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四有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后的体会
”四有”教师事迹感人 潜心教育无怨无悔
10月11日,我有幸在十一中聆听了孝义市第一届“四有”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五位教师的优秀事迹感动得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牛余鹏老师扎根山区,把情与爱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高番平老师淡定的坚守,执着的追求,在音乐课上创造了奇迹;王卉老师用爱心温暖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崇高理念,;李玉枝老师默默耕耘,终身不悔,让“四有与责任”和自己同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却各自谱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一件件先进事迹,一个个伟大的举动,是那么的不经意,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感人。
最让人感动的是牛余鹏老师,年轻轻的小伙子,孤身一人待在仅有几名孩子的偏僻小山沟里,在父母眼里他是个“小皇帝”,可是在这所偏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他承担着父母、老师多重角色。在这四面无遮拦、到处杂草丛的三间土窑洞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凭着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一腔热情,自己的青春热血,将自己的全部用在教学工作中,十多年来为了不让一个学生缀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他的脚印遍及十几个乡村,因为坚持、坚定、坚决,在家乡赢得了家长的赞许和尊敬。
还有潜心教育教学的李玉枝教师,三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当老师,还是当领导,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为了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他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了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创新制定“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的”教学模式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报告会接近尾声。听着五位教师的精彩报告,就像接受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非凡的业绩,他们让我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标杆: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小精灵,用情去感化每一颗幼苗,用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去探讨现代教育,像他们一样,争做一名“四有”好教师。
第二篇:四有好老师巡回报告体会 赵惠茗
“四有好老师巡回报告会”学习体会
南阳小学 赵惠茗
有人说:科技、教育、管理是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就在于教师。10月10日我参加了孝义市“四有”好老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聆听了孝义六中梁艳萍老师、胡家窑小学田清香老师、崇文街小学马玲玲老师、孝义市十二中李巧凤老师和高洋楼初中冀洋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就如总书记在八一中学说的一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他们作为一名教师,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灿烂,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为了那份承诺》 孝义六中 梁艳萍
初中三年正值学生青春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的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面临学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她总结出“和声细语法”、“苦口婆心法”、“优生结对法”、“同频共振法”等,并成功地运用到“网迷”小赵同学的身上,帮助他改掉网瘾,提高成绩。
为激发学生的远大志向,梁艳萍特邀考入名牌大学的往届学生从校园生活、学习方法、读书品味、懵懂青春期等方面为同学们做励志讲座。同时,她精心设计每一堂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碰撞。
她认为“爱是教育的全部,没有爱的教育的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哎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把爱作为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会。”它就是用这样一颗挚爱之心书写了为人师表的豪情与壮志;为了那份生命的承诺,她走得脚踏实地,铿锵有力!
《我的四季》 崇文街小学 马玲玲 马玲玲老师年纪不大,但她却用她的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无论是眼睛有问题的“三美”,还是坐着轮椅的“小明”马玲玲老师都用她如火的热情温暖着学生冰封的心,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学校。在教育的路上不仅仅只有学生和老师,还有家长,老师是学生和家长中间的一道桥梁,为此她专门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马玲玲老师有一颗纯粹的心,忠于这份事业,对待每个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认真负责。每个老师也都在经历人生的四季,职业的四季,事业的四季,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知道最后我们收获的一定是桃李满天下。
《苦尽甘来,花开有声》 中阳楼初中 冀洋
冀洋老师是本次四有好老师巡回演讲活动的唯一一位男老师,是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今年刚刚32岁,但是他却接受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让人猝不及防,16岁的他被医院告知他患上了“平山病”(青年上肢远端萎缩症,表现为手掌无力,握不住东西),这让一个健康的人如何接受,但是他用自己坚强的心战胜了这些磨难,笑着面对人生。他这样说道“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正因为活的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所以现在,我特别珍惜每一天的时间,把每一天都当作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天去生活。因为痛苦过,所以我才明白现在的平凡是多么的不容易。”他的教学也特别的有意思“历史日记”,这是他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在日记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而学生呢可以从老师的批语中获得学习的建议,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冀洋老师是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不仅学习他乐观的心态,也要学习他上进的学习精神。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却伤痛累累,他虽然伤痛累累,但却阳光向上。他是我市教育战线上的“新兵”,但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工作表现来说,无疑,他是我市新一代年轻教师中“四有好老师”的代表和模范。愿更多老师像他一样,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苦艰难,逆流而上,卓越成长,遇见光芒四射的自己。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老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老师的爱是暖暖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老师们,美好的未来在前方迎接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在此时孕育,高尚的品行在此时萌发,生命的辉煌在此时奠基。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努力进取,就一定会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老师”,就一定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听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有感
用心,用爱,不断创新
——听优秀教师巡回报告会有感
曾经抱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踏上了三尺讲台,如今细细数来已过六个年头。这六年来,自己按时上下班,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及时完成领导布置的各种任务和工作。一年又一年,渐渐觉得自己的激情少了很多,盘问自己:“我的激情去哪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自己失去了教学的热情和激情呢?今天聆听了四位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找到了多年来寻求的答案——我少了一颗“心”和一种精神。一颗用爱和坚持围筑的心。平时我也关注学生,平时我也关心学生,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缺少对学生真正用爱付出的心,并且用这颗心去温暖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一种用不断坚持学习得来的创新精神。平时我也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平时我也看各级各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刊杂志,可我没有学以致用,没有将这些他人的经验加工转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此次演讲中实验中学丁老师和钱清中学的孙老师给我的启发尤其巨大。丁老师对学生的细心、用心、真情深深打动着我。她从学生的作文中就能读到学生的真正的心理需求,能够洋洋洒洒地写下几千字的评语和感悟。有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肯定,更有自己作为母亲般的关怀和关爱。丁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父母般的关爱。丁老师还从心理学角度抓住孩子叛逆的原因,然后从表扬和行动上入手,打动孩子从而拯救孩子。
丁老师就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观察和关注关心每个孩子,并且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去改变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给予那些心灵上没有温暖的孩子重新母亲般的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从而拯救了一个个堕落的小天使重新回到人间。扪心自问:在平时的教学我有像丁老师这样细心的关心过我的学生么?我有对他们真正用心过么?有,但绝对没有像她那样坚持和用心。如果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程,我想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而怎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就需要你的付出和真心。假如我能像丁老师那样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刻关注每位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关心的孩子。那么我想真心换真心你也将得到学生对你的真心和真情,进而从人格上影响他们改变他们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不正是每一个老师最初的最美好的希望和目标么?!
如果丁老师教给我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关爱学生,那么孙老师教给我的是如何不断寻找自己在业务上的不足,如何坚持寻求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作为一个差不多教龄的老师,他那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是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记得《中国师德手册》中提倡我们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的目标。孙老师真的做到了做到了“做到老,学到老”。当遇到教学效果不好的时候,孙老师首先不是抱怨学生,向学生发脾气,而是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通过听别的老师的课,通过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书目,改变自己上课方式,改变自己的平时教学设计。如果效果不好,再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生寻找原因和对策。正是这样的推倒再来的态度,孙老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来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刊杂志,并且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的放矢的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使“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孙老师教给了我一个年轻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也告诉我一个真理——在教育和教学上要取得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寻求各种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界的彼岸。
如此用心的一个年轻老师,再看看我们周边差不多教龄的老师,试问有几个能做到像孙老师这样的勤奋和用心?我汗颜,我也被激励着。从今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今天起,面向学生,问心无愧;从今天起,面对书海,奋发有为;从今天起,做一个用心,用爱,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创新的精神从人格和知识上感动学生感染学生的新世纪好老师。
第四篇:听特级教师巡回讲学体会
听特级教师巡回讲学体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上退了下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只有善于关注、倾听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有可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使我认认识到,善于倾听是教师的品质,意味着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善于倾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一个个教育的切入点,是新型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只能是指导者、研究者、参与者。一句话:过去是学生听老师说,现在是老师听学生说,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行为。
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第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更“安全”、更好按预定计划进行,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对于超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就会拒绝。久之,多数学生将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教师总是在等待更确切的回答,要么一个一个地叫下去,浪费了课堂时间;要么直接叫那些能够准确回答的好学生,这几乎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
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种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
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错误的回答。有时候,学生开始回答了,却被中途打断,只能听教师对回答的提示;或者,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叫另外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很明显,“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如此的错误,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有意的,但学生就是这么看的。”这样,学生会感到沮丧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需要“容忍”不同,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至少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使用“提问”来惩罚学生,这也许是“提问”中最严重的误解之一。比如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问他一个更难的问题;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学生,问他一个不可能知道的问题。等等。有的教师可能出于好意,但不管出发点如何,这类问题确实是惩罚。因为这可能让学生自我感觉很差,自信不足,更紧张,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些只会对学习过程产生阻碍。
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这会让学生感觉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教师的“追问”、“补充”和“赏识”是必要的。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喜欢经常使用一些几乎“无效”的“补充”或所谓的“赏识”:“好极了”或者“哇喔”。真正有效的补充和“赏识”至少应该是真实而真诚的:“不要使用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你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
有效“倾听”是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接受者。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真正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开发并转化学生的观点,引发更复杂的回答。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首先教师自身就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教育界有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己肚皮里没有“东西”,再好的设备、再漂亮的图片、再好听的音乐,也只能让学生产生一时的兴趣,听厌了、看厌了,可能学生就要睡觉了。
要保障学生有效地听讲,授课教师就必须要有很好的教学控制能力。众所周知,学生顽皮是天性,放任其自由打闹就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一味打压学生又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感,学生不说闹了,但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了,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有效性了。
因为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只仅仅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倾听的实质是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对待孩子的述说,往往缺少出于真诚的关注,亲切平和以及听完的耐心,往往喜欢过早地作出结论.不妨多一分钟倾听,哪怕是拖了堂又何妨。学会倾听是一种快乐,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明白他们的心声,做到尊重学生,拥有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成为一名出色的好教师
第五篇:X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X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我叫*,来自*省*州*县,我工作的单位是*县扶贫开发局,这是国务院最早确定的全国首批贫困县,属于*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达到*%,实现脱贫是这里世世代代人的梦想。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于*年底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全县*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全部脱贫,*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
得知脱贫摘帽的那一刻,我眼泪忍不*地哗哗往下流。贫困不除寝不安,无数个日日夜夜奋战的情景涌上心头,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一样回放在眼前。
我来自黄土高原腹地的*,已经在平均海拔*多米的*县工作了足足*年,其中的*年,我是在扶贫岗位上度过的,我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历史工程,见证了*从深度贫困地区走向脱贫摘帽的每一步。
想起刚到*时,由于不懂藏语,我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为了克服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我跟藏族群众同吃、同*,打成一片,在自然交流中主动学习。每学到一个词语时,我立马记录在日记本上,反复的大声地读,而且在语言交流中使用。从简单的一两个词,到一两句话,再到说一口流利的藏语,我花了很大功夫,同时也收获了与藏族群众的友谊,成为了大家眼中“我们的*”。
*年初,我从基层调动到扶贫局,从事扶贫工作后,我就暗暗对自己说,组织上这么信任,群众这么期待,我一定要把扶贫工作干的很出色。由于精准扶贫既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想要干好,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所以我始终坚持着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到群众中“拜老师”,到基层一线“找答案”,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也掌握一些与群众沟通的诀窍。
比如: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二字,直接翻译只需要四个字,可老百姓仍旧很难理解。我的办法是“绕圈”,用老百姓身边的事物,多打比方,比如“打你左眼不伤你右眼”“肚子疼决不给你吃头疼药”“像打枪一样,要瞄准病灶,对症下药”……多说几个比喻,就能准确传达‘精准’的政策含义,也让百姓准确的明白。跟群众打交道多了,自己的藏语水平也越来越好,现在,无论是开展基层工作,还是召开群众大会,我的藏语都得心应手,如果自己不说,很多人都把我当成一名地地道道的民族干部了。
*年*月,我任职*县扶贫局局长,同时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州、县、乡的农业、牧业、*建、水利、卫健等十多个业务部门,需要我统筹协调;项目、资金分配引发的矛盾,也都要一一化解。在一件件事情的协调过程中,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地提升。
我记得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从中午*点开到了晚上*点。那天的会议上,考虑到*村自然条件恶劣,房屋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县里决定将全村*多户村民中的*户,易地扶贫搬迁到多昌村邦达滩安置点。项目即将落地时,村民们得知根据国家占补平衡政策,搬迁户在村里的老房子必须拆除,顿时产生了抵触情绪。且不说对老房子不舍,根据藏族的习俗,有的人家,先辈们的尸骨就埋在房屋周围。村民代表提出,“老房子一个砖瓦都不能动”,否则,就不搬迁了。那时,省里已经批复了这个项目,搬迁是势在必行,可以说是骑虎难下,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我同县乡村三级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召开各种宣传动员座谈会议,挨家挨户走访等方式不厌其烦耐心反复多次开导牧民群众,期间牧民群众思想转变不了,使我着急上火,寝食难眠。在其中一次最漫长达*个小时的沟通协调里,与会代表坐在桌前纹丝未动,持续进行宣讲政策,列摆事实和现实案例,不断引导开导牧民群众,连晚饭都是打包送进会议室的,结束时,我站起身来,感觉脚不沾地、全身轻飘飘的。
如今,也巴村的搬迁户们全都*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安置点道路、排水、供电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能就近入学。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理解了当初国家的初心和善意。
脱贫攻坚工作难,深度贫困县的脱贫事业更难,总是矛盾与困难交织,面对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需要每一名扶贫干部用十倍的热情、百倍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把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我学习借鉴*脱贫攻坚战略模式,精心谋划,将全县*个乡镇划分为南方、北方、*“四大战区”,形成了“四大战区、十个作战单元、六十九个作战小组”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强化了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渠道窄的问题,我努力争取生态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共有生态管护员*名,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保护的红利。为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收,我努力推动产业扶贫。落实扶贫到户产业资金*.*亿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集中力量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建设县扶贫产业园,培育和孵化脱贫产业,目前已有*家企业入驻;扶持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等专业合作社,项目户群众每年增收*元至*元不等;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村等旅游扶贫项目已开始发挥效益。
从事扶贫以来,我白天的工作时间,大都用来协调各类事情,只有午休时和晚上下班后,才能静下心来,查阅文件资料,筹划下一步工作安排。由此,“白加黑”“*加*”成了家常便饭。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点以前没有睡过觉,加班到晚上三四点都很常见,有时要到四五点才能休息。早晨*点左右,又要起床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因为扶贫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作息不规律,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年*月初,全县正值脱贫攻坚战打响之时,一天会后,我顿时觉得天昏地暗,一头扎在地上。同事们火速把我送到了医院,我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那天真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从此心脏药就成为我口袋和床头上必备的药品,同日记本一样成了我随身不可缺的必备品,这么多年来,通过新闻和报纸我听过很多扶贫干部把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特别在我们高原这种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的扶贫事业,我已做好随时现身的准备,高原地区各种疾病多,人均寿命短,尤其内地支援藏区的干部,身体负荷大,说不怕那是不现实的。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觉得扶贫干部就应该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每一次下乡,走在茫茫高原上我都在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也深知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倒下在扶贫的路上,但能看到老百姓富起来,我也值了。
由于繁忙的工作任务,我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这么多年来,妻子独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让我满怀愧疚。*年*月的一天凌晨,我结束工作刚躺下不久,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得到了父亲突发脑出血病危的消息,简单地履行了请假手续和工作交接后,匆忙赶往医院,当见到*进ICU、插满管子的父亲时,我再也忍不*了,在父亲的病床旁哭了起来,我自责这么多年对家人的亏欠。
这次我们县的脱贫攻坚战打赢了,省里宣布摘帽的那一天我来到父亲的坟前,想有那么多话想对父亲说,在他生前我未能服侍他,在他突然生病的时候,我在脱贫攻坚一线,后来我才迟迟赶到床边,没有送上一口水和吃的,在临终和过世的时候,我仍坚持兼顾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但我相信,父亲在天之灵是理解我支持我的,因为父亲也是一名援青援藏干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看见了父亲是在用毕生的精力服务高原牧区,哪怕我没尽到孝道,在我向心目中不是党员,胜似党员的父亲汇报*县脱贫攻坚战打赢了的时候,我坚信父亲也同样很欣慰,一定原谅我的不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了,但迈进小康的征程中还需要我们接续奋斗。我已经做好了再次出发的准备,为让群众生活的越来越好贡献自己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我也坚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