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血吸虫病防治 提高疫区群众健康水平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 提高疫区群众健康水平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第8期 ——社会发展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史料记载,血吸虫病在我省流行至少已有21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疫区干部群众,同血吸虫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巨大成绩。全省累计灭螺面积570万亩,治愈病人250多万人。特别是上世纪末在连续遭受洪涝灾害造成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工作卓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血防工作当作大事来抓,解决血防重大问题。建立了省血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制度,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各成员单位职责执行情况,经常交流工作信息,年终述职评议。各地将血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任期目标管理重要内容,省政府每年与市州政府签订责任书,确保防治任务按期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综合防治保障。省政府将血防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公共财政支出,给予重点保障。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优先落实血防配套经费。各部门积极主动争取中央项目和经费支持,有力地保障了疫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三)整合各方力量,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坚持“按水系、分片块,先上游、后下游,区域同步治理”的原则,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全省12个重疫区县(市)积极开展血防综合治理示范片建设;省直11个部门分别在重疫区的11个村建立了血防联系点,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抓住国务院血防办在汉川市开展河滩禁牧、以机代牛试点的机遇,大力实施传染源控制项目,在重疫区开展“一建三改”、群众饮水安全等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年还组织疫区群众开展工程灭螺,仅2005年全省就改造钉螺面积7.1万亩。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救治晚血病人。省政府连续3年把免费救治晚血病人作为为全省人民办好的实事之一,安排专项资金,科学实施救治。2004、2005两年,全省共投入救治经费5177.1万元,救治的晚血病人10157人,救治有效率96.8%。今年,省政府继续安排2500万元,对核查确认的5150名晚血病人进行科学治疗。
(五)深化机构改革,健全综合防控体系。按照“防治分离、精干高效、养事不养人”的原则,以建立管理有序、体系完备、反应迅速、高效精干、防治有力的血防队伍为目标,不断深化血防管理体制改革,将血防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卫生行政管理系列,预防工作纳入了公共卫生体系。为解决血防人员的后顾之忧,还明确了血防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
由于我省自然环境特殊,血吸虫病防治任务艰巨、传染源控制较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在当前,要以实施《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为契机,认真贯彻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全国血防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防策略,提出血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防治思路。认真落实传染源控制的各项措施,一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和无害化厕所建设,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生粪下水、下田;二是要认真实施洲滩禁牧、家畜圈养、替代养殖等项目,减轻危害,降低耕牛感染率;三是要大力实施农机推广项目,尽量减少疫区家畜;四是要对病人和病畜进行同步查治,特别要加强对渔民和水上作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并把管好人畜粪便作为治理农村卫生环境的重点工作,有效控制传染源。
(二)大力推进重疫区“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国务院血防领导小组提出的以重疫区为工作重点的要求,从今年起,我省以12个重疫区县(市、区)为突破口,对血吸虫病进行集中防治。一是通过开展耕牛查治、河滩禁牧、以机代牛、改厕建沼气等,有效控制和处理人畜粪便,有效控制耕牛传染源。二是通过实施河流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控制钉螺从垸外向垸内扩散。三是通过开展兴林抑螺和重点防护林建设,推广林间套种益母草新技术,降低钉螺密度。四是通过开展查灭螺、查治病和健康教育,控制感染率,提高群众血防意识。五是结合土地整理和乡村道路建设,压缩钉螺面积。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12个重疫区均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疫区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实施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国家农业、水利、林业血防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即将下达,我省有36个疫区县(市、区)已纳入国家项目范围。积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一是配合做好农业血防项目。主要是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进行“水改旱”,减少耕牛,并实行家畜圈养和病畜检查治疗;结合农田节水灌溉项目进行沟渠硬化,结合养殖业结构调整开挖渔池,并大力进行厕所和沼气池建设,有效控制家畜感染。二是配合做好水利血防项目。主要是结合人畜饮水和微型水利项目等,实施山区和独立水系地区的沟渠硬化、涵闸改造;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加大对富河、陆水河、四湖西干渠、汉北河、通顺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有效控制钉螺扩散。三是配合做好林业血防项目。主要是在湖沼型地区实施兴林抑螺工程;在山丘型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结合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螺情监测项目,建设防止钉螺扩散的设施,以有效整治钉螺孳生环境。通过实施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使我省钉螺面积、人畜感染率明显下降。
(四)继续实施晚血病人免费救治,使病人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加强技术指导和治疗后的跟踪服务,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救治效果,使救治有效率达到95%以上,临床治愈人数占当年晚血病人总数的20%以上,新增晚血病人控制在18%以内。同时,加强督办检查和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协调民政部门落实病人救治期间的生活补助,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五)强化血防知识宣传。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宣传做好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疫区各级党委、政府应将防治血吸虫病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群众改造环境,查螺灭螺;结合典型示范,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和养殖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管好家畜。注重对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宣传,组织开展中小学血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将血防知识列入考试范围,并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血防健康教育的专项督察,减少中小学生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
(六)加强血防科研工作。血防工作要取得突破,科技是关键。我们将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突破难点,联合攻关。围绕血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科技、卫生方面的优势科技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实行联合攻关,力争在预防疫苗、灭螺治病药物和防治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为血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推广应用,提高水平。对已经研究出来的血防新科技、新成果,要加大现场应用推广力度,引进国内外的先进防治技术,加强血防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三是深入基层,科学引导。要求各级血防专业机构预防人员要积极深入到血防工作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开展综合防治科学评估,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科学防治,促进血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七)依法开展血吸虫病防治。一是健全法规。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我们将结合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认真组织修订《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尽早报请省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二是依法行政。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防治,依法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加强督查。建立和完善血防监督机制,经常组织对各地血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健全血防工作监督体系,确保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篇: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我市血吸虫病现状
崇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流行县,全市17个乡镇有不同程度流行。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靠吞噬红细胞为生,一对成熟虫每天可产3000个左右虫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等器官,损害肝脏及其他组织,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我国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二、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①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重,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能危及生命。②慢性血吸虫病可无明显症状或自身没有感觉,部分伴有慢性腹泻﹑疲乏无力和消瘦等症状。③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未经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出现腹水,病人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极度衰竭﹑呕血,甚至死亡。妇女感染可引起不孕,儿童感染影响发育可成为“侏儒”等。
三、哪些活动易接触疫水,如何预防。
很多生产活动﹑生活用水﹑游泳与戏水等都易接触疫水,如插秧﹑打谷﹑排水﹑捉鱼,沟塘﹑河流洗澡﹑洗手等。个人防护应穿长统靴或擦尾蚴防护药品尽量减少接触沟渠﹑河﹑塘水,特别是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尽量不要到沟渠内捉鱼虾﹑戏水﹑游泳等,避免造成急血感染。
四、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疫区群众每年应参加当地政府﹑卫生部门组织的查灭螺和普查普治血吸虫病工作,发现患有血吸虫应及时服用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物吡喹酮。关键是早查﹑早治,以免形成晚期血吸虫病,危及生命。因现阶段对血吸虫病只有治疗药物,而无预防药物,且血吸虫病易反复感染,疫区群众应每年参加血吸虫病普查,发现血吸虫感染及时治疗。
五、患了血吸虫如何检查﹑治疗
到过疫区﹑接触过疫水或疫区群众发现有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症状和体征者,应及时到乡镇医疗机构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性的治疗。
六、全民动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
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农业﹑水电﹑畜牧﹑卫生﹑教育﹑广播等)的协同作用。做到人畜粪便沼气无害化处理﹑沟渠硬化﹑下湿田改造﹑植树造林﹑产业结构调整﹑健康教育﹑人畜同步化疗等,这样就可以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三篇:2010血吸虫病防治总结
2009—2010学年血吸虫病防治
工 作 总 结
根据南涧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血防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的通知》(南教发2008]62号)要求,疫区中小学校要把血防知识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活动。为此,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现将2009——2010学年的血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血防工作落到实处。
乐秋乡乐秋学区血防教育课程领导组
组 长:颜世华(学区校长)副组长:何文华(学区教导主任)成 员:学区各班主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这一年中,通过与县血防站联系,组织学生听血防员讲解有关血防知识,书写有关血防的永久性标语:“防治血吸虫病人人有责”。
三、确定各年级各班任血防课课程的教师,为全面落实血防工作作好准备。
2009——2010学年各年级各班任血防课程的教师为各班主任。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障学生以健康的体质搞好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过去一年中,乐秋学区的血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9-2010学年血吸虫病防
治 工 作 总 结
乐秋乡乐秋学区
第四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主管局的领导下,我站始终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策、联防联控”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管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在工作上突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站2018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站员学习,充分认识血吸虫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年伊始,我站就认真组织站员学习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要求站员牢记为民理念,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态度,高度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性。
二、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要求站员站好自己的岗位,切实履行一名植物检疫员的法律职责。要对一切进、出车辆所运输的苗木、花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消灭带有钉螺植物。全年共检查过往车辆452台,苗木1293棵,花卉502株,未发现一起带有钉螺苗木、花卉。
三、加强对周边区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血防意识。鉴于我站所处的丁香镇是历史上的血吸虫病疫区,我站于2018年6月份对镇周边区域的村、组进行一次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宣传,使群众进一步认识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并支持我们的检疫工作。血吸虫防治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社会系统工程。今后,我站将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为构建和谐石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叫血吸虫?
答: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人体内了。
二、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答: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雌虫在肠系膜静脉的内管里产卵。卵内含有毛蚴,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个左右,卵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卵要放出毒素,影响健康;卵随血流到肠壁,能使肠壁破溃而进入肠腔内,随大便排除。
含有血吸虫卵的大便污染了水源,在水温大约25℃情况下,经4小时左右虫卵内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遇到钉螺,很快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含有尾蚴的钉螺遇水,尾蚴就不断逸入水中,人、畜下水接触到尾蚴而受感染,这样就得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生存,不断地危害着人民生命与健康。
三、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四、人被感染上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五、什么是疫水?
答: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感染人畜患病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六、什么是钉螺?
答: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它是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螺狮。形状呈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螺壳表面有纵肋,螺旋一般为6~9个,人们俗称“七转半”,主要分布在沟渠(农毛小沟渠为主)水线上下1m的范围内。稻田中钉螺主要分布在进水口和田埂附近,我市除沟田外个别旧水塘及养鱼塘也都发现有钉螺。
七、什么钉螺才会在感染血吸虫病中起作用?
答:同样的钉螺有两种情况:一是未感染的钉螺。另一种是感染钉螺,又称阳性钉螺。后一种钉螺是指血吸虫尾蚴寄生在螺体随时可能逸入水中,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上血吸虫病。
八、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九、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就是想办法预防血吸虫感染,防止人和牲畜得血吸虫病;治,就是治疗已经患血吸虫病的人或畜。
1、避免与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接触。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2、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用药杀;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三是人工捕捉。在具体应用时,应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
3、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粪便沉孵检查等。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或体征,均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用的药物叫吡喹酮,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
十、血吸虫病在我省哪些地方流行?
1924年Faust首次报告仁寿县存在血吸虫病例,其后相继查获病牛和钉螺,至1949年解放,已报告成都平原及其周围17个县流行血吸虫病。建国后,经大规模调查,证实钉螺分布于11个市(州)的 62个县(市、区),隶属岷江、沱江、涪江和安宁河流域。经40多年防治,至今,已有27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个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目前尚有15个县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而且,在20个传播控制县中有8个县近年来由于疫情反复,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
相关信息:
小学阶段相关信息
(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2)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3)了解血吸虫生活简史:通过标本或挂图了解血吸虫的一生,认识钉螺。(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
(5)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中学阶段相关信息
(1)血吸虫: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
(2)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3)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4)了解血吸虫生活史:通过实物标本或挂图,了解钉螺形态和血吸虫的一生。
(5)感染血吸虫病途径:人、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接触疫水10秒钟尾蚴即可侵入皮肤而感染。
(6)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7)控制血吸虫病方法和措施: ①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②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持饮用水卫生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