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案铁人名字的由来(故事)
课型:大庆精神
时间:10月10日 活动名称:铁人名字的由来(故事)活动目标:
1.了解铁人称号的由来和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2.感受老一辈石油工人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激发对石油 工人的崇敬之情。活动准备:
铁人王进喜,房东赵大娘的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铁人王进喜的图片,引出主题。出示图片,回顾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教师:这位爷爷是谁?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请小朋友简单讲一讲铁人爷爷的故事。
教师:铁人要为我们家乡,为我们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他为铁人吗?我给大家带来了《铁人名字的由来》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
1.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图片讲述故事《铁人名字的由来》。
教师:王进喜来到大庆后,他带领全队吃?在哪里住在 哪里?看见王进喜几天几夜在井场打井。赵大娘心疼的说了什么?赵大娘到井场送饭,发现王进喜在哪里睡觉?他感动的说了什么?
带领幼儿复述故事。
3.请幼儿欣赏散文《永远的铁人》。附 故事 铁人名字的由来
王进喜原是甘肃省玉门人,1949年进玉门油矿,1959年9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3月19日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出发赴萨尔图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一下火车,由于设备和钻机未到,他就率领井队在火车站义务卸车。钻机到后,但又缺乏起重设备,他就组织大家人拉肩找把五六十吨重的钻机卸下了火车,运到井场,在平地挖一簸箕形的槽,建一土卸车台,将钻机卸下汽车,架起钻机。
从安装钻机到第一口井完钻,他一连7天7夜没有离开会战现场,困了就倒在成排的钻杆上打个盹儿,饿了就吃几口随身带的凉馍,渴了喝几口凉水。那年5月1日,王进喜指挥工人放倒井架,准备打第二口井时,脚被钻杆砸伤,疼得晕过去。第二口井钻到700米深处时,突然出现井喷的先兆,当时井场未准备压蟛的重晶石和搅拦器。为了防止井喷,王进喜在没有搅拌设备的情况下,第一个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一直坚持了两个多小时。井喷避免了,他全身却被活碱烧了了大泡。当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朴实的话至少鼓舞了一两代人,他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群众,有个老太太动情地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王进喜”便传遍了大庆油田,后来在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
效果记录: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铁人称号的由来和铁人王进喜的事迹,虽然有些内容距离孩子的今天很遥远,但是在日常生活在,也会多进行教育和讲述,让幼儿感受老一辈石油工人艰苦的生活,培养幼儿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第二篇:幼儿教案 铁人爷爷的故事
课型:大庆铁人精神 时间:11月21日 活动名称:铁人爷爷的故事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铁人王进喜。
2.初步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活动准备:
1.铁人王进喜的教学图片。2.专题片《铁人爷爷的故事》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铁人王进喜。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照片,看看是谁?(2)教师:你们听过铁人爷爷的哪些故事?鼓励幼儿简单说说铁人爷爷的故事。
(3)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铁人爷爷的专题片。2.欣赏专题片,请幼儿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王进喜爷爷小时候都做过什么?
(2)王进喜爷爷在哪个城市参加了石油大会战?(3)王进喜爷爷是用什么搅拌泥浆压井喷的?(4)王进喜爷爷被誉为为什么称号?
3.会议专题片中的场景,引导帮助幼儿理解人拉肩扛、盆端桶提的意思。4.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开采石油的工人艰苦吗?石油工人这么艰苦地工作,他们是怎样鼓励自己的呢?启发幼儿说出一两点就可以。
5.出示铁人爷爷的经典口号,引导幼儿一起念一念,并说一说口号的含义。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效果记录: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进一步了解铁人王进喜。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幼儿也能够说儿歌来赞美铁人爷爷。效果较好。
第三篇:东昌府区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东昌府区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对此,还有一个传说: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驱邪、刚正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人们几多遐思神往。
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60余倾,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宝馆等五十余座大小店堂。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
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
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
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
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
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
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
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
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
九、以范公厅、曲桥、湖、山、石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济南府始于北宋徽宗政和六年即公元1116年
宋开国后,济南沿用唐代名称齐州。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济南府。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泰安名称由来与城区变迁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
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镇,是春秋时的博邑,其城址在今泰城东南15公里的旧县村。该城曾先后为鲁、齐两国所统属,秦统一后,在此设立博阳县,同时作为济北郡的郡治。汉初在这里设立博阳郡(汉武帝时改称泰山郡)。自春秋至西汉武帝前的四百年中,博城是泰山南麓的政治、文化中心。
西汉时武帝八次东封泰山,带动了泰山附近村镇的发展,由于当时由东谷入山,泰山东麓日渐兴盛。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下令在泰山以东设立新县,以奉祀泰山,故名奉高。奉高城址即今泰安城东25公里的故县村。后来泰山郡治便设在奉高城中,直至北朝,历时六百年。
隋唐时期,泰山以南的博城由于泰山登山路线自东路向中路转移,再次繁兴。公元666年,唐高宗封禅泰山后,将博城县更名乾封县,乾封县城(今旧县村)自此代成为泰山附近重要的城镇。
唐中后期及五代,泰山进香活动兴盛,以东岳庙(即今岱庙)为中心的地段由此迅速繁荣。唐末在此设岱岳镇,五代时并建寨墙,置有岱岳镇使及岱岳镇都虞侯等官以掌镇事,今泰安城区的雏形由此而始。宋代建立后,宋太祖下诏将乾封县城由旧县迁至岱岳镇,今泰安城区首次成为泰山地区的行政中心。
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将县名改为奉符,并在县城西南另筑新城,其城址即为今市区南郊的旧镇村。
北宋末年,泰山沦陷于金,金朝所属刘齐政权在奉符县境新设立泰安军(军是当时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与府州同级),泰安之名从此启用。根据后人的诠释,泰安之名取自《周易》“履而泰,然后安”之语,寓意泰山安则天下皆安、“国泰民安”。
刘齐被废后,泰安军为金所辖。
金世宗将军治由新城迁回岱岳镇旧城,改置为州。
元明沿袭州置,清代升州为府,州、府治所均在今之泰安城区内。
泰安建城至今已历千年,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为发展大名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五代唐曰兴唐付,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汉改为大名府,周因之,宋仍为大名府,建为北京,金曰大名府路,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因之,属直隶省,民国废,故治即今
河北大名县。
.远古时期,大禹治水,改堵为疏,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冀、兖、青、徐、梁、扬、雍、豫、荆),青州即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中有“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的记载。意思是说,青州的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泰山,书中记载:“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解释为,青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最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被称之为青州,又因为是第一个可以看到太阳升起的州,故又被誉为“东方第一州”。
.保定的由来,与战事有关。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约燕、齐灭中山。燕赵重新划定疆域,现保定市区的地域范围划归燕国,以南为赵国地。据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记载,燕昭王曾于今保定城东五里建广养城,俗称空城,为放牧战马之城。保定始有燕南赵北之称。由上可见,保定最初出现城镇,就是为保卫燕国安全所设的战备城市。
保定是一座军事重镇,历为兵家必争。春秋战国时期,保定为燕、晋、中山、齐、赵等国角逐的战场。战国后期,中山国灭亡后,燕赵重新划分疆界,今保定市区重新归属燕国,成为燕国南部的边防重地。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国石”,俗称“保定府的大裂瓜”,即为燕南赵北的分界石。
顺天府学是明清两代礼部直接管辖的部门,教育局直属,凡是想要去国子监的学生,必须要经由顺天府学的学习,国子监就是封建高考的最高学府,其实顺天府学更多的是寓意通往最高学府的毕竟之路。
府学小学的同学一定知道,府学的正门有一块牌子,写的就是顺天府学
河间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秦属巨鹿郡。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河间府辖。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建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建国后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后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管辖。
第四篇:《名字的由来》教案及反思
《名字的由来》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对中国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感兴趣。
2.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
3.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写有学生姓名的卡片、《百家姓》课件
2.提前请家长与孩子谈谈给孩子起名字的故事和含义,让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名字里包含着长辈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咱们班里来了那多的客人老师,她们很喜欢咱们班的同学们,还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呢;谁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打个招呼,并且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小结:刚才你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老师就认识你们了,所以说名字是我们交朋友必须了解的。
二、找找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特有的。
1.教师:如果把同学们的名字都放在一起的话,你能找到吗?我们来试一试,瞧,这里有我们全班同学们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里?
2.提问:你的名字和别人的一样吗?
小结:名字是每个人特有的,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
3.说说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教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名字也叫姓名?
小结:因为我们的名字里有姓、有名,通常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和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欣赏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得姓吗?你姓啥?
提问:除了自己的姓氏,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姓氏吗?
小结:我们中国可大了,有十多亿人口,所以姓氏也就特别多,刘老师统计了一下,光我们大二班同学们就有27个不同的姓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
三、了解我们中国的百家姓。
1.教师:这是一个字的姓,叫做单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做复姓。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复姓的人啊?
2.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几位,了解中国人“姓”的传承文化。
(5分)
教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百家姓,快看,还有呢,这是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前一百位的百家姓,赶快找一找,你的姓氏排在第几位。
提问:为什么宝宝随爸爸姓,爸爸随爷爷姓呢?
小结:
中国的姓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姓的,也有随妈妈姓的;有一个字的单姓,也有两个字的复姓,这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四、请同学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
(9分)
(1)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师: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可有学问了,每个名字里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故事,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你名字的故事,你们都问了吗?一会请你先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讲一讲。
(2)请同学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教师:谁愿意把名字的故事大声地讲给同学们和客人老师听一听啊
总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感人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一个出生的地方,有的是为了记住一个特别的日子,名字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期望和美好的祝愿,所以同学们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关心身边的人,做一个孝顺、懂得感恩的人。
五、活动结束。请同学和客人老师互相说说名字的故事及含义。
活动反思:
社会、语言活动《名字的故事》,这是大班《我就是我》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它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故事,但是,许多同学们并不知道自己名和姓的来历,通过组织这次
活动,既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起名的习俗,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又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和殷切的期望。
活动一开始请同学向听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展开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让同学找一找、说一说自己的名字,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第二部分让同学从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通过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第三部分是让孩子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名字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教育同学做一个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人。
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活动中同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好,90%的同学都能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故事,以及通过名字家长想表达的期望。但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个别知识点不够明确,百家姓课件太小,不便于同学观察。我想有时就算我们在课前准备的再充分,但组织其活动来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课后不断反思,把问题减到最少。
第五篇:名字的由来
名字的由来
中国的孩子习惯跟父同姓,我父亲姓滕,所以我也姓滕。我的名字是我在妈妈肚子里5个月的时候就取好了,是爸爸给我取的。“远航”是在2000年冬天那时正下着茫茫的大雪,我父母在温暖的小屋里看电视,他们看见广阔的大海上有一艘轮船,轮船上正飘着鲜红的中国五星红旗,站着威武的中国海军。这时爸爸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说不管我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远航”。妈妈也觉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有意义,从此我就叫了“滕远航”。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驾驶大轮船向大海前进。我希望我是一名海上特站队的队长,能够保卫国家,我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不论怎样我一定会努力去大海完成父母的心愿。
你现在知道我的名字有什么秘密了吧,你们也说说你们的名字有什么秘密吧。
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五年级:滕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