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先进事迹
一(1)班良好学习习惯事迹材料
郝博超是一(1)班的学生,他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一丝不苟。入学前,郝博超就认识了好多字,他能读懂很多文章,很多故事。也因此,读书成了她一个很大的爱好,一有时间,他就会坐下来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杂志等,他还会把自己的好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把好书介绍给同学们,大家如遇上不认识的字,只要一举手郝博超就会走上前去耐心地教,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老师”。
第二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计划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为了使学
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有计划定时间的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踊跃提问并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作业时书写工整、不抄袭别人作业、勤思好问、独立守时完成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和整理错题集等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三、措施方法:
1、预习习惯。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上新课之前,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预习作业,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并由家长检查签名。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习惯性。在上课时,老师可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预习中碰到的困难。这样做到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的预习,学生预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易养成。
2、听讲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学生只有明确听课目的,听讲效果才会提高。所以,我每节课都告诉学生教学的内容,明确学习的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声调变化、鼓励性评价语、各种竞赛、小奖励都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答题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说,四人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敢说。
4、思考习惯。在每节课中,老师都应该非常留意学生的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问。这样,每天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久而久之,他们思考质疑的习惯就能养成了。
5、作业习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让学生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卷面整洁、及时订正,不拖拉,不抄袭。
6、及时收集错题,经常整理错题集。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计划
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计划 与孩子相处一学期感觉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之所以吃力,除个别学生是
智力上的问题,其他大部分学生则是因为课堂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作为一年级的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有计划定时间的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踊跃提问并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作业时书写工整、不抄袭别人作业、勤思好问、独立守时完成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和整理错题集等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二、措施方法:
(一)预习习惯。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上新课之前,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预习作业,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并由家长检查签名。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习惯性。在上课时,老师可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预习中碰到的困难。这样做到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的预习,学生预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易养成。
(二)听讲习惯。倾听与表达是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够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一年级的学生自律能力差,自我意识强,上课时往往不爱听别人讲,喜欢自己讲。但在讲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语言组织能力差。说与听是相互支撑的,学会倾听,善于表达,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培养学生认真听做起,逐渐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具体有三方面:
1、听老师的话,思想不开小差;
2、尊重同学,仔细听好同学的发言;
3、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保证学习效率。
(三)答题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说,四人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敢说。
(四)思考习惯。在每节课中,老师都应该非常留意学生的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问。这样,每天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久而久之,他们思考质疑的习惯就能养成了。
(五)作业习惯。不管是作业还是试卷,教师都应该严格审查,对于问题要及时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改正。有时候问题提出来,由于孩子年纪小,玩性大,没有及时的去纠正,就把时间给耽误了,结果错误还是摆在那。所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一份耐心,在温柔中应更加严格,摒弃一切不良的作业习惯。
1、书写清洁,不潦草、不涂抹、工整、美观;
2、要求学生作业不拖拉,及时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4、及时收集错题,经常整理错题集。
总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
一、预习的习惯:
1、每天明确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知道看书,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1)语文要看音节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识字。
(2)数学弄清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看懂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尝试做练习,不会的要做出标记。
2、根据学科特点,按老师的预习要求做,适当在书上做出批画。
3、明确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明白,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听课。
二、上课的习惯:
1、课前必须准备好教材、笔记本和其它学习用品。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保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上课坐姿端正,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听讲时眼睛注视老师或黑板,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思维跟随老师讲课的节奏。
3、认真倾听。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学会同学的发言,能够挺清楚,找出不足,或是予以补充。边听边想、边听边记。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话,不嘲笑他人的回答。
4、学会做笔记。预习时要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在书上画出学习的重点。
5、积极思考。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6、发言要用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口齿清晰;发言要有秩序,一般要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允许后方可发言。
7、到专用教室上课时,安静地进入,不打闹、不嬉戏、不乱动教室的物品。体育课、课间操按老师的要求迅速在指定场地集合。
8、课上小组或同桌交流,放低音量,只要本组的同学听到即可。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同意见出现时要以理服人,不争吵。课堂讨论时,针对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不得谈与话题无关的事。
9、自习课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在教室走动。
三、作业的习惯:
1、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封面书写与班级学校的要求统一。
2、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工整清楚,作业格式符合规范。
3、认真审题,独立作业,按时完成,不抄袭。做完作业,仔细检查,及时上交。
4、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改正。不明白的就要问。
5、重视书面作业的同时,口头作业、调查、实践、收集资料的作业同等重要。
四、总结复习的习惯:
1、每一节课,要小结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明白。
2、每一天,要想想有哪些收获,各科还有哪些不明白。结合课本,记忆重点内容。知识及时消化吸收,不明白的及时解决,“当日事,当日毕”。
3、每一个单元,结合测试,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补缺补漏。
4、每一个月,小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小结学习的方法。
五、日记的习惯:
1、每人必须有一个日记本,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记录自己的感受,练习写话。每周至少写2篇,每篇写一、二句完整、通顺的话。
六、阅读、摘抄的习惯:
1、要认真阅读课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简单的有益的儿童读物、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
3、摘记好词佳句。
第五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计划
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翻书、读书、写字习惯。
(3).培养按时、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4).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2、生活习惯培养目标:
(1)、洗脸、洗手、勤洗澡讲个人卫生的习惯。
(2)、能独立打扫教室卫生的能力。
(3)、见长辈问好,同学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4)、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整理东西的习惯。
二、方法措施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在培养方法上应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习惯过程中,要及时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效果,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教育中的一条金科玉律是唤醒隐藏在孩子们心中的自豪感。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使好的习惯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