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爱心和智慧筑起师德丰碑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用爱心和智慧筑起师德丰碑
-----记高家中心小学杨水才老师
乐平市高家中心小学
杨水才同志,男,现年三十四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98年参加工作,现担任乐平市高家镇鲁家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的是荣誉。在此期间杨老师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09年度被评为乐平市优秀教师。他在辅导学生竞赛及其个人竞赛中也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如:指导学生的经典诵读、文本朗读、作文竞赛、运动会及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镇、市级奖;其个人的教学课例《地震中的父与子》获市一等奖等,2012年语文现场教案竞赛获市一等奖。
杨水才老师,年轻、充满朝气,将活力与爱心注入到学生中间。虽然是一名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他却做得有滋有味。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他说:“每天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笑脸,就感觉没有理由不把他们教好,看着他们一点点的成长,就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是啊,他是在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现将他的先进事迹概述如下: 坚守的信念筑起师魂之基
1999年,杨水才带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分配到高家镇鲁家小学任教至今。鲁家小学交通不便,是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完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面对这些,十多年来,他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 要求。不仅如此,2007年,刚结婚的他,又让他的爱人从中心完小调入,年轻的夫妻俩人一个担任教导,一个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成为学校教育力量的支柱。俩人婚后一直住在学校,生活很是艰苦,由于父母年迈,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是他们的日常事务。尽管这样,他不仅没有给孩子们落下过一堂课,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做得很好。放学后还经常帮助学困生和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或与他们交流谈心,真正做到以校为家,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真挚的关爱筑起师德之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又胜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崇高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刚接下三年级时,杨水才班里有个男孩叫鲁俊祥,他性格腼腆,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他也成了班上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他练习胆量,杨老师经常在课上提问他,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他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慢慢地,课堂上他也试探地举起了胆怯的小手。一次早读课,杨老师试着鼓励他到讲台上领读,他竟大胆地走上讲台,而且毫无羞涩地读了起来。同学们也很激动,在他的领读下,都放声地读了起来。这以后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的走上台来。有一位同学曾这样评价他的演讲发言。他说:“老师,今天鲁俊祥的演讲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他终于可以大胆的走到前面来了。我觉得他今天是最棒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勇于向自己挑战!”杨老师听了之后很是欣慰,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 有说不出的喜悦。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杨老师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他最深的感受就是真诚。他说:“真诚是最可贵的,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钥匙。你真诚对孩子,孩子就真诚对你;你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孩子对你的爱也就是真诚的;只有真诚的老师才能教出真诚的孩子。”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班上有一个叫童梦婷的刘家女孩,性格沉默,由于离学校路途较远,雨天道路泥泞,父母外出打工跟着奶奶,而学校又没有食堂,所以每天中午总是吃着两元一盒的炒粉,看着她难以下咽的神情,杨老师总是把她叫来和自己一块吃,有时女孩实在过意不去硬是不肯,他也会端上一杯热水。时间久了,女孩和他无话不谈,课余也总是帮着老师带小女儿,搞得他的女儿总是喊着:“我要妞妞(童梦婷的小名)姐姐!”由此她性格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再有,有时因学校的事(如开会)或其它事(如外出培训、党校学习)耽误了孩子们课,他总是向孩子们解释清楚原因,并真诚地道歉。每当此时孩子们真诚的眼神里传达出的是理解与信任。真诚换真心,教师节,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杨老师的女儿周岁,他们悄悄地自发买来小礼物、蛋糕庆祝。每当此时,所有的辛劳付出都化为甜蜜的收获。此时,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最富有的,教师的职业是最光荣的。
引领学生成长筑起师德之碑
在班级管理中,杨老师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班会活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主持,自己组织,老师只是幕后导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他们班的墙报布臵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如这学期的校园黑板报,从设计大树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写。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
小组板报评比:每一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期末评选最佳小组板报,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一组同学出板报时,杨老师发现其中一名同学既写不好又画不好,所以就一直当助手为其他同学服务,只见他一手拿着板擦,一手托着粉笔盒,让人看了很是感动。同学们都想为班集体出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点燃智慧火花筑起师德丰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花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表现出来”,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被欣赏中,不断地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他们班的许志海同学学习基础不是太好,上课小动作多,下课经常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较冲动的事。但是杨老师发现,他对班级卫生工作特别感兴趣,愿意做值周生。但是在全班推选值周生时,很多同学不同意他,他表现得情绪很低落。于是杨老师单独找他谈心,了解了他的想法,并帮其分析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同意他做值周生的原因。他表示只要能做值 周生,愿意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杨老师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并让他在全班表态,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最终他当上了值周生。他在担任值周生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早来晚归。而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杨老师还及时地在全班肯定他的进步,同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上学期末,由于调换座位,许志海所在的组缺少组长,杨老师决定让他当这个组长。他担任组长期间,每天按时收发作业。原来他自己有作业拖拉的毛病,在担任组长期间,他的作业,每次交得都非常及时,错题改得也很及时,不用老师再催了。这学期初,轮到他们班升旗,要推选光荣升旗手,杨老师刚一询问,升旗手选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许志海进步最大选他。”许志海当时有些害羞,直说:“别选我,别选我。”但是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甜蜜的。面对孩子的进步,使杨老师感悟到:对特殊的孩子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宽容,就能让他站起来,大步向前走。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是教育的技巧与策略,爱更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能创造新的人。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杨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加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他教学工作上的座右铭。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用敬业和爱心筑起创业路
用敬业和爱心筑起创业路
提起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大闸社区的老人们都会乐呵呵地竖起大拇指,而提起工作室的老板阿芬,老人们更是赞不绝口。正是因为他们,社区的老人们再也不用为理发发愁了,工作室的理发老师们每个星期都会免费帮他们理发。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理发店,老板姓周,别人都亲切地称呼她阿芬。大闸社区周围的理发店比较少,这让许多因为身体等原因没办法经常出去的社区老人发了愁,出门理发比较麻烦了。社区工作人员为此找上了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的老板阿芬,阿芬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就同意了,并马上开始积极地组织了起来。
如今,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已经免费为老人理发一年多了。最开始他们定的是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二来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免费理发活动,社区的许多老人知道这个活动后纷纷前来老年活动中心理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理发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等待的队伍甚至排到了门外路上。阿芬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后,决定把时间从原来的每月一次调整为每周一次,每个星期二都来到社区为老人服务,并要求理发师们认真对待。
冬寒夏暑,每次免费理发活动从早上九点开始到中午十一点才结束,有时候工作室的理发师们为了帮老人理完头发,甚至顾不上吃午饭,一直忙到下午。有时候遇到需要上
门服务的老人,他们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大闸社区的老人对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并亲切地称呼老板为“阿芬”。
阿芬的老家在温州,来到宁波已经十五年了。别看她离开家那么多年,阿芬却是个实实在在的“80后”。十五年前,十几岁的阿芬来到宁波,开始了她的打拼生涯。十几岁的小姑娘,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如今,阿芬不仅成为了高级美发师,已经是两家美容店的店长,她经常会受邀为其他美发店的理发师授课。
从最开始的学徒到现在的美容店老板,从一开始一个人身兼老板和员工、独撑一家小理发店的小姑娘到现在拥有两家几十坪的工作室、管理着五十几个员工的高级美发师,阿芬一路走来的辛苦、十几年来的付出,外人或许无法体会,工作室里那些跟着阿芬多年的老员工却看得很清楚。他们仍记得几年前,当店里遭遇困境、人员流动很大的时候,仍在坐月子的阿芬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跑到店里面亲自上阵,为员工们加油打气,和员工一起渡过难关。为了经营工作室,阿芬把女儿全托在了学校,每天坚持和员工一起上下班,忙得只能把与女儿相聚的时间推到了周末,这让员工们都由衷地敬佩着这个老板。工作室里的几个女孩子都以阿芬为榜样,把她当作奋斗目标。
现在的这家工作室从开业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在刚开业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工作室的位置以及噪音等问题,阿芬经常听到楼上居民的抱怨。为了不打扰到邻居的生活,阿芬决定对工作室重新进行装修,把朝外的音响拆掉,在室内装上小音响,改变了排风扇的位置,还特意选择了用耳机对话作为员工间的通讯方式。居民发现了工作室的改变,体会到了阿芬的用心良苦,并渐渐地接受了她。
在员工的心目中,阿芬不仅是个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敬业的老板,她还是个把员工当家人般关心的好老板。去年的冬天尤其寒冷,阿芬给工作室的每个员工都发了一条棉被,今年又给每个人都发了两套保暖内衣。为了方便员工们的生活,阿芬还专门请了钟点工为他们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冬天气温低,员工理发的时候手经常会接触水,有时候手上皮肤会裂开,阿芬早就细心地准备了护手霜。员工生日的时候,阿芬还特意送上生日蛋糕来庆祝。有一次,有两个员工下班后走在街上被醉酒闹事的人打伤,连夜被送进了医院,伤势严重。阿芬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她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见到了受伤的员工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穿反了。那天阿芬一个晚上都没睡,帮受伤的员工垫了医药费用之后就一直照顾着他们,两个员工看在眼中,感动在心里。
对于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与其说阿芬是工作室的老板,不如说她更像一个大姐姐。由于员工们全部都来自外地,工作室还设立了探亲假,方便员工回家。每年的春节是别的行业的人可以放松一下回去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却是美容美发行业最忙的时候,大年三十的晚上,阿芬会和员工一起下班后,搭最晚的一班车回温州与家人团聚。但是年假一结束,她就会和员工一起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
阿芬从不以老板的身份自居,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对他们关怀备至。甚至当员工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她还会鼓励他们自立门户,并把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们,包括技术上遇到的问题,经营理发店遇到的问题,甚至是店面的选址、装修,她都会耐心地指点。所以即使是已经离开的员工工作上生活中有困惑的时候也会经常回来找阿芬倾诉。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把这个工作室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家,即使自立门户了,也要经常回来看看。
现在工作室的发展已经算是步上了轨道,阿芬谈到这里时,脸上带着欣慰。这几年她也想做一些事情来为社会作贡献,她曾想过去老年福利院为老人理发,可是因为一些原因最终没有成功,正好那个时候社区工作人员找上了她,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说到以后的打算,阿芬表示,以后她每个星期会在锦绣江花和大闸小区都开展免费理发活动,这样就不用让大闸小区的老人特意跑到锦绣江花来理发了。
阿芬对每个即将成为工作室一员的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她教员工们在学会理发之前,先要学会怎样团结、怎样配合默契。阿芬尤其看重企业文化的培
养,每周一的技术交流会上,身为高级美发师的阿芬会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拿出来与员工交流,增进彼此的技术,带动了不藏私的风气。这也是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能打响品牌的原因之一。
每天早上,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都会组织晨会,以游戏的方式为开头,鼓励员工开展一天辛苦的工作。走进工作室,你会看到的是轻松而又有序的工作场景,身着白衬衫黑色马甲的理发师们快乐地忙碌着。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肯与员工同甘共苦不把员工当下属的老板,才有舍不得离开的员工,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才能发展到今天,打出响亮的名号,才能让老人们提起她的时候语气中充满着认可与赞赏。
第三篇:用爱心播种 用智慧耕耘
用爱心播种 用智慧耕耘
踏上工作岗位已二十多个年头,在这期间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班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地带好每一届学生。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多年来,我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当昔日的学生从四面八方用不同的方式向我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做一名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感。
一、精耕细作,精细管理
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中,我总是一丝不苟,要求自己做到面面俱到。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接到一个班级,我都会花较大精力抓学生的行为规范。我会充分利用校园文明班级和三项竞赛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我还动足脑筋,充分发挥教室内板报的教育作用,采用“成长树”、“快乐之星”、“我努力我快乐”、“争章园地”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我注意培养学生挑战意识,如选班干部,组织学生毛遂自荐,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各项活动跃跃欲试,因此发现了不少孩子的闪光点。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在学习成绩方面,我结合学校活动配合组织学生开展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奖励的方式,如到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
二、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在学校里,与学生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应该给他们更广泛的爱。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和放学后值日的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特别是对那些失亲生,询问他们跟谁生活、继父、继母对你好不好啊,从多方面注意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久而久之,我们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有几名同学在与我交谈中竟无意中脱口而出称老师为“妈妈”,而淘气的男同学趁此发笑时,一名同学竟理直气壮地说:“本来老师就像妈妈吗!”多么幼稚而又质朴的话语啊!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从孩子的话语中得到回报,从家长的言谈中得到安慰。记得有一天中午我班的女同学的家长来校给孩子送伞,他对我说了这样几句话:“我女儿在家常说你好,你不轻视我们父母离婚的孩子,孩子交给你我放心。”还有一个女生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了婚,她的母亲在办完离婚手续之后立即来到学校,含着眼泪对我说:“王老师,孩子交给你了,老师胜过父母,请多照顾,我不多说了,还要马上回去取东西。”一个刚刚办完离婚手续的母亲第一个要嘱咐的不是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亲和奶奶,而是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可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心、爱护那些本来应该得到爱,而又无法得到全部爱的孩子们呢?
我班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语言表达方面与一般孩子存在很大差距,每次说话总有些口吃,更要紧的是上任何课他总是心不在焉。我与他父母电话联系,没有效果,因为父母并未把他儿子的这个现象放在心上。不得已,我又多方了解才找到原因:原来他家里整日音响开得很大,对别人的讲话毫不在意。与父母很少交流,口吃的毛病才越来越严重。打这之后,我上每节课都给他表达的机会,总是先易后难,让他明白他很重要。而每次他说话或回答问题时我总是请全班同学理解他的难处,耐心地听他说完,当他紧张时我微笑着鼓励他慢慢说。我这样做只是尽自己应该做的,没想到有一天他来到我办公室悄悄地塞给我一包薯片,并轻轻地对我说:“老„„老师谢谢您!”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之后,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一项作业时,我就及时表扬他,并奖励他一个“笑脸”,几天下来,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他基本能完成其中的一两个作业了。
三、潜心钻研,创新实践
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我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还率先建立班级博客,不厌其烦地教学生怎样发表文章,怎样管理和修改文章,帮助同学把每一周的优秀日记发表上去。起初的时候,每天都有几篇好文章等待发表,有的写写学校的趣事,有的倾诉成长的烦恼,有的谈谈比赛的得失„„去掉哪一篇都是舍不得的。为了能让咱们班的博客快点丰富起来,那段时间,我下班回到家里就径直坐到电脑前面,连上高中的儿子也无瑕顾及,我好内疚。可当见到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在博客上看到自己的文章而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时,那时,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如今,我们班级的博客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并壮大着。
一路艰辛一路歌。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中队。所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获比较好的成绩,如在中华魂全国万校小学生魅力作文国家级大赛中荣获国家级辅导金奖,并授予全国作文教研明星教师荣誉称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写作大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2012年3月撰写的论文《生成,让课堂绽放精彩》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学术论文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在山西省“十一”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研究》被评为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尧都区、市教育评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研先进个人及骨干教师。
尧都区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用爱心播种 用智慧耕耘
王
海
红
南街小学
2012年7月
第四篇:用智慧和爱心转化“学困生”
用智慧和爱心转化“学困生”
【摘 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几年的工作体会,着重从教师尊重学生、感化学生,释放爱的光芒,以此来找回学生的自信,以真诚换取学困生的进步等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尊重;真诚;信任;爱心;感化;闪光点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对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关键就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扬起的帆,而老师的要求就是不断地给学生送去适合于方向的风,让他们充满理想的风帆涨满,学困生欠缺的就是让他们能扬帆的风。不少教师对学困生丧失信心,不予以关心和尊重,甚至对他们采取简单的粗暴方式。其实,学困生心里更深藏着对平等和被尊重的渴望。因此,对学困生必须从感情上尊重和信任他们,从学习上帮助、辅导他们,从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一、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学困生,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首先谈一些他们比较感性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有时我会跟他们在一起上网。当然,利用课外活动和他们一起打球、做游戏也是拉进彼此距离,进入他们感情世界的好方法。当取得信任,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都会很主动地谈到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有时显得特别无助,往往这时候我才会跟他们分析要害。让他们认为我不是一个只会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大姐姐。再从侧面了解他们过去的一些情况,并在日后的交流中,我真诚地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学不好,只是方法不当而已,只要改掉原来不好的学习方法,拟订一份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提高成绩的。然后帮他们指出原来学习方法不足之处,鼓励他们要多问。慢慢的,他们都再努力的改变着自己,学习态度已很明确,听课和作业也越来越认真了。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耐心、细心、交心和虚心。要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批评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有一年,我刚接一个新班,我初次见到她时,觉得小女孩白白净净的,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看上去很聪明。经过一周的接触,证实了我的看法,可她为什么成绩这么差,作业一直不做呢?后来,我发现每次来接她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她的姑姑。从姑姑口中了解到孩子的不幸:原来她父母已离婚,爷爷、奶奶早不在人世。她随父亲住,父亲忙着外出打工,无心管她。孩子的衣食住行便有姑姑代为照顾,孩子从小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再加上缺少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再聪明的孩子也无济于事。而她自己也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情绪低落,对学习更没有兴趣了。我听了暗想:我一定要帮她,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完了。在学习上我处处帮助她,并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我在美术老师那里得知她对美术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她负责出一期板报。看到内容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板报竟然出自这个被人遗忘的同学之手,同学们都惊奇了。这时,我充分地肯定了她的劳动成果,并让她担任板报组组长。她从大家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自信心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了,人也变得开朗了。同时,我发现她有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适时在班上表扬她。想不到我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扬使她产生了巨大的动力,大家公认她变了,简直像脱胎换骨似的。
三、用心灵交流来感化学生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如果不尊重学生,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持久性差,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如果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遇事情绪急躁,用过激的话语,过激的行动教育学生,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使学生产生对立心理。因而我对待学生亲切和蔼,上课时尊重每个学生的求知权利。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共同对待,共同要求,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总能耐心解答。课间或活动时,我常常主动跟他们聊聊,谈谈家常,说说笑话和社会新闻。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我会像好伙伴一样去安慰他。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底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灵性的人,坚信“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坚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一方面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用爱心点亮智慧之光(推荐)
用爱心点亮智慧之光
特殊教育学校“雷锋号”教研组事迹材料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健康?然而这个世界上却无可避免地生活着这样一群羸弱的生命,他们要么没有灵敏的听觉,要么没有聪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四肢,他们被称为“残障”。他们需要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心。在辽宁省清原县特殊教育学校就有一批在特殊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他们用爱心点亮了智慧之光。
从1969年建成清原县唯一一所聋哑学校,到2003年正式更名为辽宁省清原县特殊教育学校以来,辽宁省清原县特殊教育学校走过了50多个春秋,先后有几百名学生毕业,他们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教导下,大多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走进辽宁省清原县特殊教育学校,与“雷锋号”教研组的老师们一交谈,你会发现这里的老师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她们为了照顾这些残障孩子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
正常孩子学会穿衣叠被,只是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但对于残障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得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泪水。有的孩子刚来学校时,就连洗手、洗脸、系鞋带都不会,老师们就把每件事分成几个步骤,一遍遍手把手地教。有的孩子还带来一些不良习惯,高文轩老是爱吮大拇指,董微老师并没有训斥他,而是
经常和他聊天、做游戏,多关心照顾他,他吮手指的毛病逐渐改掉了;韩春新上课坐不住,刚来时一节课要进出10多次,铅笔本子到处乱扔,也是在魏丽娟老师一遍遍的耐心教导下,变得专心了;朱浩东有一次上劳技课钻到了桌子底下,郭丽新老师让他出来,他却把自己的鼻子打出了血,甚至还把凳子狠狠地摔到地上,可郭老师没有责怪他,而是与他交朋友,经常鼓励他,后来他的美术作品还在市里得了奖。辅导学生学习时,学生的口水会滴在董微老师的手上,而董微老师丝毫都不理会,轻轻檫去后继续辅导学生;个别智障学生有遗尿的毛病,张平和魏丽娟老师就多次为他们换洗衣裤;个别女学生自理能力很差,在她们月经期间,张而丽老师还要为她更换卫生用品;还有一些智障学生有很重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是智障儿童,不愿意参加集体、社会活动,怕丢脸。刘娜和郭利新老师就对他们进行细心的开导,上学的路上经常与他们结伴而行,和他们聊天,鼓励他们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个别学生的早恋问题,我们的老师没有粗暴的制止,而是像对待朋友那样,和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很多家长都对她们说:“对孩子,我们自己都没有这么大的耐心,感谢您,老师。” 是的,我们老师们的付出甚至比家长还多,但他们却不求回报。郭利新老师说,她要求毕业生在路上见到她,不必叫她老师,只要点点头,一个微笑就够了,因为她担心学生的“残障”身份“暴露”后,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多么无私,多么体贴,正是老师们的无私情怀和辛勤付出,才使得这些孩子克服残障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有一次,一名学生放学后没有回家,张而丽老师知道后,立即和学生父亲一起去找。那天风雪交加,寒风刺骨,张而丽老师从医院到车站,从大街到小巷,找遍了镇上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半夜终于在电影院附近发现了那位学生。又有一次,一名学生上体育课时突然脸色灰白,四肢抽搐,瘫倒在操场上,董微老师得知后心急如焚,背起学生直奔医院,当学生父母闻讯赶来,看到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董老师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以表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以炫耀,更多的是琐碎的小事,需要教师的高度责任心,需要教师的对学生的爱心,这些会形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影响了智障学生的行为。
有一次,老师们带领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活动,从电影院出来时忽然下起了大雨,老师们就把雨伞都给了学生,自己却淋在了大雨里。当时,各个学校出来的人很多,又全都打着伞,根本分不清谁是自己的学生,当时,我们的老师都焦急的大喊自己班级学生的名字。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突然间全都合上了雨伞,手拉起手的同声说:“我在这!我在这!”面对淋在了大雨里的学生,老师们的内心激动无法言表,这是我们老师终身难忘的一场电影,这是我们老师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根据残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董微老师说:“教这些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经常性地循环、反复,要花工夫“盯”,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
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魏丽娟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了大量教具,为了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的含义,她要在白板上贴上画有铅笔、水果、动物等许多不同图案的卡片,反复讲解。最近老师们正在对一套自编教材作做最后的修改,这套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教学生掌握日常实用知识,例如“学习用品”这一单元,可以借助铅笔、橡皮等的直观形象,教学生认识数字,学会各种学习用品名称,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等。
只有对学生怀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份真诚的爱才会指导自己在工作中做一名有师德的老师,只有做一名有师德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真诚的回报。虽然,我们的残障学生是迟开的花朵,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勤勉的工作,我们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即使无花,也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