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美学与人生作业
一共四次作业全部在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美学与人生》第一次作业
题目:
1、“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嘉通
D:莱辛
题目:
2、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
B:《判断力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反思批判》
题目:
3、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
B:夏夫兹博里
C:休谟
D:博克
题目:
4、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 B美是和谐 C美是鲜明的颜色 D美是数的和谐
题目:
5、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马克思
D:列宁
6、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题目:
7、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伊壁鸠鲁
C:巴门尼德
D:朗吉弩斯
题目:
8、庄子的美学观是()。A君子成人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
D:美在虚实
题目:
9、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叔本华
题目:
10、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
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 C:羊生殖崇拜为美
D:羊大为美
题目:
11、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
C:《庄子》
D:《论语》
题目:
12、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荀子
题目:
13、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
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题目:
14、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
B:神授说
C:无意识说
D:符号说
题目:
15、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第二次作业
题目:
17、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汤显祖
D:屈原
题目:
29、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A:阳刚之美
B:雄浑
C:大
D:阴柔之美
题目:
23、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A:费希特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狄德罗
题目:
2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夏夫兹博里
B:柏克
C:培根
D:洛克
26、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A:黑格尔
B:康德
C:柏拉图
D:贝尔
题目: 3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A:1775年 B:1757年 C:1755年
D:1750年
题目:
16、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
A:诗言志
B:文载道
C:诗缘情
D:诗赋欲丽
题目:
25、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A:荀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题目:
27、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朗吉弩斯
B:毕达歌拉斯
C:苏格拉底
D:泰勒斯
题目:
19、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
A:巫术仪式说
B:符号说
C:表现说
D:表现更高实体说
题目: 20、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
A:《美学》
B:《汉堡剧评》
C:《判断力批判》
D:《拉奥孔》
题目:
21、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
A:美本身
B:秩序、匀称与明确
C:数的和谐
D:和谐、整一
题目:
22、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题目:
28、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
B:贺拉斯
C:布瓦洛
D:雪莱
题目:
18、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
A:弗洛伊德
B:阿德勒
C:达尔文
D:亚里士多德
第三次作业
题目:
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
B:斐多篇
C:大希庇阿斯篇
D:会饮篇
题目:
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题目:
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通感
B:理解
C:想象
D:情感
题目:
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朱光潜
B:李泽厚
C:蔡仪
D:宗白华
题目: 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
B:马拉美
C:庞德
D:梅里美
题目:
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A: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
题目:
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王国维
C:蔡元培
D:柏拉图
题目:
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A:精神关系
B:认识关系
C:信仰关系
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题目:
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王国维
B:吕荧
C:严羽
D:蔡元培
题目:
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钟嵘
B:陆机
C:司空图
D:刘勰
题目:
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A:自然物质层
B:心理意识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题目:
42、艺术意象是一种()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 D: 物质—精神存在题目:
4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意象
B:意境
C:表象
D:内容
题目:
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律性
B:他律性
C: 形式符号性
D:开放性
题目:
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第四次作业
第四次作业答案,第一题: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形态有哪些?
答:有两种。一种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第四次作业,第二题答案:
2、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
①客观社会性。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②个别形象性。就是说,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否则就无法进入人的审美领域。
③感染性。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美的事物作为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④社会功利性。美既有非功利、超功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从个体美感的瞬间心理特点来看,是非功利或超功利的;
从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又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是隐蔽的、曲折的、往往不为审美主体所察觉。
第四次作业,第三题答案: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包含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辨识能力。
2)美感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马斯洛需要层次。
(3)必须要有审美的态度。所谓审美的态度就是一种非功利的非抽象逻辑的非科学式的态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从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注重事物的整体形式本身,在自己的直觉感知活动和想象、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的陶醉和快乐愉悦。
(4)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5)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第四次作业,第四题。、简述美学史上4种关于喜剧性的理论
①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
②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
③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④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第四次作业,第五题怎样理解崇高的内涵?
崇高的内涵是: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
第二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法学专业合同法作业
1、在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属于要约性质的行为是()
1.2.3.4.A.招标 B.投标
C.开标 D.决标
2、合同终止以后当事人应当遵循保密和忠实等义务,此种义务在学术上称为后契约义务。此种义务的依据是()
1.2.3.4.A.自愿原则 B.合法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协商原则
3下列选项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
1.2.3.4.A.互易合同 B.租赁合同
C.买卖合同 D.赠与合同 夏某将自家房屋租给陈某,约定租期为3年,就其房屋租赁关系而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2.A.该租赁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B.如果承租人陈某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夏某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3.4.C.房屋租金由夏某与陈某自愿协商确定,法律并无最高数额限制
D.夏某将房屋卖给他人后,若新房主不愿继续出租,则其有权要求终止租赁合同
5、甲卖给乙10 万吨化纤,总价款100 万元,双方约定:乙交付10 万元定金时,合同生效。直至履行期,乙尚未交付定金,甲依照合同中代办托运的约定,将货物运送至乙所在地车站,乙收货,但主张合同因未交定金而未生效。关于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A.已生效 B.效力未定
C.可撤销 D.未生效
6、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
1.2.3.4.A.赠与合同 B.买卖合同
C.租赁合同 D.承揽合同
7、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若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
1.2.3.4.A.格式条款 B.诚信原则
C.非格式条款 D.法律规定
8、甲、乙双方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另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称作什么权利?()
1.2.3.4.A.先履行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9某甲将海尔牌家用洗衣机一台交给乙寄卖商店出售,下列陈述正确的有?()
1.2.A.除非经甲特别同意,否则乙商店不能自己买进该洗衣机
B.乙如果以高于甲指定的价格卖出洗衣机的,高出的部分属于乙的收益,甲不必另行支付报酬给乙 3.C.甲特别告诉乙不得将该洗衣机卖给自己的情敌丙,只要丙的出价符合要求,则乙完 全可以对甲此种没有任何经济上考虑的意气用事置之不理 4.D.如果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乙没有将甲的洗衣机卖出则甲可以将洗衣机取回,且无须支付报酬
10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即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它是指()。
1.2.3.4.A.合同当事人完全相同的缔约目的
B.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业已作出了一致的意思表示
C.虽未合意但已有协议
D.当事人对合同的次要条款或者非必要条款业已达成协议
11、甲商场向乙企业发出采购100台电冰箱的要约,乙于5月1日寄出承诺信件。5月8日,信件寄至甲商场,时逢其总经理外出,5月9日,总经理知悉了该信内容,遂于5月10日电传告知乙收到承诺。该承诺何时生效?()
1.2.3.4.A.5月1日 B.5月8日
C.5月9日 D.5月10日
12下列有关合同法中期限的描述正确的是()。
1.2.3.4.A.债的保全制度中的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一年,该期限属于除斥期间 B.技术进出口合同发生争议时申请仲裁的期限应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发生争议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两年 D.赠与人的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一年
13甲公司4月11日以信件方式向乙公司发出采购100吨钢材的要约,4月14日信件寄至乙。乙于
5月1日寄出承诺信件,5月8日信件寄至甲,时逢其董事长旷工,5月9日董事长知悉了该信内容,遂于5月10日打电话告知乙收到承诺。该承诺何时生效,承诺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1.2.3.4.A.5月10日 4月14日 B.5月1日 4月11日 C.5月8日 4月11日 D.5月9日 4月14日
建筑工程合同的形式()。1.2.3.4.A.必须是经过公证的 B.可以是书面的
C.可以是口头的 D.应当是书面的
我国《合同法》规定属于实践合同的有()。
1.2.3.4.A.买卖合同 B.委托合同 C.保管合同 D.借贷合同
合同义务转移时,下列从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中()并不一并移转于承担人承担。
1.2.3.4.A.同时履行抗辩权 B.违约金
C.利息
D.非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债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合同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等一系列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邀请的有
1.2.A.拍卖广告
B.投标书 3.4.C.自动售货机 D.商品征订表
甲乙签订一合同,约定甲向乙供应香肠150箱,甲负责代办托运,甲乙任何一方违约均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1000元。甲委托丙运输,丙因业务繁忙,将其中的100箱按期运达乙方,另50箱逾期运达且在运输途中遭雨淋而致货物变质。根据上述案情,下列关于本案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1.A.乙方有权拒收全部货物 2.3.4.B.甲方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1000元 C.对丙方的违约应由甲方提出索赔
D.丙方应向乙方承担货物变质的赔偿责任和逾期交货违约责任
甲乙两公司依法签订了一份购销某产品的合同。该产品依规定须执行政府定价。在乙公司逾期交
货的情况下,该产品的价格应如何执行()。
1.2.3.4.A.遇有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 B.遇有价格上涨时,按新价格执行
C.遇有价格下降时,按新价格执行 D.遇有价格下降时,按原价格执行
列合同中,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的有哪些()。
1.2.A.保管合同
B.委托合同 3.4.C.借款合同 D.互易合同
实际履行的构成条件包括()
1.2.3.4.A.必须有违约行为存在
B.必须由非违约方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
C.可以由违约方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 D.实际履行在事实上是可能的和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1.2.3.4.A.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B.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C.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D.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
合同终止的原因中必然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有()
1.2.3.4.A.清偿 B.提存
C.抵销 D.免除 5.E.混同
根据上文可知,导致合同终止的法定原因主要有履行完毕、免除、抵销、提存、混同、解除。
下列合同中,属于诺成合同的是:()
1.2.3.4.A.买卖合同 B.借用合同
C.赠与合同 D.租赁合同
甲公司与某希望小学乙签订赠与合同,决定捐赠给该小学价值2万元的钢琴两台,后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不愿履行赠与合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1.2.3.4.A.赠与合同属于单务法律行为,故甲公司可以反悔,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甲公司尚未交付设备,故可撤销赠与
C.乙小学有权要求甲交付钢琴
D.若甲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乙小学不予赠与,则甲公司不再承担责任
甲公司欠乙公司30万元,一直无力偿付,现丙公司欠甲司20万元,已到期,但甲公司明示放弃对丙的债权。对甲公司的这一行为,乙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1.2.3.4.A.行使代位权,要求丙偿还20万元 B.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放弃债权的行为
C.乙行使权利的必要费用可向甲方主张
D.乙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甲放弃债权2年内行使权利
买卖合同的特征有()。
1.2.3.4.A.它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B.它是标的物所有权与价款对价转移的合同
C.它是双务有偿合同 D.它是诺成合同
下列选项中,合同无效的有()。
1.2.3.4.A.甲与乙订立了一辆笔记本电脑的买卖合同,但当时该电脑已经被盗 B.7岁的童童将妈妈的iphone4手机以100元的价格卖给9岁的小伙伴
C.两名中学生在打斗之前约定,如有死伤后果自负 D.甲、乙二人关于赌债的约定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已经生效但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现其真实意志,违反自愿原则而可由一方当事人请求撤销的合同。
6、抵销,:又称充抵,是指两个以上的债的关系的当事人就互负给付种类相同的责务,各自得以其对他方享有的债权充抵自己对他方的债务,而使各自的债务在对等的数额内相互消灭的意思表示
8、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明确提出自己已经不能履行合同的义务,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明确表明不履行合同的义务。
格式条款
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成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已经具备成立要件,但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确定、当然地不发生法律效力。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____及____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字号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简述我国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合同法规范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合同法基本原则具有以下主要意义:(1)凝固和体现了立法的根本精神。(2)是具体规范的总的指导思想。(3)供了最高的行为准则,确立了一般性的行为模式。(4)是实施法律的根本依据。
合同义务的转让须具备哪些条件。
本题参考答案:
(1)须有有效债务的存在。(2)须所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3)须有以合同义务的转让为内容的有效合同。 简述格式合同和格式条款解释规则的基本内容本题参考答案:
格式合同和格式条款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了经常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和印刷好的合同或现成的合同条款。它只反映了拟定格式合同格式条款单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与之打交道的相对人对格式合同或者格式条款只有完全接受或者拒绝接受的选择,不能就合同的条款或者字句的内容提出来协商。所以在格式合同和格式条款中往往有可能忽略接受方的合同权利。因此,《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由此可看出对格式条款有三种解释方法:
①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所谓通常理解是指无须提供证明、说明或者其他资料就能理解的问题。 ②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方的解释,由于格式条款是其拟定的,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真实意思,而接受方的真实意思还不一定全部表达了,所以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法律应当支持接受格式条款方的解释。 ③如果一个合同既有格式条款,又有非格式条款的,在发生争议时,应当以非格式条款确定的权利义务为准。简述格式合同的解释中所体现的保护弱者利益的原则
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本题参考答案:
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规定体现了格式条款中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
(1)由于格式合同的条款是由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拟订的,而相对人一方又是弱者。所以,在对合同条款发生歧义需要解释时,当某一条款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中某种解释有利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而另一种解释则对相对人有利的话,即应解释得有利于相对人而不利于条款的拟定者。
(2)当某一合同既存在格式合同条款,又存在非格式合同条款,例如补充协议时,如果两种条款发生冲突,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即应当采用非格式合同条款。
简述免责条件和免责条款
免责条件即法律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对其不履行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主要有:1.不可抗力:《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货物的合理损耗:《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3.债权人的过错:《合同法》第三百七十条规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管人因此受损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并且未采取补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免责条款: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其一,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其二,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免责条款有效以其成为合同条款的一部分为前提。免责条款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有效。确定免责条款是否有效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无效主要有如下方面:1.基于现行法的条款确定合同免责条款的有效抑或无效; 2.基于风险分配理论确定合同免责条款有效抑或无效;根据过错程度确定合同免责条款有效抑或无效。根据违约程度的轻重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抑或无效。
15、试从代位权的涵义论代位权的适用条件:
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成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债权人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有效的合同关系的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等,则合同之债自始即不存在,债权也不存在,因而债权人也就不可能行使代位权。(2)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代位权以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为客体,因此,代位权的发生当然以债务人现实的权利存在为前提。另外,可代位行使的债权必须非专属于债务人的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所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是指应该行使并且能够行使权力却不行使。(4)债务人已经履行迟延。(5)债权人有保全债权之必要。有保全债权的必要,是指债权人的债权已因债务人的怠于行使其债权的消极行为而出现不能实现的危险。
简述抵押担保中那些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徐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甲、乙公司于2006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1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4月10日前交付20万元的定金,以此作为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
4月15日,乙公司在甲公司未交付定金的情况下发出全部货物,甲公司接受了该批货物。4月20日,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100万元的货款,遭到拒绝。经查明:甲公司怠于行使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100万元,此外甲公司欠丁银行贷款本息100万元。4月30日,乙公司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甲公司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乙公司的代位权成立,由丙公司向乙公司履行清偿义务,诉讼费用2万元由债务人甲公司负担。丁银行得知后,向乙公司主张平均分配丙公司偿还的100万元,遭到乙公司的拒绝。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生效?并说明理由。
(2)简述乙公司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应当符合的条件。
(3)丁银行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人民法院判定诉讼费用由甲公司负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本题参考答案:
(1)买卖合同生效。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在本题中,甲公司虽未按照合同约定交付定金,但乙公司已经交付全部货物并且甲公司接受了货物,视为主合同已经履行。
(2)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②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③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④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3)丁银行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其债权就代位权行使的结果有优先受偿权利。在本题中,债权人乙公司就其代位权行使的结果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因此丁银行的主张不成立。
(4)人民法院判定诉讼费用由甲公司负担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用由次债务人负担。在本题中,诉讼费用应当由次债务人丙公司负担。
3、试述缔约过失责任。
试述缔约过失责任。
1.概念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因缔结合同之际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时,使对方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合同前的责任,即缔约人由于过错违反先合同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2.构成要件(1)缔约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2)相对方受到损失;(3)违反先合同义务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违反先合同义务者有过错。 3.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者提供虚假情况;(3)泄露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4)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5)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4.责任承担 赔偿信赖利益的损失。(1)缔约费用;(2)准备履约所支出的费用;(3)上述费用的利息;(4)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的损失。试述合同生效的要件。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请论述合同成立的要件。
本题参考答案:(1)要有合同的当事人。合同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因为,合同的订立是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只有一方当事人就谈不上合意问题,因而也就根本不能成立合同。不过,参加订约当事人并不局限于自然人,其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民事主体。(2)合同的订立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和承诺作为合同订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是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也是合同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规则。
(3)合同当事人须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即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所谓合同当事人达成了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基本构成要素,它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业已作出了一致的意思表示。试述合同解除的条件
本题参考答案: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这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于这种情况,另一方可不进行履行催告,径直行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债务人无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在债权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合同履行期间届满,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人可不进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而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也防止法律出现漏洞。
案例分析: 一供销公司和一酒厂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酒厂向供销公司供应1万瓶低价酒,总货款为15000元,交款提货。并商定酒厂须加贴汾酒商标,以便供销公司销售。合同履行是时供销公司只付了
8000元即提出了全部货物。酒厂催要未果,便向法院起诉。问:(1)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双方各自返还财物给对方是否可行?为什么?
(3)对双方的行为如何处理?
本题参考答案:
(1)合同无效。以次充好,仿冒他人商标,违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强制性规定。
(2)不可。理由是双方恶意串通,以次充好,仿冒他人商标,严重侵犯社会公共利益。
(3)对供销公司未销售的假酒予以没收,并没收其非法所得及应付未付的货款7000元;没收酒厂非法所得8000元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1.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
3.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合同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本题参考答案:
(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立法的准则,具体制度及规范应当以合同法基本原则作为依据或体现其精神。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解释和补充合同法的准则。对于合同法的某个问题,法律缺乏具体规定时,当事人可以根据基本原则来确定,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基本原则来解决纠纷。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理解合同法具体条文的关键,合同法的各项制度、各项规定,都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本身具有规范作用。它能指导人们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兼顾。
(4)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强行性规范,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以约定排除其适用。
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的特征
(1)合同已经成立并且生效(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3)需要通过当事人行使变更权或者撤销权来实现(4)需要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确认
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违约责任又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中的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基于合同当事人存有违反合同约定的违法行为而产生,客观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侵权责任又称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基于行为人存有侵害他人权利的违法行为而产生,客观表现为行为人对他人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了不法侵害。而这在责任基础、产生的原因、行为的性质、侵权的客体、违法行为的表现、责任承担的范围之不同。
同一行为,既表现为违约行为,也表现为侵权行为,因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都是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所以行为人既可承担违约责任,也可承担侵权责任。这种情况,学理上称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依照法律规定,不法行为人一般仅就其中之一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发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首先责任人和权利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是在合同履行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害了对方人身权或财产权。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则发生侵权责任而不发生违约责任,不存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其次,在存有合同关系情况下,当事人一方违约、侵害了对方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被侵害的权益须有其他法律法规予以调整和规范,若无其他法律法规予以调整和规范,则仅发生违约责任而不发生侵权责任,不存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引起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受到侵害的违约行为,若同时也符合侵权行为特征,权利人既可依据合同及《合同法》追究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也可以依据合同和其他法律法规而直接追究对方当事人的侵权责任。这种存在权利人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情况,在学理上称为权利的竞合。
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权利出现竞合的情况下,法律规定一般只允许权利人选择一种请求权来实施权利救济。而且这一选择权仅属权利人所有,被告或人民法院均无选择权。
《合同法》第122条规定: “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本条规定既是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出现竞合的情况下,权利人实施权利救济时行使请求权选择的法律依据。
合同可以被撤销的原因: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2)乘人之危订立合同。构成乘人之危的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①须合同相对人处于危难境地。②须乘危之人有乘人之危的行为。③须乘危之人有乘危的故意。④须合同内容对相对人严重不利。
(3)因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构成重大误解的要件有:①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对于合同的重要事项发生了认识上的错误。其中主要包括对合同性质、合同当事人、合同标的的误解。②该当事人基于误解而与对方当事人订立了合同。③误解是由于误解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所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对方的欺骗或者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4)因显失公平而订立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构成要件包括:①该合同必须是有偿合同,无偿合同一般不发生显失公平的问题。②合同内容须明显违反公平原则,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对等,使一方遭受重大不利。③这种显失公平的结果是由于一方当事人没有经验或者在交易中处于劣势所致。
57、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要件
本题参考答案:
(1)必须是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2)双方互负的债务均须已届清偿期(3)必须是对方未履行或未适当履行债务(4)对方的对待给付必须是可能履行的
构成欺诈和胁迫的要件? 本题参考答案:
欺诈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①须有欺诈行为,包括陈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一般情况下,欺诈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但依照法律或交易习惯负有告知义务时,沉默也可构成欺诈。
②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这种故意是指虚构事实的故意和隐瞒事实的故意。③须相对人因欺诈而陷于错误,而这种错误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④须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而与欺诈人订立合同。所谓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而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并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本题参考答案:
(1)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2)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履行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具体体现。
(3)经济合理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履行原则又称效益履行原则。它要求履行合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
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 本题参考答案:
(1)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即债务人的债务人)的到期债权的权利,因此,它不是代理权。
(2)代位权是债权人的法定的权利,它的产生、行使条件和程序都来源于法律的规定。(3)代位权主要针对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消极行为。
(4)代位权并非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请求权,其在债务人的履行期到来之前也可以为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而行使。
第三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
判断题
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2.A.√
B.×
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2.A.√
B.×
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2.A.√ B.×
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A.√
2.B.×
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2.A.√
B.×
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1.2.A.√
B.×
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1.2.A.√ B.×
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1.2.A.√ B.×
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1.2.A.√
B.×
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1.2.A.√
B.×
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1.2.A.√ B.×
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1.2.A.√
B.×
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1.2.A.√ B.×
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2.A.√
B.×
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2.A.√ B.×
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1.A.√
2.B.×
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1.A.√
2.B.×
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A.√
2.B.×
20、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A.√
2.B.×
21、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1.A.√
2.B.×
22、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1.2.A.√ B.×
23、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2.A.√ B.×
24、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体力劳动者。
1.2.A.√
B.×
25、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1.2.A.√ B.×
2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1.2.A.√
B.×
27、价值是以客体属性为衡量尺度,而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状态。
1.2.A.√
B.×
28、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2.A.√ B.×
29、真理的发展就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无数的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
1.2.A.√ B.×
3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鲜明的特点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1.A.√
2.B.×
31、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A.√ B.×
32、认识事物的度就是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把握“适度原则”。
1.2.A.√ B.×
33、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2.A.√
B.×
34、发展是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产生的新陈代谢过程。
1.2.A.√ B.×
3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问题是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1.2.A.√
B.×
36、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1.2.A.√ B.×
37、不可知论思想的最终归宿是走向怀疑论和诡辩论。
1.2.A.√ B.×
38、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有绝对唯心主义和相对唯心主义。
1.2.A.√
B.×
39、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1.2.A.√
B.×
40、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1.2.A.√ B.×
41、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1.2.A.√
B.×
4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2.A.√ B.×
43、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1.A.√
2.B.×
44、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1.A.√
2.B.×
45、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1.A.√
2.B.×
46、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A.√
2.B.×
47、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A.√
2.B.×
48、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别的产品上,所以叫可变资本。
1.2.A.√
B.×
49、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2.A.√ B.×
50、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A.√ B.×
51、否定的实质是彻底的否定和全盘的抛弃。
1.2.A.√
B.×
5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2.A.√ B.×
5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1.2.A.√ B.×
5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2.A.√
B.×
55、唯心主义思想虽然从本质上是错误的,但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
1.2.A.√ B.×
56、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A.√
2.B.×
57、理性话语意识就是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强调尊重对方、平等对话。
1.A.√
2.B.×
58、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必经途径。
1.A.√
2.B.×
59、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A.√
2.B.×
60、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A.√
2.B.×
61、理论回到实践的唯一条件是逻辑上必须是正确的。
1.2.A.√
B.×
62、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1.2.A.√ B.×
63、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1.2.A.√ B.×
64、人民的主体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1.2.A.√ B.×
65、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也就是由机器设备创造出来的。1.2.A.√
B.×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1.2.A.√
B.×
67、哲学的思维特征最主要表现是抽象与概括。
1.2.A.√
B.×
68、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由物到感觉”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1.2.A.√ B.×
69、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的局部性质变。
1.A.√
2.B.×
7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
1.2.A.√ B.×
7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的。
1.2.A.√ B.×
7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2.A.√
B.×
73、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1.2.A.√ B.×
74、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1.2.A.√ B.×
7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2.A.√
B.×
7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的绝对过剩引发的。
1.2.A.√
B.×
7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78、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1.2.A.√ B.×
79、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1.2.A.√ B.×
80、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1.2.A.√ B.×
8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强度。
1.2.A.√
B.×
8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A.√
2.B.×
83、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8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1.2.A.√
B.×
8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2.A.√
B.×
86、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2.A.√
B.×
8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2.A.√ B.×
主观题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89、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 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0、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9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 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92、结合下列图示所反映的社会,回答问题:
(1)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2)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
(1)弘扬传统人文精神,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共鸣,构建“诚信为本”的道德规范,确立“宽厚仁爱”的处世原则,倡导“虚怀若谷”的人生真谛。同时,大力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确立新的价值取向:不是奉献型,而是均衡型社会;制定新的行为准则:不是理想型,而是责任型社会;建立新的伦理规范:不是高尚型,而是合理型社会;进行新的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型,而是说理型教育。
(2)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改革开放与开拓创新的时代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理性与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荣辱观,积极健康与追求高尚的审美观等。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秋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附件二
一、理论法学
1.论“一国两制”对我国法制的影响
2.试论法律信仰的危机及其拯救
3.论司法独立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4.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5.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6.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7.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8.从唐律的内容看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9.论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冲突
10.试论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11.浅议我国古代无讼思想
12.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
13.儒家法律思想研究
14.法家法治理论研究
15.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的贡献
16.新自然法学思想评析
17.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
18.新分析法学思想研究
19.基督教神学对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20.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21.试论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
22.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
2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剖析
24.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25.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26.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27.论梅因的法律思想
28.论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
29.论庞德社会法学理论
30.西塞罗的法律观
二、宪法与行政法学
1.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
2.论宪法权威的形成与保障
3.论选举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4.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评价与展望
5.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保护与规制
6.劳动教养制度的合宪性评价
7.论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8.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保护
9.论公民出版自由的法律保护
10.论人大的“个案监督”
11.论紧急状态中的基本人权保护
12.论政府诚信的危机与重塑
13.论依法行政面临问题与对策
14.论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从“钓鱼执法”事件说起
15.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16.《行政强制法》的释与评
17.我国行政听证的去形式化研究
18.论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我国信访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20.行政复议机构改革研究
21.关于我国设立行政法院的思考
22.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23.论对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24.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25.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26.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之界定
27.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28.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法规制
29.行业协会自律行为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30.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三、刑事法学
1.论危险驾驶罪
2.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3.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
4.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5.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改造
6.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7.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8.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9.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0.农民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1.毒品犯罪防治研究
12.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被害人保护
13.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14.中外犯罪预防理论比较研究
15.中外控制犯罪的对策比较研究
五、民商法学
1.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我国精神病人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论“代孕”现象的法律规制
4.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5.同性恋婚姻法律问题研究
6.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研究
7.网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8.论格式旅游合同的法律规制
9.“过度医疗”的法律规制研究
10.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11.小区停车位权属的法律研究
1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法制应对
13.论银行存款人权益保护
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15.民间借贷的法理分析与规制建议
16.论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制
17.论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
18.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9.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探讨
20.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1.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22.论我国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3.试述统一国际间票据法的趋势
24.保险金继承权问题初探
25.责任保险中第三者索赔权问题研究
26.人寿保险单现金价值浅析
27.网络音乐著作权问题探析
28.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研究
29.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30.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六、经济法学
1.论网络购物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2.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3.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法律思考
4.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游戏不良影响的法律思考
5.农村大额医疗费保险制度研究
6.城市公租房法律问题研究
7.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8.我国农村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9.城市垃圾循环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10.地方政府公债法律问题研究
11.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
12.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法律问题
13.跨行查询收费法律问题研究
14.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的法律分析
15.电子银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16.知假买假适用惩罚性赔偿之评析
17.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18.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问题研究
19.私人诊所/私立学校的企业性质问题研究
20.我国公积金制度研究
2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2.试述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
23.论生态移民补偿制度研究
24.论我国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25.浅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2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28.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问题研究
29.家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的建构
30.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七、民事诉讼法
1.我国审判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论审判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冲突与调适
4.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5.建立健全小额诉讼制度研究
6.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7.民俗习惯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8.论诉讼外纠纷解决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
9.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保障研究
10.恶意诉讼研究
11.论建立判例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
12.小区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探讨
13.论仲裁监督模式之优化
14.论合意选择法官制度
15.手机短信证据问题研究
八、刑事诉讼法
1.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2.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3.论诱惑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4.论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5.拷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6.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7.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
8.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研究
9.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刑事诉讼再审理由的理性分析
11.论公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12.关于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13.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研究
14.论刑事诉讼中法官之调查权
15.论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
16.论起诉便宜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及借鉴
17.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研究
18.论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
19.“零口供”对刑事侦查的影响与对策
20.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
九、国际法
1.论民族自决原则和国际法的新发展
2.论国际司法机构临时保全措施研究
3.从难民公约角度看难民权利的保护
4.论国际人权法上的工会结社自由
5.论WTO协议司法救济条款对个人的适用问题
6.论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7.论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
8.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
9.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中的法律适用
10.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民事管辖权法律冲突与协调
11.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冲突法中的适用
12.论国际商事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13.论我国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完善
14.论涉外遗嘱处分方式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15.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
16.论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17.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
18.论《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教育服务对外开放
19.论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和完善
20.论海外投资中的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及其法律防范
第五篇: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政策科学》大作业及答案(2018年上)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政策科学》大作业及答案 学年学季:20181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项是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主体? 1.2.3.4.A.共青团 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政协
2、下列不属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主体的是 1.2.3.4.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各级政府 各级人大
3、改革开放之初,1977年邓小平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了一项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教育政策是()。1.2.3.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终止高考 恢复高考
4、属于中国公共政策参与主体的是()1.2.中国共产党 地方人大
3.4.全国政协 地方政府
5、一项政策推出后往往要进行试点,这属于公共政策执行的 1.2.3.4.政策推广 监督控制 指挥协调 政策实验
6、不属于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的选项是 1.2.3.4.政策问题的识别 政策的修正 政策的撤换 政策的更新
7、公共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标准,对公共政策方案、执行和结果进行测量和评判的过程。1.2.3.4.事实 不确定 想象 主观
8、追求最优方案的决策是()决策模型。1.2.系统 有限理性
3.4.精英 理性
9、“发现问题”的调查是 1.2.3.4.初次调查
再次调查 跟踪调查 反馈调查
10、元政策属于 1.2.3.4.下位政策 中位政策 上位政策 基本政策
11、哪项不是现场调查的优点? 1.2.3.4.贴近调查对象 少有干扰 成本高 灵活方便
12、在中国人中较早使用“政策”一词的是 1.2.3.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4.毛泽东
13、统计调查的最大优点是 1.2.3.4.真实 成本低 反映全面情况
适应性强
14、统计调查的最大优点是。1.2.3.4.真实 成本低 反映全面情况 适应性强
15、“退耕还林”政策属于。1.2.3.4.元政策 基本政策 基本国策 具体政策
16、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合著的政策科学开创性著作是 1.2.3.4.《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政策科学探索》
《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 《政策科学构想》
17、具备特定条件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是 1.2.3.4.公共政策多元化 公共政策合法化 公共政策明确化 公共政策利益化
18、下列中国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的正确判断是 1.2.3.4.C.公共政策将完全由公民参与决定 公共政策的政府执行力会有所弱化
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经验化与领导个人化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
19、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要 1.2.3.4.组织准备 进行绩效评估 监督控制 政策实验
20、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1.2.3.4.元政策 调整和完善 终止 初始政策
21、下列属于中国公共政策参与主体的选项是()1.2.3.4.中共中央政治局 中共中央委员会 中共地方党委 全国总工会
22、属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主体的是()1.2.3.4.全国政协 团中央 全国总工会 全国人大
23、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基础上。1.2.3.4.F.观察和实验 想象 假设 学习
24、决策者人数较少,对目标追求具有一致性,问题解决方案仅有几个,每一备选方案能够产生的结果及风险可以计算确定可能的范围,这是 1.2.3.4.结构不良问题 结构适度问题 结构良好的问题 结构完整问题
25、下列属于公共政策决断主体的是 1.2.3.4.西南大学共青团委 中共中央 某微信群 重庆市政协
26、不属于公共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1.2.3.4.B.时代性 E.阶级性 现实性 稳定性
27、下列哪个属于公共政策问题 1.2.3.4.贫富两极分化 某小企业破产 王三梅和李强离婚 张三和李四闹矛盾
28、在我国北方,一到冬季,政府要出台集中统一供暖政策,而南方政府却不必,这主要是政策的()环境影响。1.2.3.4.自然
政治 经济 文化
29、中国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是 1.2.3.4.D.公共政策将更多地由公民决定 公共政策的政府执行力将不断弱化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 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科学化与民主化
30、认为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产物是()决策模型的观点。1.2.3.4.精英 集团
系统 理性
31、国家推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1.2.3.4.当代中国养老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32、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是()的观点? 1.2.3.4.边沁 帕累托 马歇尔 庇古
33、近年来我国雾霾极其严重,这是公共政策问题形成因素中的 1.经济的波动
2.3.4.自然环境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 自然灾害的发生
34、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在阶级社会由阶级矛盾决定的观点属于 1.2.3.4.国家主义理论 阶级理论 制度主义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35、下列哪项不是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1.2.3.4.绩效评估
文化和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政治和行政可行性
多项选择题
36、下列不属于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的是()1.2.3.4.四川省人民政府 汶川县人大 公民 大众传媒
37、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包括()1.2.3.4.人民团体 各级政协 公民
社会组织
38、关于中国公共政策未来走向的正确说法是 1.2.3.4.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 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经验化与领导个人化 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科学化与民主化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公平与公正
39、关于中国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的正确判断是 1.2.3.4.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科学化与民主化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 公共政策的政府执行力将不断提升
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经验化与领导个人化
40、描述具有随机性的社会现象,要用 1.2.3.4.概率函数 状态函数 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41、衡量政策正误的标准是 1.姓“资”还是姓“社”
2.3.4.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42、政策实施情况信息反馈的目的是:信息反馈应该作为 1.2.3.4.重新制定政策的依据 修改完善政策的依据 改进政策组织实施的依据 政策研究的依据
43、政策科学是 1.2.3.4.应用科学 新兴学科 边缘学科 软科学
44、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2.3.4.专业知识 实践经验 思维能力 心里素质
45、听证会的两条主要规则是 1.2.与主题有关的专家参加
充分听取意见 3.4.必须作出妥协 精益求精
46、政策研究中要关注的问题应是 1.2.3.4.偶然性问题 主导性问题 原因性问题 普遍性问题
47、下列哪些是政策研究主体? 1.2.3.4.领导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南大学政策研究中心
48、古代 的兴起是政策研究的萌芽。1.2.3.4.思想库 养士 参谋 科举
49、哪些是政策的载体 1.2.3.法律 规划 文件
4.领导人员正式讲话
50、论证会要求。1.2.3.4.有与主题有关的专家参加
对不正确的意见也应看作是对论证会的贡献 领导、权威人士最后发言
绝不允许发表“颠覆性”意见
51、完整的政策包括。1.2.3.4.政策方向 政策目标 政策手段 政策结果
52、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实实质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其形式上则由()三部分构成。1.2.3.4.人大立法 行政决策 党的政策 三权分立
53、政策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2.3.政策的撤换 政策的更新 政策的修正
4.政策的增删
54、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两个环节。1.2.3.4.监督控制 绩效评估 再决策 政策实验
55、价值观具有的特征 1.2.3.4.稳定性 主观性 选择性 客观性
56、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路径有 1.2.3.4.工具选择路径 融合路径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57、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路径分别是 1.2.3.4.工具选择路径 整合路径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58、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1.2.3.4.调节功能 引导功能 约束功能 分配功能
59、公共政策价值具有的特点 1.2.3.4.虚假性 变迁性 层次性 多样性
60、下列属于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1.2.3.4.政策缩减 歪嘴和尚念错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的法律化
61、公共政策执行模型有 1.2.3.4.计算模型
高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综合模型 实物模型
62、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三个得利于”是 1.2.3.4.是否有利于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以阶级斗争为纲
主观题
63、政治学者王绍光提出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六种模式 参考答案: 关门模式 动员模式 内参模式
借力模式 上书模式 外压模式 64、1949年后,改革开放前,我国(大陆地区)公共政策发展的特征。参考答案:
1.在政策制定上,强调以阶级斗争的理论为依据,注重阶级斗争的规律对政策制定的决定作用,忽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政策制定的作用,并用阶级斗争的意识来规定政策的使用范围,忽视社会非阶级性的公共问题政策设计和解决办法。
2.在政策执行上,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和政策执行的高度集中统一,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政策的执行,既不讲民主也不讲法制,把主观发动的政治运动
作为重要方式去推行政策,使政策执行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效性。
3.在政策评估上,强调政策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忽视政策的社会性和科学性,把公共政策只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忽视公共政策为社会建设、社会公共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把政治是非作为检验公共政策的最高标准,导致党政领导干部养成了只注重政策的政治性,不管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普遍心理。4.在政策终结上,强调政策所体现的阶级性和斗争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条件下,政策是否终结,主要是看政策能否为阶级斗争服务,若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阶级斗争的政策就会被终结,完成其使命。因此,政策终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65、公共政策评估的障碍。参考答案:
(1)公共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2)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3)公共政策投入的混合性(4)公共政策产出的广泛性(5)公共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触性(6)公共政策信息的不公开性
66、公共政策问题本身是如何影响政策执行的? 参考答案:
首先,所需解决的政策问题类型和特性直接决定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越复杂的问题,执行的难度越大。政策执行中所要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全面性政策要比局部性政策执行难度大;高层级政策比低层级政策执行难度大。同一层级,同属局部性的政策,也会因问题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不等造成政策执行难度上的区别。其次,政策问题需要规范的目标群体行为种类越多,政策执行要面对的困难就越多,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第三,政策问题涉及的政策目标群体人数的多寡,对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也有极大影响。一般而言,政策问题涉及的目标群体人数越少,政策执行的任务量就越小,越容易执行,执行也越有效;反之,则难以执行,执行的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最后,那些旨在调整目标团体的行为方式的政策问题,由于其数量与调整难度问题,都会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受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和现实影响,人们养成了特定的行为模式与习惯,倾向于某种定势,容易保守,难以改变。要想改变这些思想行为非常困难,尤其是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改变的那些政策,注定
会走向失败。为了实现特定政策目标,必须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思想行为领域以作改变。
67、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参考答案:
狭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仅指被选择出的公共政策方案获得合法性被批准实施的过程;
广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不仅指抉择出的公共政策方案获得合法性地位准予实施,还指具备特定条件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68、一个好的政策模型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排列并简化现实
2、认定重要层面
3、符合社会现实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5、指导调查和研究
6、提出一定的解释
69、公共政策制定的理性决策模型的内容、条件和缺陷。参考答案: 要点:
1、理性决策的定义:又称科学决策模型。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作出最大价值的选择,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
2、理性决策的基本内容:
决策者面临的问题清楚明确可以和其他问题清晰区分开;
引导决策者作出决定的目的、价值和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
决策者能将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找到和全部列举出来以供选择;
决策者运用运用系列科学方法评估方案,并能准确预测方案执行的后果; 决策者将每一方案进行对比排序;
决策者能正确地选择出实现预定目的、目标、价值的哪个方案。
3、理性决策的条件:
理性决策模型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决策目标单
一、明确且绝对;
决策者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资源消耗。
4、理性决策的缺陷: 社会现实不等同于理论假设; 决策者为“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
现实中和实践中决策者是客观、公正、理智常常是极为有限的; 高估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所起的作用; 在现实中决策者的知识经验信息精力是有限的。
70、论述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参考答案:
1、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
首先,所需解决的政策问题类型和特性直接决定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 其次,政策问题需要规范的目标群体的行为种类越多,政策执行要面对的困难
越多,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再次,政策问题涉及的目标群体人数的多寡,对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也有极大影响。最后,那些旨在调整目标群体行为方式的政策问题,由于其数量与调整难度问题,都会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2、公共政策自身的特性 政策的权威性
政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 都影响政策执行。
3、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影响政策执行。
4、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首先,成本收益核算观念不容忽视。其次,文化心理因素相当重要,最后,文化教育程度直接关乎政策执行效果。
5、公共政策环境
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群体所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政策目标群体的政策接受程度和政策执行者的采取的行动等。社会心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