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争先创优先进典型事迹
***同志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事迹材料
***同志现年35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现任分局副局长。该同志爱岗敬业,精通本职业务,工作踏实肯干;党员意识强,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善于创新,勇于打破常规,敢于承担风险,善于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工作效率高,时效性强;廉洁自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2007年、2008年两次被授予***市青年岗位能手、税收业务标兵,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税收业务标兵,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地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
一、带头学习提高,精通业务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甘于奉献、踏实苦干。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税收业务、拒腐防变能力,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能力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五型”税务干部。尽心竭力搞好服务,快捷高效办实事。认真学习财务会计和税收管理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做到游刃有余,成为行家里手。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分局人员的业务培训,亲自制定学习计划,亲自参与授课讲解,带领分局业务人员学习《税收征管法》、新《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企业所得税法》以及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32项制度等,从而全面提高分局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带头争创佳绩,开拓创新
通过开展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强化自身建设,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监督指导,及时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按照职责分工,***同志负责税收计划、经费和税政工作。对口市局计财科、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科、所得税科。今年以来,按照市局的工作目标和分局的工作部署,认真统筹,落实分管各项工作,扎实进取,成效明显。
(一)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税收收入目标实现新突破。
年初,组织开展税收调研,摸清税源现状,组织收入的过程中,按照组织收入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严密税源监控,加强收入分析、科学准确预测,强化进度考核,落实奖惩通报。2010年共组织地税收入10135万元,比2009年同期完成9090万元,增长11.5%,增收1045万元。其中,中央级完成1208万元,比同期完成935万元,增长29.2%,增收273万元;地方级税收完成8896万元,比同期完成7689万元,增长16.7%,增收1207万元;占市局下达计划8630万元的103%,超收266万元;区级收入完成5485万元,比同期完成4546万元,增长21%,增收395万元,占区政府下达计划4965万元的111%,超收120万元;完成教育费附加454万元;完成代征工会经费114.5万元;价格调整基金47.5万元;残保金82万元。超额完成了税收收入任务。
(二)加强经费管理,理顺两个关系,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财力保障。
首先理顺了经费预算核算关系,实现了省财政厅对我局的经费划拨。其次理顺了和政府的关系,全年共争取财政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102万元,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理顺关系的同时,加强经费收支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制定经费管理办法,坚持重大开支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向市局及时报告,在区级年度审计中审计局对我局的经费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加强税政管理,落实税收政策法规,为税收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按照市局年初的工作目标和全年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管理,建立重点税源的分局、税所、税收管理员三级监控机制,加强交通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以票控税管理,实行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一体化管理,加强专业市场租赁行业管理,严格小税种管理,全年共入库房地产税收514万元、建筑业税收3105万元,交通运输业税收1666万元,地方小税种税收2072万元。为全年税收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积极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要求相关科室按月对各税种的收入进度和税收增减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及时了解经济形势和税源变化情况,适时进行监控和管理。
2、组织开展房地产企业清理清查,实施房地产分项目管理,建立房产销售情况台帐,实施房产销售情况监控,加强对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管理;对建筑安装行业按照工程项目实施专人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台帐,对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同时发放建筑工程项目涉税事项告知书和发票样票,告知有关税收政策、涉税事项办理、税务违法责任等,加强源泉控管,实现以票控税。
3、开展道路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专项检查,严格自开票资格认定和年度审验,实行运输发票与运输合同相核对、单车开票限额与发票开具总额相核对等日常审查管理,督促企业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足额缴纳税款。
4、圆满完成2010年全国税收普查和“两税”比对工作。结合辖区内管户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筛选,从各个行业中确定重点抽查户27户。并及时组织企业办税人员培训学习调查软件,认真开展税收调查工作,并取得调查企业的大力支持,共调查各类企业27户,圆满完成了税收调查任务。积极开展“两税”信息比对工作,查实漏征漏管户28户,实现城建税快速增长,入库税款1056万元。
5、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大力开展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土地使用税应税土地面积工作,共测量土地面积162万平方米,审增应收土地面积47.6万平方米,增加税收收入165.22万元。这项工作因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受到市局的通报表彰,并被市局评为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土地使用税应税土地面积工作先进单位。
6、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圆满完成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结合分局的实际情况,在对内部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又组织企业办税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纳税人掌握和运用好各项税收政策,切实提高自核自缴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汇算清缴系统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通过电子申报,切实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的质量;在圆满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同时,及时做好工作总结,对汇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所得税的后续管理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汇算,我局实际参加汇算84户(其中查账征收83户、应税所得率1户),汇缴面达到100%,共实现应纳所得税额777.64万元,其中预缴所得税额550.64万元,补征所得税额227万元。被市局评为企业所得税管理先进单位。
7、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圆满完成2009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稳步推进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管理系统软件的推广工作。对于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截至2010年3月31日,共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25人,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任务目标,其中应税所得总额350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83万元,增幅31%;实现扣缴税款59.26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24万元,增幅68%;为了做好个税代扣代缴管理系统软件的推广工作,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了推广工作的平稳运行。2010年底共有180户扣缴义务人成功实现了网络申报,网络申报率全市第一,个人所得税管理软件推广工作12次被市局通报表扬,经验材料在软件推广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分局被评为市局2010年度个人所得税软件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8、加强小税种管理,做到抓大不放小。认真开展房产税清查,加强红山、道北地区出租房屋税收管理。严格落实印花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制度。召开房地产企业政策宣讲会,详细讲解土地增值税有关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严格落实土地增值税预征制度,加大对辖区土地增值税清算自查,实现土地增值税的快速增长。积极开展车船税税源的专项清查,利用运管部门车辆审验设立车船税代征点,查缺补漏,探索实现了车船税“以检控税、双向管理”的征管模式大幅增长。通过加强小税种的管理,六小税种全年共入库税款2072万元,同比增长48%,增收668万元。
9、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牢固树立经济税收意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培植后续税源。2010年,企业所得税备案减免29户次,减免税额9.83万元,其中小型微利企业减免4.67万元,农林牧副渔业减免5.16万元;加计扣除合计272.38万元;免税收入合计0.32万元;财产损失审批金额4784万元。另外,我们开辟了“下岗再就业优惠绿色通道”,及时为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手续。2010年为98户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减免税收15.6万余元。
三、带头服务群众,心系百姓
1、关心群众生活。分局距离市区较远,人员居住分散,上下班交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经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对现有车辆情况和人员居住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班车制定,定时定点接送人员上下班,解决了交通不便问题。分局人员少,工作繁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每当这种情况,就留下来陪同志们一起工作,无论多晚,一一接送他们回家。
2、分局刚成立时,有些同志没有住房,***同志利用业余时间,考察新区住宅小区,成立分局住房团购小组,积极同房地产公司协商洽谈,组织分局职工集体团购住房,为群众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
3、六一节期间,走访红山偏远乡村,看望家庭贫困的女童,确立“希望之星”帮扶对象,定期送去学费和学习用品,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4、对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进行帮扶,为他们建立服务联系卡,定期走访,送政策,送服务。开展税收调研,走访企业,为重点税源和重点企业建立特色服务,针对企业情况,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
四、带头遵纪守法,按章办事
作为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率先垂范,做到既管学习,又管思想和作风,把党要管党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六项承诺”工作制度,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各项工作都有新起色。
五、带头弘扬正气,廉洁自律
做为党支部成员,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基本的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素养。***同志结合税收工作任务,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头脑中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从思想深处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努力提高统揽全局、执政为民,谋划工作,促进发展的自觉性。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自觉学习和贯彻税务人员“十五不准”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规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处处注重严于律已。把工作当成事业,多做事,少说话;多向领导提建议和意见,少向领导提要求;多贡献,少索取;多替领导分担,少给领导找麻烦;多为群众着想,少考虑个人得失;多顾全大局,少本位主义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同志做事和做人的原则,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求有功,但求问心无愧。
第二篇:争先创优事迹
争先创优事迹
“创先争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先”是一种理念,“优”是一种习惯,创先争优就是在一种先进的理念引导下养成一种良好习惯的过程。一个人有了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习惯,一定能成为品质超群的人;一个整党拥有了这样的一群人,必定是一个伟大的党。
高瑛同志作为浙江大学07级国贸2班的一名学生,能够积极向上,踏实工作学习,不断“创先争优”。所谓“争优”,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高瑛同志就是通过以下“五个带头”来强化平时的“优”的工作作风。
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不忘常常给自己充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共产党重要理论,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在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同时,高瑛同志也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由于对知识的渴望,她认真的准备考研力争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本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念头,尽心尽力为同学服务。对待每一件事都尽职尽责,考虑周全,努力做到最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
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从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党员的自我价值。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干部,主动帮助同学排忧解难,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
四是带头遵纪守法。她组织纪律观念强,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她不仅对自己这样要求,而且还经常给身边的人灌输这种思想,人她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正义感强,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正气、维护稳定,以高尚的精神风貌,展示浙江大学的良好形象。如果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像高瑛同志一样在这五个带头上“优”了,我们学校必定是一个卓越的群体!
当然,她深知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也认识到这些不足给她的工作和自身造成的危害。高瑛同志已经抓住了产生这些不足的根源,更加认清了今后努力方向。对于这些,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会不断改进,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树立团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保证全体同学的学习利益。
第三篇:争先创优事迹
创先争优积极分子主要事迹材料
邓向阳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积极对照自身找差距、明确工作方向、制定措施,认真做好创先争优工作。
一、在思想上,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办事,始终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努力工作,自觉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尤其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积极创先争优。我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有效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加强备课、优化教学环节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上寻找突破口,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成功体验与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得法,在今年毕业升中会考时,我所教的六级数学成绩获镇二等奖。
三、在工作上,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在本学期,为了我校能争创“梅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我严格要求自己,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积极主动、开创性地做好相关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2011年财政争先创优个人事迹
华山脚下,滨海之畔,一个以“财兴政通”为宗旨的团队用拼搏和奉献谱写着基层财政建设的新篇章,用辉煌的业绩阐释了15载春秋里的奋斗与执着。他们就是华山区财政局---一个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年轻团队。
本着“机关内部争第一、系统内部创一流”的宗旨,华山区财政局始终着眼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各项工作得到了机关、企事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先后获得了全市财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文明机关标兵和全市廉洁勤政先进单位等荣誉,赢来了“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甘为企业保驾护航”、“勤政高效”和“人民的好管家”的赞誉。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带好队伍必须抓好班子,而局党组又是关键,局长常青深知这个道理。自任局长以来,他严格自律,带头狠抓政治业务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同时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一班人”和衷共济,使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加强,获得了干部职工的一致拥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全区进行彻底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4月,区财政局基于平台开发的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系统作为“华山模式”,在全国应用支撑平台培训班、全国24省市应用支撑平台试点会议和市区财政局长座谈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吸引了各地关注和学习。
创新政府资本运作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区属重点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本。建立起“项目筛选—评价—投资—企业上市”国有资本投资运作模式,实现公共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利用。通过创投平台大力推行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整合政府各项扶持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持对国民经济具有示范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10月30日某某某电气公司正式上市,成为中国“创业板首批某某某”,也是目前陕西省创业板上市唯一一家企业。
自1998年华山区财税机构分设成立华山区财政局以来,财政收入连续突破4亿、8亿、16亿、19亿元大关。从1998年的4亿余元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跃升到了2011年的10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一直稳居市郊三区首位、泰安市前列。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区级税收收入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两个比重”的稳步提高,为华山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也反映出在财政效益带动下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不断完善的经济运行质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工作的方式、任务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对干部职工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区财政局的局党组在抓干部职工素质建设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概括起来,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从界定职能、流程再造入手,强化服务型机关建设。重新确定了全局17个科室工作职责,梳理和再造115项业务流程。细化、完善14项内部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备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营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为”的工作氛围,真正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从而保证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区“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入手,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在全局大力弘扬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春季集训、全局大会、专题讲座等平台,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市场经济及财政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推动财政工作上水平。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机制,发挥好局内办公网络、党员活动室等教育阵地的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利用各类高校和社会培训资源,全局干部的知识能力、服务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开展“工作创新舞台”实践活动,组建了理论调研、工作创新等4个专项考核小组,调动起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班子建设、干部选拔入手,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局内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组会、工作例会共同探讨解决重大问题,在工作中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杜绝“拍脑门”、反对“一言堂”,执政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并形成干部轮岗交流的长效机制。局机关多次获得“优秀机关”等称号,全局上下共同构建了民主团结、廉洁高效工作环境,整体凝聚力与战斗力稳步增强,树立了财政部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社会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财政局的干部职工们没有节假日概念。为了把业务研究透,政策把握准,局党组常常是利用休息时间集体加班开会讨论,有时为了研究透一个问题甚至会讨论到深夜。他们把心全部扑在了工作上,有的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在等待着他们,有的在下班后还要到医院里去照料生病的家人,对待家人他们内心有太多的亏欠,然而对待工作他们坚持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他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影响着局里的每一位干部员工。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财政干部的心里根深蒂固。财政局的每一位干部职工以对工作极强的责任心和对财政事业的热爱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每一项紧急任务不管多晚接到都立即办理,每一笔款项不管多忙都及时拨付,有时甚至到午夜时分局里还有科室的灯亮着;每一笔账款不管差异多微小都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下班后的时光,可以悠闲地休息,而财政局的大多数干部职工却依然再为工作忙碌着:或是自己静下心来,学习业务知识为自己“充电”,或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近年来,财政局的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先后被上级报刊采用,有的还获奖。《深入推进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大力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入选《华山区践行科学发展观典型案例选编》,形成了很好的反响,以《树立精细管理新理念,开拓财政工作新局面》为题的材料,在全区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200亿——“十二五”的税收新跨越》在总结过去15年的税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展望我区税收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新跨,为我区经济的再次腾飞打下坚固的基石。
税收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都是为华山区的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坚持民生为重、富民优先,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安排促进就业资金累计千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低保标准,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300元和年人均1800元;出台我区创业人员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待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工作,根据国家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贷款贴息。
全局人员将对工作的热爱投入到为民排忧、为民解困中,5年间投入资金36亿,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社区居民安居解困等一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家电下乡原有补贴的基础上,推动我区家电下乡工作实现三项创新:首次将原失地农民纳入政策范围;实现了网点直补、当场兑现;增加了10%的区级补贴。齐鲁晚报、泰安日报、财经日报等多家报纸,泰安电视台、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使区内企业和华山人民同时得到了实惠,并且有力地拉动了税收的增长。其中“海尔产品家电下乡的主要做法”信息还得到了xx总理的重要批示。
某某某赛前期浒苔来袭。为保障某某某赛顺利举行,华山财政人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又一马当先地承担起浒苔清理的重任。负责浒苔清理资金拨付的农财科,深入清理浒苔第一线,实行现场联合办公,积极协调解决清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在清理工作中,由于天气的炎热和工作的辛苦,一名工作人员晕倒在了清理浒苔的前线。即便是这样,该名工作人员在打完吊瓶后仍立即奔赴前线坚守工作岗位,置自身的病痛于不顾。这就是华山财政人身上的一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和战斗精神。
“你拒绝别人的同时,也是被别人拒绝的过程。”这是局长常青常常提到的一句话,“为预算单位、驻区企业和华山人民服务是财政局干部职工的责任,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积极帮助每一位到财政局办事的人员和企业解决问题,是每一位华山财政人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让所有到华山财政局办事的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华山财政局建立完善了限时审批、挂牌上岗、中午禁酒令和首问负责制等多项管理制度,并发放《至预算单位的一封信》,将办理事项、工作流程、办结事项等内容在全区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阳光服务、理财为民”,华山财政人拥有较强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到“两个提高”、实现“三新”目标,即理财管理水平有大的提高、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有大的提高,服务理念实现新提升、机关作风实现新转变、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实现新作为,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一位外单位办事人员说:“到财政局办事,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心情就是舒坦!”
企业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为驻区企业做好服务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实际的举动,华山区财政局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监测三位一体深度介入企业发展,不仅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较快增长,而且与企业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政企的良性互动。,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区内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作为企业发展“护航者”,财政局的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分管领导带领税政科的同志们定期走访企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发展的难题,加班加点研究对策帮助企业排忧解困。他们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把这一切当作自己的“家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健康发展、职工岗位稳定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很多渡过危机的企业负责人提到华山财政局的同志们总是心存感激。
针对优惠政策政出多门、资金安排交叉重叠的现象,打破原有面面俱到,撒“芝麻盐”的模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崂发〔〕17号),首次将全区各项产业资金统一纳入全区财源资金平台统筹考虑,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全面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华山区自起暂停和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74项,为企业减轻负担达9000余万元。同时,统筹使用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据统计,5年间累计兑现产业资金近3.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创新型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为“转方式,调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扶持的同时,更加注重税收的监测。建立重点企业税收跟踪制度,及时深入企业,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及税收动态,对全区重点税源的监控已达到全区税收的80%;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在国十条出台后,对占区级税收30%的房地产业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以减小调控政策对区级税收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税收敏锐感,对浮山后片区土地项目进行摸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6150万元区级税收的流失。
看着这些闪光的数据,回忆起历年来的点点成绩,财政干部们感受最深的要算是“改革”二字,机构、人事、财政收付、国资监管、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可谓一年一小进,三年一大变。近年来,华山区财政局先后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等一系列以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收支管理规范、职能健全、宏观调控有力的财政运行体制。
加强预算管理改革。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及结余资金,强化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刚性,出台《华山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崂政发〔〕65号)、《华山区规范区直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制定预算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并作为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清理整顿财政供养人员、车辆,从严控制会议、差旅、出外考察和公务用车等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全区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减少了拨款的中间环节,预算资金从拨出到使用全程至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有效的防止了资金被挪用、占用。撤消了所有预算单位原有账户,底累计清理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169个,清理结余资金3.3亿元。从11月国库集中支付正式上线以来,到2011年6月底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共支付财政性资金24.7亿元,其中直接支付金额21.4亿元,直接支付率达87%,授权支付3.3亿元,财政资金不再拨到预算单位账户,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挤占、挪用、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积极推行公务卡改革。公务卡改革作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延伸,在加强现金管理、杜绝“小金库”、预防和惩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在华山区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在包括纪委、财政局在内的18家预算单位率先进行试点后,全区57家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基层预算单位已正式办理和正在办理的公务卡约1000张,我区公务消费正式进入“刷卡时代”。电子化的支付平台使每笔公务支出都有据可查,实现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对四个街道办事处收支状况、债权债务、人员机构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从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范,出台了《街道财政收支考核暂行办法》,将街道办事处财政支出纳入日常考核的范围,同时通过对街道办事处农业水利奖补项目、政府采购、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街道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街道收支管理规范性理。
编制采购预算,完善政府采购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华山区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崂发[]15号)及相关配套制度,统筹全区需求,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采购计划集中统一采购,极大地节约了采购成本。强化过程监督,率先开发并采用“随机选取”系统,防止中介机构选取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扩大采购范围,在进一步巩固货物类采购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了服务类和工程类采购规模,将全区公务车辆定点加油维修、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中介机构聘请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据统计,从至今,累计完成政府采购1590项,采购预算金额6.33亿元,实际采购金额5.51亿元,节约率达12.74%。
搭建三级监督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性引入“二级受托管理层”这一概念,建立起“国资局(财政局)——受托管理单位——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三级监管体系。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印发<华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华办字〔2011〕25号),首次明确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四类21项办公设备配置标准,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有力依据。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管,形成运转有效的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展废旧家电集中处置工作,对全区3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1024台价值450余万元的废旧电子产品进行了集中处置,并建立起定期集中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在全市废旧家电处置工作现场交流会上作为经验推广。
华山区财政局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无论谁在生活或是工作上遇到难处,大家都会给予心灵的宽慰和精神的支持。谁的家里有人生病了,局里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中秋节到了,局里会组织那些家不在本地的青年职工一起联欢,让大家感受到另一种“团圆“;谁的家里有了小宝宝,也会第一时间把喜讯与全局人员分享。这是一种情同手足的情分,这是一种在工作中聚积、在生活里蔓延的温情。
华山财政人不仅关心身边的同事,还把这份爱心无私地奉献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当大家得知有“春雷女童”因为家庭贫困即将面临失学的时候,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面对汶川的地震、南方的雪灾、北方的干旱,每一次财政干部们都是感同身受、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华山区财政局干部职工向社会捐款捐物近10万余元,资助了数十名困难学生学习成才。
可以这样说,华山财政人是一个用心承担责任的群体。他们常说,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爱会让世界每个角落发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他们共同演绎的一曲又一曲鼓舞人心的动人故事,有人说,永恒就是美丽,执着就是艺术,平凡铸就伟大。华山财政人用他们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了永恒、执着、平凡的丰富内涵!
15载春秋,写满峥嵘,15年历程,锻造辉煌。面对成就,心潮澎湃,展望未来,壮志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着广阔的大道整装出发,用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扎实工作,奋勇前进,努力实现财政事业新的腾飞!
第五篇:2013年财政争先创优个人事迹
华山脚下,滨海之畔,一个以“财兴政通”为宗旨的团队用拼搏和奉献谱写着基层财政建设的新篇章,用辉煌的业绩阐释了15载春秋里的奋斗与执着。他们就是华山区财政局---一个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年轻团队。
本着“机关内部争第一、系统内部创一流”的宗旨,华山区财政局始终着眼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各项工作得到了机关、企事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先后获得了全市财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文明机关标兵和全市廉洁勤政先进单位等荣誉,赢来了“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甘为企业保驾护航”、“勤政高效”和“人民的好管家”的赞誉。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带好队伍必须抓好班子,而局党组又是关键,局长常青深知这个道理。自任局长以来,他严格自律,带头狠抓政治业务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同时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一班人”和衷共济,使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加强,获得了干部职工的一致拥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全区进行彻底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4月,区财政局基于平台开发的财政一体化应用支撑系统作为“华山模式”,在全国应用支撑平台培训班、全国24省市应用支撑平台试点会议和市区财政局长座谈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吸引了各地关注和学习。
创新政府资本运作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区属重点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本。建立起“项目筛选—评价—投资—企业上市”国有资本投资运作模式,实现公共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利用。通过创投平台大力推行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整合政府各项扶持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持对国民经济具有示范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10月30日某某某电气公司正式上市,成为中国“创业板首批某某某”,也是目前陕西省创业板上市唯一一家企业。
自1998年华山区财税机构分设成立华山区财政局以来,财政收入连续突破4亿、8亿、16亿、19亿元大关。从1998年的4亿余元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跃升到了2011年的10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一直稳居市郊三区首位、泰安市前列。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区级税收收入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两个比重”的稳步提高,为华山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也反映出在财政效益带动下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不断完善的经济运行质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工作的方式、任务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对干部职工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区财政局的局党组在抓干部职工素质建设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概括起来,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从界定职能、流程再造入手,强化服务型机关建设。重新确定了全局17个科室工作职责,梳理和再造115项业务流程。细化、完善14项内部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备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营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为”的工作氛围,真正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从而保证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区“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入手,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在全局大力弘扬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春季集训、全局大会、专题讲座等平台,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市场经济及财政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推动财政工作上水平。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机制,发挥好局内办公网络、党员活动室等教育阵地的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利用各类高校和社会培训资源,全局干部的知识能力、服务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开展“工作创新舞台”实践活动,组建了理论调研、工作创新等4个专项考核小组,调动起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班子建设、干部选拔入手,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局内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组会、工作例会共同探讨解决重大问题,在工作中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杜绝“拍脑门”、反对“一言堂”,执政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并形成干部轮岗交流的长效机制。局机关多次获得“优秀机关”等称号,全局上下共同构建了民主团结、廉洁高效工作环境,整体凝聚力与战斗力稳步增强,树立了财政部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社会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财政局的干部职工们没有节假日概念。为了把业务研究透,政策把握准,局党组常常是利用休息时间集体加班开会讨论,有时为了研究透一个问题甚至会讨论到深夜。他们把心全部扑在了工作上,有的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在等待着他们,有的在下班后还要到医院里去照料生病的家人,对待家人他们内心有太多的亏欠,然而对待工作他们坚持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他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影响着局里的每一位干部员工。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财政干部的心里根深蒂固。财政局的每一位干部职工以对工作极强的责任心和对财政事业的热爱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每一项紧急任务不管多晚接到都立即办理,每一笔款项不管多忙都及时拨付,有时甚至到午夜时分局里还有科室的灯亮着;每一笔账款不管差异多微小都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下班后的时光,可以悠闲地休息,而财政局的大多数干部职工却依然再为工作忙碌着:或是自己静下心来,学习业务知识为自己“充电”,或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近年来,财政局的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先后被上级报刊采用,有的还获奖。《深入推进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大力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入选《华山区践行科学发展观典型案例选编》,形成了很好的反响,以《树立精细管理新理念,开拓财政工作新局面》为题的材料,在全区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200亿——“十二五”的税收新跨越》在总结过去15年的税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展望我区税收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新跨,为我区经济的再次腾飞打下坚固的基石。
税收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落在实处都是为华山区的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坚持民生为重、富民优先,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安排促进就业资金累计千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低保标准,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300元和年人均1800元;出台我区创业人员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待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工作,根据国家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贷款贴息。
全局人员将对工作的热爱投入到为民排忧、为民解困中,5年间投入资金36亿,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社区居民安居解困等一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家电下乡原有补贴的基础上,推动我区家电下乡工作实现三项创新:首次将原失地农民纳入政策范围;实现了网点直补、当场兑现;增加了10%的区级补贴。齐鲁晚报、泰安日报、财经日报等多家报纸,泰安电视台、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使区内企业和华山人民同时得到了实惠,并且有力地拉动了税收的增长。其中“海尔产品家电下乡的主要做法”信息还得到了xx总理的重要批示。
某某某赛前期浒苔来袭。为保障某某某赛顺利举行,华山财政人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又一马当先地承担起浒苔清理的重任。负责浒苔清理资金拨付的农财科,深入清理浒苔第一线,实行现场联合办公,积极协调解决清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在清理工作中,由于天气的炎热和工作的辛苦,一名工作人员晕倒在了清理浒苔的前线。即便是这样,该名工作人员在打完吊瓶后仍立即奔赴前线坚守工作岗位,置自身的病痛于不顾。这就是华山财政人身上的一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和战斗精神。
“你拒绝别人的同时,也是被别人拒绝的过程。”这是局长常青常常提到的一句话,“为预算单位、驻区企业和华山人民服务是财政局干部职工的责任,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积极帮助每一位到财政局办事的人员和企业解决问题,是每一位华山财政人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让所有到华山财政局办事的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华山财政局建立完善了限时审批、挂牌上岗、中午禁酒令和首问负责制等多项管理制度,并发放《至预算单位的一封信》,将办理事项、工作流程、办结事项等内容在全区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阳光服务、理财为民”,华山财政人拥有较强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到“两个提高”、实现“三新”目标,即理财管理水平有大的提高、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有大的提高,服务理念实现新提升、机关作风实现新转变、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实现新作为,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一位外单位办事人员说:“到财政局办事,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心情就是舒坦!”
企业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为驻区企业做好服务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实际的举动,华山区财政局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监测三位一体深度介入企业发展,不仅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较快增长,而且与企业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政企的良性互动。,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区内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作为企业发展“护航者”,财政局的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分管领导带领税政科的同志们定期走访企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发展的难题,加班加点研究对策帮助企业排忧解困。他们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把这一切当作自己的“家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健康发展、职工岗位稳定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很多渡过危机的企业负责人提到华山财政局的同志们总是心存感激。
针对优惠政策政出多门、资金安排交叉重叠的现象,打破原有面面俱到,撒“芝麻盐”的模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崂发〔〕17号),首次将全区各项产业资金统一纳入全区财源资金平台统筹考虑,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全面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华山区自起暂停和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74项,为企业减轻负担达9000余万元。同时,统筹使用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据统计,5年间累计兑现产业资金近3.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创新型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为“转方式,调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扶持的同时,更加注重税收的监测。建立重点企业税收跟踪制度,及时深入企业,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及税收动态,对全区重点税源的监控已达到全区税收的80%;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在国十条出台后,对占区级税收30%的房地产业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以减小调控政策对区级税收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税收敏锐感,对浮山后片区土地项目进行摸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6150万元区级税收的流失。
看着这些闪光的数据,回忆起历年来的点点成绩,财政干部们感受最深的要算是“改革”二字,机构、人事、财政收付、国资监管、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可谓一年一小进,三年一大变。近年来,华山区财政局先后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等一系列以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收支管理规范、职能健全、宏观调控有力的财政运行体制。
加强预算管理改革。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及结余资金,强化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刚性,出台《华山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崂政发〔〕65号)、《华山区规范区直机关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制定预算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并作为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清理整顿财政供养人员、车辆,从严控制会议、差旅、出外考察和公务用车等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全区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减少了拨款的中间环节,预算资金从拨出到使用全程至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有效的防止了资金被挪用、占用。撤消了所有预算单位原有账户,底累计清理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169个,清理结余资金3.3亿元。从11月国库集中支付正式上线以来,到2011年6月底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共支付财政性资金24.7亿元,其中直接支付金额21.4亿元,直接支付率达87%,授权支付3.3亿元,财政资金不再拨到预算单位账户,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挤占、挪用、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积极推行公务卡改革。公务卡改革作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延伸,在加强现金管理、杜绝“小金库”、预防和惩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在华山区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在包括纪委、财政局在内的18家预算单位率先进行试点后,全区57家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基层预算单位已正式办理和正在办理的公务卡约1000张,我区公务消费正式进入“刷卡时代”。电子化的支付平台使每笔公务支出都有据可查,实现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对四个街道办事处收支状况、债权债务、人员机构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从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范,出台了《街道财政收支考核暂行办法》,将街道办事处财政支出纳入日常考核的范围,同时通过对街道办事处农业水利奖补项目、政府采购、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街道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街道收支管理规范性理。
编制采购预算,完善政府采购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华山区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崂发[]15号)及相关配套制度,统筹全区需求,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采购计划集中统一采购,极大地节约了采购成本。强化过程监督,率先开发并采用“随机选取”系统,防止中介机构选取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扩大采购范围,在进一步巩固货物类采购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了服务类和工程类采购规模,将全区公务车辆定点加油维修、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中介机构聘请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据统计,从至今,累计完成政府采购1590项,采购预算金额6.33亿元,实际采购金额5.51亿元,节约率达12.74%。
搭建三级监督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性引入“二级受托管理层”这一概念,建立起“国资局(财政局)——受托管理单位——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三级监管体系。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印发<华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华办字〔2011〕25号),首次明确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四类21项办公设备配置标准,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有力依据。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管,形成运转有效的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展废旧家电集中处置工作,对全区3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1024台价值450余万元的废旧电子产品进行了集中处置,并建立起定期集中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在全市废旧家电处置工作现场交流会上作为经验推广。
华山区财政局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无论谁在生活或是工作上遇到难处,大家都会给予心灵的宽慰和精神的支持。谁的家里有人生病了,局里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中秋节到了,局里会组织那些家不在本地的青年职工一起联欢,让大家感受到另一种“团圆“;谁的家里有了小宝宝,也会第一时间把喜讯与全局人员分享。这是一种情同手足的情分,这是一种在工作中聚积、在生活里蔓延的温情。
华山财政人不仅关心身边的同事,还把这份爱心无私地奉献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当大家得知有“春雷女童”因为家庭贫困即将面临失学的时候,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面对汶川的地震、南方的雪灾、北方的干旱,每一次财政干部们都是感同身受、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华山区财政局干部职工向社会捐款捐物近10万余元,资助了数十名困难学生学习成才。
可以这样说,华山财政人是一个用心承担责任的群体。他们常说,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爱会让世界每个角落发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他们共同演绎的一曲又一曲鼓舞人心的动人故事,有人说,永恒就是美丽,执着就是艺术,平凡铸就伟大。华山财政人用他们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了永恒、执着、平凡的丰富内涵!15载春秋,写满峥嵘,15年历程,锻造辉煌。面对成就,心潮澎湃,展望未来,壮志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