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选择不同,消息选择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文学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评论性。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二、好的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是一种重要的通讯体裁,它以写人为主,用详尽而生动的笔墨记录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描述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以感染和教育读者。想要写好人物,既要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即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又要写出一个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物,即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还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再现人物的形象,即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这样一个真真切切地人物才会树立起来。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可以升华读者的情感,悲时能催人泪下,喜时能愉悦开怀。那么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的艺术魅力缘于何处呢?
1.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
好的人物通讯在打动读者的同时,还要反映出时代的气息,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征。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择一个准确、恰当的主题,才能将人物通讯写得深刻、生动,才能增强读者的吸引力。
通讯的主题,是在采访、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是:先有素材,后有题材,再有主题。
1.1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写出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
1.2先进人物,不仅要写事迹、经历,而且要透过事迹和经历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之窗,思想之光。
例如,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中写到:“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他每到一所学校都先拿规划图看施工是否走样,再掏出卷尺量一量房子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然后拿出指南针,看采光通风是否合理”。他对质量不放心,对500箱瓷砖一箱箱地检查,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整整用了12小时。”胡昭程下乡从不领补贴,局里造了节假日加班的补助表,胡昭程挥笔划去自己的名字,等等。通过这些描写,使报道的画面感强烈,充分展现了作为教育局长的胡昭程一腔热血倾事业,两袖清风为人民的崇高形象。
人物通讯中的“事”与事件通讯中的“事”是有区别的。事件通讯中的“事”,往往贯穿始终,统领全文,有完整的过程;而人物通讯中的“事”,则是彼此间或有联系或无联系的一件件具体的事.这些事的出现或消失,都是受人物支持的,不要求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
1.3人物通讯写作,要善于抓住矛盾,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和不平衡的,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矛盾;相同的环境,其矛盾激烈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实践证明,越是处在诸种矛盾因素焦点上的人,其思想性格就越容易暴露出来。因此,人物通讯要深刻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必须抓住现实生活中尖锐重大的矛盾冲突来写。
有一篇报道《孔繁森》的通讯在展示孔繁森的思想性格特征时,是通过三个方面的矛盾展示的。一是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孔繁森两次进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援藏任务。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 个乡,他跑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二是人与人的矛盾。孔繁森到阿里后,40多封请求调离工作的报告信摆在了他面前。这对人才奇缺的阿里来说,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孔繁森说:“要求调走的那些同志在阿里工作了多年,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现在,他们申请调离,主要是对阿里的前途缺乏信心。我看,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阿里发展的突破口。只要„„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就一定能把阿里的经济和各项事业搞上去。”由此可见,孔繁森对这一矛盾的认识是正确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也是积极可行的。三是人物自身的矛盾。这篇人物通讯写孔繁森自身的矛盾着重写了三个地方:
第一个矛盾是,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时,“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年近九旬的老母,生活已不能自理三个孩子尚未成年,需要有人照看;妻子动过几次大手术,体弱多病”。在自身的矛盾面前,他坚决而干脆地回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但他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嗯”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这时孔繁森思想上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通过这个矛盾细节,充分展示出孔萦林的思想性格特征,把他不顾“小家”为国家、不顾私利为人民的精神已表现得非常突出。
第二个矛盾是,当第二次进藏期满,又要延长在藏时间到阿里工作时,有的同志劝他:你是山东的干部„„凭你的政绩和能力,回去一定可以干得更好、进步得更快.听了这话,孔繁森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怎么能说我是山东的干部呢?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党的干部.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为之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有愧于群众。”由此可见,孔繁森的精神已升华到相当的高度,他把服从党的需要作为夭职,把自己的一切与党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他只知道去拼搏、奋斗、奉献,而从来不愿在党面前讨价还价,更不想索取什么.这样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宝贵财富;有这样的领导干部,何愁社会主义事业不能兴旺发达。
第三个矛盾是,孔萦森家庭负担重,对自己节俭而吝啬,对他人,对藏胞却慷慨大方。住往刚过半个月,工资就花得所剩无几,有时连交伙食费的钱都不够.在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后,经济上更加拮据。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作为党的领导干郁,他没有向国家伸手,要求照顾,而是到医院献血。读者可以以此感悟到孔繁森高尚的精神境。
由此可见,作者善于在揭示矛盾中刻画典型人物的风貌,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1.4
要抓住人物身上“亮点”,即最闪光的性格来写。
世间人世百态,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报道时,要注意寻找报道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据此提炼报道主题,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真正是“这一个人”,是人物真实形象的反映,避免“千人一面”之流弊。在成功的人物通讯中,人物各具特点,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与记者根据人物特点确定主题,精心选材挖掘出这一个与其他人的“不同”来,很有关系。有了这个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素材,一个鲜活的人物就会跳出来。
1.5 人物通讯写作,要善于抓住本质,精选言行
在人物通讯写作中,凡是个性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总是伴随着一些令人难忘的语言和行动。因此,写人物通讯就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点,提炼出人物闪光的语言,精选人物最感人的行动。凡是写得好的人物通讯,都十分重视提炼语言,用人物闪光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本质特点和思想性格。“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见通讯《县 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是“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的语言,表现出焦裕禄不怕困难,关心群众的性格特征。
1.6 要有时代气息,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征。
人物通讯与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物通讯要有新闻性,要能够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特征。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说过:“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往往会起到人物的某一段传记、时代的某种记录的作用。”他认为“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且从这个角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就成为决定人物通讯成败、优劣的关键”。提炼和确定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报道主题,一方面要体现同当前生活关系最密切、群众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使人物通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人哪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一定要把时代的需要与新闻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结合起
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一般说来,人物通讯主要是写模范人物的,所表现的模范人物愈真实,愈像,就愈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通讯是所表现新闻人物的文字化的素描,是其基本相貌、性格、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复印或传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采访对象的贴近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何所谓贴近?贴近,意思就是接近、亲近。也就是说,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完全忠实于新闻人物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人物的性格、身份、情感等等,写出真实可信的“这一个”来。
“贴近”是新闻真实的必然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人物通讯的生命。“贴近”是新闻规律的本质体现。“贴近”也是增强新闻感染力的客观需要。宣扬先进典型人物的目的在于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增强人物通讯的贴近性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环节。
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
世间人世百态,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报道时,要注意寻找报道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据此提炼报道主题,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真正是“这一个人”,是人物真实形象的反映,避免“千人一面”之流弊。在成功的人物通讯中,人物各具特点,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记者应根据人物特点确定主题,精心选材挖掘出这一个与其他人的“不同”来,有了这个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素材,一个鲜活的人物就会跳出来。
公文材料只作参考,不宜将其改写。材料只能作为新闻线索或者素材,将材料改写成人物通讯,无论如何也鲜活不起来。笔者始终有一个提议:作者在写作人物故事时,一定要与主人公面对面采访之后再写,这就好比“随警作战”,现场感更强烈。基层通讯员大都与主人公长期共事,对其人其事相当熟悉,再加上面对面交流之后,这个人物的形象一定在脑海中完整地储存起来,不妨趁热打铁,把印象最深的故事片断赶紧写下来。
3. 1要善于捕捉和运用细节
普便存在的事例不能全面地展现一个人物,往往一些细小的情节才能把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内心世界展现的淋漓尽致。
抓住细节,善于捕捉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是写活人物通讯的关键。
抓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常常要有几根支柱,这就是能够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几个光彩的细节,人们读过这篇通讯后,久久不 能忘记那几个细节。
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
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还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读性。人物通讯产生一般化、概念化的写作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缺乏细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精彩的细写,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剌激,使人物通讯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
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让读者感到又是那么真实可信。
因此,在写人物通讯时要挖掘和掌握细节、并善于应用细节。到现场精细地观察,是抓取人物细节的有效手段。一些好的细节,往往是记者在现场精细地观察获得的。善于观察是一个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英国的泰晤士报总编辑每当召见新来记者时,都要问他到总编办公室来共爬了多少级楼梯,答不上来的要下楼重新走过。这种注意培养记者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猎取细节的本领的做法,值得借鉴。善于运用细节,能深化人物的主题。当掌握细节之后,还必须仔细选择。在选择细节的过程中要服从文章的主题,符合人物的个性。如果在写人物通讯时,细节运用不当,偏离主题,往往会弄巧成拙。
3.2 要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还要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语言,不但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且使人物更加丰满、细腻、生动、感人。
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记述了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
文章中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细节,表现任长霞作为一个女人的特有情怀。犯罪嫌疑人王小伟被押在囚车上带走,他的刚满3岁的儿子死命追着囚车大喊“爸爸!爸爸!”。见此情景,任长霞让民警把囚犯从车上押下来,说:“打开手铐,让他们父子见上一面。”任长霞蹲下来,她用双手轻抚着孩子的脸,从衣兜里摸出100元钱,递给一位邻居说:“给孩子买点吃的,以后孩子有啥困难,就去公安局找我,我叫任长霞。”这短短的几句话,足以表现她铁面无私而柔情似水的女公安局长的典型性格特征。
3.3运用典型的人物语言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言为心声。很难想象,没有人物发自肺腑的真情表白,人们会触摸到他们的心灵。人物通讯一般化、概念化的原因尽管有多方面,但缺乏包括对话在内的细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精彩的对话,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需要,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是一种共鸣,是一种互动,它会使人物通讯更加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
200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人物通讯《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贴心人》,追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上任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的牛玉儒,顺应民心,决心大规模改造建设新青城。其间,有几段牛玉儒与同志们的对话。他说:“搞城市建设,就像装修自己的家一样,哪些地方需要装修,怎么装修,必须时时做到心中有数。”而这个“心中有数”,人们知道是牛玉儒用脚步量出来的;为了这个“心中有数”,牛玉儒走了大街进小巷。他说:“光大街美不行,老百姓可生活在小巷里啊!”于是,昔日的47条“黑巷”装上了路灯,老百姓心里透亮。见电线杆正挡在盲道中央,他火了:“这样的盲道盲人怎么用?这不是害人吗?”于是,城建 部门立即清理。
短短几句话,充分表达了牛玉儒对“家”的爱护。不是现场亲历怎能如此了如指掌,不是亲为,又怎么能够心中有数,“老百姓可生活在小巷里啊!”生动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这句话提醒人们:我们不是搞形象工程,而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整篇文章中他惟一一处发火的地方,即城建部门对盲道的漠视,一句“这不是害人吗?”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他怒目圆睁大声训斥的情景,也体味到他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情感。
对上访群众,牛玉儒对爱人说:“他们能找上门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没有困难,素不相识,谁会上门求助?咱们千万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冷了他们的心!”
对基层的同志,他说:“我们大小还当个官、有点权,你都觉得难,老百姓无权缺钱,那不是更难?咱手里有点权,就得想着给老百姓办点事!”
这两段真切、朴素、诚恳的对话,了了数十字,但充分表现了牛玉儒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这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而假若只是写他一件件为百姓造福的好事,虽然也能使人们感到可敬,但不会让人感到如此可亲。
通过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由一些鲜活、生动、具体的生活表象所组成,而所有这些生活表象未必都是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只有准确选择和真实记录下那些真正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生活场景,才能赋予人物形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人物的对话往往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使人产生心灵的碰撞,激发情感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的长篇人物通讯《公仆本色》,很有可借鉴之处。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平级调动,又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领导与郑培民谈话,刚一谈起去艰苦地区工作的重要性,郑培民笑了:“请直说吧。”
短短一句话,仅仅四个字,再充分不过地展示了郑培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
又是一句话,寥寥六个字,再一次体现了郑培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高尚品德。此时此刻,人物不说话,无以揭示其精神境界,多说一句话,便是拔高张扬之嫌,如此已恰到好处。
文章中还有一段他与干部们的对话,意思是表达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发展经济的扎扎实实的耐心过程。他说:“大雁飞在天上,要有一个班长,就是领头雁。这个领头雁啊,不能飞得太快,脱离开雁阵,就起不到头雁的作用了;可也不能飞得太慢,混在雁阵里,就失去了头雁的作用。”人物的精神境界再次展现在读者面前。
语言总是凝聚着人物的某种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是人物性格逻辑必然发展的体现,一刹那的细节能勾勒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当人物的活动和事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一句极有分寸感的话语,往往能十分准确有力地体现人物思想境界独特的一面。因此,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尤其是表现人物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手段,对展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物通讯要写出人物形象的心灵美、个性美,就必须写好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就是从语句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到语气腔调都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性格。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性格是人们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打在人们行动、行为上的不同个性烙印。可见,人物性格只有通过其具体行动来表现。人物行动写得成功与否,是人物通讯能否产生感人力量的关键。
作者如果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那么,既使对人物不加以鉴定式的赞语,读者也自然得出应有的结论。这种结论是读者自觉地接受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是强加的。
另外,作者要学会用情感去打开人物的心扉。
要使人物通讯写得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作者应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写人叙事之中,用情感去打开人物内心的窗扉,是重要的一环.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要演好角色,必须完全与角色浑然一体,做到“我就是”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感受角色的情感。同样,要写好一篇人物通讯,除了写作技巧外,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能否全方位地“投进”新闻人物发生的客观环境,去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态及外化出来的言与行。所谓内心无实感,笔下无真情,只有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读者即此道理.因而,作者只有将情感凝结于笔端,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写出来的人物才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大凡有影响的作品,无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焰。正如《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所说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难言的秘密,都是一座宝库,作为记者就要善于去打开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采访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你说我记,我间你答的关系,而是一种感情的交流,思想的融通。如她在采访《烧不毁的美—徐效钢》时,也是和他交真心朋友,和他一起拉家常,谈人生。在谈到幸福时,徐说:
“有家报纸在写一个因公负伤截去了双腿的英雄时,说他感到幸福,这是不真实的。其实,残废人内心是十分苦恼和痛苦的,走在街上别人要偷看,别人不敢坐他旁边,吃饭怕在一起,说老实话,我当时真想走绝路,但过后一想,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对家庭、对社会是有义务的。如果一遇不幸就轻生,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由谁来承担呢?”
徐的这番肺腑之言,都是在郭记者的情感带动下倾吐出来的。
人物通讯写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人物通讯切忌刻意编造“显著性事迹”。
在报道新闻人物时,不能对人物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写先进人物时,往往写得不近人情,编造诸如“父母去世不回家”等事迹;而写反面人物时,却又写得恶贯满盈,一无是处。如此编造典型“显著性事迹”,不仅使得人物事迹缺乏新意、毫无特点,也有损新闻真实,引起读者怀疑甚至反感。如
“22年来,他每天都坚持站在教室门口,迎送学生,风雨无阻。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放学后,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他才离开。
点评:“22年来,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文中以此突出一位教师的敬业,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样的“显著性事迹”往往经不起推敲,缺乏可信度:22年里竟然一点“意外”都没有,每天他都是第一个,作者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即使别的教师都“甘于人后”,他22年里就没有一点“拖后腿”的事情?
在选择表现人物形象的事迹时,最好有采访支撑,即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标示事迹的信源。如上文非要用“22年来,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这一事迹来表现人物,可作如 下修改,以增强可信度:
他的同事××说:“22年来,他几乎每天都第一个来到学校,直到最后一位学生离校,他才回家。”
之所以编造“显著性事迹”,主要原因是通讯员对新闻人物不够了解,采访不够深入,或者采访时“先入为主”,以挖掘“显著性事迹”为采访目标。因此,要避免“显著性事迹”造成新闻人物“失真”,通讯员应深入采访,了解新闻人物的全貌及相关事件、语言、细节等,筛选出其中“与众不同”的内容。
二、人物通讯选材切忌模式化。
人物通讯要善于截取新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细节等读者意想不到(未知)的素材来表现人物,切忌模式化。在人物通讯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模式化倾向:
1.人物形象刻板化,只顾工作,不顾身体;只为别人,不为家人。如:
从一名伐木工人到一名林业站长,到林业局局长,他曾多次变换工种,毫无怨言,不管干哪一项工作,都干一项爱一项专一项。热爱自己的工作,胜过爱惜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从事井下工作,加上他现在已是年过半百,身体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出现,他早知自己身患绝症,却瞒着家人和单位领导,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直到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点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类似“只爱工作不爱身体”的“典型”套路,既与现实生活不符,也有违人道、法治精神。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不仅于个人不利,更于工作无补。
2.典型事迹虚构化,“高大全”难掩“假大空”。我们来看一篇人物报道:
工会主席饱含深情地告诉我们:“××同志爱岗敬业,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在他的身上处处体现出新一代林业工人的精神风貌,实在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模范人物。”
点评:这段讲述怎么听都像是档案鉴定中的评语,无须“饱含深情”来讲述。3.新闻细节想像化,违背新闻写作客观原则。如对已去世典型人物的追记,一些作者往往喜欢通过“新闻还原”来再现新闻场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对这类新闻事实的“还原”应谨慎对待,必须有采访支撑,以免陷入“合理想象”的泥潭。
三、人物通讯切忌抽象叙事。
人物的事迹应具体、可感,靠细节取胜,切忌概括性地抽象叙事。如:
他参加公安工作后,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为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并连年被评为巩义市公安局、巩义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
点评:人物通讯不是典型人物“个人总结”,不能仅仅概括性地报道典型人物“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等,而要具体挖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破获过程,通过扎实采访,扎实还原案件破获过程,用具体的故事、语言、行动等反映典型人物的“先进性”。
抽象叙事必然造成文章空洞无物。例如有人写先进人物习惯于“驾轻就熟”,由作者一味地作概念化的介绍:“他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他是群众的贴心人”,“获得人们的普遍好评”,“被传为佳话”等等,这些总结鉴定式的条文,即便合乎实情,也不乏思想性,但由于没有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具体行动,在读者的脑海中充其量只能产生镜花水月般的模糊影像,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单薄的“纸人”和毫无生气的“死人”。
在人物通讯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切记,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感受,挖掘人物 身上最鲜活、最具冲突性、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动作、事件等生活细节,切忌以想像代替采访,想当然地为人物“创作”所谓的先进事迹,或者是空洞地“总结”典型人物事迹,缺乏具体、生动、感人的故事、细节、语言等。
四、人物故事切忌面面俱到
受众所关注的,是通讯人物与众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或贡献。而这一与众不同,需要通过一连串的故事来展示。在采访、选材与写作中,往往会出现面面俱到的毛病。
这种误区的出现,除了通讯人物本身故事丰富的原因外,还与写作者不能准确提炼和筛选有很大关系。因为写作者采访时花费了很大功夫,挖到篮里都是菜,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非主要细节的排除。所以,写作者要学会忍痛割爱,把非主要细节用简单的叙述或直接删除的方式妥善解决,不要一味地贪大求全。
其实,人物形象的树立,只要抓住其关键的几个故事就可以了。一旦选择好这为数不多的几个故事,就一定打破砂锅“写”到底,精雕细刻,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后,如同与人物面对面,睹其神情,闻其倾诉。
五、环境描写切忌浓墨重彩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在进行人物通讯写作时,如果试图通过浓墨重彩的环境描写达到凸显人物形象的效果,结果只有一个——喧宾夺主,这与写作者的初衷极有可能背道而驰。
过度的环境描写出现的原因,其根源为写作者急于求成,想通过极力渲染让读者一下子进入她感受到的环境氛围中去。然而,环境描写毕竟起着辅助功效,它在文章中,只能是恰到好处地渲染,一定要惜墨如金。倘若用“锦上添花”来形容,应不为过。
六、细节描写切忌浮光掠影
一个写作者功底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就能洞察。除去故事面面俱到的毛病,细节描写的浮光掠影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又一大弊病。如果浮光掠影地写细节,那就无所谓细节,只能是给人味同嚼蜡倒胃口的结局。
那么,如何克服这一弊病呢?首先,写作者要对故事的某些细节有个切身的体会,它确实触动了你的神经,让你为之兴奋、激动、愤怒或者近乎疯狂;其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了”,把人物的活动始末搞清楚。再者,尽可能地用白描式的手法写人物,让读者感受一个真实的新闻人物,然后,在你近似白描的写作中,达到读者与新闻人物同哭共笑的效果。
七、标题切忌冗长繁杂
标题被称为文章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写作者有过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一个好标题出来了,一篇有分量的文章就有保证了。起一个好标题,确实不是易事。而冗长繁杂的标题最容易让人望而生畏。所以,简明扼要,一针见血的“袖珍型标题”应是我们大力提倡的。当然,为了渲染或者充分展示故事内容,饱含情感的长标题也不乏灵性和活力。
第二篇: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中如何刻画好任人物的性格
通讯写作中少不了写人物,而人物通讯,顾名思义主要是写人。在一篇通讯里,有写一个人的事迹的,也有写一群人的。不论写一个人或写一群人,最主要的是把人物写活,再现活生生的人物。但在诸多的来稿中,最突出的毛病是人物千人一面,无血无肉、无个性。其原因恐怕有三:一是采访不深入,过分依赖现成材料或书面材料;二是选材无标准;碰到什么写什么,面面俱到,无重点;三是语言概念化,叙事一般化,写人鉴定化,对人物的评价更是“夸而无节,饰而有诬”!另外,还有两个不是“原因”的原因:一是有人写谁不写谁,全凭“对我是否有利”,所写人物没有新闻性;二是拉开“架式”搞“平衡”,写甲怕得罪乙,写乙怕得罪丙,于是甲、乙、丙、丁一齐写,把谁也写不好,写不活。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也不能忽视。这些都是写不好人物通讯的外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作者还不具备通讯写作的般知识,或者是不能学以致用。其主要表现是,不注意再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意义,等等。怎样克服不善于在矛盾中突出人物个性、深化主题呢?去年“七·一”之前,我们就收到过这样一篇通讯,一共写了八个共产党员,其中五人是“重点”写的,各占篇幅基本相同。这些党员中,有的比较先进,有的则比较一般;不论是先进的,还是一般的,都写得平平淡淡,没有个性。例如,写豫东黄泛区农场机械分厂共产党员高玉杰有病坚持工作的事:他为抓好车间的设备管理,不知奉献出多少个休息日,由于劳累过度,病情严重,住进泛区医院,但他心里仍然想着车间的工作。就在接到住院通知的当天晚上,他还在车间绘制设备图纸,整理设备档案。同志们都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却说不要紧我把设备档案和图纸理顺了,别的同志用起来就会很方便,工作就会顺利。带病坚持工作的确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但如何写得让读者或听众也为之感动呢?简单的叙述打动不了人,关键是要写“这个人”的精神形象,那就是个性!个性,是人物在特殊矛盾面前所表现的特殊而又典型的行动。高玉杰“劳累过度,病情严重”,他是如何处理“住院”和“坚持工作”(如果“带病坚持工作”可以提倡的话)这一特殊矛盾的?又如他接到“住院通知”时的情景怎样?有什么症状?他继续工作时的情景如何?有什么异常表现,当时的工作环境如何?他 带 病 “ 整 理 ” 了 多 少 “ 设 备 档案?”同志们劝他时说了什么话?住院期间,他是如何“想着车间工作”的?有什么言行?他是怎样“劳累过度”的?在什么情况下“病情严重”的?等等。这些都是在矛盾面前所表现的特殊而又典型的行动,是表现个性不可缺少的骨干材料和典型细节,是“这个人”。把“这个人”的表情细节、动作细节及言谈细节写得形象、具体、生动了,就揭示出了他富有深刻启示意义的思想品德,“这个人”就活生生的立在了你的面前。但是,把一个人写得活灵活现并非易事。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必须在充分展开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如果在通讯里不敢写矛盾冲突,遇到矛盾绕着走,几笔带过,那就会使人物形象模糊不清,个性不鲜明。要克服这种毛病,要注意以下几点:矛盾斗争的关键时刻,往往是人物思想升华的“制高点”。因此,要调动一切表现手法,写出矛盾的紧迫感和尖锐性,让人物在特定的典型环境再现其英雄本色。这样,人物形象才是鲜明的。切莫把“白热化”的斗 争 稀 释 冲 淡。如 《 永 不 松 劲 的 道 钉 》(197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一开头就把人物置于千钩一发的矛盾中:1975年4月9日,从乌鲁木齐开往郑州的七十二次客车,穿山越岭,风驰电掣地向东奔去。列车冲出陇西山区一个峡谷的山口。突然司机透过狂风扬起的漫天黄沙发现:前方一百多米处,有两台连在一起的养路机械在路轨上!司机飞手撂下紧急制动闸,惊呼一声:来不及了!因为巨大的惯性力推动列车沿下坡道飞驰,最多不过七秒钟就要与机械相撞!正在这里忙着养路的施工人员发现火车开来,有人惊喊:车来了!他们马上意识到:来不及了!因为要把两台正在施工的电动捣固机分离下道,至少也要四十秒!七秒四十秒,一千多名旅客的生命,都紧紧系在这个矛盾上了!七秒四十秒,这是多么难于解决的矛盾啊!有谁,用什么办法,创造一个奇迹,能推动这两台七百多斤重的捣固机呢?眼看一场惨重的翻车事故,将在这七秒钟里发生了!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在路旁整理道碴的共产党员张金生目睹险情,立即扔掉手中的工具,闪电一样向道心冲去!这时,风在吼,地在摇,钢轨隆隆震响!这时,张金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他准确、迅速地拔出两台捣固机的连结销子,拼出全身的力气,把左边的捣固机掀出道外。就在这同一瞬间,列车劈头盖顶,朝张金生冲来:十米、五米、三米„„可是,张金生并没有下道!他顶天立地,气贯长虹,急忙转过身,使出生命的全力,再去掀右边的捣固机。就在这一刹那,列车飞驰而过,列车安全停下了。列车安全停下了,一千多名旅客得救了。可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张金生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里完全用英雄在关键时刻的行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做为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态度鲜明地支持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事物,敢于批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种种不文明的思想行为。如《人民子弟兵奋力破冰救青年》(《人民日报》1980年1月19日)就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通讯。一位学生破冰落水,解放军战士、工人奋力抢救,舍生忘死,而有些人却面对危难,麻木不仁。记者采取对比写法,一方面是舍己救人,不顾安危;一方面是幸灾乐祸,讽刺挖苦。记者有意识地把美与丑做了强烈的对比,使几位见义勇为的解放军、工人同志的高尚情操在对比中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正是通过鲜明的对比,提醒人们在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时,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道德恢复起来。这篇七、八百字的通讯由于触动了社会上两种思想的矛盾,因而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
一般来说,写矛盾冲突大致有三: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的内心矛盾。要真正写好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内心矛盾是最直接的。因为先进人物总是置身于生活的激流中,面对现实斗争的种种问题,他们必然有自己的鲜明爱憎,必然有自己的“苦辣酸甜”。写好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通过情节、动作加以表现,不要使人感到先进人物是在“面壁冥思”。如《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有这样一个片断:铁人1959年来北京参加群英会期间,看到公共汽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个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听了这话,他没有再问下去。心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汽油怎么行呢?一个石油工人,眼看让国家作这么大的难,还有脸问?”,他越想心里越沉重。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心情也一直不能平静。休息时 间,他 一 个 人 悄 悄 躲 在 边,闷 着 头 抽烟„„。这段思想活动写得逼真,有立体感。铁人负疚的心情正是他对祖国石油事业主人翁责任感的体现。通讯写作中要克服缺乏表现人物性格的骨干材料和细节。有篇写“吊装大王”的通讯,涉及到的材料不少,但就是没有一种具体、生动的骨干材料,人物性格显得平庸、无特点。如写他为吊装做出重要贡献的材料:从2004年至今,他先后为建设周口、许昌、驻马店等地电厂预制构件的吊装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中原农业大省的电力事业洒下了辛勤的汗水。2005年在石漫滩电厂一期工程吊装时,大胆技术革新,创“煤斗板”地面组合、60吨重一次起吊安装成功的新工艺,使工效倍增,创吊装史上的奇迹,加快了电厂建设速度,受到华北电院和国家发改委的表扬。在2006年的工作中,他带领职工,完成产值1230万元,为年计划的377%,实现利润910万元,为年计划的820%,突破人均创利1.17万元大关。他南战南阳油田,北征石漫滩电厂,四处招揽任务,他精心组织安排,指挥吊运了大西门150余吨人行钢天桥,展现了三建吊装工人的雄风„„2007年,他虽然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共产党员的“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又东征濮阳中原油田基地,与石油职工并肩吊架立井安装钻井设备,为开发中原地区大油田再做新贡献!以上这段文字,都是概括材料。通讯里要不要概括材料?当然要!骨干材料是构成通讯的基本事实,如果缺乏基本事实或基本事实不完整,通讯就很难写好。概括材料,是把有共同特征的事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起来,集中反映事物的特点。如果没有概括,事物就显得单薄,缺乏厚度。具体材料往往表现事物的深度,而概括材料有助于反映事物的广度,二者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全貌。那么,这篇通讯缺少哪些骨干材料呢?哪些材料需要展开写呢?在编辑实践中我认为,某件事情是否要全面展开写,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助于深化主题,是否有助于突出人物个性,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在这篇通讯里,他“大胆技术革新,创‘煤斗板’地面组合、60吨重一次起吊安装成功的新工艺”的事可以展开写,具体写。因为这样可以展现他“技术革新、大胆探索”的精神风貌,突出他“不断进取”的个性。他“年迈多病”,仍然“与石油工人并肩吊架立井安装钻井设备”的事也可以具体写,以表现他“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拼搏精神。这些骨干材料在这篇通讯里举足轻重,没有它们,或者主要事实表述不完整,都会影响人物性格的刻画。当然,有了具体的骨干材料而缺乏相应的细节描写,也同样会影响主题的深化,个性的“升华”。如前所述,细节有助于深化报道的主题,增强新闻的思想性,而描写则给人一种形象的、直观的印象。可以说,细节描写和骨干材料是一个完整的机体,少了谁都或多或少地影响通讯的质量。要注重从个性化的语言和场景描写中刻画人物。几乎在所有的通讯报道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有些稿件也写人物“语言”,但那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过的“书面语”或“政治宣言”,而不是“这个人”的话。如写一个人拒绝去做某件事:我是共产党员,我有义务把党给我的本领献给祖国建设,造福人民,但我无权将一技之长当作自己的“摇钱树”。这话听起来十分生硬,很难让人相信他当时是这样说的。“言为心声,”先进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即先进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职业身份,符合他的脾气秉性,符合他所处的典型环境,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看出人物的气质、神态、情感。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老坚决潘从正的语言就很有特点。潘从正把家里的坛坛罐罐都种上树籽,老伴气得骂他:“老东西,你别吃饭了,就吃你种的树苗吧!”老汉嘿嘿一笑:“你别恼,要吃饱饭还得先造林!”老汉带着青年种树,无限感慨地说:“一棵树成材要几十年,说毁一阵子就完了。种树为人一个理,你们要牢记人民抚养的恩情,学建设,不要学破坏!”老汉住在苗圃,儿女动员他搬回家去住,老汉说:“树苗跟咱儿子一样,俺扶着他们一个一个往上长,要不看着,准全毁了”!“你们伺候俺,谁伺候树苗呢?不走!”潘从正老汉的这些语言多么朴实感人!如果用作者的话去概括“提炼”,就会使人物呆板、僵硬,毫无生气!总之,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就要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人物,用形象化的手法刻画人物,使读者能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这是人物通讯写作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通讯是报纸的大戏,它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一种比消息更深刻、更详尽、更生动的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方家各有见解。下面结合文汇报记者江胜信采写的通讯《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简单谈谈笔者的看法。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写好人物通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访是基础,深入采访,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是写好人物通讯的基础。通讯的采访一般要求比新闻的采访要深一些、细一些,而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更深、更细。采访的好与坏、简单与详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质量,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过硬的材料,才能写出一篇好的通讯来,所以采访是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才算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呢?
第一,要亲自到被采访人生活或学习或工作的地方看看,和被采访人当面交谈,不仅要对他的先进事迹做详细了解,而且还要注意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爱好等等,还要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如《文汇报》记者江胜信同志采访方永刚时,就亲自到辽宁大连、旅顺、沈阳、本溪 4 地采访,到了方永刚家、办公室、教室等第一现场,在他的讲台前站一站,在他的书桌前坐一坐,亲自感受一下方永刚工作或学习的氛围。这样,记者就好像进入了“角色”,有了很深刻的感受,主人翁的形象就在头脑中“活”起来了。这种亲临现场的观察体验,对我们写好通讯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不能单纯为了采访而采访,只问一些与主题有关的问题,不妨打开话匣子与被采访人谈谈各方面的问题,为作者更加了解被采访人打下基础,这样更能运筹帷幄,拓开作者思路。也许事后有些情节或细节不一定能用得着,但对我们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把握文章的脉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写起来也就纵横自如。
第三,多多采访与当事人有关的人物,如朋友、亲戚、同学、领导等。如江胜信在写方永刚稿子前就采访了方永刚家乡的乡亲、他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同学、学生,还有聆听过他讲课的基层官兵、干部群众、竭尽全力为他诊治的医生护士等等,从他们眼里来了解方永刚,让人物更加生动、鲜明。
第四,采访一定要深挖细找,不放过一切机会,不放弃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如江胜信和其他记者集体采访方永刚录音的同时,眼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细节的捕捉,方永刚进入和离开会场的时候,他还主动离开座位,尾随他作了近距离观察,其中很多细节都运用到文章里了,(比如“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疼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采访的那天,有那么一瞬,我看到他喉头凸动,泪要涌出眼眶。他很利索地把食指探入镜片后面的眼角,轻轻一揉,复归常态。至于那类似于京剧花脸的嗓音,则一刻都没有哽咽甚至停顿,仿佛刚刚弹去的,只是眼角的一粒尘埃。”)(和下面举的例子任选其一)又如“经历三次化疗、体质孱弱的方永刚,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这里,脱下厚厚的防寒服、老头帽、大口罩,在十米开外接受我们采访团的集体采访„„病不由人,他那耳侧贴着的胶布和额头豆大的汗滴逃不过我们的眼睛„„”这个细节生动地描写了方永刚在病痛的折磨下却能表现得如此坚强、乐观,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对营造文章的气氛非常有帮助。
第五,挖掘能反映人物的典型事例或情节。有的通讯平平淡淡,读完后让人一点印象都没有,这就是没有挖掘人物的典型事例或情节。一篇成功的通讯,往往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典型事例或情节,而我们要通过采访把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给挖出来。如“坐落于山腰的教学楼前,那 110 级台阶再一次承载了他那异常沉重的步履。他来到教室,为政治系学员 3 队的学员们上完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事前,已经了解方教授病情的学员们被叮嘱课间休息时不要围着方教授问这问那,让他歇一歇,更不能谈及病情。休息铃一响,学员们都很乖巧地躲避方教授的目光,反倒是方教授把大伙叫到自己的身边,问:‘我讲课的声音你们都听得清楚吗?’学员们点点头。方教授解开衣襟,露出身上插着的导流管,一脸的歉然:‘我病了,讲话有点费劲。不然,我会讲得更好更响亮的。’两节课上完,方永刚一字一顿地说:‘祝你们成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室里的空气,凝重而悲怆。”这样的描写,就把方永刚那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听课学员的感情,一下子烘托出来。如果作者没有亲自到方永刚曾经工作的地方去,没有和那些听方永刚讲过课的基层官兵接触的话,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一种简单的叙述,那么,读者读起来便没有味道了。
二、写作是关键
要想完成一篇好通讯,写作更是很重要,写作方法和写作功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所以要想写好一篇人物通讯,就一定要在写作上多下工夫,精雕细琢,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些工夫,吃透材料,要根据思路整理采访资料。采访完后,作者一般手头都有一大堆资料,怎样把这样一大堆资料去粗取精,变成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呢?不要一味地把材料全堆在一起,文章搞得十分冗长,需要根据思路来理顺这些资料,哪些材料归在哪一类,哪些要用,哪些可以不用;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具有说服力的,最能打动人的情节。
第二,通讯是新闻体裁,所以要讲究真实性。所写的东西要绝对真实,反映真人真事,从人物到情节,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不能虚构。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没有发生过的事不要编造,不要凭想象添枝加叶。写通讯不像写小说、写电视剧本、写散文、写诗可以虚构,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第三,要避免只重细节,缺乏提炼。比如江胜信在写方永刚时谈到“方氏”讲解法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在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时,他说:‘和’就是人人张嘴有饭吃,‘谐’就是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力。”在举完这个例子后,作者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加了一句,“形象生动的说文解字,一下子把和谐的道理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样的提炼,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厚度、深度和高度。
第四,要有必要的形象描写。形象描写不要误解为要写花呀,草呀,月亮呀等等,那样理解是很片面的。我们说的形象主要指的是用形象的手法写人。如写方永刚的通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些年来,方永刚倾囊救治长期患病的父母直至为他们送终,自称‘家族精神支柱’的他也不曾间断对众多兄弟及家族晚辈的接济。负担很重的这个家,经济状况近两年才稍稍好转,但还没来得及添置任何一件新家具。不过,他的书房,光从‘软件’的角度,不可不谓之‘豪华’。六个规格一致的书橱以顶天立地的姿态占据了书房的整整一面墙,里面的书籍塞得满满当当。更有一些塞不下的,成堆成摞地码放于书桌以及屋角。同样,在他的办公室,最抢眼的还是书橱。这成千上万册的书,他果真都会去看吗?我随手翻开几本,无一不是圈圈点点。”这一段虽然不是直接写方永刚,但通过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方永刚对书的热爱。在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却能每年花上 5000 元来购买书籍,这在很多家庭是不一定能做到的。这样描写对于引领读者的情绪,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很有作用。写好人物通讯,掌握了采访和写作的要领,写起来就能运筹帷幄、挥洒自如。
第三篇: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来自中青报)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我们有很多尝试。
如冰点周刊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
像刘元写的“傻得出奇的红娘”,一辈子无偿给人当红娘,不收费。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三是人物报道切忌写成人物小传
人物报道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
四是学会用故事和细节刻画
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
五是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
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
六是我们不要做被采访对象的传声筒
他说什么我们也说什么,我认为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我最厌恶的是“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这人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用的是够份儿的。
七是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 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我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还原场景然后陈述。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你的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
人物称谓的变化。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你的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采访一个人物要采访二十个人,最少应该采访十个人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但还是要说。好的记者要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
(本文根据中青报业务座谈会发言记录整理)
第四篇:如何写好卫生领域的人物通讯
如何写好卫生领域的人物通讯
【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领域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先进人物通讯报道也是健康类行业报纸常见的新闻体裁。本文从时代特色、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事迹再现等方面对如何写好卫生领域先进人物通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卫生领域先进人物通讯
一、报道人物要紧扣时代脉搏
著名记者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一文中要求记者“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呈现倒金字塔形态,基层医疗水平相对薄弱,医疗人才匮乏。导致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都涌向大医院,一定程度上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强基层、建机制,实现分级诊疗成为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重点,而如何解决基层人才短缺是当前医改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当前基层医疗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结构断层的形式下。挖掘、报道一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扎根乡村、服务乡亲的优秀乡村医生,对社会群众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医学学生们将起到教育、鼓舞、引领、激励的作用,对于当今处于“深水区”的医疗改革具有重要时代意义。记者于2013年深入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地走访了多位优秀乡村医生,采写了《刘彩连――乡亲们离不开的好村医》《郭玉芬――村民眼中的好郎中》《生死边缘的坚守》等乡村医生人物通讯,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透过先进事迹揭示人物内心
著名记者郭梅尼在讲到人物通讯采写时提出:写人物,主要是反映他们的精神面貌。对一些做出成绩的人物,要写出他们之所以能做出这项成绩或事件的思想根源。
因此,我们在采写先进医务工作者时,既要下功夫捕捉、挖掘典型事实,又不仅仅着眼于报道事实本身,通过事迹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根源、精神动力和人生轨迹。要写出人物面对事件时,内心的喜悦、愤怒、悲哀、纠结以及挣扎和斗争的过程。因为,人与人的心灵是最容易沟通的,只有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于读者,才能引起共鸣,打动读者,起到感化、引领作用。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待患如亲的先进事迹,挖掘出他们做出这些事迹、取得一些成就的精神动力和内心成长的历程。
如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陈辉、白瑞雪采写的人物通讯《大医有魂――记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一文中写到:
在医院存放的关于华益慰的一份材料里,我们读到了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做医生,没有一个到什么时候不能做了,除非你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这个事,这就是医生的天职。”
透过这段朴素的话语,让读者感受到华益慰内心的阳光。体会到一个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人,他的爱是发自灵魂的。正是这种发自灵魂的爱,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华益慰坚持自己的原则:“生病本来就是一件不幸的事,很多人有病治不起,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住院的。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这段话让读者体会到,华益慰是一名把职业操守看得比命重的人,他以高洁的德行一辈子恪守着一名医生的本分。而这正是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高贵品德。
由于华益慰医术精湛,常有人称他是“华一刀”。他对这个称呼很不认同。他曾对肿瘤科主任刘瑞祺说,外科医生应该是对疾病全过程了如指掌,对疾病转归有正确意见,对病人心理和生活状态充满人文关怀的学者,千万不能把自己降低为“一把刀吃遍天”的手术匠。他还开玩笑说:“你看那个‘匠’字,就这么一斤东西,却连自己的口都糊不住。”
大医至精,体现了华益慰对医术永无止境的追求,诠释了医学大家对生命的尊重。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医学事业源于灵魂的热爱和对患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厚爱。
三、采用细节描写展现典型事件
“观人于微而知其著”。细微之处见人心,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能看到人性的光彩。美国知名记者修?马利曾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情感中去。”穆青曾讲道:“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将最能突出主题,表现人物个性、凸显人物精神的典型事件讲述给读者,再现人物外貌、行为、语言、神态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等。”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将一幅逼真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展现故事情节、描绘典型环境、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升华文章主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例如:《大医有魂――记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一文中写到:
他深深地陷在洁白的病榻里,身上插满了管子,说话吃力,不能侧身,甚至连一口唾沫都不能吞咽,唯有一双眼睛凝视着天花板,目光深沉而坚毅。……
这段文字刻画了病危之际的华益慰医生,一位一生救治了数以千计病人的外科专家,一位让病人愿意将生命相托的良医,一位死后做遗体解剖以为后人积累经验的晚期胃癌患者,临终前虽已病体缠身,却有着为医学献身的高洁灵魂,这种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为华益慰深受如此折磨而痛心、落泪,同时又为大医之魂感召、动容。
又如《“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一文写道: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不能蹲,天一凉就疼。
简短的文字描述了乡村卫生防疫员王元林37年工作中的一次经历。从摔倒了挣扎地爬起来到一瘸一拐坚持前行,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次疼痛的忍受,都如画面般生动真实地浮现于读者眼前。这无不让读者看到他心中将接种防疫当成天大的事的信仰,看到他不畏艰难的执着,看到一位默默无闻坚守于平凡岗位的基层公卫人员的伟大。
再如《山村医生周月华:在丈夫肩上“行走”》中写道:
暴雨即将来临,周月华要去为住在山上的93岁老太太席国珍巡诊。跟着周月华夫妇俩的摩托车走了半个多小时,离席国珍家还有500米的地方没路了,摩托车上不去。丈夫艾起很熟练地将周月华背起就往上“爬”,背一段,歇会儿又背一段。……
山区下大雨是经常的事,但村民只要有需求,总能看到周月华从雨中走来的身影。周月华说:“有一次出诊,给村民杨光照家的儿媳接生。凌晨3点多,艾起背着我在山路上行走时突然滑倒,我被摔了下来,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我一看,吓了一大跳,差点掉下十几米高的山崖。当然,最后顺利地接生出一个新生命,看到大人小孩都平安,我们也就忘记了惊吓和疲惫。”……
透过这两段对周月华出诊艰难经历的细节描述,让读者看到一位身残志坚的乡村医生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大小山岭的身影,让人不禁对她及其丈夫的壮举而惊叹、折服。
四、锤炼文字,用精美语言表现人物
《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孔子讲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会吸引人看,更不能传之久远。司马迁的历史巨作《史记》更是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而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同样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更应该文采飞扬。因此要下功夫锤炼文字,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令人爱不释手。
如《“索道医生”邓前堆:平凡医者仁心路》:
一个孤独的身影,背着药箱,在崎岖的山路上默默地走了28年。
28个寒来暑往,过溜索、翻垭口、穿云雾、经雨雪,年复一年,他就这样经历着,用对善良、对职业、对信念的坚守,换来了乡亲们的健康。
他,就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怒族乡村医生邓前堆。
28个春夏秋冬,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留下了他一个个坚实的足迹,也留下了一个乡村医生的伟大传奇……
怒江湍流咆哮,江风刺骨。江对面的村民小组在云雾间隐隐约约。一条晃晃悠悠的溜索横跨在峡谷的江面上,这条100多米长的溜索,就是来往村庄两岸的桥梁。索道距离江面有30米,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仅靠溜梆和一根绳子通过100多米长的溜索,其艰险毋庸置疑,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
上述文采飞扬的文字,艺术地再现了“索道医生”邓前堆28年工作的艰难险阻。在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这位“最美乡村医生”的崇高与伟大。在医疗卫生领域树立了一个可敬可佩、可学可比的乡村医生典型形象。
五、人物形象塑造要真实可信
人物通讯写作要尊重客观实际,做到真实可信。切忌刻意拔高、美化,包装,避免人物形象“高大全”。把白衣天使写成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令人望洋兴叹的“圣人”,这样的报道偏离客观实际,难以令人信服。起不到正面宣传报道作用,反而有弄虚作假嫌疑,令人反感。卫生领域先进人物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从事平凡岗位的医生、护士。他们也同常人一样会有喜怒哀乐,会遇到烦恼、困惑和磨难。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少了几分抱怨和计较,付出克服了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艰辛。因此要真实再现人物的所思、所讲、所感、所做。唯有这样才令读者见贤思齐、真学真信。
总之,卫生领域先进人物通讯写作要深挖人物内心、选用典型事例、注重细节刻画,忠于人物实际。塑造人物形象要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感人。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的当下,正确地宣传先进医务工作者真实感人的事迹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①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②《为了健康山西》[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编辑)
责编:姚少宝
第五篇:基层通讯员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基层报道员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以首届军事新闻奖获奖作品《天天像是在打仗》为例
基层部队是军事新闻的富矿。我们的基层报道员面对这座富矿,有时发现不了新闻,有时却是发现了但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写人物通讯尤其会面临第二个问题,往往是报道员发现了让人心动的人物,却很难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来抓住编辑和读者。人物通讯《天天像是在打仗》(原载《人民军队报》2009年10月28日一版)在刊发后,广受好评,并很快被《解放军报》、兰州军区政工网等媒体转载。稿件见报一年多,至今仍有官兵能准确说出其中的一些语句段落。这篇获得了首届军事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应该能够给基层报道员许多借鉴和启发。
一是善从选材和结构入手,求特色、求新意。驾驭人物通讯最难的地方,就是选取人物的哪些故事来展现人物怎样的风采。对于大部分基层官兵,他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着自己鲜活的个性和执着的追求,而我们就该从他每天做的事、说的话中,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独特魅力的东西在作品中呈现出来,以亲切真实、熟悉可感来赢得读者。
《天天像是在打仗》的写法就实现了突破。全文只写了一件事:实弹射击考核,时间跨度只有一天一夜。然后围绕这个考核又写了八件小事。每件事着墨不多,却把人物对工作认真投入、勇敢无畏、为他人着想、有情有义、要求严格、责任心强、讲求工作方法、果决、勇于担当等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本文的结构也是亮点。全文结构紧凑,头两段主人公出场,接着两段交待背景,从第五段开始至结尾,描写了何洪武连长一天的工作。特别是开头,主人公何洪武以声音出场,随即离场,让读者立马感受到他的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第二段则借连队通信员黄康的嘴点题:“怎么天天像是在打仗?”另外,开头写为抓训练何连长来不及喝水,结尾写他太劳累来不及吃饭就睡着了,也是一处呼应。
二是善从语言文字入手,求鲜活、求生动。首先,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短句,且在用字上也十分有心。其次,文中直接引语就有十处,让人物自己用语言表现自己。请看写何洪武召开骨干会时的开场白就像则顺口溜:“种田看苗秧,织衣赛花样,当兵的就要打好枪。下午成绩不咋样,原因大家都讲讲。”再看压轴段“晚饭六菜一汤,丰盛又美味。可何洪武没心思仔细品尝,草草扒了两碗米饭、喝了两大碗西红柿蛋汤就出了饭堂。炊事班长看着剩下的饭菜有些心疼——他疼饭菜,更疼连长。”其中的“汤”“尝”“堂”“长”,十分押韵。难怪人民军队报社社长樊增民在版样上这样批注:此稿像顺口溜,又像快板书,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爱不释手。
三是要善于与编辑沟通,精于打磨,终成佳文。这篇稿子本是一篇五六千字的人物通讯。编辑在阅读原稿后,感到事迹不错,但写作欠佳,便给作者出主意,看能否换个角度,把人物写新、写活。作者根据编辑授意,反复了五六次,又经过编辑10多次打磨终于成文。可见,精品必须精磨。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刊发时的编者按中特别说明了一个问题——好稿人人爱看。社领导将这样一个小手笔放在头条意在产生一种导向,旨在倡导采写者迈开双脚到基层,多写基层的人和事,多写像此稿这样有意思、有看头的稿件。可见,我们的基层报道员的空间是很大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就看你能不能慧眼识珠,巧言成文。
(曹舒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