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

时间:2019-05-13 14: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

第一篇: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

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

为保障控违拆违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及时做好违法建设拆除后的相关工作,积极预防违建复建反弹行为,切实明确拆后处置中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定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

一、违法建设拆除造成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妥善处置。可采取垃圾填埋场集中清理填埋、就近建设项目回填或回填暂时填放等措施。

二、拆后恢复利用工作应在违建拆除后抓紧组织实施,应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绿化带恢复、群众运动设施设置等方式,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利用好拆违的区域,预防违法建设复建反弹。

三、建设部门牵头建立拆后处置工作组,对违法建设拆后处置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考核,并将情况及时报给控违拆违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进行通报。

四、越城区、市直各开发区的街道、镇对辖区内违建拆除后建设垃圾处理负主责,越城区、各开发区的城管单位做好指导、联系工作。

五、越城区、市直各开发区及其街道、镇在各自辖区内负责督促有明确责任的业主单位进行违建拆后恢复利用工作。不能明确业主的,主城区五个街道内,根据实际条件,可以绿化的由园林部门恢复绿化,不能绿化的由街道组织设立各种群众活动设施; 开发区和越城区三个镇内由各街道、镇组织进行绿化或设施设置等拆后恢复利用工作。

六、水利、交通、文保等部门在各自控制区责任范围内负责违建拆后恢复利用工作。

七、有物业的小区,建设部门负责督促小区物业及时进行违建拆后恢复利用工作;没有物业的小区,由街道督促社区及时进行违建拆后恢复利用工作。

八、越城区、市直各开发区及其街道、镇在行政强拆前,应对拆后处置相关工作制订方案,向各拆后处置责任单位抄送《违法建设拆后工作联系单》,协商并确定拆违处置各项工作。拆后处置方案确定后报越城区和各开发区,区(开发区)审查后,在行政强拆实施前报给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九、各拆后处置责任单位接街道、镇的拆违处置工作联系单后,应积极会同街道、镇进行违法建设踏勘,确定切实有效的拆后处置方案。行政强拆后,街道、镇应实时通知拆后处置单位,拆后处置单位接到通知后,2日内应入场实施垃圾清运及拆后恢复利用工作。

十、违法建设拆除后,由所在的街道、镇为主负责监管,坚决防控违法建设拆后重建。对拆后恢复利用的绿化、设施等,根据“谁建设、谁负责”原则,各责任单位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发挥出绿化和各项设施在美化市容环境、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上的积极作用。

十一、越城区政府、市直各开发区管委会要统筹安排拆后处置所需专项资金。市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拆后恢复利用工作。

十二、拆后处置组及时掌握整治过程中拆后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强化督查验收。对不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互相推诿或不配合拆后处置工作,甚至失职、渎职的单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监察部门,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

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

(2017年11月24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颁布施行《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的公告 《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已由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17年11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11月24日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治理工作,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处置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适用本规定。

违反土地管理、水利、交通运输、林业、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置。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违法建设是指城乡规划公布后,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行为及其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政区域城市、乡镇、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根据违法建筑的产生时间、性质和当地人均居住面积等具体情况,对城镇和乡村违法建筑,分别制定认定标准,实行分类处置,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

违法建设处置工作,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依法处置、疏堵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处置工作,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处置工作责任制、部门联动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并将违法建设处置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省违法建设处置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下简称违法建设处置部门)负责城镇违法建设处置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违法建设处置工作。建设、国土资源、水利、文化体育、卫生、林业、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违法建设处置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城乡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遵守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意识。

第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实现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全覆盖,并向社会公布;因行政区划调整等情形需要修改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及时修改并向社会公布。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行政许可制度。对于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应当依法予以审批。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建设用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对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管理、优先保障,保证住宅建设的合理需求,并引导农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对于农村无房户、危房户或者现有宅基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住宅建设用地。第十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对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违法建设,应当及时处置,并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和完善违法建设日常巡查制度,落实巡查责任。

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违法建设监测。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个人有权举报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行为。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统一的电子邮箱和举报电话。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在处理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经查证属实的举报,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并予以保密。

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在本区域内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并向当地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十三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发现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行为,应当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自行拆除;对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可以依法查封施工现场,并可以对违法建设部分依法立即拆除。

第十四条

城镇违法建筑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由违法建设处置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城镇违法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由违法建设处置部门责令限期拆除:

(一)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且不符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或者超过规划条件;

(二)擅自改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用途;

(三)擅自占用地下工程或者压占城市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建设;

(四)存在建筑安全隐患、影响相邻建筑安全,或者导致相邻合法建筑的通风、采光、日照等无法满足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

第十六条

城镇违法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不能拆除的,由违法建设处置部门依法处置:

(一)实施拆除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二)现有拆除技术条件和地理环境无法实施拆除;

(三)部分拆除会影响合法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结构安全以及整体拆除会严重影响相邻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结构安全。

前款第三项规定不能拆除的情形,由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根据所委托的具有相应建设工程设计或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单位的鉴定意见作出认定。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应当将违法建筑不能实施拆除的认定向社会公示,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七条

乡村违法建筑按照下列规定处置:

(一)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乡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以及土地使用权人在原有宅基地上建设的住宅,应当取得规划许可而未取得,但符合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规定完善相关批准手续;

(二)对于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者已经取得规划许可但违反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拆除。

第十八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具有社会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的,在未获社会保障性住房或者未落实过渡措施前,暂缓拆除其用于居住的违法建筑。乡村违法建筑拆除后当地户籍村民无房居住或者住房困难的,暂缓拆除其用于居住的违法建筑,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九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作出违法建设处置决定前,应当事先告知当事人并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不成立而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收到限期拆除决定后,应当在决定载明的期限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自行拆除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拆除。

第二十一条

违法建筑依法应当予以强制拆除的,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作出强制拆除决定,并予以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实施强制拆除的时间、相关依据、财物搬离期限等内容。强制拆除公告应当在违法建筑及其周围张贴,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第二十二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未在强制拆除公告载明的期限内搬离违法建筑内财物的,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公证机构公证或者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下,将财物登记造册,运送他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拒绝领取的,依法办理提存。第二十三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强制拆除,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在公证机构公证或者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下,实施强制拆除。

实施强制拆除应当制作现场笔录,并拍照和录音、录像。第二十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处置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违法建设处置决定及其执行情况告知国土资源、林业、质量监督、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文化体育、公安、消防、税务等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

对于有涉及违法建设的房屋,在违法建设处置决定执行完毕前,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产权登记、转移、抵押等手续。

违法建筑不得作为生产、经营场所。单位或者个人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申请办理相关证照、登记或者备案手续的,违法建设处置决定执行完毕前,质量监督、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文化体育、公安、消防等部门不予办理。

单位或者个人为违法建筑申请办理供水、供电、供气手续的,违法建设处置决定执行完毕前,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揽违法建筑的项目设计或者施工。

第二十五条

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工作人员在违法建设处置工作中,应当依法、规范、公正、文明行使职权,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告知当事人作出违法建设处置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以及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认为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在违法建设处置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建设未依法处置;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未及时编制或者修改城乡规划;

(三)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未依法审批;

(四)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明知是违法建筑,为其办理相关证照、登记、备案等手续;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第二十八条

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违反本规定,明知是违法建筑,为其办理供水、供电、供气等手续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服务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

条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承揽违法建筑的项目设计或者施工的,由违法建设处置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六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阻碍违法建设处置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工作制度

XX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工作制度

一、编制依据

依据《行政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执法部门及涉及多部门联合大型违法建设强拆行动和专项整治行动应急处理及预警工作。

三、预案分级

本预案分二级响应,一级最高。

(一)发生下列事故时,启动预案二级响应:

1、在日常执法过程或专项整治行动中,遭受行政管理相对人10人以下围攻;

2、在日常执法过程或专项整治行动中,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个体性肢体冲突;

3、组织本部门对违法建设实行强制拆除;

4、各部门要求启动应急预案,需调动属地内相关执法人员及装备。

(二)发生下列事故时,启动预案一级响应:

1、在日常执法过程或专项整治行动中,遭受行政管理相对人集体10人以上围攻;

2、在日常执法过程或专项整治行动中,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群体性肢体冲突;

3、依法执法过程中,预测可能会引发民族宗教群体事件;

4、指挥部或各部门要求启动应急预案,需调动区域内相关执法队员及装备。

四、应急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

(二)属地为主原则。

对突发事件或抢险支灾的应急处置,通常实行属地负责制,在事发地政府或政府部门统筹指挥下,以所在镇的力量和资源为主体,同时借助外力的支持与协助进行应付,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

(三)就近支持原则。

处置突发事件或抢险救灾等,必须求近舍远,对需调动人员、物资协助的,应迅速上报控违办公室,由控违办公室就近抽调相邻的资源进行支援,以求时效最大化。

(四)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原则。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从号令、集合到奔赴现场展开工作等各个环节,必须动作迅速,环环紧扣,不得拖延,确保应急处置各环节的紧密协调。

(五)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与演练,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应急体系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做到临阵不乱,迅速果断地处置,做到调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由镇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法律保障组、综合协调组(化解矛盾组、善后处置组),下设现场行动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主要职责:(1)界定问题、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组织实施本预案,指挥和协调相关应急事件处置;(3)对应急事件迅速作出评估并对相关应急事件作出决策、下达指令,现场指挥,视情况请求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支援;(4)组织、调动所需人力、物力以及安排好其他准备工作;(5)跟进应急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应急反应行动或适时宣布结束应急行动;(6)负责应急事件的新闻发布;(7)指定人员处理群体上访事件;(8)指导应急事件善后处理工作;(9)指定人员作为新闻发言人,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1、(1)办公室

组长由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成员由综合科、督查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调用处置急需物资和有关证据保存;2、确保应急行动的相关设备正常;3、确保应急行动用车和后勤保障工作;4、负责应急行动的接待工作(包括新闻媒体)5、做好应急行动的各部门协调保障工作。

(2)法律保障组

组长由控违办法律保障组组长担任,成员由法律保障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1、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工作;2、为可能发生的“抗法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做好相关法律保障工作;3、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法律程序指导;4、完善应急程序;5、负责处理应急期间的有关法律事务。

(3)综合协调组(化解矛盾组)

组长由所在村委员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所在村领导班成员组成。主要职责:1、组织联系、协调各有关单位、相关部门共同处置突发事件;2、负责做好现场说服、教育和政策宣传工作,引导教育和疏导群众,分化事件主体,缓和紧张气氛,化解对抗情绪;3、负责做好媒体公关、媒体接待和网络评论解释工作。

(4)善后处置组

组长由所在村(居)委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所在村(居)委会成员组成。主要职责:1、负责开展行政执法应急反应工作;2、负责调用和协调辖区内一切资源参加应急反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现在处置情况;3、根据要求上报相关材料;4、负责现场取证、调查等工作;5、维护现场秩序,设置警戒区域,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疏散、撤离;6、劝阻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直接实施应急任务;7、事件处理结束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善后工作。

2、现场行动组:

组长由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担任,成员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1)了解突发事件初步情况,组织、协调现场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对事态发展进行评估,请示报告值班领导,启动应急预案;(3)按照属地为主原则,负责各辖区的应急工作,发现问题马上进行处理;(4)负责现场报警及本系统内部伤员的护送;(5)负责按要求和程序进行报告现场情况;(6)负责现场取证工作(包括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录音等);(7)请示值班领导派遣人员加强重点区域的支援;(8)组织现场执法队员进行自我救护。

六、应急预案的程序及办理时限

(一)二级响应预案启动

现场带队负责人初步评估需启动预案,报本辖区内负责人审定,由负责人宣布启动预案,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突发事件。

本辖区内负责人接报后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指导协调应急行动,并指派本单位内勤负责有关数据的收集、资料的上报。

(二)一级响应预案启动

除二级响应的到位要求外,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领导小组成员应在30分钟内到位,期间可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指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可视情况指派应急小组副组长带领应急人员到现场指挥应急行动。

(三)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因故无法到达岗位时,应及时指定替代人,并通知值班室做好记录,替代人接报后应按要求到位。

(四)应急待命

1、启动预案后,处属各单位、部门其他人员应进入待命状态,保持通讯通畅,以便及时响应增援;

2、启动预案响应时,各单位、部门群体性工作一般应暂缓或取消。

(五)时限要求

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单位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属于二级响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在事发15分钟内本辖区内负责人和人员赶到现场,开展警戒、救助、控制现场、收集现场信息等工作。

(七)应急行动终止或中止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及现场指挥的意见,评估应急行动效果,决定是否终止或中止应急行动。

七、新闻发布要求

(一)由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担任新闻发布工作。

(二)新闻发布内容需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对外发布,达到一级启动应急预案的事件由领导小组指定负责新闻发布工作。

(三)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事件的基本情况、行动经过、结果和公众关心的其他问题等。

(四)对于主动上门要求采访的新闻记者,由办公室负责接待,接受采访的对象应为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

八、培训和演习

(一)对应急处置网络中的作业人员按照行动预案分工进行培训,一年二次;

(二)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执法队员进行应急处置演习。

九、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应急小组的组建、管理工作,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

(二)各单位要随时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及调动。

(三)各应急小组要保证通讯工具联络通畅。

(四)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此方案在其他迎检工作中也将启用。

第四篇:城乡违法建设处置过程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城乡违法建设的管控及处置,是市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当湖中队的日常工作重点之一。而如何处理违法建设管控过程中与当事人的矛盾冲突,是摆在中队每位队员面前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湖北英山发生城管队长阻止违建遭袭事件后,寻找该难题的解决方法更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人自进入城管队伍工作以来,参与处置了许多起违法建设,也遇过许多当事人,有自

觉配合的也有情绪激烈强势抵触的,处置纠正的方式有助拆的也有强制拆除的。从这些违法建设处置工作中,本人有点心得体会,也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运用这些经验,本人在参与去年滨湖社区小葛家桥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促使该处13位违建户主全部积极配合拆除自家违法建筑,无一户动用强拆方式。在管辖区域内,也成功处置了多处违建。在当前配合街道正在开展的老07省道古横桥木材市场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我们同样运用以往经验,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以助拆方式拆除了所有需要整治的违法建设。回顾参与违法建设管控处置的经历,本人对如何注重管控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以顺利推进工作,尽可能避免管理冲突有了一些浅显的体会,以下过程及关注点仅供同行参考。

一、发现违建现象。通过日常巡查或群众举报发现违法建设现象。

二、踏勘固定证据。第一时间赴实地勘察违法建设性质并拍照取证。

三、沟通了解情况。与违建当事人第一次接触,建议尽量实地上门面谈而不是电话沟通,询问其违建用途、违建原因,在不影响执法者形象的前提下,放低姿态,尽量不使用“谁让你们建的?”“我就拆你”等比较生硬或容易引起冲突的语言,而是以朋友方式沟通,听取当事人诉求,同时向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发放限期拆除通知并责令停工。建议与当事人沟通时尽量不上纲上线,从自身的工作性质让当事人理解城管查处“两违”也是不易的。与当事人的第一次接触,个人认为是违法建设处置工作流程中的重中之重,减少前期的矛盾冲突,能为下步的违建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四、外围充实证据。到违建户所属行政村、社区了解相关情况,包括当事人户籍信息、违建时间、土地性质、违建前原貌、并核实当事人违建用途与违建原因。

五、约谈深入沟通。第二次与当事人接触沟通,还是建议尽量碰面而不是电话沟通,在不违反原则问题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基础上,如果当事人配合执法并已经停止违建,应当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帮助分析其相关诉求的合理性,是否涉及民生问题?是否有其他变通方法等?但此时的工作重点是必须让当事人明白,拆除其违建项目与帮助其诉求并无冲突。而后,应与当事人确定拆除其违建项目时间,并告知会以助拆的方式,尽量不损坏原材料。

六、文明实施拆除。根据约定时间拆除违建项目,拆除后的原材料交还给当事人让其变卖或用做其他用途,减少当事人的损失。

七、跟踪关注反弹。加强对该辖区的日常巡查,避免违建死灰复燃。

第五篇:违法建筑该如何清拆

违法建筑该如何清拆……

城市内的违法建筑像一块块牛皮癣,看着碍眼,拆起来麻烦。

一直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无视法规,无视他人生存的尊严,只求一门心思的快速致富,于是一栋栋的违法建筑,在城市钢筋水泥的空间里见缝插针般地出现。什么治安啊、卫生啊、人身安全啊,这一系列的问题像寄生虫一样繁衍,肆虐横行。

刚刚发生的布吉长排村护坡墙倒塌事故,让一对母子命丧其中。又一次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面前,有良知的市民感到了出离的愤怒,这样的警示还能不让政府终于痛下决心吗?于是,整治违法建筑在进入了全面攻坚,一系列梳理行动的硬措施出台了。

5号下午,深圳20多家供水企业统一行动,共对133栋违建进行了拆表停水。这一举措,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能不是个妙招。

但突然想起,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违建事件之外,那许许多多牵扯其中的无辜的人。他们或许是被称之为弱势群体的那一部分人,但他们的生存价值又有谁敢去轻易忽视掉呢?那些违法建筑的肇始者,在法律的空隙中,为着一己私利违反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是那些住客租户呢,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寻求一块小小的生活空间。而大部分时间,这样的人群往往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不在政策之内,不在考虑之中。

当政府大张旗鼓地在进行利民心的各项举措的同时,是否也该想想如何去安置这些无辜的人群。因为他们是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

梳理及拆违似乎做起来并不难:我拆棚卸瓦,我停水停电,为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谁能说这不是一件件大快人心之事,谁能说这不是政府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问题?

但问题是,如何把这样的事做得圆满。安置好在行动之下失去了住所和生活供水的那一小部分人群,是不是应该在事前就该考虑并做到的事情呢?

在过去十几年中,深圳的“拆违建”一直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进行着,而“违建”也象海浪潮涨潮落一样,建了拆,拆了建。

这回,我们期待一次完美的清拆,能真正为政府叫上一声好!

下载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违法建设拆后处置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处置室工作制度

    处置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

    违法建设治理靠前处置工作实施意见

    违法建设治理靠前处置工作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全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破解当前违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加强对全区住宅小区违法建设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无违建创建成......

    更改 莲花镇“拆、管、收”三部曲管好违法建设

    拆除违建 管住违建 清收材料 莲花镇“拆、管、收”三部曲管好违法建设本报讯(虞昆 记者 张海岩)今年以来,莲花镇将整治违法建设当做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实施“拆除违建、管住违建......

    浅谈我区违法建设现状及拆违控违工作对策

    浅谈我区违法建设现状及拆违控违工作对策 王和平一、违章建设现状 我区违法建筑出现大型建设不敢搞,小型搭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类型: 1、沿街店面及商业......

    2013(最新)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 发布时间:2013-08-05 字号:[ 大 中 小 ] (2013年7月26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推进、规范违法建筑的防控和......

    洞头县违法建筑处置规定

    洞头县违法建筑处置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规范违法建筑处置工作,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

    ×××县违法建筑处置暂行办法

    ×××县违法建筑处置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治理工 作,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提高城乡人居 环境质量,促进经......

    违法建筑的处置流程(精选)

    违法建筑处置一般流程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权利,实现依法行政,确保公开、透明、高效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