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时间:2019-05-13 14: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一篇: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报道农曾伟的“走转改”

实现自己的“走转改”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

谢建伟

(2012年7月4日)

我叫谢建伟,是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的记者。很荣幸,我参与了农曾伟这个先进典型的发现、挖掘、报道及演诵的全过程。这也成为我记者生涯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光荣经历。

2011年11月下旬,分社郑盛丰社长带领我们前往中越边境大新县‚走转改‛。郑社长得知了农曾伟这位基层同行的先进事迹,当场感动得潸然泪下。随后,郑社长带领我们先后多次深入大新采访,踏着农曾伟曾经走过的足迹,访遍农曾伟生前的亲人、好友及同事,在一遍遍采访中了解农曾伟的人生经历。

农曾伟,这个写作水平和精神品格都堪称一流的壮乡基层文化人,这个在晚期肝癌严重腹水和大出血时仍怀抱着手提电脑审稿改稿的‚拼命三郎‛,这个一生穿过的最贵衣服只有区区83元却借钱买二手汽车‚私车公用‛的‚傻子‛,在生命的尽头,凌空一跃,华丽绽放。这位感天动地的壮乡文化英雄,这位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楷模就此屹立起来。

今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配图片刊发了题为《一位基层新闻 1 人的生命绽放——追记广西大新县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的近5000字长篇通讯。用这种规模来报道典型人物基本到达了本报的‚顶峰‛。但是,农曾伟给予我们的强烈震撼,以及我们对这位同行的深深敬意,让我们并未止步于此。

我们不仅通过报纸和网络报道其人,更阅读其文,演诵其诗,用更立体的方式还原与宣传农曾伟。我们与自治区宣传部一道,在一个月时间内编辑出版了《站立是山,躺下是脉——壮乡基层新闻人农曾伟诗文选》。这些诗文,生动展现了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情怀梦想。

此外,在与大新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些专业的新闻人还破天荒地走上近3万人围观的大舞台,担纲了一场近3个小时的农曾伟精神宣传演诵会。这别开生面的150分钟,以全新的‚情景报告会‛形式,展现了农曾伟平凡而又光辉的一生,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观众。这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我们精彩地完成了。很多同事都说,是农曾伟的精神支撑着鼓舞着我们勇敢地走如此宏大的舞台。

万人演诵会结束了,我又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农曾伟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在《农曾伟诗文选》序中所写:‚作为一名党员,他每天都在‘创先争优’;作为一名新闻人,他每天都在基层‘走转改’。‛

为把《今日大新》办到读者心坎里,农曾伟认定:‚只有深入一 2 线,才能找到新闻。‛他每年‚深入‛采访都超过200天,既有鲜活的新闻素材,也有宝贵的人生体验和思想升华。

农曾伟工龄31年,一直没有任何级别,每月工资只有1300多元钱。从发现病情到离开人世的150多个日夜里,他把‚死亡通知单‛藏在身上,体现了基层新闻人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和平平实实的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最坚实的基石。

作为一名记者,我要学习农曾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通过永无终点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升华生命,创造辉煌。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学习农曾伟与党同心、与民同行的高尚思想,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乐于奉献,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给群众,把群众的心声传递给党委政府。

在采访报道农曾伟的‚走转改‛中,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走转改‛,我的记者生涯从此更加丰富,我的人生体验从此得到升华。正如农曾伟在他的《山里人》中所写——‚山里人,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活着,如山一般伟岸不屈;死了,也要成黄土一抔扑向钟爱的青山,供后起的山人世代耕耘。‛

第二篇: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社长郑盛丰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大爱如山农曾伟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社长郑盛丰

(2012年7月4日)

参加学习弘扬农曾伟先进事迹的这个座谈会,心中有很多感慨。长期扎根于边境大山之中并以大山之子为荣的农曾伟,太质朴,太厚重,太了得了!面对他,眼中常常噙满泪水,心里总会涌动崇高。我很幸运,能与我的同事一道,成为最早挖掘采访和学习感受农曾伟的新闻人。在一次次的采访和感悟中,包括在由我们担纲主演的大新农曾伟精神万人演颂会中,我和我的同事都胸有激情,眼有热泪。不仅是我们。农曾伟生前的领导和同事,面对我们的访谈,也都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而在那个3万人观看的演颂会上,认识和不认识农曾伟的那么多乡亲父老,都泪花闪动;甚至看完演出,仍专注静立,久久不散。

身为基层新闻文化人的农曾伟,是什么如此打动我们,打动万众?

是精神!一种“站立是山,躺下是脉”的精神;一种“心有大爱,无怨无悔”的精神;一种“囊无余财,胸怀天下”的精神;一种“面对死神,慷慨以赴”的精神……

谈到农曾伟精神,我在推荐农曾伟诗文的一篇短文中曾这样设问:

——如果说,有一个工薪人员,晚期肝癌,从体检获悉病情起,直到逝世,5个月间,忘我工作,一天不歇,你信么?

——如果说,这个以新闻为业的人,绝症晚期,自知来日不多,仍不但一天不歇,还在强忍癌痛,表面如同无疾,并仍在工作中高度精益求精。及至严重腹水,肚大如鼓,仍坚持攀爬到每攀爬一个台阶都要耗尽全力的三楼办公室,一字一句审改他视同生命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期报纸大样,你还信么?

——如果说,这个极度顽强而敬业的绝症病人,终因大吐血被送进医院,生命将到尽头,却仍要女儿在重症救护室病床前手托笔记本电脑,好让此时命如游丝的他,一手输液,一手点击鼠标,修改稿件,直到衰弱病危。这种场景,你又还信么?……

其实,这不是设问,而是农曾伟生活和生命中的真实情景与场景。农曾伟的这些情景与场景,在今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一个基层新闻人的生命绽放》中,在广西日报、左江日报和相关媒体的报道中,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述;农曾伟精神和学习其精神的意义,在自治区党委上月发出的《关于追授农曾伟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农曾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在此前大新县委和崇左市委作出的相关决定中,都作了精当概述。

作为农曾伟的同行,作为从心灵到思想都受到农曾伟极大震撼和洗礼的一名高龄新闻人,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深藏心底的感受,这就是:

一生都在基层的农曾伟,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动自觉“走转

改”,由此采写和创作过无数激励人鼓舞人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又拥有生命的无比坚强和信念的无比坚定,他无疑是当代最质朴、最纯净又最有激情、最有理想、最有追求的基层新闻人;他在生命绝唱中创造的独特活法,展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坚韧、博大与崇高;而他作为县报总编辑,在生命蜡烛将尽却仍顽强改版改稿的感人画面,已成为人们记忆的永恒;在古今中外的总编辑群体中,耸立起一座卓然于中国当代和世界的不朽雕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和判断,今天举行这个座谈会,追思感悟农曾伟的事迹与精神,自治区党委“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向农曾伟同志学习”,很有意义,很有必要。试想:

第一,在海量信息又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代,如肩负舆论传播和引领的广大新闻工作者,都能像农曾伟那样,自觉为人民而写,竭诚为时代而歌,那么,媒体、媒体人及其作品,就将更加为时代所需,为人民所爱;因而就将更有效应,更有价值,更有光彩;

第二,在举国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广大文化工作者都能像农曾伟那样,无论诗、文、摄影,无不精品迭出,并呕心沥血扶持新人,那么,我们的文化建设将更加欣欣向荣,蔚成大观;

第三,在广西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临千载难逢重大机遇的黄金发展期,如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公务员、全体共产党员,都能像农曾伟那样,争创一流、无私奉献,那么,壮乡将更快展现秀美画卷,党群、政群、干群之间,将更加水乳交融,亲如一家;而一批与人民血脉相连的高素质公务员,将更快脱颖而出;

第四,在加快建设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社会各界、全体公民都能像农曾伟那样,仁爱相处,乐于助人,那么,社会将变成天堂,和谐文明之花将常开不败,香满人间。

可见,学习弘扬农曾伟,益人益己益社会,有利大家和国家。所以,这里,我还想说出这个感受:今天这个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创先争优办公室以及崇左市委联合主办的座谈会,开得好!自治区党委《关于追授农曾伟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农曾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作出得好!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坚信:如山如脉的农曾伟,他的品格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行!

当代奋进中的广西,崛起中的中国,呼唤和需要千千万万的农曾伟!为此,我还坚信:顶天立地、大爱如山的农曾伟,其事迹,其德望,其精神,必将更深入更广泛地弘扬于壮乡,放大于中国;激励于当代,启迪于未来!

第三篇: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乡农民苏志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农曾伟是我的好文友好战友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乡农民苏志伟

(2012年7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大新县榄圩乡农民苏志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与农曾伟认识有20多年了,觉得他就像一位言传身教、知冷知热的兄长,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他的执着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感染着我,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更明白事理。由此,我对他充满崇拜和尊重。他是我的好文友、好战友。

我与曾伟相识相知,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的进步,点点滴滴都与曾伟的鼓励帮助分不开。我们都有共同的理想,想成为作家,用手中的笔描绘美好的生活。在文学热的年代,很多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放弃了当初的梦想。而我们心中仍有坚强的信念,相信文学会赋予生活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我们常互相鼓励,坚持到底。我的文化基础比较弱,曾伟就时常指导我学习,他耐心地教我怎样谋篇布局,组合材料等等,没有半点保留。在他的鼓励下,1991年,我萌生了写一部反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小说的念头。当初写《石榴情》的时候,也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毕竟我是一个农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确实没什么自信。但曾伟鼓励我说一定要坚持下去。于是,白天,我下地干农活,晚上则在昏黄的灯光下默默写作。1

1994年至1997年,因生活拮据,加上繁重的劳作,信息闭塞,视野狭窄,没有受到过正规的训练和指导,我中断了写作,后来在农哥的鼓励下才继续创作。目前《石榴情》正在整理,准备出版,《石榴情》部分章节,还发表在《左江文艺》上。

非常感激曾伟的指点,如果没有他的鼓励帮助,哪里有我17万字小说呢?在大新县,10多年间,像我一样得到农曾伟培养的新闻、文学等基层宣传文化骨干,超过200人。大新县有多少人说:感恩农哥,忘不了农哥。大新县恩城乡党委宣传委员许翠兰,4年前在硕龙镇中学任英语老师。“农哥一直鼓励指引我发奋笔耕,2008年暑假他亲自到学校,约请我去县新闻中心跟班学习。”得益于农曾伟的悉心栽培,许翠兰写作报道成绩不断提升。2011年2月,农曾伟又鼓励她参加崇左市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开招考,并顺利考取。

曾伟英年早逝,使我失去了一位挚友,大新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文化宣传战士。曾伟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曾伟同志热爱基层文化事业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每当看到关于他的报道, 我都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不是因为文章写的感人,而是他的事迹太感人。他骨子里有一种燃烧的激情,心中始终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热情。他很和善,平时话不多,却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在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作为曾伟的朋友,今后我要把对农曾伟的缅怀与敬仰转化到平日的写作中,将他树为爱岗敬业的榜样,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品影响更多的人。有了曾伟精神的鼓舞,我相信我会做得到,也相信会做得更好。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第四篇: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元中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农曾伟精神的文化价值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陈元中

(2012年7月4日)

大新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文化工作者、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在新闻宣传事业中,用生命谱写了山区文化建设壮歌,用精神彰显了基层文化人的伟大价值。

——履行宣传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位平凡的基层宣传文化人,深刻领会并自觉担当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就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敏锐地洞察力、浓烈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发掘基层先进文化典型,讴歌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事迹,提炼草根文化的伟大精神,通过新闻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农曾伟自觉担当了宣传文化人的重大使命。从1999年进入黑水河报社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后,13年时间里一直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第一线,把见证历史、记录时代、揭示真相、传播希望作为己任。在《今日大新》工作的七年时间中,一个人承担着所有稿件的编审和排版工作,共编排了400多期《今日大新》,做好当地的新闻宣传事业,正确引导舆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农曾伟始终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给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传导给党委、政府。农曾伟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宣传文 1

化人主动担当、奋勇争先的精神。

——弘扬基层文化人的伟大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基层文化人的奉献和创造是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曾伟用生命彰显了基层文化人的伟大精神,为山区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扎根基层精神。农曾伟说:“新闻宣传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我愿为它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奋斗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用奉献彰显了文化自觉: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热爱追求,忠诚守望;对新闻工作至重至敬,尽职尽责,吃苦耐劳,默默担当。当有老板要他放弃待遇低廉的工作,到一家能够得到高出三倍收入的地方发展时,农曾伟却说:“新闻这一行有我的理想,有我的追求。我的选择这辈子不后悔!”回绝了邀请,坚守自己钟爱的基层新闻文化事业。

爱国奉献精神。新闻工作者、宣传文化人是党的喉舌,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把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反映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农曾伟就是榜样,他不为“做”新闻、“造”新闻以追求名利的种种诱惑所影响,坚守使命,深入基层,心甘情愿为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好党的喉舌,无私奉献。

创新争先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宣传文化人,不安于现状,不甘心寂寞,不断追求,创新争先,一生获得30个多个奖项中,其中,作

品《乡干部来了,马老汉笑了》入围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奖三等奖”,这是对基层文化人的极大鼓舞。

——绽放草根文化人的璀璨光芒

农曾伟来源于基层,成就于大山,用新闻反映鲜活的时代精神,用诗歌书写先进的文化价值,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300多首“沾满泥土”的诗歌,抒发了草根文化人的伟大情怀,正如他在获奖诗作《心系大山》中所写:“做一棵树,根植于这片红土,把我的生命,打磨得金光四射!”

作为一名草根文化人,他的一生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默默奉献中蕴育精神。农曾伟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深情地对党说:“面对七月,我们满怀庄严和赤诚。凝视七月,我们奋力开拓,锐意向上。沐浴着七月的阳光,我们感受到,自我的尊严,自我的价值,自我的担当;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现实的丰硕,未来的芬芳。

……

今天明天,今年明年,今生今世。我们为你而自豪,自豪,再自豪;我们为你奉献,奉献,再奉献;我们为你歌唱,歌唱,再歌唱。”

平凡工作中彰显伟大。正如他在《山里人》中所表达的那样:“山里人,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活着,如山一般伟岸不屈;死了,也要成黄土一杯扑向钟爱的青山,供后起的山人世代耕耘。”

不懈追求中凝聚力量。就像他在《山歌》和《山间唢呐》中所写那样: “不停的唱啊,为的是埋葬昨天的观望徘徊和闭关自守,走向明日未来的波澜壮阔。” “山间的唢呐,凝固着历史的大音希声,蕴含着生命的呼啸、大山的气度、江河的沸腾……”

农曾伟,一位平凡的草根文化人,“用生命点燃奋进的火炬,用潇洒支起乾坤的伟岸,用热情织就大地的明朗,给世间以繁荣,给人们以启迪。”

第五篇: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宣传部部长师小玲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站立是山

躺下是脉

——农曾伟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解读

——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

师小玲

(2012年7月4日)

“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是农曾伟精神的高度浓缩。他身上秉承着中国文化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以天下为已任,尽一已之力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们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一个文化人可贵而切实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农曾伟精神的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农曾伟精神是广西精神的具体体现。从早到晚,总是步履匆忙地上班、采访、拍摄,总是写稿、改稿、发稿、熬夜,他的生活里,排不上论级别,顾不上讲名利,想不到计得失,只是努力做好一次采访,写好一篇文章,改好一篇稿件,编好一期报纸。这是本分敬职,吃苦耐劳,是对新闻文化工作的一份至重和至敬,热爱和追求,守望和忠诚。是基层新闻文化人平平实实的文化自觉,默默无闻的使命担当,无私无期的坚守和奉献。

在长期的文化追求和工作实践中,他涵养了“勇于担当、乐于付出”的精神,用没白没黑、没节没假的超常干劲,天天都在“走转改”,时刻都在创先争优,用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激励人,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大新的建设事业。他在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上深刻地诠释着广西精神的内涵,讲政治、顾大局、尽责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争先的锐气,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做出自己 应有的贡献。

农曾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化。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农曾伟不仅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身体力行,引导舆论,凝聚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和楷模。在他身上流淌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血液,所以能忘我工作,展现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境界,延续的是深深根植于人们内心的雷锋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农曾伟精神是国家、民族的脊梁和精神基石。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他始终坚守信仰,把党的新闻事业作为自己一生无悔的选择,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把生命燃烧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事业当中。他总是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以别人为重;他爱事业,爱家人,为人师表,与人为善;生死当头,他没花国家一分钱,不向组织提要求,不给亲人留负担;他清贫却富有,他微小却高大,他的生命短暂却恒久。

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会上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否认无私奉献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共产党人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和追求,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辛勤付出。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曾伟精神仍然是我们需要坚持的精神信仰。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识过人谓之雄”。我们认为,他是我们敬爱的文化英雄!是当代社会缺失的文化英雄!是当代社会需要的文化 2 英雄!

下载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谢建伟2012年7月4日在学习宣传农曾伟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