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邵萍先进事迹有感
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
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孩子,孩子的心里才能有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每个孩子,老师是爱他们的。
吴邵萍因为爱孩子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而在她教学的27年里也一直在坚持着这份爱,并把她的爱平等的给予了每一个孩子。在吴邵萍的眼中,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在吴邵萍看来,对孩子的爱很简单,爱孩子,就是他哭的时候,你懂得安慰他;他遇到困难时,你乐于陪他一起面对;他难过时,你愿意抱一抱他。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很高的学识水平,不断地学习才能干的出色。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的一生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要与时俱近,终身学习。吴邵萍老师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吴邵萍老师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醉心于课题研究。她独立承担了无数个课题,并且把这些毫无保留地传与他人,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邵萍老师把她那浓浓的爱意,献给了身边每一个纯真的孩子,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感染着周围每一个教师!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篇: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有感
初踏讲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的我一不留神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岗位上耕耘了近20年,静心回顾这一路走来的教育历程,心中溢满了幸福与满足。这份弥足珍贵的幸福与满足感源自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与尊重,更源自于我的工作对象学生。他们纯真、善良、大度,有时候某个学生犯了错误,我狠狠批评,还在生气,可孩子见了我一样亲热地打招呼,叫老师好,这是一个成年人很难做得到的。每天都与这样单纯明澈的心灵朝夕相对,我养成了真诚、坦诚待人,踏实、务实工作的良好习惯,实现了教学相长。与此同时,因为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摸索、实践中我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教学经验,具有了一定的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技巧,所以不仅教育教学工作得心应手,而且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这种心灵深处的愉悦感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与满足之中,直到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
《关注幼儿,情洒事业》的篇首很令人震撼: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邵萍,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等光荣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这些骄人的成绩让我惭愧地自感望尘莫及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想了解在光环背后吴邵萍老师的辛勤耕耘。
随着对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的反复阅读,我在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这四大篇章中找到了她累累硕果的源头,那就是拥有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她用自己的勤劳躬身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在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再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将成功经验进行最大化的推广,使得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功的教育中受益。相较之下,同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明显狭隘了许多,仅仅陶醉于自己在近20年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小经验、小技巧,丢失了初为人师的好学与钻研,这样的小富即安对于我的学生、我身边的年轻同事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最终会使我自己愧对于教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
我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吴邵萍老师那样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可以像吴邵萍老师那样拥有一颗朴素的教育心。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向吴邵萍老师学习:
首先,我要继续保持现在纯净的童心。这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
其次,我要继续保持现在真诚的爱心。教育是从爱出发,进入人的心灵,传播爱,培植爱。只有心心相印,教育才谈得上真正的成功,尤其是要爱那些后进生。
再者,我要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积累智慧。对学生的爱,意味着责任。责任就意味着要持续不断地帮助学生成长,同时自己也成长。这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战争,敌人当然不是学生,是我们在教育上遇到的困难。而智慧就会随着一个个困难的解决而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就需要我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后,我要勤于反思与动笔。对自己每天在教育生活中说的、做的、想的点点滴滴,多一点扪心自问:为何得意?为何失意?为何困惑?为何争议?多一点反复琢磨:有效吗?合理吗?还可以更好吗?然后把行动的过程与思考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因为如果仅仅是一想而已,那么实践与思考将如同过眼云烟。而内隐的思考经过书面化之后,不仅条理更加清晰,而且会进一步促进思考的持续与深入。
在做好以上四点的同时,我还要充分发挥自己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和教学副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上研究课、主动开讲座,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师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展示、锻炼自我的平台,使学校里能够有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能够成为吴邵萍式的优秀教师,甚至是超越。从而让我们那些纯真、善良、大度的学生们都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的精彩。所以,无论如何,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像吴邵萍老师那样,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有感
蔡娟2011年4月18日
最近我学习了《吴邵萍先进事迹报告》,她的先进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震撼着我。我感动于她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的挚爱;感动于她对日常工作的勤奋,追求;感动于她的乐于奉献。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好学,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不单单是有爱心,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学习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她比起来,我做的还远远不够。通过学习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我要以她为榜样,热爱自己的幼教工作,不断的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幼教老师。
第四篇: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爱”、“学”、“研”、“传”——普普通通的四个汉字,不,不仅仅是这四个显性的汉字,吴邵萍老师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我们的是一个为师楷模的真实映像。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吴老师用自己27年的奋斗历程,给我们诠释了这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师之高尚,莫过于这样,看似平淡,却在多年的积累中蕴含了无比的荣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于吴老师而言,不是自封,而是社会给予的一种最为恰当的最为荣耀的荣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至高的教育理念,在吴老师身上也灼灼闪耀。师之真爱的每一个细节,吴老师视为平淡的流水,只是平平常常的本分工作,可在我们这些教育同仁的心里,却是比金子般难得,却是一种教书育人的方向标。
爱之永恒,在于持久,在于博大。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在吴老师的心目中,却是那般的弥足珍贵。爱孩子胜过妈妈,给予了足够的关爱,也正因为这样的用心良苦,才使得许多孩子拥有了快乐的时光。爱园胜爱家。27年,一天不落地工作,不是用一个满勤可以来形容的,更何况尽孝与尽职产生剧烈撞击时,该如何抉择?吴老师,一个“大爱”选择了天平的倾斜。父欲养而亲不在。父亲永远地去了,可吴老师虽有满心的遗憾,可是看到幼儿园的长足发展,不悔付出,可谓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可贵责任。虽身为园长,没有丝毫的行政居高,有的是贴心的呵护,有的是心对心的真诚。其实,这种真诚何止不是一种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何止不是一种忠诚?作为同仁,反省自己,更多的是向吴老师学习,汲取她身上平凡却崇高的品行,让爱孩子爱事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一个个行为细节。不只是感动,而是一种动力,大爱动天地,却在平凡的点滴中铸就,选择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就是选择了大爱的付出,吴老师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学之不尽,在于好学,在于求取。多年前,吴老师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可是,她没有丝毫的满足,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更为勤奋地学习。学无止境,不只是一句空泛的表述,而是一种行为的显现。吴老师爱学生爱事业,才有动力孜孜不倦地长期学习,积淀知识,提高素养,提升能力。而这,正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做坚持学习的老师,就是对事业的持续厚爱。这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一种有益的启发,做学习型的老师,对于新时代的教育而言是亟需的。满腹经纶好用处。只有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工作的更好开展。不断武装自己,不断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应该像吴老师那样,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须。只有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的使命,更好地实践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学一日易,贵在吴老师那样长久地默默而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教师生活的一种需要,每日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吴老师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研之深入,在于智慧,在于存心。事业的发展,总有这样那样的瓶颈需要突破,而且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作为一园之长的吴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有足够的业务筹谋。打铁先自硬。为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吴老师具有深谋远虑,没有满足于一般的正常化运作状态,而是在办学的质态上做足智慧的文章。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一直是吴老师追求的目标。有目标,更要有主观给力的行动,这是吴老师的行为理念。注重课题研究,以课题引领事业的发展,在有效性的提升上,用心倾力。也正是这样,吴老师所在的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发展与孩子的成长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做注重教科研能力发展的学者型的老师,不是为了一种荣耀,而是对事业倾爱的表现。同是教师,该从中得到一些获益,懂得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是对教育事业高度责任的表现。在日常的生活里,像吴老师那样,充分显现自己的智慧,充分用心地去研究,相信会得到一种教师职业的喜悦。主动教研,拓展事业,不悔付出,吴老师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传之精髓,在于责任,在于尽心。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此,吴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做法。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她不仅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主动做好传、帮、带。这么多年来,她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同行们快速成长。“传”之辛苦,不争事实;可“传”之幸福,更为生动。吴老师的付出,换来的是“满园春色”。二十几年来,她的足迹不仅仅只停留于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不仅仅只停留于南京的幼教事业,而是遍及了祖国各地。近五年来,就有十多万的同行接受过她的培训,可见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见其影响力的巨大。从吴老师身上,我们这些教育同行,看到了她多年来的用心良苦,看到了一个尽心尽职的教师形象。我们为之动容之余,也在深刻反省自己,该为身边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笔者以为,只要能有吴老师的高度责任感,只有始终保持“尽心”的状态,就能在“传”字上实现教育更大的价值。
师之大爱总无痕。27年的漫长时间,铸就了吴老师至高的人品。她的一点一滴,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耀的称号。向吴老师致敬,更要向她学习,心地无私,默默奉献,做一个幸福的教育朝圣者
第五篇: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万蓉
吴邵萍老师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来,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吴邵萍老师将自己最多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幼儿园的孩子们。“像泥土一样朴实,像大山一样厚重,像老黄牛一样无私。”——这是吴邵萍老师教育生命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爱无疆的高尚师德形象。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顾严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吴邵萍老师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
吴邵萍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勤学好学,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
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管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骨干,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被同行当作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从事幼教事业的教师,我们必须把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动力。幼教事业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爱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向吴绍萍老师学习,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既然选择了幼教教师这项事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除了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注重自我塑造,为人师表。这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教育每一个孩子。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也许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达到吴邵萍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是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我可以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师魂精神;学习她那关爱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学习她那潜心钻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学习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业的的高尚情怀。我做不了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进步的好老师,因为我至少还有爱。我可以尽量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学习必须有的能力;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守望三尺讲台,丰富教育人生,教育之路,光荣之路,我在路上行走一定会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