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和看法
关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和看法 教学信息中心调研部
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迫切需要中国大学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厚德博学的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关键。人才培养是贯彻和实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必须具有前瞻性。纵观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杰出人才的大量涌现。
虽然通过短期增加投资(比如最近推出的 22 万亿政府拉动内需计划)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但从长期来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只能依靠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来 推动,而这一切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阶段,大量杰出人才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能再简单地通过“引进 + 模仿”的知识进步模式来支撑持久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改革,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杰出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对此,我校针对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新型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山东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严格管理,树立良好学风。
优良的校风、学风是德育过程中最顶层的设计,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人文氛围,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训导、教化作用。一届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将带着从优良的校风,学风中得到的陶冶和启迪,步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这对他们将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树立良好学风,以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的农大精神为学习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学生优良道德品行和健全人格修养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以致用,学以用为贵 “学以致用”之“用”,是指“应用”、“运用”、“使用”;在此,就是指学习的知识能用到实践中去,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这既是师生求学的态度与治学的方法,又点出了办学的方向与理念,透射出教育的理想与价值的追求,饱含着现实的气息与时代的精神。是学院办学特色的指针,是学院办学的方向与准则,是学院的文化名片,是学院的精神和灵魂
(三)重视人才,加强创新
首先,校长苗仲华指出,人才工作极为重要,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充分认识人才在山东农业大学改革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不仅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引进人才,还要扎扎实实地培养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并重。不仅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还要千方百计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要让各类人才在山东农业大学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山东农大健康发展。苗仲华对做好人才工作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要提高认识。人才是山东农业大学更好更快发展的保证,学校要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人才工作,对待人才,在有更迫切的要求,也要有更宽的胸怀、更高境界、更高的标准,要做好更加细致的工作。第二,要有规划。结合学校下一步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深化人才发展规划、培养规划。第三,要有平台。有平台才能有用武之地,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好资源、最大限度地建设好平台。其次,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创新是当代新型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农大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
(四)立足就业,重视发展
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宽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实践的渠道,加强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发展,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望、生源质量和发展空间。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创建活动的开展,是促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就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树立全方位、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与地方以及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协作,沟通双方供需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贯通,为学生能力培养和地方用人单位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学校与地方用人单位长期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各学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在人才供需对路、业务合作对口、合作空间广阔的前提下,选择那些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社会知名度较高或者发展较快、发展前景较好的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为本学院就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对象,主动与之联系和沟通,积极拓宽双方合作的途径与渠道,探讨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最后,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山东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动态信息,为自己的成才之路做好规划,明确方向。
1、加强与就业实践基地的供需信息交流工作。各学院要及时了解就业实践基地年度的人才和专业需求情况,并据此对年度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择业意向和目标。积极开展学院与就业基地的供需见面和毕业生与就业基地的双向选择活动,争取有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就业基地就业。
2、以就业基地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各学院要把就业基地建成本学院毕业生思想教育基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积极组织毕业生到就业基地,到经济建设第一线,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主动邀请就业基地的成功、成名人士和先进、劳模来校,向毕业生做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成长经历报告。了解他们建功立业、艰苦创业的事迹,从而激发毕业生积极进取、奋发成才的热情。
3、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做好信息反馈,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各学院可利用暑假和暑期之后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活动,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我校就业基地对我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篇:钳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钳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钳工是不断发展的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工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人才,是每个从事钳工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教师的任务;钳工专业的基本操作大部分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
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对职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技校生将来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必须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钳工操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如果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钳工工艺教学与钳工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工艺教师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实习教师注重技能操作,导致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影响了钳工教学的质量与对学生的培养。
钳工工艺学与钳工实习课程教学的问题,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一.《钳工工艺学》理论内容与钳工实习课内容相重复。例如,工艺课开始都会讲钳工入门知识,包括钳工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钳工工作场地的设备设施等等。在学生到实习车间实习时,实习教师又会重复地讲解这些内容。再如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等钳工基本操作知识,工艺课上会讲,实习课上又会再次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学时,也浪费了教师精力。
二.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偏差。钳工工艺课上,教师会安排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例如钳工部分量具的认识、基本切削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刀具的名称、结构、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及刀具的刃磨等)、钳工的基本技能知识等等。而工艺课上讲的量具知识往往在技能训练时用不上,实习课上用的量具有时是工艺课上没见过的,这样就造成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运用不上,实习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又没学过的现象。
三.钳工工艺课学时与实习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目前,学生实习的学时大大低于理论课的学时,这样的安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理论知识学得多,在实习课上用得却少,导致学生觉得技校学习主要是学理论而不是学操作技能,造成学生“在作业本上开机器”的现状。钳工理论课与实习课时间安排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在工艺课上完或者上了一大半后才进行钳工实习。这时学生对理论知识已淡忘,许多内容必须要重新讲一遍。例如,在上实习课时教师讲到“钻孔”的技能操作时,必须要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一次,如钻孔的机具(台钻、立钻、摇臂钻、钻夹头、钻头套)的理论知识、麻花钻的结构等等。而学生在钳工工艺课上已经学过这些理论知识,由于上完理论课后没有立即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他们大多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四.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教师间的矛盾。现在理论课教师只上工艺课,而实习教师只教实习,导致教师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对钳工教学没有达成共识。这既不利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又不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首先将钳工工艺与钳工实习教学进行整合,是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1.整合教材,具体措施如下:一本好的钳工教学教材是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教材的编制是当务之急。在选择钳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时,应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为原则,去掉那些不合时代要求的、不实用的内容,保留实用性强的内容。为此,要按照钳工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企业的实际需要,以技工教育研究室出版的教材《钳工工艺学》与《钳工实训》两本书为依据,整合教材。在编制教材时,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编入相关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工艺理论知识,让理论与实践在这本教材中相辅相成。这本教材的编制有助于避免钳工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也解决了钳工理论教学安排的内容与实习教学安排的训练内容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节约了人才、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
2.整合教师,对钳工工艺课教师与钳工实习课教师进行了整合,具体措施是对工艺课教师与实习课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培训后,让钳工实习教师也教工艺课,让工艺课教师也教实习课。一个班的钳工实习和工艺课由同一个教师任教,这样既可避免上课内容的重复,还能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教工艺课的教师在指导实习时可以向实习教师学习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而实习教师在教钳工工艺课时也可以向理论教师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理论知识水平,使教师都变成“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
3.整合学时,对钳工实习课与钳工工艺课的学时进行整合。在学生上过钳工工艺课后,立即就工艺课所教内容进行相应的实习教学,并且工艺与实习的学时量应该达到1∶1或1∶2,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在实习操作中进一步理解、认识与巩固工艺课理论,让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实习操作变成自己的知识。
4.整合教学方法,目前,钳工工艺与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两种,即讲解法与操作演示法,所用的教具也多为挂图。而这种方法过于枯燥和死板,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讲钳工理论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主动地学知识。为此,教师不妨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钳工实习教学中来。以讲解量具《游标卡尺》为例,通常教师在讲解时,手上拿一把游标卡尺,边操作边讲解,一个班的学生有五六十人,而卡尺的长度只有150mm左右,在给他们讲解如何读数时,上面的刻度更是只有教师才能看到,学生很难看清。这样教师讲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也吃力,这时,如果利用Photoshop、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等电脑软件制作一个《游标卡尺的读数》的课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所有的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听教师讲解,学生既能看得清卡尺上的每一个刻度,又能听得到教师同步的讲解。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从事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钳工的实习教学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例如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时,除了要规范地讲述及演示站立姿势、锉削时身体的倾斜度、锉刀的握法及锉削速度外,还要重点讲授并演示在锉削过程中左右手如何用力,这样,学生便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3.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课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条件的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对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创造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要有触类旁通、善于举一反三的变通性,还要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在培养毅力和勇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洞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变通性和独创性的培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总之,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操作技能。事实证明,这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第三篇: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文秘专业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职高专,大学专科。
三、招生对象:
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五、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是文秘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为了确保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所需,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人才需求市场进行广泛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讨论,确定秘书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中小企业、商务公司就业为导向,将商务技能作为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强化培养学生的商务技能,以适应就业市场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小小的公司不断涌现,秘书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以往只负责抄抄写写,往往给人“花瓶”印象的秘书,如今其工作已被划分到行政管理范畴,主要是帮助经理分担日常事务,职责涉及文档信息管理、会议和约会的安排、一些商务往来函电的起草处理以及内部和外部的沟通等各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公司、单位不可或缺的职位。其需求在招聘排行榜上的位置不断前移。目前,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约2300万人。秘书逐渐成为一种地位日益提高的职业。根据原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公布的近几年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招聘数量的排名,还是求职数量的排名,文秘职位的招聘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文秘专业的供求比较稳定,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
(二)职业岗位分析
文秘岗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行政事务岗。行政事务文秘人员的工作任务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办公服务工作、办公环境维护、办公设备操作、办公财务管理、文印工作等。二是客户服务岗。客户服务文秘人员主要从事办公电话接听、拨打,前台迎送客人,接待来访宾客,企业客户来访接待方案设计和实施,处理企业客户投诉等工作。三是文字秘书岗。文字秘书人员需要根据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写作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经济文书写作、广告文案等,文书写作几乎是所有文秘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综合办事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单纯从事文字写作的秘书不多。四是品牌宣传岗。品牌宣传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是公司品牌宣传方案与预算的制订,新产品上市活动的策划,各项重大活动的策划,参与行销辅助品的设计,内外部新闻稿的撰写发布。五是公关秘书岗。公关秘书人员需要负责企业内部活动策划、组织、宣传、主持,企业外事的联系,工作会议和大型会议策划、筹备、组织、操作,收集反馈行业、市场信息,商务谈判等。六是经理助理岗。经理助理的主要工作包括经理的日程安排及来访客人的接待、负责撰写经理所需的各类文稿、完成与经理日常工作相关的其他行政工作、配合经理 处理外部公共关系等,这一岗位要求综合职业能力强、素质高,属于高级文秘人员。
第四篇: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特制订本方案。
一、人才培养遵循的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
二、培养目标
坚持“综合培养和专业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和专家型的技术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三、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总经办和各公司职能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总经办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四、人才的甄选
1、目的通过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2、具备的条件
进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3、程序
由各部门/公司/项目组分别向总经办提名4人,最终由董事长从每个每个部门/公司/项目组各甄选出2人进入人才培养队伍,建立战略人才库。
4、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五、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复合型综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统一培养出一支综合素养高的人才队伍并根据自身条件及岗位性质进行专业的外部培养。
六、人才培养方法
1、内部导师
由董事长会同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从公司内部推选出1名综合素质高的培训导师,由该导师对人才库成员集中开展提升综合素质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对参训人员进行考评。
2、岗位轮换(由部门经理决定必要性)
(1)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2)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3)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部门/公司/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各公司行政人事部备案。
3、外部培训
战略人才库中的每一位成员由内部导师培训后,导师会同各公司总经理、各部门领导对该员工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岗位性质及其稳定性、可塑性,有针对性的给予其外部专业培训的机会,但是必须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七、目标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公司战略人才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战略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2、淘汰
经过绩效考核,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由主管领导建议,经行政人事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凡淘汰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仍有机会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但第二次被淘汰的人员将失去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资格。在评估过程中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行政人事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淘汰出战
略人才管理库。
3、晋升
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战略人才库中挑选适合人选,战略人才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再考虑从公司外部引入适合人才。
八、附则
1、本方案的拟订和修改由总经办负责,报董事长批准后执行。
2、本管理办法由总经办负责解释。
3、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总经办
2013年11月21日
第五篇: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方
案
一、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逐渐成为企业运营趋势和潮流,根据我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考虑我国经济领域各行业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地区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
1.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以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市场营销领域的分析、人才市场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
2.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加大行业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力度,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能力为支撑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现代人”和“职业人”。
3.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社会和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职业学校应密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在确
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方面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4.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市场营销专业应广泛关注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向,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在课程中还应融入如何去学习专业知识、寻找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途径与方法等思维训练及方法训练的内容,在学习与掌握职业知识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与创新意识,培养现代社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职业岗位:营销员、推销员、业务员等。
修业年限:三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办学层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市场营销人员。本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特别突出以下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
(1)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现代营销人员的精神和气质。
(2)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熟悉市场营销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3)具有对营销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掌握主要的调研方法。
(4)具有分析研究营销市场特征,策划、运用营销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5)掌握一定的推销技巧,熟悉业态分布和管理规律,具有业务开拓和产品销售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营销业务方面的管理。
(7)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财务基本知识,能进行初步的成本和盈亏核算。就业范围与机会: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种工商企业中从事产品销售、促销、推销、导购、理货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中担任业务洽谈、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信息管理等工作。
三、核心教学与训练课程及教学要求(见附表1-1,2)
根据企业用人具体要求和校内外教学与训练条件,可对上述核心课程与实训项目进行必要的选择与组合,可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适当调整。
四、教学安排建议
1.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
各职业学校应以企业为依托,聘请营销方面的专家、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通过调查、分析、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订本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教育部将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原则,组织开发和编写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各地和职业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建立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体系编写教材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推销技术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在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项目。
3.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为导向”模式。各职业学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实行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把学生获得的相关资格认证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方便。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角色
技能型人才培养中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现有专职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
附:1.参考性教学安排(见附表2-1,2)
注:
①限选课模块:可开设商务礼仪、公共关系、企业经营与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会展实务、房地产营销实务、汽车营销实务、就业指导等。在表中的课程名称和具体上课学期的时间都留有余地,各地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专业选修方向,但限选课必须修得不少于20学分。
②任选课模块:可开设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知识、财税金融基础知识、经济地理、广告实务、顾客信用管理、商务代理与分销管理等,在表中的课程名称和具体上课学期的时间都留有余地,各地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其他选修课程,但修得约16学分。
③综合实践课:包括见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军训、劳动等。
2.教学学时统计表(见附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