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同志典型事迹材料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XX同志的典型事迹材料
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位于安顺市城郊东北隅,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便捷,物流畅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社会安定团结。所辖大龙村位于清黄高速和贵黄高速路段,所在范围属于西秀新区产业带和罗仙旅游辐射带,地理环境优越,全村耕地总面积515亩,下设六个村民组,总人口1034人,村里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草莓种植、生猪养殖等已初具规模。
XX同志,目前在西秀区东关办事处大龙村任大龙村党支部副书记,作为村官的他毕业于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07年11月作为省委组织部选聘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人员到安顺市西秀区东街办事处民主社区任主任助理,2008年11月来到大龙村。两年来,他先后在民主社区和大龙村工作,接受社区和农村这两种不同工作环境的锻炼,通过实际工作地开展,XX同志不断成熟和进步,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赢得了上级领导、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在2008年的雪凝灾害中,由于自身的努力,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获得了区委、区政府颁发的“科学抗雪凝、切实保民生”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充分发挥选聘生在基层的作用。XX同志作为村官到大龙村时,正值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胜利 1 闭幕,“三农”问题被党和国家再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驻村后他深知“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为农民寻找好的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引导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在这期间,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他结合大龙村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和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寻找经济发展路子,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在办事处领导和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何凯同志努力协助村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大龙村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通过互联网络给村民寻找养殖、种植技术培训资料、寻找销售渠道和宣传大龙村的优势和特点,利用办事处的“乡乡有网站”的平台来提升大龙村的知名度,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资源来进一步实现大龙村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求真务实、加强锻炼,提升服务基层的工作本领。到大龙村的这段时间以来,XX同志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了大龙村村委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村民的生活情况,在做好这些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了村里各项事务的处理。一是根据办事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村里的实际情况,何凯同志积极调查研究和向村支两委建言献策,最后大龙村确立了“巩固基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活动主题;把“抓班子、抓队伍、抓管理、强基础、强素质、促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载体,确保了这次实践活动能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村里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展起来;二是在农业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何凯同志积极配合协助村、支两委协调土地,安排村民投工投劳,村党支部积极协调土地,安排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机耕道1.5公里,安装农用管道网2000m,修缮水管150m;平整道路150m;三是根据村里面的实际情况,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引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对全村主街道墙体进行美化整治,栽植行道树;四是积极协助村支两委,通过村里自有资金安装了36盏路灯,修建水井4个;五是积极帮助村里申报“一事一议”项目,其中包括机耕道建设、饮水工程、村容绿化、河岸修建等,其中河岸修建已经申报成功,正在落实阶段;饮水工程已经在设计建设中;六是根据村里面的发展需要,积极向村支两委建言献策,出主意、想办法,推动大龙村:在原有草莓种植的基础上,栽植大棚草莓13亩,现已落实到位。
三、扎身基层、夯实基础,全力创建和谐“五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开展和谐“五新”村创建活动,是今年大龙村党支部的活动主题。XX同志作为大龙村党支部副书记,为把大龙村村创建成一个“农业生产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实行村级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定期参加村支两委会议,对前期村支两委工作开展情况和自身的工作开展进行总结汇报,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工作需要,积极与村支书和村主任充分讨论,并积极参与村支两委的活动组织 中去。如调解、综治、计生、关协、禁毒等组织,并出任副组长或成员等职务,做到与党支部书记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形成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工作局面。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大龙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和谐“五新”村。
四、增强领悟、转变角色,切实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居委会主任助理的转变,又从主任助理转变为村支部副书记,XX同志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交往对象、工作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做好工作对于何凯同志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和人生的挑战。他从头开始,真正做到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习了不同工作环境里面特殊的工作方法;学习了基层干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习了民情、社风、民俗,确保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角色。并且做到了积极的与村民群众交心、谈心、换心、贴心、连心、知心,用真诚、质朴的情感来对待群众,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与群众打成一片,说群众话、办群众事、吃农家饭,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因为他深刻的知道只有群众和基层接纳了他,他的想法和思路才能变成大家的共同愿望,才能为村支两委出谋划策,才能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奉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一个我们耳畔常栖的名词,普通而又非凡,抽象而 又具体。说它普通,是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它都是一个行为规范;说它具体,因为它是用人们的行为来表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付出。” XX同志应该就是这样理解和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和村官平凡而又崇高的责任的。
第二篇:xxx同志典型事迹
Xx村支部书记
xxx同志典型事迹
xxx,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年60岁,一位在农村基层组织摸爬滚打十多年的村干部,一位平凡而但又让村里百姓敬佩的支部书记。近几年来,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龙潭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拼搏,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龙潭村经济、党建、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乡、全区的前列。
修通民心路
龙潭地处山区山陡路窄,能有一条好路,更为方便交通是龙潭村几辈人的梦想。2008年以前,十二个村民小组中八个组没有通公路,村里通往外面的路也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赶上几天阴雨,那就是连个拖拉机都没办法进村。特别是该村的速门、石台、腊树等组,四周都是高山峭壁,多年以来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等都很不方便。要修路,谈何容易!村集体经济账面资金为零,修路的钱从哪里来?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到区内各单位化缘,向在外工作的龙潭籍人员筹资。在修路过程中他更是带领党员、群众扑在 1
公路上,修路期间,上下协调,监督质量,催促工期,日夜奔波在工地,叮嘱安全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经过努力,路通了、交通方便了、群众欢呼雀跃高兴了,可原本就干瘦的xxx同志却瘦了10多斤。通过他的争取和努力,龙潭村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组组通了公路,路不仅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也修到每个村民的心上。从这条路,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万书记的作风,也感受到了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的情怀。群众都说做梦都没有想到连住深山老林的我们还有这么宽敝的好路走。能有今天搭帮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和村里的好书记。就连以前对他有看法的村民也感慨地说:“真没有想到新一届两委班子能够将路修起来,太了不起了,这是一个为群众干实事的好班子”。
架起致富桥
农村要发展,经济是基础。xxx同志想方设法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山区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还是以传统的农业模式为主。2010年,当听说区里有油茶基地建设项目,xxx同志马上和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到油茶示范基地建设指标,但是由于村民意见分歧较大,各有各的想法,造成油茶基地建设迟迟不能落实,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最后xxx决定由村民廖志军引进资金实行承包,以基地+农户+公司的模式推行油茶项目建设,共完成油茶种植800亩,公司每年支付给村民150元每亩,油茶抚育管理等投劳由公司统一组织并付村民工
资,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并争取完成了油茶低改800亩,荒山造林600亩。共为村民增加收入40余万元,人平增收500余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潭村的楠竹占了全村山林的90%以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外出务工外,就是靠楠竹换几个钱。以前由于缺少科学的管理和引导,曾经造成楠竹砍伐过度,又加上冰冻雪灾的影响,楠竹资源遭到了较大的破坏,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楠竹资源枯竭了,村民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了,于是和农林局协调争取,共实行楠竹垦复800亩,并对楠竹砍伐作了相关规定。经过几年的努力,楠竹质量和数量都上来了,他还外出到衡东、邵阳等地寻找竹制品加工老板来村办企业,楠竹价格涨也到每百斤25元,不仅为群众增加了收入,还为空闲在家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
解好疑难事
在村“两委”会上,xxx同志经常对干部讲:“咱当干部就是想为群众办点实事。只要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管咱们作多大难、受多少委屈,绝对不能含糊。”由于地质灾害的原因,龙潭村有多处存在地质下沉的现象好多村民的住房变成了危房,造成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纠纷不断,他和支部一班人主动联系区民政、国土、城建等部门,先后为10余户争取了危房改造指标,为他们盖起了新房,一举解决了这个 “老大难”问题。黄花组的廖清华老人家今年70多了,是一个五保户,无儿无女,由于个人原因,廖清华老人不愿意在敬老院居住,今年5月回到了家里,为了帮助他解决困难,老万多次跑到区民主局联系,并做廖清华的思想工作,廖清华还是坚持要住在家里。由于原来的房子已经倒塌,xxx又争取资金为其买房子,架设电路,置办相关生活用品,妥善解决了老人多生活问题。老廖逢人就讲“老万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没有万书记,我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每当村里有什么矛盾纠纷,村民都说,一定要万书记来调解我才服,每年xxx同志都要调解村内纠纷10余起。
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村内一度赌博成风,既影响村民家庭关系,又容易引发治安隐患。为引导村民远离赌博,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他带领村“两委”投资10余万元,建设了党员活动中心,村图书室,结合四型小区音响设备,组织群众跳广场舞。如今,各种活动的吸引力超过了扑克、字牌的吸引力,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是健康、关注的是科学、追捧的是文明。
他就是这么一个热心于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热衷于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群众选我当干部,党信任我,我要对得起党和群众的信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虽说是一名小小的村干部,也应为群众做点事,也能为群众做点事,他也确实做到了这点。在今年的龙潭村支村两委换届中,xxx同志再一次被群众和党员以高票推选为村
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第三篇:卢克俊同志典型事迹
畜牧业上的一面旗帜 农民心目中的标杆------民盟元坝区支部主委卢克俊同志先进事迹
陈 敖
卢克俊,男,49岁,汉族,民盟盟员,大专文化,广元市元坝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元坝区支部主委、元坝区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四川省老科协科普宣讲团广元分团宣讲员。就是他,这位“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先进个人”,引领着元坝区生猪养殖业稳步发展、走向市场、融入市场,开辟了市场。
一、潜心科研,推进山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卢克俊同志自1996年调至区畜牧食品局从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以来,他把自己火红的青春献给了家乡肥沃的金土地,把科学技术的滋养雨露播撒到渴望致富农民的心田。十多年来,他凭着扎实的畜牧专业知识和致富山乡的执着信念,忧百姓所忧,想农民所想,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实践得真知,工作中先后荣获省市区科技成果奖励5项、工作奖励多项,参与起草省级牧草生产技术规程2项、先后在《黄牛杂志》、《四川草原》、《四川畜牧兽医》、《草原与畜牧》、《兽药市场指南》、《中国畜禽种业》等国家级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参与起草了《四川省紫花苜蓿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排名第四)和《四川省菊苣栽培技术规程》(排名第五)。其中《牛的品种改良综合技术应用推广》获1999年广元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盛世苜蓿、菊苣丰产栽培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获2003年广元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盛世紫花苜蓿丰产栽培和利用关键 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04年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普那菊苣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生猪三元杂交配套技术》获2000年元坝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获2008年元坝区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排名第一);多次被市区评为“畜牧工作先进个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政协委员”,这多项成果,多种殊荣无不渗透着他的点点汗粒、滴滴心血。
二、建功双岗,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扎根基层提升群众养殖技能。卢克俊同志不畏艰苦,不计得失,一直努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元坝民盟组织对盟员建功双岗,服务人民的一贯要求办,常年深入到畜牧生产第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基于元坝山区偏远,养殖户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他先后自费1万余元购臵了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器材,随时采集养殖业的各种资料,对畜牧养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解剖,编制了养殖培训工作最需要的PPT课件25个,十多年来,他走遍了全区28个乡镇1440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深入到各个村落社区 ;平均每年举办免费养殖技术培训班70多次,以科技助农增收形式累计培训养殖人员超过15万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农牧民的科技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农牧民收入大增加。如今他的理论成果不仅指导着元坝区的养殖户,而且也早在广元全市普遍推广了。
三、创新求变,倾力打造生猪品牌产业持续发展。接触过卢克俊的人,都惊叹他的勤学苦研,古云“学足三余”,而他是“工足三 余”,工作不避寒暑,不分昼夜,不计晴雨。茶余饭后,周末假日,他的业余就是他出科研成果的工余。多年来他努力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政策,传授新技术,分析市场,了解行情,扎实地推动了三次生猪换种工程,实现了由盆州山地猪到土二杂猪、土三杂猪、土四杂猪的大转变,使生猪瘦肉率由38%提高到60%,料肉比由4.0:1提高到3.0:1,头均节约饲料100公斤,活猪销价每公斤提高0.5元。目前他正在推动第四次换种工程。在饲料营养全价化方面,他推动了三次饲料营养转型升级,实现了由添加剂养猪到预混料养猪、浓缩料养猪、全价料养猪的大转变,充分发挥了饲料工业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饲料工业在消耗和转化粮食的同时也在节约粮食的作用。在养殖设施化方面,有效地推动了生猪圈舍改造工程三次,实现了由木板粪坑圈舍、砖混水泥圈舍、六分离六配套圈舍、发酵床圈舍的大转变。强力推进设施养猪业,累计推广安装母猪高位产床、限位栏、仔猪保育栏45768套,母猪标准化养殖设施运用率达68.9%。在生猪养殖规模化方面,有效地推动四次规模发展工程,实现了由20头起步到50头、100头、300-500头、1000头的规模发展,累计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5265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568户),累计建成畜禽养殖小区(年出栏0.3万头)110个、养殖园区(年出栏1万头)18个,规模场户养殖出栏量占全区出栏总量的60%。成功总结提炼出“八化一型”(投入多元化、品种优良化、圈舍规范化、养殖标准化、防疫规范化、生产规模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小(园)区生态型)小(园)区建设发展思路。在粪 污无害化方面,探索出六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就地结合,就地利用模式;异地结合,综合利用模式;分散处理,集中利用模式;区域配套,循环共生模式;生态养殖小园区集中养殖模式;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模式)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当前,声名远播的“适度规模、三链合一、农民主体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元坝模式”不仅受到四川省社科院调研组的充分肯定,也得到钟勉副省长的重要批示。
四、与时俱进,勇破难题,再攀高峰
(一)出期刊,办讲座,悉心研判,开展生猪生产监测预警。近些年来,他主编的《猪业形势分析》季报12期,在《兽药市场指南》《中国畜禽种业》、期刊上发表猪业形势分析论文7篇。2007--2008年在他的分析预警指导下,养猪盈利10-30万元的户达1000余户。2010年他在第五届中国西部猪业论坛会上所作的《政企联姻、科技为先、共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2010年生猪市场走势预测》技术讲座,受到与会代表很高评价。《四川日报》等媒体以《面对猪价涨涨落落、这里的人为何不慌》为题,对元坝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克难攻坚,不断奋进,勇破元坝生猪产业链发展滞后难题。如今,在卢克俊积极奔走,广泛联络下,引进的玉田农业川北种猪场、蔚峰农业PIC父母代种猪场,每年已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1万头,为川北畜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种源基础。引进的“广元铁骑力士有限公司”,拥有年产20万吨的猪饲料专用生产线,填补了广元市无大型饲料加工厂的发展空白;协助引进的 雨润集团年产2万吨低温熟食肉制品加工项目的落户入驻,填补了广元市无大型肉类深加工厂的发展空白;提出的“六良”对接(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防、良销)新机制,有效规避了畜牧产业的市场风险。
(三)没得数载风霜苦,哪得嘉禾吐清香。元坝区先后荣获“农业部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证及产品认定”、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猪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广元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区”、“四川省首批精品农业(生猪)标准化示范区”、“元坝生猪”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上述丰硕成果的创建,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既深深凝聚着层层领导的筹策,更饱含着卢克俊同志的无私奉献和卓绝艰辛。
卢克俊同志认为:昔日辉煌随水逝,千秋秀色铸将来。面对21世纪,面临科技竞争新时代,只有勇立潮头,加快发展,不断跨越,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国家,才能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第四篇:xxx同志维护稳定典型事迹
xxx同志个人典型事迹
该同志在任xxx驻xxx“保稳定、促发展”活动工作小组组长期间,全力协助xxxx做好安保工作,具体负责人民东路(大十字)至世纪大道(市检察院)两侧所有单位及路段设施的奥运安全保卫值班的检查落实工作。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首先将社区人员和下基层奥保队员分组对各住宅小区逐户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全体队员不辞辛苦、不分昼夜,先对辖区居民住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将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进一步明确了排查重点,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对外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空房户、沿街门市安全生产等方面,每天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巡视和回访,消除死角死面,动态掌握相关情况,同时,加大了与各小区物业、保安的协调沟通力度,不定时对居民区进行巡视,并建立了巡防记录,每天对沿街各单位和小区进行走访询问,及时掌握当天小区人员、车辆出入等情况,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辖区内出现的情况能够知晓、对产生的隐患和问题能够解决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天对路段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
检查过程中坚持做到“三求”:一是求真。每天检查的结果大家要互相清楚,及时沟通,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求细。进行全方位排查,不留死角,既注意已经突出的问题,又注意和发现潜在的问题,不论问题大小,都认真对待,及时解决,防止激化,不留隐患。三是求实。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坚持做到“三定”,即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并加强督导,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我市的和谐稳定。对责任区内的37家单位,1 165个商铺的安全防范情况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白天值班人员较少,进出登记不详细,值班点设臵不合理,领导带班不规范等有问题的30家单位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整改。及时与路段内各单位和商铺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202份,集中解决了遗留问题。
主动和社区、派出所、辖区单位等积极配合,对社区或单位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摸底掌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类梳理、分类帮教,增强教育矫正和帮教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接受改造,尤其是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临时救助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加强了对重点上访人员的稳控,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逐一作了登记造册,逐一见面,逐一落实防控措施,防止脱管失控。对说教无效人员,发现有非正常上访苗头,配合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稳控在当地。
xxxx
2010年6月6日
第五篇:同志主要事迹
同志主要事迹
一、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理论修养。尤其是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协调各处室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如为捐助长丰埠里中心小学课桌椅做准备工作;为捐助肥东八斗乡变压器而四处奔走直至落实等等。
二、能模范执行党的对台路线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对台工作。秘书处人少事多,工作繁杂琐碎,涉及文秘、人事、行政、后勤、财务、老干部等许多工作,该同志不厌其烦,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在接待台商、为台商做好服务工作,经常牺牲休息日,认真拟订每一个接待环节,得以使接待工作顺利进行,深得台胞和台商的好评,也得到了台办干部的尊重。
三、能坚持党性原则,清正廉洁。秘书处掌管财务行政大权,该同志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对台办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且易于操作执行的规章制度,使台办的各类事务有章可循,从不循私情。为了更好地合理使用对台工作经费,该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认真编制财务预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以保证台办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能团结同志,密切联系同志,全心全意地为台办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服务。如台办事多车辆少,工作用车根本排不过来,该同志在合理调度车辆情况下,还经常亲自驾驶自己的私车,送同志们去办事,受到台办党员的一致赞誉。再如离休老干部体弱多病,医药费往往跟不上,为了排除老干部的后顾之忧,该同志不厌其烦地找财政部门,尽可能地将医药费安排到位。对此,台办老干部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