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单位典型材料
民族团结单位典型材料-----
洛吉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洛吉洛吉乡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部,东靠四川省木里县俄雅乡,东南与丽江地区奉科乡隔江相望,西与建塘镇毗邻,北与甘孜州稻城县东尼乡和本县格咱乡相连,距县城73公里,介于北纬27°38´—28°06´,东经99°55´—100°19´之间。全乡国土面积1234平方千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宽北窄,呈三山夹两沟状。境内属高山河谷地貌,隔里不同天,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多山地、河谷,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8人/平方千米。全乡共有3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人口4366人。有22个党支部,327名党员。村与村之间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最远的村距乡政府有三十四公里。境内居住有汉、藏、纳西、傈僳、彝等五种世居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一、强核心,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发挥“主角”作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乡党委把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并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协调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乡领导坚持包村包户,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全乡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几年来,乡机关干部始终以建设“五个好五带头”为目标。领导干部开展以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为内容的“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乡机关继续深入开展了带头走进基层、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走进群众、破解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的主题实践活动;农村党组织开展了政策法规进村、发展项目进村、文明新风进村、便民服务进村、维稳措施进村和排忧解难到户、民情恳谈到户、科技知识到户、致富措施到户、移风易俗到户的“五进村五到户”活动。自我加压,苦练内功。
一是抓学习。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学习入在首位。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和参加培训班等形式,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无论忙和闲都保证时间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定。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在创争优活动中,组织全乡干部认真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保持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二是讲团结。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在创争优活动中,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坚持“四个维护”的原
则引导广大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维护”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全乡各族人民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为全乡良好民族关系的形成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党委乡政府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很高的认识:加强民族团结,是消除民族隔阂、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的基础,是粉碎“三股势力”破坏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有力武器,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乡党委也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关系到我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全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三是求实效。坚持求实务实的作风,不摆架子。在工作中:即坚持执行政务、财务两公开,定期向乡民公布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凡事以群众是否赞同和拥护为原则;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市场经济观念,使乡机关干部成为懂市场、善管理的人才;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提高全体乡民整体素质
四是抓廉政。乡机关支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艰苦创
业、勤政为民”的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树立了干部廉政的良好形象。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公开办事程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
二、增实力,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速度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乡党委、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没有一个适合全乡经济发展的思路,富民兴乡就是空话。因此,乡党委班子多次召开党委会议,集思广益,经过广泛座谈、讨论确定了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采取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路子。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目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创争优活动,认真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学科技、学经济”活动。
2009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483.97万元,比上年增长8.36%。人均纯收入为2555元,比上年增10.08%。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民政工作顺利推进。农村低保等惠民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劳务输出继续扩大,劳务输出的收入已成为一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
乡党委乡政府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乡党委认真编制了乡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实事工程,促进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在工作中,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各村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探索中得到了加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加强,文明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消除了农村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化解了大批矛盾纠纷。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乡党委乡政府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做起。按照中央“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和省委“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的总体要求,在县委的领导下,乡党委
乡政府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紧密联系本乡实际,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全国藏区第一强县为目标,突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这个主题,明确“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藏区前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列;坚持和谐发展,努力在维护社会稳定上走在前列;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走在前列”这四项任务”。广泛开展活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党的领导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五、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群众人心
认真开展“千名干部入户促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及时成立促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村总支书记为成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利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入村进户、访贫问苦、开展文艺活动等为载体的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寓教于乐,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发动各村结合当
前大好形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其次从法制教育入手,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六、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
洛吉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在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中和游牧民安居工程中,解决了盖不起房子的困难农牧民群众xxx户,投入资金xxx万元;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为乡内遭受火灾的农牧民群众捐款、捐物达16700多元,大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七、积极组织开展献爱心工作,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汶川8级特大地震灾害,灾情同样牵动着全乡各族人民的心。乡党委积极组织动员各单位、各农户、广大党员向灾区捐款,奉献爱心。全乡1018户农户,除特困户外,91%(927户)的农户共捐赠29129.60元。全乡94%的党员交纳了“特殊党费”13645.20元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工作。在我省百
年不遇的旱灾中,全乡广大党员积极捐款支援灾区人民抗旱救灾工作,全乡每个党员积极捐款,共计捐款22530元。全乡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充分展现出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中华民族精神。
总之,洛吉乡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促民族和谐”教育活动为载体,使群众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为我乡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洛吉乡党委
洛吉乡人民政府 2010年8月23日
第二篇:党支部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典型材料
近年来,乡党委认真编制了乡发展规划,加快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实事工程和环境整治活动,促进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成果,乡党委及时整合社区资源,成立了治安辅警大队,健全群防群治工作网络,确保了×××××地区的一方平安。在工作中,乡党委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乡党委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做起,通过以“让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为主题的联创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党的领导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个走进”主题活动(干部走进群众中去,走进困难中去,走进矛盾中去)。“三个走进”主题活动已成为党委的一个特色活动。
五、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凝聚群众人心
一是开展“三关心、一深入”主题活动,即:关心党员群众的思想,从身边的人做起,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党员群众的工作,从身边的事做起,帮助党员群众做好再就业工作;关心党员群众生活,从身边的困难做起,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温暖的“党员之家”、贴心的“群众之家”。二是通过座谈会、征文、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以“培育新精神,塑造新形象,促进快发展”为主题的“罗泾人精神与形象”大讨论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一轮的变样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十星文明户和十佳文明好事”评选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得到普遍提高。
第三篇:党支部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典型材料
记×××××县×××××乡党支部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典型材料
坚强的堡垒战斗的集体
———记×××××县×××××乡党支部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典型材料
×××××乡地处×××××县西面,下辖33个行政村,近年来,乡党委以抓党委自身建设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力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目标。
一、强核心,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发挥“主角”作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乡党委把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并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协调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党委“一把手”坚持包村蹲点,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全乡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乡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分包一个村、联系一个个体私营企业、一户种养专业户和一户困难户,通过帮资金、引路子、送信息、搞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支部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要想发展本乡经济,加快乡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几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始终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自我加压,苦练内功。
一是抓学习。他们始终把学习入在首位。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和参加县培训班等形式,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无论农忙和农闲时都保证时间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定。在“xxxx”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中,组织乡干部、村民代表、乡人大代表、理财小组和部分群众认真地学习江总书记“xxxx”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了班子成员和党员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二是讲团结。在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实践活动中,×××××乡党委始终把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为全乡良好民族关系的形成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党委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加强民族团结,是逐步消除民族隔阂、解决~和民族纠纷的基础,是粉碎“三股势力”破坏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有力武器,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乡党委也要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关系到×××××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全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三是求实效。坚持求实务实的作风,不摆架子。工作中做到“五坚持”,即坚持执行政务、财务两公开,定期向乡民公布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凡事以群众是否赞同和拥护为原则;坚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活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市场经济观念,干部带头学习市场营销、农乡实用技术等知识,使班子成员成为懂市尝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带头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提高全体乡民整体素质。
四是抓廉政。乡党支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艰苦创业、勤政为民”的思想,不断完善15项规章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树立了干部廉政的良好形象。
二、增实力,不断加快顾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速度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党支部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没有一个适合本乡经济发展的思路,富民兴乡就是空话。因此,支部班子多次召开乡民会议,集思广益,经过广泛座谈、讨论确定了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采取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路子。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目标,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四学”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学科技、学经济”,先后组织培训班5次,培训3530人次。对流动党员实施“三个一”管理。即:为每名流动党员建立一张跟踪卡,每季到其家庭进行一次访问,每年对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乡党委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乡党委认真编制了乡发展规划,加快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实事工程和环境整治活动,促进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成果,乡党委及时整合社区资源,成立了治安辅警大队,健全群防群治工作网络,确保了×××××地区的一方平安。在工作中,乡党委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乡党委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做起,通过以“让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为主题的联创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党的领导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个走进”主题活动(干部走进群众中去,走进困难中去,走进矛盾中去)。“三个走进”主题活动已成为党委的一个特色活动。
五、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凝聚群众人心
一是开展“三关心、一深入”主题活动,即:关心党员群众的思想,从身边的人做起,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党员群众的工作,从身边的事做起,帮助党员群众做好再就业工作;关心党员群众生活,从身边的困难做起,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温暖的“党员之家”、贴心的“群众之家”。二是通过座谈会、征文、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以“培育新精神,塑造新形象,促进快发展”为主题的“罗泾人精神与形象”大讨论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一轮的变样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十星文明户和十佳文明好事”评选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得到普遍提高。
第四篇:民族团结典型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
叶城县 加强民族团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叶城县 论的学习,使广大师生正确树立“爱护民族团结,就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的意识。以“三个增进”为抓手,以“三个人人”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和“四个认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的思想,大力营造和谐相处、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大力营造抓住机遇、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
创新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县一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得校园的一草一木,校园的每一处都富有教育的意义。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统一制作有:“四有”、“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八荣八耻”、“三维两反”、“文明道德公约”、“民族团结公约”、“公民道德20字”和“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等内容的宣传标语和专题图片的宣传栏14块版面。走进每间教室,都能看到墙上整洁有序地张贴着学校统一制作的宣传牌,内容有:“学生言行七不准”、“三维两反”、“小学生守则”等。教学楼走廊内的34个教学班,每班门口的展板上张贴着同学们自己做的手抄报、自己收集来的民族团结故事、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大课间,好人好事、播放红歌等栏目,从多方面、多角度及多种形式对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爱国主义…等进行大力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富有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和培育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气息,使每一位师生从每日一踏进校门开始就能感受到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
二、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教育特色
开展“手拉手兄弟情”活动。
首先,学校在安排办公室、授课、班级管理时都将教师民汉搭配,正班主任是民族教师,副班主任就是汉族教师,不论在上课、班级管理、双语学习还是共同备课,都为民汉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目前,有很多教师的双语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次,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学校每学期都邀请县四小、县二小的汉校师生近800人参与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广结对子,互学语言、互学歌舞、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联谊班级、联谊学生,大家共同联谊,共唱民族团结之歌,为民汉师生共同进步,增进友谊,共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师生课外文化活动。
除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大造民族团结的舆论和声势外,每学期都举办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报告20多次,消防、防震演练2次,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自豪我是叶城人”等为主题的双语演讲比赛至少4次,以“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3次,并评选出优秀征文17篇上报县教育局宣教股,各班学生以“民族团结”、“安全知识”等为主题的手抄小报2期、学校火炬月刊报中每期都刊登一些校内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1次“民族团结”故事比赛,每年春节都选派25名教师参加县上举办的各族群众共同欢庆佳节的社火活动,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5-6次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民汉师生肩并肩、兄弟情的距离,为民族团结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争做文明、幸福、自豪的叶城人”的主题教育推向了高潮。
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
首先,学校创建了德育教育基地。在室内陈列了木碗、毡靴、老式油灯等一些古董,中国历史,现今社会发展鲜明对比图片,我校的发展简介。每次举行主题队会都在这里开展,使学生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其次,学校把图书室作为一个师生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来抓。五月份,挑选出适合学生年龄段、知识结构层的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相关书籍1000多本,每天安排一个班级学生来图书室借书、阅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今天、未来。通过大力宣传和学习爱国主义相关知识,在学生心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操,同时爱国主义,报效祖国,复兴中华成为每个学生的奋斗目标。及时解决这些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提高教师授课能力。
第五篇:民族团结典型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加大师生思想教育力度,争做文明、幸福、自豪的叶城人”
活动典型材料
叶城县第一小学 2013年6月5日
“加强民族团结,加大师生思想教育力度,争做文明、幸福、自豪的叶城人”
活动典型材料
叶城县第一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小学,位于叶城县新城中路05号。目前学校有38个教学班,其中“双语”班29个,学校共有1954名学生,全部都是少先队员,有教职员工108名。学校秉承“抓全面,重素质,出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加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先后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授予“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自治区级红领巾示范校”“自治区级教职工模范之家”“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民族团结手拉手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一、营造校园文化,宣传民族团结
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唱一首歌、同建一个家、同是一家人”。校园展板、布标、广播,通过师生的书画展,黑板报的评比、每天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等为平台,凸显民族团结教育。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再到教学楼内,就走进少数民族文化。这正是我们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也让学生了解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学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
通过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例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民族团结专题教育;以“三个增进”(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为抓手,以“三个人人”(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新疆“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和“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和“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大力营造和谐相处、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大力营造抓住机遇、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
三、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教育特色
一是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首先,学校安排办公室、授课、班级管理都将教师民汉搭配,民汉师生结对帮扶、教师手拉手、共同备课教研学习、民汉教师结对互帮互助等“手拉手兄弟情”活动;其次,学校与县四小、县二小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共同举办一场具有民族团结特色的文艺汇演,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互赠礼物、共同联谊,为民汉师生共同进步,增进友谊,共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 “新疆精神”、“阿里木精神”、“宋洪江精神”大家谈,谈感受、写心得活动。在活动中,组织中层领导以报告、体会、讲故事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师生传递“新疆精神”、“阿里木精神”、“宋洪江精神”,并组织师生讨论、激情发言,为认真开展“争做文明、幸福、自豪的叶城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三是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现特色。通过全体学生武术健身操、喀格勒克赛乃木等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各族师生之间的感情;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消防、防震演练、民族团结教育,唱红歌,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等为主题的双语演讲比赛,以“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文娱节目表演,手抄小报、故事比赛等活动拉近了民汉师生肩并肩、兄弟情的距离,为民族团结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组织师生去参观烈士陵园、县文化中心、学校德育教育阵地等民族团结基地,使得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叶城历史文化传统,深入了解各族人民在新疆历史上的大融合,不断增强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是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良好氛围。每到逢年过节,发动全校师生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自创、自编推出一场内容丰富的演出;其次从法制教育入手,经常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民族团结知识读本》等并利用“六五”普法组织全体教师生群众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党民族宗教政策;利用板报、举行知识竞赛、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举办《宪法》、《民族团结知识读本》讲座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教职工、贴近生活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四、民族团结进课堂,开拓创新显成效
按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我校配有民族团结专职教师,学校开设了《“三维两反”专题教育》,《民族团结》、《新疆》等地方课程进课堂,双语班每周一课时,普通班每两周一课时,保证课时、人员、教材的落实。时时渗透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学生稳定压倒一切,学校学生通过学习《新疆》课程,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发展史,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之地,更应该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学生。
五、开展扶贫帮困,增进师生友谊
通过开展民汉老师互帮互教、民汉师生互帮互学、民汉学生互帮互助,以及开展各种走访慰问活动,增进各民族师生的团结,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春节”,学校领导就会带领教师给教师拜年、走访慰问,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学校领导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都要带着慰问品带领汉族教师去探望、慰问病退在家常年卧床不起的教师帕夏古丽,真正起到了“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的民族团结教育。
加依提勒克乡7村是学校扶贫对口点,每到春耕、入冬,学校不论是汉族教师还是民族教师都会自发捐款,为他们购买价值10000多元的春耕所需化肥、过冬所需煤炭等物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一个宣讲、慰问团去加依提勒克乡7村,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等系列宣讲、走访、慰问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社会的角角落落。
六、挖掘选树典型,教育各族师生 为树立典型,教育和引导各族师生,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我们每年根据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情况,挖掘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进行一次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德育处每学期还进行一次全校优秀班主任、文明学生、优秀工会小组,文明职工,努力挖掘师生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号召全校师生学习,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和激励全校各民族师生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形成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多年来,我校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全校师生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亲如一家,继续深化民族团结模范校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民汉师生的互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