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2014年上海市模范集体候选单位先进事迹简介
2014-2014年上海市模范集体候选单位先进事迹简介
1、嘉定新城(马陆镇)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徐军工作室事迹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徐军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5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首先对医用绝缘监测仪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开发了改进型的医用绝缘监测仪,用以支持绝缘故障的定位功能。在此基础上,立项开发了用于绝缘故障定位的测试信号发生器和绝缘故障定位仪等产品,完善了医疗场所IT配电系统的绝缘监测解决方案。
针对工业不同场所的IT配电要求,工作室调研并立项开发了AIM-T系列的工业用绝缘监测仪,且已完成两款产品的开发定型工作。截止目前,工作室已申请各类专利20多项,发表技术论文6篇,申请软件著作权6个。因成绩突出,工作室荣获2012年度“嘉定区职工创新团队”称号。徐军本人也先后荣获2012年嘉定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2012年度“嘉定区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等称号。
2、南翔镇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驱动软件部事迹
驱动软件部负责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变频器软件的设计,参与机器人软件的设计。电梯一体机二代产品的研发更新,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主打产品的嵌入式软件是该集体智慧的结晶,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拥有多项专利,其港口专用变频器荣获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专项资助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
该团队是新时达科技攻关先锋,在新时达转型升级中,软件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VF算法、无传感器矢量算法、有传感器矢量算法、转矩控制算法、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算法、高性能VF控制算法(异步零速额定转矩)、死区补偿算法、弱磁算法(达到5倍弱磁速度)、优化电机参数自学习算法等,即扩展了电机的适应性,又提高了驱动性能。应用领域不仅仅在传统的电梯和风机水泵行业,更扩展到起重、建筑提升机、注塑机、橡胶轮胎、核电等高精尖行业,特别是海外开环一部电梯应用相当成熟,批量大,效果非常号,也得到了客户广泛的认可。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变频器的设计和持续不断的完善,在变频器驱动行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十多个系列百余种品种,高压变频器进军国家核电装备系列。
3、真新街道
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事迹
街道综治联勤办在上级指导支持下,针对城市管理条块分割的不足,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于2010年1月在全市率先实施“联体指挥、联队管控、联动处置、联手监督”的城市管理联合勤务体制,协同“条”上执法主体和相关社会资源在“块”上有效整合,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一元化统筹领导、常态化综合管理、现代化技术支撑、社会化力量参与”,为市委“一号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参考。
2014年3月,整合成立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后,全体同志再接再厉,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课题,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再突破。目前“大联勤”模式已得到中央及市、区各级肯定,被评为2011年上海市依法治理优秀案例、2012年上海市创新社会管理十大经典案例,该中心“网上信访联合接待大厅”被评为2013年上海市创新社会管理十大经典案例,该集体被评为2014年度上海市优秀公务员先进集体。2012、2013、2014年连续三年真新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名列嘉定区第一、全市前列。
4、徐行镇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敬老院-----护理二组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敬老院是一家集体企业,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各项服务制度健全,聘有富有养护经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性的护理服务。护理二组作为其中一员,一直是全院护理工作中的模范团队。全组现有护理人员9名,全员持证上岗。该组护理的老人一半以上为失能失智老人,护理任务十分艰巨,但全体护理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怕脏,不怕累,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以强力的责任感、优质的服务和贴心的护理获得老人及老人家属的一致好评。
2014年护理二组的3名护理员在嘉定区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陈春连同志还代表嘉定区参加了“上海市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为嘉定的养老服务事业争得了荣誉。
5、嘉定区农委
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哈密瓜研究班组事迹
哈密瓜研究班组承担着上海市西甜瓜科研、示范、推广等工作,建有嘉定区第一家名师工作室“吴明珠院士工作室”,是农业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上海市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先后承担了10多项农业部级和上海市科研项目。
近年来,在哈密瓜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连作障碍及高效茬口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选育出了“华蜜0526”、“华蜜1001”等多个优质哈密瓜品种,新技术和新品种在华东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2012年、2014年班组先后被授予“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班组成员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用户服务满意明星、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嘉定区“十大杰出青年”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6、行政服务中心
上海市税务局嘉定分局-----税务局窗口事迹
上海市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税务窗口作为嘉定区唯一的房地产交易涉税业务窗口,围绕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契税征收、二手房交易三大业务开展各项工作。
窗口现有工作人员35名,从2010年至2014年共受理二手房交易4.39万套,征收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共计10.38亿元;受理契税申报13.15万套,完成契税征收48.91亿元。受理房产税查询8.34万套,已征房产税额共计0.46亿元。窗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致力于打造便民、高效、优质的纳税服务窗口。
2011年至2014年,税务局窗口连续四年被评为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年度优秀窗口;2012年3月,荣获区级“巾帼文明岗”称号;2013年3月,荣获“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称号;2013年至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区级“工人先锋号”称号;2014年3月,荣获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
7、嘉定工业区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影设计创新中心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嘉定,旨在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全线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提供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打破跨国公司对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垄断。
联影设计创新中心由22名青年设计人才组成,其中三成以上具有海外硕士学历及工作经验。由其自主设计的13款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现已成功上市,包括具有中国首创意义的1.5T磁共振,以及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96环PET-CT等,打破了外资医疗巨头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技术和市场垄断;2014年初,由联影设计创新中心自主设计的两款数字X光设备荣获国际上素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IF大奖”,这是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首次荣获该奖项;2014年5月,总书记莅临联影参观考察,赞扬联影产品设计精湛,“为国争了光”,为中心持续开拓创新注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8、区社工委
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开发部事迹
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开发部,隶属于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汽车电器电子产品及相关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上海市级技术中心,员工6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90%以上。
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了和谐的员工关系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开发部每年运行80余个项目,开发200多项国内领先和部分全球领先的新产品,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开展全员技术经济价值改善工程(VAVE)每年减少资源浪费超过1000万元;荣获多项市、区优秀发明选拔赛优胜奖等。
员工秉承公司价值观,融中德文化之精华,踏实创新,诚信为本,突破极限,追求卓越,创造了优异的科技成果和核心能力,奠定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单位先进事迹
附件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绿化队先进事迹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绿化队为武汉市武昌区城管委属二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57年,现有在岗职工50余人,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5人,35岁以下青年干部9人。主要承担武昌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园林科普宣传、绿化应急处理和绿化突击队等工作。武昌区绿化队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367.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7.78%、绿化覆盖率40%。
一、开展专业化建设
多年来,武昌区绿化队按照“以民为本、精细管理、环境优美、争创一流、群众满意”的管理理念,以推进武昌区生态园林城区建设为目标,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绿化养护服务效能。全队践行“尽职尽责、树木树人”的队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广泛宣传爱绿护绿意识和生态环保理念。每年通过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和送花进社区系列活动,普及园林绿化知识。技术团队完成各类园林投诉处理和应急抢险任务上千件次,处置率和市民满意率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团队获得“市级文明单位”“五一劳动 1 奖章”“工人先锋号”“三八红旗集体”“市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大比武’竞赛一等奖”和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单位”等多项荣誉。
二、强化精细化管理
武昌区绿化队致力于在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灌溉除草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打造精细化养护管理队伍,团队攻坚克难,实现多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突破。根据武昌区道路绿化实际情况和现场作业经验,技术团队创新了“水桶滴灌抗旱法”,按照植物特性错时喷洒灌溉,在2016年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季节拯救上万株行道树,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针对因为行道树浇水导致种植土冲上路面等问题,用精细化浇灌和自动喷灌相结合的节约型灌溉方式代替原有浇灌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在全市率先尝试市场化管理模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全区范围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并通过划分标段引入不同服务企业,实现了不同标段之间的对比竞争,促进管养水平的总体提升。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改进,实现全区道路绿化及社区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率90%以上,道路绿化管理水平长期处于武汉中心城区前列。武昌区绿化队从管理中要效益,充分利用“智慧武昌”管理平台,实现全区园林工作信息化调度,发现问题快速响应、限时解决,提高了绿化应急处置工作效率。
三、提升绿化品质
近年来不断提升武昌区园林绿化品质,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筹备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绿道和林荫道、立体绿化、花街花境和社会绿化等专项绿化建设,重点实施行道树树穴覆盖、绿地保洁、植物养护、道路花卉景观营造、园林设施维护等专项工作,全面完成军运会阶段性保障工作任务。开展全区主干道绿化提升工作,补栽行道树7048株,通过“拆墙透绿”和绿化美化等方式完成围墙改造3000余米,绿化人行天桥7座,完成屋顶绿化面积2.52万平方米。推进公正路、临江大道、沙湖大道延长线等10余条林荫景观示范路建设,成为武汉市绿化建设管养标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政管理局先进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政管理局作为贵港市的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设有园林绿化管理科,下辖园林管理处、城市公园管理处、园博园管理处等3个单位,现有园林绿化专业人员近20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60余人。贵港市市政管理局能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单位绿化覆盖率为42.32%,绿地率为36.14%。
一、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建设
近几年来,贵港市市政管理局大力开展城区街道、公园绿地、市政广场等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一是统一规划,以“彩韵荷城、活力贵港”为主题,编制完成了《贵港市入城通道及城区主干道景观提升概念性规划》,以增绿量、重彩化、提档次为主线,推进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多彩化、多样化、本土化发展。二是彰显特色,以“花样贵港”为主题,突破常规和单一绿化的传统模式,开展花化、彩化景观提升,完成5个城区进城出入口和金港大道等12条主干道的绿化景观改造,城区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逐步形成。推进公园绿化彩化,民族公园、东湖公园等“五彩公园”景观初步形成。三是组织义务植树,积极配合市绿委办组织义务植树和树木认养活 4 动,在城区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小区全面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近10万株绿化苗木,将绿化美化建设活动深入到城市的街区角落,让绿色成果充分惠及市民百姓。四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积极配合市绿委办对城区古树名木进行普查,普查成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推动形成认识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五是提升管养水平,通过大力开展露土整治、网格化精细管理、绿地巡查管护、苗圃苗木生产和管理等着力提高园林绿化管养质量,在街道绿化养护和公园绿地、市政广场管护中实行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做好贵港园博会建设和筹备
2017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园博会组委会的工作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好第十一届广西(贵港)园林园艺博览会建设和开幕式筹备工作。全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周密部署、科学安排、主动协调、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经过9个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贵港园博园的建设和筹办,开园至今,游客量已达到400多万人次。2018年春节期间,在园博园成功举办了贵港市第三届元宵灯会,成为市民和游客游览休闲的好地方。
三、筹办第32届全国荷花展览
为进一步传播赏荷、爱荷、颂荷的传统文化,提升“荷 5 城”美誉度和知名度,贵港市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荷花展,贵港市市政管理局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将历史文化之韵、山水自然之美的荷文化元素糅合到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工作中,体现贵港城市内涵和文化特质。积极参与2018年第32届全国荷花展主会场的筹办工作,整个布展工作设计主题突出、植物品种丰富,凸显了贵港城市特色与文化。本次荷花展览主会场布展景点70个,城市街道、公园绿地、市政广场布置景点10个,共展示荷花品种700余种、盆栽荷花45000盆、池栽荷花2万余平方米。
第三篇:模范集体先进事迹
2009至2010温州市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推荐材料
鹿城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
模范集体先进事迹
鹿城区城管与执法局自建局以来,积极推进“拆违、绿化、洁化、序化”重点工作以及各项职能的深化拓展,在推进我区环境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违必拆,六先拆”行动。建立拆违舆论引导、“十大违建王”、“十抄告”等机制,探索示范路、“双无双规范”街区创建模式,推进违法建筑攻坚战。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6858处计1633108平方米,基本完成“六先拆”工作,综合控违长效机制建立健全。
二、绿满鹿城行动。去冬今春,共新增绿化面积46.9191公顷,完成任务数的320.04%;今冬明春,确保实现新增绿地面积426.5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9.56平方米。
三、清洁鹿城行动。开展“全城动”环境卫生大扫除与垃圾不落地系列行动,发动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988次,累计处理垃圾死角10100处,清理小广告90.4万处。垃圾不落地长效机制与环境卫生监管机制建立健全。
四、文明鹿城行动。取缔城区所有市容乱点、流动摊贩近万个,实现了主城区全面禁摊的目标。新增疏导点8个并加强规范管理。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城区序化工作。
鹿城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
第四篇:五一劳动奖状候选单位先进事迹
金达商贸城申报五一劳动奖状先进事迹
金达商贸城是通许首个一站式商贸百货、家居建材、生活购物中心,由开发商统一开发、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专业商业市场、城市综合体。总投资15亿人民币,占地一千亩。2014,通许县金达商贸城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在通许县党委、政府和通许县市场发展局的关怀下,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以“创建豫东地区唯一综合性专业市场,商贸第一城”为公司目标,积极进取,开拓拼搏,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初具规模,能够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
一、组织健全团结有力,大力提高职工素质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实践经验合理修订公司制度,使公司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经常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学习,使公司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上进氛围,最终促进公司良好有效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地方经济和谐发展
为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公司,在公众知名度上有一定的提升,公司加大加强宣传力度,借助多种媒介进行推广宣传,让社会各界监督监管。公司发展迅速、管理正规,效益和税收显著,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当地人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仅公司一个下属单位金达国际欧式步行街正式开业入驻商户就达到500余家,可创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年营业额将会在3个亿以上,公司整个商贸城开业后社会效益更是可观,辐射范围100公里以上,惠及人口800万左右。
三、热心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回报社会
公司领导本着关爱社会,用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领导思想,近年来向通许特殊学校捐款,关爱残障儿童;向大岗李乡希望小学捐款,帮祖国托起未来一片天;为通许残联捐款,关爱弱势群体;为希望工程捐款,希望祖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材。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佳通孩子完成学业,造就有志人才。组织员工在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引进通许公交,弥补了通许县城无公交的空白;捐资修建商业路和富民路、民生路、平安路等多条交通干道,使通许人民出行更方便快捷;捐资修建县直幼儿园;建成通许颇具规模的金达市民广场及完美的配套绿化设施等等,为推动通许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五篇: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先进事迹
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先进事迹
一、海洋经济部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部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海洋科技进步,团结协作,在海洋统计、海洋经济与政策研究、海洋管理技术支撑、海洋规划服务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该部门现有员工20人,平均年龄仅30岁,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60%,中共党员占70%。专业涉及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经济、海洋法律等多个领域。近两年来,围绕着科学研究、管理支撑、技术应用服务等领域,组织完成了1项国家项目、2项科技部公益项目、5项908专项、1项国家标准和5项海洋行业标准、58项省部级项目,每年编制并发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通过4项海洋统计制度和6项管理规定的执行,形成海洋经济业务化工作技术支撑;同时,向国务院与国家发展改革部门提交了10余项政策建议报告,为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的海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该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自主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获2004全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部门承担的《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项目,首创海洋部门调查与国家统计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组织方式,首次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的调查方法,并创立了海洋相关剥离系数计算方法。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全面掌握了我国涉海就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拓宽了海洋统计工作领域,解决了海洋统计工作的基础性问题,填补了海洋统计领域的空白。
2.《全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获2006全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该部门承担的《全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工作,科学创新地建立了一个以剥离法、扩展法为主,以外推法、专家评估法、抽样调查法为辅的海洋经济核算模型,解决了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中提出的海洋经济分类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制并发布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标准。目前,该项成果已由国家海洋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实施。
二、开展科学研究,为海洋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承担国家级项目,为编制全国人才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该部门承担了全国人才战略重点领域研究专题《全国海洋人才战略研究》,该项工作多次得到中组部的通报表扬,该项成果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资料,为全国人才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
2.主持科技部公益项目,为海洋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该部门近两年主持承担了两项科技部公益项目《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技术与典型区域示范研究》、《海洋主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型与滨海电厂示范区研究》,目前两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海洋循环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广示范作用。
3.主持908重点研究项目,为海洋经济资源评估提供理论论据
该部门在908项目竞标中,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沿海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研究》(908-02-07-02)、《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研究》(908-02-06-03)和《我国沿海社会经济基本状况调查研究》(908-ZC-I-12)等重大研究项目,编制了908调查技术规程《沿海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调查》,为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基础理论研究依据。
4.开展海洋经济规划评估,为海洋经济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该部门作为全国海洋规划办公室的技术支撑单位,编制了《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评审细则》,先后完成了沿海11个省市的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技术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估工作,目前评估报告已以政府文件报至国务院,为国家全面了解海洋经济规划执行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5.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调查,为海岛规划编制提供基础依据
该部门为配合《全国海岛规划》的编制工作,承担了“全国海岛社会经济调查工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制度调研、制度报批、软件编制、任务布臵、集中培训,到数据汇交、数据审核、数据汇总等全部工作,及时为海岛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满足了海洋管理与决策的需要。
三、做好基础工作,为海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1、承担海洋统计工作,为海洋管理提供多种产品服务
该部门作为国家海洋统计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着全国海洋统计、国家海洋局综合统计等统计业务,每年为海洋管理部门编制发布《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等统计产品,已编印出海洋经济统计、局综合统计等各类公报、年报、年鉴等40余本。海洋统计工作从2005-2008年已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统计部门的通报表扬,被树立为政府统计工作的典范。
2、编制标准规范,促进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
该部门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海籍测量规范》等海洋行业标准,以及《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技术规程》、《海岛社会经济一次性调查制度》、《海洋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
3.开展海洋经济基础性研究,为海洋经济宏观管理与决策服务
该部门近年承担的《海洋循环经济研究》、《海洋绿色GDP研究》、《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研究》等研究项目,为我国海洋经济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4、开展海洋政策与法规研究,为海洋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该部门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了海洋政策、海洋法律法规的研究等一系列技术支撑工作。包括主持编制了《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报告》,参与编制《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中国21世纪海洋政策研究》以及海洋基本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同时依据我国的依法行政要求,编制了《海洋法制工作 “十一五”规划》,进行了海域关闭政策、海洋生态保护制度、海洋司法鉴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服务
该部门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国家海洋经济核算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地方海洋经济核算中,主持了广东省908项目《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海洋管理研究》、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项目,为地方海洋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服务和支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海底资源环境中心
一、推动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初步建立了海底科学的理论体系
金翔龙院士提出了 “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我国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在刘光鼎、金翔龙、欧阳自 远和秦蕴珊院士的指导下,在传统的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关注海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系统科学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海底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目前,海底科学已经成为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成为大专院校海洋科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10余年来,海底中心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围绕“大陆边缘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和“海底大规模资源成因与找矿”等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自主研发与集成应用,形成具有本实验室特色的相对完整的海底探测技术体系,自主获取了大量海底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扩展对海底的新发现和新认识,积极推动原始创新,科学目标明确,研究重点突出,具有较高的科研效率。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100余项。其中,主持973项目2项、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行业公益性专项重点项目2项,是“大洋资源调查”业务负责单位、“外大陆架划界”国家重大专项技术负责单位、“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与研究”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单位、“水合物资源调查与研究”国家重大专项03项目负责单位。目前在研项目包括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行业公益性项目3项、低敏感海洋领域国际合作项目3项,以及国家重大海洋专项课题项目30余项。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撰写重大研究报告50余部,申请专利和软件登记证书20余项,编制海洋调查规范(国家标准)和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图集多部。经过10余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优势并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推动海底科学的学科发展和满足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围绕国家需求,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1)对我国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建设的贡献
根据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海域划界和海洋国防安全等海底科学问题,海底中心推动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海洋专项。通过实施金翔龙院士和李家彪研究员分别牵头负责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专项(2001-2005)”和“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确定及申请准备工作专项(2002-2007)”和其它海洋重大专项,实验室组织完成了东海、南海和西北太平洋26.8万km的多波束、12.6万km的重磁、860个底质站位和6000多km的地震测线调查,积累了大量基础科学数据;主持编制了东海和南海最新的1:50万海底地形图、地貌图和海底水深图,以及东海和黄海及其邻近海域最新的1:50万重力与磁力图等基础图件和专项成果图件;开展了相应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过程、地球物理场特征、地壳性质、构造演化和矿产资源分布等的专题研究。实验室主持完成的北部湾调查项目为中越北部湾划界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论证了东、黄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延伸的自然终止,为中日东海划界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编写了我国的外大陆架划界方案,开展了其它国家提出的外大陆架划界方案研究审议工作。同时,实验室在长期开展海洋调查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海洋调查规范》,并于2007年发布实施,被其它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广泛引用。
(2)对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矿区申请的贡献
为在国际海底区域寻求我国后备战略资源,针对联合国海底管理局有关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矿区申请的有关科学问题,实验室持续20余年主持开展我国大洋资源调查研究工作。80-90年代,主持完成了国际海底7.5万km2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1998-2008年主持实施了9个航次的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及多项资源评价研究课题,主持完成了富钴结壳矿区评价与圈定工作,并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编写了我国的矿区申请方案。这些工作不仅为我国向联合国海底管理局提出结壳矿区申请并最终成为首批申请者奠定了科学基础,而且所取得的有关找矿方向、成矿机理、矿块尺度、矿体连续性、评价指标和资源量计算方法等研究成果,为我国政府参与制定联合国海底管理局相关规则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2003年在东太平洋海隆组织实施了热液硫化物试验性调查,2005-2009年主持完成了全球热液硫化物资源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区。迄今,在西南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共发现12处海底热液区,初步圈定了热液硫化物资源远景区。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跃入世界上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少数国家行列,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3)在海底探测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方面的贡献
以中国大洋勘探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为依托,在国家863和大洋专项的支持下,开发、集成了包括长距离水下定位系统、综合地球物理、可视化取样、深海拖体、原位测试、快速环境参数探测和船载网络系统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国际先进的大洋矿产资源立体探测体系海底探测系统,开展了海底探测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信息提取技术的开发,与兄弟单位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深海调查设备20余套;同时技术主持完成了“大洋一号”船的调查设备现代化改装,使该船的综合调查能力与国际接轨,并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863和大洋专项探测技术的海上试验航次,推动了我国深海勘查技术的整体发展和技术队伍的培养,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打造特色的科研平台建设,创建开放共享机制
5年来通过部门投入和自筹资金狠抓能力建设,目前拥有的勘测分析设备总值达10000余万元,其中室内数据处理、解译和样品分析测试设备3000余万元。形成了海底地形地貌、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质、底质环境和深海资源的自主调查能力,形成了快速、原位和近底的外业调查特色。建有综合地球物理解译实验室、岩矿分析实验室、同位素分析实验室、沉积分析实验室、底质声学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岩矿精细分析、同位素分析、沉积学原位分析和技术研发等内业分析特色。制订了相应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人员配臵、考核制度、收费制度、共享制度)、专业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规定、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等制度建设。仪器设备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明确了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功能开发的职责,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大型仪器设备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过程中,面向有关单位开放,工作量饱满,保持了高使用率,如多波束系统、海洋重力仪和海流剖面仪等设备年运行时间达180余天,时机率均超过100%。近年来,对多波束系统、海底成像系统、重力仪、磁力仪进行了后处理与成图技术的开发,对深拖系统、海底照相系统、重力仪(GSS-2)、海底成像系统、深海锚系等进行了升级改造,自主开发和研制了电视抓斗、岩芯浅钻、海底物理原位测试系统、海底原位土工化学测量系统和大洋固体矿产资源成矿环境及海底异常条件探测系统等仪器设备,并在大洋一号船上进行了系统化集成与共享。室内数据处理、解译和样品分析测试设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全额资助、收取成本费和合作分担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其中,稳定同位素实验室被评为“浙江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为海洋事业培养科技人才
海底中心目前固定人员65人,其中科研人员39人,技术人员23人,管理人员3人。其中,50岁以上人员15人,35岁-50岁人员23人,35岁以下人员27人,分别占23%、35%和42%;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16人,分别占43%和25%。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规模适当、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并在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5个相对稳定、精干高效、分工协作,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的科研团队。
海底中心的队伍建设遵循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坚持“以任务带学科,以科研育人才,以文化聚团队,以目标促成果”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一支院士领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学科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金翔龙院士是我国海底科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吕文正研究员担任联合国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13位中青年骨干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培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级项目负责人26人,中国大洋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7人。中青年省部级以上课题负责人40人,占中青年科技人员比例80%。1人获得“第五届青年女科学家奖”,6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6人获得国家政府津贴。5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11人在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目前拥有1个独立博士后工作站(海洋科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海洋地质、海底探测技术),与高校和中科院合作招收海底资源、海底探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博士研究生。5年来,出站博士后3人,博士毕业生10人,硕士毕业生45人。上述人员在站、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各类基金项目9项(国家基金3项、省部重点基金1项,省部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4项),目前均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成为各单位科研技术骨干,培养质量得到公认。目前在站博士后7人,在读博士18人,硕士30人。
五、推动开放交流与合作,成为海底科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海底中心是国内海底科学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在海底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积极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放运行费年均50万元,其中开放课题约15万元,学术会议约15万元,对外交流约20万元。5年来,资助开放课题15项,其中对外资助14项,资助访问学者15人,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
通过在大陆边缘演化和大洋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推动了中国与InterMargins和InterRidge等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合作,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洋中脊调查研究、热液硫化物成矿和大陆边缘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和实质性的合作。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设在海底中心,代表中国参加了“横须贺宣言—21世纪的海洋科学”的签署。2004年,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代表中国加入InterMargins国际研究计划,金翔龙院士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InterMargins办公室设在海底中心,成为海底科学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吕文正研究员担任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李家彪研究员担任InterRidge专业委员会委员和InterMargins专家委员会候补委员,他们都在海底科学领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海底中心曾在首次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中德合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与带头作用,近年来积极推动了中美在大洋资源调查研究领域的合作,推动了中德在南海的国际合作,推动了中印尼海洋观测站合作和南海低敏感领域的一系列海洋科技合作。
5年来,国外知名学者3人开展短期客座研究,其中德国Erwin Suess教授开展客座研究21天,日本铃木教授开展客座研究20天,日本石井辉秋副教授开展客座研究15天,分别就“二氧化碳海底埋藏的技术与评价方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和“大洋底构造与海底岩石学”等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与合作研究。Chris German教授、E D Baker教授和玉木贤策教授等著名学者20余人次来访,就“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调查与研究”、“大洋底与深部地质构造”和“外大陆架划界的科学问题”等开展学术交流。目前与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主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对策”第160次香山科学讨论会“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生物基因资源” 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海底科学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对外资助开放基金课题40余项。2003年3月以海底中心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004年7月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环境发展中心)始建于1991年,前身为海洋环境综合评价室(1991年)、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2000年),2005年与原有的环境科学开放实验室、环境监测与海岸带管理技术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为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开放实验室(对外保留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2007年8月,为适应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组建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同时保留环境与资源评价中心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中心现有人员28人(在职职工21人,聘用及返聘人员7人),硕士研究生5人,其中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科研人员占60%以上。本中心80%以上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他们长期工作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是一个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群体。中心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下,全体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心成立18年来,在完成大量国家科研任务的同时,中心积极主动地承担了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大量的环境规划、评价和科研项目,为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是我国较早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之一,是1989年国家环保局首批颁证的18家甲级评价单位之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一批推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一。作为海洋三所环境影响评价的专职机构,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把好环境影响评价这个重要的关口。中心成立18年来,先后完成了300多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中包括厦门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通道工程、嵩屿港区、厦门港航道扩建、宁德核电、环东海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马銮湾、五缘湾片区规划、汀江流域规划、诏安东溪流域规划、泉州港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长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全国海岛生态系统评价”、“福建省重点港湾围填海规划数值模拟与生态影响评价”、“福建省生态省建设的海洋生态现状与生态功能区划”、“九龙江水葫芦综合治理”、“罗源湾、安海湾环境容量研究”、“厦门海域环境容量研究”、“东山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等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实际应用。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功能区划(本中心负责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成果被纳入《福建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成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的组成部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省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2008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在科研业务上,实现了以评价为主业的技术服务型向“支撑与服务相结合”模式转变。2008年新签订合同59个,总合同额3080.36,新增纵向合同11个,总经费1874.5万元。“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减排技术与示范”项目获海洋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经费重点资助,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心承担的环保司“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编制与实施”海洋行业公益性重点项目“基于海岸带管理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908专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海洋功能区划评价与优化”专题以及其它各项科研工作均能按进度进行。“福建罗源湾环境容量与海洋生态保护规划研究”和“核电站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宁德核电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获国家海洋局2008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和所科技创新奖。环境发展在人员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下,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三所整体形象为大局,积极承担各项技术服务任务,受到地方政府和各业主单位的普遍好评。
总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是一个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群体。我们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十足的精神、高超的本领去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夺得新胜利!
四、极地海洋学研究室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成立于2005年,成立4年多来,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领导和关心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战略需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人才队伍,在现场考察业务、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获得2006/08两个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先进集体”称号。其主要业绩如下:
一、科学研究重要进展:
1、通过对Dome A冰雷达探测揭示出南极冰盖的起源与演化
2009年6月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孙波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甘布尔采夫山脉和南极冰盖的早期演化与起源》(《The Gamburtsev Mountains and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极地考察在南极冰盖起源地、演化与稳定性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发现:南极冰下甘布尔采夫山脉曾经存在发育完善的河流水系,距今3400万年前开始出现冰川,伴随地球轨道周期变化气候变冷,冰川覆盖区域渐次扩张,是南极冰盖的一个关键起源地。
2、极地研究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对主持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极地科学考察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及其后继中俄科技合作项目863滚动项目“极地科学考察作业机器人装备研制” 的执行,为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引入了先进的雪面和飞行机器人系统。
通过对主持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项目 “基于电磁感应的海冰厚度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 的执行,研发了一套综合电磁感应技术、船载海冰红外遥感测温技术和相关定点观测方法的海冰厚度探测系统和核心技术,展开了对东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和海冰表面温度的探测。
通过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冰洋海冰物理过程和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项目,取得了多个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北太平洋海冰变化的两个主模态与西伯利亚和东北亚气候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北极海冰变化对阿留申低压、西伯利亚高压以及远东地区气温显著升高的影响;率先提出了包含海冰融池变化的海冰反射率参数化方案并应用于气候模式,提高了模拟精度。
二、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实施与研究成果
4年多以来,研究室团队承担、参与、获得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达到45项。其中: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4项,“中俄科技合作863滚动项目” 1项,参与4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主持完成:重点1项,面上2项;参与完成:重点1项,面上1项;目前主持执行:重点1项,国际合作1项,面上1项,青年基金4项);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2项,参与1项);主持完成“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1项;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7项(主持完成3项,现执行4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3项(主持完成1项,现执行重点1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青年创新基金4项(完成3项,现执行1项);主持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2项; IPY中国行动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项目专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HY-1B卫星海冰遥感预报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极区海冰监测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子课题1项。
其中,20081年,海洋室新立项并得到资金支持的课题为11项,到帐课题15项,经费达到917.1万(包括给合作单位的外拨经费)。
4年来,发表署名研究论文55篇。其中:SCI检索 18篇(1第一作者《Nature》,3篇JGR,1篇《Journal of Climate》),3篇EI检索,22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
三、科学考察
8人次参加南极考察,其中3人次执行第22次、24次南极冰盖内陆Dome A考察,孙波为24次内陆队队长;1人次参加第3次北极考察;1人次参加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部(TEKES)资助的海冰监测项目(POL-ICE);4人次参加渤海908专项考察。考察涉及:冰穹A区域及其内陆断面进行冰雷达探测与冰盖演化研究;南大洋海冰物理特征走航综合观测;极地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及极地科学考察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南极下坡风结构现场观测实验和中山站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南大洋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北冰洋海冰多学科综合考察;波罗的海海冰厚度探测;渤海海冰厚度探测。
四、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
极地海洋学研究室是个青春有活力的团队。成立4年多来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多梯次的研究队伍。目前,在编的人员(7人)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及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团队现有人员16人,包括实验员2人,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后3人。为了人才培养需要聘请了客座研究员6人。自研究室成立以来,培养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共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5名。
在能力建设方面,加强了海冰-海洋物理过程观测研究、极区海冰卫星遥感应用研究、大气-海洋-冰冻圈数值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展开了关于构建南极两站气象站和卫星遥感系统的工作。负责各种与研究项目相关的实验仪器的系统集成和技术创新,如:冰雷达技术引入与集成;雪冰实验室仪器集成;EM31电磁感应探测技术;极地机器人技术和冰浮标应用技术等。发展海冰-海洋物理过程观测与研究;冰海耦合模式、冰盖数值模拟、大气-海洋-冰冻圈耦合模式和极地气候系统模式;卫星遥感应用研究等工作。
五、国际合作
研究室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极地研究团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其成员已经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计划“南极气候演化(ACE)”计划和“南极甘比尔采夫冰下山脉(AGAP)”项目专家组成员; “东南极冰穹断面探测计划(DOCO)”和 “北极浮标计划”(IABP)等国际计划的成员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