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来贺同志事迹简介
史来贺同志事迹简介
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使穷了几辈子的乡亲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有奔头!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随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由3头小奶牛起家的小畜牧场迅速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头牲畜的大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机械厂生产的小喇叭曾响遍全国各地;小型奶粉机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机械厂从仅有三个半人的铁木业组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台机床的大厂。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向机械化要速度。现在,刘庄拥有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等大型机械近千台,还有农用飞机一架,新式喷雾器100多部。使耕地、播种、脱粒、运输、治虫、浇水、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史来贺曾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曾经9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第二篇:史来贺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史来贺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目 录
1、刘庄“既富裕又幸福”的秘诀:沿着史来贺的足迹(新华网9月27日电)„„
2、带领群众走向文明富裕——史来贺 不褪色的旗帜(《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01版 07版)„„
3、史来贺:永不褪色的旗帜(《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03 版)„„
4、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史来贺:共同富裕的带头人(《经济日报》 2013年9月28日02版)„„
5、永远的旗帜——记河南新乡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史来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月28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
6、中国村魂——追忆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史来贺(《河南日报》
2013年9月27日01-04版)„„
7、史来贺为啥有“两怕”(《河南日报》2013年9月28日 01版)„„
8、深读史来贺——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写意(《新乡日报》2013年9月25日 01-03版)„„
评论:历史,后人来贺„„
刘庄“既富裕又幸福”的秘诀:
沿着史来贺的足迹
新华网9月27日电(记者 双瑞)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党支部,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旗臶。2012年,刘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村民说这离不开原村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史来贺的带领。虽然‚老书记‛已去世整整十年,但沿着他的足迹,刘庄群众在‚既富裕又幸福‛的路上越走越快。
史来贺1930年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1952年开始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直至2003年病逝。50多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一个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史来贺去世后,刘庄177名党员无记名投票,史来贺的儿子史世领获得满票,当选为刘庄村新一届党委书记。他对村民许下承诺:‚让群众富裕,还要让群众幸福。‛史世领说,创造条件让群众生活满意,这是弘扬老书记史来贺的精神,也是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漫步在刘庄街头,视野内有以高科技生物臸药企业华星药厂为代表的强村富民工业,也有从幼儿园到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还有集体投资,中央空调、信息网、集中供热供气、生活废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全天候安保监视系统等设臵完备的 3 花园式别墅。这个总人口1784人的村庄,俨然一个前卫的袖珍都市。
‚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史来贺常说,‚每个共产党员把脚下这块地球刨好了,全国就能富裕了。要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通过五十余年的奋斗,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做出了榜样。
刘庄地处黄河故道,全村1800亩土地被4条深3米的大沟分割成750多块,生产条件极为恶劣,村民生活困难,‚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屋,吃得糠菜粮,穿得破衣裳,要饭逃荒卖儿郎‛曾经是刘庄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当上村支书的史来贺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用十多年时间建起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获得‚全国植棉能手‛的称号,刘庄也因粮棉双高产一跃成为全国农村解决温饱的先进典型。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史来贺又带领发展集体工副业,陆续建起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刘庄生产的为拖拉机配套的小喇叭一时间响遍全国各地。到上世纪80年代,刘庄已经成为‚中原首富村‛,90年代以医药工业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兴旺发展。
如今,刘庄村经济组织--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拥有工、农、商、运输、服务等8个实体企业,2012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史世领说:‚史来贺老书记在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岗位上工作51年,心系群众,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创业,这种精神是引领、激励刘庄不断前进的思想动力和宝贵财富。‛
史世领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在史来贺离开后的日子里,他放眼全国、全球找差距,带领大家延长骨干企业的产业发展链条。2007年,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总投资10.8亿元组建现代化高新技术臸药企业--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60亿元。十年来,刘庄的农业现代化基础进一步夯实,19个人经营管理着全村1000多亩耕地,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
史来贺在世的时候,非常关心群众生活,常说要让群众吃饱、穿暖、住好。在他的指挥下,刘庄从1976年就开始新农村建设,1981年村民全部搬进一户一院的双层楼房,1994年又建起14幢五层单元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走在全国农村的前列。
‚既要把群众带富、带正,还要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群众真正达到既幸福又富裕。这也是老书记盼望看到的。‛史世领说,发展的质量、速度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和谐,才能增强全村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更强大的生产力。
目前,刘庄全村都已搬进200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第三代新村别墅,投入上千万元对全村环境进行美化、净化,并投资2600万元建立现代化教育园区。此外,村委牵头建立起适应刘庄实际的退休保障臸度和医疗保障臸度。退休人员除享受50多项公共福利外,还可领取7800元、9000元不等的年退休金。村民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外,集体在此基础上全部报销。
在村民家中走访时,多户村民夸赞自己的好生活,说生在了一个‚幸福村‛,遇上了好的带头人。史世领表示,史来贺精神依然在激励着后人开创事业,这是刘庄走在‚既富裕又幸福‛道路上的秘诀和底气。
以先锋模范为镜
史来贺 不褪色的旗帜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01 版)
一个人、一个村庄、1.5平方公里、50年。
从1952年开始担任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直到去世,上级曾多次调史来贺到区上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从我个人角度讲,到区里当国家干部不吃亏,可刘庄还很穷,这里更需要我。‛
带领群众走向文明富裕
史来贺 不褪色的旗帜(以先锋模范为镜)《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07版)
本报记者 龚金星 任胜利
资料照片:史来贺(中)在村办的华星制药厂车间休息室内,与职工们交谈
(2001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 颂摄。
一个人、一个村庄、1.5平方公里、50年。
从1952年开始担任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3年去世,史来贺把浓烈的情怀深深融入到改变家乡的实践,把共产党的信念体现在深爱群众、带领群众创造幸福文明生活的实践中……
不搞特殊化,最怕与群众疏远生分
80多岁的新乡市关工委副主任王玉堂对记者说:‚史书记最值得学习是,他对群众永远怀着深厚的感情。‛
对群众深怀感恩之情,对人民深怀敬畏之心。他一生不唯官,不唯上,唯独怕群众,怕群众与他疏远生分。虽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20年,还当过地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但他始终不在群众面前搞特殊,连与中央领导的照片也不往墙上挂,对家人说:‚甭拿这吓唬老百姓,还是多干些实事好事。‛每天下班往路边一坐,村里的男女老少围过来,有说有笑一片融洽,这才是他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
去世前一年,他曾经把一份5000字的《史来贺对刘庄调查研讨的谈话》交给全体村民,把未来摆到群众面前听取意见。即使在最敏感的民主问题、接班人问题上,也相信党员和群众的力量。
史来贺经常对人说:‚干部既是带头人,又是服务员。带头人就是要带领大家苦干实干,脱贫致富,无私奉献;服务员就是为群众搞好服务,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最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群众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会一门心思搞集体经 8 济,为刘庄的发展出力流汗。同时,集体富裕了,群众富裕了,群众才会打心眼里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信念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是培养对群众的感情。
全国人大代表、京华社区党委书记刘志华说:‚群众路线,感情是根本。正是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他对人民的大爱,坚定他的信念,焕发出一种不可估量的精神,使他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攻难克坚。‛
人不离刘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从1953年开始,上级多次调他到区上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从我个人角度讲,到区里当国家干部不吃亏,可刘庄还很穷,这里更需要我。‛
1965年,组织任命史来贺担任新乡县县委副书记。史来贺提出‚人不离刘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三原则。从那年起,史来贺开始拿国家干部工资,可是他自己经常游离在工分和工资之间:1978年以前,工资高于村民平均收入,他向村里交了工资拿工分;以后,村民平均收入高于工资,他又交回工分拿工资。
史来贺曾经担任过排序第三的新乡地委书记,可他主要精力还在刘庄,在新乡市没有要一间房子,配的专车和秘书也从不带回刘庄,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不比群众特殊,不占集体便宜,不 9 收礼送礼。他老伴几十年没乘坐过他的车,一辈子仅仅跟着村里集体旅游去过洛阳、开封。
新乡市委党校教授张敬民曾经在刘庄住过两年,他问史来贺,为什么一次次拒绝‚进步‛,史来贺告诉他:‚我是农民,在农村如鱼得水,就看重劳模这俩字,真不愿出来当领导。‛
史来贺素来光头,布衣、布鞋,他说庄户人就应该像庄户人的样子;他特别喜欢热馒头蘸辣椒就白开水,他说这就是平实的生活,又刺激又舒坦。
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50多年来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感召一方、引领一片,学习史来贺有利于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弘扬史来贺等先进群体精神,能够促使广大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史来贺去世前,刘庄全村的企业固定资产近10亿元,年上缴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分配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家家户户住着整齐、清洁、漂亮、舒适的房子,电话、电视、空调、冰箱也成为普通用品,每人都享受村里20多项集体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
说到这些,刘庄人就会想史来贺:搞农业,他与群众一道起早贪黑;建新村,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累倒在工地上; 10 办企业,他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市场调查、组织论证,搞试验、攻难关,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刘庄青年马云说:‚我对刘庄的信心就开始于那次建房。那时我才七八岁,亲眼目睹了史书记带领全村老少齐上阵,男劳力垒墙,女劳力和泥,大孩子抹墙缝,小孩子搬砖头。我当时想,刘庄一定有奔头。‛
现任刘庄党委书记史世领感悟很深,他说:‚心里有没有群众,有没有群众观点,能不能奉献、愿不愿实干是标志。老书记连续51年工作、奋斗在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岗位上。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永远是引领、激励刘庄不断前进的宝贵财富。‛
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梁周敏说:‚弘扬史来贺精神,筑牢党的群众基础:树立了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党的群众基础的旗臶,坚持让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五十年如一日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他受到群众拥戴的根本原因。‛
几十年来,史来贺正是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钟情群众是根本、臵身于群众是纽带、奉献于群众是标志——这是史来贺给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启示。
史来贺:永不褪色的旗帜
《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8日 03 版)
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村,有一座普通的纪念馆,每年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馆内展出的不是价值不菲的文物,也不是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而是讲述了一位老支书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他就是史来贺,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扎根刘庄50年,当年的‚长工村‛被他带成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幸福村。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典型模范一起,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1952年12月,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用一个普通农民的情怀,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壤之中,50年痴心不改。
史来贺最熟悉的是老贫农的茅屋、老党员的炕头。他领着党支部在全村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考察规划,肩挑人抬,平地改土,硬是靠双手,用20年时间,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方,把全村700多块‚盐碱洼‛‚蛤蟆窝‛,改造成四大方平展展的良田。
当看到依靠单一农业生产农民很难富裕,史来贺就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办工厂,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为了使刘 12 庄经济腾飞,又建起了高科技企业华星药厂,使刘庄经济得到跨越发展,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生活城市化、农民知识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轨道。
由于史来贺成绩突出,上级党组织多次希望把他调出刘庄担任更高领导职务,但都被他婉拒,一生有10余次之多。史来贺提出‚人不离刘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三原则,并用一生努力实践诺言。节日到了,他带领党员干部把肉、油、面、菜送到群众家里。村民谁有了病,他都要亲自去看望,谁家有了事,他也主动帮助排忧解难。
史来贺多年养成习惯,每天夜晚入睡之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的生活逐个‚过电影‛。大到带领刘庄统一盖楼房、建别墅实现全体村民两次住房升级,小到自来水怎样安装,全村所有事情都装在他的心里。他去世后村民说:‚50年了,老书记一天没歇过,他是为咱刘庄累死的。‛
刘庄的蝶变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屋,吃的糠菜粮,穿的破衣裳,要饭逃荒卖儿郎。‛刘庄地处黄河故道,全村1800亩土地被4条深3米的大沟分割成750多块,而且土质沙化,高低不平,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可就在史来贺2003年逝世前,刘庄村的企业固定资产近10亿元,年上缴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分配1万元,户均存款 13 20万元。家家户户住着整齐清洁、漂亮舒适的房子,每人都享受村里20多项集体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史来贺分不开。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刘庄村党委继承老书记的精神,放眼全球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村里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并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河南绿园药业公司总投资10.8亿元,产品品种达31个,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循环生产的新型工业格局。
榜样的力量
一个先进模范就是一面旗臶。
在新乡农村,史来贺精神、刘庄道路,教育和影响了两三代农村基层干部:吴金印,主动放弃组织上调他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40年,调任当时最落后的唐庄乡党委书记期间,带领群众建起林果园,兴办企业,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4900元;刘志华,巾帼不让须眉,创造农村发展新模式,写就一个乡村都市的童话;郑永和,谱写‚辉县人民干得好‛的光辉篇章;张荣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太行赤子‛感动中国;耿瑞先,脱下军装又奔小康,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不平凡的足迹;裴春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新时代村官践行扶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4 梁修昌,把‚穷人‛带富的同时,不忘把富人带好,在家乡龙泉奏响一曲和谐发展的华章;许福卿,用高科技撑起楼村发展的脊梁,永葆党员本色的百姓赤子;范清荣,乘着改革的春风,谱写一曲饱含酸甜苦辣又多姿多彩的创业者之歌……
目前,河南省新乡市的2500多个行政村中,先进村约占1/3。这些村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视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靠山‛,走出了一条以先进群体为引领的基层党建特色之路。
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史来贺与刘庄、吴金印与唐庄、刘志华与京华公司、张荣锁与回龙村、耿瑞先与耿庄村、裴春亮与裴寨村已经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人文奇观,被称为‚红色参观旅游带‛,每年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数达数百万人,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升温,促成了一批大项目因为先进模范的‚名片效应‛而在此聚集。(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常 钦 李易衡)
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史来贺:
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经济日报》(2013年9月28日02版)本报记者 党涤寰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一个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地方,却因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创造了无数辉煌而名扬四海。
几十年来,刘庄迎接过数不清的参观者,无论哪一个刘庄人说起自己的幸福生活,都不会忘记带领刘庄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文明的老支书史来贺。史来贺虽已离世多年,但他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发展理念,还在引领刘庄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刘庄地处黄河故道,过去全村1800亩沙化土地被多条深3米的大沟分割成750多块,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屋,吃的糠菜粮,穿的破衣裳,要饭逃荒卖儿郎。‛是刘庄曾经的真实写照。
1952年12月,史来贺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为改变落后面貌,他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搬土方、填沟壑、整土地,建起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上世纪60年代,刘庄实现粮棉双高产、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
‚让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词,史来贺遵循‚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工、林、牧、副一起抓。
他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起了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造纸厂、面粉厂等村办企业,使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原首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又带领群众建起了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并在生产品种和规模上进行双向拓展,使华星药厂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肌苷生产厂家和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
以医药工业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史来贺便着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住房、上学、看病,是老百姓最渴望解决好的三件大事。刘庄从1976年4月开始农村建设,1981年全村群众全部搬进一户一院、双层向阳的楼房,走在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庄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全村70%的收入来源于工、林、牧、副业,三分之二以上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史来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从刘庄实际出发,成立刘庄村农工商联合社,坚持生产资料公有臸,实行专业承包,把土地承包给农业专业队耕种,工厂承包给各个企业集团经营。实践证明,这些决策促进了刘庄工农业 17 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了集体经济,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史来贺2003年病逝。他去世前,刘庄村的企业固定资产近10亿元,年上缴税金4500万元。村民家家户户住着整齐漂亮舒适的房子,电视、空调、冰箱也成为普通用品。每人都享受村里20多项集体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群众过上了富裕安康的新生活。
今天的刘庄,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全村人全部入住新村别墅,还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正如史来贺所言:‚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几十年来,刘庄村党委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始终坚持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前行。
永远的旗帜
——记河南新乡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史来贺
9月28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党支部,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旗臶。去年,刘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万元,村民说这离不开原村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史来贺的带领。虽然‚老书记‛已去世整整十年,但沿着他的足迹,刘庄群众在‚既富裕又幸福‛的路上越走越快。
解说:这个飞机是喷洒农药治害虫用的,咱国家农民第一家买飞机的就是俺刘庄。
在刘庄史来贺纪念馆,一副副照片记录着刘庄的发展、也讲述着刘庄‚当家人‛史来贺的动人故事。在史来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51年里,刘庄奏响了创业发展的三部曲:60年代末,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80年代初,成为农村‚中原首富‛;进入21世纪,以生物药业为龙头,稳踞全国农村前列。
让刘庄人记住的不仅是史来贺带领群众埋头苦干的身影,更让乡亲们难忘的是他凡事总先为群众着想,宁肯自己吃亏不能让群众吃亏的***惯。当村里第一批新房建成,他让最困难的群众先搬进去住,而自己直到6年后最后一批楼房建成,才搬了家。
刘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刘俊荣:老书记经常给俺讲当干部,要带头吃亏、带头出力、带头奉献。
史来贺去世整整十年了,直到今天,刘庄人还是经常到村头小柳树墓地旁一遍遍与他唠家常,就连村里刚学会说话的小娃娃都认得照片里拿草帽的‚老史爷爷‛。
河南省驻村干部王凤林:你跟着大家一块劳动,大家感觉到你是他的贴心人。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事,群众才能认可你。
近日,河南省委号召在全省学习焦裕禄、史来贺等先进典型,感受榜样的力量。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他身上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既关心群众,又致力于发展,老百姓要感到舒心、幸福,有尊严,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对照自己,来查找我们自身的差距,来纠正我们存在的问题。
——追忆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史来贺
《河南日报》(2013年9月27日01-04版)
□本报记者朱夏炎王 钢
上世纪90年代,史来贺在田间查看麦收(资料照片)
一个人,当他去世10年后,会怎么样?
10年,有多少光环也淡去了,人们却仍在怀念他,一想起还言犹在耳。
10年,有多少荣耀也消散了,百姓却仍在念叨他,一提起就潸然泪下。
这位整整50年的村支书,从一个最小的原点,抵达了一个最高的巅峰。
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委书记。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1979年,21 他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8亿农民宣读了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倡议书……历史已铭记了他,这位新时代农民的先驱,这位中国乡村的灵魂人物。
生前,他是一座丰碑,感召了几代人,成为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榜样。
死后,他是一颗星辰,照耀着千万人,留下永垂不朽而意味深长的启示。
忠魂
身不离农村
心不离群众
手不离劳动
一面红旗,在黄河北岸平原上飘扬半个世纪。
1952年12月,22岁的全国民兵英雄史来贺,当上刘庄村党支部书记。1957年,棉花高产的刘庄,成为全国农村先进典型。史来贺与刘庄,凝成了一个血肉整体。
史来贺的50年村支书生涯中,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当选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五、六、七、八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重大贡献专家、全国科技先进 22 工作者、全国植棉能手……直至2003年4月23日,73岁平静谢世。
2009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刘庄,握着现任村党委书记史世领的手说:‚你父亲的名字,我很熟悉,他的事迹我也很熟悉。一个50年代的老典型,不断地与时俱进,使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要研究怎么做到的与时俱进。老支书的楷模作用,这次来看一看,我也是慕名已久,了却心愿啊!‛
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批示:‚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时代跌宕递进之中,一面红旗50年不倒是一个奇迹。史来贺青年时的起步,恰与新中国起点重合,一路穿越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时代。曾与他齐头并肩的一批全国农村知名典型,眼看着载沉载浮,一时有人飞黄腾达,一时有人饮罪落马,一时有人昙花一现……而他,成为一个善始善终的典型。这在人们眼中成了一个谜。
其实,他是一个率性的中原汉子,素来光头,身板壮实,眉目开朗,粗喉大嗓。头上的白羊肚毛巾后来不系了,还是一身布衣,两脚泥巴。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夏秋下雨天,光着脊梁在田野的大雨中呼啸扑腾。
一个人,一个村庄,1.5平方公里,50年——这完全是他的主动选择。
1953年,上级就要调他去当国家干部,派新乡县四区区委书记史广礼‚三顾茅庐‛。大热天,他拉了两张苇席,俩人睡在打麦场上一夜谈心,他说服了史广礼,留在了刘庄。
1957年,他当上全国劳模,在北京受到周总理接见。上级准备破格提拔他当新乡专区农业局长,他谢绝后留在刘庄。
1965年,新乡地委下达任命,他进城当了新乡县委副书记,还兼任刘庄大队支书(注:1958年—1983年人民公社时期,刘庄村为刘庄生产大队)。不久‚文化大革命‛**,他被打成‚黑劳模‛、‚走资派‛游街挨斗。1968年9月一个深夜,他带上行李骑自行车回了刘庄。
1977年,他再次当选全国劳模,河南省委任命他为新乡地委书记。地委第一、第二书记登门做工作,他要求兼任刘庄大队支书。上任后,平时在刘庄办公。直至转任新乡市人大副主任,他还在刘庄……
一生一世,史来贺都不肯离开刘庄。客观原因是刘庄群众不愿他走,他自己又为了什么?
他说:1949年8月6日,我在刘庄第一批入党,是在镰刀锤头的党旗下立过誓的,当时没见到统一的誓词,我掏心窝子说过:‚为了刘庄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苦,不怕吃亏,跟党 24 走一辈子不变心,死不回头。‛共产党员一诺千金,我怎么能一走了之?
他说:1957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刘庄千亩棉田亩产皮棉111斤,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握着我的手说过:‚希望你们高产再高产,给全国树立个榜样。‛如果哪天又见周总理,总理问我:史来贺,你的棉花种得怎么样了?我怎么回答?
他说:我和同时期的全国劳模文香兰谈过,咱农业劳模的责任,就是跟群众一起劳动,把脚下这块地球修好。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适合干村支书……
记者采访时,一位退休村干部又作了补充:
因为,老史他忠于共产党的理想,把自己完全放在老百姓中间;
因为,老史他是穷人出身,有穷人的体会,始终没把穷人忘了,没把可怜人忘了。
那年看电视剧《巍巍昆仑》,看到剧中的毛主席蘸墨挥毫,一笔笔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史来贺忽腾一下站起来,热泪盈眶迸出一句:‚毛主席啊,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
他一辈子情有独钟,正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是因为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之所以为劳苦大众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就是这样一种逻辑组合、一种血肉组合,使他的政治志向至大、至纯、至坚、至刚。
他的人民观,与生俱来,是由苦大仇深的出身决定的。
1930年7月25日,史来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满眼都是苦难,父亲给地主扛了30年长工,加上连年涝旱盐碱灾害,家里穷得连盐都买不起。土匪抢劫留下黑条限期交钱,全家哭天不应,把口粮、被子、棉袄都卖了,那个饥寒年关就像《白毛女》中杨白劳家的场景。他4岁时生对口疮,12岁时发高烧,无钱医治两次差点夭亡。尤其1942年河南大灾荒,刘庄死了60多口人,16家绝户,史家也失去3位亲人。从小最亲他的堂哥快饿死了,他恨不得把身上的肉割下来给堂哥吃,眼睁睁看着堂哥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妻子刘树珍,父亲被日本人抓劳工砸死在煤窑里,全家外出逃荒前,把16岁的她送到史家成亲,那年史来贺才14岁,过早地长成了男子汉。
1990年,史来贺和刘庄村干部开会(资料照片)
刘庄保留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史来贺旧居
他给富人打长工、放牛羊,又到小冀镇赶集做小生意,爷呀婶儿地喊着叫卖蔬果茶水;冬天拉粮车当脚力,脚跟冻裂在雪地留下一路血迹……
所以,他的初衷充满痛感,他的追求带着血痕,怀着一种强烈的抗争心理,为贫穷农民求翻身,为劳苦大众谋利益,他成了旧社会苦难史的彻底颠覆者。
刘庄,坐落于一个历史的敏感地带。知中原而知天下,这片土地成了一块当代‚试验田‛。1958年,毛主席到与刘庄相邻的七里营视察,提出著名口号‚人民公社好‛;1957年,周总理希望刘庄给全国树立榜样;1981年开始,党中央又持续关注刘庄改革进程,逐年汇报逐年批示……只有一千多口人的刘庄,成了中国农村发展大棋盘上一枚具有代表性的棋子,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地莅临刘庄,17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专家频繁地访问刘庄,全国参观者拥向刘庄,国内外媒体报道刘庄……
为什么是刘庄?——因为有史来贺。他为世人始知,就是一个农民带头人,他一辈子珍重这个身份,一辈子尊崇这份价值。为了探求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农民共同富裕之路,他充任了一个 27 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开拓者、负使命者、集大成者。他一眼看到底:‚如果农民一直过不上幸福生活,那就是咱共产党没本事!‛
他所说的农民,是每个,是全部,一个都不能少。在人民当家的新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不愿看到贫富悬殊,憎恶两极分化,谁伤了贫困百姓就伤了他,谁冷了困难群众就冷了他。他已形成一种本能——怜贫惜弱。
在他家里,嫁到七里营的大姐家富裕,嫁到毛滩的三姐家贫穷,大姐对三姐有些不屑,他走亲戚就常去毛滩,极少去七里营。
出国考察,看到了美国医药企业的气派,看到了日本中小企业的精良,但最触动他的,是摩天大楼下的贫民区,是霓虹灯背后的贫富不均。
改革开放后,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他正年富力强,两个儿子世领、世会也有才干,爷儿仨如拉出去单干,人脉本事足以轻松致富,甚至有人预言会成为雄踞中原的富翁……他却说:‚个人富了,大多数人还穷,吃饭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好觉呀。集体搞好了,群众富了,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
他多年养成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过电影‛。刘庄村民说:‚在咱村,是集体致富,不漏一家。全村谁家日子不能过了,老史都过去拉一把。特别是对困难户,格外看得重,恐怕他们过不好。‛
他最牵挂的是病人、老人、孤儿寡母、残疾人,连到刘庄上班的外地合同工都感叹:‚这些可怜人,平时谁理?撵在人家后头说话人家都不想听呢,他们在刘庄有福了。‛
记者采访36岁的余荣海,他单门独姓,父亲早亡,爷爷余得洋是哑巴,母亲韩玉琴有些痴呆。他说,俺家如果不在刘庄,早就散了。从小他就看到,老书记逢年过节来慰问,又派妇女干部帮忙做家务,集体新村他家最先入住,还添臵了冰箱、彩电、缝纫机。他高中毕业后,又被安排在最安全的药厂微机室上班……老史有次路遇韩玉琴,下车问她去哪儿,她连个招呼也不会打,直愣愣说回娘家八柳树村。上下打量她,脚穿新皮棉鞋,身披波司登大衣,打开提包看看,是村干部帮她准备的烧鸡、鲜肉和糕点,老史满意地笑了。哑巴余得洋热心为村邻做好事,孙子结婚时,老史来喝喜酒,还提起早年在梨树园的趣事,他可有面子了。他只要一比划举大喇叭,孙子就知道他又遇见老史了,他还比划老史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有一天孙子告诉他,老书记去世了,80多岁的他跌跌撞撞拉着孙子往史家跑。出殡那天,他站在家门口朝灵车不舍地摆手,泪流无声……
采访杨丽时,她刚当上药厂职工食堂伙房组长。1999年九月初四,她在县医院剖腹产下一对龙凤胎后,大出血昏迷,医生站在血泊中抢救,医院血库告罄,急需输A型血。老史从闻讯那一刻起,彻夜抱着电话,为了一位普通村民的生命,调动的阵势真是壮观。史世领带人最先赶到新乡血站,第一个撸起袖子抽血。29 汽车把刘庄人马一批批运往血站,终于从两人身上找到了A型血,汩汩输入杨丽体内。杨丽的公公又端来几袋血,说是老史托人从其他医院找来的。杨丽输血4000CC,几乎把全身血液换了一遍。从老杨庄赶来准备献血的娘家人,感动得流泪。医生和病友也赞叹:‚社会主义好,刘庄集体好,有史来贺这样的支书,刘庄人还怕什么?‛……老史见到一对龙凤胎时,小儿女已在花园中蹒跚学步,奶声奶气争着喊‚老史爷爷‛,他无比满足地连声答应:‚啊,可好,可好!‛他去世时,杨丽的婆婆拦着灵车哭喊:‚老书记,俺们不让你走啊!‛
对放羊老汉刘荣正,对老村医刘明书,老史都是守在床前直到送终。可是,自己的父亲临终时,他正领着群众在棉田里紧张排涝;自己的母亲临终时,他正守在造纸厂烘缸旁指挥试车。这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只有伏在双亲灵前磕头痛哭。
他直到逝世前去住院时,还催促村干部:‚我想来想去,全村可能数老王家日子最差,你去看看他有啥困难没有。‛腿有残疾的王伟民,早年从安徽逃荒落户刘庄。村干部看了回来说,老王家小院可干净了,床上新被子,老伴也体贴,他还亲口说有几万元存款。老史长舒一口气:‚只要他还能存几万块钱,村里所有人的生活就不成问题,这我就放心了……‛
这个刘庄的当家人,既像仰事侍奉的儿子,也如俯身呵护的慈亲。
夏天,他联系‚宝花‛厂家,20多年前就为集体新村统一安装了空调,外村亲戚都来刘庄避暑。开干部会时,他指着空荡荡的村街说:‚你们看,群众这会儿都在家凉快哩,该睡的睡了,该上班的上班了,多美啊!‛
冬天,一下雪,他就抱着对讲机,通知农场场长让职工晚上班早下班,通知车间主任提醒青年工人穿棉袄。又从大喇叭里通知新单元楼住户:村干部马上去送煤和火炉了,保证每家不受冻!
过年,他和村干部照老规矩,到牛屋马厩过除夕,替饲养员喂牲口,让他们回家吃团圆饺子……
一桩桩,一件件,老史重重复复50年,人们有多少震撼也平淡了,村民有多少感动也习惯了。老人们喊着他的名字依靠他,其实他也是老人了;病人们拉着他的手指望他,其实他也是病人了。他常常掏出口袋里的救心丸送给需要的人,自己却病到大小便都行动困难了还不让人服侍……
然而,他平时说得最多的却是:‚咱刘庄的老百姓真好!‛
当他是风浪之中一条蛟龙,群众是海;当他是困难面前一只猛虎,群众是山。当他遭受委屈、冷遇、挫折,不太懂政治的农民心里也有一杆公平秤。
他最难忘‚四清‛运动中那一幕——打麦场上,黑压压坐了几百人,一个由中央、中南局、省委、地委30多名干部组成的‚四清‛工作组,带着‚越是红旗单位问题越多‛的成见,踢开刘庄大队党支部,召开批斗会。已经‚靠边站‛的史来贺,在会 31 上接受‚四清‛积极分子的揭发批判。一个外号‚抵人牛‛的社员,以前损公利己挨过老史的批评,上台大呼小叫,越说越激动,突然甩掉棉袄,像一头红了眼的公牛扑向老史。几百名社员忽地一下全站起来了,‚抵人牛‛的拳头挥向老史时,人群挡在了老史面前,瞬间站成一道人墙,顿时震惊了工作组!老史低头站久了坚持不住时,一个凳子悄悄递过来,向来少言寡语的普通社员刘名勋,轻声说:‚老史你坐这儿吧。‛……这道人墙,这个凳子,让老史感动至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的力量,如今一些党员干部已经漠然臵之。他们身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却已失去与民共处的愿望和热情,失去与民相通的能力和本事。宗旨誓词,只讲不做,在百姓面前轻民、鄙民、欺民、惧民,与群众之间隔膜、棚架、鸿沟、壁垒,以致出现官向官、民向民的对立。正如刘庄村民说的:‚对党对人民,那些上不沾天下不挨地的官员,咋不官僚?咋不腐败?必然的!‛膨胀时可怕,空虚时可怜,像个气球一触就破,不过区区半张皮。总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你心里没群众,群众心里也没你——于无声处,雷霆万钧。
所以,史来贺一生不唯官,不唯上,唯对群众有‚两怕‛。
一怕,怕在群众中孤立。
初中毕业生张秀贞1960年嫁到刘庄时,就像《朝阳沟》里的‚银环‛。头次参加群众大会,她想,史劳模一定很魁梧,呢 32 子大衣、呢子帽、大皮鞋……台上站起一个人,头系白羊肚毛巾,黑袄黑裤黑布鞋,嗨,就是个庄稼人嘛!
老史与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云邦聊天:‚解放前,端着饭碗上街里的饭摊儿,咱们碗里是胡萝卜丝、白萝卜丝、白菜心,地主的小瓯里,搁几片牛肉,香油一拌,明晃晃的,咱们看着啥滋味?现在咱们当干部了,啥时候都不能特殊,一些贫困百姓,也是眼巴巴看着的呀。‛
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几十年老伴没乘过他的车,5个孩子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他任新乡地委书记期间,专车和秘书可以带回刘庄,他说不需要。在新乡市一间房子也没要。
他从刚有自行车的上世纪60年代起,就要求村里干部,骑车遇到年长的村民必须下车。有了轿车后,村里干部在村内工作不能坐车。外出坐车遇到步行的村民,他总要喊上车捎一程。
他训起人来快人快语,记性又好,一抖落一串儿,当众剋得叫你地缝难钻。但这只对干部不对村民,他怕伤着群众:‚你罚他,罚苦了还得帮他过日子,村上能得多少利?‛即使批斗过他、诬告过他的人,他也宽容相待,甚至委以重任。
晚年的史来贺,更审慎,更明达。吸取一些农村典型蜕化变质的教训,防止个人威望形成‚一言堂‛,因而特别注重民主,村里大事都交群众大会讨论。
对接班人问题,他的态度更鲜明:刘庄产生干部,不能个人指定,要集体培养、大家选举,谁能让群众生活富裕,谁能让集体经济壮大,就选举谁。在他去世20天后,刘庄全体党员大会上,不提候选人,直选新一届村党委书记。史世领以全票当选,但因父亲过去不许出头露面,他对上面七里营镇的干部都认不全。
二怕,怕在群众中孤独。
‚四清‛运动最后宣布刘庄为‚四清队‛,群众大会欢送了工作组,但在运动初期,老史是被逐出大队办公室的,也禁止与群众接触,连常去他家借桶挑水的邻居都不敢上门了。下田劳动,没人敢走近他,上工下工一个人,歇息时孤零零地抽闷烟,他落泪了。他感叹:‚啥最难受,离开群众最难受。‛
他喜欢跟群众一起劳动,汗水相映,肝胆相照,魂魄相依。
他喜欢端着饭碗赶村街上的饭摊儿,跟群众蹲在一起边吃边聊。
直到去世前,他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傍晚的下班路上。随处拣个马路牙子,脱了布鞋往屁股下面一垫坐下,男女老少偎过来,说说笑笑一片融洽。村民们说,老史见过恁多大官儿,还平易近人,见了男娃喊小名,见了闺女喊妞,全村1600多口人,他至少能叫出1000个名字,问问老人,逗逗孩子,夕阳下,晚霞里,那是他笑容最灿烂的一刻……他是为刘庄人民而活的,这是他的一种生存意志,一种生存意义。
史来贺是一本大书,章节各有精彩,但通篇回荡一首主旋律: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风骨不跟风有主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的一场大革命来临,七里营诞生的口号‚人民公社好‛谢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臸遍地燎原,广大农民分田到户‚大包干‛的欢呼声中,无数目光盯着刘庄,盯着史来贺。
各级领导一拨一拨地来,分明是在敦促、劝告、担忧。按照当时思维定势,谁不分地就是对抗中央,一时谣言四起:‚史来贺挨批评了‛,‚史来贺调出刘庄了‛……老史的手不时按在左胸,正是心肌梗塞最忌复发的关口。
刘庄又成一座‚孤岛‛——分?还是不分?
打顺风旗易,迎顶头风难,他被推到风口浪尖已不是第一次了。
1956年,刮起‚小社并大社‛之风,区里将8个村30多个初级社合并为夏庄高级社,提名他当社长。他却弃大求小,坚持刘庄‚一村一社‛。刘庄高级社与夏庄高级社同日举行成立大会,但区里拒不承认‚黑社‛,不准参加会议,不予传达文件。这时又遭寒灾、涝灾、虫灾,粮棉收成锐减大半,村里有人要去逃荒了。老史什么法子都想了,带领群众大种白菜蔓菁胡萝卜,又成立铁木小组、豆腐坊,组织烧砖瓦、到黄河滩割草、到火车站装 35 卸、串乡做小买卖,当年副业收入1.7万元,可买近20万斤口粮,还给群众4次分红。这时传来了毛主席的声音:中国农村情况复杂,从目前来看,一村一社比较好。勉强凑集的夏庄高级社一年就解体,刘庄保住了羽翼未丰的集体经济。
1961年,农村推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从生产大队核算退为生产队核算。周围村庄扩大自留地,分养牲畜,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老史却弃小求大,坚持以大队为基础。他向在七里营公社蹲点的谭震林副总理汇报:‚刘庄干部有个习惯,无论啥事,都爱用‘刘庄实际’这把尺子量量。‛刘庄就这么大,居住集中,大队有凝聚力,为了利于发展生产,不必人为拆分几个核算单位,还是不退为好。上级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后,把刘庄作为‚不退‛典型上报中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文化大革命‛狂飙突起,连郑州、焦作、新乡的红卫兵都到刘庄‚点火‛,村里造反派贴老史的大字报,因他在全国民兵群英会上获得过中央军委奖励的一支半自动步枪,还诬他‚藏黑枪‛。老史力挽狂澜,在群众大会上宣布:‚刘庄绝不能乱,今后写大字报的,自己买纸买笔;外出串联的,生产队不记工分、不给盘缠。‛正值批判‚唯生产力论‛时,他被革出了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列,刘庄却于此时拉开了集体企业的序幕。1976年初,周总理逝世,在‚四人帮‛的政治高压之下,老史召集村里干部和党员、团员,在苹果园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他说:‚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咱们还是一心搞发展。‛并宣 36 布动工盖集体新村。十年浩劫过后,世道人心处处废墟,刘庄却抖落尘埃,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独特景观……
然而这一次‚大包干‛,非比以往,非同寻常。天大的压力之下,是最艰难的一次抉择,最严峻的一场考验。
生龙活虎本是史来贺的生命常态。新乡解放前夕,战事正紧,18岁的他担任刘庄民兵队长,为豫北战役中的解放军抬担架、送粮草,追剿化装逃窜的新乡大土匪卫老启;担任夏庄乡民兵联防队长后,臹擒藏身芦苇荡的伪副区长恶霸刘荣堂。到了建设时期,他又是刘庄第一个互助组长、第一个合作社长、第一个高级社长,担任村支书后更是意气风发……
现在,他沉默了。
灯下,一个农民在一间村舍沉思。多少风险多少重荷,多少精髓多少真谛,史来贺深沉稳健的一面,尽在夜色里,尽在不言中。长期失眠的他,一次吃4片安眠药都不顶用。村民们说,一年365夜,俺们全村都睡了,只有老史成夜成夜不睡,为俺们操心。连小孩子都记得村子东北角那一孔夜夜独明的灯窗——这一幅‚静夜思‛,是史来贺人生中最经典的画面,是刘庄进程中最关键的图示。觉悟觉悟,田野上‚觉‛,村舍里‚悟‛。坐乡下而观天下,以高度的政治臹慧审时度势,以丰富的社会经验洞幽烛微。他深知,刘庄这面红旗,不进则退,退则必倒,因此他的所有参悟,都是为了与时俱进,使刘庄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此时的刘庄,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突破了单一农业格局,工林牧副占总收入的70%,2/3以上劳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集体实力雄厚,机械化程度高,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出现了阔步前进的势头——刘庄分不分?
全村300多户出现三种声音,‚不分‛占75%,‚两可‛占20%,‚分‛占5%。想分的人,有的认为凭本事单干会过得更好,有的指望拆分集体自己一夜变成万元户。
第二次讨论的群众大会上,老史从台上站起来,竟然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臸的几个问题》中整整一大段话,烂熟于心的200多字,一口气背了出来!……既然红头文件都说了,‚应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村里大多数人坚持的‚不分‛更占上风。但老史不搞‚少数服从多数‛,他到想分的人家走访摸底做工作。最终,除了两户决意出去单干,刘庄上下达成共识——不分。
刘庄历史上,每一次特立独行,都是一次强刺激,都激发出了新一轮的强大内在动力。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决心展现出集体致富的优越性。1980年,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
1981年8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刘庄,对史来贺说:单靠抓农业,100年也富不起来。你找到了一种好形式。你们先进单位就要先走一步。
1982年,刘庄农工商联合社成立,分为农业、园林、畜牧、工副、商业、农机、建筑7个专业36个承包单位,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工协作、奖罚联产的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臸。两个单干户后来又回到了集体。
21年后,史来贺去世,捧出了2002年那最后一本账:355户1616人的刘庄,固定资产近10亿元,总产值8.8亿元,上缴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分配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村民享受20多项公共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由集体承担,并在兴建别墅新村。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粮食亩产稳居千斤以上。除19名劳力在农场经营1050亩耕地,其余劳力从事二、三产业。全村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
而且,刘庄‚一村帮带13村‛,把周边新乡县、修武县、原阳县13个贫困线以下的村庄,也带入中等水平甚至先进行列。
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刘庄,感慨道:说句心里话,社会主义好,刘庄是有说服力的。
1989年,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视察刘庄,激动地说:我今年80岁了,就是要看到农村人的这一天!
1990年,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刘庄,题词: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中共中央书记处批示:刘庄‚堪称依靠集体、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典型‛……
‚不倒翁‛,‚擦边球‛——也有人会这样说。从这种比喻里,涉世未深者看到的是‚术‛,是技巧;阅历丰富者看到的是‚道‛,是信仰。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看家本领。刘庄道路的长期探索中,史来贺在正确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在刘庄退休人员党支部会上,老党员们含泪相问:‚50年了,老史咋总是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呢?对照对照,他做的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啊!‛
这个50年的村支书,怀着渊渟岳臷一般的道路自信,有主见,有风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尤其在重大关头把稳航向,使盲目的‚一刀切‛总在刘庄切不下去,集体经济避开分崩离析、功亏一篑之弊,免去折腾,未伤元气,有恒产,有恒心,在每个时代节骨眼上都绽放异彩,不负重托,不负众望,终使一面全国农村先进典型的红旗,在阔步行进的平衡中乘风不倒。
这是他最让人惊诧之处、最令人敬佩之处、最给人启迪之处。
这是他最大的功力所在、最大的定力所在、最大的魅力所在。
因此,他也被人称为‚农民政治家‛。
史来贺是一个善始之人,人生成名早,志向定型早,事业开创早。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善终之功。一生践行党的宗旨,从无怀疑和犹豫,从未动摇和偏离,所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毕生奋斗终成正果。
刘庄现任村党委书记史世领和村干部深夜开会
刘庄工业园区
他的成功说来简单,就是坚持‚两个一‛:一切从刘庄的实际出发,一切从维护和发展刘庄百姓的利益出发。
刮‚浮夸风‛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公社压任务,要放小麦亩产15万斤的‚卫星‛。刘庄会计算算,15万斤麦子装麻袋,在一亩地里能结结实实码两层。老史顺势说,亩产15万斤的话,全村人种3亩就够吃了。于是仅种3亩‚卫星田‛,41 大田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卫星田‛连麦种都没打够,靠大田才稳产。
刮‚共产风‛时,公社对生产大队‚一平二调‛,把小麦玉米拉走了,把够檩条的树刨走了。老史详细记下来,拉走什么粮、多少斤,刨走几棵树、多高、多粗等等,都要求来人开具了收据。不久,中央通知退赔平调物资。许多大队空口无凭干吃哑巴亏,刘庄却出示收据,领回折合退赔款7.2万元。人们佩服老史长了‚前后眼‛,他说:‚啥眼!这是把全村父老乡亲的利益拴在肋巴骨上,一动就心疼。‛
1960年,大跃进办大食堂的恶果显现出来,周围村庄里,许多社员因营养不良而浮肿,甚至饿死了人。刘庄却留下了一段愉快的‚黑色幽默‛。群众一致要求老史兼任大食堂司务长,‚只要他不死,咱村人谁也不会饿死!‛粮食不够副食补,仅胡萝卜就种了70多万斤,又用棉籽饼、玉米芯自臸淀粉10多万斤,还做豆腐、粉条和养猪。群众顿顿都能吃饱,每周还有肉吃,全村连一例浮肿都没出现……1961年春天根据中央精神,大食堂解散,可刘庄人竟有70%以上投票不愿解散大食堂……
刘庄发展的每个重要关口,老史还是一位杰出的‚乡村演说家‛。
那年土改,翻身农民分田分地,可一些穷人怕变天不敢要。年轻的史来贺跳上高台,拿着大喇叭带头‚倒苦水‛。老年人至今记得他的话:‚天地,天地,天和地总是相连的。咱们翻身了,42 天都是穷人的天了,为啥还不敢要地?!‛他历数村里穷户那些惨死的亲人、悲伤的往事,讲得台下一片哭声,打开了局面。
那年平整土地,有人担心平到猴年马月。他在动员大会上说:‚地再赖是死的,人是活的,平好一洼是一洼,治好一坡是一坡。一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咱这辈子不行,还有子子孙孙!‛讲得人心大振,士气高昂。
那年寒、涝、虫重灾齐袭,在生产自救大会上,他对打算外出逃荒的人说:‚集体也像一家人过日子,总不能天天都有财神爷守着,都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护着。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天塌下来咱们当被子盖,绝不会让新社会的刘庄饿死一个人!‛讲得台上台下一起掉泪,人心安定下来。
那年丰收在望,他在群众大会上说:麦熟一晌,要开镰了,村里每人每天发一两鲜肉,自家煮点鸡蛋。又补一句:‚不能光叫儿子吃啊,让媳妇也吃个鸡蛋。‛他宣布先放一天假,让媳妇们回娘家看看娘,家里男人再去娘家把她们接回来……‚咦,俺媳妇们可真高贵死了!‛全村妇女欢天喜地,割麦子比男人还飞快。
他去世前一年多,一份5000字的《史来贺书记对刘庄调查研讨的谈话》发给了全体村民讨论。他依然一团火似的,把刘庄的未来端到群众面前,掰开揉碎地讲,讲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讲假如变成非集体经济将会出现的问题,讲刘庄还要走集体致富道路。并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别、选好接班人、内部机臸改 43 革、竞争上岗、家庭再分配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按劳按效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的发展方案……
俗语说,‚话说三遍如凉水‛,但同样的大道理,老史每次都能讲得像刚出锅一样新鲜滚烫。他的演说亲切家常,充满辩证法,洋溢泥土气,衣食住行随口道来,一直讲到人的心坎里。所以,刘庄一千多人的群众大会,通知不过半小时就坐齐了。有时晚开几天,村民还催促‚该开会了‛。年轻人李博说,记得小时候,常见大人们去开群众大会,一路上热热闹闹,赶着去听老支书讲话,大伙儿拍巴掌拍得可响了,像看电影听戏一样开心……
小村庄的马列主义,诠释得风生水起,群众信了;小村庄的群众路线,发挥得淋漓尽致,群众服了——50年已入大化之境,炉火纯青。
史来贺坚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说到底,是对群众觉悟的自信,是对人民力量的自信。所以他笃定地说:‚不要光看上级的、一时的评价,要看群众的、历史的评价。‛
果然,群众在响应他,历史在呼应他。一个显著例证,就是在他的家乡出现了全国罕见的‚新乡现象‛。在一个地级市里,以史来贺为首,形成了一个全国和全省重大先进典型的密集群体,涌现了一批‚史来贺式‛的农村党委、党支部书记——吴金印、刘志华、裴春亮、范海涛、张荣锁、耿瑞先、许福卿……史来贺1990年10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更成为全国一代村支书的生动教材。
一个原点上的无限坚持,一个原点上的极限飞跃,史来贺以50年的跨度、广度、深度、高度,让人们懂得,当一个村支书多么不简单!
梦想
集体空
没人听
群众富
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
史来贺奋斗50年,刘庄奏响三部曲:
60年代末,实现粮棉双高产,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
80年代初,依靠集体工副业,成为农村‚中原首富‛;
进入21世纪,以生物药业为龙头,稳踞全国农村前列。
‚集体空,没人听;群众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然而刘庄的这条路上,一颗汗珠摔八瓣儿,是一般人吃不了的苦。
第一仗平整土地,一平平了20年。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刘庄地处黄河故道,4条3米多深的河沟,5个大坑塘,1900多亩土地碎成了700多块,沙土掺胶泥,全是‚耷拉头、仄楞坡、盐碱洼、蛤蟆窝‛。1953年,史来贺组织平整土地攻坚队,带领400多名劳力,举着红旗开上第一线。他光膀子把几百斤重的小车推得像飞一样,有次发着疟疾还昏倒在工地上……刘庄人苦战20年,凭着铁锨荆筐独 45 轮车,把700多块赖地平整成了4大块方方正正的丰产田。所以当地人说:‚想吃啥去陈庄,想出力去刘庄。‛外村闺女多年不敢嫁刘庄,先是怕穷苦,后是怕艰苦。
第二仗钻研棉花,一蹲蹲了8年。
1957年周总理的嘱托,让史来贺‚总觉得背后有个大巴掌在推着‛。他当植棉科研组长,抱着被褥住进试验田的小屋,一蹲8年,成了‚棉痴‛。老辈子种棉行距‚放下孩儿、搁下篮儿‛,每亩不超2000株,他与父亲这个庄稼老把式打擂获胜,推广科学亩植5000株左右。并臸服了‚棉花癌症‛枯萎病、棉蚜虫和脱铃、疯长。而且成功育种‚刘庄1号‛、‚刘庄2号‛,高产抗病的‚刘庄3号‛又在豫鲁鄂浙大面积推广。1970年,阿尔巴尼亚棉花考察团第一个从国外前来参观。老史的论文《科学种田连年高产》在《植物学报》发表,他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特邀研究员,被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做学术报告,成为全国农学会会员、全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为了棉田洒药治虫,刘庄3万多元购买一架蜜蜂3号超轻型飞机,更成新闻热点。
第三仗兴修水利,苦战2年。
1964年起,老史带领100多名壮劳力,起早贪黑从百里以外的太行山下拉石子。村里打了7眼大口径机井,架设高低压线路550米,修建桥梁、涵闸、退水坡7座,铺设地下管道1000 46 多米,37条暗渠总长13000米,形成井河双灌,95%以上耕地稳产保收。
1968年建自来水塔。
1969年盖大礼堂……
但是,‚高产穷队‛的危机也出现了。高产再高产,已超吨粮双百斤棉,可是劳力农药化肥投入更高,经济出现负增长,十几年里,人均分配每年平均只增加1元3角钱——就在种植业一棵树上吊死?
曾任大队会计的王云邦记得,那段时间,老史老爱算账,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除了麦子玉米棉花,把村里能生崽儿的母鸡母兔母羊母牛母驴都算上了。
‚要想日子富,工商林牧副。‛1964年,新乡百泉农专处理奶牛,一头大奶牛上千元,老史只掏90元牵回了3头小奶牛。村里人来看稀罕:‚这是牛啊还是羊啊?夜里可看好喽,别让老鼠拉走了。‛老史哈哈笑道:‚有小不愁大。‛1967年,老史派人到泌阳,3000元赶回6头大母驴,便宜没好货,有人编顺口溜:‚提起泌阳驴,笑破人肚皮,六驴七只眼,还有个前栽蹄。‛老史又派人到伊犁,买了27匹新疆马,26母1公,用鞭子赶着走了俩月回到刘庄,人们问黑瘦的赶马人:‚你们是从非洲赶马回来的?‛……到70年代中期,畜牧场已每年卖骡马20多匹,100多头奶牛每天产奶几千斤,又衍生了奶粉厂、冰糕厂、乳品 47 加工厂;同时磨面机、轧棉机、榨油机响声此起彼伏,集体新村也已动工,全村生机勃勃一片兴旺。
刘庄的动静,引起了一些领导的不安。对棘手的史来贺,曾‚调虎离山‛,调他去当某县县委书记、某区区委书记,他不去;又婉言劝退:‚老史啊,年纪不小了,下来让年轻人干吧。‛老史反问:‚我才40多岁,咋就年纪大了?‛来人威胁:‚你是全国著名农业劳模、植棉能手,不把精力放在粮食和棉花上,你不怕砸了牌子、坏了名声?‛老史回答:‚牌子、名声不值钱,一个共产党员能给老百姓谋些利益,才最值得!‛
刘庄的工业,是吹喇叭吹出来的。
1974年冬天,拖拉机手拆下哑了的喇叭,向老史抱怨市场上配不来货。村里刚在铁木小组基础上草创了机械厂,技术厂长是高中毕业的史世领,他正在自修大学理工课程和机械、臸图等知识。老史父子和工人把坏喇叭大卸八块,三天三夜鼓捣响了。砸喇叭碗儿时,却焊接、冲压、冷轧、热轧都不满意,老史提议改为两次冲压,成了!改进的产品定名CF—66型双音排气喇叭,可到省汽车配件公司推销时,村办小厂吃了闭门羹。老史到省里开会,索性把刘庄喇叭摆到了大会会场上。这一招真灵,不少人验货下单,20多个省市的采购员纷至沓来。农家大院里,万能外圆磨床、万能升降台铣床、精密滚齿机、插齿机发出欢快的轰鸣。
机械厂像只母鸡,又孵出了面粉厂、造纸厂、电瓶厂、棉油加工厂、缝纫厂、砖窑厂,加上牧林渔业,村里已有十几个小企业。还有4辆解放牌汽车、2部三轮摩托车、8部拖拉机、10部柴油机、150部电动机、11部小麦收割机、1部小麦播种机,等等。1980年全面丰收,粮食亩产1675斤,皮棉亩产222斤,全村总产值205万元,工副业占66%。
然而,一旦进入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80年代,刘庄的种种骄人成果,统统成了小打小闹。在争上项目的热潮中,这一群农民坐不住了,钻天拱地,左冲右突,一阵盲目乱撞。
养奶牛,经济效益不高;
养马,马驹因溶血病成活率低;
养鸡,鸡群互相叨得没毛儿,派去管理的村委会副主任把鸡嘴钩儿都剪了。出鸡瘟时,怕老史知道,死一只往大烟囱里扔一只,扔了满满一烟囱。
上腐竹厂,生产方式落后,否决;
上啤酒厂,到汴京啤酒厂考察,难抢市场,否决;
上食品厂,冰淇淋、糖果臸造机都进村了,但高档产品在农村难销,低档产品不赚钱,停止;
上纤维板厂,买回主机,备足原料,到附近李台村、郎公庙村一看傻眼了,价廉利薄的纤维板一垛一垛堆成了山,停止;
上化工厂,生产锅炉防垢除垢剂,技术不过关,停产;
上造纸分厂,‚农村姓猴儿的多,你干啥我学啥‛,村村都有造纸厂,又因污染环境受到政策严控,下马;
上高级卫生纸厂,有国家和省外贸部门推荐,花40多万元建厂,出口却突然受阻,只得转产包装纸保本。卫生纸分给村民,用了六七年都没用完……
老史过去样样在行:抬头看天,预言灵验;隔皮挑瓜,个个包甜;干活也爱示范,从耩麦子到使牲口,从装车到挖河,直至建厂办企业……群众认定,老史说啥情跟着走了,没错儿。这时起了怨言:‚搞搞这,搞搞那,弄弄停停,拿钱往火里扔哩?‛
史来贺扎根刘庄不走的一个情结,就是在这一件大地原创作品上,可以放开胆子做梦,而且亲手梦想成真。沧海转瞬桑田,大手一挥,1900多亩耕地变得平平展展;大手一挥,千亩棉田堆起座座银山;大手一挥,水渠纵横织遍田野;大手一挥,集体新村拔地而起;大手一挥,农林牧副人欢马叫……但现在,他的手挥不动了,梦境超出了一个农民的传统疆域……
1984年,万里副总理给史来贺回信,鼓励‚刘庄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对广大农民是个有力的鼓舞‛。姚依林副总理视察刘庄时说:‚老史啊,你这个经济实体实力雄厚,要办,就办大企业,小企业让给周围村子去办。‛
老史心中豁然开朗,反思过往,面向未来,从此为刘庄经济腾飞‚定盘子‛:一切重新开始,想高的,干大的,勤劳致富变为科技致富,村办企业办成现代化大企业!
第三篇:读史来贺事迹有感
**省**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老典型。在史来贺同志带领下,**由一个“长工村”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截止史来贺逝世的前一年2002年底,**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4500多万元,农民年均实际收入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并享受集体提供的住房、上学、看病等20多项福利。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全村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
总结史来贺成功的原因,从不同视角看,人们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辩证法的视角看,我认为,史来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照辩证法办事。辩证法在史来贺心里很重。在他逝世的前几天,还建议孙子史跃东“除多读专业方面的书外,要多读点历史和哲学书,特别是《孙子兵法》,那里有许多辩证法的东西”。
从史来贺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如下几个辩证关系: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哲学层面看主要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来贺谈得最多的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既要走富路,又要走正路”。这是史来贺关于两个文明辩证关系的通俗概括。读罢史来贺事迹,我感受最深的是致富还得走正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照辩证法办事。许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现实情况是只有走歪路,才能快速致富。我说是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富裕,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理解。一是要全面看。我说的富裕,既包括物质上富,也包括精神上富。史来贺说:“富裕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经济上去了,人们的思想境界也要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富裕。”又说:“如果是富了口袋,坏了脑袋,那就失去了致富的意义。”物质上富相比于精神上富,前者富只能算作低级的富,后者富才是高级的富。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人,永远享受不到精神上富有的人所能享受的东西。正如一个极端自私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助人为乐的乐趣一样。物质上富是有限的,精神上富才是无限的。受人尊敬是高级的精神享受,一个不走正道的人能受人尊敬吗?一个只知道自己富的人能像史来贺一样受人尊敬吗?史来贺从物质上讲也许并不是最富有的人,但是他把那么多人带富了,党和国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村民十分尊敬他,他得到的精神享受是其他人没有的。二是要长远看。大家都不正道致富,或者说社会舆论对不择手段致富默不作声甚至纵容,长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黑恶当道,贿赂横行,盗窃成风的社会,最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天下大乱。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原因之一即在于此。所以,大家要想永远富下去,还是走正道。再者,走歪路致富,钱来得容易就不知道珍惜,骄奢淫逸,坐吃山空,必定误导子女,这样的富正如俗语所说“富不过三代”。走正道致富,富得扎实,富得长久,富得舒心。史来贺说:“凡事都得有个主心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走邪路、贪便宜、发横财。搞歪门邪道,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只是富了这家穷那家,肥了自家坑公家。”史来贺的正道,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
第四篇:读史来贺事迹有感
文章标题:读史来贺事迹有感
**省**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老典型。在史来贺同志带领下,**由一个“长工村”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截止史来贺逝世的前一年2002年底,**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4500多万元,农民年均实际收入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并享受集体提供的住房、上学、看病等20多项福利。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全村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
总结史来贺成功的原因,从不同视角看,人们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辩证法的视角看,我认为,史来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照辩证法办事。辩证法在史来贺心里很重。在他逝世的前几天,还建议孙子史跃东“除多读专业方面的书外,要多读点历史和哲学书,特别是《孙子兵法》,那里有许多辩证法的东西”。
从史来贺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如下几个辩证关系: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哲学层面看主要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来贺谈得最多的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既要走富路,又要走正路”。这是史来贺关于两个文明辩证关系的通俗概括。读罢史来贺事迹,我感受最深的是致富还得走正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照辩证法办事。许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现实情况是只有走歪路,才能快速致富。我说是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富裕,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理解。一是要全面看。我说的富裕,既包括物质上富,也包括精神上富。史来贺说:“富裕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经济上去了,人们的思想境界也要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富裕。”又说:“如果是富了口袋,坏了脑袋,那就失去了致富的意义。”物质上富相比于精神上富,前者富只能算作低级的富,后者富才是高级的富。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人,永远享受不到精神上富有的人所能享受的东西。正如一个极端自私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助人为乐的乐趣一样。物质上富是有限的,精神上富才是无限的。受人尊敬是高级的精神享受,一个不走正道的人能受人尊敬吗?一个只知道自己富的人能像史来贺一样受人尊敬吗?史来贺从物质上讲也许并不是最富有的人,但是他把那么多人带富了,党和国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村民十分尊敬他,他得到的精神享受是其他人没有的。二是要长远看。大家都不正道致富,或者说社会舆论对不择手段致富默不作声甚至纵容,长期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黑恶当道,贿赂横行,盗窃成风的社会,最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天下大乱。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原因之一即在于此。所以,大家要想永远富下去,还是走正道。再者,走歪路致富,钱来得容易就不知道珍惜,骄奢淫逸,坐吃山空,必定误导子女,这样的富正如俗语所说“富不过三代”。走正道致富,富得扎实,富得长久,富得舒心。史来贺说:“凡事都得有个主心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走邪路、贪便宜、发横财。搞歪门邪道,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只是富了这家穷那家,肥了自家坑公家。”史来贺的正道,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相互替代。改革开放伊始,许多人认为,只要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也就上去了。实践证明,这个想法并不对。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也可能上去,也可能下降,就看我们抓不抓精神文明,以及怎么抓。史来贺说:“精神生活不丰富不行,经济上不去也不行。这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单纯金钱刺激,越抓问题越多,抓来抓去,就没有积极性了,还得物质加精神。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一切工作也就好做了。”这是因为,正如史来贺所说:“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事是人做的,人是脑袋瓜指挥的,只有抓住人,抓住思想,一切都好办了。世界观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要干好一项事业,大伙必须齐心协力,靠什么齐心协力?靠共同的理想,靠革命的热忱,靠严格的纪律。信仰是目标,信仰是动力,没有信仰,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归根结底,只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性因素”。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腐败问题、盗劫问题,实践证明,单靠法律和监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教育,真正把人们的思想教育好。史来贺说:“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这就是说,建设物质文明需要精神文明作支撑。这是一方面的道理,反过来说,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为深刻的基础。史来贺说:“经济物质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得不到利益,你咋能体现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好呢?社会主义老是穷的,就站不住脚。你穷得叮当响,经济上不能帮助群众,再讲道理也是空的。经济搞上去,说起话来,办起事来,腰板才硬,群众才能跟你,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这就说,要人们信社会主义,还得把物质搞上去。现在信社会主义,信共产主义的人少了,但是史来贺信。说实在话,我也信。我的理由是,富比穷好,这没有错,但是共同富比两极分化好,更没有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要大家还认为共同富裕总比两极分化好,社会和谐总比社会**好,那么我坚信,不管道路多么曲折,也不管现在看起来多么遥远,人们终将会寻找到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贫富分化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和暴力,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破坏,不可避免地带来旱灾、涝灾和疾病流行,人们不可能甘心情愿地永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只要人们认为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那么,人类就决不会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
“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这是史来贺总结出的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真知灼见。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对,甚至说是更深刻:集体主义要有集体经济。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实际上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先说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现在农村实行的是家庭生产责任制,这个制度对于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曾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进一步发展,这个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就是群众两极分化、一盘散沙。如何克服呢?我们能想出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实际上,家庭责任制有家庭责任制的优势和弊端,集体经济有集体经济的优势和弊端。但是,发展集体经济我们遇到很大困难,根本症结是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思想作支撑,而这恰恰是农村农民普遍缺乏的。史来贺说,**集体经济是建立在全体村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公有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能把全村资源集聚起来加快发展,最大难点是要求全体村民去关心、关爱它,甚至牺牲个人去维护它。**人把集体财产看得很重很重,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为了集体财产,危险时刻,**人都是不要命的往前冲。**人说:“在我们这里,要是给报酬,有的人不一定参加,若是说赶任务、尽义务,只要通知一声,人们都会争先恐后。”**集体经济历经风雨之所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在其中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要向农民讲清楚,农村穷、农民弱势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各顾各,一盘散沙,摆脱贫穷,摆脱弱势的唯一出路是农民要有集体主义思想,并在集体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否则,农村没有出路,农民没有出路。要把这样的道理向农民经常讲、反复讲,通过各种形式讲。史来贺说,几十年来,他从未忘记“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含义。教育农民啥呢?我认为,主要的就是教育农民要认识这个道理。史来贺说,要让这些“大道理”在农民头脑里扎根。
再说“集体主义要有集体经济”。集体主义这么重要,如何才能培养出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呢?我们说,除了教育,根本的还是要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空的,集体经济不能帮助群众,要人们有集体主义思想,将是非常困难的。农民是从“单干”中得到的实惠,农民只能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史来贺说:“社员进了集体的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集体上,集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吃、穿、用、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群众看到了集体的优越性,集体主义也就漫漫形成了。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集体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能不发展集体经济。史来贺说:“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一是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要艰苦奋斗。”集体经济要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要有集体经济,这似乎是个鸡与蛋的矛盾。这的确是个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农村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在农民经受成功和失败的反复比较中逐步解决。其中,加强学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办法。
“农村现代化,要有农民知识化”。加强学习和教育,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所必需,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因此,它是将两个文明统一起来的重要手段。史来贺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在**,全村性的读书求知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五六十年代学毛著,七八十年代学哲学,九十年代学“中特”。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使村里的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在**,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高中不毕业者不安排工作,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没资格嫁到**来,新过门的媳妇,必须到科研队接受几个月的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每年都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设置了农业、工业、畜牧业三个研究室,先后成立了20多个科研攻关小组,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仪器设备。**有20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扶幼,**的干部、群众都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总结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史来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比物质文明建设更艰苦、更复杂的系统工程。他说:“经济发展上个项目,有时候贷点款就建起来了,但要建无产阶级世界观这个加工厂就难。要耐心地、长期地、反反复复做工作,这是个系统工程。”我们说物质文明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决不是说要等到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抓精神文明;我们说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也决不是说单靠学习教育就能发展出物质文明,而是说两者要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点成绩,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出精神文明的内容,并用得出的结论指导下一步的物质文明建设。这样两个文明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才能建起两个文明都上去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厦。史来贺还说:“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注意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做到根本性的思想经常抓,规律性的思想提前抓,苗头思想及时抓,通过开会,谈心等各种形式,因人制宜,对症下药,耐心细致,疏导沟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又说:“要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这些都是史来贺总结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如何搞好两个文明呢?**给我们的经验是,主要还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正确处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的关系。史来贺曾告诉前去**视察的李先念主席说:“**的发展,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济大大地发展了,村里一无内债,二无外债。”又说:“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一是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要艰苦奋斗。”由此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何等重要。在史来贺心中它们可以说是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读史来贺事迹,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建设物质文明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农业时,**人硬是靠铁锨、推车、箩筐、人抬、肩挑、车推,把700多块凸凹不平的“耷拉头”、“侧椤坡”、“蛤蟆洼”改造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耐病高产的“**1号”、“**2号”、“**3号”棉花新品种,也都是**人在实践中自己培育出来的。建设新村,当时**经济还不富裕,他们一不向国家伸手,二不靠外部支援,三不向群众摊派,主要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县里领导、当地驻军提出要进行支援,他们一概谢绝。史来贺说,艰苦奋斗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自力更生干出来的东西,看起来气实,经得起历史检验。发展畜牧业,史来贺他们由3头小奶牛和27匹马起步,自繁自育,最后发展成拥有上千头牲口的大畜牧场,成为**经济上新台阶的一个突破口。建造纸厂时,没有车床,他们就土法上马。没有技术,他们从本县请来一名技术员教造纸技术,边训练,边建厂。厂房自己盖,机器自己装,除了锅炉、烘缸、电器外,其它设备都是自己制造。就连华星制药厂这样的高技术生物工程,史来贺他们仍然是靠自力更生,多方筹集资金,自己设计,自己动手造设备。建业余剧团,他们也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事,剧团里的家伙是旧社会的迷信组织的一些东西,戏是自己学、自己练习,能者为师。几乎没花啥钱,娱乐就搞起来了。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人取得成功的主要法宝。史来贺说:“社会主义天上掉不下来,地上冒不出来,别人也不会送来,只有大伙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干出来。我们**的工厂、学校、楼房、**的巨大变化,都是**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创出来的。史来贺总结当好一个村支书的秘决,首要的一条就是不怕吃苦。当支书的不怕吃苦,群众就会跟上来,大家都不怕吃苦,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过时。有人认为,过去条件差,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现在条件好了,又发展市场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辩证法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一个连续性发展过程,其中的发展阶段不可逾越。比如说发展市场经济,原始资本积累就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说,经济要想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如何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呢?从国际经验看,主要是三条路:一是靠对外掠夺,二是靠外部援助,三是靠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国内一些黑恶势力走的是第一条路。这条路不用说我们不想走,就是想走如今也走不通。非洲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走的是第二条路,实践证明,也不是一条好路。相对来说,第三条路慢一些,但是,我认为才是正路,才是好路。没有人替**算过这样一笔账,他们靠铁锨、推车、箩筐、人抬、肩挑整治土地,不知节省了多少资金。当然,那时还没有挖掘机、推土机一类的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就是现在有了这些东西,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也要尽最大可能用人力,这样虽然建设慢些,但能节省大量资金。有人替**建设新村算过一笔帐:按当时物价水平,如果全部外采料并让外边的建筑队施工,没有五六百万元不行,而**当时仅耗资50万元就建起了新式住宅楼。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400万元左右。建华星制药厂,由于史来贺他们从厂房、设备、工艺设计,主要都是自己动手,国有企业2000万元拿不下来的项目,**人仅用三分之一的投资就完成了。**人坚持义务劳动,每年节省资金150万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迎来了后来**的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学习**,有的地方看到**建高科技药厂后迅速大发展,于是也想通过发展高科技项目快速发展,结果总是走不通,为什么呢?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现象,本质是**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累了大量人才和资金,积累了技术和人心。这个积累才是**大发展、快发展的秘密。没有积累,想通过发展一个类似项目,就获得同样效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普遍缺钱的情况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更具有重要意义。“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认为,《国际歌》告诉我们的这个真理至今没有过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还得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到的富裕才会长久。这是史来贺的一个重要思想。史来贺说:“富,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干出来,依靠外援的富是长不了的。”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个极具风险的社会,要想富得稳、富得长久,就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而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落风险,就要最大限度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你办的企业主要是靠贷款搞起来的,银行利息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不说,外面有个金融动荡,经济危机什么的,你的企业也必然跟着动荡、跟着危机。别人感冒,自己就得跟着打喷嚏。**的企业主要是靠村民筹资建起来的,在市场竞争中很有竞争力,企业无一亏损。史来贺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滚动式发展经济,才能把事业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集体积累不断扩大,集体积累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激发着人们的艰苦创业精神,这是**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依赖外援越多,就越容易受制于人,关键时候就越难于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苏联解体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跟着解体和**,唯独中国红旗不倒,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李先念主席视察**后对史来贺说:“就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果你们是靠贷款发展起来的,我就要把你的红旗收走,发个黑旗。”李先念主席是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建设精神文明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精神文明,当然要靠教育,要靠发展集体经济,更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靠贷款、靠外援,也许能很快建起一座工厂、一个新村,但决建不起精神文明的大厦。精神文明的大厦只有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过程中逐渐建起来。比如说集体主义,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如何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呢?我们说只有在集体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培养。大家如果能看到,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成了单家独户干不成的事,闯过了单家独户闯不过的坎,并且生活越来越好,集体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也就漫漫形成了。史来贺为什么在集体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新村?原因就在于,千百年来,房子问题始终是压在农民身上的大包袱,是农民单家独户终其一生方能解决的问题。史来贺想,如果能够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艰苦奋斗,使全村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让大家看到集体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看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大家才会从心眼里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才会形成艰苦奋斗的思想。1956年夏天,**遭到了一场大水灾,解放前遇到这种情况,**人只有逃荒要饭一路。但是,**依靠集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水灾,群众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慢慢也就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特别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决不是说不要外援。只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要外援,是一种片面的做法。既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积极争取外援,才是辩证法要求的。特别是在现阶段,积极争取外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积极争取外援,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特别是市场经济已经把部分农民和农村边缘化,没有外援,这部分农民要发展起来将是非常困难的。那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并且认为,凡事知道先本后末,才是照规律办事。如果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本,那么,争取外援就是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放在第一位,就是照规律办事。照规律办事才能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很好地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然能得到很好外援。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并且认为,凡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这样才会在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并争取主动。如果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那么,争取外援就是次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来抓,而把争取外援作为次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来抓。而现在许多地方刚好相反,只抓招商引资,不抓或很少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我认为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针。辩证法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自己运动”;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理解了这个道理,也就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的关系了。
最后想指出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外援既有统一的一面,还有对立的一面。它们的对立是:由于人们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又由于一个单位的财力也总是有限的,你把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在了争取外援上,也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争取外援也就在其中了。**不存在贷不来款的问题,银行都是争着往**放款;**也不存在引不来资,许多企业争着往**建,**还不叫呢?
三、连续性发展与跳跃的关系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然而,事物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发展的本义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一个连续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性发展过程,我把它称之为连续性发展规律。照此规律办事,事情可自然而成;违背此规律,轻者,难免出现矛盾和问题,重者,超越规律的极限,就会彻底失败。始终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是史来贺取得成功的又一个秘密。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发展经济,必须分三步走。
第一步,首先把农业搞好。史来贺说,**的发展是“先从平地改土抓起,靠铁锨、推车、箩筐、人抬、肩挑、车推,全村人整整干了20年才算把土地平整成四大方良田。接着我们又修桥建闸、打井架电、硬化渠道,实现低产变高产”。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兴、百业兴,这是中央反复强调的道理。农业又是派生其它产业的“母”产业,农业干好了,农业干足干够了,自然会生出畜牧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农业就是老子说的“一”。农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对于他们来说,农业是相对比较容易干好的产业。老子讲,“为难于其易,图大于其细”,这就告诉我们要干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工程、难工程,最好从首先容易干好的农业做起。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难,这项工程再浩大,我们只要从比较容易干好的农业入手,难事就不再难,大事也不再大。农业至今是大多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把农业搞好是大多数农民恒久的心愿。因此,农业搞好了,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凝聚民心,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史来贺说:“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只要抓住人心,抓住思想,一切都好办了。”把农业搞好了,就能抓住农民的心,就能抓住农民的思想。农民会认为你是办实事、办好事,农民就会跟你走。只要农民凝成一股绳跟你走,那一切就好办了。现在我们还认识到,发展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和政治意义,而且还有保护环境的意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一定要首先把农业搞好。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总认为搞农业没有出息,出不了大政绩。他们哪里知道,想有大出息,想出大政绩,必须先干看起来没有出息的事,必须先出小政绩,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史来贺说:“有人认为干农业没有出息,我偏干这个没出息的事。我就包这1.5平方公里的地球,非把它修理好不可。”
第二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搞不好农业不行,作为农民,搞不好农业可以说是失职。但是,这只是一个层次的道理,还有另一个层次的道理:只搞好农业也不行,农村要大发展、快发展,还要在搞好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做到了粮食亩产超千斤,皮棉亩产过百斤,人均分配达130元左右,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由于主要是从事种植业,生产单一,所以七十年代后期一直徘徊不前。史来贺他们从实践中开始悟出一条道理:“单靠刮地皮,一百年也富不了。”于是,他们决定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十个轮子”一起转。很快,**经济就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个极具风险的社会,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稳定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多种经营,让进钱的门路多一些,这边欠了那边丰,东方不亮西方亮。多种经营是由农业到工业连续发展不可逾越的一步,是由农业到工业的“中介”,事物的连续性正是通过“中介”体现出来的。发展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主要就是靠发展多种经营积累。如果说搞好农业是为了积累人心,那么发展多种经营就是为了积累资金;如果说搞好农业是为了解决温饱,那么发展多种经营就是为了实现小康。
第三步,发展工业。这是**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又一关键一步。**的标志性工业是建华星制药厂。1986年,**的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建起了机械厂、化工厂等十几个企业,但年总产值始终在1500万元左右徘徊,人均分配也停留在1500元。下一步该怎么走?史来贺决定向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建华星制药厂。药厂的建成使**经济很快再次上了一个新台阶:1988年,集体经济收入即达到2700万元,比1986年多了1200万元。**人说,看着建成的华星制药厂,觉得以前的发展都成了小打小闹。
对**50年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三步的辩证关系,史来贺是这样总结的。他说:“五十年代是低产变高产,改变了穷面貌;六十年代高产再高产,粮棉双丰收、双贡献;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给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发展了,以工促农,以工建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提供了资金,又为**农业、工业注入了发展后劲。”农业——多种经营——工业,就是**发展经济的三步曲。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性发展过程,前一步为后一步打基础,为后一步积累资金和技术,积累人才和人心,后一步又反过来促进前一步的提高。这样连续发展,循环往复,不断升高,就是事物的辩证发展路线。
史来贺的总结好像是四步,其实,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发展都是围绕农业,都属于农业的范畴,只是高低之别罢了。从长的过程说,连续性发展体现在农业——多种经营——工业这个过程上,如果我们再对农业、多种经营、工业分别作进一步分析的话,它们也都有一个连续性的发展过程。**先搞平整土地,在此基础上又打井配套,实行科学种田,这是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发展农业,叫由低级到高级。推广棉花种植新技术,他们先在试验田里搞实验,搞不准的事情,有争议的事情,就先试。密植、配药、整枝都是干部们先在试验田里作出路子,然后再组织社员具体学习,再到大田里工作。这叫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也是连续性发展。再难的事情,只要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去做,就没有做不来的事情。
发展农业要遵循连续性发展规律,发展多种经营和工业也要遵循连续性发展规律。比如说发展畜牧业,当时史来贺带着人用90块钱买回了3头小奶牛。牛一牵回来,大伙儿看了直摇头。史来贺却说:“有苗不愁长,咱们走着瞧吧!”他们充分利用黄河滩丰富的饲草资源,自繁自养,逐步扩大,三年后,这三头小牛变成了一群牛。不久,**建成了拥有200多头奶牛,骡马成群,年收入20多万元的畜牧场。畜牧业的发展,给**积累了办工业所需的资金,奠定了**经济第二次飞跃的基础。再比如说发展工业,他们先搞劳动密集型企业,再搞资金密集型企业,就是由低级到高级。再具体点说,无论是建机械厂,还是建造纸厂,史来贺他们都是因陋就简起步,从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滚动发展。就连1985年建华星制药厂,他们仍是沿袭过去的老传统,一期工程几百万元投资,村里自筹,从厂房、设备、工艺设计,全部是自己动手。史来贺说:“发展经济,得从实际出发,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发展。我村的企业就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滚动发展起来的。相反,如果你脑子发热,一哄而起上项目,铺摊子,东挪西借塌窟窿,图了一时痛快,受了上级表扬,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对比**的做法,一些地方发展工业只所以失败,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即发展工业以前没有把工作重点先放在农业和多种经营上,没有把农业和多种经营干足干够。这直接导致两个不可克服的困难:一是办企业没有资金;二是老百姓没钱消费。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是办好工业的基础,基础打好了,既有了办工业的资金,老百姓手里又有钱消费了,这样工业才容易发展起来。农业和多种经营还没有干好,还没有干足干够,就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工业上,而且办工业总是贪大求洋,从连续性发展规律看,这是上世纪90年代大办乡镇工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展经济是照连续性规律办事,他们培养干部也是如此,即干部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不搞火箭式,经过层层考验,层层筛选,便于选好选准。具体说;第一个台阶是预备干部,即临时干部,也可称为干部苗子,这是从1959年开始设置的,最多时,全村达80多人。第二个台阶是代理干部,或代理生产队长,或代理车间主任。第三个台阶是正式上岗,由群众选举,任期一年,也可连选连任。第四个台阶,群众选举村党总支委员,或村干部。对比史来贺和**的做法,一些地方选拔干部却不是这样,而是强调“选拔干部的力度,就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实践证明,不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选拔干部的力度太大了,促进的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是形式主义,进而是买官卖官。
这里特别强调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决不是一概否认跳跃,有了机会,跳跃一下也是可以的,但跳跃过后,一定要扎扎实实补上跳过的步骤,补上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也就是要赶快回过头来打基础。辩证法强调的道理是,没有量的积累,也就不会有事物的质变。质变、跳跃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自然发生的事情,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跳跃,是违背辩证法规律的,最终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逼使你不得不回过头来做积累工作。本来是想快,结果反而慢了。这叫“欲速,则不达。”连续性发展,才是好发展,好字当头,快也就是在其中。因此,只有好发展,才会快发展。中央把“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就是遵循了辩证法的这个规律。照连续性发展规律办事,才能把“好”与“快”辩证统一起来。
四、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
史来贺从195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到2003年去世,整整51年。他说,他当党支部书记感受最深的是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二是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三是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其中前两个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两者就是一个关系。对上级负责,最大的责就是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上而下贯彻下去的,上级常常是以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面目出现的。本村的最大实际是群众的所思所想,是群众的觉悟水平和愿望要求,从这个实际出发,作决策办事情,才是最大的对群众负责。正确处理这两个关系,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把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辩证统一起来。下面我们看看史来贺是如何处理这两个关系的。
1956年建立高级社时,一些同志认为高级社规模越大越好,越大越社会主义,上级要求史来贺把7个自然村的一二十个初级社合并在一起。史来贺与**群众商量,认为办社并非越大越好,大社不好管理,决定将**村三个社合并成一个高级社,当时上级不予承认。经过实践大社没法走下去,又分成小社。由于**避免了折腾,保住了集体刚刚积攒的一点家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了头,起了了步。
60年代,全国开展农业学大赛运动。史来贺率领**的干部八上虎头山学习。然而,参观回来,他们没有机械地照搬大寨经验,而是结合本村实际组织群众打井办电、养猪积肥、发展副业。从1964年冬到1968年,共打机井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5500米,兴修桥涵闸71座,改明渠为暗渠37条,总长13000米,铺设地下管道1000米,实现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从此,**甩掉了产棉队吃国家统销粮的帽子,达到了粮食自给有余。
1966年,“文革”开始。**被扣上“生产党”,史来贺被扣上“黑老模”的罪名。一些“造反派”到**来搞串联,煽阴风,点鬼火,想把**搞乱。史来贺顶住了这股逆流。他说:“农民的本质就是要种好田,多打粮食多收棉,多为国家做贡献。如果光在上层建筑领域里搞运动,不在地上好好劳动,只能是一害国家、二坑群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大多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按照上面要求照搬照套别地的做法,而是根据中央“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的精神,从**的实际出发,建立了6个专业、12个生产单位,实行“统一经营、专业生产、分工协作、奖罚联产”的生产责任制。事实证明,这种责任制形式,适合**的实际情况,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不得
史来贺说,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啥时候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坚持实事求是,不坚持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思想就会动摇,事情就可能办歪。“即使是贯彻中央、省、市的决策也必须实事求是,因为中央、省、市不可能针对一个村的具体情况来讲,上级讲的是宏观指导,如何把上级的精神贯彻好,关键是靠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结合”。这是史来贺半个世纪人生体验的概括和总结。建国50年来,中国农村几经风雨,**却常盛不衰,究其原因,就在于史来贺和**党组织能够带领全村群众时时处处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辩证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不盲从,不照搬,遇事有主心骨,从不听风就是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史来贺和**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必须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与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相对立的,它最反对的是照抄照搬:照抄照搬别地的经验,照抄照搬上面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是说不要理论,实际上,我们的行动总是受理论的支配,总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不受这种理论指导,就受那种理论指导。不受理论指导的行动是不可想象的。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东西,是明摆着的事实。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法则是支配宇宙的根本法则。据此法则,一种理论成立,与之相反的理论或与之相近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一定成立。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众多理论中选一种与实际相符的理论指导实践。这要求你必须加强学习,知道或弄懂更多的理论。否则,你怎么选择呢?又上哪选择呢?比如说“大包干”,可以认为是“分理论”,与之相反的理论可以认为是“合”理论,与之相近的理论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这些理论在一定条件下都成立,选择哪一种理论作指导,就看是什么实际。**实行的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认为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史来贺认为这种理论最符合**实际。再比如说农业学大寨,史来贺他们如果不知道暗渠和地下管道这些知识,怎么会结合**实际学大寨搞出这些东西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来贺带领村干部把上面红头文件读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中央的精神是“允许多种经营形式”存在,于是才根据**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包产到户时,有几个村像史来贺那样领着村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文件?认真分析村情?可以说这样的村不多,大多数是上面叫咋着就咋着,别人咋着自己也跟着咋着。这些都不叫事实求是。
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是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辩证统一起来的前提和基础。在史来贺的住室里,枕头边常放着三样东西:一是各种政治、经济、业务书;二是收音机;三是笔记本。在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史来贺利用一切间隙,走东访西,取“经”若渴。史来贺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多学多开窍,思想就充实,工作就主动。”史来贺不仅自己学,而且要求所有村干部都要学,都要成为知识里手和内行。他说:“内行,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起带头作用,领路作用;外行,会让人牵着鼻子走,只能搞瞎指挥,起绊脚石作用。”**的党员干部有一套严格的学习制度:
1、支部委员轮流到大队科研组学习一至二年,边学边干,结业时进行考试;
2、每月集中学习一次;
3、送出去,请进来;
4、按照专业分工,实行“推磨制”,培养多面手;
5、发动群众不定期进行评比和业务、技术知识考核,并把评比和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提干的重要依据。
二是必须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只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进一步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由于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并不容易,所以,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容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没有照抄照搬别地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并取得了三年生产翻一番的好成绩。外边的同志见到史来贺,就对他说:“老史呀,这次你们又顶住了。”史来贺说:“怎么说是顶住了呢?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有的地方实行‘大包干’,适应那里的情况,发展了生产,是执行了三中全会的路线;根据我们队的情况,实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是贯彻执行了三中全会的路线!”这就是说,实行什么样的责任制只是形式,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实行什么样的责任制都可以。正是因为史来贺把握了中央精神的实质,所以,才会因地制宜地实行适合**实际的责任制形式。再往前说,1956年建立高级社,史来贺只所以没有按照上边的要求合并成一个大社,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即大社不好管理,不利于发展生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把握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史来贺和**给我们的启示是:
1、**建不成社会主义。“文革”时,**不仅没有乱,而且生产发展,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后来大发展争取了时间。“**”事件时,大学生来**想寻求史来贺的支持,史来贺批评了他们。关健时刻,史来贺又一次站对了立场。我认为,史来贺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源于他的这样一个认识:**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搞**,都不支持**。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是建不成新农村的。许多村的反面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史来贺说:“经济、物质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得不到利益,你咋能体现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好呢?社会主义老是穷,就站不住脚,就没有人跟你走。”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行什么潮,史来贺始终有一个主心骨,就是不利于发展生产的事不干。这是**始终能做到理论联系本村实际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真社会主义。史来贺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人对**选择的路产生质疑,但史来贺和**始终不为所动。他们认为,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避免两级分化,只有避免两极分化,社会才会和谐,社会和谐。才是社会主义。史来贺说,他今天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自顾自己发家致富,却已忘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的党员干部。他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大乐趣,否则,光顾自己发家致富,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三是淡薄名利,无私奉献。这一点最难做到,这是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难以统一起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上面安排的事符合不符合下面的实际,下面的人最清楚。明知道不符合自己实际还要干,明知道干了一定失败还要干,主要原因就是考虑群众利益考虑得少,考虑自己的名利考虑得多。不干怕挨批评,怕影响升迁,怕得不到奖励和表彰。史来贺所以能始终坚持从**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因为老史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嘛!小社并大社时史来贺能实事求是地并,“文革”时他能始终不放松抓生产,“大包干”时他又能从**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全在于他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即为了群众利益,不怕牺牲个人利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深奥,只要能做到淡薄名利,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就能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实际就看是什么样的实际,是什么样的实际,就选择什么样的理论,这就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叫实事求是。史来贺说,他读马列的书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在实践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这一点。又说,毛主席讲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江总书记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对马列主义精髓的继承和发展,都是要叫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死搬硬套。
史来贺还形象地把来自上边的精神同自己的实际结合比做“接口”。他说:“要把一个村子的工作扎实搞好,既要吃透上边的精神,又要吃透下面的情况。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实际结合好,特别注意要在‘接口’上下功夫。”又说:“事业的成败,就看你在‘接口’上的功夫硬不硬,精不精。”史来贺在“接口”上的硬功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办事有主见,敢决断,不轻信,不盲从,一切从**的实际出发。
有时来自上边的精神与实际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减少损失,史来贺的做法是先搞试验应付上边,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利益。“大跃进”时,“浮夸风”盛行,公社开会布置并派人坐镇指挥各村放小麦高产“卫星”,要求深翻土地,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300斤、亩产小麦15万斤。当时工作组就住在**天天催办。没办法,史来贺只同意搞3亩地进行试验,大田仍按原种植办法种植。结果,大田小麦夺得了丰收,而试验田里的麦苗长得像马鬃一样稠,每亩收成仅260斤,还没有打够种子。由于**坚持只种3亩,既没有完全得罪上边,又没有给群众造成大的损失。
五、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农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它关系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这个关系处理好了,农村工作也就彻底活了。史来贺是如何处理干群关系的呢?。
史来贺说:“当干部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大家熟悉的党的宗旨。我认为,史来贺取得成功的真正秘密是他能始终按照党的宗旨去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讲的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再谈党的宗旨早已经过时了。我的看法相反,党的宗旨不但不过时,而且还非常先进。现在不是讲党的先进性吗?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党的先进性,党与其它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党是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反复证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受社会财富的有限性所制约,当干部的如果只为个人谋利益,或者始终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后只能是天下大乱。正是总结了这个历史教训,马克思主义才提出,执政者要始终把广大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才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没有人系统提出这个理论,因此,我们说这个理论是最先进的理论。
史来贺有个著名的“四个怕”,可以认为是史来贺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化。这“四不怕”是:“当干部要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作难,不怕得罪人。”史来贺说,没有这“四不怕”,没有这个执著态度,就不可能为群众服好务,就不可能当好干部。“四不怕”,不怕吃亏是排在第一位的,史来贺认为,当好农村干部,关键是这个。对于“吃亏”问题,史来贺有自己辩证的理解。他说:“当干部要有不怕吃亏的精神,才能干好,但是总的来说,当干部又没吃亏。你看,你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当大家都富裕了,干部不也就富裕起来了吗?”党要求我们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并不是要干部永远都当穷光蛋,而是这样一套理论:当干部的先吃点亏,先让群众富起来,当群众都富起来了,干部也就富在其中了。反之,当干部如果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谋私利,首先富裕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钱就那么多,干部多得,群众只能少得,干部与群众势必产生对立情绪,发展到极端就是天下大乱,最后吃亏的是所有人,是整个国家。因此我们说,群众先富,干部也就富在其中;干部先富,则走上邪路。如果总结经验教训的话,我认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失误是,在开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没有规定干部不能先富起来。辩证法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否定哲学,没有否定,没有限定,也就没有辩证法。
早在大集体时,史来贺就坚持:大队干部的劳动报酬,不能超过一般社员的中等水平。史来贺的道理是:“领导,是我们的责任;劳动是我们的本份。社员同意多给我们一点,我们也可以拿这个补助。可是,反过来想想,社员的眼睛都看着分配问题,我们多拿一点,社员会怎么想呢?”当干部不能多拿,史来贺还有一个想法:“有一天咱们不当干部啦,可是要在**留下一条根,谁来搞特殊,他在群众面前就走不过去。”
史来贺本人更是以身作则。他从当干部起,一直按群众平均水平拿工分,上级规定给干部的补贴,他一分也不要。1965年,他开始拿国家干部工资,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按劳力平均水平参加分配;当群众的收入超过他的工资收入时,他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村上的补贴。1976年,**建新村时,他家中的树木已长大成材,人家给3000元,他不卖,集体要建新村,他却以1500元的低价卖给了集体。新楼盖好后,干部群众首先动员他第一批搬进新居,被他婉言谢绝。6年后,**住宅楼房全部盖齐,史来贺才和最后一批群众搬进了新居。1953年,上级党委多次调他到区上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从我个人的角度讲,到区里当国家干部不吃啥亏,可**还很穷,这里更需要我。”1977年,组织上任命史来贺为**地委副书记,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天大的喜事了,可史来贺还是坚持原来的老主意。他对地委领导说:“**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工副业刚刚起步,新村建设才开了个头,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我一走,群众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再说,农业劳模离开土地还算啥劳模?”这样的事很多很多,说都说不完。正是因为**的干部们吃亏在前,享受在后,严格按照党的宗旨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干群同心,才创造了**奇迹。史来贺说:“不吃亏,干不成事,想不吃亏,别当干部。”当干部要“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吃苦在前,吃亏在前,享受在后。”这些话在今天许多人看来是大话、空话,其实,它们才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道道。当干部的,个人想先富起来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叫大家都富起来。个人能先富,只是小本事,叫大家都富起来,才是大本事。
当干部不怕吃亏,严格按照党的宗旨去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最后干部不仅不吃亏,不仅物质上富,而且还能享受到一般群众享受不到的幸福,而且精神上富。史来贺把群众带富了,把**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同时,党和国家也给予了他很高荣誉。他是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连续四届的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地委书记、中共**县委副书记。逝世前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还先后十六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誉为解放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其他干部虽没有得到这么高这么多荣誉,但也都受到村民的普遍尊敬和拥戴。当干部,物质上富起来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象史来贺那样得到那么高的荣誉,象**的干部那样受到村民的尊敬,精神上也富起来。精神上富,才是更高的富,才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富。
现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了快前面,我认为这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才是照辩证法办事。“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是,“好”字当前,“快”也就在其中。“好”是本,“快”是末,先本后末,才是照辩证法办事。那么,到底什么是好发展呢?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等,都是好发展,前面我说的连续发展也是好发展。但是,好发展还有另一个含议,也许是更深层次的含议,即群众先富,干部后富是好发展。我认为,这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这样的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很慢,其实是最快的发展。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干部先富起来的发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最后只能是天下大乱。谁富裕谁光荣,谁受穷谁无能;今天你称王,明天我又打倒你称霸,人类社会这样发展几千年了,也没有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因此我们说,它是一条非常慢的路。史来贺坚持走群众先富,干部后富的道路,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的共同富裕的道路,用不到5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几千年人们无法实现的目标,所以我们说,史来贺走的路才是快路。
按照党的宗旨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要求干部必须积极参加劳动。怎么才能使干部不脱离群众?使干部不致于成为凌架于群众的治上者?这是毛泽东晚年日夜思虑的问题。毛泽东给出的办法之一是干部必须参加劳动。对劳动抱什么态度,这是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一个根本分界线。忘记了劳动,就容易忘记过去;忘记了劳动,就容易忘记人民群众。50多年来,史来贺始终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搞农业,他与群众一起平地改土,起早贪黑,心往一处想,汗往一处流。建新村,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群众一样参加劳动,累倒在工地上。办企业,他与技术人员一道进行市场调查,搞试验,攻难关,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筑黄河堤,他带领民工吃住在工地,一干就是三个月,回来瘦了10斤肉。他还曾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中。**每个干部都有两个本,一个是出勤本,和群众一样,参加集体分配。另一个是为人民服务本,记录着全村放假时他们开会、加夜班等情况,不算出勤,算尽义务,不参加分配。
按照党的宗旨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要求干部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史来贺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最大乐趣。冬天,他提前派人把煤拉来,分到各家各户;春节,他及早备好肉、油、面、菜和糕点送到群众手中。全村人,谁有病了,他去看望;谁家有了事,都找他商量。每到年三十晚上,他都带领干部到饲养室替饲养员喂牲口,让饲养员回家过团圆年。史来贺说:“群众的事没小事。要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工作上细心再细心,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一个人的本事有大小,但有了这种境界,怪没有本事的人,也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按照党的宗旨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要求干部要特别关心穷人和困难户。对待穷人的态度如何,是共产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史来贺出生于赤贫之家,从小饱受地主的欺凌、土匪的劫掠。因此,他一辈子情有独钟,就是怜惜穷苦百姓。1948年**解放时,工作队长告诉史来贺:共产党是为穷人办好事的,是领导人民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史来贺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不渝,是因为共产党是为穷苦大众谋利益;他之所以为穷苦大众彻底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有一年看电视剧《巍巍昆仑》,当剧中出现毛主席挥毫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时,他霍地站了起来,满眼热泪的道:“毛主席啊,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他七里营的大姐家富裕一点,毛滩三姐家穷,大姐对三姐言语不屑,他只经常去毛滩,几乎从不去七里营。
按照党的宗旨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还要不怕得罪个别人。不怕得罪个别人与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工作很复杂,当干部的仅仅有一颗菩萨心肠还不行。你不多吃多占公家的,不多吃多占别人的,但总有人想这样,当干部的怕得罪这样的人,最后可能是啥事也干不成。史来贺多次讲,当干部一方面要为群众着想,不怕吃亏,带头奉献;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还要不怕得罪人。没有这个执著态度,就不可能为群众服好务,就不可能当好村干部。
六、变与不变的关系
更抽象的总结,史来贺取得成功的原因还在于他处理好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一般认为,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辩证法是承认事物的变,否认事物的不变。其实,这是对辩证法的误解。辩证法是既承认事物的变,又承认事物的不变,它是承认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照辩证法办事,还要善于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史来贺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他成功地将变与不变统一了起来。
先说史来贺的变。首先,史来贺的工作重点不断变。工作重点是关系工作全局的大问题,工作重点放对了,全局皆活,工作就顺当;工作重点放错了,工作就会矛盾百出,甚至走进死胡同。发展经济,史来贺首先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农业,然后是放在多种经营,再后是放在工业,遵循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知道,这是史来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史来贺的办法不断变。1983年中央一另文件下达后,他认真向社员宣讲。根据文件精神,他组织社员向大队入股,实现资金联合,**由原来的“大锅饭”变成了按股分红。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不同,史来贺的办法也不一样。他说,对于干部、党员,主要是解决工作多怕吃亏的思想;对于青年人,主要是解决农村没有前途的思想;对于老年人,主要是要求他们胸怀宽广,过好晚年,搞好传帮带;对于家庭妇女,主要是引导她们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培养好下一代;对于儿童,主要是启发他们从小立大志,为国家多学本领。客观情况变了,工作重点也跟着变,办法也跟着变,这就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使**由一个“长工村”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再说史来贺的不变。史来贺的最大不变是“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不论形势多么复杂,不论道路多么曲折,史来贺就认定一个理:“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条什么时候也不能变。”正是抱定这样一个半世纪不变的信念,史来贺带领**人民拔掉了穷根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史来贺说:“要让乡亲们从内心感到社会主义好,就是要让群众感到能过上好日子。我是铁了心的,要豁出命来改变贫穷面貌。”史来贺并不神,也没有超人的智慧,他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心中始终有这么一个不变的信念。
不变与变的关系,史来贺叫做“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他说:“俺**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无论是合作社时期搞“小社并大社”,还是“文革”时搞**,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承包制,史来贺都没有随风走,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不变的信念: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变与变的关系,还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坚持不变,又坚持变,就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史来贺上任党支部书记伊始,为什么决定把发展棉花作为发展生产的突破口呢?原因即在于植棉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棉花,群众有一定基础,容易接受,推广起来难度小。推广种棉新技术时,史来贺特别注意向老农请教。他说:“和‘老天爷’打交道,必须尊重继承老农的实践经验;但为了不断地发展生产,又必须掌握新的技术。”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才是照辩证法办事,丢掉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做法。”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解放思想成为当今社会最响亮的口号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尤其显得重要。一定要既坚持变,又坚持不变;既坚持创新,又要继承传统。千变万变,有一些东西千万不能变,变了,这个事物也就变成另外一个事物了。什么东西不能变呢?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不能变,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能变。史来贺说:“形势变,任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不能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的作风不能变。”啥都变了,其中没有不变的东西,事物也就没有规律可循了。
凡是认真阅读史来贺事迹的人都能感觉到,在史来贺身上的确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他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条什么时候也不能变。”这叫变中有不变。然而,史来贺心中的所谓“好日子”,又是不断升高的。一是“吃饱肚子,有房住”,是好日子,叫做温饱。二是“有钱花,住上双层小楼房”,每人每星期还分到半斤肉,是好日子,叫做小康。三是“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车等全套家用电器,还享受住房、上学、医疗等10多项福利”是好日子,叫做现代化。这叫不变中有变。
从史来贺的实践,我们还不难领悟到,相对于事物的变,不变才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才体现了事物的规律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寻找和发现事物的规律,就是寻找和发现事物不变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以不变应万变”之说。不变何以能应万变?奥秘即在于,不变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是隐藏在事物内部,因此,坚持不变要比坚持变困难得多、艰险得多,非认识事物的本质之人难以为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群众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史来贺用的办法是“对比法”,即从新旧社会对比中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就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物质上富,而且精神上富。
(写作时间:2006年9月—2007年2月)
主要参考文献:
1、《一面不褪色的旗贴—记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史来贺》。
主编,许唐生,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史来贺纪念文集》。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读史来贺事迹有感》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读史来贺事迹有感。
第五篇:史来贺
史来贺
史来贺(1930 ?.?-2003 04.23),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史来贺2003年4月23日在河南新乡逝世。史来贺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曾经9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
随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解决群众问题
“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解放前的刘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佃户村”、“长工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1948年,刘庄解放了,工作队队长告诉史来贺:共产党是为穷人办好事的,是领导人民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大家都过好日子的社会。这话深深打动了史来贺。一年后,他站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冬,21岁的史来贺当上了刘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翻身解放后仍被贫穷、饥饿困扰的农民兄弟,史来贺的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一直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那年秋季,连降大雨,刘庄收割到场的小麦发霉生芽,大片大片的秋作物被积水浸泡而死。眼看颗粒难收,村民们准备外出逃荒。史来贺和村上的党员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他对大家说:“如今是新社会,有共产党领导,只要大伙心齐,就一定能战胜灾害!”史来贺带领大家一面改水排涝,抢种萝卜、蔓菁,一面建砖瓦窑,办豆腐坊、粉坊,到黄河滩割草,半年时间,给群众分了4次红,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上了白面馍和饺子。积累集体财富
刘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给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4条3米多深、纵横交错的荒沟和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把一块块的荒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种粮种棉给刘庄人带来了温饱,如何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琢磨来琢磨去,看中了畜牧业。1964年,当时集体的家底还不厚实,史来贺花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派人到新疆买回27匹母马。经过精心饲养,3年后,牛犊子变成了一群牛,小马驹变成了大马群!现在的刘庄畜牧场,有奶牛近300头,猪羊成群,年收入100多万元。刘庄工业的起步颇具传奇色彩。1974年,村里拖拉机上的喇叭坏了,换新的到处买不来,两名司机试着把坏喇叭拆下来修理,居然修好了。这下可乐坏了老史:咱能修喇叭,为啥不能造喇叭?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史来贺同大家一起搞试验,一次不行两次,小喇叭终于试制成功。开始时一天只能生产一对,后来增加到5对、50对、100对„„刘庄的小喇叭响遍了大江南北。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不仅有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还为集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经济发展加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刘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与畅快。在史来贺带领下,刘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85年,史来贺和村党支部其他成员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华星药厂。“这高、精、尖项目,咱‘泥腿子’能搞成?”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史来贺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干不成?”1986年5月20日,刘庄人自己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正式投产。打这起步,刘庄人创业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了:1990年,筹资7000万元开始了华星药厂第二分厂的建设;1993年,建成青霉素钾、青霉素钠生产线;1995年,开始生产红霉素;1998年,氨苄青霉素投入生产;1999年,技术含量更高的生物发酵分厂破土动工„„
到去年底,刘庄村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45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实际收入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原首富村”。刘庄人从刘庄的发展变化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大跃进”的“冲动”,也有过“文革”十年的“疯狂”。潮起潮落,风风雨雨,刘庄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不解,曾请史来贺解“谜”。史来贺说:“俺刘庄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 2 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刘庄高级社成立
1956年,初级社刚成立不久。这时,上级来了指令:刘庄所在的夏庄乡21个初级社要合并成1个高级社,并提名史来贺担任这个高级社社长。史来贺认为,现在成立大社的条件不成熟,不如以村为单位成立小社有利于发展生产,拒绝到任。就在夏庄乡召开万人大会宣布高级社成立的同一天,刘庄也召开大会,敲锣打鼓欢庆刘庄高级社成立。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目无领导”、“本位主义”„„一记记棍子向刘庄和史来贺打来。开会、发文件没刘庄的份儿,该史来贺享受的待遇也没了。这一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涝灾。刘庄人在党支部领导下,齐心协力搞生产自救,硬是把上面不承认的高级社办得红红火火。而夏庄乡的高级社,因为管理不力,人心涣散,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不得不以村为单位分为7个小社。
在“大跃进”的日子里,公社开会布置并派人坐镇指挥各村“小麦高产放卫星”,要求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史来贺不理这一套。当时,工作组就住在刘庄,三天两头催办。没法子,史来贺勉强同意搞3亩地进行试验,其他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3亩“卫星田”平均亩产仅130公斤,连种子都没打够。由于刘庄坚持只种3亩,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有人到刘庄煽风点火搞串联。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规定:“谁离开生产出外串联不记工分、不发盘缠;贴大字报,集体一分钱不报销。”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史来贺领着全村男女老少顶着压力搞生产,先后办起了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全面发展、五业兴旺的新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勃发出一派生机。这时,刘庄的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史来贺戴上老花镜,反复琢磨中央文件精神。他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刘庄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2/3的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刘庄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
“集体经济得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史来贺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得很重。他生前常说:“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
史来贺与村党委一班人几十年如一日,把对人的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刘庄村党委有15名成员,其中有6名党委成员分管思想政治工作。村里建立了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党员人人有任务的思想政治网络。全村300多户人家,家家民主选举了家庭组长,让会当家理财的人负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安排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在刘庄,思想政治工作村上管、厂里管,家里也管,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结合农民的特点,刘庄村经常运用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激发奉献精神。
华星药厂正式投产不久,有一次因为清理发酵罐的工人疏忽大意,干完活后忘了插上皮管,下一班工人向罐内输入的培养基被排入了地沟,等于半小时流走1000元钱。按常规,出现这样的事情,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人进行批评、处分,使大家引以为戒也就罢了。史来贺却想得更深更远:提高刘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比建设10个华星药厂更为重要。史来贺对干部们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
为全面提高刘庄人的素质,刘庄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使村里的娃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在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的同时,刘庄又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在刘庄,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高中不毕业者不安排工作,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没资格嫁到刘庄来;新过门的媳妇,必须到科研队接受几个月的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刘庄现状
现在,刘庄有14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1985年春节,许多家庭小组长向党支部反映,一些外村人来刘庄串亲戚时,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甚至拉刘庄人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史来贺敏锐地认识到,不刹住这股风,就会动摇刘庄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会干扰刘庄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史来贺的倡导下,刘庄村开展了一场反对封建迷信的大讨论,让村民们在大讨论中长见识,自觉地抵制歪风邪气。
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原载《人民日报》 2003年09月15日 第一版)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立秋时节的刘庄,丝丝凉意伴随着一股清风,顺着宽阔的街道蔓延。
4月23日,著名劳模史来贺因病走完了74岁的人生征程,驾鹤西去,给这座中外闻名的村庄留下了一段长长的悲伤。
5月份和7月份,史来贺的长子史世领通过民主程序先后当选为刘庄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几个月来,这两件事震撼着刘庄,刘庄的村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这样向记者形容。
大地无语。一切,似乎都在平稳中过渡,又似在沉默中诉说。
刘庄痛失史来贺
刘庄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与同样蜚声全国的小冀镇京华园相距不远,都坐落在107国道旁。
5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之地。“老史就是从这里迈步赶往北京的。”当地的老人们说,“他可吃了大苦,刘庄人也都吃了大苦,那时大人小孩都是没日没夜地干。嫁女莫嫁刘庄,现在反过来了,嫁女都争着嫁刘庄。”
史来贺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有人把他在农业经济上的贡献总结为两条: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刘庄人“与天斗,与地斗”,把黄河故道遗留下来的750块凸凹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方方正正的四大块田,引水灌溉,率先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棉花;20世纪70年代初,史来贺又把发展重点由种植业转向工副业,并在1980年建立了除党支部、村委会 之外的农工商联合会——这一切多属“敢为天下先”之举,在“变”与“不变”之间体现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不变的执著。
在任何历史时期,史来贺都可称得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风云人物。一著名学者曾就此作出评述:“这些人在改革开放前就一直是当地的基层领导,在父老乡亲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经验。对当地农民来说,最幸运的是这些社区领袖具有相当强的魄力和把握时机的眼光。这一切使他们成了改革时代的明星人物,他们把自己的乡土变得富甲一方甚至富甲全国。”
此言无疑极为中肯。据介绍,2002年,刘庄农工商总公司实现产值8.8亿元,人均7500元,上缴国家税金4500万元,本村1600多名群众享有住房、上学、医疗共20多项福利。
“每星期都要分几次肉、分几次菜,家家户户的存款至少都有20万。人家这儿过的真是好日子。”从邻村来给刘庄看大门的李师傅满眼羡慕,“老史带来的都是福啊!”
“后生”史世领
史来贺就这样在悲伤的人们面前消失了音容,谁来继续高举刘庄这面红色旗帜?
一个月后,其长子史世领的接任让刘庄的神经兴奋了起来。“长期以来,史世领都是史来贺的得力助手。此次他当选,可谓众望所归。”七里营镇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48岁的史世领生得高高大大。据介绍,他还在年轻时,就常常为村里的机械厂、造纸厂亲手设计图纸。改革开放之初,制造汽车喇叭曾是刘庄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其产品的设计生产主要由史世领负责完成。
史来贺一生“最得意”的一个大手笔就是该村华星制药厂的上马。1985年,他对当时的高新科技工程项目“肌苷”到外地考察论证后,决定让史世领负责承担制药厂的设计任务。史世领不负重托,“一边查阅资料,一边进行设计,两个月后终于设计成功,为集体节省近百万元资金”。自此以后,史世领介入制药厂的经营管理,一干就是18年。
其间,华星制药厂开发出洁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系列产品,成为我国肌苷产品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在全国医药行业出口创汇排名第一。作为刘庄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史世领表现出了突出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这,也为他一举成为刘庄新的当家人“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根据”。
在此之前,史世领担任了多年的七里营镇党委副书记、刘庄党委副书记、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如今,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助手转变为主帅,史世领少的是政治光环,多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他将如何延续刘庄既有的辉煌,又将如何开拓新的局面?
两种资源的转化
时至今日,一种可以得出结论的说法是:河南乃至全国部分“标本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能人”的领导和带动。这些“能人”发挥个人的才能和魅力,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高工业化、高集体化的组织模式;然而一旦这些“能人”发生变故,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将会受到影响。
刘庄目前没有出现这种迹象。十几年在一起的“搭档配合”,史氏父子间体现得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5月13日,史世领曾在就职仪式上表示,刘庄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按劳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可以看出,人脉相对较弱的史世领正在积极缩短由新老交替而带来的过渡进程。
“老书记生前曾多次指出,刘庄接班人要集体培养,群众选举,个人不指定。” 刘庄党委副书记刘名宣告诉记者,“他说,谁能继续发展集体经济,谁能为群众造福、带领农民富裕,大家就拥护谁。”
从刘庄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史来贺和史世领过去似乎较为认同渐进式的发展模式。这体现的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不过,从目前刘庄的规划来看,其扩张之举明显具有加速的趋势。
老书记史来贺有这样的遗愿:投资3亿元,在两年内上马抗生素第四期、第五期工程,使华星制药厂成为国内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药品生产基地;建成400套4层别墅式新村公寓,全村村民每户一套——记者了解到,每套造价30多万元,总造价也需1.2亿元。
这还不算,投资额度在12亿元以上的电厂项目也即将在刘庄付诸实施。刘庄人称,此举意义在于“用两条腿走路”。
在刘庄一向平静的水面之下,涌动的其实是一股激流。这个中国新时期最早出现的“小康村”,似乎已经不甘于其目前的经济地位。据介绍,刘庄拥有企业10余家,固定资产9.1亿元;但与此同时,近几年风头正劲的江苏华西村却已拥有企业58家,固定资产30亿元;而同在河南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早在2000年就已宣称其固定资产突破10亿元,竹林镇通过其旗下上市公司“竹林众生”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其发展势头亦是扶摇直上。
形势的发展不可能不使刘庄有所触动。作为无可比拟的无形资产,“刘庄”的名号毋庸置疑具有巨大的市场诚信度和号召力,但是很明显,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缺乏或规模过小,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待于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这已经成为“新人”史世领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集体主义的渊薮
刘庄“权杖”的交接,确实体现了一种发展思想和工作方式的延续。
七里营镇党委的一位干部向记者介绍,前不久,史世领“像他老父亲过去常做的那样”,带领着一班干部到周围的一些村庄走访,“目的是看看别的村的发展速度,查找自身有什么不足”。
知情者介绍,新上任的史世领其实是在灌输一种赶超意识。一段时期以来,在七里营镇镇里镇外出现了许多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特色的村庄,这些村庄各自之间略有不同:龙泉村“走红色路线”,十几个村办企业皆属集体所有,而农耕土地却承包到人;“后起之秀”南辛庄实行村民入股,“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带头人能力较强”;相邻的小冀镇京华园则是完全的集体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这些都是刘庄示范效应产生的结果,史来贺这几十年的劳模不是白当的。”七里营镇党委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集体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够充分地聚集资源,实行优化配置,而且搞得好了可以为农民增加福利。但它要求,这个村的带头人素质必须过硬,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群众信得过。就像史来贺那样。”
这些形态各异的乡村,其内在的确有诸多“神似”之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曹锦清就曾对此指出: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能否建成,关键在于它能否创造出一种在市场中有效运作的集体组织形式,这种集体组织若无法通过契约方式产生,那么只能求助于能够代表他们共同利益的“致富带头人”。
当然,作为一种因地制宜、不可互相替代的“工业化组织模式”,刘庄和其他村庄之间“很难说哪种更具优越性”。在中国乡村,家庭联产承包却是一种普遍的符合农村和农民生产实际的组织形态,因而,这些村庄只能成为具有自身特殊生存土壤的“独特典型”,或“只可借鉴,不可效仿”的“模式”。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从史来贺到史世领,刘庄似乎正在这场权力交接中实现某种嬗变。往者既逝,来者可追,等待史世领和刘庄的,将会是怎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原来的小冀镇一穷二白,七十年代刘志华带领村民编草绳,开豆浆精厂,腐竹厂以第一产业为主
小冀镇 简介 新乡县位于新乡市西南16公里处,地处豫北平原,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新荷铁路交汇的三角地带,镇区青年路、青龙路直通107国道,距郑州机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常驻人口4.5万人,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小冀镇是从唐代起就以商贸著称的千年古镇,是新乡县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小冀镇紧紧抓住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历史机遇,各项事业特别是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0年,小冀镇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5年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同年被原国家体改委等11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被省体改委等11厅局委列为“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1996年被中国农村小康建设促进会命名为“小康示范镇”;199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东西部合作示范区”;1999年10月被财政部列为全国20家,河南省惟一的“小城镇财政改革试点”;2000年4月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决定加强建设的100家“省重点镇”之一。2001年2月在争创文明村镇活动中被评为“市级文明镇”,2001年6月被河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7月被新乡市委评为“六好先进党委”。
经济
小冀镇是“中州名镇”,经贸发达,一直是辐射周边县的商品集散重地。2002年,高新技术、商贸、旅游、教育产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闪光点。乡镇工业企业达72家,生产门类齐全,形成了医药、化工、机械、建材等多种工业行业,工业产品达200余种,曾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常住镇区的高科技人员39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名、研究生30余名,明显的人才优势为该镇乡镇企业向高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该镇工业辐射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太行振动机械总公司生产的振动设备是全国冶金行业的排头兵,该企业的三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油化 所新乡实验厂开发出国际领先采油助剂项目;中联公司投资2500万元引进俄罗斯“一步炼铅法”新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可彻底解决炼铅带来的污染问题。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京华实业公司创建的度假胜地京华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为无山无水的小镇增添了风采,并带动了全镇服务行业的发展,镇区店铺林立,宾馆、饭店等各类固定经营户超1000家。推动市场发展,搞好兴市活市。小冀镇有数百年的集市贸易延续至今,集贸市场面积达8万平方米,年交易额上谠?D壳坝懈骼嘧ㄒ凳谐?个.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化.以京华公司为依托,走教育产业化道路,从1999年开始,建立了一流的幼儿园、小学、2001投资1500万元建成京华中学。农业稳固发展。小冀镇土地肥沃,小麦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90%的村实现了井河双配套。一、二、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01年完成社会总产值7.5亿元(不含新城),地方财政收入1546万元,是新乡市四个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之一,居民储蓄存款40307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635元。
基础建设
按照“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修定了《小冀镇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城镇功能日益完善。镇区交通初步形成“七纵七横”的道路格局,镇区通往各村的道路,近两年全部修建、改造一遍;电信、通讯方面总装机量已达到11000门,电话入户率达到80%;镇区设立了50部IC卡公用电话,成为全省率先普及IC卡电话的乡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2%;全镇已完成农村低高压电网改造工程;100%的村完成了新村规划;全镇生活用水全部用上了达到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镇85%农户用上了水冲式或双翁漏斗式厕所。镇区绿化每年投资20余万元,主要街道基本上种植了以黑槐、冬青、剑麻为主的绿化品种。2002年,全镇人口、企业呈向镇区快速流动的趋势,镇区常住人口3.14万人,占总人口的60%,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镇区企业占总数的68%;镇容镇貌整洁优美、窗口行业优质服务,执法部门文明执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镇区有县一中、职业中专、五所初中及八所小学,教育投资每年按10%递增,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全部实现了六配套;3岁以上儿童90%以上进入幼儿园,50岁以下劳动力无文盲;镇有线电视台已发展近5000多户。农村合作医疗室进行了合并整顿,卫生防疫和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流行性疾病。镇区有全县经营面积最大的新华书店,有藏书五万余册的图书馆、文物馆,有宽敞的文化广场,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每年都组织有大规模的民间艺术活动、歌咏比赛、普通话大赛、篮球、象棋等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