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特色校2016年工作总结
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特色校2016年工作总结
光明路小学
为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成立了节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做到工作有规划、行动有监督、效果有反馈机制。将节能工作充分落实在每一个细节。对节能工作加强了领导,并把节 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我校对节能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例如《学校用电用水管理制度》《学校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等,将节能工作纳入到教师评价和班级评比中来。建立台帐,每月行政会上通报节电、节水等节约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管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周总结和月通报,让节能管理更加精细化,也让学校上下及时了解了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从而形成了节约挖潜、合理消耗、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创设环境教育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节能意识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台、微信平台、校报等舆论阵地,宣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广大师生节能、节水、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倡议书、国旗下讲话、宣传横幅、宣传栏、LED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师生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发挥学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分电话费的良好习惯,在全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2、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主动捡起地面的纸片、不践踏草坪、关紧水笼头、人走灯灭的习惯的习惯养成教育。校各班坚持的“每天两小扫,每周一打扫”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我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在争创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标准中加入“环保”要求,激发了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净化了学生美好心灵;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回收活动等。热爱绿色、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3、结合环境教育活动日,开展专项环境教育。在世界环境日,我校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环境状况的教育;在世界无烟日,对学生进行吸烟危害健康、影响环境的教育,开展劝家长戒烟活动;在世界水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在世界粮食日,开展节约粮食活动。“低碳过中秋,从月饼盒再开发利用开始”主题活动、“参观供暖设施,节能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等。我们还注重在传统节日中注入环保元素。如在中秋节中,我们开展“低碳过中秋 从月饼盒再开发利用开始”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把收集到的月饼包装盒做成“贺卡”向社区居民祝福节日,做成“七巧板”做为节日礼物送给社区小伙伴。在学校校园科技节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自制益智玩具”“废旧物品再利用”“改造旧玩具”“科普图书拍卖会”等项目,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养成善于“变废为宝”生活理念。
此外,我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可爱,激发起学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热情,懂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重要。
4、积极实施主题教育进家庭活动。家庭是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节能减排进家庭活动。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撰写“我的低碳生活计划书”活动、“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活动、“我的家庭我扮靓”活动、“小虎子进社区”活动、“家庭消耗能源大调查”活动等,将“四节四不”,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粮、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不使用一次性塑用品、不扔饭菜、不买零食、不乱扔学习用品”,洗完手及时关水龙头、用完电器及时关闭并及时拔插销等,举办节能减排手抄报和征文比赛等,使学生时时想着环保、处处做到节约,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共同行动,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 体,共同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齐心协力创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5、红领巾环保监测站定时开展监测活动。环保社团的同学在课间利用噪声仪、温湿度计、PH试纸等各种环境监测仪器从气象、降尘、降雨量、降雨PH值以及噪声这五个方面定时进行检测。然后分类记录和分析,并将观测到的数据向全校同学公布上,供全校师生参考。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我家园的责任意识。
6、开展“以纸换绿—环保地球村”回收活动。我们坚持开展环保地球村回收活动到今年已有7年。活动目的就是减少丢弃,美化环境,为班级创收。对学校的环境保护和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废品回收实行分类管理:班级及办公室设有醒目的标语:可回收、不可回收。可回收废品学校定期组织回收;提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塑料袋,把不可回收的垃圾入袋,放学后带出校园,放进垃圾箱。我校成立了“环保地球村”(12个班,每班均为环保地球村),任命班内一名同学为该村的村长,负责班内的环保工作,包括:垃圾分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废品整理、废品回收、班内绿化等工作。学校成立了“环保地球村” 的总台帐,定期回收各班的废品,所得收入纳入班级班费,用来期末进行奖励。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如今,校园内乱扔纸屑、饮料瓶、瓜皮果壳的现象少了,卫生状况明显好与以往,有的学生甚至还拎着塑料袋把上学路上的废品也一一捡起来。售卖废品活动每个月还平均给每个班级带来了数十元收入,使得班级的活动经费也有了着落。
7、开辟红领巾绿色种植园。学校充分利用校东外侧空地开辟一块土地,建立一个种植园。由环保社团的同学们参与种植园的设计、开发,并由老师和孩子一起种植,一起体验耕地、播种、管理、施肥和收获的全过程,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和技能。所收获的收成一是义卖换取奖励基金,二是用来奖励获得节约之星的孩子们。
四、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成效显著.我校把环境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把开展绿色学校工作融入教学。我校强调教授基础型课程的教师在各学科中均应注意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的积累;教授探究型课程的教师要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教授拓展型课程的教师要承担有关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各类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
创建节约型校园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今后我校更要以此为抓手,师生携手为同建绿色家园,共享碧水蓝天,共创美丽的家园而努力!
第二篇: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总结
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总结
桑林子小学 2014.4.5
厉行节约,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校园,就是对这一传统的现代传承。为了更好的贯彻上级“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树立节约意识,“小手拉大手”,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我校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强化意识,积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学校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主任、安全主任及学科组长为成员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学校节能减排宣教工作,做到工作有规划、行动有监督、效果有反馈机制。同时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1、建立起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学院资源的各项制度,对各项日常工作和专项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确保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出台厉行节约的规定,建立责任制,把创建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从制度建设上抓规范,从岗位职责上立规矩,向工作实践中要效益。努力让“节能减排”理念规划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每一个老师的工作过程中。
二、主题活动,构建节约型校园
1.加强节能减排理念解读和宣教。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宣传橱窗、宣传板报等,向学生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及措施等,通过跟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因
“人口众多”而变得资源匮乏的理状,改变错误思想,从“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粮、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活动开始,做“绿色生活达人”。
2.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本着节能减排从小事做起,从学生身边做起的思路,为传统的实践活动注入节能减排元素。
(1)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主动捡起地面的纸片、不践踏草坪、关紧水笼头、人走灯灭的习惯的习惯养成教育。校各班坚持的“每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我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在争创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标准中加入“环保”要求,激发了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净化了学生美好心灵;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回收活动等。热爱绿色、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结合节假日,开展环境教育。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等教育日里,积极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环境状况的主题教育。“低碳过中秋,从月饼盒再开发利用开始”主题活动、“参观供暖设施,节能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等。
我们还注重在传统节日中注入环保元素。如在中秋节中,我们开展“低
碳过中秋 从月饼盒再开发利用开始”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把收集到的月饼包装盒做成“贺卡”向社区居民祝福节日,做成“七巧板”做为节日礼物送给社区小伙伴。在学校校园科技节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自制益智玩具”“废旧物品再利用”“改造旧玩具”“科普图书拍卖会”等项目,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养成善于“变废为宝”生活理念。
3.积极实施主题教育进家庭活动。家庭是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节能减排进家庭活动。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撰写“我的低碳生活计划书”活动、“低碳生活金点子”征集活动、“我的家庭我扮靓”活动、“我的社区我扮靓”活动、“家庭消耗能源大调查”活动等,将“四节四不”,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粮、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不使用一次性塑用品、不扔饭菜、不买零食、不乱扔学习用品”,洗完手及时关水龙头、用完电器及时关闭并及时拔插销等,举办节能减排手抄报和征文比赛等,使学生时时想着环保、处处做到节约,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共同行动,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共同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齐心协力创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三、下一步加强节约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要进一步强化对节约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国务院在2006年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把节约资源作为一项国策提出,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问题己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一
步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指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取得实效,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我校在发展中同样存在资金紧缺,资源不足的情况,“创建节约型校园”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每一位师生的节约行为、合理消费行为来尽可能地减少学校的支出,以便尽可能地增加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条件改善等方面的积累性投入,来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节约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培育、增强师生节约的自觉性。我们在节约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这只是一个起点,节约工作任重道远。全校及各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在全校倡导节约,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念引导全面工作及校园建设,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培养节约意识,使节能成为每一个师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进节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各部门成立节约工作监督机构,配合学校监督组工作,及时发现节约活动中出现的优秀事例,给予表彰和宣传。节能工作成绩显著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长期面向全校征集节约“金点子”、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听取各方面的好建议,致力于节约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
第三篇:建设节约型校园
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叫xxx,是六年级(3)班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当雄壮的国歌声奏响的时候,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新学期的新目标、新任务又向我们发出了挑战。正像收获秋天的果实离不开春天的耕耘一样,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需要留下一串串踏实的脚印,我希望在新学期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心系社会,全面发展。可是当今社会,讲究排场,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倘若这些浪费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那么,我们怎么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呢?所以,我们不仅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建设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在,学校提倡发展节约型校园,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等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节约水、电。水,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两种资源,如果没有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我们学校的水龙头,许多同学上完体育课到那里洗手,有时洗完手不关水龙头或关不紧,就浪费了许多的水。还有许多的同学接的纯净水没喝完就倒了,又浪费了许多的水。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要浪费水资源,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电,也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一种资源,如果没有电,我们的世界将变得一片黑暗。但是,浪费电的现象也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发生着。比如:放学后,同学都走了,但有的教室灯却没有关,还有的班级饮水机的电源没有关,这些都是浪费电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不仅仅造成浪费,甚至会引起火灾。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因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让我们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开始,持之以恒,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第四篇:建设节约型校园
1、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就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综合措施,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为什么构建节约型社会?
原因在于: 第一,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①我国的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科学、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②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资源紧张。③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大量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利用率低。④人们节约意识和生活习惯不够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严重浪费现象。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件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四,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要继承发扬。
3、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提建议)?
国家:①加强道德建设,进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进技术设备,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寻求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充分利用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④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严惩浪费资源的行为。
社会:①加强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的社会风气;②发挥舆论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谴责铺张浪费的行为。
公民:提高自身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积极同浪费的行为作斗争。
4、构建节约型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
答:(1)认清形势,树立资源节约意识。我们青少年一定要高度重视我国的资源问题,自觉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2)加强学习和宣传,推进节约活动。我们青少年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有关资
节约型生态校园,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的,将资源节约贯穿于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是一个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社区,是整个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社会特殊构成元素的高校,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的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兼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以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缩小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相对短缺。如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北方地区则仅为12.5%,而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自来水用水量每月可达10万至35万吨。资源的相对短缺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高校必须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
高校是社会构成的要素,校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特殊的环境单元,与城市中的其他环境单元关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资源、能源从校园系统外输入,人才向社会输出,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其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也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因素制约节约型生态校园建设步伐
部分高校已经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就目前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节约型生态校园的建设步伐。
首先,部分高校存在短视行为。虽然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倡导并推动全国教育系统积极投入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中,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应文件,但许多高校仍在走粗放型的发展路子,片面追求高楼大厦、大校园,怎样气派就怎样干,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家的事情,多我一个也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其次,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虽然部分高校对建设绿色校园进行了探索,但多数停留在校园的植被绿化方面,而不是更深层次的节约。还有部分高校将节约挂在嘴上,摆在面上,写在文件里,为应付检查而节约,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
再其次,缺乏新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高校的常规资源消耗量是一个固定值,那么只能依靠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
资源节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鼓励支持体制,针对校园生态循环系统的技术创新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短缺、技术落后,节约成本相对较高,部分高校不愿在资源节约方面投资。
最后,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评价体系和标准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关键。由于节约型生态校园是一个复杂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各高校依据自身条件,有的侧重于景观园林建设,有的侧重于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有的侧重于生态教育管理,且各有一套评价体系和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具有推广意义的标准为指导,不利于节约型生态校园的构建。
节约型生态校园重在建设
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与科技并重、教育与管理并存的“四项基本原则”。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校强调节约不仅要避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资源浪费现象,也要避免“饿着肚子搞节约”的做法。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必须始终贯穿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有关资源节约的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资源节约的理念,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通过培养广大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思维,通过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等措施,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
实现思想意识的三大转变。必须从节约可有可无的思想,向必须节约的思想转变,要把资源节约放在事关高校科学发展大局的位置;必须从过度向自然索取、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思想,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实现高校内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社区。
建立一套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所谓能值分析,是指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太阳能)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进而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过程中,不管各高校侧重于哪一方面的建设,都可以通过能值分析来评价其资源节约的程度。比如,在达到相同服务功能时,侧重于生态技术的校园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校园内生均消耗越少,则资源节约效果就越好;侧重于生态教育管理的校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校园输入与输出之间能值的差,输入与输出的差值越小,资源节约的效果越好。
实现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根本目标。高校要把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他们深刻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意识,使他们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引导和鼓励他们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并影响社会其他人群。
实现资源节约,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价值目标。高校应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加强管理和监督,向管理要节约;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集中力量研发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艺、技术和设备,向技术进步要节约。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实现节水、节电及资源循环利用,已经在新校区校园内安装了1500余盏LED照明路灯和2000余盏LED室内照明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约用电130万千瓦时,相当于500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
实现环境友好,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环境目标。环境友好既包括环境美好又包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在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又要合理配置和安排人工环境资源。在校园范围内还应该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生态目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不一定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而只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才能建成节约型生态校园。校园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目标及目标矛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实现校园生态良性循环,必须实现校园内人口、水资源、能源、经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6大因素之间的良性循环,维护校园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学校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协同进化的目的。如通过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系统等处理过的中水,可以浇灌绿地、冲洗厕所,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约型社会活动月总结
金秋十月是我校的“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月”,这次活动以营造勤俭节约的校园氛围,养成学
生良好的节约习惯为宗旨,以“建设和谐一中,争做节约先锋”为活动口号,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普及了节约能源知识,传播了节约文化,提高了节约意识,推动全校形成了珍惜节约能源的良好风尚。
活动月中,共开展了“主题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评比”、“班级活动口号”评比、“校园生活节约小窍门征集活动”等多项活动。很多班级积极行动起来,将各项活动纳入班级的管理当中,配合德育处将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主体黑板报的评比中,不少班级的板报,设计合理,内容翔实,版面漂亮,他们是高一年级的1、13、18、6、10、2班,高二年级的2、4、5、10、11、16、18、20班,高三年级的1、15、13、7、3、6、8、10、18班。
这次活动我们共评出优秀活动口号 13 余条,它们是高二年
级(3班)节浪费之源、立环保公约。(4班)与持俭同行、与俭风同在。(9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1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19班)浪费就是犯罪、节约就是储备。(20班)节约从随手关灯做起。高一年级(18班)节约不仅是养德也是责任。(20班)一分节约、万分收获。(4班)珍惜锄禾之果、创建节约班级。(3班)百德纳川、节约为本。高三年级(1班)节约时间,我们通向成功;节约能源,我们拥有明天。(20班)节约进生活,节约成习惯。(18班)节约点点滴滴,折射和谐之美。
高一高二年级各班同学集思广益,均上交了“校园生活节约小窍门”,经过我们的整理,总结出其中最有推广价值的十条,现
在向全校师生公布如下:
校园生活节约小窍门
1、白天尽量少开灯、随手关灯。
2、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
3、以手帕代替纸巾、正反面使用纸张、同学间少送贺卡。
4、随手关节门(尤其是厕所)。
5、用餐时自带餐具、不使用一次性杯、碗、筷。
6、集中班内废纸、饮料瓶送废品收购站。
7、多用钢笔少用水笔。
8、买饭适中不浪费粮食。
9、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10、买东西自备容器,少用塑料袋。
此外,在上周五中午的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一7班、9班、19班,高二2班、3班、11班、15班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时时注意随时关灯,很有节约意识,在这里提出表扬。
真诚的希望全体同学都能具有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创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第五篇:建设节约型校园
节约型生态校园,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的,将资源节约贯穿于生态景观美好、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文化健康、生态管理完善、生态舒适度高的新型校园,是一个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社区,是整个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社会特殊构成元素的高校,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的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兼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以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缩小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相对短缺。如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北方地区则仅为12.5%,而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自来水用水量每月可达10万至35万吨。资源的相对短缺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高校必须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
高校是社会构成的要素,校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特殊的环境单元,与城市中的其他环境单元关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资源、能源从校园系统外输入,人才向社会输出,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其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也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因素制约节约型生态校园建设步伐
部分高校已经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就目前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节约型生态校园的建设步伐。
首先,部分高校存在短视行为。虽然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倡导并推动全国教育系统积极投入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中,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应文件,但许多高校仍在走粗放型的发展路子,片面追求高楼大厦、大校园,怎样气派就怎样干,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家的事情,多我一个也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其次,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虽然部分高校对建设绿色校园进行了探索,但多数停留在校园的植被绿化方面,而不是更深层次的节约。还有部分高校将节约挂在嘴上,摆在面上,写在文件里,为应付检查而节约,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
再其次,缺乏新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高校的常规资源消耗量是一个固定值,那么只能依靠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
资源节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鼓励支持体制,针对校园生态循环系统的技术创新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短缺、技术落后,节约成本相对较高,部分高校不愿在资源节约方面投资。
最后,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评价体系和标准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关键。由于节约型生态校园是一个复杂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各高校依据自身条件,有的侧重于景观园林建设,有的侧重于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有的侧重于生态教育管理,且各有一套评价体系和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具有推广意义的标准为指导,不利于节约型生态校园的构建。
节约型生态校园重在建设
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与科技并重、教育与管理并存的“四项基本原则”。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校强调节约不仅要避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资源浪费现象,也要避免“饿着肚子搞节约”的做法。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必须始终贯穿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有关资源节约的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资源节约的理念,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通过培养广大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思维,通过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等措施,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
实现思想意识的三大转变。必须从节约可有可无的思想,向必须节约的思想转变,要把资源节约放在事关高校科学发展大局的位置;必须从过度向自然索取、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思想,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实现高校内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社区。
建立一套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所谓能值分析,是指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太阳能)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进而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过程中,不管各高校侧重于哪一方面的建设,都可以通过能值分析来评价其资源节约的程度。比如,在达到相同服务功能时,侧重于生态技术的校园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校园内生均消耗越少,则资源节约效果就越好;侧重于生态教育管理的校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校园输入与输出之间能值的差,输入与输出的差值越小,资源节约的效果越好。
实现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根本目标。高校要把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他们深刻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意识,使他们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引导和鼓励他们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并影响社会其他人群。
实现资源节约,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价值目标。高校应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加强管理和监督,向管理要节约;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集中力量研发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艺、技术和设备,向技术进步要节约。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实现节水、节电及资源循环利用,已经在新校区校园内安装了1500余盏LED照明路灯和2000余盏LED室内照明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约用电130万千瓦时,相当于500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
实现环境友好,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环境目标。环境友好既包括环境美好又包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在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又要合理配置和安排人工环境资源。在校园范围内还应该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是构建节约型生态校园的生态目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不一定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而只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才能建成节约型生态校园。校园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目标及目标矛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实现校园生态良性循环,必须实现校园内人口、水资源、能源、经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6大因素之间的良性循环,维护校园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学校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协同进化的目的。如通过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系统等处理过的中水,可以浇灌绿地、冲洗厕所,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污染、杜绝浪费、吹响校园环保节能集结号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珍惜纸张、爱护花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次活动以“减少污染、杜绝浪费、吹响校园环保节能集结号”为主题,旨在倡议全校同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爱护校园美好环境。在活动现场,校园环境监督委员会的同学们为大家展出了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各类图片,以及校园多个角落的污染、浪费照片,这些图片真实反映了校园环境的现状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迫切性。同时,活动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呼吁大家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珍惜纸张、爱护花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节约意识,爱护美丽校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1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百德纳川、节约为本
校园生活节约小窍门
1、白天尽量少开灯、随手关灯。
2、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
3、以手帕代替纸巾、正反面使用纸张、同学间少送贺卡。
4、随手关节门(尤其是厕所)。
5、用餐时自带餐具、不使用一次性杯、碗、筷。
6、集中班内废纸、饮料瓶送废品收购站。
7、多用钢笔少用水笔。
8、买饭适中不浪费粮食。
9、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10、买东西自备容器,少用塑料袋。
此外,在上周五中午的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高一7班、9班、19班,高二2班、3班、11班、15班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时时注意随时关灯,很有节约意识,在这里提出表扬。
真诚的希望全体同学都能具有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创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青年学生应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担当重任,有所作为。大家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树立节约的观念,还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体现节约,自觉建设节约型宿舍、节约型班级和节约型校园,培养节约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还要勤奋学习,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主动节约,争做时代新青年”的倡议,希望首都高校学生行动起来,认同节约,倡导节约,投身节约,努力成为具有节约观念,引领节约风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新青年!
我们都需要绿色的慰藉,我们都有责任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再多的文字也无法说尽我们对于大自然深切的爱恋与担忧,我们愿用行动来减轻内心的愧疚。
生命只有一次,节水一直都在;让我们用潺潺的清水,建起明日的辉煌。
NO water,no life
Save water for the world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