们都会翘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他就是坑坡湖村进村不满四年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程建同志。在全体村民的心目中,程支书是一位原则性强,忠肯正直,雷利风行,敢于吃苦,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年轻有为的好干部。
独挑重担,带活班子。
坑坡湖村工12个村民组,2000多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各项基础几乎为零,是全镇有名的老大难村。2011年9月,他回乡探亲,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坑坡湖村委缺少人手,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他不顾亲朋好友及家人的好言相劝,放弃高薪聘请,不计报酬,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担任村委委员,成了一名普通的村官。时任坑坡湖村的老支书。由于年岁已高、体弱多病,已离职在家。程建同志名为村委,实为支书。村里的大小事务,他都身先士卒,件件亲自过问。在他上任的期间。他诚恳地登门拜访全村老干部、老党员、向他们促膝谈心,认真听取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赢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积极组织党员、组长、座谈、讨论、筹建两委班子,确立村务工作思路、方案的保证村务工作顺利开展。记得2013年,村两委班子处于较乱的状态,所有事务均由他一人承担,老天又久旱无雨,眼望农民的秧苗即将枯死,无水可保。他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带领村民,经过四天五夜的看守,脸上蚊子咬起保,手上磨起了泡,终于将渠水由上石桥镇高棚村途径的王老营村、白塔集村、旭光村引至我村的田间,池塘。确保了秧田用水,沿线村民鞭炮齐鸣、共同庆祝。
党难攻坚、夯实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保证发展是关键,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他走组串户,上访下问、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夯实基础。
万事开头难。在我村没有家底,一盘散沙;他本人没有关系,没有帮手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举步维艰,但倔强的他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勇敢地面对,积极想办法,跑项目,自筹资金,形成合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拼搏,终于初见成效。他本人也于2014年6月正式被镇政府任命为村支部书记。
(一)狠抓交通,改善出行。2012年3月,他带领群众自筹资金10万余元,沙石硬化龙庙岗、楼西两组公路1500米,改变了两组历史上无路可走的局面。2012年2月他亲自带队,实地查看,反复斟酌,定位放线,历时20天打通天梓树、杈子树,河沿、余寨四组沙石硬化路1800米。始建于1974年的坑坡湖排涝河大桥,因年久失修,河水冲涮,于2013年5月整体垮塌,他一边积极组织群众设立出险标志,开通便道,方面村民出行;一边及时上报险情,争取项目,经多方努力大桥于2013年10月开工,2014年3月全面竣工,共投资80万元,施工顺利,无安全事故发生,沿线村民欢呼雀舞。2014年4月他又争取项目,顺利贯通杈子树、大梓树、河沿、余寨四组水泥硬化路1400米。2014年5月、2014年10月分别水泥硬化前地、后地、楼西、龙庙岗四组公路2400米。至此解决了我村所有居民组村民的出行问题,全体出门拍手称快。
(二)强化水利,节能增收。我村地形复杂,农灌用水异常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3年9月他又积极联系上级部门耗资252.37万元。建大型提灌站一座。2014年5月建U型渠11公里,大塘一口。2014年4月分别解决楼西组、龙庙岗组提水灌溉问题,他自掏腰包,出资1万余元,更新了提灌设备,大大地改善了全村的农业用水问题。为农民的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电力,服务百姓。电压低、线路老化。一直是围扰全村百姓的头痛事,且不说空调带不动、就连做饭也煮不熟。为了解决电力问题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在2013年6月顺利完成河沿、大梓树、余寨三组改四线工作。2014年4月为前地、后地增加座变电器一台,2014年9月斗店组座变器一台,为村民送去了光明,带来了温暖。
(四)关爱群众,共建和谐。工作之余,他总能走组串户,嘘寒问暖。哪家老人没吃的,哪家孩子上大学,哪户村民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探视看望、亲力亲为、无一遗漏,老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管得宽的小支书”。相信在这位“管得宽的小支书”的带领下,经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坑坡湖村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上石桥镇坑坡湖村村民
第三篇:百姓心中的
百姓心中的“文化加油站”
——小记xx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
xx乡成立于xx年x月x日。地处xx,与著名的xx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xx,人间仙景xxx、xxx奇峰相依,山水相连。东邻xx,南毗xx,西接xx,北靠xx。是xx两省x县x乡镇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窗口”。在xx乡新建的xx新街,文化广场的左侧那栋楼就是xx乡综合文化站,走进去顺着楼梯往上到三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金黄色的四个大字“农家书屋”,书屋实用面积30平方米,有三张阅览桌,12把靠椅,两个条凳,四个美观大方的标准书柜和两个报刊架上都按照指定位臵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和报刊,在隔壁宽敞的房间里同时配有一台投影仪和10台电脑,在这里经常为读者播放音像制品以及满足读者免费上网查阅各类资料、掌握各类科技信息等;书屋内部通风及照明条件均可达优,并相应地配备了必要的防潮、防火等设施设备;该书屋拥有图书1200多种2000余册,报刊25种,电子音像制品26种150余张,其中图书品种占新闻出版总署重点推荐目录品种的70%以上。图书结构比例为政经类占4%、科技类占40%、生活类10%、文化类35%、少儿类10%、其他类1%。可以说是种类齐全,合理搭配,非常适应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该书屋于xx年x月建立,自开放以来,这里就成了周边地区的老百姓“文化加油站”,每逢天气下雨或农闲时,农民会自觉地来这儿看看书、读读报、查查资料什么的,来去自由,非常方便,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充分享受到自己想要的那顿免费的文化“大餐”。
为了充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该书屋严格日常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到位。一是图书陈列整齐,分类科学合理,编号清楚准确;光盘集中摆放,保护措施得当;报刊摆放规整并定期整理装订,做到了报纸每月整理装订1次、杂志每半年整理装订1次;所有出版物均盖有农家书屋藏书章或标识;二是借阅登记规范清晰,配备《图书借阅登记本》、《群众意见反馈本》、《农家书屋财产登记本》等;三是管理制度健全规范,上墙公示《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四是保证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0小时,无特殊情况做到周一至周日每天8小时正常上班开放;五是信息公告牌美观大方,并能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适时推介出版物,并达到每月1期;六是管理员职责明确,并将其管理员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进行公开,以便读者与管理员及时取得联系;七是书屋环境整洁,布局合理。
为了不断地适应社会生存,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该书屋本着“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开展各类活动。一是结合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农技培训、普法教育、计生宣传、政策解读等活动,今年来已开展专题活动6次。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好评。二是通过文化站干部、村委会村支两委成员等人员开展进村入户送书上门服务,年人均达10次以上;与此同时,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不同群体,利用集中妇检时间、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阅读或观看影碟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养成喜欢读书的这种良好习惯;三是开展跟踪服务,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读书心得。在2012年4月鹤峰县开展“农家书屋引领我走上致富路”主题征文大赛以及 “我心中的图书馆”主题征文暨第九届“童之趣”杯大赛中,在自身带头参加之外,积极组织其他管理员以及广大中小学生参赛,并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及指导奖;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如今“看书的人多了,闲逛的人少了;文明用语多了,出言不逊少了。”这都是书屋给社会带来的新面貌。目前该书屋的知晓率达100%;村民参与、受益率达70%;老百姓的满意率达85%,她正沿着建设美丽农村的路线哼着动听的曲子阔步向前,力争早日成为xx周边地区美丽幸福的文化家园。
第四篇:丰碑,矗立在百姓心中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丰碑,矗立在百姓心中》。我是一名党员,一名老百姓的党员,一名愿意贡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党员。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驻村干部。有人形容乡镇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兵,样样工作都得干,又好比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刘集乡,到处可以听到驻村队员人到岗、心到位、带动农民共同奋斗的动人事迹,这些党的干部、党的队员,一个个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哪里经济发展滞后,哪里矛盾复杂突出,哪里工作条件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正用满腔热血谱写着一曲曲新时期党群、干群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工作队深入村庄,采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等多种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工作。一趟趟走访调查,一次次促膝谈心,所驻村有多少耕地,多少人,群众主要有什么经济来源,有几家贫困户,几个致富能手,党员干部队伍是什么状况,工作队员都了如指掌,希望真真正正地为当地‚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人人一个‘金点子’,户户一个致富经‛。
大冉庄村‚养猪大王‛王俊杰深情地拉着驻村队员的手说:在以前,我也想自己搞一个项目,就是心里没底,听了驻村干部的讲话,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市场,心里有数了,胆子就大了。回村后,他建起了养殖场,现在每年猪出栏量都在300头以上,年获利10万元,王俊杰的致富经历一时在群众中产生了轰动的效应,带动了许多群众,如今大冉庄村生猪养殖已形成了规模,乡亲们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富了一方百姓。
我们祥符营区今年肩负着郑开大道服务区建设工作。服务区占用的是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生命的口粮田,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程,占地面积200多亩,大多数群众心里有抵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我们在包区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做工作,刚刚进村听到是指责、谩骂,看到的是的冷眼,群众怨声载道。区长王会军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耐心和决心,不要气馁。‛于是我们日夜穿梭在每个农户家中,一趟、两趟,甚至是十几趟,终于广大群众理解了、接受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郑开大道服务区顺利开工建设。
祥符营村总人口
人,党员
名,今年被定为‚一池三改‛示范村,分解任务是189座。因为多数群众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现状,认为‚一池三改‛费时、费力、费钱,还不一定好用,不愿意改造。我们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在村室为他们播放‚一池三改‛的好处,许多村民看到‚一池三改‛后卫生整洁了,生活环境改变了,自己又省钱了,都纷纷表示愿意进行‚一池三改‛。目前,祥符营村‚一池三改‛任务已全部完成。祥符营村一用户由衷地说:这是党委、政府的政策好,是让我们农民真真正正地得实惠,有人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军队则是我们国家稳定的保障。作为一名武装部的工作人员,我们严格把关,保质保量的为军队、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同时对现役军人家属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时刻关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军人在部队安心工作。崔庄村一现役军人的家属因和邻居宅基地发生纠纷到乡武装部反映,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此事很快得以圆满解决,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由衷的感谢,我们乡镇干部打心底里笑了,因为这是他对我们乡镇工作的一种肯定。
有人曾问驻村队员们:‚是什么动力和精神支撑着我们,使我们甘心放弃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呢?一位队员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是天底下最淳朴善良的,你对他们付出真情,他就以最真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哪怕是一捧花生、几棒玉米、一兜馒头、几个鸡蛋,但却是世间最可贵的,当你把村里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当你把那些烈日下劳作的庄稼汉当作自己的兄弟,当你把那些失学儿童当作自己的儿女,你还有什么苦累值得抱怨呢?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捧出一颗真心呢?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我想他们已把名字刻在了百姓心中,那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共产党人
丰碑,永远矗立在百姓心中!
彭 超
2007年8月13日
第五篇:百姓心中的丰碑
百姓心中的丰碑
——记因公徇职的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党支书张金富
2002年9月4日,这是一个极为悲壮的日子,就在这一天,52岁的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支书张金富,在工作岗位上被歹徒严重刺伤后以身徇职,永远地“走”了,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们,撇下了风烛残年的老父,诀别了相濡以沫的妻子,丢下了尚未成家的儿„„
噩耗传出后,宁静的泉丰村仿佛晴天劈雷一样,淳朴的乡亲们谁也无法相信和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悲痛之余,人们纷纷追忆着张支书生前的事迹,颂扬他的功德。
(一)张金富同志生于1950年10月,在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委会四组。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尽管他勤奋好学颇有悟性,小学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陆良县第一中学,但因家境贫困,只能转入二中,没过多久,便辍学在家,接过父辈的扁担、锄头,奔波在家乡的红土地上,过早地体验着生活的磨难和艰辛。1972年,胸有抱负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到人民解放军80503部队。在军营,这位身出寒门的农家子弟倍感机会难得,从不虚度年华,不断锺练自己,学文化是标兵,搞训练是尖子,先后18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和表扬,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在部队一呆就是9年的他毅然服从组织的决定,退伍回到自己的家乡。根据他的思想表现和工作能力,镇党委将他安排到
泉丰村办事处担任治保主任、调解主任兼民兵营长。面对组织的挑选,他欣然接受,决心用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就这样,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尽心揭力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哪里有纠纷、矛盾,他就出现在那儿,抗洪旱、抢险情、助群众,危难之处都有他的身影。
(二)1999年下半年,陆良县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村改委工作执法。在同年8月举行的泉丰村首次“村官”民主选举大会上,工作一贯任劳任怨,且敢想敢干的张金富,受到了乡亲们的致信任和拥护,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00年7月,他又被马街镇党委任命为村支书。随着角色的转换和职务的提升,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其信心也更坚定了,并一直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他时常告诫村“两委”班子成员:人不可为自己,要为老百姓多做实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因此,自担任村主要领导后,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太平官”思想,带领干部群众千方百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想主设法兴建各类公益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脚踏实地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准则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领头羊。大家清楚寺记得——
2000年10月,担任村支书不久的张金富便在“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上提出泉丰村如何致富的关键问题——泉丰村如何能致富呢?大伙心中十分清楚,泉丰村虽地处陆良坝子边沿地带,有着良好的土地、水源等自然优势。但是,长期以来,优势和潜力却未能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大家依然按照传统习惯耕耘着,以致经济受困,增收难于实现。
怎么办?如果改变又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后经过张金富的反复做工做,在“两委”班子讨论后,最终形成两点共识:一是将村委会的800余亩旱地全部用于栽植蚕桑,使桑田面积由过去的200亩扩展到1000亩;二是将村后面山里荒废的2000亩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用于栽种经济类竹子和树木。方案确定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但同时也触动了少部分的利益,他因此也受到不少人的威胁和殴打,他几次住进了医院,但他并没有被吓倒,经过多方做工作和带头苦干。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800亩蚕桑和2000亩竹子全部按计划栽植完毕,如今桑田有了效益,翠绿的竹子更是长势茂盛。
由于泉丰村的电一直是由村上管理,由于监管和空耗等原因,农民用电价格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年下半年张金富多方协调决定率先对泉丰村进行电网改造,然而这本是一项利民工程,却再次损害了一些平时用“飞电”人群的利益,他们多次聚集和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张金富家闹事,并多次恐吓,张金富也几次轻伤住院,他没有被吓倒,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他带大家顺利完成了这一民心工程。他没有就此而止步,他的心早已在谋划着另外几件长久挂在心间的公益事业,修建水泥路面和兴建自来水和蓄水坝塘。众所周知,泉丰村座落于龙海山麓,村子东边山脚下有一眼四季流鲜的泉,名为贞珍龙潭。正是有了这个远近闻名的泉水的缘故,泉丰村的豆腐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名贯四方的豆腐村,全村长年做豆腐的人家就有150多户。然而,由于村庄道路破烂不堪,加之道路弯窄,取水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容村貌,制约着该村豆腐业的发展,再加由于季
节原因,平时水白白流淌,而到栽秧时却没有水可用,影响了栽种。有了目标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两委”班子成员,然后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定夺。为了不加重村民负担,又能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他多方筹集资金,终于为村铺筑了5000多平方米的村庄水泥道路,从此,泉丰村告别了泥泞时代。此后,他又汇同其他村干部一道,跑镇上、奔县里、尽量争取改水经费,终于在2002年元月将自来水问题解决,全村610户人家,户户用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他还非常关心教育,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教育,他常说:穷不能穷教育,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他每年都筹集一定资金作为教师的福利,有一次近年关,太困难了,他就向别人借2万元给教师发放福利,为了解决泉丰村地处偏远的双坝塘学生的入学问题,他双多方筹资修建了双坝塘学校„„。
在乡亲们眼里,张金富做的实事,好事远远不止这些,他不仅是个心中时时装着人民群众疾苦的好同志,而且是个清正廉洁的人。村委会经费比较紧张,他就取消办集体伙食,干完工作后就各自回家吃饭;乡镇干部下乡到村上,他就领着到自己家中就餐;外出办理公事,他不要任何补贴;到了年终,他从不乱了奖金„„他说:“做为上名村干部,只有为老百姓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群众之上的权力。”
(三)2002年9月2日中午,张金富与村委会的五名同志一起前往县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修筑村庄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晚上8时40分,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村里,刚进村委会大门,便被丧失理性,丧
心病狂的歹徒用三角刀刺中腹部,随后驱车逃逸。目睹此状,同事们急忙将他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2002年9月4日凌晨1时半,张金富终因肠股动脉被刺通,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先后16次受到县、镇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就这样倒下了,他没有倒在血与水的战场上,没有倒在抗洪抢险中,却倒在了平凡的岗位上。他“走”了,却驻在了父老乡亲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