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市管员先进事迹标杆材料(修改)
默默中做奉献、平凡中绽光芒
——记一名优秀的市管员刘志强
刘志强同志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专卖市管员。他出生于1976年,山东省东营市人,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12月正式参加专卖管理工作,曾在包头市烟草专卖局机动大队、专卖管理所等部门工作,现为包头市青山区烟草专卖局市管员。
作为一名奋战在基层的普通市管员,刘志强同志以真诚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工作干劲、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默默的在专卖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工作期间,该同志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市局的方针、政策,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不计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始终按照卷烟打假打私工作要求,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烟草为主题,以专卖法律法规为武器,以维护国家专卖体制为职责,以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诚信守法、规范有序的辖区市场为目标,以卷烟打假打私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专卖管理工作力度,在打私打假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起到了一名市管员的标杆引领作用。
勤奋好学强素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参加工作以来,刘志强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以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结合工作实际,他不断加强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巩固自身的法律知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法律条款,以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和办案技巧。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他积极参加市局(公司)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学习了《员工职业化六堂课》、《把事情做的最好》、《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问题找借口》等书籍,参加全市烟草系统“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的“三讲”教育活动,参加了全区专卖管理人员“岗位大练兵”技能拓展训练,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顺利通过了国家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技能考试。此外,还积极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烟草行业西部地区烟草系统消防、驾驶和应急技能选拔赛,在选拔赛前利用休息时间刻苦训练,还要加班加点完成正常工作,任劳任怨,做到了工作、学习、训练都不误,在内蒙古自治区烟草行业烟草系统消防、驾驶和应急技能决赛中取得了集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他本人连续两年年终考评被评为良好员工,2011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先进个人”、专卖打假先进个人,连续被包头市青山区烟草专卖局四次评为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季度标杆,被市局(公司)评为全市烟草专卖管理工作标杆。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工作雷厉风行,吃苦在前,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小组的队长,在市场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细致,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严格按照青山区烟草专卖局的规定,认真制定工作计划,按时填写记录、工作日志以及工作台帐,对客户做到动态管理,连续受到市局(公司)督察考评中心的通报表扬。
爱岗敬业讲奉献
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工作任务多么重、工作强度多么大,该同志总是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的行为准则,谦虚做人,用心做事,充分发扬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默默地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心,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
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端正的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作为包头市青山区烟草专卖局一组队长,他带领本小组队员圆满的完成了“飓风行动”等各项专项行动,以及常态化的案件查办,积极与公安、工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击取缔无证经营户,检查各物流环节。2011年度共查获各类违法案件208起,占青山区烟草专卖局案件查办数量的55%;查扣违法卷烟260.42万支,占青山区烟草专卖局查扣卷烟的63%;查办案件案值149.98万元,占青山区烟草专卖局案件查办案件案值63%,共查获2万元以上大要案件21起,占青山区烟草专卖局大要案查起数的80.7%,其中5万元以上大要案件4起。在2012年元旦、春节开展的专项打私打假活动中与包头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昆区烟草专卖局成功查获了“12〃31”贩卖假烟大案,在各邮政速递局查获贩卖假烟案件9起,其中10万元案件1起、2万元以上案件4起,通过24小时严密布控抓获嫌疑人2人,查扣运输车辆1台,收缴罚没款7万元。在刘志强同志的带领下,该小组成员超额完成了本小组的查扣任务,使青山烟草专卖局卷烟查扣数量、案值都处在各旗县局、城区局、机动大队的领先位置。同时积极参与了市局专卖科机动队破获4.03和5.22网络案件的侦破工作,从调查取证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工作中,也获取了一些必要的破案知识,积累了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今后打假破网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监管工作中,通过打破常规作息时间、变换交通工具、换片互查、集分检查结合等各种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加大物流环节的监管,从而对不法商贩起到了震慑作用,扩大了严格执法的影响力。同时,市管员的工作思路也得到了转换,从单纯的市场检查向营销环节倾斜,利用清点库存、测算销量、监控销售等方式,及时为营销精准投放反馈信息,与营销部门搭建了有效沟通的平台,可以将共享的信息归纳整理,有效利用,为加强监管提供线索。总结创新了工作方法,如:许可证到期提示、许可证延续通知、绘制了零售户布局图及对应辖区零售户档案、台帐的目录及相对应布局图等。正是由于他的这份责任心和不断提升自我的执着,使他不仅业务工作得心应手,也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公平公正树正气
今年以来,该同志能认真贯彻执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服从安排。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廉洁奉公、严以律已、宽宽以待人,始终牢记职责,依法行政,洁身自好。对青山区烟草专卖局申办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负责实地核查,始终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合理化布局要求,对申办烟草零售许可证的法定条件及不予发证的情形认真审查资料,实地核查现场,对于客户敏感的许可证办理发放工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让客户满意、让领导放心。参加工作的11年来,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领导和同事们的意见和
建议,坚持做到了不利于单位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单位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该同志在工作生活中,能认真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他关心同事,热心助人,诚恳待人,谦虚谨慎,认真维护与领导、同事们之间的团结,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011年底,他接管了罚没卷烟库房工作,这是一项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工作。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情况下,他加班加点的按时完成每月查扣卷烟出入库、提样、手工台账登记、计算机录入、月结账工作。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刘志强同志默默地奉献着,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先进事迹,但他以“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人生信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坚守着“待人以德、敬业以精”的个人操守,把奉献企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最大职责和最高使命。“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作为烟草系统这个大家庭里一份子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他用自己的行动,屣行着一个专卖管理员应尽的职责,并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专卖管理员而不懈努力、奋斗着!
第二篇:优秀交通协管员个人先进事迹
优秀交通协警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蒋维斌,男,28岁,汉族,中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协警,打知事起他便立志走进警营。2006年从陕西省汉中市武警部队退伍后,带着这样的美好憧憬,走进了中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群众认真负责,谈起蒋维斌,大家都为他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一心为民所津津乐道。交警工作紧张繁琐、枯燥乏味,耐严寒、顶酷暑、冒风雪,而协警又是长期冲刺在第一线,一年365天,但凡有执勤任务,他总是提前到岗。交警执勤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小缩影,从执勤的一姿一势,到服务的一言一行,蒋维斌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蒋维斌同志都着装整齐,精神饱满的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为交通管理事业做贡献,为城市形象和公安队伍形象建设做贡献。
作为一名基层交通管理者,和客车货车司机打交道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候会听到有些违法违规司机不满协警的执法态度和方式而满口抱怨甚至大打出手,影响了公安交警部门在人民群众的形象。而蒋维斌同志身上,我们却从未听说有此类不和谐声音响起,对于本地交通违法的驾驶员,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被他纠正过的驾驶员,从来没有一个跟他红过脸。他这个人,将工作也当成乐事,快乐、幽默、诙谐、宽容和大度是该同志的性格,他常常把一脸怒气,甚至准备大打出手的违章驾驶员逗笑,并不好意思地心甘情愿接受处罚。5年来,他协助纠正的道路违法行为不计其数,却从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投诉事件。
蒋维斌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着希望、播撒着爱,渐渐地,该同志努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12年7月什邡发生群体性事件,蒋维斌在一线执勤维稳时,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人,耐心的为不明真相的群众解释相关政策,有部分寻衅闹事者故意针对其进行人身和武力攻击,但他始终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没有让这部分居心叵测的人得逞,反而真心打动了周围不明真相围观群众,在他的劝说下,群众相继离开了聚集区。
努力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努力树立亲民、为民、爱民的良好执勤形象。不仅是“警民亲”活动所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德阳市委提出“四个年”活动中作风转变的题中之义,蒋维斌同志作为一名基层交通协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的气,犹如戈壁滩上铮铮白杨,他的度,犹如碧蓝深海沉淀深沉,他就像一盏平常百姓家的明灯,照亮着千万家庭安全出行之路,闪耀着新时代公安交管队伍熠熠光辉。
第三篇:优秀交通协管员个人先进事迹
优秀交通协管员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马拥军,男,41岁,汉族,二连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城区交通协管员。1995年5月来到交管大队工作,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成为交管大队资历最深的一名交通协管员。
他有着很深的警察情结,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人民警察。带着这样的美好憧憬,他走进了警营。他对待工作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的品质,一心为民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待民警、协勤员、交通协管员,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交警工作紧张繁琐、枯燥乏味,耐严寒、顶酷暑、冒风雪。作为工作在交通管理的最前沿,冲在第一线,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一年365天,他总是提前到岗,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和民警、协勤员、交通协管员时刻战斗在一起。
站在岗上,他不会有闲的时候,从执勤的一姿一势,到服务的一言一行,马拥军都严格要求自己。他苦练基本功“六勤”,即眼勤、耳勤、手勤、嘴勤、腿勤、脑勤,这六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车流量大时,同时做到“六勤”更不容易,而边雪峰却把“六勤”运用的游刃有余,同时他也不忘记传、帮、带,使中队的执勤形象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马拥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他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中,他严以律己,当好表率,心系群众,团结协作。每天早出晚归,只要一上岗,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和同志们不停地疏导、喊话、协助纠章,寒来暑往、始终如一。
马拥军认真负责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也在民警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每一次协助纠正交通违法中他都能将心比心,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为群众着想,为百姓造一方平安”,这样他化解了很多群众的抵触情绪,为二连良好的交通秩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面对马路中间车辆突然抛锚而不知所措的驾驶员,马拥军总是上前把车推至路边,协助买配件、帮忙找修理工。遇到不熟悉路况而违反交通规则的外地驾驶员,他总是耐心地指明违章行为。
马拥军总是这样站在大局角度考虑问题。对于本地交通违法的驾驶员,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被他纠正过的驾驶员,从来没有一个跟他红过脸。因为,他这个人,将工作也当成乐事。快乐、幽默、诙谐、宽容和大度是该同志的性格,他常常把一脸怒气,甚至准备大打出手的违章驾驶员逗笑,并不好意思地心甘情愿接受处罚。15年来,他协助纠正的道路违法行为不计其数,却从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投诉事件。
马拥军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着希望、播撒着爱,渐渐地,该同志努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中,马拥军同志就是非常突出的典型,作为在大队工作十几年的交通协管员,虽然工资并不高,家庭负担也不轻,但却没有降低他捐款的热情,积极参加多次捐款,还投入到社会募捐活动中。在他的带动下,交管大队许多同志也积极参加到各种捐款活动中来。
马拥军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人,努力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努力树立亲民、为民、爱民的良好执勤形象。即使遇到交通违法者,他也像对待朋友一样耐心地讲解,让对方深知自己错在哪里,会造成什么后果,会给交通带来怎样的不便,直到让他心服口服地离开。旁边的同事也投来肯定的目光,纷纷赞许马拥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善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群众。
第四篇:优秀交通协管员先进事迹
优秀交通协管员先进事迹
铁血警魂铸忠诚平凡事迹暖人心
xx,男,满族,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退伍军人,2009年考取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交通协管员。在从事交通协管工作的四年多时间里,他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带到了警队,取得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连续四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青安岗能手等荣誉称号。
最平凡:爱岗敬业 攻坚克难
我作为一名交通协警,维护着群众的通行安全。xx这样说,2009年,我参加了交警四大队协警招聘,并走上了这个曾经让我魂牵梦萦的工作岗位,通过培训我踏上了工作的第一天,记得那天在马路上指挥,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环境,太多的车辆和行人让我内心十分紧张,于是我不断地提醒自己:我动作的规范程度,将影响到我们交警大队的整体形象,我的手势是否正确,将影响到交通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慢慢摸索,遇到车流高峰期的时候还经常被不理解的司机和群众谩骂。
第五篇:文化协管员先进事迹摘录
传播土楼文化服务农村群众
——记南靖县书洋镇璞山村文化协管员简良发
南靖县书洋镇璞山村和贵楼楼长、村文化协管员简良发,今年56岁,在感动漳州人物评选活动中他荣获第三名。1999年,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式启动,简良发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配合镇、村两委工作队,参与解决和贵楼周边的房屋、猪圈等在拆迁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和贵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自从简良发当上村文化协管员兼土楼讲解员,已为中外游客义务讲解4万余场。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游金泉2009年5月15日参观福建土楼时,在和贵楼题词:“简先生,和贵楼的骄傲”。2009年元月30日,原国家政协副主席、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听完简良发讲解后称赞其是“福建的赵本山”。2009年2月12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则称简良发是“赵本山的小沈阳”。
作为村级文化协管员,简良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同群众联系,畅谈开发土楼旅游能够给村民带来发展的远景,并要求楼民要长期做好土楼的保护工作。他还在和贵楼边的自已房屋腾出一大间做为村级“农家书屋”,让广大村民和游客前来阅读,农家书屋购置有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农民创业致富、病虫害防治、饲养技术及故事会等书籍,总共有1700多册,其中有部份书籍是他自已花钱购买的。
简良发的事迹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好评,其被漳州市批准为福建闽南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11月份,福建电视台“福建综合”频道党员先锋栏目记录片报道了和贵楼党小组的故事。
畲家文化的守护人
——记罗源县福湖村文化协管员李秀燕
李秀燕,女,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文化协管员兼村计生协会会长。2006年9月开始负责村文化工作。福湖村是霍口畲族乡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整的村,文化底蕴也较为深厚。为使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在李秀燕的组织下,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拯救挖掘,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保护,由李秀燕上报的畲族服饰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组织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艺术节、农历正月十四“畲族风”文化节等活动,并每周安排畲家女孩到县文化馆参加畲族歌舞排练,使畲家山庄的演出有了保证。同时,邀请福州设计院策划设计了福湖畲族文化主题公园,现已动工施建一期工程,包括征地、绿化等工程,福湖民俗博物馆也正在筹划建设之中。福湖村民族文化遗产吸引了不少省市及周边的游客,成为霍口畲族乡的一个亮点,李秀燕说,通过这些活动来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带动了霍口乡旅游业的发展。
2008年9月18日,由李秀燕负责组织开展台湾兰、雷、盘、钟四大姓氏来福湖村祭祖寻亲活动,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亲情交流,增进了友谊,也拓宽了两岸经贸往来的渠道,为台湾与霍口畲族乡之间密切交流往来奠定基。
经过多年的努力,福湖村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村民素质增强了,视野开阔了,发展经济的思路活了,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就更足了,难怪有农民说:“今天的福湖什么都不缺了!”
一个农民的文化情结
——记政和县石屯镇文化协管员黄润明
黄润明,男,1959年6月出生,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人,现任松源村文化协管员。先后被南平市评为“公民道德建设好榜样”、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及“农村文化中心户”、“家庭文化示范户”、“文化之家”等荣誉称号。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他还经常抽空与具有农村文化特长的人员进行沟通探讨,虚心向老一辈人学习。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建成家庭文化阅览室,自己出资订阅大量适合农民的科技、文化书籍和报刊;连续8年自筹资金、提供伙食,举办农民劳动技能文化节、农村象棋比赛等活动。他说,这些文化举措丰富群众文体生活,陶冶群众的道德情操。
同时,他积极配合县、镇两级有关部门开展“双遗”普查工作,组织村里召开相关会议,邀请县、镇两级有关人员前来指导工作,并建立了一支村级普查工作队伍,超额完成县、镇两级下达的“非遗”普查指标,发现了一扎根民间的老艺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
值得一提是,今年黄润明举办“松源村农民劳动技能文化节”堪称历年之最。组织了石圳、赤岐、务路科、松源等8个自然村共达2300多名村民参加劳动技能比赛。这个科技文化节内容丰富,有体育项目比赛,有文艺演出,有科技成果展示等。参与的农民不仅有本村的,还有来自周边地区的。
立足历史名村 搞好文化协管
——记福安市廉村文化协管员陈柳峰
陈柳峰,2007年起担任福安市廉村文化协管员,一直从事廉村古文化的挖掘、保护、宣传、开发工作。廉村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有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廉村古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共同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地资源,他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廉村古文化。首先要让本村村民认识和了解廉村,于是他召开群众大会、深入村头巷尾和他们讲述廉村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古建筑等方面知识。几年来,陈柳峰接待过省部级领导、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中小学师生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近3万人。
为了保护好这弥足珍贵的古文化资源和古朴的村庄风貌,陈柳峰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在古村落内乱建新房,禁止机动车辆进村破坏古村道等等。他多次到省建设厅要求支持编制保护规划,2008年1月,《廉村古村落规划》终于编制完成。为了解决保护古村和村民建房的矛盾,陈柳峰在保护区域外规划新村用地,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如今52幢新房已经建成,为保护古村落和开发古村落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12月23日,廉村被城乡和住房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记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海星村文化协管员蔡文林
2006年6月,蔡文林受聘为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海星村文化协管员。近年来,在他的努力带动下,该村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女子文艺表演队,一支10多人的老年人文艺表演队。另外,还组建一支30多人的男女“十音八乐”队,一支60人的女子车鼓队和一支35人的女子腰鼓队。蔡文林说,人员有了,也要“搭好台”,才能“唱好戏”,激发队伍活力。于是,他积极组织参加区、镇“锣鼓催春”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表演赛、老人节文艺表演等活动。2007年5月,他组织参与由江口镇、福清市旅游局、新厝镇主办的“锦江两岸”文艺汇演比赛,获得文艺表演组织奖。
他积极营造乡村“五个一”廉政文化,即:一场社会主义荣辱观专场文艺汇演、一次廉政漫画活动展览、一个“八荣八耻”活动长廊或宣传栏、一个廉政文化图书角、一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影片。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推广。充分利用村农民健身工程这一平台,宣传、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动员、组织本村群众参与和开展篮球、太极拳、老年人秧歌等体育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大力欢迎。
在外侨胞和村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蔡文林筹集200多万元,建成面积达25亩,集自然观光、休闲娱乐、健身活动、文体设施于一体的海星村休憩园。2007年10月,在市、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该村成立了莆田市首家新农村“流动书库”,市文化部门还赠送书籍1500多册。为了让“流动书库”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群众,蔡文林既当宣传员又当管理员,建立健全了书籍登记、归类、保管和借阅等相关制度,“流动书库”逐渐成为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的重要场所。
沐浴春风 勤奋耕耘
——记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埭港村文化协管员庄福星
庄福星是村文化协管员,平时除了做好村政的日常工作,积极配合各级文化部门,落实扫黄打非,管好文化市场;办好黑板报、墙报、广播、书写张贴毛笔字标语之外;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综治、计生、征兵、安全生产等各项中心工作服务。
埭港村有10000多人口,60岁以上老人1000多人,占13%,退休职工800多人。为了使他们有一个学习、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场所,庄福星与退管会、老协会的同志一道,筹建“埭港老年人活动中心”。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既是娱乐,也是健身,她们有50多岁的,也有70多岁的,踩街会演,十分活跃。庄福星还专门编写了《农家大妈乐秧歌》等歌曲,为她们伴舞。在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庆日,他积极组织开展北管、南音会唱,秧歌腰鼓表演,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目前,埭港村有北管乐队、南音乐队、秧歌队、腰鼓队、大开道、军乐队、礼鼓队、芗剧团等群众文艺团队计200多人,常年活动,业务频繁,年收入300多万元。庄福星被泉港区委、区政府授予 “文化示范户”、泉州市文化局授予“泉州市百佳文化协管员”,《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泉港电视台都作了相关报道。
舍小家 为大家
——记上杭县中都镇仙村村文化协管员邓卫连
邓卫连,女,是上杭县中都镇仙村村文化协管员,妇代主任,兼计生管理员。在邓卫连的带领下,村文化活动中心坚持每天开放;坚持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把握农村方针、政策,和镇村有关规定及时宣传到群众中。以山歌的形式,总结编写材料,宣传村中勤劳致富和团结邻里、敬老爱幼的典型。如今,农民群众已养成爱学习的良好风气,一到农闲,村民们聚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学科学知识,切磋文化技艺。每逢节假日,哪里有集会,哪里就有人拿起乐器吹拉弹唱,她每年均要组织各项大型文艺活动,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邓卫连的丈夫远在旧县紫金山上打工,家里的农活全由她一个人负担,文化协管员人少事多,而且她还担任村妇代主任、计生管理员,当有人问她后悔不后悔,她总说:“个人损失点不算什么,比起工作来说微不足道”。邓卫连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记泰宁县文化协管员严建华
泰宁县大源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十多年来,严建华一直用心于家乡的民俗文化——傩舞和“赤膊桥灯”的挖掘和整理,并吸引了一大批年青人加入到傩舞和“赤膊桥灯”的表演队伍中来。2006年中央电视台在大源村拍摄了专题片“大源赤膊灯”。经过多年的整理,严建华从老一辈的一言一语中领悟和汇集,编写了大源傩舞基本跳法和传统鼓点,探索出了桥灯排字规律,为大源傩舞、赤膊灯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山歌及唱曲是大源的又一民俗文化。在过去,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期间,由村民自演自唱,自娱自乐。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项目,严建华积极地鼓动傩舞队员们参与,如今不仅这一传统被保护了下来,还组建了一支又歌队,使山村生活更具活力。
大源村物质遗产也相当丰富。该村有保留完好的古驿道十余公里,有十多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及多处古树群。为了使这些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严建华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并主动引导村民对其保护和维修。2008年,在他的倡议下,村民自发捐资30余万元,用于重建修复南溪圣殿、魁星楼、严氏宗祠、戴氏宗祠、官厅等名胜古迹。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源傩舞队在2003年被授予“福建省民间艺术团成员单位”,2005年大源傩舞被省政府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大源赤膊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源古桥群、严氏、戴氏宗祠、官厅被列入“泰宁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严建华被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大源依托自己的文化优势,正着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福建省民俗文化村。
业精于勤
——记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洪塘头社区文化协管员叶素勤
叶素勤向来是一个勤奋踏实的人,正是这“勤”字,让她从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人人称颂的社区干部。
以前,洪塘头社区老年人和为数众多的妇女多闲居在家,尽管这部份人住有所居、衣食无忧、也不差钱,但闲散日久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看到这种情况,叶素勤决定着手建立社区文体队伍。她一面从区里请来健身项目教练组进村传授腰鼓健身功夫,一面精心开展宣传展示工作。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2007年10月,蔡店村率先成立社区第一支腰鼓队,随后,东亭、霞阳、刘山、洪塘头前、后社、霞尾等11个自然村也相继建立6支腰鼓队。原来无事可干、闲谈聊天的人参加打腰鼓后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近两年来,叶素勤采取请进来、派出去、互教互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身辅导站,先后培训健身骨干250多人,使每名骨干大多掌握了传统腰鼓、长穗腰鼓、功夫扇、健身操、健身球操、柔力球、街舞、第九套广播体操等多种健身项目。这些项目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和体育健身结合在一起,如今,各种项目都成立了不止一只的文体健身队伍,有七成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在叶素勤的组织和带动下,这些队伍长期活跃在乡间,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经常受邀参加市、区各种重要活动,带动全民健身,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其出色的成绩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叶素勤本人更是在厦门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上获得“厦门市全民健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到市领导的表扬。
叶素勤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文体工作当中,特别是在筹建文体健身队和排练节目的时候,工作量激增,大部分时间要四处奔走,有时一连几天不着家。对此,她毫无怨言,亦从不计较得失,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她的勤奋和努力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健康快乐,为洪塘头社区创造和谐之风气,亦给她带来珍贵的荣誉,先后获得市优秀妇女干部、区三八红旗手、区优秀党员等称号,使她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福建省委创新办
20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