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乡村教师个人事迹1
无怨无悔育桃李, 三尺讲台谱芳华
——特岗教师xxx个人先进事迹
我叫xxx,女,1980年出生。2011年来到了xxxxx学校,成了一名乡村特岗教师。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在贫困偏僻的乡间,默默地守侯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农村,播种知识,实现了自己“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而感到无限地满足。在工作上,我以校为家,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在生活上,我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在业务上,我革新教学理念,形成自己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几年来,教学成绩年在全镇名列前茅。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刚来到这所学校,接手的是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农村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上过幼儿园,学生无集体意识、无班级观念、无良好行为习惯,不会扫地„„面对这样的起点,我用爱心感染学生,例如我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关注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放学后,等学生都走完了,我把教室打扫干净桌椅放整齐后才离开教室。集体活动前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我都会陪着他们。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要到位。加上每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间无法计算。在我的精心管理下,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孩子们的视野很狭窄。如何扩展他们的视野呢?除了阅读,别无选择。可是学校条件有限,书源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我就上网查找适合一年级孩子看的书,然后自己掏钱买回来,在课堂上读给他们听。可感觉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又向学校申请要了个图书柜,通过多种渠道寻得了一百多本图书充实了图书柜,也充实了孩子们的生活。自从图书柜开放后,我班的孩子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看书。看到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沉浸在各种图书中,当初为筹备图书柜而付出的艰辛都值了,倍感欣慰!
刚开始让同学们读课文,拖音现象特别严重,怎么纠正都无济于事。为此我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一次学习当中,有幸听到了合肥特级教师薜瑞萍的报告,知道了她的《日有所诵》。学习归来,我就迫不及待地上网买了一本。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室,将要诵读的内容抄到黑板上,供孩子们早自习时读。到现在坚持了两年多了,从未间断过。拖音现象慢慢消除了,诵读水平渐渐提高了。现在一篇新文章,他们能很流利,很有感情的朗诵出来。
由于从带这个班开始,我就当班主任,而且得到了学校、学生、社会、家长的认可,我班的学生人数每年递增。每到节假日的时候,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有的家长出钱请我给学生补课,我告诉家长们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会有负面影响,反而对孩子的发展不利。于是我就利用课后休息时间给孩子辅导补课,并且分文不收。在我的辛勤辅导下,很多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想送钱物给我以示感谢,但都被我婉言拒绝了。他们说:“老师,这是你工作以外的时间,多劳就得多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了解孩子又认真负责,占用了你的休息时间,让我们真是过意不去!”我很诚恳的和他们说:“你们作为家长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我有我做人的原则。学生能取得好成绩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多少钱都不能衡量老师的付出,也不能衡量师生间的情谊。我希望我的学生能理解我的心意,学生能够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给我的最高奖励!”记得一名学生在教师节时送我一张贺卡,上面这样写着:“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的成绩有了这么大的进步,是您让我找回了自信,是您救了我!老师,我爱您!”像写着类似话语的贺卡还有很多,读着每一句这样的话,心里都会温暖好一会!感觉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而倍感欣慰!
二、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绝不轻易放过。我经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我还经常在网上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报告等,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学中,我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比如,在教古诗的时候,我发现用传统的方式很枯燥,感觉没有什么可讲的,学生学起来也感觉没兴趣。于是就在网上自学吟诵,并买了套《我爱吟诵》。用吟诵的方式教学古诗,还诗歌原来的味道,学生也感觉到新奇,学起来特有兴致。
另外,在每一节课之前,我总是认真钻研教材,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都一一找出来做上记号。每篇课文我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五到十遍。我认为这是钻研教材的重要环节,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不仅注意自己的朗读,更注意学生的朗读,以及培养学习对语文的兴趣,对朗读的兴趣。每学期开学,我都会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几篇课文。至今,我班学生对语文课都特别感兴趣。
总之在教育教学方面,我遵循课改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位名人这样说“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我把学生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的教育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情付出和行动实践。酷寒严冬或是阴雨天,我会做好午饭,请来家远的学生,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秋冬交替时节,天干物燥,我每天烧好开水,送到学生们手中,为的是让他们去火消热,健康无恙。
在我班里有个女孩叫谢xx的学生。她特别聪明,成绩也不错,可是就是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还有学习积极性不够,经常迟到。在一次家访中,才得知她的父母离婚了,没有妈妈的音信,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也不经常回来。她和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妹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龄都大了,没有能力挣钱,爸爸也不曾给家里寄过钱,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奶奶能每天给她们做好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去管她们的其他事了。家访回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不帮帮她,这孩子将会面临着辍学的危险。第二天我就找她谈话,告诉她生活上有困难,我可以帮助她。我督促她经常洗澡换衣服,并教她洗衣服,有时给她买新衣服,有时让亲戚朋友帮忙找一些衣服给她穿。每天早晨都会问她有没有吃早餐,没有的话就会让她在我这里吃。还经常和她的爷爷奶奶沟通,告诉她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的她,每天都穿得整齐干净,很早就来到学校,成绩也是进步很快。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被爱的快乐,并学着去爱别人。
“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在我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xxx,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刚来的时候,她就与别的同学不一样: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看上去比男孩子还不注意个人卫生,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坐在一起。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作业从来不写。找她谈过几次话,但无济于事。于是请来了她家长,她的妈妈无耐地说:“就是在那个学校老师管不了她,把她开除了。我们对她也放弃了,就让她在这里跟着往前上吧,混到初中毕业算了!”听到这些话,我后背都感觉一阵凉意。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才二年级啊,怎么就可以放弃呢?!一天早上,她来得特别早,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睡眼蒙眬的样子,看到我走过去,忙打起精神,很紧张的看着我。我很温和的问她:“你来这么早,吃饭了吗?”“没„„没有„„,妈妈要赶集卖菜„„来不及给我做饭。”她声音很低,吞吞吐吐的回答我。于是我把她叫到了我的屋里。先打了洗脸水,让她把脸洗干净,又拿来梳子给她梳理零乱的头发。我一边给她梳着头发一边夸着她:“哇,你的头发真好看,这么黑啊!„„啊,头发一扎起来,你怎么这么漂亮啊?你看看,这么漂亮的脸蛋,再加上这么漂亮的头发,简直就是公主啊!”说着我随手拿来了镜子给她,让她自己照照,她很不她好意思的瞅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露出了天真,自信还有些羞涩的笑容。我又留她在我这吃了早饭,并告诉她,以后妈妈要赶集没时间给她准备早饭的话就来我这里吃。没想到,就这一次,却完全改变了她。从第二天开始,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都把头发梳起来了,脸也洗干净了,衣服也穿整洁了,脸上也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了„„到学期结束时,她居然能跃居我班中等成绩之列了,现在排在前十名!
四、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注意自己点滴言行,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我和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事要为别人着想,要学会关爱他人。可是,去年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用过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人愿意碰了„„我及时了解原因。原来,这个女生不仅成绩差,而且还非常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同学们都歧视她。我没有马上正面指责其他同学,也没有批评那位女同学。而是心疼地把她揽入怀中,之后把她带到我的屋子里,弄好洗澡水让她先洗洗澡洗洗头发,又找来我的尽量适合她穿的衣服给她换上„„收拾干净后又把她带到教室,给她安排了个位子。此后,一有空我就与这名女生亲近,给她扎辫子,和她一起看书,然后针对这种歧视现象召开了主题班会,全班同学都因这件事深受教育。有一名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到:“x老师不仅用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关爱他人,更用行动引导我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我一定会向x老师看齐,跟着钱师关爱身边的每一位人!”这名女生也很快融入到了温暖的大家庭中,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这三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我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当我要求学生提前二十分钟到校,我会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当我要求学生早晨到校一定要晨读,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大声地读书;当我要求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会随身带着自己喜欢的书,有空就看„„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课下为学困生讲题了;早晨能听到我班朗朗读书声了„„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我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这个道理。
五、恪尽职守,奏响一路凯歌
从2011年到本校任教至今,我在xxxx学校已默默耕耘三个春秋。在这里,我一直带着使命感做着学校最基础的工作——教书育人。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我常常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教给了学校,学校又把你们教给了我,那么,把你们带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天清晨,我都坚持五点半起床,早早来到教室。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入睡。每周二十五节课,中间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为学困生辅导„„这就是我日常所做的工作。在常人看来,这样干太辛苦啦,但我却认为,像自己一样辛勤付出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自己做的还很不够。我想只要能每天呆在学校,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学生,看着学生一天天长大、成熟,再大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春耕秋收,润物无声。我辛勤耕耘,收获的自然是一串串硕果:不管是抽考,还是全班参加,我所带班级的语文每次在镇检测中都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学生现在都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我面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学习体会1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学习体会
塔河三中张爱玲
刘效忠老师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学校的下伸点,说得直白些那都构不成一个学校,起初没有正规的校舍,更没有合格的课桌椅,都是刘老师自力更生从山上从家里拿来材料拼搭而成,就在这简陋的学习环境中几十年走出了20多名国家统招大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参与神八飞船制造的高科技专家魏茂岭,在神八成功上天的那一刻魏茂岭作为一名曾经刘老师的学生给老师发出了一封信,让远在农村的老师共同分享这兴奋的喜讯。这所有的一切说明了什么?答案自在大家心中。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上至老人,下至孩提,心中的真善美都不同程度的改变了模样,就拿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吧,红烛、桑蚕、太阳、人梯,这些都是来形容教师的,在以前老师留篇作文《我的老师》,里面出现上述词汇的几率非常高,可是现在,老师自己都不愿再用这些字眼了,为什么呢?这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吗?是啊,我们太缺少正面人物的引导了,太缺少洗涤内心的精神食粮了。
看刘效忠老师的家庭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言传身教。刘老师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刘老师年轻的时候,看到的是过年过节父亲给大家写春联,母亲给乡亲们写信读信,知识在这个小乡村里是多么匮乏,我想这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寻求工作的刘效忠在职业定位上一定是个助推剂,在刘老师登上三尺讲台以后,他的妈妈更是良师,在那个地方复式教学,一个人教四个年级,老一辈的教师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刘老师近水楼台,什么事情不懂不会都可以请教自己的父母,这是一个多么方便的条件啊。
看刘效忠老师的工作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老骥伏枥。人在年轻时干什么工作都不知道累,这可以理解,所以刘老师在年轻的时候自己动手上山砍木头搭围墙,自己动手抹校舍,这些如果大家认为是年轻时的冲劲所为,那么刘老师58岁的高龄还在继续着,还在为孩子们由于雨大小桥被淹而背孩子过河,你们还以为这是冲劲吗?这是一种大爱啊!为学生垫付学费书本费,一次两次相信我们大家都能做得到,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只要哪个家庭因为费用的问题让孩子辍学的时候,刘老师都会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学生解决念书的费用,这容易吗?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刘老师走遍了不算大的村子,放弃了当校长的机会,一直任劳任怨的坚守在小乡村里,这是一份责任使然啊。
看刘效忠老师的追求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心存高远。刘老师非常实在,他的报告通篇没有华丽的词语,都是在讲平时的点点滴滴,但就是这些朴实的话语,是我听过的无数次报告中得到掌声最多的一次,刘老师初中文化,在老师中这个文化程度算是低的了,但是他的理想却是和我们相通的,让自己教的学生能够多学知识,长大以后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我们是闲暇之余想到了这一点,而刘老师是时时刻刻想着这一点,从刘老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中就能听到:“你长大想干什么?”大家回忆一下,这是我们小时候父母、老师常问的一句话,当时的回答可能很幼稚,但是在刘效忠老师和他的学生中,这却是经常重复的一句话,学生们也是铭记在心,后来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常说要回归自然,我觉得教育不妨也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经验做法我们有些时候拿来用用也不过时。
新时代在发展,教育也需与时俱进,但是本质的东西不能丢;师德的外延在扩展,但是内在的东西不能丢,今天刘效忠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节优秀的师德课,让我们恪守师德,坚守住这片纯净的教育天空。
第三篇: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最美乡村教师”主要事迹
1、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
2、仲威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
16年来,为了14名肢残、智障、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仲威平老师放弃调转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20公里山路,她骑坏了8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正因为她当年这个抉择,曾不被人接受的14个孩子,5个考上名牌大学、1个成为汽车制造工程师、一个成为学校所在村村长,其中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目前研究生在读;也正因为她16年的辛苦付出,她的课堂让118名孩子成才,20多名考上大学、大专。
3、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6、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
7、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
8、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10、潘立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上丰中心学校南源村吴家坦教学点):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人一干就是37年。他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吴家山教学点地处歙县北部高山地区,交通闭塞。为了方便山里低龄孩子就学,教育部门只得就地设置教学点。在教学点,潘立华是老师,负责所有不同年龄孩子的教学;潘立华是校长,负责教学点的所有事务;潘立华是保育员,每天要给孩子们热好各自带的饭菜,农忙季节或者天气不好时,他还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潘立华还是安全员,坚持每日10分钟安全教育,下课学生活动的场地有安全隐患,他总站在高坝前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11、“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除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教师外,其余七位都是“80后”。他们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大山,各显身手,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文化,并把山外的世界带给这些孩子们。在里条件艰苦,他们每个老师都都身兼数职,有的兼任食堂管理员,有的兼任采购员、记帐员。雨天山路泥泞,他们去集市买菜的破面包车经常陷在污泥里,这些年轻人们就扛上铁锹,集体去修山路。平时这七位“80后”吃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用 热 血 谱 写 爱
南昌县蒋巷中学 李业军
九七年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谢绝了在南昌市实习时学校校长诚挚的挽留,拒绝了叔父给我找公务员工作的好意,放弃了父母托人给找好的省城农行的高薪待遇。在时任校长的殷切期盼中,我毅然回到了养育我二十多年的故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怀着对家乡亲人的不舍,怀着对故乡的热爱,怀着对母校教育事业的一颗狂热之心,我踏进了母校―――蒋巷中学的大门,走上了教师的讲台。
刚到学校,时任校长兼恩师李小全同志就对我委以重任,当时学校分“快慢”班。初一(2)班是全校最差的一个班,全班80多人,全是刺头,前任班主任由于无法管理班级而不得不辞去班主任一职。学校无人敢接,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都没多想就把这个班给接了下来。有一个老教师曾戏谑地说:“小伙子,这个班接不得,接了你要打被子睡在这个班上了。”对此我只是淡然一笑。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前任班主任管理松散,再加上班上问题学生又多,全班80多人上课真正用心去听讲的人却没有几个,老师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不拉几的。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教育他们好好读书,长大后好要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又多次找到任课教师沟通,希望能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这一理想的举动不但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连任课老师们也群起而攻之,老师们甚至嘲笑我不懂事,说我是三分钟热情,维持不了几天。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学生摸底工作―――家访了,为了全面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我跑遍了蒋巷镇几乎所有的行政自然村。由于农村中学很少有老师愿意家访,有的家长误认为家访就是告学生的状,有的学生还没等我到他家门口,就拖着我,不让我到他家去,有的学生甚至怕我到他家去告状,还用石头砸我的玻璃窗户,我只好苦口婆心地向学生作耐心的解释,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不怕家访,还很乐意我到他家去。
由于刚到学校缺少教学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很多举动和老教师们格格不入,有时甚至还会遭到老教师们的嘲笑与非难,但我对这些都不予理会,依然坚持着用爱心去谱写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我甚至还把我们班上最调的两个李姓学生请到家里(说家,其实也就是八九平面的一间宿舍)和我一起住,晚上我备课时就监督他们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到他们学习累了就和他们聊聊班上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没几天全班同学就知道班上所有的事情都逃不掉“老班”的耳目,从此在学习上和我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班上刘琥同学的父亲在蒋巷供电所工作经常要到外面去抢修线路,母亲又犯有精神病,吃饭经常是有一餐没一顿的,我就干脆把他带到食堂和自己一起吃饭。通过和学生心和心的接触,学生渐渐地接纳了我,班上的学习风气也不断地在改变,老师们教学也更轻松有劲了,有的老教师甚至开始刮目相看了。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奇迹终于降临到这个班上,全校最差的一个班,有两科成绩居然超过了快班,校长也大会小会地表扬我。
从此我便和班主任结下了不解之缘,重复着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工 作。2001年我带高三毕业班,国庆节期间我和爱人结婚,由于担心学生放松学习,婚后的第二天我便放弃了休假上课,爱人戏谑地说,你是要学生还是要我,我无奈地说,没办法,高三学生的功课不能拉下,班级管理更不能松懈,等放了假我一定好好陪你。
2011年10月我所带的高三(5)班学生刘茂琦同学在紧张的考过程中被查出患有“脑瘤”,刘茂琦同学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学生。早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因肺癌去世,9岁时父亲又因重病离开了人世,家里可谓是一贫如洗,只好由叔父抚养。但由于祸不单行,叔叔又患上了血吸虫病,一家早就被债务缠身。听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向学校领导反映,并及时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发动学生进行捐款,先后募得善款十多万元,现在这个学生已顺利进行了第一期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里我希望刘茂琦同学能继续同病魔作斗争,完成自己的学业。
农村的教学生活是清苦的,记得我刚到学校上班的时候,学校由于住房紧张,就把我们和有家室的老师搭住在一起,有时甚至和两三个单身教师搭住在另一个有房子的教师家里。5年的时间我先后搬了7次“家”,最惨的一次是住在学校废弃的办公楼里,那可是50年代的建筑,一到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连人都快发酶了,有一位和我同住一起的同事所有的书都发了黑。有时午睡睡得正香突然会从外面抛来一把土,让你满头是沙子,结婚后才搬到一间学生宿舍单住,为此爱人强烈要求我调往县城重点中学,都被我以种种理由拒绝。有人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平凡琐碎,而正是这无数个平凡琐碎的工作才成就了我们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天朝六晚九的日子―――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到家,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却无暇去管自己的孩子。十七年的班主任生涯,十七年的坚持不懈,正是这份对工作的狂热,甚至连婚假都顾不及休的平凡,才有了今天这个最美的乡村教师候选人。我用十七年的青春先后送走了六届初高中毕业生(其中一届复读毕业生),许多毕业后的学生每逢节假日都会送来最诚挚的祝福。
当一名老师我无怨无悔,当一位农村中学的教师我更是觉得幸福无比,其实教育就是一个字―――“爱”,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必然会收获学生对我们无限的爱。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奉行的教育理念。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二
细腻无私的爱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细腻的,是无私的。同学和同学是张老师先后教过的两个孤儿学生,在他们上学期间,每个学期到交书费的时候,张老师从来不催促孩子们,不让孩子们为难,总是不用孩子们张嘴,就会预先给他们垫付书费,让他们安心上学,而从不考虑孩子们是否会还上这些钱。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不仅限于经济上的资助。同学是个单亲孩子,从上学到就业,张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而他每去一个新的城市工作,也都会和老师打个招呼。同是单亲孩子的同学,父亲一个人要照顾他和他的哥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老师在学校生活中给了他许多的关心。初中毕业后,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同学想继续上学,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为此,他的父亲找到老师,想让老师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要继续上学,而是去工厂上班。老师却回过头给学生的父亲做起了思想工作,让他同意孩子继续上学,而学费,则尽量不再让家长负担。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为了这样一个承诺,为了给同学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张老师又是自掏路费,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陪着他走遍了运城、洛阳的中专学校,最终让同学上了心仪的学校。
更多的人性关怀,也让老师收获了更多的不一样的幸福。同学是一名女生,家离学校也比较远,一天,正在上课的她得了急性阑尾炎,疼痛难忍。老师得知后来不及通知家长,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就在他跑前跑后交完费,给孩子打上点滴,正准备给其家长打电话时,突然发现,同学的爸爸生病也在这所医院输液,而她的妈妈还在工厂上班。于是,老师就在医院照顾他们父女二人。无私的爱总是让人感动的,在之后的生活中,一家人就把张老师当成了他们的亲人。
有很多人觉得老师这样做得不到现实的回报,觉得他傻。甚至有人调侃,说他对学生的关心,都快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他用这样一句话做了回应:“播种了爱,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快乐、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