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

时间:2019-05-13 13:2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

第一篇: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

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2011~2015)工作规划

上传: 余志阳

更新时间:2011-10-28 阅读: 360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切实树立教育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的思想,着力打造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加快实现会昌教育提质进位、跨越发展,为创特色、铸品牌、成“一极”,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的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思路,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充满活力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从2011年起,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力争三年打基础,五年进中游,十年站前列。1.学前教育。坚持统一规划、公办示范、多方参与、规范管理、安全高质、方便群众的原则,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到2015年,城乡建成21所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城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19所),大力支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全县在园幼儿人数达2.25万人,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6%、75%、68%,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要。

2.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到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3万人(初中2.5万人、小学4.8万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争创全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2015年初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成绩及格率达70%,优秀率达18%,教育质量在全市实现“一一二三”的递进式发展目标(即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至少进步1、1、2、3位)。3.普通高中教育。到2015年,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2.1万人(普通高中1.6万人、职业高中0.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含体艺类录取人数)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超过340人、400人、800人、900人,万人比上线率全市排位四年分别至少进步1位、1位、2位、3位。

4.职业高中教育。到2015年,全县职业学校在校生数达5000人以上,全县接受职业教育在校生数达13000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数大体相当。把会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全省示范性职业学校,把珠兰示范学校办成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教育改革的示范学校。“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实用专业技术人才8000人以上,每年培训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再就业劳动者6000人次以上。

5.特殊教育。健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助学机制,加强特殊教育设施建设,保证残疾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2012年建好县特殊教育学校,逐步引导乡(镇)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到县特教学校就读。到2015年,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上级关于财政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及教育附加用于学前教育的比例,以及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县城规划和居住区规划,把配套幼儿园建设作为住宅开发地块出让规划设计前置条件。公办幼儿园的建设用地由政府以划拨方式解决,民办幼儿园的建设用地设定条件,实行公开出让。幼儿园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性服务收费按最低下限的三分之一收取。建立幼儿园教师登记注册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到2015年,90%以上幼儿教师实现持证上岗。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享受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待遇。成立县学前教育管理中心,配备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责任单位:县教育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国土局、人保局、编委办、乡(镇)人民政府)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有关政策,强化各级政府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各级政府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把保学控辍作为各级政府抓教育、学校考核的“第一责任”来落实,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上学不便、学习困难等失学。集中力量把县直小学和初中办成全县的教育“龙头”和优质学校。适应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乡(镇)中心小学和乡(镇)初中建设,办好必要的村级小学、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班平学生小学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控制在50人以下,探索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区学校帮助扶持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快乐学习机制,通过送影、送戏、送书入校园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责任单位:县教育局、规划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文广局、乡(镇)人民政府、各学校)

3.做大做强高中教育。合理布局和定位普通高中,形成良性竞争、各有特色的高中学校布局。加快把会昌中学办成省优秀重点高中,会昌三中办成特色高中,私立英才学校办成优秀民办高中,规划建设第四中学,办成优质完中。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优生培养机制。会昌中学首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少年体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对艺体类特长生的培养,艺体类特长生纳入学校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教学计划、统一享受高考奖励计划。(责任单位:县教育局、体育局、会昌中学、会昌三中、英才学校)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办学定位准确、内部管理规范、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设施配备齐全、就业优势明显的要求,形成3-5个品牌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适合终身教育需要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网络。推行专业教师柔性管理,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网络。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结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对接 “三校生”考试招生政策,扩大参加“三校生”考试规模,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劳动就业局、职校)5.加快珠兰示范学校发展。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基础上,面向珠兰乡全体适龄儿童,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搭建好“以校为媒”平台,努力与“台商创业基地”、“中国老区·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和“红土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相联系、相结合、相适应,形成专业应需求设置、劳动力应需求培养,使职业高中部的毕业生,变外出“打工”为本地“上班”。要树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意识,在资金安排、资金拨付、项目申报审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用技术的指导等方面大力支持,积极主动为珠兰示范学校捐款、捐物。创新学校组织建设,以“一线一流”青年为重点,加大学校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使党员人数在教师队伍的层级、结构、数量上达到一定比例,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编委办、县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水利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农粮局、食药监局、珠兰示范学校、珠兰乡党委政府)

6.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6倍。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积极筹措社会资金,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县政府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年应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特教津贴政策,提高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教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责任单位:县教育局、财政局、县残联)

7.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师生与公办学校、师生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把民办学校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民办学校建设涉及的规费缴交享受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按政策落实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人事代理、住房公积金等制度。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参照公办学校在职教师管理,选调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充实到民办学校,其原有公办身份保持不变,工资福利由聘用学校支付,档案工资由县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保部门按照在职教师同等待遇管理。对长期在民办学校任教、特别优秀的教师可择优公开招聘进入公办教师队伍。健全民办学校质量评估监控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成品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人保局、编委办、国土局、教育局、乡(镇)人民政府)

(二)全面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按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原则配齐教师,满足学科专业化和课程改革需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落实县城学校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农村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制度,促进县域内教师队伍基本均衡。建立优秀老教师返聘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硕士以上研究生、“985”高校、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每年按教师总数的2-3%安排学历提高培训。到2015年,全面消除代课教师。“十二五”期间,教师学历达标小学(公办幼儿园)98%、初中96%、普高95%、职高60%,其中学前教育教师30%达专科学历,小学教师35%达本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70%达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有6%达研究生学历(学位)。放宽教龄男满35周年、女满30周年教师的退养条件,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建立教师退出机制。(责任单位:县人保局、编委办、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广泛深入开展以“创先争优、师德表率、育人标兵、岗位奉献”为核心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教师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事业。制定全县教师从业准则及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师德档案,树立师德典型。完善学生和家长评议教师制度。将师德表现和敬业态度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教育工作考核优秀的乡(镇)、学校、教师,分级予以表彰奖励。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县、乡(镇)政府每年教师节表彰教书育人先进典型、支教助教和尊师重教先进典型。县政府每年表彰2名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社会公认的“教书育人楷模”,一次性奖励5000元。按规定及时辞退师德师风表现差、社会影响较大的教职工。坚决查处考试违纪作弊、体罚学生、编造传播谣言中伤他人、赌博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公安局)

3.完善教师激励和培养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落实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5%的教师培训经费,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对教师实行每3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建立“名师”、“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权责结合的管理机制。县级“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聘任期间,每人每年发给津贴1500元、1200元、800元,省、市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发给津贴5000元、3000元,由县财政负担,发放时限按省规定。实施省、市、县学科带头人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制度。(责任单位:县教育局、财政局、人保局、编委办、教师进修学校、各学校)

4.提高教师待遇地位。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发放特殊津贴,并建立其职称聘用“保险箱”制度,即在边远山区学校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职称聘用不受岗位职数限制。教研员职称进岗一评即聘。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参照公务员津补贴发放形式,教师绩效工资每月随工资发放,由县财政全额负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主任津贴按基数120元,并根据学生数每生增加1元的标准发放,有寄宿学生的班增加60元∕月,边远山区教师津贴确保及时到位。教师“三险一金”由县财政负担。在县城集中规划建设以公租房形式为主的教师新村。“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00套公租房,优先保障外地教师和在县城无住房的边远山区教师住房,在边远山区乡(镇)每年规划建设200套教师周转房,改善边远山区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委、规划建设局、房管局、教育局、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

5.加强校长管理。坚持校长公开选拔聘用和年度考核制度。严格按职数配备学校班子。全面推行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校务公开,推进依法治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交流、惩处等制度,选好管好中小学管理人员。推进校长培养“名师”、“学科带头人”联动的奖励机制,实施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计划,3年完成一轮校长培训,切实提高校长的学校管理、教学教研能力,努力培育一支爱岗敬业、素质全面、敢抓敢管的校长队伍。原则上实行学校行政班子5年任期制度。设立校长奖励基金。“十二五”期间,全县中小学重点培养县级中小学名校长10名,在此基础上择优培养省、市中小学名校长若干名。(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审计局、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

(三)实施教育重点工程

1.网点布局优化工程。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片区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结合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加快全县教育网点布局优化工作。通过学点撤并、社区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等措施建设城镇新区教育园区、乡镇教育园区,实现学校合理布局、教育集中投入、教师统筹使用。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有序推进村小整合,逐步把村级小学的高年级合并到乡(镇)中心小学或寄宿制小学。乡(镇)重点办好初中、中心小学,逐步引导洞头、富城、永隆、晓龙等乡将中心小学和初中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高边远山区的办学效益。根据乡(镇)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选择部分乡(镇)探索建设片区初中。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月亮湾新区新建第四中学、第四小学。适时将文武坝中心小学上收为县直学校,把水西小学、黄坊小学上收为希望小学、会昌小学分校。到2015年,实现全县学生“40%在县城、45%在乡镇、15%在农村”。(责任单位:县教育局、财政局、城建局、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2.素质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德育格局。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办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建立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的合作教育机制。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每年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初中开展校园读书节、文化艺术节及学生运动会,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和校园广播的功能,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建好“留守孩”托管中心,到2015年,力争20%以上的乡(镇)建好少年宫。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会昌县中小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教学质量和特色办学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测和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打造高效、快乐课堂,强化学法指导,提高“培优帮困”实效。建立学校结对帮扶和教研员挂点蹲校制度,加快提升薄弱学校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学校)

3.教育信息化工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县信息化整体布局。2013年,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和初中基本实现“班班通”,会昌中学建设数字化校园,职业学校建好校园网,实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库、教育系统网上台账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一站式管理。加强信息技术伦理道德教育,营造健康的网上学习环境。(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文广局)

4.和谐平安校园创建工程。重点抓好消防安全、食品卫生、饮水安全、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2012年,县城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按照上级要求配齐配强公益性保安人员,并全部安装防控系统监控设备,与公安“天网工程”联网。2013年,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和初中建立医务室。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认真开展安全预案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寄宿制学校饮食卫生、消防、玩水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卫生局、文广局、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局、交管大队、食药监局、水利局)

(四)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1.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县本级财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确保中央、省、市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在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中都要体现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土地出让金扣除相关基金支出后,按10%计提教育经费。建立高中不少于60万元和初中、小学不少于30万元的奖教资金,并根据教学质量进位情况逐年增加奖教资金。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审计局)

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教育争资争项,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校园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做好校园规划,完善学校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活动室、食堂、宿舍等设施。稳步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学校大门及围墙建设,办好学校土地证、房产证。推进“森林校园”建设。2013年,县直学校达到全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水平,2015年,乡(镇)初中、中心小学达到全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水平。“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7.79亿元,新改建校舍36.4万平方米,全面消除农村D类危房。(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城建局、林业局、发改委、教育局)3.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建立县领导联系挂点学校制度和单位服务学校机制。县四套班子领导各联系1至2所学校,县直单位、部门联系服务学校,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所联系学校的具体问题。完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教育问题、专题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常态工作机制,严禁部门、单位对学校、教师乱摊派,建立进校园检查审批制度,努力营造一心一意服务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慈善机构资助贫困学生,建立边远山区学校奖教基金,分步实施农村学校“爱心免费午餐”,建立“全覆盖、广保障”的资助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全社会读书活动,每年评选“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和“书香单位”,营造全社会的良好学习氛围。(责任单位: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乡(镇)人民政府)4.落实问责机制。加强督学、督政力度,建立实施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的督办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督办人,限期整改。对发生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严重违法违纪、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两年排位后3位的校长,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县政府办、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乡(镇)人民政府)

第二篇:会昌教育

会昌教育

(2010)第8期 总第50期

会昌县教育局秘书股编

2010年12月21日

【本月要闻】

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全面启用

12月1日上午,秉承温家宝总理‚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批示精神,率先在革命老区国定贫困乡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全面启用。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邱金凯,国家督学、教育部原副总督学夏铸,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出版学会会长桂晓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王映球,国家物资部原副部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副会长桓玉珊,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副会长郐万增,江西省原人大副主任蒋仲平,国家统计局原纪检组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会长章国荣,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教科文体工会主席王晓龙,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1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司副司长张森,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处长张苏华,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原部长王持栋、基层部原部长田裕琨,省总工会副主席柯进水,市委常委、副市长潘昌坤,市政府副市长刘建平,市政协副主席温会礼,市政协原副主席雷汉生,以及县委书记廖成铭等领导、企业家、艺术家、学者、爱心人士出席仪式,县委副书记、县长邝光华主持仪式。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成思危,中共江西省委原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正部长级副部长、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万绍芬就学校建成启用分别发来贺信。

县委书记廖成铭代表县委、县政府和48万会昌人民在仪式上致辞。廖成铭说,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是一所在大爱精神感召下创办并发展壮大的学校。几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今天‚一校五部‛办学格局的基本形成,这凝聚了李永海书记、田裕琨部长、雷汉生副主席等老领导的大量心血,凝聚了各级领导和海内外爱心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深情厚爱。全县上下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农科教相结合、三教统筹‛教育理念,使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全面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珠兰示范学校要以新校启用为新起点,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办学理念,创新学校管理思路,把学校建成‚村校一体、教科研一体、实践与培能一体‛的农村特色教育示范学校,真正实现‚小村庄、大教育‛的办学格局。

市委常委、副市长潘昌坤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珠兰示范学校的启用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珠兰示范学校在赣州市学校办学模式中,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办好新生的‚示范学校‛,使其在众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真正发挥示范的效益,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希望珠兰示范学校认真学习实践先进办学理念,总结办学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化办学之路。

为示范小学积极奔走、热心牵线和指导的李永海老书记在仪式上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深情地说,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爱满天下‛的日子,感谢在这6年多的时间里,所有为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创建所给予关爱和帮助的海内外诸多单位和爱心人士,是他们以大爱之心为这所学校添砖加瓦、铺路架桥,他们的爱心将永远铭刻在学校的碑记上,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示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倍加珍惜所有这些给予我们的爱,牢记温家宝总理的话,‚有爱才有教育、才有道德、才有一切‛,努力做到‚有爱‛、‚有梦‛、‚有学‛、‚有专‛、‚有恒‛。李永海最后说:我希望并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所力在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示范学校,继续给予更多的关爱,更使其‚破土珠兰、普及会昌、成林赣南、燎原天下‛。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邱金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王映球,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司副司长张森也分别在仪式上讲话。

仪式上,美籍华人、博士李沈女士,台胞、大收藏家桂良先生,中国北京书画院院长张惠臣,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杨骥川,中国青年书法家陶亚平,中国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超等为学校捐赠了书画作品;北京万国经典书城、深圳艾美特电器有限公司、时风集团等单位捐赠了图书、电脑、卡车、电风扇等物资,香港超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智育、本县企业家谢祚珍、肖祥晋等众多爱心人士捐献了善款,此次捐赠总价值约1600万元。县委书记廖成铭向他们回赠捐赠证书。

仪式上,少先队员为领导和来宾敬献红领巾并献花、献辞,村民代表和学校职高部学生代表作了发言。

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来宾为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揭牌,为‚爱满天下‛雕塑揭幕。仪式结束后,领导和来宾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并参观了校园,还在学校校园内种植了纪念树,在实践基地种植了纪念果。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省政府副省长孙刚来我县调研教育工作

12月9日~10日,省政府副省长孙刚在我县视察调研教育工作。孙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教育的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好当前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孙刚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省政府副秘书长叶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宋雷鸣,市委常委、副市长潘昌坤,市政府秘书长幸跃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廖志斌,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树明,市教育局局长刘卫东,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杨雍谨,县委书记廖成铭,县长邝光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洪梅,副县长黄杰等领导的陪同下,顾不上旅途劳顿,先后来到珠兰示范学校、新职校建设工地、会昌中学、体育中心、三馆一中心、希望小学等地视察,每到一处,孙刚都认真聆听相关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不时询问会昌教育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在建设一新的珠兰示范学校,孙刚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当得知该校是一所按照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以推行农科教结合,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教统筹,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为特色的老区示范学校时,孙刚表示赞赏。他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好当前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继续探索适合农村教育办学的新路子,努力将学校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示范学校。

在功能日趋完善的县教育园区,建设火热的新职业学校、气势恢弘的会昌中学、设施齐全的三馆一中心,孙刚对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教育园区建设,不断加大教育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教育园区建设是我省加快城镇化,加快教育集约化的创新之举。要将教育的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教育现代化促进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要在规划建设中创新理念、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真正实现高起点规划、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在校舍安全施工有条不紊的希望小学,孙刚强调,要扎实有序抓好校舍安全工程,把它当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要做好地震重点检测区和人口密度稠密区的校舍抗震改造和危房拆建工作。要千方百计用好政策,大力改善基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政策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当前

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编者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11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现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学前教育“国十条”发布的背景与意义、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答记者问内容摘录如下,以供学习和抓好我县学前教育之用。

1.问:现在社会上都在热议学前教育‚国十条‛,请您谈谈‚国十条‛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意见较多,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2000年基本普及义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务教育之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把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园难‛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和紧迫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对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国十条‛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的动员令,必将对全社会提高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2.请您谈谈对今后发展学前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臵,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3.《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请您具体谈谈怎样大力发展公办园。

答:‚国十条‛把‚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基于目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文件提出加大政府投入,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公办资源:一是在公办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要新建一批公办园;二是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幼儿园;三是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四是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4.《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请您谈谈扶持民办园的具体规定。

答:发展学前教育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园,为家长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文件突出强调了鼓励和扶持民办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园的几点措施:一是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二是创新支持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提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公办民办一视同仁,进一步强调了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

5.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是解决城镇‚入园难‛的关键。文件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补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二是同步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三是强制建。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四是建后统筹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证面向小区适龄儿童提供方便就近的普惠性服务。

6.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主要采取四条措施。一是纳入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二是加大投入。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三是完善网络。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四是改善条件。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配备好保教设施、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逐步为农村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育坏境。

7.学前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制约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请问‚国十条‛在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加大财政投入是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具体规定概括讲主要是‚五有‛。一是‚预算有科目‛。将学前教育经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制度要求。二是‚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三年有明显提高,尽快扭转财政投入不足的局面。四是‚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转。五是‚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8.幼儿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普遍存在,请问‚国十条‛制定了哪些措施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

答: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一是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要按照规定的配备标准对公办幼儿园进行核编、逐步配齐。二是落实工资、职称等方面的待遇。要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三是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按照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办法,这方面要特别检查和督促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障。四是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五年内完成对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9.针对目前存在的幼儿园乱收费现象,有哪些具体解决办法? 答: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一是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收费监管。二是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三是加大对民办园收费的监管力度。完善备案程序,实行分类指导。四是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幼儿园要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予以公示,加强社会监督。五是坚决查处乱收费。

10.目前,一些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国十条‛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要求?

答: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遵循规律。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二是要坚持科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学的方法。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三是要创设良好环境。加强对幼儿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要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强化监管。国家将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覆盖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质量。

11.‚国十条‛中提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请您谈谈有何具体要求?

答:制定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重大决策,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要准。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测算未来三年学前教育需求和供需缺口。二是要实。确定发展目标,分解任务,落实项目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是要快。各省(区、市)的行动计划要在明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四是要督。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教学论坛】

实施有效教学管理,构建“目标导学、以学定教、以情促学”的高效课堂

县教育局 何发生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振人民群众对教育信心的根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出路在管理。在我县学校的教学教研中普遍存在以下状况:教师课堂讲的多,学生学的少;教师批评学生多,激励学生少;学生练的多,快乐少;教师重复自己经验多,反思少;教研活动次数多,收获少;教学常规管理形式多,内容少。这些情况集中反映了我县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校教学管理粗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放,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需要社会广泛支持,更需要教育系统内部发力。必须用一种理念统领全县教师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这种理念就是实施以构建‚目标导学、以学定教、以情促学‛的高效课堂为核心的有效教学。

一、基本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目标导学是指用目标导控教师的教,导控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如果教师对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教学无方向无目的,备课时教学目标照教参抄一抄,上课时随心所欲,目标得不到落实,那么,长此以往,教学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同时,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呈现目标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意向,保证学习的方向和效果。

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情和学习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调控教学过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必须围绕学,适应学。首先必须把握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谋划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清楚的学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只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有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才可能有适合学生的方法。其次,‚学有定律,教有优法‛,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当然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地情景导入、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等,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确定教学方法。以学定教还要求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调动学生思考,加强学法指导,重在教学生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状况,以学生达成目标作为教学的着力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情促学一方面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指教师应充分体现、发挥以尊重、平等、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具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情感因素具有调节作用、动力作用、强化作用和感染作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引导、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眼神、目光、点头等方式给学生以关心、鼓励的刺激;教师要善于用严谨、简洁、意深、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用坚定自信、快慢得当、铿锵有力或深沉浑厚的语言表达形成一种魅力,扣人心弦,使学生感到入情入理,坚信不疑,激起对教师的敬佩和学习之情,促使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用准确恰当的评语或启发、示范性的讲解或表情和手势的示意评价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二、具体措施

1.明确要求,强力推进,逐步完善,精益求精

课前必须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臵的具体要求:(1)以学生为主语;(2)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3)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必须控制教师讲的时间,推行‚25+20‛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小学20分钟),学生活动的时间保证在20分钟以上,要按照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安排教学活动,原则上小学每3分钟(初中每5分钟)至少要有一次学生活动。要以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一堂课要从目标实现的效度(与课程标准及考纲的吻合程度)、广度(学生面有多大)和深度(拓展有多深)去评价,从目标实现的手段、原因和方式上去研讨。

必须减少练习的数量,提高练习的质量,尽量当堂过关,切实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每练必查,每练必评,每错必纠,鼓励面批作业。要提高辅导的有效性。信心的树立比做题讲题更重要。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用学生理解的表达方式,避免强制式的和统一式的辅导,鼓励‚兵教兵‛。

必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情感因素的应用。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规范,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让课堂活泼有序,要及时、灵活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至少得到一次个别谈心,每科作业得到一次鼓励性评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不得在课堂上训斥、辱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

这些措施虽然还不全面、不系统,但教学改革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心动不如行动,问题就是课题,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高效课堂的内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的提升。

2.完善机制,激发活力,科学培训,提升水平

再好理念要靠人去执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推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以下就教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要建立和完善灵活高效、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继续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选拔校长,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应有为‛的用人方向,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对副校长实行聘期制,聘期结束,与后备干部一同接受差额‚换届‛考察,特别优秀的提拔重用,优秀的留任或交流,平庸的不再聘用,形成学校领导不进则退的机制。深化学校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制度,在评优晋升、进城调动中让教师用教学质量说话,形成大家安心扎基层,静心抓质量的良好工作风气;完善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适当拉开差距,向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及边远山区教师倾斜,规范分配程序,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切实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明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蹲级(片)挂科(即负责一个年级或片区,指导一个学科)的职责,进一步细化教研活动的要求,教研示范课(公开课)必须经过集体备课环节,学习教研文章必须提前一周发至每位教师,评课或交流时必须每人发言,认真评选教研之星并列入教师考核,用教研带教风促学风。

要注重实效大胆创新抓实教学常规。要改革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方式,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由重形式向重内容转变,由事后检查向事前督导转变。

要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学分制,开设名师讲坛,把培训常态化,建立分层定单式的培养计划,年轻教师以校内帮扶、县内培训为主,中青年教师以专家引领、理论提升为主,骨干名师以课题研究、带领辐射为主。用系统化、针对性的教师培训铺就名师成长之路。

发至:市教育局,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县委办、政府办、县委宣传部、人大教科文卫委、政协教文卫体委,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政府、中心小学、初中,县直各学校,县教育局机关各股室。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会昌教育〃第50期

(共印150份)

来稿请发至hcjy5622168@163.com

第三篇:教育五年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夯实基础,发展内涵,提升质量,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清水河县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清水河县基本情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南端,东南以古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平鲁区、偏关县接壤;西濒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依古力半几河,与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相毗邻,属自治区级贫困县。整体位置处于“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和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腹地,是和林格尔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和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县域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总人口14.25万人,辖4乡4镇和1个工业园区,共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蒙、回、满等12个民族。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1所,在校学生12278人,教职工1268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五年来,清水河县投资3.3亿元,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新建、改造、维修,总面积达150769平方米。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五年来,清水河县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招聘特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92名,缓解了部分学校专业、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各校将5%的公用经费提高到10%,选派校园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达5000人次,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清水河县教育力求改革创新,通过课改实验、送教下乡,中小学、幼儿园互观互鉴教学观摩活动,选派音体美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让农村学生享受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逐渐缩小城乡教育、校际教育差距。2013年县二中,一中和城关一小分别被命名为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和呼和浩特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五年来,清水河县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特别是201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0.4%,2018年高考乔博冉以633分荣获九个旗县区所属学校的第一,连续五年清水河县本科上线率稳居五个农业旗县第二名。中考成绩、优秀生比例进一步提高。

五、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显著

五年来,清水河县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特色,效果十分明显。高级中学的文化墙、大课间活动,职业中学的技能训练,一中的读书活动,二中的国学教育,民中和民小的民族风情教育,城关一小的七彩成语、欢乐腰鼓,三小的陶艺美工,阳光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等,这些特色教育,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新课程改革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紧密结合,构建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系。2014—2015年县一中、城关三小、县二中、城关一小被评为呼和浩特市特色学校。连续举办了清水河县中小学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艺术节,首届 “三独”比赛和合唱节,在全县创城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六、校园安全保障措施得力

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按照各校园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县政府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召开各类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每月对全县寄宿制学校食堂、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各校在餐厅管理中,以卫生部下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为依据,并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了餐厅管理制度。做到卫生安全、荤素搭配,讲究营养,成本核算。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一中学生宿舍被评为“五星级”文明宿舍,普通高级中学被评为“五星级”文明餐厅。全县各校园开展传染病防控、安全教育和防灾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各校园的人防、物防与技防水平。正在向清洁、文明、无烟学校迈进。

七、教育惠民政策深入民心

五年来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3866万元,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748万元,高中“两免”、助学金经费2408万元,资助生源地贫困大学生2769万元,争取社会帮扶贫困学生物资达300万元。

八、机关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清水河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十八字“抓党建、促工作、谋发展;立师德、树师风、铸师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述廉、谈话诫勉等有关廉政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和每周二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招生、财务管理等工作,增强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意识和能力。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建立了党员先锋岗和干部工作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百名干部进校园、千名教师大家访、万名学生得实惠”、“三包三联三推进”、“三带好三争创”、“三走进三服务”、“三帮三带一促进”、“两学一做”、手抄党章“百日行动”、“三进三讲”、“三严三实”、“老牛坡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聘请党校校长杨凤山作了专题讲座,参加双休日学习讲座200人次,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30人次,普通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500人次,举办各类讲堂35场次。机关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共计400余篇,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了职工干部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的大提升,营造了“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五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1人,发展新党员46人。16名教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名教师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向县委组织部选报8名后备干部,向统战部选报5名无党派人士,选派1名干部参加了市委党校2016年秋季旗县区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教育局、职业中学

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清水河县因地处偏僻,属于自治区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师专业人才、业务能力水平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任务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倍加珍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努力的辛勤工作、志存高远、创新图强。为推动清水河县教育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社区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社区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2011-2015)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培训学院作为政府践行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培训机构,承担着教育资源整合、业务指导、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教育项目引进开发和成果推广的责任。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时代又赋予社区培训学院工作以全新的内容,因此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理论,并把理论付诸社区教育实践,开拓创新,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区,发展区域经济作出积极的努力。针对社区学院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工作性质,在未来五年,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实质,现提出以下工

作规划。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培训学院能力建设

(一)提升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能力

未来五年期间社区培训学院要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尽全力开发鼓楼区有形和无形资源,并整合为再生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提供软件和硬件条件。联合区域高校为鼓楼居民的学历教育拓宽学习空间;为居民的远程学习搭建资源平台。统筹协调,筹措资金,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局、团委、关工委、妇联、科技局、劳动局、民政局、文化局、体育局、计生协、旅游局、各街道等)的支持,共同组建以开发有利于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资源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资源开发联合会”,互通有无,协作分工,制定章程,规定任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和方便;加强国内外社区教

育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社区培训学院的能力。

(二)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能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一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南京市鼓楼区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社区教育工作上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在课程开发、项目运作、课题研究等方面在全国社区教育中走在前列,并起到引领作用,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仍然存在学

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不足,虽有实践层面的经验,却缺乏理论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社区教育开展及深入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未来五年,社区培训学院要在 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方面有所探索而且要有所突破,尤其在职业素养培训、专业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社区教育顶层设计培训、服务意识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采用更开放、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的专业方式去培训引导社区教育

工作者,加速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以引领社区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进一步提升对社区居民的培训质量

(一)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培训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区成员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社区教育的培训指明了方向。社区教育要深入人心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努力的艰辛过程。形成全民自觉学习并能坚持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需要加大对居民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只有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其他社区成员终身学习铺路,高效进取,指导居民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机构,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根据形势和居民需求,我们将陆续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科普、职业道德、礼仪、环保、低碳减排、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采取全方位、宽渠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

(二)社区居民技能培训

由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量外来劳动力会涌入城市,新生劳动力逐年增长,尤其是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势必会有很多社区居民将面临下岗、转岗和再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社区培训学院要承担这些人员的技能培训,培训其新的职业技能,使其重新上岗就业,在维持自己生存的同时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目前,我们对社区居民已经开展了一些简单技能的培训,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技能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未来五年,继续发挥与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一体办学的优势,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尝试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提升其培训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继续做好对下岗、转岗和再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拥有新的技能重新上岗;探索对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尽快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尝试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前的集中订单培训和境外实施项目人员培训,实现鼓楼区劳动力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互通;实施对社区困难群体人员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对残疾人员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通过对各类人员的技能

培训,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要求,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社区学前教育培训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可见学前教育直接维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社区培训学院在学前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居民对我们的要求相距甚远。我们准备利用五年的时间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认真到基层调研,学习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给家长以正确指导,组织家长一起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开发智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开展具有人文底蕴的亲子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具有民族特质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整合,培养其民族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提升社

区学前教育的质量,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学前教育的摇篮。

(四)青少年校外培训

社会的转型及发展,造成了教育的转型,传统的学校教育受到了挑战,而社区教育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由于应试教育及严重课业负担的影响,如何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社区教育如何配合学校及家庭对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在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像以往一样仅举办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区教育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时代特征,举办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培养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发展的能力;配合学校教育,开发青少年喜欢的、乐于参与的教育项目,培养其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争取联合相关部门组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完成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他相关教育;努力为青少年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扩大大中专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通过各种有组织、有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使青少年感受到社

区是他们成长的乐园,是素质教育的校外课堂,从而体现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五)文化生活教育培训

文化生活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不竭源泉,是居民终身学习的内容,也是终生教育的组成部分。鼓楼区不仅是教育大区强区,也是文化大区。怎样让鼓楼区的居民享受鼓楼的文化资源,提升其生活的品味,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传承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学院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未来五年,学院要在文化生活教育培训上做文章。培训社区教育工作者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只有社区教育工作者深入社区,挖掘整理鼓楼的历史文化资源,整理鼓楼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才能培训社区居民传播和享受自己的文化;组织居民学习鼓楼历史,学习鼓楼文化,为鼓楼发展建言献策;指导街道分校开展广场文化策划活动;接洽国内外文化团体,推进高雅文化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居民点开展以生活与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培训,让居民感受先进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新颖鲜亮的培训,达到先进文

化引领现代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社区培训学院的能力之一,课程是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社区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明显的差异,只要能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资源,都能开发为课程,为居民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提供学习资源。鼓楼区历史悠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为各类社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近年来,学院整合资源开发了一些课程,但远远不能满足居民了解鼓楼过去,设计鼓楼未来的学习需求。2011至2015期间,我们要制定课程开发计划并具体落实。整合鼓楼文史资源,结合低碳减排,研发居民所需要的社区课程;结合青少年校外培训,研发社区和学校通用的素质拓展课程;结合经济发展,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通过开发课程,为居民提供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贡献力量。

四、进一步塑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

(一)拓展创新原有项目

近年来学院引进教育项目,结合国情和区域特点进行整合,形成了独有的品牌。幼儿科学探索教育项目立项为鼓楼区教育实验项目,在鼓楼区社区幼儿园以兴趣

班形式开设课程,培训师资,开展亲子活动,出版教材,对学前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探索科学的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也立项为鼓楼区教育实验项目,此项目对适龄人群进行性健康和艾滋病预防教育,以互动形式和自我教育形式在南京市范围内开展活动,出版教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两个项目已成为鼓楼区社区教育的品牌,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项目的完成,目前已成为社区培训学院的常规工作,如果维持现状,停止不前,两个项目都会在教育市场上失去立足之地,因此未来要加大在南京市范围内推广项目成果的力度,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增加内容,变换教育形式,开发新的内容充实完善项目,才会永远占有市场份额,永

远树立品牌形象。

(二)引进开发先进教育项目

教育项目是社区教育的载体,通过教育项目在社区的实施,能让百姓对社区教育有全新的认识,能激发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激情和热情,能提高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未来,我们将继续内引外联,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社区教育项目,开发挖掘鼓楼区各社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把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立为社区创新实验项目,以教育项目的实施服务社区居民,以项目引领社区教育工作向上发展、向下扎根。预计五年期间我们将陆续开发有关于科普与运动、青少年校外素质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民族文化教育等方

面的教育项目,为居民各类人员的教育和学习提供软硬件条件。

2011-2015年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进一步加强社区培训学员能力建设,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实施技能培训、素质培训、研发课程、开发项目是我们工作的落脚处。我们将继往开来,为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努力工作,为鼓楼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鼓楼社区培训学院

2010年11月18日

第五篇:初中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⑸示范辐射年(2014-2015)。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初具规模的文明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及综合评价稳居全县前5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为带动全县课改的深入,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拟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讨展示课,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下载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会昌英才学校发展团员计划

    2012年会昌英才学校发展团员计划 共青团员是先进、优秀学生的代表,英才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团员同学所做的贡献。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为完善学校团组织建设,继续做好学校团队工作,学......

    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教......

    会昌检察院晋升

    江西会昌检察院晋升“档案规范化管理省特级单位”近日,江西省档案局、省检察院和赣州市档案局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江西省会昌县检察院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建设进行了评审......

    会昌英才学校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最终定稿)

    会昌英才学校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就应该施教于未然,针对学......

    教育信息化,会昌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5篇

    教育信息化、会昌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 ——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会昌县石门初中 王木发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必然改变教育! 在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

    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XXXXXX客运有限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公路客运是我国旅客运输的四种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与铁路、民航、水运相比,其主要承担距离近,以及其他运输方式无法到达地区的旅客运输,是我国......

    银行五年发展通讯稿

    题记: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大庆分行正视自身发展状况,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内部管理,重塑企业文化、积极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格局;五年间,通过大力支持油田产能建设,加大招商项目资金支......

    外科发展五年规划

    外科发展五年规划 一、 目标: 按二甲医院的要求进行管理及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水平,打造“平价、微创”的品牌,增强医院影响力。争取在3年内分出普外泌尿外科和骨科神经外科2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