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村贫困户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关于乡村贫困户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现年43岁的***是XX县蓼泉镇墩子村三社村民,家庭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文化程度低成为其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由于妻妹刘海珺是残疾人,在XX市聋哑人学校上学,岳父岳母年老体弱,并且丧失劳动能力,淳朴善良的他担负起了供养妻妹上学、赡养岳父岳母的重担。生活的贫困曾一度让正值中年的他身心俱疲、不堪重负。2014年,秦申国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3281.3元,比全村人均收入低6908.7元。困境中不绝希望,寻出路才是正道。随着“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该村联村干部进村入户、精准帮困,为贫困户做好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谋求发展出路工作。在联户干部积极出谋划策、鼓励支持下,秦申国进驻“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在其中经营肉牛养殖舍1栋、饲养肉牛18头,走上了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致富之路。为提高肉牛养殖水平,联户干部采取“一对一”、“定期定时”科技帮扶措施,为其提供饲料加工调制、肉牛育肥、繁殖控制等肉牛养殖技术指导,有效地提高肉牛出栏效益。
“今年我经营的牛舍里产了三头小牛,两头母牛我打算卖出,剩下的一头自己养,而且有两头肉牛也马上就能出栏了。今年肉牛价格不错,估计一共能增加收入两万多元”。秦申国说着,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他还表示,多亏了联户干部的支持与帮助,觉得经营肉牛效益很好,对自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其实,秦申国的例子只是该村贫困户依托“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在墩子村,像秦申国这样靠奶肉牛养殖、高原夏菜种植、设施葡萄经营增收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多形式了解群众疾苦,多渠道反映群众呼声,多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是广大联户干部开展“双联”行动、实施精准帮扶的有效途径。在联村干部、村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墩子村在草畜养殖富民产业培育上效果显著,新兴林果产业探索方面力度空前,充分发挥该村特色富民产业优势,做好“牛”文章,打好“葡萄”牌,精心打造出肉牛养殖、设施葡萄种植专业村。
当走进XX县蓼泉镇“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正门,引入眼帘的便是56栋排列整齐的奶肉牛养殖牛舍,小区内已经铺设了平坦宽阔的水泥马路,配套完善了方便快捷的水电设施,治安室、消毒室、办公室、科技培训室等也已配备齐全,养殖户生活区坐落有致,牛舍牛群膘肥体壮,园区内没有任何异味,很难让人把如此场景与传统的养殖牛舍联想到一起,构成了一幅具有生动气息的现代化新型养殖产业园。按照发展规划,该示范园地处唐湾、墩子和湾子村南部,规划占地面积达12283亩。从2012年开始,计划利用3--5年时间,分期建成集奶肉牛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能源利用和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优质牧草种植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建成后,奶肉牛养殖规模达到一万头以上,现代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及优质牧草种植达到一万亩以上,其中特色种植基地3229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4554亩,设施农业种植基地2500亩,防风林网2000亩。近年来,蓼泉镇党委、政府紧抓全市绿洲奶肉牛基地建设机遇,认真贯彻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南沙窝荒滩资源优势,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力推进“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势必不断增加全村扶贫减贫效益,明显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今年以来,按照全县“1+20”精准扶贫方案,借着“双联”和精准扶贫攻坚两股强劲的东风,该村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通过项目资金拉动、产业培育富民、聚合力量帮扶、政策扶持到户、技能培训扶智、美丽乡村靓化等行动,争取项目资金40万,完成“双万”养殖小区改造工程,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肉羊饲养量达到4000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扩建钢屋架拱棚156座,设施葡萄累计达到564座;示范园区的建设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沼气沼渣沼液的高效利用,为推动全镇草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墩子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富民产业培育多元推进,扶贫减困效益明显,贫困户生活正发生的飞速的变化,自我谋求发展的信心也日益增强。蓼泉镇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1+2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找准发展致富产业扶持政策结合点,争取项目完善“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促进规模和基础设施标准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村民依托““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富民产业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宽,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亦为期不远。
一、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
本人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工作和生活的始终,并时刻能够以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善于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并能经常深入农村一线调查研究.二、加强学习,不断进取
深深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学习上,他能够抓住点滴时间,汲取精神食粮,丰富自我,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恪尽职守,锐意创新
能够深入基层,勤于调研,和农民深交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民情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能模范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作执行制度的表率。在工作中能沉下去,能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一定独到的见解,能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为群众办事,为扶贫办分忧解难。主动协助办领导搞好工作。
工作思路开阔,勇于创新,富有改革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所包村组中,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指导村组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紧紧依托项目实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从2010年到现在为止,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共完成深山移民扶贫地质灾害区搬迁1889人,670万元。生态移民908人,资金317万元。争取XX市泗洲镇祝家重点污染区搬迁指标1667人,资金2917万元。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800多人。完成全市6个重点村项目50个,资金325万元。不但超额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交与工作任务,博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现年43岁的***是XX县蓼泉镇墩子村三社村民,家庭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文化程度低成为其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由于妻妹刘海珺是残疾人,在XX市聋哑人学校上学,岳父岳母年老体弱,并且丧失劳动能力,淳朴善良的他担负起了供养妻妹上学、赡养岳父岳母的重担。生活的贫困曾一度让正值中年的他身心俱疲、不堪重负。2014年,秦申国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3281.3元,比全村人均收入低6908.7元。困境中不绝希望,寻出路才是正道。随着“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该村联村干部进村入户、精准帮困,为贫困户做好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谋求发展出路工作。在联户干部积极出谋划策、鼓励支持下,秦申国进驻“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在其中经营肉牛养殖舍1栋、饲养肉牛18头,走上了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致富之路。为提高肉牛养殖水平,联户干部采取“一对一”、“定期定时”科技帮扶措施,为其提供饲料加工调制、肉牛育肥、繁殖控制等肉牛养殖技术指导,有效地提高肉牛出栏效益。
“今年我经营的牛舍里产了三头小牛,两头母牛我打算卖出,剩下的一头自己养,而且有两头肉牛也马上就能出栏了。今年肉牛价格不错,估计一共能增加收入两万多元”。秦申国说着,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他还表示,多亏了联户干部的支持与帮助,觉得经营肉牛效益很好,对自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其实,秦申国的例子只是该村贫困户依托“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在墩子村,像秦申国这样靠奶肉牛养殖、高原夏菜种植、设施葡萄经营增收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多形式了解群众疾苦,多渠道反映群众呼声,多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是广大联户干部开展“双联”行动、实施精准帮扶的有效途径。在联村干部、村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墩子村在草畜养殖富民产业培育上效果显著,新兴林果产业探索方面力度空前,充分发挥该村特色富民产业优势,做好“牛”文章,打好“葡萄”牌,精心打造出肉牛养殖、设施葡萄种植专业村。
当走进XX县蓼泉镇“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正门,引入眼帘的便是56栋排列整齐的奶肉牛养殖牛舍,小区内已经铺设了平坦宽阔的水泥马路,配套完善了方便快捷的水电设施,治安室、消毒室、办公室、科技培训室等也已配备齐全,养殖户生活区坐落有致,牛舍牛群膘肥体壮,园区内没有任何异味,很难让人把如此场景与传统的养殖牛舍联想到一起,构成了一幅具有生动气息的现代化新型养殖产业园。按照发展规划,该示范园地处唐湾、墩子和湾子村南部,规划占地面积达12283亩。从2012年开始,计划利用3--5年时间,分期建成集奶肉牛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能源利用和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优质牧草种植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建成后,奶肉牛养殖规模达到一万头以上,现代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及优质牧草种植达到一万亩以上,其中特色种植基地3229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4554亩,设施农业种植基地2500亩,防风林网2000亩。近年来,蓼泉镇党委、政府紧抓全市绿洲奶肉牛基地建设机遇,认真贯彻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南沙窝荒滩资源优势,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力推进“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势必不断增加全村扶贫减贫效益,明显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今年以来,按照全县“1+20”精准扶贫方案,借着“双联”和精准扶贫攻坚两股强劲的东风,该村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通过项目资金拉动、产业培育富民、聚合力量帮扶、政策扶持到户、技能培训扶智、美丽乡村靓化等行动,争取项目资金40万,完成“双万”养殖小区改造工程,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肉羊饲养量达到4000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扩建钢屋架拱棚156座,设施葡萄累计达到564座;示范园区的建设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沼气沼渣沼液的高效利用,为推动全镇草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墩子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富民产业培育多元推进,扶贫减困效益明显,贫困户生活正发生的飞速的变化,自我谋求发展的信心也日益增强。蓼泉镇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1+2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找准发展致富产业扶持政策结合点,争取项目完善“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促进规模和基础设施标准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村民依托““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富民产业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宽,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亦为期不远。
村一个普通的农民,20**年他注册500万元成立了XX县自强红枣专业合作社,以农资购销,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主的XX县润康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主要致力于红枣产品的升级与研发,注册了“喨点”、“丝路金缘”“枣皇家源”等商标。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土生土长的五里墩村农民的程金军更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积极引领带动五里墩村农户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着力解决群众家庭收入少、外出务工难的问题。一是取舍有得专攻红枣市场,解决了贫困户红枣难销的困境。2004年,家乡的小枣销售出现了困境,为解决大家的农产品销售难题,程金军组织人力开始四处收购红枣,并拖着残臂和工友们一起肩扛手提,当年为本村农户销售小枣325吨。在经历了家乡群众红枣丰收难销的困境后,结合本地红枣资源丰富的优势,经过再三考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一些产品,专攻红枣产品,这一决定有效解决了五里墩村村民们红枣无销路的难题。二是电子商务盘活红枣市场,化解了贫困户红枣价低的问题。2007年程金军通过阿里巴巴为河南漯河的食品出口公司出售了425吨孜然,赚了12万,同年9月,他在阿里巴巴网络平台上发布大量红枣信息,当年销售小枣325吨,销售额达422.5万元。这两件事是他坚持做电商后的第一桶金,这更加坚定了他坚持电商致富的信念,随后的几年,他凭借诚信为本的良好信誉将临泽小枣入驻阿里巴巴、淘宝网甘肃馆,狠抓“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驱动战略政策机遇,采取线上下单,线下交易的模式进行电子商务红枣运销,走出了一条集红枣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创新了消费模式,缩短了流通环节,节约了销售成本,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电商带动助力精准扶贫,破解了贫困户外出务工难的瓶颈。程金军接触电子商务至今已有8年的光景,并长年开发60多个适合农村普通劳动力的工作岗位,为周边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务工途径,冬秋两季安置长期务工人员50名,夏春两季安置长期务工人员30名,累计年雇佣劳动力达1万多人次,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富裕劳动力参与流通服务,破解了贫困户外出务工难的瓶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发挥了良好的带动致富作用。四是倾情特色农产品发展,助推了电商发展的有效探索。程金军公司的红枣产品销售遍布全国,主要销往台湾、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2014年累积收购、销售红枣3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其中通过网络销售途径销往各地的红枣达2100吨,占年红枣销售量的70%,走出了一条“实体加工+传统销售”和“实体加工+网络销售”相结合的路子,对全县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做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回忆过往,程金军感慨万千:“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幸,但是取决于你如何面对,痛失右臂个我造成了许多不便,花光了全家所有的积蓄,但是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没有冷眼相对,正是社会的温暖和众人的支持,让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肢体虽残,但我意志弥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我做得还很不够,我的目标是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拳头产品,让父老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目前,在双联单位和村党支部的共同鼓励下他已探索出了一种电子商务带动精准扶贫的模式。一是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倾斜残疾人和贫困户。作为肢残人协会主席和一名党员带头人,程金军尽可能地开发适合残疾人和贫困户的工作岗位,供他们选择就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安置长期务工残疾人26名,季节性务工残疾人58名,2015年,他又在XX县高铁南站农产品加工区正在修建120亩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并成立了甘肃倚天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投入运营后,将会安置长期务工残疾人60名,季节性务工残疾人150名,会有效地带动县城周边残疾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真情相待,让贫困户增加收入。程金军一直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热爱,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感召身边的村民积极投身劳务工作,让贫困户潘发军、杨学文等也有了一份的稳定的工作,收入得到了保障。三是党员示范,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身为五里墩村党支部的一名资深党员,程金军深知自己有带富共富的责任,他的红枣运销产业真正是从农户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为人民办了事实,也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到身边党员的先进性。
2014年6月,程金军又投资60万元购买了全自动红枣清洗机,烘干机,红枣去核机等加工设备,扩建了600平方米加工车间,建成集筛选、清洗、烘干、包装为一体的无菌加工车间。下一步他将继续探索电子商务发展道路,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到发家致富的行列中,通过电商引领带动贫困户门脱贫奔小康。
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石油城XX市,西接旅游名城XX市,南北与XX县毗邻,西北与新疆XX市相接,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全县辖5镇10乡、74个行政村,总人口14.95万,其中移民8.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5.5%,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07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
瓜州是甘肃省移民安置的重点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安置“两西”建设、疏勒河项目和九甸峡库区移民及外来租地农民8.25万人,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79.7%。今年来,XX县按照总书记“四个一批”和“六个精准”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总体部署,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有效帮扶,稳定增收,精准脱贫,有力推进了扶贫攻坚进程。
精准对象,解决“扶谁”问题。按照市委“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及“四个六”的总体要求,XX县把“扶谁”的问题瞄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上,先后安排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3000余人深入全县13个农村乡镇、74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调查产业状况、致贫原因、收入现状等情况,严格执行省、市“五步一公示”(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公开公示)的工作程序,先后开展6轮入户,6轮公示,将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全部列为扶贫对象。同时,对确认扶贫对象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的四级管理网络。全县共识别贫困户7468户、29905人,其中:精准确认的帮扶贫困户4277户、19020人,做到了对象精准。
精准目标,解决“脱贫时序”问题。对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开展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和条件帐,区分类别,对全县6个移民乡、33个贫困村、4277名精准帮扶贫困户,自下而上、逐户确定帮扶目标、发展规划。按照XX市提出的移民乡“442”脱贫时序,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确定到2017年,全县13个农村乡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其中,老乡镇贫困户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贫困户2015年实现40%脱贫、2016年实现40%脱贫、到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元的奋斗目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干部包抓情况、包抓措施、减贫目标、脱贫时间、产业培育、帮扶责任等以责任书的形式全部“上墙”,实现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使贫困户对远景目标和当前扶贫措施做到了“心中有数”。在继续完善县级扶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XX县强农惠农政策汇编、精准扶贫工作典型培育宣传方案和乡村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完善了精准扶贫挂图攻坚示意图、精准扶贫组织机构示意图、贫困户花名册、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花名册、“六落实”责任卡、惠农政策一卡清、乡级三年脱贫规划、村级三年脱贫规划“四个二(”二图二册二卡二规划)的工作规程,确保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工作的时效性。
精准内容,解决“扶什么”问题。全力推行“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户均养羊30只,人均2亩高效田,户均1人搞劳务),通过引导扩种高效田、发展家庭养殖、庭院林果、手工制作,让农民在产业链、产业带上实现增收,力争到2017年,移民乡建成3000亩日光温室,发展10万亩枸杞,养羊30万只,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3131”增收目标。坚持把加快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实施的重点,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合理推进,改良土地12.7万亩,乡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住房改造率达到100%、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达到58%以上,力争到2017年实现“4个全覆盖、4个全配套”。特别是针对今年脱贫目标,重点落实五个方面的帮扶内容,一是帮促扩大养殖规模。制定《XX县基础母羊调引实施方案》,组织各级帮扶干部对贫困户脱贫需求进行了详细摸底,计划调引带胎或带羔母羊1.6万只,补助资金1120万元,计划当年脱贫的9212名贫困人口人均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二是着力提升高效产业效益。大力引导贫困户发展枸杞产业,2015年移民乡新增枸杞8500亩,累计达到5万亩,通过专业合作社、经销大户共销售枸杞4700吨,9212名贫困人口年内人均可增加收入650元;三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统一组织贫困群众在本乡或临近乡镇采摘枸杞,全县移民群众参与枸杞采摘人数达到2万人,预计增加枸杞采摘收入1500多万元,移民群众人均可增加收入340元。同时,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利用媒体、短信等形式,发送致富信息、用工信息,动员富余劳力出外务工,至目前,已输转移民群众剩余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亿元,人均可增收650元。四是全力帮促农产品销售。市县乡村紧密配合,切实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全县162个专业合作社和800多个大场大户的作用,帮助销售枸杞等农产品,确保了贫困户收入稳定。五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了全县贫困群众一、二类低保提标,基本实现了政府兜底脱贫的目标。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至2434元,年人均补助水平增加241元,增长11%。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措施,预计2015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500元以上,如期完成2015年2035户、9212名贫困户脱贫任务。
精准措施,解决“怎么扶”问题。一是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库,在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县上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县财政将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开发上。二是制定《XX县精准扶贫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按照“一保底”(户均享受5000元产业补助)、“两公平”(按人、按户公平)、“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分户保底、统一定向使用)的原则,采取市县财政配套、市县帮扶部门单位帮扶,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为每户贫困户提供5000元精准扶贫帮扶到户产业项目资金,定向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枸杞、大枣种植、养殖圈舍修建、基础母羊调引等。三是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上,县财政已按时上缴省财政风险补偿金251万元,争取到位专项贷款5954万元,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已经完成贷款需求摸底,正在有序组织实施。四是积极探索实施小额担保基金、产权抵押贷款、光伏扶贫“三步曲”发展战略,助推农民群众稳定增收。全面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业设施产权登记颁证,492户农户、525座日光温室取得《农业设施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发放产权抵押贷款460万元,形成了“贷款建棚、以棚贷款、靠棚脱贫”的良性循环路子。参照国家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做法,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0万元,组建成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29个,撬动金融机构贷款2.4亿元,有效解决贫困户生产缺资金难题。县财政注资200万元,开设担保基金专户,结合农村产权登记颁证,按照1:10比例,向贫困户提供抵押担保贷款,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现已投放基金担保贷款460万元。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科学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温室大棚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通过积极争取已获批25兆瓦光伏份额,该项目已上报省扶贫办,现已开工建设,年内建成投运。五是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为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为每名乡村医生增加村医补助300元,从2015年起,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大病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精准保障,解决“谁扶”问题。制定《XX县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办法(试行)》,《XX县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县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和精准扶贫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保障扶贫的鲜明导向。按照“地级干部包片抓组、县级干部包组抓户、科级干部蹲点包户”帮扶原则,科学划分16个片区、113个小组,按照两个“321”模式,将贫困户分解到16名市级干部、563名县级干部、1811名科级干部和801名一般干部头上,建立了片区由市级领导主抓、乡镇由县级领导包挂、村组由县直部门负责、贫困户由干部职工包抓的工作机制。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XX县委常委亲自包抓移民乡,并从县直机关选派39名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6个移民乡33个移民村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村党组织副书记或副主任。各移民乡也成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设立精准扶贫工作站,强化了组织领导,进一步靠实了主体责任,整合了帮扶力量,市、县、乡、村四级干部交叉帮扶,帮扶责任实现全覆盖。同时,组建了由市选派挂职干部、市帮扶单位领导干部,县选派挂职干部、县帮扶单位等领导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74个、队员327名,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计划,推进重点帮扶项目落实;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增收产业;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助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等,做到了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反映问题“直通车”,真正发挥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五员”(宣传员、信息员、技术员、调解员、推销员)、“五队”(民情调查队、政策宣传队、贫困帮扶队、矛盾排查队、技术服务队)的作用。
精准考评,解决“责任落实”问题。制定《XX县扶贫攻坚实绩考核评价办法(试行)》、《XX县扶贫攻坚激励办法(试行)》、《XX县扶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的政治责任、县市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社会各方的共同帮扶责任,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帮扶干部的精准考核。签订县委主要领导与22个包片组长、13个乡镇党委书记、17个对口职能部门,包抓组长与包抓副组长,包村领导与包户干部,包户干部与贫困户等7个层面的脱贫目标责任书2万多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成立了以县政协主席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精准扶贫专项督查组,健全完善了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制度,重点督查各级各部门和帮扶干部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四个六”是否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和资金是否得到严格落实,扶贫措施和办法是否精准到位,扶贫成效是否鲜明实在,以严格的督查确保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将精准扶贫纳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定户、定人、定时间、定责任。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树立了重中之重的工作导向、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紧抓不放的责任导向、韧性奋斗的作风导向,全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全面落实。
一、20**年股份合作的成效
一是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资金周转困难。利用94户513个扶贫对象的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撬动银信资金470万元,扩大资金量23倍,共投入到龙头企业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达490.52万元。二是较好地增强了扶贫对象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参股扶贫对象生产出的商品由企业按市场价统一收购。三是增加了参股扶贫对象收入。在2014年3月召开入股分红大会,对每户入股扶贫对象分红4000元,共派发红利共计37.6万元,参股扶贫对象人均增收732元(含直接帮扶资金400元/人)。同时,为了让参股扶贫对象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我办通过与企业协调商,安排8个扶贫对象在养殖基地务工,由企业向每个务工扶贫对象每月支付2200元劳务工资,务工年收入每人达到26400元,8人共计21.12万元。
二、2013年主要做法
每户参股扶贫对象向县农业银行短期贷款5万元入股,和翔鸭业有限公司以土地、设备、技术等入股,各方按股份分配养殖利润。该入股经营合同为1年,从入股资金到公司帐户起计算,1年期满后,公司退本分红。双方如有继续合作意愿,第二年续签入股手续。
一是明晰股权。双方签订入股经营合同,180户农户投入900万元,占股份的80%,其中94户扶贫对象出资470万元,占股份的42%;和翔鸭业公司以土地、设备、技术等折价227万元入股,占股份的20%。入股资产全部用于2个基地建设和芷江鸭养殖发展,公司安排技术人员管理经营基地。
二是明确农户贷款额度、利率及本息偿还方式。按照自愿原则,94户参股扶贫对象户与县农业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由和翔鸭业公司作贷款担保,每户扶贫对象户向县农业银行贷款短期5万元入股,贷款转入和翔鸭业公司帐户。94户513个扶贫对象的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作为农户贷款利息转入和翔鸭业公司帐户。94户扶贫对象共贷款47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9%,年利息为42.3万元,除去两项制度直接帮扶资金20.52万元外,利息不足部分21.78万元全部由养殖利润支付。
三是组织贷款参股扶贫对象投保。贷款参股扶贫对象与保险公司签订投保合同,由和翔鸭业公司出资1.4万余元,为每户贷款参股扶贫对象购买150元的贷款保险,险种为人寿保险公司的“国寿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
四是加强财务监督。岩桥乡石板溪村和楠木坪乡翁塘村2个村委会选举7位代表组成监事会,每月向参股扶贫对象公布帐目,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年终召开参股扶贫对象代表大会进行审核,确保参股扶贫对象权益。
四是参与企业生产管理。为保障参股扶贫对象对企业生产状况的知情权,我县扶贫办与企业协商,从参股扶贫对象中选取8人全程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并由企业向每人每月支付2200元薪酬。
三、2014年开展情况
继续在岩桥乡石板溪村和楠木坪乡翁塘村广泛发动宣传,引导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入股到和翔鸭业公司,实施规模养鸭。扶贫户向农业银行贷款5万元入股,公司年末按效益分红。县扶贫办按1000元/人的标准,分2年扶持建档立卡农户,每年安排500元/人用于产业直接帮扶,其资金转入公司帐户,作为入股农户部分贷款利息,贷款利息不足部分由公司利润承担。到目前全县共有110户农户(其中扶贫对象户75户340人)与和翔鸭业公司、农业银行签定入股协议及贷款合同,其农业银行贷款55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四、几点启示
当前,在象怀化这样的后发展地区,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主要以户为单位进行分散实施,他们大部分资金不足、技术跟不上、销售渠道不畅通、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一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现有融资体制下普遍缺乏生产、周转资金,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成一个利益联合体,将银行、企业参与进来,共同为主导产业发展出力,就能解决三方各自存在的短板。我县通过入股经营产业扶贫的尝试,我们认为要想较好地促进扶贫产业发展,促进扶贫对象增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做大做强扶贫产业。
1、促成民企联姻,破解资金、技术、销售等短板。许多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由于受到场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制约,造成他们想致富而力不足。通过这种模式,那些有致富愿望的困难农户,只要投入较少的国家帮扶资金、利用信贷资金,就能进行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传、帮、带扶持,实现稳定脱贫。
2、帮助扶贫对象选择入股产业项目。如何选择产业项目是实现赢利增收的关键,从这几年我县产业发展情况看,单位成本大、周期长的产业,因受到产业数量限制、市场难把握等原因,从整体上说效益并不明显,群众参与度并不高。我们选择的芷江鸭养殖产业,因为是传统产业,农户较为熟悉容易接受,且养殖周期较短,每批鸭养殖周期为80天,每年养殖资金可周转4.5次,资金流动性较好,农户可以较快地得到现金收入。
3、帮助龙头企业上规模、创品牌。通过扶贫对象+企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将过去农户分散养殖,变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将养殖环节从和翔鸭业公司生产链条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和核算,通过以销定产,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有利于按照企业质量要求,进行标准化、程序化养殖,确保生产原料质量稳定,有利于提升品牌和产业良性发展。
6月18日,全市深化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后,市教育局及时在局务会上进行传达学习,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副县级以上干部为副组长、机关科(室)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从职能科室抽调5名干部组成精准扶贫办公室,具体承担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二是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参加XX县动员大会和双塔乡金河村现场会。7月2日,组织3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XX县双塔乡金河村与50户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掌握每个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并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致富需求,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在7月2日组织全体帮扶干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7月16日至20日,再次抽调5名机关干部组成帮扶工作组,利用三天时间,采取进村入户核对信息、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与村组干部及农户谈话交流等方法,对38名帮扶干部与50户帮扶户协商制定的《增收计划》逐户逐项进行了对接,核对了相关信息,并得到了农户的签字认可。8月9日,再一次组织全体职工到金河村进行了入户走访活动。在深入农户摸底调查的同时,工作组还就扶持发展种植养殖、扎实做好劳务培训输转、加快推进土地改良、尽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支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等问题,与广大农户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深入交流,征求了意见建议,为下一步精准建档立卡、靠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对照省上《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方案》,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研究制定了《XX市教育局深化双联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市教育局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将精准扶贫教育支撑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科室,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
四是积极对接落实相关政策。对省上《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方案》进行认真学习领会和研究分析,并安排专人赴省厅汇报衔接,争取教育扶贫中对我市特别是瓜州、玉门移民学校予以项目和资金上的倾斜。省上精准扶贫教育支持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到2020年,有需求的贫困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二是义务教育:到2020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三是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2020年,每市重点办好1—2所中等职业教育,每个县办好1所特色职业学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扩大职业院校在贫困地区招生规模。从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看,我市农村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为92.4%(玉门农村93%、瓜州农村83.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职业教育形成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两所国家级中职学校为骨干、3所省级重点和1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为支撑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完成省定目标任务难度不算太大,我们重点做好巩固完善和提高层次方面的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做好帮扶村组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从金河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帮扶户意愿出发,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引导农户适宜搞种植的就搞种植,适宜搞养殖的就搞养殖,真正把能发挥资源优势、具有市场潜力、实现稳定增收的产业扶持好、管理好,增强“造血”功能。二是做好劳务输转。发展劳务经济。引导村组剩余劳动力、“两后生”积极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外出长期务工或参加当地的季节性务工,增加家庭收入。2015年实现30户脱贫、2016年实现15户脱贫、2017年实现5户脱贫的工作目标。
二、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面,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为此,我们将主动作为,聚焦重点,瞄准对象,精准发力,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一是着力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下功夫。全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力度,2015—2016年,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35所,配备玩教具设备200套,将农村剩余23所一年、两年制幼儿园全部改制成三年制幼儿园,着力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巩固提升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果,继续升级改造信息化设施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移民乡村“全覆盖”。
二是着力在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上下功夫。目前,国家、省上教育资助政策共有信用助学贷款、营养餐补助资金、高中国家助学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补助资金、农村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等10项,根据教育扶贫的重点方向,下一步教育资助政策重点落实好贫困家庭本科和高职(专科)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职学生免学费、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按在校学生的20%确定)和涉农专业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国家助学金政策,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学生享受到国家奖补资金,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都能得到资助。三是着力在师资培养交流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对贫困乡镇的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树模等方面进行倾斜,每年培养选拔100名省、市级农村乡镇骨干教师。落实中小学幼儿园编制标准,逐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为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解决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问题。认真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农村教师培训率达到100%,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实行县域内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和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每年选派14名城区中小学教师到7个民族乡镇支教1年。落实好插花型贫困县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四是着力在贫困乡村农民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完善以市内各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地域特点和产业需求,按照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水平设置专业,积极组织引导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功能,做好返乡在乡农民工、企业在职职工、农村妇女的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及成人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15年起,每年组织100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5000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实现新增“两后生”技能培训全覆盖;2020年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处于黑龙港流域,辖4镇3乡,197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为传统农业县。2002年,被河北省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2007年,河北省扶贫开发百里棚菜长廊项目以XX县为核心区启动,推进了全县产业化扶贫进程。近年来,我县瞄准一个群体(贫困群众),围绕两大产业(蔬菜、畜牧),抓好三大项目(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58.1万元,扶持21个贫困村发展棚室3975个,小拱棚韭菜760亩,建成百亩以上棚室大方23个,百里长廊发展棚室1.8万个;发放斯格猪2464头,小尾寒羊4676只,奶牛73头;完成劳动力培训转移1361人;新打机井72眼,上变压器64台套,新修道路25310米.带动群众年增收4.5亿元,使6444户、24058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出列目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副主任王国良、郑文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臧胜业、副省长宋恩华、沈小平、省政府顾问张和等领导同志先后到我县进行调研,都对我县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2008-2010年,连续三年在XX市扶贫工作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连续三次在县行风评议中名列前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强化领导,健全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牧、农联社等15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年初部署,每季调度,月月汇报,年终考核的工作制度。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乡镇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让各级干部头上有目标,肩上有担子。各乡镇、村均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逐级分解目标,定期督查,年终考核,为我县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引入竞争,提高各级抓好扶贫项目的积极性。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主要是在四个层面引入了竞争机制:一是对各乡镇引入竞争机制。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高、动手早、行动快、项目集中的乡镇,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和部门整合资金倾斜力度。县委、县政府同时制定了奖励政策,对棚室建设前三名乡镇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每建成一个百亩以上棚室大方,以奖代补1万元,各乡镇对村也制定了相应激励办法。二是对县直各部门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明确包村帮扶单位的扶贫责任目标,签订帮扶责任书,列入年终考核目标,县扶贫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帮扶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对扶贫村引入竞争机制。财政扶贫资金、各部门帮扶资金打破均衡,向积极性高的贫困村倾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各村进度调整资金投向,进度慢,工作力度小的要调整出部分项目资金,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好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四是对县扶贫办引入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获省以上荣誉,奖励县扶贫办1万元。激励机制的制定实施,有力促进了产业化项目,尤其是百里棚菜长廊项目的实施。三年来,贫困村新建棚室3975个,百里长廊项目区新增棚室1.8万个,带动群众增收4.5亿元。
3、做强龙头,扶持壮大主导产业。为给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有力支撑,我县着重围绕蔬菜这个主导产业,对龙头企业给予了重点扶持,着力打造“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起龙头连基地,基地带万家的扶贫产业链,助推了扶贫产业化进程,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XX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作为全国五十强,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我们给予了重点扶持。三年来,利用扶贫资金27万元和帮扶资金100万元及银行贷款,对瓜菜果品交易市场进行完善扩建,形成了集电子结算、农产品检验、信息发布、电子监控、农产品冷冻、客户餐饮住宿、农资供应于一体的综合型瓜菜果品交易市场。2010年市场年交易量34.46亿公斤,交易额达35.8亿元,带动了全县7万多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和产业化扶贫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4、立体帮扶,构筑扶贫工作合力。为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我县落实三个层面的帮扶措施,建立了全程、全面、全方位的立体帮扶机制。一是上级部门帮扶。各乡镇村XX县扶贫办全力配合省“四帮一”帮扶单位工作,认真做好各种服务,每年都邀请帮扶单位领导来我县或亲自到帮扶单位与单位领导交流与沟通,落实和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构建起了和谐共进的帮建关系。三年来,各帮扶部门共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1500万元,用于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行路难、用水难、办公难等问题,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省“四帮一”帮扶队员被我县吸纳为荣誉市民。二是抓好县级领导帮扶。实行县级领导包村责任制,每位县级领导一对一帮扶一个扶贫联系村,县领导经常深入到村,进入实地调研,探民情,知民忧,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发展难题,有力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包村干部被群众称为“家里人”、“贴心人”。三是调动县直部门帮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一帮一”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选择了经济实力较强的部门进行一对一帮扶,各单位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帮助群众改变“等人扶助”的老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新观念,引导群众积极实施扶贫项目。同时,结合自身职能特点,有资金帮资金,有物资帮物资,有技术帮技术,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三年来,整合部门资金2500万元用于贫困村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办室”、学校条件改善等,使贫困村群众素质、技能大大提高,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5、严格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我县始终高度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切实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一是资金投向明确,项目编制科学。我县按照省市有关扶贫政策要求,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村,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经济状况、群众意愿等情况,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确定扶贫项目,并详细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计划,力求做到科学、严谨、实际、有效,为扶贫资金科学合理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二是拨付资金及时,入户比例较高。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严格推行报帐制,根据各村项目实施进度,坚持做到“四个及时”,即及时验收,及时报账,及时公示,及时足额下拨扶贫资金,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效防止了挪用、滞留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三是各项制度健全,资金管理严格。我们严格推行公告、公示制度,设立了公示牌和标志牌,每村成立监督小组,实施专户管理,严格报帐手续,在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交代,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历次资金审计和检查中未出现一笔违规资金。工作受到广大贫困群众的认可,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县扶贫办始终名列前茅。四是信贷力度加大,致富能力增强。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是贫困群众重要的项目资金筹措来源,通过积极协调,县农联社、县农行等涉农金融部门,三年来,共为贫困村协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5000万元,有力的支持了扶贫产业的发展。五是互助金运行规范,效益得到发挥。对13个互助金试点村强化管理,严格规范,建立了互助金运行机制,实现了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给群众建起了自己的“小银行”,为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实行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政策,给白竺乡太阳升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个过去有近半数村民在温饱线徘徊的贫困村,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契机,以项目配套和提高建设标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收到令人惊喜的成效。在上级的大力扶持下和乡村的积极努力下,经过五年的强力推进,使太阳升村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有24个村民小组519户、2176人,“十一五”规划前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到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
太阳升村在“2005”年被列为省“十一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后,区、乡两级高度重视,把该村的扶贫开发的整村推进工作做为重中之重,从组织上、资金上和项目上进行全力倾斜。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了帮扶力度。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首先就对该村道路进行了改造,2005年完成乡村主干道2.8公里的水泥公路硬化。2006年至2007年完成了村组水泥公路硬化6.8公里。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其次,围绕农民增收,在抓项目拓渠道上下功夫,太阳升村人均耕地少,缺乏立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针对这样的现状,村委两班子认真分析贫困根源,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与萍乡春蕾农副产品公司多次商谈,在该村建立了公司公司+农户的300亩的蔬菜基地。每亩收入达5000余元,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同时,还加强了与落户于该村的矿业公司的商洽,积极推荐村民到公司就业和运输事业,共推荐100余名村民就业,更好的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完成了六个自然村的建设工作,共计投入资金65万元。为了更好地丰富村民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该村于09年新建了村级文化大院,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械,购买了壹万余册农村科普书刊。同时,还加强了民主建设与村民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加大普法教育,把依法治村渗透到家家户户,使农民脱贫不忘守法,通过这些有效工作,连续3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通过五年以来的扶贫开发和太阳升村的自身努力,该村正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快速发展。
我市加强领导,落实举措,积极行动,坚持设施为先、产业为本、科技为要、创新为源,狠抓基础平台建设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两区”建设。两年多来,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6.1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区块22.8万亩,18个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省级认定。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四个强化”:
一、强化设施建设,着力把农业“两区”建设成为设施功能完善的示范区“两区”建设发展,设施为先。我们在加强规划引领、组织推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上下功夫,高标准、高强度推进“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到今年4月底,“两区”内已建成主干道1032.4公里,修筑渠道812公里,机埠275座,大大改善了“两区”生产条件。
(一)注重规划引领抓推进。根据省“两区”建设大纲和要求,结合湖州实际,系统谋划、精心编制了8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及“12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特别是与全市美丽乡村创建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统盘考虑,高起点编制了1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7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9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规划,优化了空间布局,彰显了各地特色。
(二)强化组织领导抓推进。市、县(区)都建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指挥和督促推动职能。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两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抓部署、重落实、强督查,在全市上下形成“比质量、比速度、赶先进”的“两区”建设氛围。同时,把“两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综合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定目标、下任务、强考核,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加强政策引导抓推进。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两区”建设的政策,每年专项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粮食功能区建设,并对验收合格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精品园分别给予30-50万元的以奖代补奖励。各县区也都出台了“两区”建设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四)整合资源力量抓推进。为加快“两区”建设进程,市、县(区)将农田水利、土地综合整治、农房改造建设、交通电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至“两区”,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格局。到今年4月底,全市统筹用于“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7.73亿多元,经营主体投入“两区”建设资金达15.32亿元。如xx区八里店现代农业综合区按照“三优先、三集中、三提高”的要求,结合村庄综合整治,投入4.04亿元,全力推进“两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建成瓜果蔬菜、特种水产、粮食等三个主导产业示范区,面积20930亩。
二、强化产业集聚,着力把“两区”建设成为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农业“两区”建设发展,产业为本。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两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明确方向,壮大主体,促进集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发展水平。
(一)明确发展方向聚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的总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园区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制定实施“4231”产业培育计划,引导瓜果蔬菜、特种水产、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高科技农业向“两区”集聚。特别是在“两区”中合理布局加工、营销、休闲观光等配套设施,引导各种要素流向园区。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接二连
三、跨二进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和休闲观光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努力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如xx县结合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建设,按照“生产向园区集中、园区向景区转变、产品向礼品转型”的思路,规划建设13万亩粮食功能区和100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把“两区”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xx区浙江申浩兔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的农业科技园区,已形成兔种繁育、成兔养殖、兔毛加工、兔肥利用、绿色瓜果蔬菜生产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二)强化招商选资聚产业。以农口部门和各综合区管委会为主力,组建招商队伍至上海、广东、台湾、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开展招商活动,大力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主体参与农业“两区”建设。如起步较早的xx县莫干山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引进亿丰花卉、阳光生态、天艺园林等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5.64亿元,年产值达到3.2亿元,形成了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xx区八里店现代农业综合区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凯龙葡萄等13个项目,其中仅上海多利集团创办的稻米和有机蔬菜直供基地总投资就达2.5亿元。xx区浔练现代农业综合区先后引进浙江禾煦现代农业、紫晶香农业科技公司、世友生态农业、泰宇生态水产等4家公司,计划总投资2.89亿元,已投入5100多万元。
(三)完善服务体系聚产业。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软环境建设,在农业综合区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以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农业产业联盟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集农业项目审批、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产品营销、土地流转服务和劳动力介绍等于一体的“两区”服务体系,为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针对“两区”建设中育秧供秧、机耕机收、防病治虫、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农机、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全市“两区”内已建立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224个,年均测土配方面积达287万亩次,水稻统防统治面积20.6万亩,粮食功能区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在xx区八里店现代农业综合区,我们着眼未来高科技农业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系统,打造地理信息、农业智能监控、远程专家咨询、产业要素供求、政策信息发布等服务平台,为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的即时服务。
三、强化科技进步,着力把农业“两区”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两区”建设发展,科技为要。在“两区”建设中,我们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等工作,着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辐射能力。
(一)抓平台。紧紧抓住湖州与浙大合作的契机,深化市校、院地科技合作,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了浙大长兴科技园区、南太湖农业高科技园区、浙大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中科院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建立了渔业、蚕桑两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等一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两区”引进培养高端人才、研发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以及企业研发中心和院士、博士工作站,目前已建立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23家,研发中心58家,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科技工作站1个,大大提高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育人才。结合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等引才计划,发挥市农科院等平台集聚作用,引进了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利用市校合作、院地合作优势,发挥农业企业主体作用,柔性引进了一批专家教授。创办农民学院,大力培养农村高端型、复合型领军人才。利用农业职校、农函大、农广校等教育阵地,大量培养农业实用人才。目前,仅农民学院学生已达1392人,同时与浙大合作开设了农推硕士班,录取了40名学员。
(三)强种业。把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作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来抓,建立了特种水产、瓜果蔬菜、家禽、桑苗、茶苗、湖羊等具有湖州特色优势的苗种基地,加快特色优势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目前,已建立5家省级桑苗、水产良种场,10家省级畜禽良种繁育场,7个省级规模化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四)建联盟。在构建基层“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狠抓队伍知识更新、素质提升,着力解决基层农业公共服务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等突出问题,同时紧紧依托浙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探索构建1个高校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的“1+1+n”的农推联盟体系,着力解决了农科教分离、产学研脱节的问题。目前围绕10大主导产业已组建了10个产业联盟,有58位高校专家、75位本地农技人员和558个经营主体加入联盟,基本实现了“两区”建到哪里,农技推广联盟服务到哪里的目标。去年,产业联盟共引进新品种130多个,建立科技示范点27个,示范推广新技术141项,示范推广面积8.3万亩,为“两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四、强化机制创新,着力把农业“两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 农业“两区”建设,创新为源。我们始终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两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
(一)创新“两区”建设管理机制。以工业开发区的理念抓“两区”开发建设,各个农业综合区都成立了由县(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管委会,统一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农房拆迁改造、农业招商引资和园区长效管理,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力量。
(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围绕土地流得出、稳得住、有效益的目标,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委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程管理等土地流转新模式,实行了以国家粮食保护收购价为参考、以“米票”兑换大米并动态调整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新机制,促进了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到今年4月底,全市综合区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2万亩,占规划总面积75.2%,高于面上20个百分点。
(三)创新农房集聚建设机制。结合农房拆迁改造和集聚建设,探索发放“房票”,鼓励农户以“房票”形式将闲置的农房折价入股综合区投资发展公司,按股获得固定回报,这不仅缓解了农房改造建设近期资金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节约了土地,加快了宅基地的复垦进度,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较好地解决了农房拆迁集聚建设难、农业园区连片推进难的问题。
(四)创新“两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加大政府性投入的同时,以市场化手段着力解决“两区”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长兴洪桥现代农业综合区专门组建了农业投资公司,由公司整合上级各项政策资金,并通过向银行融资等途径,较好地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八里店综合区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公司,向银行融资7亿元,用于农业“两区”建设。
我市农业“两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兄弟市建设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省“两区”建设现场会精神,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现代林业示范市为目标,按照“聚合力、健体系、出成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提升“两区”建设发展水平,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正安县位于贵州地处黔北边陲,襟连重庆市前沿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130公里、贵阳295公里,辖2596平方公里,沃土津奇诱人。正安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地势高差较大,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温凉、温和、温暖气候均兼有。年平均温度为16.14℃,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零下6.2℃,绝大部分地区在14一16℃。无霜期平均290天,最长337天(1973年),最短246天(1990年)。平均年降雨量1076毫米,多数地区在l000一1200毫米。
正安县水资源十分发达,大小河流 393 条,水域面积 4 万亩,河网密度 0.68 千米/平方公里,阴河暗泉流水、洞穴较多,硅质含量极为丰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域,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为众多水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不但有鲤鱼、鲫鱼、倒刺鲃、大口鲶、泥鳅、黄鳝、石蛙等名贵经济水生动物类,还生长有国家二级动物大鲵、山瑞鳖、虎纹蛙等。事实证明,正安县是水生动物的天然宝库。经正安县畜产办2011年对项目实施地点的水质进行全面化验分析,证明全部符合大鲵养殖用水标准。
正安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把大鲵养殖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把大鲵养殖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特色养殖产业龙头。
一、发展现状
正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十分适宜大鲵养殖,县内谢坝乡谢坝河自古以来就有大鲵分布,并且是黔北地区唯一出产大鲵的原产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谢坝乡野生大鲵资源还相当丰富,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都有许多村民亲眼目睹上千尾大鲵从谢坝河沿岸的泉眼中随水流出。据当地村民介绍,即使进入本世纪以来,每年只要到清明节后,当地一些村民还会经常在谢坝河及其沿岸的泉眼捕获到3~5斤以上的野生大鲵。谢坝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个别农民出于好奇,开始驯养大鲵,并养殖成功。2004年,谢坝乡建立了大鲵养殖场,并探索大鲵生活习性,研究大鲵的人工繁育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大鲵饲养、繁殖经验。2011年,又在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正安县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干部领养”等发展模式,干部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养殖效果显著。大鲵养殖产业已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发展目标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是生存了约3亿年的物种,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动物。资料记载最大个体可逾100公斤,体长近2米。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黔、湘、鄂、川、秦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天性好静、昼伏夜出,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护卵。大鲵是传统的名贵药用和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记载,有提高智力、美容、益肤的显著功能。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金属离子,可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大鲵又因其体形奇特,体色多样是动物园里用作观赏的特殊动物,1995年被国家定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的珍品。大鲵是国际公认和前景看好的绿色食品。市场价格高,销量越来越大,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大鲵养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发展大鲵养殖产业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正安已先后建成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县,贵州省优质肉牛基地县,贵州省优质肉猪基地县。从2009年起,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贵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发展机遇,确立了把正安建成生态畜牧业强县的目标,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了专项发展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呈现了畜牧产品产量连年增大,质量连年提高,畜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猪牛羊禽及特色养殖飞速发
展的良好势头。正安水产养殖有着深厚的科技基础,水产特色品种养殖正蓬勃发展,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民间就有群众养殖野生大鲵;八十年代正安县水产公司在贵州省内首家人工繁殖埃及胡仔鲶成功;九十年代人工繁殖南方大口鲶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O一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大口鲶稻田养殖技术开发”在正安实施;二OO八年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的“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通过遵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该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一O年至二O一一年,正安建成有四家规模化、标准化的大鲵养殖基地,为省内外众多大鲵养殖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学习、参观和交流的平台,另有数家大鲵养殖单位正在积极注册入驻正安。
经过多方考查论证,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和大鲵产品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在全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特色产业,把正安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大鲵养殖生产基地。
2010年,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及《正安县大鲵养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大鲵良繁体系建设,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繁育技术创新,使大鲵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达到7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商品大鲵养殖,加强商品大鲵养殖技术的创新,到2015年,全县建成商品大鲵养殖基地20个以上,带动发展大鲵养殖2000户以上,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以上,全县大鲵产值突破4亿元。以后逐步扩大规模及发展范围,成为我县的品牌产业。
三、效益分析
根据正安县近几年养殖大鲵的实际经验表明:
1、购买0.1公斤/尾的鲵苗饲养2年可以长到1.5公斤/尾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两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15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24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2475元/尾=2.475亿元)。
2、购买0.25公斤/尾的鲵苗饲养1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一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20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19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1975元/尾=1.975亿元)。
四、具体作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正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为了加强对大鲵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高效服务,政府依据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了正安县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产办、扶贫办等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大鲵养殖产业的规划发展、发动宣传、技术推广,协调搞好大鲵养殖产业
示范建设和进行业务指导等工作,并为各乡镇养殖户提供组织保障措施。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大鲵养殖产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二)狠抓龙头,推动技术革新
为进一步促进大鲵养殖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实现大鲵养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全县积极鼓励引导大鲵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正安县畜产办印制了《大鲵养殖技术》小册子发放给广大养殖企业或农户,并邀请有关大鲵养殖专家现场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在全县扶持发展有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各重点公司和合作社的设施设备日臻完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比如,我县畜产办从贵州大学引进专业大学生1名,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引进了目前全国最先进的人工繁殖生产系统,于2011年10月突破人工繁殖大鲵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人工繁殖大鲵并获鲵苗100余尾。全县大鲵养殖总体生产格局逐步由小规模分散养殖转向集中规模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鲵养殖生产效率,规模效益进一步得到体现。
(三)培养典型,实现园区化带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鲵养殖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县加快了大鲵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谢坝乡建设了大鲵养殖生态园区,按照正安县大鲵养殖发展总体规划,打造谢坝大鲵养殖生态园区(即谢坝乡、流渡镇、市坪乡)为核心,辐射带动
安场、凤仪、中观、碧丰、新洲、俭坪、和溪等乡镇的总体思路。在园区的引导下,通过企业运作,辐射带动养殖户70余户(分别在谢坝、安场、凤仪、俭坪、和溪、新州、市坪),建养殖池837口2865平方米,大鲵养殖总量9280余尾。全县现在已累计投入各种大鲵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群众积极性高正在成为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焦聚的新亮点。
(四)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践证明,在大鲵养殖生产发展中,适度的规模经营既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能避免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盲目性和产品结构上的趋向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中,我们注重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干部领养”、“社会人士领养”等经营模式得到多样化发展,这样,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企业、养殖农户、在职干部及社会人士多边“双赢”,实现了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拓展。
(五)技术创新,养殖生产模式多元化发展
为了探索大鲵养殖生产发展的有效模式,东方大鲵养殖公司建有溶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73.8立方米(747.7平方米),建生态繁殖池600平方米,孵化池1300平方米,饵料池2600平方。吉昌大鲵养殖公司建有室内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201.4立方米(402.8平方米),饵料池8000余平方米。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建有废弃煤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30立方米(660平方米),繁殖池24平方米。
通过以上多种大鲵养殖生产模式的探索,我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有新突破,为正安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生产发展开拓了空间。
(六)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
正安县政府在《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中,明确了发展大鲵 养殖产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在资金协调、项目补贴、土地租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大鲵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确保财政投入,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以后视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二是解决养殖用地,各级党委政府要优先安排大鲵养殖用地,将大鲵规模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发展模式,鼓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或科技干部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承包、租赁、入股兴办大鲵养殖和产品加工;四是引资机制,对投资发展大鲵产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各有关单位要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承诺的时间内办完有关手续;五是激励奖惩机制,(1)养殖贴息补助,根据养殖户养殖数量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2)种苗、养殖设施补助。对单位及个人领办大鲵养殖产业的,给予大鲵苗种和养殖池等基础设施补助。(3)定期评选表彰奖励对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4)将大鲵养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养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察考核。正安县人民政府按照“一事一论,特事特办”的原则,具体制定项目优惠措施,并与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协商解决所有建设和生产运营中的一切问题,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 8
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当前,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和参与到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中,为实现全县大鲵养殖“十二·五”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实现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柏杨树村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典型材料
花寨乡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典型材料
一、柏杨树村“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脱贫”发展产业脱贫模式
(一)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
2015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以后甘州区城郊龙头企业张掖市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柏杨树村的对口帮扶企业,帮助该村发展高原夏菜。3月份抱着试种的态度种植露地甘蓝、菜花各1.5亩,作为试验示范,6月份实验成功。7月份建设20座钢屋架大棚继续扩大实验示范种植娃娃菜,11月份喜获丰收,由于柏杨树村高海拔的地理环境,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生产期长,产出的蔬菜品质好,被客商看好。
2016年3月,由柏杨树村出土地、出劳力,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出管理、包市场的办法,注册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柏杨树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集高原夏菜、瓜果、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储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吸纳建档立卡人口36人。合作社坚持“把高原夏菜做成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奔小康”发展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创造佳绩,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以“柏杨树”为品牌系列的高原夏菜,主打的“柏杨树”娃娃菜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了5个对外销售窗口,远销香港等地。合作社已实现管理民主化,种植规模化,运营规范化,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二)采取的主要脱贫措施
二是建立“合作社用工+贫困户就业”的模式。针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建立务工台账,实行村内合作社用工贫困户定额制,要求合作社在用工方面贫困户不低于40%,确保贫困户通过安置就业的方式实现稳定增收。目前,通过“乡镇劳务站+合作社”岗位技能培训使123名贫困户达到合作社用工要求,在合作社长期稳定就业贫困户人数达到24人,季节性务工贫困户人数达到99人,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孩子上学与就业难的问题。
(三)是探索“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针对自身无致富技能、无劳动力、缺乏脱贫信心的贫困户,我们根据贫困户实际需要,按照精准扶贫贷款要求将每户2.95万元的贷款,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贷款资金投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经营,并按照入股资金总额逐年向贫困户进行8%固定比例分红进行,让贫困户获得固定的分红收入。有31户贫困户向合作社注入产业发展资金112.1万元,并享有优先股分红的权利,年可获得固定分红8.46万元,平均到每户为2700元。
第四篇:带动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带动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甲方:天水市麦积区闯军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乙方:
地址: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大沟里村
为带动地方贫困村民发展经济, 尽早脱贫致富, 实现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 根据天水市市麦积区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资金申报相关政策,我社现正在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如项目得予批准,规划利用部分资金在大沟里村带动扶持53户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明确甲乙双方权利义务,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本协议所列条款。
一、带动模式
1、甲方应严格按照《天水市麦积区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实施方案》及相关规定在区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全力发展潜力产业链条,带动乙方合作生产、间接生产。
2、甲方利用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资金帮助乙方购买蜂箱、发放一箱中蜂蜂种、注册商标、联系销售出路,预计投入资金0.7万元。
3、乙方提供养蜂所需场地, 并保证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
4、在饲养过程中,甲方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乙方必须尽职尽责,精心饲养,确保中蜂存活率。
二、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公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代表人(签字):
签订时间:2018年 月 日
第五篇:产业转型发展典型交流材料:产业转型发展典型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XX围绕“2+2”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四大工程,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增量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X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通过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引才引智机制,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实施创新载体重构工程。深化开发区改革,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探索X场化融资模式,提升公司运行效率。二、强化四项措施,挖掘企业转型升级潜力。
一是积极进行“全链条”筹建。建立以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尼龙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果全部转化、孵化成产业项目后,直接入驻XX镇,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帮建。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组织企业加强自建。促成企业与“万人计划”学者合作,企业选派骨干力量赴XX科学院、XX大学深造,助力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XX研发中心。年内对20%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创建X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是创新招商引智联建。实施“招商+引智”新模式,把产业引进目标前移到实验室,鼓励有创业意愿、有研发成果的研究员来XX创业,将成果落地XX,实现引智引资双赢。三、提升服务效能,激活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一是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扶持力度,重点支持XX技术研发中心、XX重点实验室、XX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力争实现国字号研发中心“零的突破”。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压茬推进“小升高,高变强”,力争3年内建立X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0家,其中X级以上20家。二是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建立“1+5+N”综合服务体系,即每个项目均派驻一名科技服务管家,提供首席服务官、金融服务官、营商环境观察员、法律专员和警务专员“五位一体”服务包,确保建成的研究院、中试基地及相关项目迅速完成孵化、落地。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容缺办理各项手续,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手续“一站式”办结。三是以法制保护企业创新。开展“以案说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维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同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障科研人员权益,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