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创业立潮头
诚信创业立潮头 勇担责任献爱心
——记“好党员”金太阳休闲农庄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张小铃先进事迹
张小铃同志1962年在长沙市宁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金太阳现代休闲农庄、金太阳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并担任湖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工商联合会执委、湖南省个私协常务理事、湖南预备役师高炮团少校、长沙市开福区第二届人大代表、长沙市公共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烹任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以“责任是我们的,企业是社会的” 的思想为信念,密切联系党员群众,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曾获得湖南第二届青年企业家“鲲鹏奖”等荣誉。
诚信创业立潮头。张小铃同志担任过中学教师、银行干部,1996年创办金太阳大酒店有限公司。他无论是杏坛耕耘,还是银行执政,抑或商海弄潮,总是业绩显著,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随着金太阳事业的逐步壮大,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自觉担当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对人民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金太阳共有34家中餐酒楼和快餐店,1600名员工,企业已实现年产值和总资产双过亿。2009年6月,金太阳在宁乡灰汤建设金太阳现代休闲农庄。占地规模为315亩,集生态观光,住宿,温泉洗浴,美食,康体,休闲娱乐为一体。总投资规模2亿元。依托宁乡县城及灰汤温泉的带动主要辐射长沙乃至湖南周边各地区省份。可解决约300人就业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金太阳进入灰汤以后,积极与当地政府、人民群众联系,吸收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到金太阳务工,帮助当地困难群众,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勇担责任献爱心。张小铃同志自企业创建时就建立了金太阳“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救助特困学子,慷慨解囊帮助有难之人的事例很多,他每年还自觉义务献血,一个个善举早被人们记在心上,在社会上传为佳话。2010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百善孝为先”是金太阳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当天在金太阳温泉山庄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温情念亲恩”的老人节活动,邀请了灰汤村十几位70岁以上的老人代表和村、镇、县领导干部参加。张小铃同志特别重视此次活动,几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务必办好此次活动。“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这些不仅仅只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表达,张小铃同志率领金太阳企业的员工用实际行动宣传着孝文化,践行着孝文化,这次活动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张小玲同志一直遵循着“诚信创业,利益共享”,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多次捐助贫困学生、灾区人民达300多万元。公司内部组织了 “献爱心”活动,对当地家庭较困难的群众给予爱心资助。公司员工还组织大型义务献血、义务劳动等,均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重视党建强队伍。张小铃担当这么大一个摊子的董事长,目前还有自己的两个(灰汤和莲花)基地正在进行开发建设,工作责任之重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一直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8年在公司内部正式成立了党支部,并亲自担任支部书记。他说:“要把金太阳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的怀抱,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民营经济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张小铃同志还经常说说:“责任是我们的,企业是社会的。”在他的领导下,金太阳大酒店党支部被省工商联授予2009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誉,个人也多次获县、镇先进党员称号。
第二篇:立课改潮头
永立课改潮头,当好课改先锋
2009年教研室主任述职报告 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中心小学
周汉仕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一学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人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认真履行职责,在教科研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我身为中心校教研室主任,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对科研兴校有着执着追求,也深知肩负的历史重托和责任。一年来,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本着“与时俱进,追求完美”的理念,争取做一名学习型、科研型、学者型的教科研工作者,我不懈进取,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我校顺利开展教科研工作形成了有力支撑。
作为教研室主任,我深知要想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关键。一年来,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力求行为世范。我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全镇教师投身到新课程改革洪流中去摸索,去拼搏。我大胆在全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探索新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我以课题为主渠道,以课堂为主阵地,动员教师通过《提问专用本》毫不保留地提出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确定为新课题,然后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探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再让教师把策略方法放到课堂教学中去验证,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一落实。为了让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鼓励教师把开展实践活动中得出宝贵经验以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方式撰写成文,并定期进行评比。好的文章选送到区、市进行评比。在这个过程,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组织者、领导者,而是教师当中的一个同伴互助者,是一个勇挑重担的研究者。在开展校本研训,教学研究的各种活动中,我都积极置身于活动当中。也因为如此,本校很快涌现出了一批像李经强那样研究者型教师。
本,由于我工作中大胆创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没有可行的工作计划,教研工作将是自发的、随意的和低效的。每学期开学前,我都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为我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组织全体管理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市、区教委颁发的有关文件如区教委下发的“两个六认真”和“五个基本要求”,还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有关教研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常规考核奖励办法”、“ 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奖励办法”、“随堂课考核规定”、“关于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可循,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为了使教师们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我利用校内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为了给全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信息和经验的平台,促进全镇教师专业化发展,我在全镇创办了《课改通讯》。名师撑起名校,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他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 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突出“六抓”
1、抓学习培训,促观念转变
新课改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几年来,我们注重引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紧扣“发展”这一核心主题,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载体,以教育阅读活动为引领,积极构建“任务驱动、学思结合”校本培训模式,引导教师自主成长。我们根据实际,采取“逼、压、引”与附之关爱相结合策略,采用“分散—集中”、“基地—研讨”、“横向—交流”、“纵向—提升”的形式,多层面、多维度地持续深入开展丰富多采的学习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由“逼我学—要我学—我要学—我会学—我会用”转化,实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有力地为因“缺钙”、“缺铁”而“贫血”的中老年尤其是老教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抓通识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级有关课改文件、通识培训材料、《走进新课程》,观看课改VCD、听专家专题讲座等,为实施新课程改革营造氛围,做好准备;(2)、抓教材培训:主要是通过对话交流参与式培训,深入领会、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的结构、编排意图等;(3)、抓教育阅读:主要是以中心小学骨干研习班为龙头,深入开展《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和《教师成长》等教育理论专著的学习交流;(4)、抓专题培训:主要是通过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围绕“有效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和“校本课程的管理”等专题深入学习、讨论,并指导自身教育教学实践;(5)、抓实教师的继续教育,大力鼓励倡导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并提供机会、挤出资金让教师外出“取经学道”。
2、抓课堂教学,促行为转变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渠道,是教师把先进理念具体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展示平台。几年来,我们始终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下大力气、花真工夫抓实“四课”——(1)、常态课:主要是通过领导、教师每周的随堂听课,及时把握教师课堂教学动态,发现普遍问题,予以讨论解决;(2)、研讨课:主要是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优势时间、优势力量予以研讨,在集体备课中达成共识,并通过研讨课加以展示,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3)、观摩课:主要是通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示范课,借以加强经验辐射,促进整体教学效益的提高;(4)、优质课:就是以市、县各级优课评选为契机,加强指导力度,鼓励教师大胆冒尖,努力打造优质课、精品课。几年来,我校的陈喜梅、刘娴娴两位教师在市优课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林惜顺、谢丽琴等十多位教师多次分获县优课评选一、二、三等奖,王燕珠、蔡秀琴等多人多次荣获县课改个人先进称号。
3、抓交流反思,促专业成长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扬弃的思辩过程。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以课改沙龙、每周论坛等活动和《家教之窗》、《东南潮》、《南湖》、《蓝篮》、《绿芽》、《课改信息》等校园小报为载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个交流、展示、成长平台,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我们在考虑不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前提下,根据实际,倡导、鼓励教师认真写好每周两次的教学反思和每月一篇的教学手记,引导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育教学现象、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目标达成、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深入反思,在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中自我提高,促进自主成长。
4、抓案例研究,促专业提升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一些新问题、新现象随之而生。不断学习、研究、求解,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倡导教师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教学现象或问题认真开展案例研究,在教学反思和手记写作基础上,大力开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通过正反案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智慧,创新、提升自身专业水准,向学者型教师迈进。几年来,我校陆续整理汇编成册的优秀教学手记——《听潮》2本,并汇编了《关注》、《蚂蚁的触角》等教师个人手记专辑。
5、抓岗位练兵,提高育人水平
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提炼和强化。我们结合岗位创优评先活动,加强岗位练兵,经常性开展教师普通话、“三笔一画”教学技能竞赛和开展“六优”(即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说课稿、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手记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使广大教师在竞赛、评优活动中学习、交流,自我展示,促进提高,做到“站起来能说会道”、“坐下去能书会写”、“进课堂能引善导”、“走出去能做善行”。
6、抓“培优扶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教师队伍“培优扶困”工作力度,保证时间、保证经费优先解决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培训、进修;注重选拔、培养年轻教师,以充实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壮大骨干教师队伍阵容,增强教育教学力量。同时,我们经常通过交心、谈心,帮助“教困师”消除思想顾虑,重新树立信心,并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作用,制订计划,明确要求,结对帮带,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困师”加强课堂教学的跟踪指导力度,互帮互学,促进共同提高。
三、创新教研形式,深化主题研究
1、划片教研,纵向对接,横向联动
为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增强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实际响应设立年级学科中心教研组和陈城、湖塘、白埕三个教研片,建立并完善“校长—教导—组长—教师”双向负责制,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以健全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并逐步完善自上而下的机制、效能纵向对接教研网络。同时,通过中心教研组和片教研活动的具体落实,进一步增强了校际间的互动和跨校结对帮扶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校间的均衡发展。
2、同课异构,比照印证,相互促进
有比较才有发现。几年来,我们坚持采取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同一课题或内容,让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执教,通过相互比照、印证、学习,促进教师团体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3、集体备课,优势互补,做好“加减法”
我们以年段、学科为单位,坚持两周一次集体备课,通过集中优势时间、优势力量,深入做好课型、知识点、单元备课工作,并结合教师个体实际,认真做好“加减法”,形成个性化教案,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开发网络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的重要延伸与拓展。我们注重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参与在线教研。同时,我们还倡导学校、教师建立团队和个人博客,认真撰写博文上网交流,互取长短,促进提高。几年来,我中心小学下属的白埕、沃角小学多次被评为优秀团队博客,蔡秀琴等多位教师多次被评为“博客之星”,在线教研也逐渐形成风气。
5、深化研究,促进发展 我们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积极引导教师针对课改热点、罚罚罚难点和疑点问题,集中优势时间和优势力量,着重研讨解决“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管理”、“综实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有效教学”及“新评价体系的构建”等专题。同时,我们注意了解、把握国内教学研究动态,引领、鼓励教师投身省、市、县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各级各级各项课题研究活动。目前,正积极投入县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和“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两个课题研究,并将于近期接受县级前期督查指导。几年来,我校课题研究硕果累累,我校教师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近百篇,尤其是林黎光老师负责的市级“自查·反思·促进”和“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荣获市级二等奖
开展“片区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将所辖小学划为四块,让学校与学校结对子,相互制定教研计划,相互开展观摩课,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重视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依托兴趣小组,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本学期,我们在三月份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中,重点加强了学生的书写姿势、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指导。通过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兴趣小组开设上,我们构建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兴趣小组活动,统一规定了周四课外活动时间为兴趣活动时间,做到了小组有记录,有材料,保证了兴趣小组开展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语文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学期,我们重点组织了语文知识竞赛活动、写字朗读比赛活动。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本校的全体师生欢迎大家来我校莅临指导,并诚恳希望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保障。
针对我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平行班级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以教务、教研为主体,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和综合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并汇编成册,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校内外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先后组织教师在远教室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主动踏实。记得04年9月刘彩燕、马金凤老师新上岗时,学校委派了老教师吴桂萍和丁彩虹进行帮扶。在她们的热心帮助下,两位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成长,于06、07学分别在镇优质课竞赛中取得了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他们的学科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现已经成为我校年轻的骨干力量。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分语、数2个备课组,第一步确定课题,第二步由主讲教师备课、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三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四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讨课。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引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我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8名,占教师总数的1/3。他们,撑起了课堂教学的蓝天、担起了校本教研的重任、树起了教师发展的标杆!除了帮扶青年教师,得到教学相长;还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比如,为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为学校承担专题讲座,为学校承担观摩课、校本教研等等;有力地拓展了骨干教师的发展空间,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带动了校本教研走向深入。
七、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八、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也迈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2006年我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小学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研究”课题,因为是第一次,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虽还没有圆满结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校本教研,要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仅一小部分教师的努力还不行,得上下级的整体协调,才能使其具有规范化和指导意义。
2、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3、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4、期盼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简评:此份“汇报材料”,全面、细致地概括了近年来,学校在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中探索、成长、收获的历程;尤其在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和值得推广的经验,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务实的工作作风,各项体制建设充满了对教师的关注、关怀和培养。如果,在“汇报材料的第四个方面”就本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再深入谈谈其内容及具体措施的话,会更有说服力、更有学习价值!]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决定教育的未来,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策略,我们秉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抓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领导能力。学校调整充实了中层领导班子,班子的力量得到加强,学校班子团结协作,积极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工作卓有成效。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一届班子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具有坚定党性、战斗力强、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领导集体。
2、抓教师的学习,打造学习型学校。
组织教师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重温《师德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规定教师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为集体读书时间,并印制了统一的“阅读与欣赏”的读书笔记,党员有专用的政治学习笔记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也为学生学习做榜样。
3、抓教师的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和奖励办法,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一年来,有27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有72位参加县级培训,学校共支付培训旅差费近5万元。现在已有78%的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4、创设平台,展示教师的风彩。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展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比赛和竞赛,本学年有4位教师参加市教学比武分获一、二等奖,有7位教师参加县技能课比赛获一等奖。通过《三角梅》刊物、德育论文、教学论文汇编为教育教学反思提供阵地保障,有5篇论文在CN刊物发表,有39篇论文在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5、建立机制,奖励有奉献的教师。学校有一套比较合理的奖励和评价长效机制,有教师评先、评优办法,量化考评办法。一年来,有11位教师成为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14位教师成为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6、启动“名师工程”和“教师竞聘工程”。学校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方案及奖励和管理考核办法。对2006年已评未聘的教师,实行量化竞聘。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主要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教学常规。
1、落实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学科。
2、落实备课、上课、作业、学业评价等,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3、落实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扎实开展兴趣小组、竞赛小组活动,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举办了各种竞赛、征文、美术、书法、画展、摄影、体智竞赛、田径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化学演讲比赛等到活动。涌现出一批特长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得国家级14人,市级11人,县级82人。获得县“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初中组第一名。
4、落实“两基”巩固工作,学校制定了学额巩固奖惩办法,把学额巩固纳入教师的量化考评和评优评先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巩固率。
5、落实质量监控。合理按排学生的考试,制定减负措施,有效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监控。
6、落实教学资源的使用。实验仪器、图书、多媒休教室、电脑房等得到有效利用。实验率达到100%,图书馆、阅览室全天开放。
7、落实毕业班教学工作,确保毕业班的教学质量。
(二)落实科教兴校战略。
1、落实教研活动时间、主题和备课组工作,对备课业务进行考评。
2、落实片际教研活动,开展校际交流。一学年,先后组织教师到梅山中学、湖美中学、前坪中学上课、听课教研6场次。承办县中心组活动4场,基地校活动4场,八年级体育教学观摩1次,七年级教学技能大比赛一场。
3、落实课题研究。我校市重点课题1个,县重点课题5个,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举行了课题论证会,课题研究进展良好。
4、落实教师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听课一学年不少于70节,教师听课一学年不少于40节。通过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5、落实校本课程开发。加强研究性学习,丰富校本文化。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落实“体育阳光工程”。配齐体育教师、体育设施,开足体育课程。开展大课间、体育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一个小时。组织体育竞赛,学校参加县第十六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初中组第一名,参加城区庆“五四”火炬接力比赛获初中组第一名,学生竞技得到提高,身体得到锻炼。
本学期,我严格按照学校行事历和教研室开学初制订的计划开展工作,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学期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了9个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是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品牌和综合实力的。本学期我们制定了《**学校教研组长工作职责》,以此来指导和规范教研组长的工作;每月两次的组长例会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组织了学校月考和期中考试的命题制卷工作。虽然在其中出现了一点儿不协调的音符,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领导和组织了各教研组内的教学研讨课活动,得到了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其中有些课也引起了董事长的注意,在百忙中挤出时间走进课堂参加听课。
遵照蔡董的指示和李校长的指导,在全体行政的协助下,筹备并组织开展了“学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获得圆满成功,把我校的教研活动推向了深入。
本学期我听本校老师的课并作记录的有69节——几乎听过所有老师的课;参与听与评应聘老师的课大约13节。学期末认真阅读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总结》77份,查看了所有教师的《听课记录》。基本上对我校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及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另外,开展的工作还有:
合理安排了老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
认真完成了区教研室要求的上报材料。
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当然,还有些职责之外却有利于学校的工作。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以课改为中心,以课题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案例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实际,采取自学自练、实践反思、观摩研讨、交流经验、师徒帮带、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校本培训。
1)抓“青蓝”和“名师”工程。
几年来,我校除了作好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训外,还在本校
培养了一批校级骨干。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采用传帮带的方法,让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和帮教,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健康地成长。并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读1-2本教育理论书,主持或参与一个教改课题的研究,承担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有一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我校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全面提高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已培养了6名市级骨干教师,12名校级骨干教师,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成长周期短。
2)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技能。
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三三练功”活动,在教师中大力提倡“三三练功法”,即: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份读书笔记,写好一篇读书心得;钻研好一册教材,上好一堂课,说好一份教案;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5、以评比促进工作效益。我们每学期都开展教师展示课、优质课,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既能提升教师的成就感,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让每位教师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又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新课改研究的紧迫感,充分激活教师身上的潜能,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五年来,我校有2人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一等奖;6名教师参加了市、区级教学大赛活动并获奖;共有46位教师被评为市区先进教师。
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科研论文。今五年有68人次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区奖,有21篇教育论文及教学反思在省级或市级刊物上发表。
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获区级以上征文比赛,学科竞赛等各种奖项,如:08年,周欣欣获“给四川灾区一封信” 征文比赛二等奖,王彩梦等五位同学获市歌谣比赛奖,王彩梦等四位同学获市“激情奥运,阳光校园” 征文比赛奖,吴第仁还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参加学科统一测评,我校学生各学科合格率接近90%,08年6月,我校毕业生毕业成绩格律均名列全区前茅。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每年参加体育舞蹈等项目比赛都有奖。
组织教师“走出去”,吸纳新理念。第二周,组织了语文老师到市培训院参加有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培训学习,第十一、十五周组织了全镇几十人到市二十七小观摩名师展示课,第十三周组织部分教师到万宁听课,我们还组织教师到市二十五小、三十三小等学校听课取经。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后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学习汇报,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青年教师李经强、陈妹学习回来后面向全镇各开设了一节新课改的实践课,犹如一股春风,给全体老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课改经验。许多教师通过参加听课,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新的教法,并很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悄然而生。
4、组织相关人员参加08年11月区教科局在二十七小召开的课堂有效教学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全镇教师的积极响应,共有20多名教学技能好的教师参加了比赛。比赛中,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自制教具、学具,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条件,充分展示,认真组织教学,一节节教学展示课精彩纷呈,博得了全体教师的高度评价。最后,评委们严格按照评分量化表评出本次活动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优秀奖7名。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我镇小学教师经历了一次次课改浪潮的大洗礼,高效地领会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除了组织教师参加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开展实验研究外,规定每个完小各承担一个课题研究,各完小围绕课题展开研讨、实验并进行小结,不断完善研究方式、策略。教研室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交流,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使课题研究常态化、规范化。
(三)、加强教研帮扶工作,促进了各校均衡发展
为了促进各校均衡发展,对于薄弱学校,我们实施市区镇三级帮扶指导和校间帮扶的策略。
1)教研员经常深入薄弱学校调研指导,为各校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促进各学校教学均衡发展。
2)教研室指导帮扶学校建立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并组织“帮扶”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将好的经验推广到全镇各校。
(五)、加强经验总结、论文交流、评优工作
时值基础教育全面大改革之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了推广和交流这些教改成果,我们鼓励全体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文章,并进行评比,同时将优秀文章以简报的形式在全校教师中发行(共三期),为教师创设了一个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抓好常规工作,优化各项管理,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教学各环节要求,规范教学常规。坚持“月检制”,实行“推门听课”制,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师教学效果实行多元评价方法,完善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确保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准备周,要求各校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内容,明确工作的新要求,以个人自学方式,通读个人所教的教材、明确重难点,并制定好各种工作计划。教研室结合新课程、新理念,从备课、授课、辅导、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等各环节制定新了的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确保各校教学过程有序、高效地开展,杜绝不备之课,规范作业批改,教研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落实“月检制”),对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听取各负责人汇报工作,加强了调研视导工作。规定教师间要经常互相听课。本学期,全镇教师平均每人听课18节,教研员听课、评课不少于40节。一月份,教研室组织人员对所有教师常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
查,并本着弘扬先进的精神,在全镇评选出了20位教学常规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
2、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及管理,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工作,做好质量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检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加强了六年级09年毕业测试备考研究和指导力度。第三周,教研室就组织人员对08年小考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召开小考质量分析会。召开了09年三、六两个年级备考研讨会,全面总结备考经验,认真研究考试命题规律,部署09年备考工作。并规定全镇六年级实行月考制度,中心小学在第13周成立了各学科学习兴趣小组,由教研室及教导处负责辅导。
3、面对学生开展了多次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比如高年级作文比赛,数学竞赛,朗诵比赛,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
总之,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促进各校规范化创建进程,使教师们领悟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了学生素养,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了各校的办学水平,再创了我镇教育事业新的辉煌。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查找不足,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敢立潮头唱大风
敢立潮头唱大风——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温卫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这座山城没有神仙,但他替这座山城增添了灵气,他带领员工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研制了“粤北牌”无毒保洁涂料,使公司逐渐从传统的污染型企业向高科技的环保型企业过渡,产品被列入2000年国家火炬计划和“山洽会”的招商引资项目。
他就是今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乐昌市粤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卫民。温卫民缘何有如此胆略,敢于向高科技产品挑战。他凭借的是“艺高人胆大”,靠的是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温卫民1980年8月从华南理工学院毕业分配到粤北化工有限公司(原磷肥厂)至今,十分注重学习,认为基础理论是搞好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他的论文《湿法磷肥工艺的生产实践》为“全面改革开放与科技兴国学术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他参加工作以来,在系统掌握本企业的专业知识基础外,还有计划地自学其他理论知识,为日后开发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化肥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一再下跌,外省化肥大量涌入,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去年,全省25家化肥企业关闭了7家,亏损16家。虽然该公司通过各种技改尽量在降低产品成本上下功夫,但长期依靠化肥这单一产品销售始终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将会被社会淘汰。面对这些不容置疑的事实,为了几百名员工的生计着想,温卫民不畏艰难,顶着风险和流言蜚语,经过两百多个日日夜夜废寝忘食的市场调查、技术攻关,终于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开发了“粤北牌”无毒保洁涂料,并自筹资金300多万元购置了36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全套设备,于2000年1月正式投产,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要让人们认识新产品、使用新产品更需要一个过程,温卫民又马不停蹄地和副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产品的市场开拓。在资金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公司毅然筹资30多万元作为新产品宣传、推介费用。一方面他们前往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参加各类专业产品展销会,为了节省时间和开支,吃的是盒饭、住的是廉价的旅馆,随行人员都说:“跟温总出差特别累,他那种雷厉风行、连续作战的作风真让人吃不消,连众多的名胜古迹都来不及光顾”。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因特网向全世界推介这个新产品。通过多方努力,他们目前已拥有了深圳、广州、上海三家代理商,深圳福田环保研究所是该产品独家施工单位,到现在为止,这家单位已经承接了20多个工程项目,总计50000平方米的施工工程,全部采用该公司生产的“粤北牌”无毒保洁涂料,同时还与深圳市的一些水厂开始联系业务。预计不久的将来该产品会大量、大范围地投入使用。可以说,这个新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找到了打开富裕之门的金钥匙。温卫民从一个技术员到现在的总经理(董事长)兼党总支书记,他一贯注重民主和科学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方法。他作为第一把手,他统揽不包揽,集中精力抓紧大事。他主管公司全面工作,下设几个副总经理,分别主管后勤、生产、新产品开发,并赋予他们充分的权力,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分出身去处理产品销售、资金回笼、新产品的市场开发等工作。他对副职和其他干部说:我对你们放心。作为主要领导,他敢断不武断,集思广益,搞好民主决策,坚决反对盲目性管理企业。温卫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公司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并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工会负责日常事务;重大决策由董事会、监事会提议,经股东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后通过。把一些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向员工公开,提高公司有关事务的透明度,并将逐步把这个制度完善、健全,让制度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无论大会小会,他发完言,总是留下充足的时间做听众,开诚布公地让其他干部群众发言。他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唯才是举,用人唯贤”已成他的口头禅。他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给他们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人尽其才。温卫民1994年接任厂长兼党总支书记,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处处率先垂范,注重自身形象。他认为,要做到以理服人,就要遵守“打铁先得自己硬”的信条。公司化肥价格一律实行公开,一视同仁,坚决把好“人情关”。每年完成生产指标,上级部门奖励给他的奖金他多一分也不拿,全部摊下去给其他的同志,他说工作是大家做的,功劳是大家的。他主动了解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但他从不收受礼物。多年来,每逢春节期间,他都带领董事会成员到退休职工和生活较困难的职工家庭嘘寒问暖。近几年,虽然化肥市场潇条,但公司没有让一个职工下岗,并认真贯彻《劳动法》按规定及时和职工续签劳动合约,没有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会经费等一分钱。温卫民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寻找企业
出路,为此他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全部心血。去年,曾有一家高科技型的外资企业老板来找他,愿意以年薪10万元以上的高薪聘请他去做老总,但温卫民情注乐昌。他说:我是乐昌人,吃武江河水长大,应该为乐昌的工业企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位年轻有魄力的领导带领下,企业连续6年保持盈利。到2000年公司固定资产从94年的600万
元,增加到1648万元,人均收入从94年的4130元增加到8173元。1995年该公司被评为全国化肥生产先进单位,去年,获乐昌市2000年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今年又被评为1999年至2000的“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他本人从97年开始历年被韶关市石化系统评为“先进生产者”,被乐昌市政府授予“八·五”时期的十大劳动模范。
第四篇:敢立潮头创辉煌
敢立潮头创辉煌
—— 武 成先进事迹材料
武 成,经济师,全省优秀企业家,甘肃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现任甘肃省成县矿业公司经理、甘肃小厂坝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甘肃成州矿冶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武成于1960年1月参加工作,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县委、农电所、林场任职,1989年后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担任企业主要领导职务。他艰苦创业,求实开拓,大胆超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甘肃成州矿冶集团公司是一九九九年在成县矿业公司和甘肃小厂坝铅锌开发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经省政府批准组建起来的,是以铅锌资源开发为主体的产业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成州矿冶集团公司在武成的带领下,按照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障抓党建”的战略决策,依托资源优势,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产业规模的调整扩张和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公司现已发展形成采选冶生产,其他产业相配套的小厂 坝铅锌矿、成华和陇成及兰天三个选矿厂、成州锌业公司5 万吨锌冶炼厂、1万吨铅综合加工厂、陇星锑业采选冶配套生产企业、平凉嘉利煤业公司和金成大厦三星级酒店等九户生产经营企业。目前,公司总资产5.9亿元,员工1600人,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68人。
在武成同志的带领下,成州矿冶集团公司的发展,七年跨越七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经济效益同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6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5.09亿元,占年计划10.39亿元的145.23%,同比增长81.60%,人均产值100.1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4亿元,占年计划2.13亿元的189.67%,同比增长107.81%;完成销售收入15亿元,占年计划9.78亿元的153.37%,同比增长98.77%;实现利润2.95亿元(含所得税),占年计划5948万元的495.96%,同比增长340.11%;实现利税4.15亿元,占年计划1.28亿元的324.22%,同比增长216.75%;上缴利税费1.588亿元,占年计划1.01亿元的157.22%,同比增长76.23%,人均达到10.15万元。从 2000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公司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均以年60.17%、54.51%、79.2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近五年实现了四次翻番增长,七年累计上缴利税费4.24亿元,每年给财政贡献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成为陇南市第一纳税大户和全市工业骨干企业。公司先后被陇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企业",市级文明单位,被省经贸委授予“全省优秀企业”,全省“千户百强”优秀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优秀企业”,被省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省国税局评为“诚信纳税”先进企业,二00五年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26户中小企业之一,二00六年被省经贸委评定为“甘肃工业100强”第28位,同时公司所辖小厂坝铅锌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环境治理先进矿山,被中国矿业报社授予“全国经典矿山”等称号。他本人被省政府连续两年授予“优秀企业家” 称号,并当选省十届人大代表。十八年来,公司和个人荣膺省、市县表彰奖励达 96项(次)。
作为陇南工业经济的长子,成州矿冶集团公司在武成同志的率领下,书写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壮大的新篇章,开启了陇南地方工业迅速崛起的先河,走出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创业之路。
自立起家
矢志不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之初,武成看到了中国经济转轨之大势,毅然弃政从商,投入当地丰富的铅锌有色金属产业开发。他以非凡的胆识,白手起家,承包了林场的开采矿硐,干起了矿产开发,以矿养林的事业。从此便与矿结缘,步入经济人行例。3年承包在没要林场一分钱 的情况下,累计上缴利税100多万元,还弥补了林场育林资金的不足。同时,还为林场购置了一辆崭新的吉普车,添置了办公用品,给100 多名林场职工每人赠送了一辆自行车。
武成开发矿业获得了成功,他的开拓精神,经济管理才能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1989年,县委一致举荐武成临危受命扛起组建成县矿业公司的重任。他从县财政贷出5万元开办费,抽调15名工作人员,租借县经委的几间房子便搭起了成县矿业公司的架子。他面对的是县直党政机关及省内军队、企事业单位当时无序采矿的矿硐和乱挖滥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混乱局面。因为是有偿转让,公司刚开业,就背上了180万元的债务。他抱着不干则已,干则 必胜的坚定信念,知难而进。为了摸清资源,跑遍了整个矿区,认真调查,几个月下来摸清了矿井分布,掌握了地质资料,顺利接收了28个有开采价值的群采矿硐。在生产经营上,他采取独办为主,联办为辅的经营方针,以质量信誉求发展,规范营销,拓宽市场,重合同,守信誉,与20多个厂家结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效益直线上升,当年组建公司,当年大见成效。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实现利税300多万元,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之后,他又把敏锐的目光投向持续发展,采选配套和加工增值上。1992年底,他多方筹集资金1200万元,在原停产关闭多年的糠醛厂旧址,建起了日处理200吨规模的铅锌选矿厂,从此使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他坚持以资源开发为先导,多业并举,先后办起了劳服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粗铅加工厂、矿产品供销公司等配套服务企业。为了使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他 精心组织技术班子正规设计,筹资2000万元在小厂坝矿区于1997年建成日采300吨年产10万吨的一号矿井和日处理400吨的成华选矿厂,初步形成了采选配套、同步发展的规模格局,从而实现了企业的第一次大跨越。
超越发展
项目第一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项目来支撑。武 成以超前的思维,战略的眼光,惊人的胆魄带领一班人抢抓企业发展的黄金期,坚持不懈地抓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州矿冶集团公司组建后,他主持制定的公司项目“三步走”战略使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快速发展,使产业由单一向多业迈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构建了企业增长极,公司的发展从而突破了以开采、销售铅锌原矿为主的初级生产经营阶段,实现了铅锌锑矿采选冶加配套增值的中级发展阶段。公司向成功迈出的每个脚步,都凝聚着武成的辛勤和汗水,公司每一次崭新的崛起,都伴随着他无数的历练和风险,公司每一次完美的结局,都蕴育着他下一个目标的开始。他不辞劳苦,沤心沥血,身先士卒,从项目的开发论证,到筹款融资,再到选址施工,他都倾其心力,积极推进,始终不渝地进行项目建设,完成他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在做大、做强中实现着他的梦想。几年来,累计投资4.5亿元,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新项目建设和低成本扩张。通过改造矿井和选矿设施,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使采选矿能力翻了两番。投资9300万元建成了日产1000吨年产33万吨采矿竖井,投资并委托地勘106队对900米标高以下资源进行详勘,不断获得新的可采资源,使矿山形成了采探结合、采选配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继而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通过改制引入民营资本,组建股份制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5万吨锌冶炼项目和1万吨铅冶炼项目,并同步建设锌基合金、合金锌粉和微米氧化锌等深加工项目,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商贸型企业——金成大厦,先后通过重组投资4700多万元,转让收购了平凉崇信县的两个国营煤矿和西和县的甘肃锑厂,实现了横向跨行业、距区域向非铅锌产业的转移。通过项目实施,使生产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公司总资产由五年前的6422万元增长到5.9亿元,净资产由3632万元增长至2.74亿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增长了8.2倍和6.5倍,产业涉及铅锌采选冶,锑采选冶、煤炭开采和酒店经营,形成年铅锌采矿33万吨,铅锌选矿30万吨,锌冶炼5万吨,铅冶炼1万吨,锑采选15万吨,锑冶炼3000吨,煤炭开采22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公司,从而实现了企业第二次大跨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州锌业公司5万吨锌冶炼项目的前身是原陇南锌冶炼厂1万吨规模项目,于1992年立项,曾在十年间分别由地县组织专门班子筹建,但始终未能建设。2002年来在地县的正确指导下,他大胆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实行多元投资,股份制运营,国有与民营资本联合投资,从实质上解决了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规模也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由1万吨扩大到5万吨。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自筹资金1.1亿元,银行贷款2.2亿元,总规模为年产5万吨电锌,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45亿元,利税1.12亿元。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一期2万吨工程于2004年5月一次投产成功,二期工程经过短短一年的紧张建设,于2005年6月建成并投料生产。今年已全面达产达标,现已累计生产锌锭8.2万吨,80%以上的产品达到0号锌标准,实现工业总产值17.13亿元,销售收入14.4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上交税费9688万元,归还银行贷款1.2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5万吨锌冶炼同期又建成了1万吨铅综合加工厂。成州锌业公司由于多元投资所构建的新的管理机制,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显示了极大的活力。在工艺技术上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进行设计,特别是应用了先进成熟的锌精矿沸腾焙烧、动力波制酸、黄钾铁矾浸出除钴、三段逆锑净化、常规法电解、大型喷射感应炉熔铸等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吸取西北铅锌冶炼厂、株洲冶炼厂10万吨/a电解锌工艺数十年的生产经验,在两家工艺流程上进行优化配置,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综合能耗降低,有利于更好地回收金属和保护环境,该工艺成熟可靠,生产装备在国内同规模湿法炼锌行业属中上等水平,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属国内一流;在管理机制上,公司实行新的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面向社会引进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并高薪聘任有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师任总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保证了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同时,通过成本控制管理,使生产的每个环节达到预期定额消耗,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
敢立潮头
创新管理
武成同志不断创新进取,锐意改革,使公司始终走在了时代前列。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强化集团公司主体地位,以资产为纽带,以产业相关联,多层次,多形式地把现有企业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指挥运营,分级管理,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五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按月考核、年终奖罚制度。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创新,改革单一的国有投融资体制,引进民营资本,建立股份制体制,组建成州锌业有限责任公司、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嘉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三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了符合市场开发要求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以创立公司科协为平台,积极带动各生产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增加科技投入,在深部采矿上创立了独特的方法,用最科学、最安全、最环保的方式获利;在选矿生产上多年自主攻关,获得省市多项科技创新奖,实现了难选矿的高回收率,产品质量最优;冶炼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消化再吸收再创新,使锌冶炼一投产,产品质量和环保即达标达优。四是坚持科学化项目管理,使项目设计和生产工艺始终保持领先,新建项目无论在工艺、技术、设备,还是环保、安全等方面都是高质量、高标准。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生产建设的协调统一,坚持科学采矿,合理开发,拉伸链条,长效利用,做到资源开发与利用,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绝不以浪费资源,牺牲环保为代价来获取利益,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长远奋斗目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了多项矿山地质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冶炼项目建设中,仅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就占到总投资的近四分之一,使环保设施、环保质量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
武成同志非常重视企业组织建设,积极倡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健全完善党、政、工、团组织,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以“诚信友爱,安全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企业,在建设物质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和谐团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培育企业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把企业一步步带向改革的大潮,带向胜利,成为陇南的龙头企业,成为省内知名企业,成为甘肃走向外界的品牌之一。
坚持和谐团队建设。成州矿冶班子成员有很强的团结共事意识、协作创新意识、顾全大局意识。这个团队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进步、队伍建设各方面镜意改革,全面创新,开拓进取,在陇南工业史上创造了产值增幅第一,生产装备第一,科技创新成果第一,成本控制第一,环境建设第一的骄人业绩,形成了被人称誉的“成州矿冶速度”。
坚持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公司党委树立“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党建工作“一二三四”系统工程: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深入推进矿业改革与发展;突出两个重点,即安全宣传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四项建设,即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党建机制的创新,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为生产经营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司在被评为地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的工作目标,广泛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爱国、爱党、爱企、爱岗。在全公司形成了“生产工作讲奉献,家庭生活讲道德,精神生活讲品位,社会活动讲形象”的文明和谐的氛围。集团公司和锌业公司分别被团省委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小企业做产品,大企业做文化,这句话对成州矿冶人来说,有着更多体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武成及班子成员日益觉得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升核心动力的关键所在。经过深入实践和探索,成州矿冶形成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卓越”的企 业精神,“以人为本,诚信为上,质量为生,安全为天”的企业哲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更大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发展战略和“以 项目求发展,以创新求生存”的经营理念等一系列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他的指导下集团还创办《晨曦》杂志,并与陇南市文联合办了市级综合刊物《开拓文学》,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企业和谐和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文化 价值的核心指导作用。武成同志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拥有者,更应该是一个做人的典范。“恩泽一地,惠及八方”。企业发展了,实力增强了,武成同志 没有忘记社会公益事业,他组织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捐款和扶贫济困活动,分别为县体育场馆建设、兴教助学、扶贫攻坚,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希望工程等捐资达600多万元,救助100名贫困地区辍学儿童重返学校完成义务教育,给全县245个行政村赠订了《甘肃农民报》、《甘肃科技报》、《陇 南报》送科技下乡,开展智力扶贫。并为陇南市干部专修学校、陇南电视台等捐资近50万元,为杜甫草堂、西狭颂风景区捐资修建了“仿汉阙门”,为鸡峰镇朝霞村修建了教学楼,为城区东河大桥捐资修建了灯光遂道,等等,为社会福利捐献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憧憬未来,成州矿冶集团公司在武成同志的带领下,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走工业经济和谐发展之路,按照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障抓党建”的战略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方略,依托主业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坚持不懈地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资源深度开发为主体,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科技创新 勇立潮头
科技创新 勇立潮头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11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项目名单,山东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PLD-DBD工业异味气体处理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荣列其中,成为唯一一家由环境保护部直接推荐入选的废气处理技术项目,在业内引起广泛好评。
国家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旨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其认定由科技部组织实施,旨在择优选择一批特色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通过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据悉,“PLD-DBD工业异味气体处理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致力于难降解气态污染物治理,前期实施应用硕果累累:中石化齐鲁分公司腈纶厂异味治理工程,二甲胺去除率达99%以上,被评为201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新华制药203车间异味治理工程,采用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后,尾气排放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中对醋酸异丁酯的规定;烟台恒邦化工助剂有限公司异味治理项目,处理后的气体能达到排放标准。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异味治理,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恶臭污染控制标准》值。
此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开发了独有的反应装置——双套管圆筒式,不存在电极腐蚀问题,使放电更均匀,气流更易控制,设备尺寸更缩小;而且等离子体反应管突破性采用了矩阵式排布形式,可在一台设备内实现两级反应过程,占地面积更小;同时开发了8000V电压条件下可稳定产生等离子体的电源,有效控制了多台电源在一起工作的相互干扰和匹配问题,使该成果规模化应用成为现实。
据悉,此次评选历时一年多,国家科技部在本次评审认定中,尤其突出了“强中选强、优中选优”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选出了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获得,是国家科技部对山东派力迪公司高新技术产业转化能力的充分认可,也必将为派力迪公司在“十二五”时期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