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乡村评选材料
祁连最美乡村——峨堡村
峨堡村位于祁连县东南部峨堡镇境内峨祁公路东段、八宝河上游地区,东与门源县的皇城乡相连,南与默勒镇扎沙村毗连,西与白石崖村为邻,北与甘肃省民乐县、山丹军马场连接。素有“祁连东大门、青海北大门”的美称,海拔3400米,辖4个社,全村321户,总人口1119人,其中党员34名,低保户对象83户,五保户11户,优抚对象2户,独生户13户,双女户12户。峨堡村历史文化悠久,有许多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观,如省级文物保护遗址“古三角城”(卡约文化),县级文物保护遗址“俄堡古城”(元朝)、“古方城”(宋朝)遗址、祁连山草原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对保护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开发畜牧业旅游资源。
一、狠抓实干——人人增收
峨堡村为纯牧业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8223元,有4个牧业合作社,夏秋草地19.55万亩,经营各类牲畜52696头,其中牦牛5647头,绵羊46783只,马266匹,繁活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8.05%、42.92%、36.91%,母畜比率达到57.33%;截止目前串换种公羊504只,育肥出售牛1057头,羊12043只,羔羊7245只。共有个体工商户39户72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0人。全村年生产绵羊毛45吨,牛奶279吨,牛羊肉414.52吨。峨堡村所产黄蘑菇,年产量达20—50吨之间。截止目前共建围栏15.89万亩,暖棚130处、14300平方米。
2011年确定为生态畜牧业建设启动村,同年4月组建成立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参与牧户240户,整合冬春草场23.23万亩,占全村冬春草场总面积的100%;整合牲畜3.71万头只,占全村牲畜总数的100%。目前,修建规模养殖点4处,参与牧户163户,年内计划集中育肥羔羊8000只,实行订单销售,可实现纯收入16万元;修建完成特色多种养殖基地1处,参与牧户24户,养殖销售草原鸡10000只,草原兔500只,野鸡400只,并在县城设立产品直销点,年纯收入达15万元;建成民族工艺品唐卡加工点一处,加工出售唐卡等工艺品,参与牧户7户,实现年收入5万元;修建一处集餐饮、居住、娱乐于一体的、具有峨堡古城文化特色的旅游风情园2处,参与牧户40户,利用多种方式、多渠道促销峨堡黄蘑菇、牦牛酸奶、曲拉等特色畜产品,年收入可达18万元;加大畜牧品种选育力度,实行种公羊集中管理,选育公种羔羊销售;在山丹军马场租赁土地种植饲草料1000亩,参与牧户6户,主要种植青稞,实行自产自销,可实现收入12万元。户均可增加纯收入2750元。全村组建了藏羊选育核心群40户其中县级藏羊选育核心群13户。牲畜品种资源较好,通过近几年的牲畜品种选育,年引进串换种公羊100只以上,年内输出优质种公羔羊300只;订单销售基本成型,每年对外订单销售畜产品,年内该村订单销售成年羊3600余只,羔羊1000余只,羊毛30吨;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灵活多样,充分发挥能人效应。采取务工一联一,帮扶结对等形式,以点带面,已走出家的务工的人员带动更多人外出务工,截止目前全乡已到新疆、八宝、深圳等地从事餐饮业、建筑、手工业加工等行业的有240人。峨 堡村紧靠峨堡镇政府,依托峨堡镇小城镇的发展,经济建设条件较好。加之我村位于宁张(国道227线)公路、峨祁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依托镇原冷库,发展牛羊肉加工条件得天独厚,已建成的干酪素加工厂可带动全村发展乳制品加工。我村已在镇府附近定居牧民123户,依托小城镇和区位优势,发展第二、三产业条件已经具备。
二、欣欣向荣——生活富裕
近年来,随着扶贫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加快了峨堡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村“两委”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基础设施建设、牧民科技培训、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加强,道路、水、电、电视收视等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显著改善,牧业增效取得了初步成效。修建人畜饮水管道3条9.5公里,通电3个社172户,创建村办牧场1个。并筹措资金对全村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了改造,电视覆盖率达到65%,通讯覆盖率达到了75%。在村主干道和游牧民定居点安装太阳能路灯,开展草地鼠害防治等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房屋美化131户15720平方米,羊棚美化131户1441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20台,户用太阳能150台,2006年总投资65万元的尖木叉大桥完工并投入使用,2007年争取高档羊暖棚项目8处,全长4.1公里的村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完工,2008年危房改造5户,总投资64700元,2009年争取高档羊棚项目9处,游牧民定居工程121户,总投资795万,建成高标准党团活动室1座,并投入使用。发展是要务,富裕是根本,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
三、美丽草原——环境优美
峨堡牧区是我县农牧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地理位臵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而赋予它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庞大、辽阔的草原资源已成为少数民族牧区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这些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石。
2012峨堡村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联点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人力、物力保障,使共建示范村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这次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资金为:计划投入共建资金260万元,已到位资金120万元;省委组织部投入资金100万元;目前群众自筹70.5万元,整合资金17万元,投工投劳12.35万元。通过“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和村容村貌效整治,将峨堡村打造成全县乃至全省的亮点村、最美村。
加大村容村貌整治,改善牧民居住环境,更进一步美化草原美景,深入开展拆除违规建筑、筏墙、捡拾公路两边及草原的砖块、石头、白色垃圾等专项治理活动,使牧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今年来共投入资金5000元,发动参与村容村貌治理500人(次),清运石头、砖块垃圾8吨,拆除多处废旧庄廓。村庄出现新面貌、新气象;街道两边无乱搭乱建、乱设的摊点,店铺门面整洁有序,村道巷道无乱堆乱放现象和违章建筑占道现象,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新的认识,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了讲卫生、美环境的意识,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创新风、树新貌”的良好氛围。
四、社会和谐——安居乐业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设进程,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 “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学习宣传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优秀致富带头人”等争先创优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新风尚。群众主动与村委会联系协商整治中的拆迁事宜,自觉为新农村建设让道,全镇群众自觉参与建设的热情普遍高涨。截至目前,全镇无一例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全村以“创平安峨堡、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崇尚科学,学习新文化,倡导文明,破除陋习的新风悄然形成。群众的意识有了较大的转变,由被动的要我建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建,切实形成了我为建设添光彩,我为整治出把力的喜人景象。为推动全村牧民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成立了村牧民群众文体工作领导机构,每年组织牧民群众开展与农牧生产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牧民运动会,涉及男女拔河、蹬棍、抬沙包、赛马等10多个。目前全村牧民群众中有民族体育特长人员10余名,成为发展牧区体育事业的生力军。村中配备了健身器材,为开展群众运动比赛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35万元建成了7间14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分健身室、文化室),配备了音响、点歌机、电脑、投影仪、各类乐器、服装、鼓乐等设备,投资4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一处和篮球场一处,为促进农牧民文体知识起到积极 的助推作用。
加强对弱势群众、特殊群体的关爱,年内将帮扶贫困学生11人、老弱病残人员24户31人,峨堡村正以最美的草原、纯朴的民风、醉人的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争先创优——为民服务
村干部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保障机制,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主抓创先争优全面工作,健全完善镇、村两级抓党建工作“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村级党组织履职问责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根据干部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对干部岗位适时进行了调整,坚持和完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下村联系制度,加强与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协调各类问题,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促班子成员相互配合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从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入手,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建立考勤、考核、奖励等配套制度,将干部的学习成果、工作业绩纳入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对于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作风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要求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进行个别座谈的形式,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此在村委的组织和引导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依据“村规民约”、“村务管理制度”组织成立各项活动实施情况监督岗,加大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结合创先争优,进一步增强了村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在整个活动中真正成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
走进如今的峨堡村,你将不由自主地感叹,这里不仅有初具规模的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而且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各族群众,村庄牧场整治初见成效,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在这里再也难觅昔日贫穷落后的峨堡村的旧踪影了。
展望未来,一处人居与自然统一和谐、牛羊肥美、天高云淡、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峨堡村正冉冉升起在声名远播的、美丽的祁连山脚下。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评选
于平凡中演绎美丽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介绍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这就是邓右红老师,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她于1996年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0个春秋。20年来,她始终把“师爱为魂,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十二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师德高尚。
一、投身杏坛,乐于教学
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就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就在她心中萌发。长大后,梦想成真,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她始终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因此,在工作上,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和各种工作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她都能够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如教师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撰写论文等。她深知:教师的事业是叶的事业。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便选择了平凡,选择了辛劳。20年来,她始终奋斗在在农村语文教学的第一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直奔教室,督促学生学习、读书,安排一天的工作,然后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教学中过程中,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她翻阅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资料,为了让课堂充满激情,她会认真琢磨每一句课堂语言,充分的准备让她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二、关爱学生,甘于奉献
师爱为魂,她常说:“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学中她始终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心去感动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她树立了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意识,关心学生的终生发展,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用爱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她总是微笑着去面对每一个学生,真诚的与他们去交往,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同时,她喜欢和学生交流,课后身边常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她总是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在教学中,她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对学困生,她往往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努力寻找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
三、潜心学习,勤于钻研
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从教以来,她始终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有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她渴望与名师交流、渴望与新的思想碰撞。农村中学资源少,于是她在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的同时,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同时注意反思。她先后拜读了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语文届的泰斗的教育心得,被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机智的教学手段所吸引。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她把学习转移到网上,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捕捉新的教育信息。另外,她还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公开课都积极参与,尤其是校外的专家来听课,她常主动积极申请上课。在局教研员来检查听课时,她都愿意被抽中上课,这并非她好出风头,而是把这看作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更看成是积累经验的过程。由于她积极参加教研,善于倾听、反思和总结,教学艺术和教学境界快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她先后有几十篇论文获奖,2008年被评为南昌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2010年南昌县教育体育局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在省县级作文比赛中获奖,2015指导学生参加中小学生听写比赛获一等奖。
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从教以来,她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学实践过程中,她先是坚决摒弃“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睛”的一潭死水的课堂教学,形成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的教学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她结束了“一个老师,一支粉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经常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如制作PPT课件、利用微课教学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她已经形成一套具有农村特色的阅读和作文序列化的教学方法,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教学,她有多篇作文教学论文先后获奖。她的教学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13届中考,她所任教的初三(3)班学生A1的人数达16人,A2的人数达19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身上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稍不用心就可能耽误一个人一生的前程,冲击一个家庭的幸福。她说:“未来的日子将继续牢记教师的责任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中默默耕耘无悔人生,收获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幸福。”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评选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事迹材料
平平淡淡才是真
——记老师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事迹材料
平平淡淡才是真
——记老师
十数年坚守一线,在学校乐于奉献,对生活积极达观,待学生大爱无边。他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学生,他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学生,他用自己的奋斗激励着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学生。
一、选择与坚守
2001年7月,X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很多学生会选择留在城市里发展,也有很多学生会签约到别的地方。当时的他,可以在招聘会上签约到市某高中,直接吃上财政,捧上“金饭碗”;与此同时,当时年少轻狂的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也想回到老家,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回报给家乡的教育事业。不过,面临的风险就是,回到老家,就意味着放弃了到手的“金饭碗”,还有可能会再也没有转正的机会。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抱定一个回家乡发展教育事业的信念,选择了回来,尽管回来之后的好几年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民办老师,甚至有时连工资都没有。
选择靠的是勇气,坚守却需要毅力。从2001年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母校西社初中至今,X老师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从无一丝的抱怨和懈怠。期间,面对私立学校的高薪邀请,面对同学们下海经商的召唤,面对可能给自己人生带来大转折的公务员考试,他没有过丝毫的动心。他的从容,让许多人不理解,但他总是淡淡地回应着:“人这一辈子,有太多用名利无法
换回的生活乐趣,我就乐在其中。”
二、细腻无私的爱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X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细腻的,是无私的。同学和同学是X老师先后教过的两个孤儿学生,在他们上学期间,每个学期到交书费的时候,X老师从来不催促孩子们,不让孩子们为难,总是不用孩子们X嘴,就会预先给他们垫付书费,让他们安心上学,而从不考虑孩子们是否会还上这些钱。当然,X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不仅限于经济上的资助。同学是个单亲孩子,从上学到就业,X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而他每去一个新的城市工作,也都会和X老师打个招呼。同是单亲孩子的同学,父亲一个人要照顾他和他的哥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X老师在学校生活中给了他许多的关心。初中毕业后,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同学想继续上学,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为此,他的父亲找到X老师,想让X老师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要继续上学,而是去工厂上班。X老师却回过头给学生的父亲做起了思想工作,让他同意孩子继续上学,而学费,则尽量不再让家长负担。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为了这样一个承诺,为了给同学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X老师又是自掏路费,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陪着他走遍了运城、洛阳的中专学校,最终让同学上了心仪的学校。
更多的人性关怀,也让X老师收获了更多的不一样的幸福。同学是一名女生,家离学校也比较远,一天,正在上课的她得了急性阑尾炎,疼痛难忍。X老师得知后来不及通知家长,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就在他跑前跑后交完费,给孩子打上点滴,正准备给其家
长打电话时,突然发现,同学的爸爸生病也在这所医院输液,而她的妈妈还在工厂上班。于是,X老师就在医院照顾他们父女二人。无私的爱总是让人感动的,在之后的生活中,一家人就把X老师当成了他们的亲人。
有很多人觉得X老师这样做得不到现实的回报,觉得他傻。甚至有人调侃,说他对学生的关心,都快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他用这样一句话做了回应:“播种了爱,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快乐、是感动。”
三、不拘一格育英才
教学成绩对于每个老师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对于X老师也不例外。十数年来,他总是在为教学,为教育不同的学生,为让更多的孩子考取更好的成绩而做着不懈地努力。等同学是X老师教过的同一批学生,在他们初三的时候,X老师大胆放手,把班里学生分组,让班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不到必要时候,不给尖子生“讲课”,让这些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也为西社初中当年的中考成绩写上了最重的一笔。直到现在,当时的毕业生送给学校的匾也是近年来学生送给学校唯一的一块匾依然悬挂在学校会议室的门框上。
三好学生每个老师都能教好,有的学生却总是让老师伤脑筋。同学聪明过人但是迷恋上网,每天上课都是魂不守舍,老师们颇为“头疼”。X老师了解情况之后,就开始关注他,多次在深夜把他从网吧找回来,身体力行的教育加上苦口婆心的教诲,终于换来了浪子回头,同学最后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许多人把这些归功于X老师的教育,他只是说:“孩子们能学好,全在孩子们用功呀,这只是我们的工作,不是我们的功劳。”
四、一个都不能少
山村孩子上学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村是一个山村,孩子们上学不易,经常有孩子上到七八年级就缀学了,能上完初中,再考上高中的,更是廖廖无几。但是在X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里,山村孩子的流失率为零。除了平时学校生活对他们多加照顾,每个周末,X老师都会检点这些学生及时回家或是仔细安排他们在校的生活。
学困生易流失,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X老师总能用最大的耐心对待这些孩子,让他们在学校快乐生活。同学学习欠佳,总是把“不想上学”这几个字挂在嘴上。X老师了解了情况之后,隔三差五的就和他坐坐,聊聊天,让他能够克服困难,继续上学。对于其他这样的学生,X老师也总是会费尽心思的教育开导,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辍学。这样的做法,常常会引起一些同事的非议,而他,也总是用一种自嘲的口气说着:“一个都不能少哇。”
五、奉献并快乐着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很多时候也会去做一些“苦力”的。学校的事情总是繁琐的,每年暑假,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工作,粉刷墙壁、打扫卫生、修理电脑等等。每次学校要求X老师在学校加班,无论是否假期,他从未推辞过,也从未向学校要求过加班费。因为在他的心里,他已经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家的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奉献是教师永远的主题,快乐则是X老师不变的写照。从教十数年来,X老师一直积极对待工作,无论何事,总是乐观面对。有一
次,校领导外出去别的学校学习,忘记带录像机,打电话让X老师送去,不巧的是他刚进校门就碰到了正在带队参观的局领导,当时就挨了批评。但是他并没有感到委屈,只是默默地跟到了队伍里头,内心里,还为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一次学习而高兴。
快乐的人,总是易于人相处的。同事们喜欢和他相处,分担工作的烦恼,分享教学的乐趣;学生们也乐于和他聊天,排遣学习的苦闷,畅谈收获的喜悦。X老师的快乐,正如他的工作笔记上的题记:“只有让孩子们享受到幸福的教育,我们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奉献并快乐着吧!”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材料
平凡岗位上的别样精彩
王永术,男,一九七四年五月出生,苗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为罗渡苗族乡中心校教师。
自一九九六年八月从教以来,我一直耕耘在农村中小学的讲台上,五年王五寨从教经历和十二年罗渡中心学校教学经历,我用一片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学习上,我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在工作之余她认真参加自学考试二00一年获得专科学历,二00四年获得本科学历,还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如去年参加的四川省“国培计划——中西部培训项目”培训并获得省级优秀学员。积极参加新课改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学习培训,使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教研工作中多次参加上罗片区组织的语文、化学教研讲课赛,曾获片区语文讲课赛一等奖,片区化学实验操作大赛特等奖,县二等奖。承担九年级语文、化学复习研讨会专题讲座。使教学、教研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育过程中,我关爱学生,真诚奉献。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关心学困生,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我凭着做人的良心,教师的责任心,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十七年从教经历我有十四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如2004级学生陈红、陈伟两姊妹父母离异,父亲服刑。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且多病。当时交不起学费,我主动给他们两垫支了五百元的学费至今未还。一次在医院里遇见了陈伟正在照看生病的爷爷,他对我说“王老师,钱我会还给你的。”我说“没关系,爷爷的病要紧,要赶快医治。”在学习、生活上面临很大的困难。我多次和他们促膝恳谈,调动班级力量理解和关爱他们,用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灯,使他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自己的师德、师范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我坚信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对于因家庭特殊情况导致自卑、厌学的学生,我总能够用爱去温暖他们,生活上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与他们谈心,拼命挖掘他们的长处,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我所带的班级学风好、班风正,师生关系融洽,时时还有毕业后的学生前来探望她。节假日发个短信来祝贺。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我往届学生聊天,一些说挺喜欢我的化学课的,有的说挺喜欢我的语文课的。我的确兴奋了好一阵子。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学生的认可,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近三年来我连续三年担任九年级的语文、化学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即10级,11级,12级。记得11级毕业那个
暑假是我刚连续带完两届毕业班。本来安排好的班主任生病了,马校长打电话给我说,希望我去任九一班的班主任。我说只要学校信任我可以去。马校长说学校找你肯定信任你。于是我欣然接受并担任了语文和化学和班主任的工作。如果说王武寨五年的教学生活锻造了我坚强的性格,那么十二年的罗渡中心校教育经历炼就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正因为这样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校、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98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回想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几多感慨,几多收获。当面对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的时候,我更坚定自己心中的信念;当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成功的时候,心中感到莫大的欣慰;当展望美好明天的时候,我更感到一种责任。但此生无怨无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信条。我多少毕业的学生都纷纷走进县城、省城,有了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而他们的老师还在大山深处执着前行,不仰头看蓝天,不低头视白水,只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教育的沃土中,刻写在苗乡的教育史上。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鞭策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坚信只有是春风化雨、才能润物细无声。
罗渡苗族乡中心校教师王永术
2013-7-5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推荐评选材料
温馨提示:
从教多年来,他把国家法定的双休日都无私奉献给了学校书画特长班学生。为弘扬民族国粹,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他利用公休日时间,不辞辛劳的免费培养学校书画特长班学生,甚至连指导学生用的笔、墨、纸、砚都是自掏腰包购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练出来的书画班学生,在参加全国性的书画赛事中频频获奖,特金、金、银、铜牌奖无所不有,就连国际书画赛先进单位牌匾也夺得了。他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凌云书画之乡培养了书画后备人才。在教学相长的同时,他本人生命的价值也在提升。
除了书画教学,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党员,林老师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以一名******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性原则,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模范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新党章,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色完成本职业务工作和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十七大精神渗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十七大精神的精髓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甘守三尺讲台,以苦为乐,自觉的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名******员的本色;以“老黄牛”的踏实作风和敬业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同志,充分体现了******员的先进性。
学习是人成长的基石,爱心是教育的真谛,奉献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心底无私天地宽。他淡泊名利,注重生命永存的价值。在“两基迎国检” 攻坚阶段,他没有一个双休日,没有一个午休时间,没有哪一晚不在文印室加班;甚至有几个晚上为了赶工完成局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他硬着头皮干了一个又一个通宵,真正做到了无私忘我的境地。
作为学校档案室管理员,林老师责任重大,工作从不懈怠。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成绩均靠档案室来体现,学校档案建设千头万绪,事关大局。为增补、完善,科学规范整理学校档案,为各项迎检验收做好资料准备,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倍的劳动,顾了学校的大家就忘了自己的小家,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词。
甘当铺路石,林永安无怨无悔。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