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华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杨华同志2014年年度考核
优秀事迹材料
该同志作为学校政教处主任、九年级(3)班班主任,以及承担九(3)、九(4)班的政治历史教学,在这一学年的德育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政治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点滴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他从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教育行业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和同事团结协作,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德育、安全、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方面 1、2014学年通过杨华同志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学生懂得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关爱集体、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意识。
2、安全教育、班级管理方面,杨华同志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采取形式多样的管理方式,2014学年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很少发生,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各班改变了 1 原有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出现你追我赶的现象。
3、政治历史教学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他充分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们逐渐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向每节课要质量。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们的政治历史学习能力素养及学习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政治历史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所上班级的教学成绩名列同学科第一、第二。
三、考勤方面
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签到,不迟到、不早退,尽力出全勤、出满勤,做到有事主动请假,从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
四、其他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他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新模式,积极参与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些方法。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之,经过一学年的管理、教学工作,他的管理模式、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进步,管理理念、课堂教学能力也有了提高。在今后的工中,2 希望他会更加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晴隆县碧痕镇碧痕中学
2015年1月25日
第二篇:劳动模范杨松同志优秀事迹
现场解难高手 革新创效能人
——杨松同志优秀事迹
杨松同志是渣钢厂检修车间制作班班长,一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省级钳工技师。杨松同志特别注重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近十年来针对生产难点、现场问题进行技术改进132项,有3项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有16项获公司科技进步奖。杨松同志在生产实践中追求卓越,在岗位创新中寻求快乐,在默默奉献中展现
杨松被评为公司劳模
着自我价值,成为学习型、实干型和奉献型的高技能人才。杨松同志2010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党员,2011年被评为公司标兵。曾获得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10多次。
其优秀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坚持学习成人才
杨松的勤学、好学在渣钢厂人人皆之。“作为一名工人,可以没有文凭,但绝对不可以不学习。只要坚持学习,就能取得成功”,他就是这样鼓励和鞭策自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通过学习,他掌握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技能,完成了一名“炉检”钳工向工程机械维修钳工的转变;通过学习,他考取了公司首批钳工省级技师,完成了由技工向技师的转变;通过学习,他精通了CAD辅助设计,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完成了由一名技术工人向复合型工人的完美蜕变……。对他来说,学习,不断持续进步是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引领他一步一步地提升、成长。
而这一切都是在他承担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的。公司的钢产量由60万吨规模到80万吨,到100万吨,而200万吨……一直到现在的800万吨,作为与主体刚性连接的渣钢厂,承受了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极大的压力,而检修班组,其职责就是快捷反应,为生产稳定顺行保驾护航。白天,杨松同志领着检修人员一道开展设备的检修维护,渣场设备点多面广,他基本上对每一处设备检修都要心中有数,来回巡视;夜间,他要抽出时间考虑工作安排,思考检修方案;双休日和节假日,他也时刻挂念设备的运行状况,主动到厂里巡查了解。胆囊炎开刀,他只休息了三天,忍着腹部隐隐的痛回厂报到上班;异物不慎掉进眼睛,双眼红肿怕光流泪,他也是利用晚上去医院清洗,在医院痛得不行,度过一个眠之夜后,第二天又戴着墨镜准时出现在生产第一线;带领同志们抢修天车,因备件不合适,必须现场修磨,为保护年轻职工的安全,他系着安全带,控身出19米的高空,将减带机输出轴上57个轮齿挨个修磨,只到满足装配要求,可是时间已到了凌晨4点,只好在休息室草草合一下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检修班的人员为车间生产稳产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养成了随叫随到、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理念。
二、攻艰克难,勇于革新,技能创效建功勋
作为一名有着深厚技术功底的专业技师,杨松注重立足岗位,革新创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企业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也取得了优良的工作业绩,几年来,他每年申报的合理化建议成果都在二三十项左右,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在渣钢厂引为口碑。记得有人说过:“技术工人的真快乐,是将知识、技能用于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一个个难题,攻克一个个难关。”然而善于发现和解决设备中的疑难问题正是他的一大显著特点。他说:“劳动,是历练人生的最好课堂,人的聪明才智其实就是一个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丰富,才能的提高,素质的增强,阅历的丰厚,财富的获取,都是通过诚实劳动和点滴积累完成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勤于劳动,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人生的必需。就是基于这种精神,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暇顾及家人,在别人轮流休息时,他却是盯了白天盯黑夜,先后组织参与了供烧结溶剂料磁选生产线、工业废渣处理生产线,球磨磁选生产线的建设,并对投产后的设备进行了不断完善。渣罐喷涂工艺是钢渣倾翻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直接关系到渣罐的一次翻空率指标的高低,一次翻空越高,炼钢空罐周转越顺,物流中心机车重复拉罐趟数越少,我厂钢渣倒运的成本越低。原来,该指标一直在40%左右,杨松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制造安装了活动式旋转喷涂装臵,他独立完成旋转喷头设计,在使用中,他感到旋转喷头采用v型带传动不可靠,容易被溢出的灰浆腐蚀、造成传动V带失效打滑,影响喷涂顺畅,于是自己动手加以改进,他找来两个装载机变速箱废齿轮,经简单加工安装,形成一对齿轮传动副,替代了V带传动,一举解决了工人经常更换V型带,影响设备运行效率的问题。渣罐的一次翻空率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该成果本来作为2006合理化建议三等奖成果上报,参加评审的周副总和丁副总工程师听取成果汇报后,认定该成果集中体现了职工中蕴含的发明力和创造力,而且花钱少,效果明显,破格将该项成果由三等奖提为二等奖。
废渣处理车间生产多使用的是皮带输送机,两条皮带之间的转接料斗在车间大大小小有五六十处。由于钢渣急闷后,含水量高,基本就是200标号的水泥浆,这种钢渣在经过转接料斗后,极易附着于料斗内壁,并硬化、固化,给工人清理带来了极大难度,通常都要由人工爬进料斗用钢钎钎、砸,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尤其是对于渣场这个女工多的具体状况,女工们怨声载道,有时甚至不得不动用风镐由专业人士清理。杨松同志敏锐地发现这一难题,决心为女工们减轻劳动强度,增加职工安全系数,保证生产顺行做出努力,他经过多次探索、试验,终于发明出一种“料斗无积垢装臵”,一经使用,效果十分显著,职工们的抱怨没有了,生产线能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了。该项发明经申报,荣获当年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已在我厂所有的生产线上使用。
三、自我加压,勇挑重担,乐业奉献树楷模
在车间支部和行政开展的“学习、科学、实践、发展”和先后提出的“实现一个转变、树立三种理念、提倡三个能力”的活动中;即“实现由没有办法到向不可能挑战的转变,树立为自己做事,依靠自己做事,做好自己的事” 的理念,提倡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和“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完成一个实事”;杨松同志不但深刻领会,还积极践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深认识,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提出和解决了多项实际问题。他总是认为,工作中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遵循正确的规律,就一定能把工作完成好。
80万吨渣处理线是公司投资四、五千万新建的一条钢渣处理生产线,投产后,由于设计原因,以及我公司钢钢渣处理工艺的特殊性,一段时间都不能达产达效,产能甚至比不上老的生产线。每月的故障时间甚至高过300多个小时,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抓斗的故障高、几个振动筛形成瓶颈,制约生产、2号皮带链传动方式不可靠等问题,基本上又是杨松同志独立完成了这诸多的故障和隐患的整改的方案提供:他与车间其他同志一起,对抓斗进行了7项次的改进,对4个振动筛,从筛板改型开始,进行细致的整改完善,尤其是1号大溜筛:改固定式底座为橡胶弹簧缓冲底座,将轨道条筛改成板孔筛,增设激振装臵,免除人工清筛,光结构件制安的吨位就达13.5吨,将2号皮带链传动改为齿式联轴器传动等等,经停产检修整改,一举扭转了新生产线不正常的颓势,复产后,月累计故障时间降到30小时以内,现在基本控制在8小时左右,生产线发挥出巨大的生产效能,过去两条生产线堪保道线筛分的生产局面,现在由一条生产线轻松完成,产能还有余地。这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显著成效,这凝聚着杨松和车间其他同志的辛勤劳动和汗水;2009年他又成功解决了磁选钢渣多年一直未能解决,专业振动筛厂家也未能解决的筛板筛湿料堵筛、板结筛板的重大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去生产线上的双层筛工作1~2小时就要清筛,现基本不要清筛),目前此项技术已正式成为了国家专利技术;特别2010年新上的20万吨水洗球磨生产线的给料系统,投产时出现了急待解决的诸多实际问题时,他带领检修工人连续工作了3天3夜一举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为此条生产线的达产达效做出了贡献;在热闷渣钢渣处理生产线工程的试投产时积极与厂和车间的领导一起想办法不断解决出现的难题,如:闷渣松渣时的重要工具松渣器和挖掘机的油缸由于在松渣这个特殊高温环境不断工作时出现了严重问题时,他主动自行设计和监督制作了自制“松渣器和油缸保护套”,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困难,为此得到了渣钢回收加工厂厂长的特殊“嘉奖令”;2011年为了不断适应生产新工艺的改进,厂部决定把原利用率很低的80万吨渣处理线二线充分利用起来,杨松同志又欣然接受了领导的委托,带领检修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个对车间来说的一个较大的技改项目,并取得了公司级合理化建议二等奖;今年以来,渣钢厂为了实现公司对焙烧石灰老工艺的淘汰,对原焙烧车间的职工,进行了转岗到热焖和渣选车间工作,集中了检修力量,替代外委检修总承包,新成立了检修车间,杨松同志又作为技术骨干,从相对轻松的点检岗位到了检修一线班组工作,并能很快进入了角色。如:新来的检修班人员对所辖设备不熟悉,遇到难题,他总是能积极协助新来的班组一起来完成检修任务;热焖1#料皮带6台振动给料筛由于原设计问题,工作时常常出现卡料跑料现象,给职工带来了很多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并引发了新转岗职工的一些不稳定情绪,为此他主动承担了设备攻关任务,经过现场实施整该,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并再次获得了厂长的特殊嘉奖令。杨松同志常说: 我们搞技术活的成就感,就是将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创造性的攻克难关。
他也认为,为自己做事,依靠自己做事,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企业主人翁精神的实际体现,多年的现场工作,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理论基础,大量的改造项目,基本上都是自己亲自设计制图并带领职工完成,被职工公认为技术能手。他不仅自身本领过硬,还经常担负着技术培训工作,凭着对车间所有设备的了解,每次都身先士卒,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及时排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为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技术创新展现人身价值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一名优秀技术型工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时代风貌。
第三篇:杨汉军同志事迹
杨汉军同志先进事迹
杨汉军同志生前系武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历任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综干处处长,省委组织部秘书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2017年8月9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55岁。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学思践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践行“四个意识”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经常走访基层与群众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被结对帮扶的老婆婆视为“亲儿子”,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把“为党和人民干几件好事实事”作为人生追求,凡事讲认真、求精细,创造性落实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狮子型”干部调研选拔、“红色引擎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等工作,为招揽人才凌晨2点到机场接机,在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胸怀全局、服务大局,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是责任,组织再交任务是信任”,在讲团结、顾大局上作出了表率。他始终重大节、慎小节、守名节,常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警,从没有因家庭困难向组织张口,在遵守纪律上作出了表率。
燃尽生命 许党爱民
——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
他走了,妻子颤抖着手,从额头、眉毛、眼睛,一点点抚摸着他的脸,不忍放开;
他走了,儿子跪倒哭喊:“爸爸,你快起来呀”;
他走了,武汉市“招才顾问”、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连夜飞来武汉,送上最后一程;
他走了,社区的老党员们结伴而来,未语泪流;
他走了,扶贫点的乡亲们在灵前叩首,长拜不起……
他,再也起不来了。
他静静躺在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人们不愿相信,做事风风火火、走路带风的他,就这么走了。
9日下午,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倒在办公室,因公牺牲,人生定格在55岁。
家人不敢告诉他93岁的老父亲,老人至今还翘首等待儿子的归来。
凌晨两点,他在机场迎接雷军。复兴大武汉时不我待,招才引智,他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心中有责
拼搏赶超
4月8日,武汉市聘请陈东升、雷军等16位知名人士为“招才顾问”“招才大使”。
聘任会前夜,杨汉军彻夜未眠——
加班到晚上11点多,他匆匆赶到武汉会议中心,迎候陈东升。
细心的他,叮嘱工作人员在房间准备塑料拖鞋、欢迎卡片,让“招才顾问”有回家的感觉。安顿好陈东升一行,他又马不停蹄赶赴机场迎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凌晨两点,雷军乘最晚一班航班抵汉。“怎么是您?这样的待遇,头一次!”组织部部长深夜接机,雷军深深感动。
今年1月23日,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这是时代的召唤。
靠谁复兴?人才!
武汉市成立招才局,整合涉才工作,杨汉军兼任局长。“如果过去是作为武汉市民的自豪,从现在起,作为武汉市的干部,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为大武汉发展作出应有贡献。”2015年4月30日,就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见面会上,杨汉军动情地说。
拼搏赶超,时不我待。他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层调研,他曾一天“一口气”带队考察华工科技等7家企业;
全球引才,他曾随代表团10天行程1.8万公里,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为节省时间,坐了3趟红眼航班;
出国引才回汉当天,30多个待批文件夹,垒起两尺多高,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来不及倒时差,硬是连夜把文件签完。
带着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他长年披星戴月地工作。
招才大会后,雷军多次来汉,小米第二总部极速落户武汉,从签合同到交付使用仅5天。
坚韧拼命,感动的不只是雷军。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光纤光学中心主任季阿诺夫正在研发新一代光纤放大器技术,我省长飞光纤公司想与他合作,苦于没有合适方式。
“中国官员不远万里来邀请,我很感动。”8月6日,赴俄罗斯招才引智期间,杨汉军专程拜访季阿诺夫,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倍感温暖。
“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辛苦忙碌中,杨汉军为和他共同奋斗的组工干部鼓劲。
办公桌上,一份关于张俐娜院士科技成果转化的报告还打开着,眼镜平放在上面,仿佛时刻等待着它的主人回来。
但是,他不会回来了。
解放公园路的大楼里,再也不会有那个不知疲倦的身影了。
他走了,把事业追求写在城市成长的年轮里,为时代立起一种精神:心中有责,拼搏赶超。
以公心识人、以公心用人、以公心待人。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城市党建,他呕心沥血——
第四篇:杨庆华同志考察材料
杨庆华同志考察材料
一、基本信息
杨庆华,男,1988年7月23日出生,201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人。
二、家庭成员关系
父亲:杨加正,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龙河村委会居民; 母亲:赵美兰,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龙河村委会居民; 哥哥:杨庆荣,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龙河村委会居民; 姐姐:罗万秀,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龙河村委会居民;
三、教育经历
1994年9月—2001年6月在龙河完小接受小学教育。2001年9月—2007年6月在楚雄第四中学接受初、高中教育;
2007年9月—2011年7月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广告学专业);
四、工作经历
2010年7月,自主创业,创立昆明红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楚雄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在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锻炼学习;
2012年4月—2012年7月在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锻炼学习。
五、思想素质
本人于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工作实践当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富民强州大局。
同时,在各项工作过程当中,自己也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丝毫不敢怠慢,始终做一名思想上合格、行动上满意的共产党员。
六、学习能力
在学校里,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理念来要求自己,大学的学习,在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大量的了解了许多其他的知识,在练就了扎实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工作后,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同事学,在积极投身实践同时,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自己的长足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生活作风
在生活态度上,我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在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的同时,全面、深入的了解生活。
在生活作风上,严于律己,勇于拼搏,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让生命之舟的舵能够正确行驶。
总之,经过四年大学的学习和一年的工作实践,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面对新的挑战正可以跨神骏、乘长风、展宏图。
第五篇:杨术环同志主要事迹
杨术环同志主要事迹
杨术环,男,汉族,1967年2月生,中共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农业推广研究员,现任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省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辽宁省牛育种中心)站长(主任)。
一、主要荣誉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能够服从组织安排,前后3次共9年时间被下派驻盖州、兴城、辽阳等地从事一线生产科研及管理工作。1990年至2004年在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辽宁省畜牧局工作和任职;2004年起至今分别在辽宁省蜜蜂原种场、辽宁省草原站、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等部门担任主要领导。在从事中华蜜蜂、辽宁绒山羊、荷包猪和豁鹅等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种草养畜生产技术研究和辽宁绒山羊选育及养殖技术研发等工作中,能够以合格党员和好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以能干、肯干和带头干的工作作风带动和影响全体职工去认真想事和干事,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树形象、作表率、当先锋的作用。2次放弃出国考察机会,经常加班加点和牺牲公休日、年假。近年来一直从事生产科研工作,经常深入现场、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扎实肯干、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了群策群力,注重实效,带着真感情,付出真功夫,真正地为基层和广大农牧民办好事、办实事,得到-1
设计和草原沙化治理实施工作,针对辽西北草原生态恶化的实际状况,深入实地研究改进围栏设计,创新并推广工程、生物双围栏封育;通过牧草品种选择试验,筛选适宜补播品种;通过沙化草原治理试验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立地条件的18种补播模式;采用生物、农作等综合措施,实现草原鼠虫无害化防控;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取得了显著生态效果,治理成果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组织研发了《辽宁省草原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草原地理分布、生产生态监测、灾害预警防控、草原项目建设等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通过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草原植被盖度由原来的40.4%提高到74.6%,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显著恢复,生态效益巨大;新增优质干草159万吨,总经济效益11.16亿元,在牧草可利用年限内,可实现经济效益30多亿元,项目建设荣获2011――201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二)组织并开展了辽东部地区辽宁绒山羊改良、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新品系和新技术推广工作
自2014年在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充分发挥好羊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作用,围绕辽宁绒山羊产业,进一步改进辽宁绒山羊社会化联合保育种机制,全面推进全省辽宁绒山羊改良工作,组织实施了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系开发与示范项目,共完成常年长绒系核心群种羊选育9209只,扩繁3.5万只,舍饲精养技术覆盖羊达380万只,建立联合育种示范场21个、-3
万元,项目建设荣获2016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