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某县委党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中共德阳市委党校按照市委先教办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正面典型引路、反面典型警示》和有关领导重要讲话,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市委第二督导组的指导下,对年以来党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校(院)委领导班子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及‚两个具体‛的党员标准,联系我校(院)工作实际进行了专题讨论,反思、查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评议,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理论学习不够深。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还不够深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校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领会还不够深刻,特别是在结合校(院)工作实际,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改革精神办好党校,与时俱进、创办一流党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精神不够强。在面对党校职能扩大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大面积、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素质等新的要求,党校建设出现了新的困难、新的矛盾,迫切需要校委领导班子创新求进,突出表现在如何管好党员思想,管好党员的工作,发挥党组织的功能,切实把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管起来,我们创造性举措不多,缺乏创造性突破,教学工作中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的创新我们都显得迟缓、突破性不多,内部管理上还缺乏管理制度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服务质量不够高。党校作为干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战略高度研究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整体规划不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不够得力。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够强,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做得不够。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总体上看,校(院)委在政治上是坚定的,能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贯彻中
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决定,坚持正确地办学方向,年‚三校合一‛以后,校(院)委班子团结协调、勤奋工作,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校风校纪明显好转,人心人气大大提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同时也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再加之校(院)委领导班子长期人员不齐,编制名校级领导,实际在位只有人,大量繁重、琐碎的工作,都是现有的三名校委班子成员所承担,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无暇静下心来系统、全面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工作创新。
、做好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直以来我们都沿着的是老办法、老套路,如何发挥好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党管党员方面我们创造性的举措不多,满足于一般性的推进,缺乏创造性的突破。、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方面,尤其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选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实践中,我们做了探索和尝试,在课程设臵、方法方面加大了比重和投入,但在解决进头脑的问题上存在着极大差距,其重要原因就是校(院)委领导班子没有系统、仔细
地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没有把各个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没有把一些好的思路具体化,措施还不得力。
在内部管理缺乏创新方面,主要是由于奖金福利直发政策出台后,我校过去的管理机制受到了限制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同志的创造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政策体制下,受到体制、机制、政策、条件等种种因素制约,校(院)委对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发展后劲的定位、管理制度、方法、激励机制等问题上具体的措施还未完整地提出来。、服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党校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函授生源萎缩、基建起步、教学改革、人少事多,客观上减少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上下之间、党群之间开展深入细致、广泛的交心谈心活动不经常,听取群众意见不够。
三、整改措施、提高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风建设是党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是党校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要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假学‛。进一步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这个永恒主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做,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建立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五大原则‛,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党员‚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为重点,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民主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坚持克服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松劲、懈怠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校情汇集分析机制,切实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党管思想、党管作风。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认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原则性和战斗力,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
部要经常、主动地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了解党员和群众的思想作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校党员的实际活动,贯彻到推进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大力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典型学习材料》中介绍的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陈德华、雍宗满的先进事迹,以及我市的优秀党员代表徐聪等典型,同时要大力树立和宣传我校那些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弘扬正气,理直气壮地宣传先进,旗臶鲜明地反对自由主义,坚定不移地批驳和抵制歪风邪气,营造一个人人学先进、创先进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在党员中形成淡雅之风、节俭之风、清廉之风、科学之风,把党校建设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主阵地、大熔炉,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战略高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以逐步适应校(院)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真正做到‚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积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同时要把加强干部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训摆在重要位臵来抓,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党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剖析材料
根据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以及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总结和充分运用前一阶段即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广泛而充分地征求教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找和他人提等方式,认真找准找全学校班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面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细心疏理,分门别类,冷静思考,深入分析,查找原因,依靠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依靠班子集体智慧和力量,依靠全体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力争做到切合实际,而又富有新颖。现将我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党校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观方面问题。
思想观念尚未真正转变,在思维方式上有待实现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待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孤立性、静态。第二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性。第三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第四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二)客观方面问题。
目前党校面临的工作难度很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七难”:
1.经费保障难
投入渠道狭窄,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创收难以为继,随着生源的枯竭和党函停办,党校面临着困难。
2.阵地建设难
教学基地是现代干部教育中开展现场教学的需要。它更注重学以致用和能力培养。因为县城规划,党校面临拆迁,目前,党校基本没有建设。
3.设备更新难
一是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二是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4.计划落实难
党校的干部培训轮训,都由各级党委决定,弹性很大。党委主要领导重视,党校就有班办,不重视,就没班办。
5.教改推进难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甚至转变为培训场地提供者而已,从根本上弱化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教师钻研业务,探索教改势必受到影响。
6.队伍建设难
(1)知识结构倒挂。面对着多元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学校专职教员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很少接受培训,能上主体班课的更少。(2)年龄结构急需改善。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在党校尤为明显。(3)教师进出难。现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党校教师基本出不去,致使党校教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想补充新人,受编制等限制,想来的来不了,想走的走不了。
7.业务指导难
尽管《条例》、《决定》都明确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业务指导”,但在具体工作中,上级党校既不掌握县级党校的人权、财权,又不掌管党校的专项经费,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基本没有业务往来,没有指导,也无法指导。
党校面临的上述种种困难和问题,客观地说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有的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党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二、自我剖析与检查
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不够,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的办法不多,抓落实力度不够,工作要求、管理不严,标准不高,模范带动能力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少数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等。
作为理性党校人,未能始终坚持以整体统一的观点,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当前组织工作的形势。
首先,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的整体方面的成绩和作用,故而没能够很好地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工作始终坚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了理念的更新、重点的转移、机制的创新,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射阳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证。实践证明,党校工作也能出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其二,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局部存在的问题,未能很好地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我们当前的党校工作和县委的要求、干部培训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还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执政兴国的使命不相适应,部分党员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堪忧,部分教职工作风不实,党员、干部学习考核考察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党校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全局,我们切不可因为工作有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
其三,未能看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党校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未能很好地克服简单浮躁的思想。未能清楚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故而不能很好地坚持持久作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搞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存有急于求成,欲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看不到,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工作任务、重点、难点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紧密,认真研究党校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力效果不佳。
其四,工作主动性有待增强,未能很好地克服消极观望的思想。判断形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当前,有少数党校教职工认为党校工作可有可无,主要是讲授政治理论,进行理论灌输就得了,没有必要多动脑筋,工作一味等上级和学校安排部署,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割离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因为没有局部的突破,就没有全局的突破。当前党校工作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待我们去摸索、去实践、去创新。离开主观能动性,党校工作就不会有大的作为。
三、科学对策
下一步,我校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和作为党委重要工作部门的优势,在活动中力求一个“新”字。继续解放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即将召开的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努力做到“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五大作用”(充分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这一主题,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活动载体为抓手,突出党校特色和实践特色,齐心协力把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迎检作为当前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紧。以此为契机,抓住抓好良机,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拓宽思路,进一步把党校各项工作做好,配齐配全教学办公所需设施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党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承担起全县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的重任。
——切实提高主观能动性方面,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消除自身在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相符合的旧观念旧做法。
(一)班子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飞跃。
1、在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把握上要有新提高。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新的发展,做到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2、在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上要有新飞跃。即要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第一是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实现从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从孤立思维向联系思维的转变。第二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性。第三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第四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发展上有新突破。要紧紧围绕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载体,坚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4、要在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必须把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坚决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种种体制机制上的羁绊,努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廉洁高效、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5、要在增强党性转变干部作风上有新成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增强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强化作风建设的有效性,保证作风建设长效性。
2009年对党校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搬迁还是整合,是摆在党校一班人面前的大事。过了这一年,我们就能前进一大步,就能全面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否则,我们就会丧失已有的优势,造成历史性的被动。在工作中,要突出一个“咬”字,咬定目标不放松,顽强拼搏保发展;立足一个“争”字,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争部门支持、争资金;着眼一个“逼”字,逼出新思路、新办法、新招数;坚持一个“干”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干,什么都没有;体现一个“上”字,上质量、上效益、上台阶、上水平。
2009年党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发展、渡难关、上水平。保发展,就是要保证党校各项工作继续发展,保证党校办学能力不断壮大增强,保证党校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什么道理也没有。
渡难关,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党校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上,加快形成从根本上解决党校生存问题和永续发展的新格局。就是要确保党校人人有事做,责任和任务指标人人担,讲团结,讲责任,讲发展,讲和谐。
上水平,就是要科学发展上水平,正确处理好与快、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促进当前党校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队党校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危机与解决自身深层次矛盾结合起来,坚决不搞低水平的修修补补,坚决防止管理松懈,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真正把解决党校生存与促进党校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突出解决急待解决的复杂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党校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党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二)切实提高认识——解决领导重视问题
党校既是“学校”,又是“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的使命和任务。十六大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中央颁布了《干部培训条例》,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并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对干部培训和党校工作重要性,各级党委要提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党校工作。
抓理念创新,树立党校培训权威。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严肃整治干部培训不到课的问题,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正确处理好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有为有位——增强党校的内在动力
县级党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无职无权无为的思想,树立有为有位的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发展观;作为学校,办成“阵地和熔炉”;作为重要部门,办成参与党委决策的理论窗口。在积极争取外部条件的同时,把办好党校的立足点放在创造内部条件上。
创新培训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味。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与学员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
深化教学改革。遵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实施、学员管理、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实际,适应干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
转变办学理念,增强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被动办学向主动办学转变;从以培训为主向培训与服务并重转变;从半封闭培训方式向开放式办学转变;从以理论灌输为主向以知识能力培训为主转变。努力把党校办成干部培训中心、理论研究中心。
拓展办学渠道。干训工作开放式运作的原则,联合办学将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县级党校走出困境、确保党校“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上级党校和高校建立联系,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联合办学或异地教学。
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促成党校搬迁这一件大事,确保能够搬得出,住得下,起作用,见效益,党满意,民放心。
中共某县委党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以及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总结和充分运用前一阶段即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广泛而充分地征求教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找和他人提等方式,认真找准找全学校班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面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细心疏理,分门别类,冷静思考,深入分析,查找原因,依靠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依靠班子集体智慧和力量,依靠全体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力争做到切合实际,而又富有新颖。现将我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党校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校本届领导班子成员×名,一正×副,按照×××年县委有关‚三定‛文件规定,现已配齐配足三个领导职位。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平均任职时间×年5个月,专业结构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类,民族结构都是少数民族,文化层次都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专业职称方面有两人是讲师,另一个无职称。职业经历方面,仅有一人有乡镇党政机关工作经历,一人仅有党校工作经历,另一个有企业、党政机关工作经历。
二、党校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观方面问题
思想观念尚尚未真正转变,在思维方式上有待实现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待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孤立性、静态、非矛盾和物本性。第二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
第三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
第四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二)客观方面问题。
目前党校面临的工作难度很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十六难‛:
1.经费保障难
投入渠道狭窄‚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可是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
创收难以为继过去创收如函授教育、门面房出租等,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水、电等费用。随着生源的枯竭和停办,县级党校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2.阵地建设难
教学基地是现代干部教育中开展现场教学的需要。它更注重学以致用和能力培养。目前,县级党校基本没建教学基地。从办公教学场地看,党校甚或不如农村中小学。
3.设备更新难
一是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二是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4.资源整合难
随着主体班的减少和函授萎缩及停办,党校办学能力过剩,再加上无钱投入难以达标,从‚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出发,搞了‚培训资源整合‛。但恰恰没有对功能相近的行政学校、讲师团、组织部电教中心、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进行整合。
从目前看,这种整合从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以及人、财、物等培训资源的合理配臵来讲,是一件好事,也有利于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有效领导。问题是:(1)党校的性质发生了改变。(2)培训对象不同,培训的理念规律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培训目标也大相径庭。党校培训重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党性锻炼,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而‚培训中心‛没有这个必要和功能。(3)隶属于不同部门的培训机构,上各有婆婆,硬整合在一起,如何运作,也是个待研究的问题,搞不好,整而不合,外合内离,依旧各弹各的调,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5.计划落实难
党校的干部培训轮训,全国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要求,都由各级党委决定,弹性很大。党委主要领导重视,党校就有班办,不重视,就没班办。事实上,不少县每年安排的培训计划都在10期以上,但真正办的少,流产多。
6.培训调学难
现在不少干部并不想学习,学不学都能干,该提拔还是提拔,同时单位人手少,经费紧张,再加上县级党校条件太差,上级党校办班层次的下延,其它办学机构的抢办等,组织部调学存在一定困难。即使调学来了,也未必坐下来受训。
7.主导办班难
党校办学,如何办,主导权应在党校。但现实是,干训计划组织部门拿,公务员培训计划人事部门拿,各班教学计划主办单位拿,讲什么,怎么讲,多由主办单位说了算。即使安排党校上1-2课,根本体现不了‚主体班‛。党校无法制止多头办班现象,也不能主导授课内容和管理,只是听令行事。
8.教改推进难
主体班次少,办学缺乏主导权。有些部门把办班当作创收手段或是旅游、福利手段,要的是形式。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甚至转变为培训场地提供者而已,从根本上弱化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教师无心钻研业务,也无意探索教改。9.队伍建设难
(1)知识结构倒挂。面对着多元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学校有专职教员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很少接受培训,能上主体班课的更少。(2)年龄结构急需改善。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在县级党校尤为明显。(3)教师进出难。现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党校教师基本出不去,致使党校教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党校成了养老的地方‛。想补充新人,受编制等限制,想来的来不了,想走的走不了。(4)人员比例不合理。目前县级党校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偏高,前后人员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教师与后勤人员的矛盾。
10.知识更新难
党校教师既没有机会走出去考察实践,接受新鲜血液,又没有机会到上级党校高校充电,即使有,多半也只是一两个星期的短期培训,难于快速实现知识更新。
11.提高培训效果难
党校教师知识老化、思想僵化,又没机会更新知识,再加上党校教学手段、设备落后,怎么能提高培训效果呢?赶鸭子上轿也得上呀,‚党校教师听党话,党叫讲啥就讲啥,现买现卖走过场,哪还顾及好与差‛!诙谐的话语流露出党校和教师的处境尴尬和无奈。
12.工作协调难
国民教育学校实行条块管理,工作比较单一,有关政策从上到下统一,并有组织、有人员专门检查落实,党校干训工作‚虚、软‛,培训人员涉及到各个单位、部门,党校要跟众多单位、部门及各个方面的领导打交道。很多问题上级又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仅靠面子去争取,去协调,处处求人,可以想象,该有多难!
13.政策落实难
党校从上到下基本上各自为政,有关党校的具体政策不多且原则、空泛,难以落实。特别是县级党校无职无权无钱,仅靠党校去协调解决,很难奏效。党校的地位说起来重要,操作起来次要,有关政策又少组织出面督办,检查落实,很多就只能是写在纸上了。
14.科研工作难
党校教师水平有限,能看到的材料有限,考察调研机会有限,没有一个好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系统内也没形成一个良好氛围,再加上现在论文发表难,所以县级党校的科研工作也非常难。不少教师为了评职称,拼命写几篇,花钱找关系发表。一旦晋职过后,就没有科研干劲了。
15.教师权益保护难
党校现行管理体制经常会出现两难境地。国家有关学校、教师的政策、待遇主要是教育部门在办理;党校从上至下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来争取、研究解决教师权益问题。国民教育教师在政治、经济、生活、社会地位上有人关心、过问,政策有人具体落实,逢年过节有领导慰问看望,有政府表彰奖励,有专项基金进行教育培养;党校教师被打入了另册,成了教师中的‚弱势群体‛,‚四不象‛——说你是教师,又没享受教师的相关待遇;不是公务员,也享受不到公务员的权益;落实相关待遇也只是‚参照‛,打‚擦边球‛,好象是别人的恩赐,党校人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低人一等似的。似乎党校就会给自己争待遇。16.业务指导难
尽管《条例》、《决定》都明确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业务指导‛,但在具体工作中,上级党校既不掌握县级党校的人权、财权,又不掌管党校的专项经费,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基本没有业务往来,没有指导,也无法指导。县级党校常年见不到上级党校文件,也未见开过会,研究过党校工作。
党校面临的上述种种困难和问题,客观地说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有的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党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是党校自身解决不好的问题,有的问题性质不同其解决办法应有所不同,有的问题的层次性不同其解决的层次性应有所不同,有的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其解决的综合性应有所不
同,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当前危及党校生存和阻碍党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校队伍特别是教师队建设滞后发展。有的学校班子成员年龄偏大,身体久佳,组织协调能力不力;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研人员与非教研人员比例不合理,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能力水平有限。我校现有在编在职人员×人,其中行政领导×人,行政管理人员×人,专职教师×人。在专职教师中,职称结构中级×人,初级×人。根据自治区组织部、自治区党校《关于开展县级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县级党校在职教师队伍规模专职教师要占职工总人数的×%以上;在学历结构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以上;在职称结构上,高、中级职称比例不低于×%。依据这一要求,我校专职教师应达到×人以上,其中中级职称应达到×人以上。而目前我校仅有×名专职教师情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仅依靠我校现有的在编教师,难以承担全县的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任务。教研人员自主科研能力不高,科研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2、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简陋。我校的办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校园总面积,校园建筑面积均少于县级党校达标办学水平达标评估标准。没有象样的综合办公楼、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学员公寓、一般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图书藏量少。即使是已有的校园建筑面积,也是危房面积多,已经不能够使用,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党校事业的发展。
2、办公教学电脑数量不足,目前学校占地面积和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目前我校校园面积仅×亩多,教学用房×平方米、办公室×平方米、财会室×平方米、图书室×平方米,总共×平方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电脑网络设备室、电教设备室、档案室与教室和办公室拥挤混为一体,教学、备课、办公以及其他业务相互影响工作。多年来,该校努力开办各种培训班,为培养党员干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也制约着办班的数量和质量,这对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提高农民致富技术等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我校缺少学员宿舍及饭堂,学员到校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学校无法安排食宿,只能化整为零到多家宾馆食宿,既不方便管理,增加学员费用,也影响学习效果。亟待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培训效率提高,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上级对县级党校办学条件的要求。
3、党校经费保障问题突出经费投入不足。我校的办公经费、各类培训班的培训经费以及师资培训经费等都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没有将培训经费划款到党校帐户,致使我校在办主体班的过程中,教师培训费、教学资料费倒贴×元,更不用说水电费、授课教师的课酬了。由于经费不到位,致使培训工作开展较缓慢。清华教学扶贫网站和中央党校c级站等两个远程教育网站因缺乏维护经费而不能正常运转,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科研经费缺乏。
4、赋予县级党校具有协调、整合培训资源、指导和检查评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职能还无法落到实处。
资源整合还不够到位,特别是赋予县级党校具有协调、整合培训资源、指导和检查评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职能还无法落到实处。主要是一些部门不够重
视教改工作,认为这是县委党校自己的事情,不配合,使得各部门培训各自为战,横向联系不紧密。方方面面的关系尚未理顺。
三、自我剖析与检查
(一)客观因素:主要有性质定位模糊,政策分割,工作任务和财政投入不足,保障体制不健全,历史包袱重,对外交流和开放力度不大。
1.领导重视党校还不够全面到位
党委办党校是我党的光荣传统,理应受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领导重视,党校就红红火火,反之就冷冷清清。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领导主要精力都放在中心工作上了,无暇顾及党校‚软‛工作;党校工作业务性强、规律性强,领导重视也未必能重视到点子上。钱的问题,党委管党校不管钱,政府管钱不管党校,这就增加了党校投入的复杂性艰巨性。人的问题,也不能按照《决定》标准选人用人:在干部力量配备上,没有把党校看成是组、纪、宣这样的党委重要部门,甚至不如一般部门。党校教师享受不到组宣纪工作人员的‚正科(副科)×员‛的政治待遇。党校作为干训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县里使用干部理应听取党校意见建议,但实际上党校既无发言权,也无建议权。主要领导到党校开会调研、指导工作,给学员做报告,研究解决问题尚未形成制度并得以有效实施;党校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甚至干训工作都不能按计划进行。
2.部门不支持
组织部门办班计划不落实,带头把班拉走或安排给其它部门,财政部门不能按照《决定》要求保证经费落实,还将代收代缴的函授收入视为党校收入进行调控实为克扣;教育部门认为党校函授动了它的‚奶酪‛,社会上认为党校无事做,可有可无,包括在印制电话薄,也是将党校放在‚另册‛而不放在党委部门,社会地位远不如一般单位,3.根源是机制不健全
党校纵向的管理网络没有建设好。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上级的管理和关怀。省市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领导关系,名为‚业务指导‛,实为‚喝喝酒‛。由于无具体的指导内容、程序,既无指导也无帮助更无管理。
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不健全,兼职校长的责任不明确;下级党校如何办,办的如何,也没有规范性意见和监督检查落实机制;年度考核,只听党委回报,不到党校翻查材料。培训市场化概念提出,等于把党校视为一般培训机构,削弱了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的地位。
领导不重视,部门不支持,必然导致党校难作为,党校‚难作为‛又必然导致领导和部门对党校有‚看法‛,恶性循环,这就是党校边缘化的原因,而其根源又产生于机制不健全。
(二)主观因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不够,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的办法不多,抓落实力度不够,工作要求、管理不严,标准不高,模范带动能力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少数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等。
第一是思维方式仍停留在片面、孤立、静态、非矛盾和物本的层面上,尚未真正转向全面的、联系、动态、矛盾和人本性的层面上。存在决定意识,党校校园因长期无专项基建资金投入,显得极为简陋,党校所需工作经费无财政预算核拨予以保障,日常运转日趋艰难,由于缺乏经费,无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全员培训特别是教师培训,党校队伍特别是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不明显,导致党校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于提高,进而影响了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与效果。也是由于缺乏经费,党校不得不靠对外场地出租获得微薄的租金收入来艰难维持日常工作运转,同时也在忍受噪音和校园难于统一管理等不利影响。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日子难过和工作难做的畏难情绪,看到左邻右舍都在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原来比上不足,比下还可以,但目前自身发展慢了,全市各县区党校发展上去了,都赶到我们前面了,现在比下也比不了,客观现实让班子开拓意识难于增强。全校上下都为经费而发愁,开展什么工作都要考虑有没有经费,否则,一切都寸步难行。大家的精力和焦点都集中在经费上,本来应该是经费因工作开展所需而发生拨付,现在却倒过来成了党校教育科研等工作围着经费转。经费无着落,党校各项工作便无法运转。党校本身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不是盈利机构,也无任何收费项目,所需经费均有财政预算予以全额核拨。假如财政还不解决好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党校面临‚关门‛这一生存问题更为突出而紧迫。避开经费问题而高谈党校生存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脱离实际,或者眼睛仅盯着经费等经费落实而无所作为的想法和做法,这两者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第二是思维具有机械性色彩明显,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
第三是思维具有较强的务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
第四是思维具有保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第五是判断工作形势缺乏应有的整体统一性
作为理性党校人,未能始终坚持以整体统一的观点,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当前组织工作的形势。首先,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的整体方面的成绩和作用,故而没能够很好地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工作始终坚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了理念的更新、重点的转移、机制的创新,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田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证。实践证明,党校工作也能出生产力,与经济工作一样,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也是大有作为的。其二,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局部存在的问题,未能很好地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我们当前的党校工作和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还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执政兴国的使命不相适应,部分基层党员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堪忧,部分党校教职工作风不实,党员、干部学习考核考察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党校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全局,我们切不可因为工作有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
其三,未能看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党校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未能很好地克服简单浮躁的思想。未能清楚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故而不能很好地坚持持久作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搞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存有急于求成,欲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看不到,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工作任务、重点、难点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紧密,认真研究党校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力效果不佳。其四,工作主动性有待增强,未能很好地克服消极观望的思想。判断形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当前,有少数党校教职工认为党校工作可有可无,主要是讲授政治理论,进行理论灌输就得了,没有必要多动脑筋,工作一味等上级和学校安排部署,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割离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因为没有局部的突破,就没有全局的突破。当前党校工作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待我们去摸索、去实践、去创新。离开主观能动性,党校工作就不会有大的作为。总之,我们因缺乏以整体统一的观点分析党校工作的形势,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态环境,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认不清方向,把握不住重点,决策不够科学,信心不足,做不好工作,打不开党校工作新局面。
四、科学对策
下一步,我校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和作为党委重要工作部门的优势,在活动中力求一个‚新‛字。继续解放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全区、全市、全县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本校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努力做到‚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五大作用‛(充分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这一主题,以‚推动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活动载体为抓手,突出党校特色和实践特色,齐心协力把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迎检作为当前党校工作的重中
之重来抓好抓紧,力争如期顺利通过自治区党校组织开展的评估验收。以此为契机,抓住抓好良机,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拓宽思路,进一步把党校校园建设好,配齐配全教学办公所需设施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党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承担起全县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的重任。
——切实提高主观能动性方面,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消除自身在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相符合的旧观念旧做法。
(一)班子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飞跃。
1、在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把握上要有新提高。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新的发展,做到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2、在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上要有新飞跃。即要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第一是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实现从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从孤立思维向联系思维、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从非矛盾向矛盾思维、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第二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第三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第四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发展上有新突破。要紧紧围绕实施‚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这一载体,坚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4、要在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必须把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坚决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种种体制机制上的羁绊,努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廉洁高效、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5、要在增强党性转变干部作风上有新成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增强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强化作风建设的有效性,保证作风建设长效性。
2009年对党校来说,是必须闯过的关口。闯过这一关,我们就能前进一大步,就能全面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否则,我们就会丧失已有的优势,造成历史性的被动。在工作中,要突出一个‚咬‛字,咬定目标不放松,顽强拼搏保发展;立足一个‚争‛字,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争部门支持、争资金;着眼一个‚逼‛字,逼出新思路、新办法、新招数;坚持一个‚干‛
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体现一个‚上‛字,上质量、上效益、上台阶、上水平。
2009年党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发展、渡难关、上水平。保发展,就是要保证党校各项工作继续发展,保证党校办学能力不断壮大增强,保证党校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什么道理也没有。
渡难关,就是要渡经费落实关和专职教师增调关,把党校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放到争取县委县政府真正重视和学校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上,加快形成从根本上解决党校生存问题和永续发展的新格局。就是要确保党校人人有事做,责任和任务指标人人担,讲团结,讲责任,讲发展,讲和谐。
上水平,就是要科学发展上水平,正确处理好与快、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促进当前党校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队党校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危机与解决自身深层次矛盾结合起来,坚决不搞低水平的修修补补,坚决防止管理松懈,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真正把解决党校生存与促进党校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突出解决一下三个急待解决的复杂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党校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党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二)切实提高认识——解决领导重视问题
党校既是‚学校‛,又是‚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的使命和任务。十六大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中央颁布了《干部培训条例》,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并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对干部培训和党校工作重要性,各级党委要提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党校工作,尤其要保障党校人、财、物和培训计划的落实,切莫‚抽象肯定,具体否定‛,‚会上重要,会后不要‛,‚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条条不到‛。
(三)体制创新——解决党校问题的根本之举
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而不能再仅靠‚人治‛办党校。一切要有规矩,按制度办事。
宏观上党校系统要纵向联动,彻底改变‚全国党校是一家,只有兄弟没有妈‛的一盘散沙局面。关键是要总结经验教训,依次确立条块结合的隶属关系。下级党校受上级党校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
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央省市县四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仅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
提升和扩大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地方办的职能,代表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行使对下辖党校的领导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职能。
中央党校要制定党校软硬件建设规范化具体化指标量化的刚性意见,制定发展规划,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
完善经费预算和拨付保障渠道,并负责监督检查落实。办学经费由财政全额解决;财政贫困的县党校,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投入困难大,可由央省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要成为工作制度。下级党校要与上级党校形成紧密的系统关系、条条关系,积极争取上级党校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上下级党校之间,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
上级党校应积极向同级党委反映所属党校的情况,当好参谋,出好主意,检查督促下级党委办党校的工作。
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改变‚事业单位‛性质,实行行政和事业双重性质管理。
建立党校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县级党校教师既可享受国民教育教师工资福利职称待遇,同时可享受组宣纪等部门公务员‚正(副)科×员‛的政治待遇。
(四)用足用活政策——现行体制下工作创新
1、抓督促检查,促进党校建设与时俱进
上级党委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在党校工作上的督查,要将干训任务、党校软硬件建设刚性化、规范化、目标量化,要对所辖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状况进行评比和总结交流,互相促进。
(1)督查党校经费是否安排到位。对贫困地区县级党校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央财政应根据需要设立立项渠道,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予以解决。
(2)督查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看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足够、待遇是否落实。
(3)督查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是否与时代发展同步,包括党校的信息化建设。
(4)督查用人机制。一是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选择理论素质高、党性强、尊重知识分子、热爱党校工作的年轻干部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建立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从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学骨干中选拨使用的制度;健全校委班子,校委委员应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学骨干。二是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给以政治待遇,作为后备干部培养,适时推荐到其他部门任职,也可挂职锻炼。三是把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党校任职。四是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招聘教师进行培养。五是分配向优秀骨干教师倾斜。
(5)资源整合。将公务员培训职能、宣传部的讲师团职能、组织部电教中心和农村远程教育职能整合到党校,组织部人事局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调学和监督管理,具体培训工作交由党校承办。
2、抓理念创新,树立党校培训权威
(1)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严肃整治干部培训不到课的问题,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2)县属干部培训证书应确定为只有县委党校颁发才有效力,只有经过县委党校考试考核考察合格,才能认证。党委要对党校明确授权,并督查党校履行职责,不得假以应付。
(3)干部选拔使用,必须归口先到党校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党委务必‚真正做到未经党校培训,组织人事部门不呈报、党委不讨论、不任用。‛
——正确处理好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五)有为有位——增强党校的内在动力
县级党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无职无权无为的思想,树立有为有位的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发展观;作为学校,办成‚阵地和熔炉‛;作为重要部门,办成参与党委决策的理论窗口
和咨询窗口。在积极争取外部条件的同时,把办好党校的立足点放在创造内部条件上。
创新培训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味。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与学员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
深化教学改革。遵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实施、学员管理、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实际,适应干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
转变办学理念,增强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被动办学向主动办学转变;从以培训为主向培训与服务并重转变;从半封闭培训方式向开放式办学转变;从以理论灌输为主向以知识能力培训为主转变。努力把县级党校办成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
拓展办学渠道。干训工作开放式运作的原则,联合办学将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县级党校走出困境、确保党校‚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上级党校、沿海地区党校和周边高校建立联系,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联合办学或异地教学。‚走出去‛、‚请进来‛,究竟是由组织部门直接运作还是由党校操作,县委应尽快给予慎重考虑确定下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尽快促成党校整体搬迁到××镇中这一件大事,确保年内能够搬得出,住得下,起作用,见效益,党满意,民放心。
第二篇:中共某县委党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以及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总结和充分运用前一阶段即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广泛而充分地征求教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找和他人提等方式,认真找准找全学校班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面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细心疏理,分门别类,冷静思考,深入分析,查找原因,依靠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依靠班子集体智慧和力量,依靠全体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力争做到切合实际,而又富有新颖。现将我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党校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校本届领导班子成员×名,一正×副,按照×××年县委有关“三定”文件规定,现已配齐配足三个领导职位。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平均任职时间×年5个月,专业结构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类,民族结构都是少数民族,文化层次都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专业职称方面有两人是讲师,另一个无职称。职业经历方面,仅有一人有乡镇党政机关工作经历,一人仅有党校工作经历,另一个有企业、党政机关工作经历。
二、党校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观方面问题
思想观念尚尚未真正转变,在思维方式上有待实现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待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孤立性、静态、非矛盾和物本性。第二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
第三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
第四是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二)客观方面问题。
目前党校面临的工作难度很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十六难”:
1.经费保障难
投入渠道狭窄“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可是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
创收难以为继过去创收如函授教育、门面房出租等,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水、电等费用。随着生源的枯竭和停办,县级党校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2.阵地建设难
教学基地是现代干部教育中开展现场教学的需要。它更注重学以致用和能力培养。目前,县级党校基本没建教学基地。
从办公教学场地看,党校甚或不如农村中小学。
3.设备更新难
一是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二是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4.资源整合难
随着主体班的减少和函授萎缩及停办,党校办学能力过剩,再加上无钱投入难以达标,从“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出发,搞了“培训资源整合”。但恰恰没有对功能相近的行政学校、讲师团、组织部电教中心、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进行整合。
从目前看,这种整合从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以及人、财、物等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讲,是一件好事,也有利于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有效领导。问题是:(1)党校的性质发生了改变。(2)培训对象不同,培训的理念规律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培训目标也大相径庭。党校培训重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党性锻炼,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而“培训中心”没有这个必要和功能。(3)隶属于不同部门的培训机构,上各有婆婆,硬整合在一起,如何运作,也是个待研究的问题,搞不好,整而不合,外合内离,依旧各弹各的调,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5.计划落实难党校的干部培训轮训,全国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要求,都由各级党委决定,弹性很大。党委主要领导重视,党校就有班办,不重视,就没班办。事实上,不少县每年安排的培训计划都在10期以上,但真正办的少,流产多。
6.培训调学难
现在不少干部并不想学习,学不学都能干,该提拔还是提拔,同时单位人手少,经费紧张,再加上县级党校条件太差,上级党校办班层次的下延,其它办学机构的抢办等,组织部调学存在一定困难。即使调学来了,也未必坐下来受训。
7.主导办班难
党校办学,如何办,主导权应在党校。但现实是,干训计划组织部门拿,公务员培训计划人事部门拿,各班教学计划主办单位拿,讲什么,怎么讲,多由主办单位说了算。即使安排党校上1-2课,根本体现不了“主体班”。党校无法制止多头办班现象,也不能主导授课内容和管理,只是听令行事。
8.教改推进难
主体班次少,办学缺乏主导权。有些部门把办班当作创收手段或是旅游、福利手段,要的是形式。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甚至转变为培训场地提供者而已,从根本上弱化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教师无心钻研业务,也无意探索教改。
9.队伍建设难
(1)知识结构倒挂。面对着多元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学校有专职教员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很少接受培训,能上主体班课的更少。(2)年龄结构急需改善。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在县级党校尤为明显。(3)教师进出难。现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党校教师基本出不去,致使党校教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党校成了养老的地方”。想补充新人,受编制等限制,想来的来不了,想走的走不了。(4)人员比例不合理。目前县级党校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偏高,前后人员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教师与后勤人员的矛盾。
10.知识更新难
党校教师既没有机会走出去考察实践,接受新鲜血液,又没有机会到上级党校高校充电,即使有,多半也只是一两个星期的短期培训,难于快速实现知识更新。
11.提高培训效果难
党校教师知识老化、思想僵化,又没机会更新知识,再加上党校教学手段、设备落后,怎么能提高培训效果呢?赶鸭子上轿也得上呀,“党校教师听党话,党叫讲啥就讲啥,现买现卖走过场,哪还顾及好与差”!诙谐的话语流露出党校和教师的处境尴尬和无奈。
12.工作协调难
国民教育学校实行条块管理,工作比较单一,有关政策从上到下统一,并有组织、有人员专门检查落实,党校干训工作“虚、软”,培训人员涉及到各个单位、部门,党校要跟众多单位、部门及各个方面的领导打交道。很多问题上级又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仅靠面子去争取,去协调,处处求人,可以想象,该有多难!
13.政策落实难
党校从上到下基本上各自为政,有关党校的具体政策不多且原则、空泛,难以落实。特别是县级党校无职无权无钱,仅靠党校去协调解决,很难奏效。党校的地位说起来重要,操作起来次要,有关政策又少组织出面督办,检查落实,很多就只能是写在纸上了。
14.科研工作难
党校教师水平有限,能看到的材料有限,考察调研机会有限,没有一个好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系统内也没形成一个良好氛围,再加上现在论文发表难,所以县级党校的科研工作也非常难。不少教师为了评职称,拼命写几篇,花钱找关系发表。一旦晋职过后,就没有科研干劲了。
15.教师权益保护难党校现行管理体制经常会出现两难境地。国家有关学校、教师的政策、待遇主要是教育部门在办理;党校从上至下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来争取、研究解决教师权益问题。国民教育教师在政治、经济、生活、社会地位上有人关心、过问,政策有人具体落实,逢年过节有领导慰问看望,有政府表彰奖励,有专项基金进行教育培养;党校教师被打入了另册,成了教师中的“弱势群体”,“四不象”——说你是教师,又没享受教师的相关待遇;不是公务员,也享受不到公务员的权益;落实相关待遇也只是“参照”,打“擦边球”,好象是别人的恩赐,党校人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低人一等似的。似乎党校就会给自己争待遇。
16.业务指导难
尽管《条例》、《决定》都明确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业务指导”,但在具体工作中,上级党校既不掌握县级党校的人权、财权,又不掌管党校的专项经费,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基本没有业务往来,没有指导,也无法指导。县级党校常年见不到上级党校文件,也未见开过会,研究过党校工作。
党校面临的上述种种困难和问题,客观地说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有的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是党校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是党校自身解决不好的问题,有的问题性质不同其解决办法应有所不同,有的问题的层次性不同其解决的层次性应有所不同,有的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其解决的综合性应有所不同,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当前危及党校生存和阻碍党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校队伍特别是教师队建设滞后发展。有的学校班子成员年龄偏大,身体久佳,组织协调能力不力;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研人员与非教研人员比例不合理,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能力水平有限。我校现有在编在职人员×人,其中行政领导×人,行政管理人员×人,专职教师×人。在专职教师中,职称结构中级×人,初级×人。根据自治区组织部、自治区党校《关于开展县级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县级党校在职教师队伍规模专职教师要占职工总人数的×%以上;在学历结构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以上;在职称结构上,高、中级职称比例不低于×%。依据这一要求,我校专职教师应达到×人以上,其中中级职称应达到×人以上。而目前我校仅有×名专职教师情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仅依靠我校现有的在编教师,难以承担全县的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任务。教研人员自主科研能力不高,科研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2、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简陋。我校的办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校园总面积,校园建筑面积均少于县级党校达标办学水平达标评估标准。没有象样的综合办公楼、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学员公寓、一般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图书藏量少。即使是已有的校园建筑面积,也是危房面积多,已经不能够使用,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党校事业的发展。
2、办公教学电脑数量不足,目前学校占地面积和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目前我校校园面积仅×亩多,教学用房×平方米、办公室×平方米、财会室×平方米、图书室×平方米,总共×平方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电脑网络设备室、电教设备室、档案室与教室和办公室拥挤混为一体,教学、备课、办公以及其他业务相互影响工作。多年来,该校努力开办各种培训班,为培养党员干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也制约着办班的数量和质量,这对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提高农民致富技术等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我校缺少学员宿舍及饭堂,学员到校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学校无法安排食宿,只能化整为零到多家宾馆食宿,既不方便管理,增加学员费用,也影响学习效果。亟待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培训效率提高,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上级对县级党校办学条件的要求。
3、党校经费保障问题突出经费投入不足。我校的办公经费、各类培训班的培训经费以及师资培训经费等都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没有将培训经费划款到党校帐户,致使我校在办主体班的过程中,教师培训费、教学资料费倒贴×元,更不用说水电费、授课教师的课酬了。由于经费不到位,致使培训工作开展较缓慢。清华教学扶贫网站和中央党校c级站等两个远程教育网站因缺乏维护经费而不能正常运转,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科研经费缺乏。
4、赋予县级党校具有协调、整合培训资源、指导和检查评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职能还无法落到实处。
资源整合还不够到位,特别是赋予县级党校具有协调、整合培训资源、指导和检查评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职能还无法落到实处。主要是一些部门不够重视教改工作,认为这是县委党校自己的事情,不配合,使得各部门培训各自为战,横向联系不紧密。方方面面的关系尚未理顺。
三、自我剖析与检查
(一)客观因素:主要有性质定位模糊,政策分割,工作任务和财政投入不足,保障体制不健全,历史包袱重,对外交流和开放力度不大。
1.领导重视党校还不够全面到位
党委办党校是我党的光荣传统,理应受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领导重视,党校就红红火火,反之就冷冷清清。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领导主要精力都放在中心工作上了,无暇顾及党校“软”工作;党校工作业务性强、规律性强,领导重视也未必能重视到点子上。钱的问题,党委管党校不管钱,政府管钱不管党校,这就增加了党校投入的复杂性艰巨性。人的问题,也不能按照《决定》标准选人用人:在干部力量配备上,没有把党校看成是组、纪、宣这样的党委重要部门,甚至不如一般部门。党校教师享受不到组宣纪工作人员的“正科(副科)×员”的政治待遇。党校作为干训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县里使用干部理应听取党校意见建议,但实际上党校既无发言权,也无建议权。主要领导到党校开会调研、指导工作,给学员做报告,研究解决问题尚未形成制度并得以有效实施;党校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甚至干训工作都不能按计划进行。
2.部门不支持组织部门办班计划不落实,带头把班拉走或安排给其它部门,财政部门不能按照《决定》要求保证经费落实,还将代收代缴的函授收入视为党校收入进行调控实为克扣;教育部门认为党校函授动了它的“奶酪”,社会上认为党校无事做,可有可无,包括在印制电话薄,也是将党校放在“另册”而不放在党委部门,社会地位远不如一般单位,3.根源是机制不健全
党校纵向的管理网络没有建设好。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上级的管理和关怀。省市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领导关系,名为“业务指导”,实为“喝喝酒”。由于无具体的指导内容、程序,既无指导也无帮助更无管理。
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不健全,兼职校长的责任不明确;下级党校如何办,办的如何,也没有规范性意见和监督检查落实机制;考核,只听党委回报,不到党校翻查材料。培训市场化概念提出,等于把党校视为一般培训机构,削弱了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的地位。
领导不重视,部门不支持,必然导致党校难作为,党校“难作为”又必然导致领导和部门对党校有“看法”,恶性循环,这就是党校边缘化的原因,而其根源又产生于机制不健全。
(二)主观因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不够,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的办法不多,抓落实力度不够,工作要求、管理不严,标准不高,模范带动能力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少数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等。
第一是思维方式仍停留在片面、孤立、静态、非矛盾和物本的层面上,尚未真正转向全面的、联系、动态、矛盾和人本性的层面上。存在决定意识,党校校园因长期无专项基建资金投入,显得极为简陋,党校所需工作经费无财政预算核拨予以保障,日常运转日趋艰难,由于缺乏经费,无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全员培训特别是教师培训,党校队伍特别是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不明显,导致党校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于提高,进而影响了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与效果。也是由于缺乏经费,党校不得不靠对外场地出租获得微薄的租金收入来艰难维持日常工作运转,同时也在忍受噪音和校园难于统一管理等不利影响。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日子难过和工作难做的畏难情绪,看到左邻右舍都在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原来比上不足,比下还可以,但目前自身发展慢了,全市各县区党校发展上去了,都赶到我们前面了,现在比下也比不了,客观现实让班子开拓意识难于增强。全校上下都为经费而发愁,开展什么工作都要考虑有没有经费,否则,一切都寸步难行。大家的精力和焦点都集中在经费上,本来应该是经费因工作开展所需而发生拨付,现在却倒过来成了党校教育科研等工作围着经费转。经费无着落,党校各项工作便无法运转。党校本身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不是盈利机构,也无任何收费项目,所需经费均有财政预算予以全额核拨。假如财政还不解决好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党校面临“关门”这一生存问题更为突出而紧迫。避开经费问题而高谈党校生存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脱离实际,或者眼睛仅盯着经费等经费落实而无所作为的想法和做法,这两者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第二是思维具有机械性色彩明显,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
第三是思维具有较强的务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
第四是思维具有保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第五是判断工作形势缺乏应有的整体统一性
作为理性党校人,未能始终坚持以整体统一的观点,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当前组织工作的形势。首先,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的整体方面的成绩和作用,故而没能够很好地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工作始终坚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了理念的更新、重点的转移、机制的创新,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田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证。实践证明,党校工作也能出生产力,与经济工作一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是大有作为的。其二,没有充分看到党校工作局部存在的问题,未能很好地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我们当前的党校工作和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还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执政兴国的使命不相适应,部分基层党员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堪忧,部分党校教职工作风不实,党员、干部学习考核考察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党校工作的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全局,我们切不可因为工作有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
其三,未能看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党校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未能很好地克服简单浮躁的思想。未能清楚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故而不能很好地坚持持久作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搞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存有急于求成,欲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看不到,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工作任务、重点、难点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紧密,认真研究党校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力效果不佳。其四,工作主动性有待增强,未能很好地克服消极观望的思想。判断形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当前,有少数党校教职工认为党校工作可有可无,主要是讲授政治理论,进行理论灌输就得了,没有必要多动脑筋,工作一味等上级和学校安排部署,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割离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因为没有局部的突破,就没有全局的突破。当前党校工作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待我们去摸索、去实践、去创新。离开主观能动性,党校工作就不会有大的作为。总之,我们因缺乏以整体统一的观点分析党校工作的形势,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态环境,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认不清方向,把握不住重点,决策不够科学,信心不足,做不好工作,打不开党校工作新局面。
四、科学对策
下一步,我校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和作为党委重要工作部门的优势,在活动中力求一个“新”字。继续解放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全区、全市、全县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本校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努力做到“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五大作用”(充分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这一主题,以“推动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活动载体为抓手,突出党校特色和实践特色,齐心协力把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迎检作为当前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紧,力争如期顺利通过自治区党校组织开展的评估验收。以此为契机,抓住抓好良机,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拓宽思路,进一步把党校校园建设好,配齐配全教学办公所需设施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党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承担起全县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的重任。
——切实提高主观能动性方面,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消除自身在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相符合的旧观念旧做法。
(一)班子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飞跃。
1、在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把握上要有新提高。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新的发展,做到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2、在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上要有新飞跃。即要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第一是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实现从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从孤立思维向联系思维、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从非矛盾向矛盾思维、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第二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辩证法。第三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务实性。第四是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创新性,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发展上有新突破。要紧紧围绕实施“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这一载体,坚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4、要在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必须把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坚决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种种体制机制上的羁绊,努力在构建充满活力、廉洁高效、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5、要在增强党性转变干部作风上有新成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增强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强化作风建设的有效性,保证作风建设长效性。
2009年对党校来说,是必须闯过的关口。闯过这一关,我们就能前进一大步,就能全面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否则,我们就会丧失已有的优势,造成历史性的被动。在工作中,要突出一个“咬”字,咬定目标不放松,顽强拼搏保发展;立足一个“争”字,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争部门支持、争资金;着眼一个“逼”字,逼出新思路、新办法、新招数;坚持一个“干”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体现一个“上”字,上质量、上效益、上台阶、上水平。
2009年党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发展、渡难关、上水平。保发展,就是要保证党校各项工作继续发展,保证党校办学能力不断壮大增强,保证党校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什么道理也没有。
渡难关,就是要渡经费落实关和专职教师增调关,把党校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放到争取县委县政府真正重视和学校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上,加快形成从根本上解决党校生存问题和永续发展的新格局。就是要确保党校人人有事做,责任和任务指标人人担,讲团结,讲责任,讲发展,讲和谐。
上水平,就是要科学发展上水平,正确处理好与快、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促进当前党校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队党校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危机与解决自身深层次矛盾结合起来,坚决不搞低水平的修修补补,坚决防止管理松懈,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真正把解决党校生存与促进党校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突出解决一下三个急待解决的复杂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党校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党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二)切实提高认识——解决领导重视问题
党校既是“学校”,又是“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的使命和任务。十六大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中央颁布了《干部培训条例》,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并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对干部培训和党校工作重要性,各级党委要提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党校工作,尤其要保障党校人、财、物和培训计划的落实,切莫“抽象肯定,具体否定”,“会上重要,会后不要”,“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条条不到”。
(三)体制创新——解决党校问题的根本之举
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而不能再仅靠“人治”办党校。一切要有规矩,按制度办事。
宏观上党校系统要纵向联动,彻底改变“全国党校是一家,只有兄弟没有妈”的一盘散沙局面。关键是要总结经验教训,依次确立条块结合的隶属关系。下级党校受上级党校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
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央省市县四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仅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
提升和扩大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地方办的职能,代表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行使对下辖党校的领导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职能。
中央党校要制定党校软硬件建设规范化具体化指标量化的刚性意见,制定发展规划,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
完善经费预算和拨付保障渠道,并负责监督检查落实。办学经费由财政全额解决;财政贫困的县党校,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投入困难大,可由央省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
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要成为工作制度。下级党校要与上级党校形成紧密的系统关系、条条关系,积极争取上级党校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上下级党校之间,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
上级党校应积极向同级党委反映所属党校的情况,当好参谋,出好主意,检查督促下级党委办党校的工作。
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改变“事业单位”性质,实行行政和事业双重性质管理。
建立党校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县级党校教师既可享受国民教育教师工资福利职称待遇,同时可享受组宣纪等部门公务员“正(副)科×员”的政治待遇。
(四)用足用活政策——现行体制下工作创新
1、抓督促检查,促进党校建设与时俱进
上级党委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在党校工作上的督查,要将干训任务、党校软硬件建设刚性化、规范化、目标量化,要对所辖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状况进行评比和总结交流,互相促进。
(1)督查党校经费是否安排到位。对贫困地区县级党校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央财政应根据需要设立立项渠道,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予以解决。
(2)督查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看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足够、待遇是否落实。
(3)督查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是否与时代发展同步,包括党校的信息化建设。
(4)督查用人机制。一是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选择理论素质高、党性强、尊重知识分子、热爱党校工作的年轻干部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建立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从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学骨干中选拨使用的制度;健全校委班子,校委委员应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学骨干。二是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给以政治待遇,作为后备干部培养,适时推荐到其他部门任职,也可挂职锻炼。三是把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党校任职。四是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招聘教师进行培养。五是分配向优秀骨干教师倾斜。(5)资源整合。将公务员培训职能、宣传部的讲师团职能、组织部电教中心和农村远程教育职能整合到党校,组织部人事局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调学和监督管理,具体培训工作交由党校承办。
2、抓理念创新,树立党校培训权威
(1)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严肃整治干部培训不到课的问题,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2)县属干部培训证书应确定为只有县委党校颁发才有效力,只有经过县委党校考试考核考察合格,才能认证。党委要对党校明确授权,并督查党校履行职责,不得假以应付。
(3)干部选拔使用,必须归口先到党校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党委务必“真正做到未经党校培训,组织人事部门不呈报、党委不讨论、不任用。”
——正确处理好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五)有为有位——增强党校的内在动力
县级党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无职无权无为的思想,树立有为有位的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发展观;作为学校,办成“阵地和熔炉”;作为重要部门,办成参与党委决策的理论窗口和咨询窗口。在积极争取外部条件的同时,把办好党校的立足点放在创造内部条件上。
创新培训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味。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与学员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
深化教学改革。遵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实施、学员管理、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实际,适应干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
转变办学理念,增强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被动办学向主动办学转变;从以培训为主向培训与服务并重转变;从半封闭培训方式向开放式办学转变;从以理论灌输为主向以知识能力培训为主转变。努力把县级党校办成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
拓展办学渠道。干训工作开放式运作的原则,联合办学将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县级党校走出困境、确保党校“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上级党校、沿海地区党校和周边高校建立联系,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联合办学或异地教学。“走出去”、“请进来”,究竟是由组织部门直接运作还是由党校操作,县委应尽快给予慎重考虑确定下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尽快促成党校整体搬迁到××镇中这一件大事,确保年内能够搬得出,住得下,起作用,见效益,党满意,民放心。
第三篇:中共汝城县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汝城县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评 议 稿)
(2009年6月10日)
根据郴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09年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统一安排,汝城县委常委会领导班子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分析检查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和思想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班子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结合县情,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8,全县实现GDP225018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597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992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65万元。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2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2.96亿元。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6家,矿业、水电、冶炼、化工、建材、旅游等新型工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水电产业突飞猛进,全县已建在建水电站装机达34.62万千瓦(含沙田电厂),居全省县级之冠,被列为全国中级电气化县和以电代燃试点县。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福泉山庄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民营经济增势强劲,全县 11家年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中10家是民营企业。
2、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年均分别增长25.9%、51.4%。大力实施“园区兴工、工业兴县”发展战略,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三星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上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7个,形成了以矿产精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的工贸型产业园区。
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启动了行政中心南移和新区建设工程,建成区面积达4.73平方公里。近几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424万元,新建和维修贫困村公路703.6公里,完成水利设施652处、人畜饮水工程127处,架设和改造高低压线路192.7千米,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举全县之力推进交通建设,全县23个乡镇均修通了水泥(油)路、67.6%的行政村开通了水泥路,106国道县城至广东桥扩改工程年底可建成通车,厦蓉高速、岳汝高速2012年可通车,汝城将成为湘粤赣边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4、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9.5平方米和21平方米,群众购买力明显增强。此外,全县人口计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计生工作连续17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科技进步贡
献率达50%,高考成绩连续四年排全市前列,县城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全民健身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5、党的建设明显加强。结合县乡换届选举,着力调优配强县直机关和乡镇领导班子,各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委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更新了思想观念,提升了工作能力,特别是通过回顾总结这些年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程,我们得到了许多启示,并在几个重要方面形成了共识: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汝城的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发展路子、发展理念、发展举措、发展目标和要求不动摇,坚持以发展为大、发展为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动摇,千方百计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汝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些年来,我们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和谐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统筹协调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这几年,汝城在加快发展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统筹了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了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今后,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既不能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又不能为治穷致富破坏生态环境,保持汝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
第四,必须坚持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大力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汝城跨越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县委清醒认识到,虽然近几年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解放思想羁绊重重,难有大发展。一是让利生财问题。现在是一个合作互利多赢的时代,而我们恰恰缺少一种“你发财我发展”的心态和意识,精明不开明、硬气不大气。比如,在招商引资政策优惠上,重眼前、轻长远,计较小利、不算大账,除了一点资源再拿不出能吸引人家的东西。二是借钱生财问题。在如何对待适度负债搞建设的问题上过于谨慎,怕担风险,以致于错失了去年底以来的信贷“井喷”黄金期。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几乎完成了2009年全年的信贷投放任务,而我们仅到位几千万,甚至不如安仁和桂东。三是以财生财问题。在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大部分的矿产企业老板小富即安,不愿拿出更多的钱来进行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升级,仍然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生产经营上,在金融危机面前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全民创业的热情也不高,至4月底,全县存款余额为33.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39个百分点,投资需求不旺。四是聚人生财问题。东莞全市户籍人口仅170多万,常住人口700多万,城镇化率达86.39%,他的人气和财气来自消费人群、就业人群和投资人群。我县总人口37.5万,县城现有人口近4万,占全县人口的10.67%,低于资兴的30%、桂东20%。五是大气生财问题。突出体现在县城的建设上规划起点不高,增加了今后的发展成本。比如,环境西路南延工程,作为县城的一条主干道,路幅才24米,还未竣工即已经落后了。106国道城区段按交通要道标准设计,眼前确实可以减少投入,如不及时调整,几年后将给城市建设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难有大突破。一是在发展质量上有差距。我县水电、林业、旅游等产业有很大发展,但还不足以支撑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财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矿产,财政增长对矿产业的依赖很高。前几年财政收入能有较快增长,主要依赖于矿产品价格上扬,现在,因金融危机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对我县的财政收入产生了致命影响。同时,从经济结构上看,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化方面,有牌子但叫不响;新型工业化方面,现代支柱企业少。二是在基础设施上有差距。交通建设滞后:全县310个行政村(含大坪林场九龙村),仍有114个未通水泥(油)路,出境通道不畅问题在未来二、三年内仍将困局难解。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至今仍有45自然村没有通电、189村没有通有线电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园区配套设施不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仍停留在 “五通一平”的初起阶段,标准厂房建设刚起步,金融、物流、仓储等跟不上园区发展的需要。三是在环境优化上有差距。少数部门存在只讲部门权力、不尽部门义务,只讲部门利益、不顾发展大局,变着法子“索、拿、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存在着“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外商打成内伤”的现象,使得很多项目引不进、留不住、发不起。对此,企业老板、离退休老同志意见很大。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以土地强揽工程等现象在时有发生。
(三)干部管理偏之于软,难有大作为。一是作风务实不够。工作中存在着安排布置多、督促检查少,领导挂名多、实际到位少的倾向。部分干部贪图安逸,精力不集中,作风飘浮,特别是抓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不够扎实到位。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看股票等行为屡查不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个别地
方还比较突出。二是责任担当不够。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利的事争着做,没利的事推三阻四。有些部门 “怕”字当头,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工作上生搬硬套,死守原则,在先行先试方面无所做为。三是激励约束不够。在干部使用上,用人不公、导向不明的问题仍然存在,挫伤了大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处理不够到位、及时,致使一些干部甚至是科局长迷失了方向,犯下了错误。
(四)群众生活改善不够,难有大提高。在民生投入上有差距,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还不健全,社会救助标准还不高,尤其是对特困家庭、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还不够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还不够广。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卫生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医技人员流失较为严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一些地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贫乏。
县委认为,上述存在的问题既有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差,底子薄,许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主观原因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思想观念有不解放的地方。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还比较低,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高,在头脑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重快轻好、重城轻乡、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的现象,影响和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工作指导有不科学的地方。对如何推进科学发展,在理念、模式、路径和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透彻,不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研究问题,谋划工作,指导基层。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运用得不够多,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情、想问题,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群众力量的凝聚、突出问题的解决,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三是体制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尚不健全,决策评估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完善,专家参与决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的一些发展规划,有的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动,有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能力作风有不适应的地方。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的能力不够强,办法不够多,措施不够有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不很强。在作风上,一些定下来的事情,特别是需要各方协作完成的工作,有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的现象,致使落实不力,效果不明;少数干部廉政意识不强,自律能力较差,违法乱纪现象每年都有发生。
三、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立足汝城的实际,往后看,历届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汝城事业的进步上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往前看,希望很大、潜力很大,困难很大、压力也很大。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与发达地区渐行渐远,与周边县市区渐行渐快的双重挤压,边缘化的危险还在加剧。有人讲:“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在当前群雄并起,危机四伏,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下,我希望我们的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树立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牢履冰临渊的危机感,唤起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增强慢进即退的紧迫感,把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把加快发展的目标渗透到每个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从而使大家都以汝城的发展为己任,努力开展汝城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承接产业,在推进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把承接产业转移做为推进新型工作化的第一抓手,认真研究珠三角产业链整体转移和“抱团转移现象,用好用活动34条先行先试政策,尽快形成以开发区为平台、以加工贸易经济为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整合矿产、水电、旅游、林业等资源优势,以资源引资金、以资源促项目、以资源换技术,大力引进资源精深加工的战略投资者和大企业、大项目,着力培育壮大有色金属深加工、能源建材、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力度最大、优势最强、平台最好、机制最活”的要求,整合提升汝城经济开发区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加速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向园区集中,尽快建好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条件。要大胆先行先试,用好用活34条政策,着力破除阻碍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洼地。
(二)强化城乡统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抓好30个新农村示范村、1个示范乡和2条示范带的创建工作,带动和促进全县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安定。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粮油、蔬菜、竹木、水果、畜牧水产五大农业产业,重点扶持1至2家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建立面向粤港澳高山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集散地。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实施第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确保201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大“三农”改革力度,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三农”活力。
(三)强化规划先行,在推进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尊重规划、服从规划、规划先行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和“龙头”作用,推进城市建设新突破。立足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呈十字架贯穿汝城及县城“三面环山、四水交汇”的自然条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规划建设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县城。当前,重点是要尽快启动汝城大道、爱莲大道、爱莲广场、爱莲购物中心、龙腾国际酒店、城市一期防洪工程、106国道城区段、云头路、专业市场、城南住宅小区等“城市建设10大工程”,成立指挥部,分别组建由县级领导牵头的工作机构,每月一调度,全力以赴推进,力争用3至5时间使县城整体品位有大的提升。
(四)强化打造品牌,在推进旅游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地热资源等为依托,加强旅游品牌产品、品牌项目、品牌线路的规划,强力打造理学、神农、祠堂、民俗、红色、生态、地热等九个方面的旅游品牌,推动
汝城旅游发展上水平、上台阶。通过启动一批大型核心旅游项目,走出一条旅游开发大提质、旅游品质大提高、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把汝城打造成中国理学名城、休闲养生胜地。当前,重点是跟踪落实长沙远大空调首期投资1亿元的远大温泉水庄项目,确保项目在下半年动工兴建,并建成华南地区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疗养度假温泉;着力抓好九龙江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申报工作;同时,要大力挖掘理学文化,叫响“理学发源地”品牌,打造独一无二的理学之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年均造林6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的目标,争取3至5年将林业生产力回升到正常水平,8至10年恢复汝城良好生态。
(五)强化改善民生,在推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解决民生问题,是执政为民之要。爱民要有真感情、为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实效,人民才会拥护我们。群众在我们心里的份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份量就有多重。有人讲,群众至少有四最:最可亲、最可敬、最可怜、最可畏,既然最可亲就当主动联系群众,最可敬就当自觉尊重群众,最可怜就当真情关心群众,最可畏就当诚心依靠群众。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向基层、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动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各项工作,确保到2010年实现100%的行政村能水泥(油)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培训指导,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新一轮发展。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扩大参加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疏导化解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六)强化制度创新,在推进班子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优良环境。要充分发扬发民主一,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努力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同时要合舟共济,大厦非一木所撑,大业靠众人共举。无数事实证明,内耗是地狱,合作是天堂。我们要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和谐。大家一起共事既是机遇也是缘份,“肩上百斤不算沉,心头四两重千斤”。要充分客观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不要总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好话讲在背后,丑话说在前头。要学会容人,容人即容已。处世让一点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二要改进作风,努力创造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空谈误事,实干兴业。作风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我们要树立政府权威,强化执行力,消除肠梗阻,坚持戒软、戒空、戒懒,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同时,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勇于负责,关于负责是一种精神,一是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更是领导干部人生的一种升华。三要公正用人,努力打造知人善任的良好平台。要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要用那些政治坚定、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不负责任、投机钻营的干部,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得到重用,让讲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的人没有市场
第四篇: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
分析检查报告
一、分析检查内容
1、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突出质量、和谐发展、结构、效益和特色上做文章,真正使我校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激励机制?
3、如何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分析检查情况
1、时间:调研于10月12日—11月15日期间进行。
2、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
3、调研方式: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探讨交流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尤其是能够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不足;学科带头人偏少,在全区甚至全市有影响的名师较少。
3、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执行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前后连贯。
4、学校管理有待加强。学校部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四、问题成因
1、观念意识。对教学质量的理解与判断,对教育形势、学校发展了解不够全面深刻所造成。有些教师对育人观有一定的偏差。
2、客观条件。如师资水平、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等等,都是学校单方面力所不能及的。
3、经验积累。学校整体管理、后勤管理、师生工作学习制度与行为评价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
4、制度机制。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五、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景小党支部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我校提出以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组织和落实各项学习活动和整改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和谐校园建设的专项检查整改工作。
一、统一认识,组织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的检查整改工作,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分管责任。
1、统一认识。为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景小党支部及学校及时召开教职工动员大会,传达和组织好上级行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文件精神,明确了创建和谐校园的调研工作目标和任务,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还充分利用标语、标语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调研氛围。
2、组织到位。自学校确立了和谐校园建设的调研课题以后,分管德育、教学、总务三大部门的副校长紧跟着也确立了自己的调研课题子课题,分别是《当今小学生德育意识缺失的调查分析与解决方法》、《优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如何提高学校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三大子课题在三位副校长的领导组织下,已全面开展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教研组开展好各项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各支部努力创新学习形式,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调研过程的意见收集和反馈,落实好各个阶段的整改任务。
二、创新形式,深入调研。
为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我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掌握和整理好第一手材料,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1、组织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了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关系,提高广大教工参与调研活动的积极性。
2、全面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对我校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扫面,让调研工作做好有的放矢,稳步推进。
3、落实好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对和谐校园建设情况的意见和看法,对学生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高度重视。
4、举行和谐校园专题研讨会,分析我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明确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找出和谐校园建设的突破点,确立和谐校园建设的整改措施。
三、总结经验,推广做法。
(一)落实依法治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常川学校是一所为适应巉口教育发展需要。办学多年来,学校在教育局和学区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宪法,学校一切工作坚持做到“以法治校,依章治校”,在大事小事上都依法依规,处处以法为行为准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公开化、合法化。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成立了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班子,设立了教导处、团支部、少先队部、总务处,完善了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
2、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教职工代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
3、严谨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财务计划和财务决算方面的制度,七次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工资管理制度,资金结算管理制度,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学校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了财务、会计和财产管理制度,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学校在管理好资金的同时,还管好了资产。设置资产账卡,防止因财、物管理不善造成浪费、破损、丢失,努力克服管理中重财轻物的倾向。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财账簿,按照会计法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建设登记建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及编制各种财会报表,做到财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物相符,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学校还加强财务管理的民主监督,民主理财,账务公开,定期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账目,并按照有关规定,长期保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定期向办学行政机关报送财务报表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二)坚持质量立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
1、树立创新服务意识,锻造一流领导集体。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领导干部是关键。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我校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上走在全体教师的前面,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各部门的行政工作,真正实践“执政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首先,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带动全体教职工,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尊重教师,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淡化权力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其次,每一位班子成员要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做到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在各项工作中为教师做出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人、凝聚人,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使之内化为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前进动力。同时班子成员也要相互尊重,以诚相见,各尽其职,合作互助,维护班子内部的和谐团结。第三,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要做到以理为先,以身立范,以德育德,以廉带勤,以品格取信教师,充分发挥领导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情感、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2、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们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责任心强、深受社会、同行肯定和家长欢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以“八荣、八耻”和“对教师的四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公约规范。在教师中开展“树教育新风,塑教师形象”活动,内强育人素质,外树师德形象。开展“十佳班主任”评选,树高尚师德榜样,立模范教师形象,使学校教师得到社会群众的高度评价。学校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方面,学校狠抓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做
到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年每人订阅一本以上教育教学杂志,每半学期检查一次学习笔记。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走名师强校之路。学校制定《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教学能手”评比和“三课比赛”(说课、上课、评课比赛)以及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等,使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还通过继续教育、派教学骨干到省内外考察学习、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的科研研讨会等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教科研能力,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此外,学校还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提出“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口号,通过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建立教育、教学工作“师徒制”,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验收课和优质课等课堂教学交流,组织青年教师解题能力比赛、编题能力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提升了专业素质。
3、完善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我校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即通过营造“处处是德育环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时时有德育机遇”的氛围,实现“不拘一格育人”的目标。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模式推行、德育学科渗透和德育科研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德育网络建设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议,定期开会、协商。家长学校每年授课2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与能力。级组分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一学年对学生进行普访,并经常进行电话家访。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政教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教处——年级——班级的层级管理系统。在德育队伍建设中,以班主任为核心,协同科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组成全员育人格局。学校还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层次分明的主题教育,如: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安全法纪专项教育,“手拉手”扶贫助学活动等。
4、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创一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力。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学校加大力度落实新课程改革实验,大力开展课堂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先后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实验教师教研常规制度、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检查评估制度、激励制度,使实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落实。落实教师参加培训,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同时,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构建具三大教学模式:语文的“创设情境——自主感悟——探究创新”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数学的尝试实践——启发理解——归纳运用的发展型教学模式;英语的活动教学模式。
5、完善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我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后勤服务的质量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成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后勤工作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1)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陈桂霞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制定了《食堂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厨工守则》等制度,严把食物质量关,提高食堂配套设备、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2)加强卫生教育建设。学校不但完善了卫生室的宣传,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完善补充药物备置外,还十分重视学校卫生教育工作。每学期开设《卫生
与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还每周利用广播和黑板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常见病的宣传、防治工作。(3)加强校产管理。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做地校产校具的统计清查工作。制定好教室、办公室财产登记手续。把节约放在工作管理首位,修旧利废,坚持合理开支。组织维修专管小组,及时安装和维护学校的电化设备,为教学服务竭尽全力,每年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资金。
(三)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和谐校园建设的窗口。
建设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学校内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为此,我校首先整顿学风,严谨教风,形成良好校风。通过对广大同学进行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学生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大力开展校园“学习之行”、“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建立文明监督岗,树正气,压歪风,使学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在教师中通过一批青年教师的典型带动,以及开展各项业务竞赛活动,树立严谨科学的教风,形成了“文明、乐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其次,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大搞校园绿化活动,扩大校园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积极开展“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等活动,师生共同努力,净化、绿化、美化我们的学校。
四、收集意见,重视整改。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意见的收集和整理,坚持边调研边整改,努力做到整改要有针对性,重视整改的实效性。我们把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整理如下:
(一)校园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尽管在创建一级学校的进程中,学校已经通过加大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硬件设备设施,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的后备工程还没有跟上,教室周边的绿化环境、美化、亮化工程还要加紧建设步伐。学校的校园警示语也还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读书名言警句为主,与“修身、立志、笃学、强体”等八字校训相关的其他警示语和教育名言还没有涉及到。
在下一阶段,学校将围绕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对照“绿色学校”的评价标准,逐一进行整改,从而使学校整体布局和微观细节更加科学合理,使学校真正成为花园式学校。
(二)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受网络媒体、社会不良风气以及独生子和单亲家庭等多方面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薄弱,学校与家庭教育未能完全达成一致共识,“5+2=0”的教育怪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学生的敬师爱师观念,感恩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极个别学生出现道德认识模糊,道德判断错位的现象,缺乏羞耻心和廉耻感。
在下一阶段,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德育工作的调研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并对特殊个案进行跟踪研究,积极走好家长思想工作,取得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共识。同时,也要加大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调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创优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陶冶人;凝聚校园精神,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
搭建活动平台,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塑造人,强化制度建设,以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从而促进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仍需继续强化。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严抓严管,我校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严重性,都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基本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是,个别年轻的新老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面对一些突发教学事件和相对棘手的问题学生时,往往未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无意中造成了体罚;又或是操作方法不当,不知不觉造成了变相体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组织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对年轻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培训力度,组织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会,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确保一个都不落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以发展创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努力争当新会区小学教育的排头兵,把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开创常川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目前,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了分析检查阶段。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中,我院领导班子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委宣传部下发的有关材料,不断提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认识,不断提高科学发展对高校建设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现根据要求,将我院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党中央在全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较之过去更加复杂多变。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使经济全球化向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这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考验。
国内背景: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使广大百姓同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如何解决发展过程的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和经济建设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党面临的问题。
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有特殊的意义。高校能否实现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只有把科学的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三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韩语专业先后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被评为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基础韩语》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韩语语法》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韩语系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阿语系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科研取得了重要突破,对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斯语虽为新建专业,但在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建设扎实,各方面建设稳步发展。
但我院各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是:
1、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韩语系的师资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现韩语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的年龄相距较近,均在35--40岁之间,而 40—50岁年龄段没有教师,梯队建设有待完善;教师中女教师所占比重大,且均为家庭负担重,教学任务重;由于韩语系长期承担着为在津韩资企业培训韩国语及世宗学堂的教学任务,因此,韩语教师连年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不仅他们的健康状况堪忧,而且长期下去必将对本科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韩语专业被评为首批全国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对韩语专业教师多年辛勤劳动付出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鼓励,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如何建设好特色专业,提升其内在的品质,成为韩语专业面临的新课题。
阿语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矛盾现已凸显出来。阿语系现有教师5名,其中2名教师年龄在56岁以上,3名在30岁以下;2名副教授,2名讲师。去年,阿语青年教师朵宸颉考取了上外博士研究生,这对很难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阿语专业来说,不蒂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师资的短缺及年龄、职称、学源、性别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阿语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方面的差距,影响了阿语系的更快发展。阿语系是我校外语专业中少数不具备招收硕士研究生条件的专业之一,也是未打开国际校际交流的专业。因此,加大对阿语师资的引进力度,尽快改善阿语师资队伍面临的困境,成为当务之急。
斯语专业是我校2007年招生的本科专业,是全国第三家设此专业的学校。现有教师2名,学生6名。从完成目前的教学任务来讲没有问题。但从长远看,如2009年再招生,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的名额不能全部满足需要的话,就可能出现师资短缺。况且,两位青年教师都有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
2、学院班子需进一步开阔视野。我院班子成员工作有干劲,愿意以创造一流工作的业绩,进一步推动学院整体上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争取在全国亚非语专业上的话语权。
3、学院的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还欠严谨。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须进一步提高。
4、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对韩语专业学生受市场因素、物质利益引诱较大的新情况缺乏对策性研究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些问题单靠学院的力量是不能解决的,有些是因为学院成立的时间短,如何建好一个学院需要时间的积累,但也有很多是我们自身对有的问题重视不够,制度建设抓的不紧。
三、整改意见:根据查找的差距,提出整改意见如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各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优化韩语系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措施为: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研究制度。
尽快做好高层次阿语教师的引进工作。建议学校加大对阿语人才引进经费支持的力度,以尽快改善阿语师资队伍面临的困境。
积极鼓励斯语教师攻读学位。积极做好外籍专家的遴选、聘任工作。鼓励斯语系在高年级中用斯英双语开设专业课程。
充分发挥分工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们的工作压力。
2、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激发班子成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和借鉴全国其他外语院校学科建设的经验为我所用,不断增强我院在全国亚非语专业中的影响。
3、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亚非语学院教师手册》;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加强各方面管理工作的规律。
4、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性的研究。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优良的思想品格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走向社会、回报社会。
建立隔周一次的党团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党团干部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团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上是我学院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