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各大媒体集中报道王彦生事迹
中央各大媒体集中报道王彦生事迹
2009-11-06
本报讯(记者任琳娟)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饱含深情地集中报道了我市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的感人事迹。
11月2日,新华社在《时代先锋》栏目播发了长篇通讯《太行山魂———追记河北邯郸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这篇通讯用八千余字的篇幅,讲述了王彦生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对党的组织事业无限忠诚,始终坚持原则,唯贤试举,无私无畏。11月3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通讯《太行之子》(上),在二版发表评论员文章《组工干部的时代风范》,并于11月5日刊登了《太行之子》(下)。它用细腻的笔触、简洁的语言生动刻画王彦生的崇高情怀,一个朴素、忠诚、善良的好人。11月3日的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通讯《鞠躬尽瘁写忠诚》,刻画了一个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并配发评论《学学王彦生的精气神儿》,并于11月5日刊发了《王彦生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1月4日播出了《清白做人廉洁做官———太行之子王彦生》系列报道,描述了王彦生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也播出了关于王彦生事迹的报道。其中《新闻联播》是连续报道,每期时长都在5分钟以上,11月4日晚《焦点访谈》推出专题报道,央视记者有大量采访到的事实告诉观众,王彦生是一个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入党誓词的人。11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王彦生事迹引起的强烈反响。
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网站也从11月2日起,陆续报道王彦生先进事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报道专题是“他用忠诚谱写生命之歌”;新华网的报道专题是“太行之子,老区之魂”;光明网的报道专题是“太行之子”;央视网的报道专题是“组工干部的楷模王彦生”;中国广播网的报道专题是“低调为官、朴实做人———太行之子王彦生”。
11月26日,集中收看了中组部组织的王彦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其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但又引人深思。
王彦生同志生前任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5年被确诊患脑动脉瘤后,他仍然恪尽职守,忘我工作,2009年2月逝世,年仅49岁,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
李源潮同志批示:王彦生同志是优秀组工干部的先进典型。他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热心群众、拙于交际,是组织工作战线的老实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宣传和学习王彦生同志的精神和事迹,对于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激励作用。
王彦生同志的一生,是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的一生。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人民满怀深情,对组织工作高度负责,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他的身上,集中展现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良品质,是新时期组工干部“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典范,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楷模。笔者认为,开展向王彦生同志学习活动,就是要学习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无私无畏精神;学习他勤勉敬业、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甘为人梯、知人善任的“铺路石”精神;学习他团结同志、胸怀全局的包容精神。要通过学习王彦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自觉性,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全面落实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政策决策部署的落实,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过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坚定党性修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更加坚定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大局,积极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做到与党同心、与人民同向、与时代同步;更加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通过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每一名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握时代跳动脉搏,大胆开展工作,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增强工作主动性,多想新点子,创出新路子,做出新业绩。通过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广大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公仆情怀、高尚的职业操守、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作风品德,深入基层,服务于民,培养党员干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
通过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迸发工作干劲。树立党员干部学先进、转作风、比干劲、创业绩的良好风尚,把工作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使命、一种事业、一种责任,把工作标准定格到最高境界,把精神面貌调整到最佳状态,把工作劲头发挥到最大极限。
通过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每一名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率先垂范,干净干事,维护好自身形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名利观和人生观,不以权谋私,不以权徇私。工作中不揽功推过,敢于承担责任,处处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形成干部凝聚合力。
“太行之子”王彦生虽然躺下了,我们却看到一座丰碑矗立在燕赵大地!
第二篇:王彦生事迹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教学案例
用生命谱写忠诚
——记党的优秀干部王彦生同志
2009年2月4日,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因病不幸去世,年仅49岁。他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领导干部,他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王彦生同志参加工作特别是加入党组织20多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把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勤勉敬业,默默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事迹鲜活而生动、平凡而伟大,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集中展现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集中体现了‚平和安静、谦和大度、博爱真诚、感恩包容‛的新时期邯郸人文精神,是邯郸市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代表。
信念坚定 党性坚强
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王彦生幼年丧母,家境贫寒。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因此他总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组织、回馈社会。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从小失去母亲,没有人民的哺育和党的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为此,我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忠诚于党的事业……‛
王彦生热爱党、忠于党,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在他的遗物中,最多的是书籍和笔记本。尤其是2008年3月,邯郸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他围绕所学所思,撰写了许多学习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王彦生时时事事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2005年7月,他被确诊患了脑部左侧基底动脉梭形瘤,这就像脑子里安了一颗定时‚炸弹‛,劳累、着急、血压升高,都有可能‚引爆‛,瞬间夺去生命。因此,专家告诫他必须静养,组织建议
他注意休息,他却坦然地说:既然病情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就让我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多为党做些事情吧。
就这样,四年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2008年奥运安保期间,他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头疼得实在厉害,就用椅背顶着缓解一下,硬是没请一天假。10月,还带领丛台区50名中青年干部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培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参观。此时,死神已经向他逼近,王彦生正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煎熬。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丛台区街道社区两委开始换届。他长时间地扎在社区换届工作的第一线,大到选举方案、会议议程,小到会场的布臵、选票的印制,都逐一过问。有一天晚上回家后,妻子见他非常疲惫,就偷偷关掉了他的手机,想让他睡个安稳觉,他发现后还批评了妻子。
2009年春节前,他出现了吞咽困难的生理反应,但假期一结束,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区人大、政协会议的紧张筹备中。2月4日,政协会议开幕当天,劳碌多日的王彦生感到头痛加剧。妻子劝他别去开会了,可他执意要参加:‚‘两会’一年只开一次,我不能不去!‛就在他起身要去上班的一瞬间,轰然倒地,再没醒来。
就这样,王彦生用49岁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9年2月6日,王彦生遗体告别日当天,尽管天寒地冻,千余名干部群众仍自发从四面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一位熟知王彦生的书法家得知噩耗后伴泪疾书:‚彦俊长辞丛台垂首祭英烈,生为人杰滏河洒泪送忠魂‛。
眼界高远 勇于创新
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王彦生是一位脚踏实地、作风扎实的实干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开拓者,具有超前的思维和深远的眼界。
作为组织部长,他深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年来,他始终把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并以很强的创新精神谋划和推进工作。
1998年,着眼于解决干部队伍能上难下、活力不足的问题,他亲自谋划修订了曲周县干
部管理办法,提出了‚无功就是过,有错就追究,末位遭淘汰‛的崭新理念,在全县有效营造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2000年,发现部分农村党员存在党性意识差,不作为、乱作为的突出问题后,他提出开展处臵农村‚五不‛党员的工作措施,纯洁了党的队伍,树立了党的形象,其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
2002年,立足于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他主持制定了干部职位空缺预告制度,并提请县委开展了曲周历史上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实现了从‚少数人中选人‛到‚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
2003年7月,调任丛台区后,通过调研他发现,作为邯郸市的主城区,社区工作已经成为承载丛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等原因,不少社区远未能发挥‚服务站‛、‚稳定器‛和‚连心桥‛的作用。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区委提交了‚联帮驻‛活动方案和街道‚大工委‛建设体制的构想,以‚领导联社区、部门帮社区、干部驻社区‛的‚联帮驻‛活动为载体,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双向服务,互利共赢‛的‚大工委‛建设体制为依托,构建起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共振点,既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又为促进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追根溯源,得益于他的勤学善思。
王彦生不爱交际、不爱应酬,却酷爱读书写作,书桌、书柜甚至办公室的床铺上,到处都堆着书;他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能熟练使用电脑办公,后来又开了自己的博客和QQ。他非常勤奋,在涉县县委宣传部从事通讯报道工作时,每年都能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130篇以上。从事组织工作后,他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多篇理论、调研文章,许多观点和思考很有见解,被全国多家刊物发表。
唯贤是举
无私无畏
把选好人用好人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
‚选人用人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用好一个人,会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会挫伤一群人。我们肩头有万千责任啊!‛这是王彦生常常叮嘱身边同志的一句话。
他不拘一格选人才,唯贤是举。现任涉县县委党校支部书记的付岩伟,于1991年4月因文字功底扎实被调入县委组织部工作。由于敬业勤勉,他进步迅速,很快成为部里写材料的骨干。一年后,县委组织部成立研究室,要选拔一名主任。当时付岩伟所在的组织科,数他资历最浅。但作为分管副部长,王彦生却力荐付岩伟。最终,付岩伟从办事员被破格提拔成
股级干部。
2001年,曲周县直机关一名副职在干部调整时有争议,但王彦生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这名干部性格耿直率真,不太注意说话的方式,但却是一个很有思想和魄力的可造之材。于是,他举荐这名干部到最为困难的基层担任正职。结果,短短一年时间,这名年轻干部就打开了局面,还在年底考评中一举拿下几个先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王彦生襟怀坦荡,正气昭然。他常讲:做人要有准则,做事要有原则。在档案管理中,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是很敏感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进退留转,工资福利等切身利益。个别干部因在招工、入伍时把年龄改大了,后来又想改回去,便多次找王彦生,但这类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情,他总是坚决予以回绝,并不厌其烦地讲政策、做解释,保证了党的政策的严肃性和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在他担任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后不久,原来的一位老领导找到他,想请他帮忙为亲戚办理转干手续。因为不符合有关规定,王彦生婉言拒绝了。曾有一名干部多次找组织要求提拔,并托人说情,在打了近两年‚公关战‛却毫无收获后,这个人气急败坏地找到王彦生不无威胁地说‚你难道不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王彦生拍案而起,针锋相对:组织原则不是任意交换的筹码!你这种作风不改,迟早会犯事!事后不到一年,这名干部就因违纪受到了处分。
2007年,一名开发商想当丛台区人大代表,由于群众基础较差,提名没有通过。他特意找到王彦生,表示‚只要能成事,花多少钱都行‛,并当场放下2万元钱转身就走。王彦生气愤地站起来,把钱扔了回去。
为了培树起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他结合多年心得,总结归纳出干部工作的‚四对‛原则:‚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一大批凭实绩、靠德才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却没有一个人提前从他那里听到要被提拔的‚口风‛,更谈不上给他送礼了。曲周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牛玉禄在刚提任副部长时,与几位同样得到提拔的干部商量,一起请王彦生吃顿饭,表示一下谢意。结果话一出,就遭到王彦生的婉拒:‚好好干工作,就是最好的报答。要是真过意不去,就等我见马克思的时候,送我个花圈就可以了。‛2009年2月6日,在王彦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牛玉禄恭恭敬敬地献上一个花圈,泪流满面:‚王部长啊,要是知道上天是这样安排的,我宁愿永远不给您送这个‘礼’!‛
王彦生不仅举贤任能,同时对不称职的干部也会采取组织措施,但绝不是简单处理了事,而是帮助他们认识问题、改正错误、迎头赶上。1998年,年仅31岁、时任曲周县白寨乡党委副书记的贾建章,因所辖某村发生突发性事件,在基层组织工作考核中排在了最后。按照县委当时推行的干部管理末位淘汰制,他被调整到一个偏远的小乡镇担任副乡长。正当他垂头丧气、打算破罐子破摔时,王彦生来到他身边,推心臵腹地和他谈心,得到激励的贾建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当时,曲周县正在开展农田林网建设。贾建章吃住在村,没日没夜地和干部群众一起调树苗、搞种植、做养护,树苗成活率高达90%以上,在全县遥遥领先。5个月后,1万多亩林地建成了,贾建章乡党委副书记的职务也得到恢复。6个月后,又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名为乡长任职人选。
王彦生呕心沥血,甘当人梯,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干部。在先后担任曲周县委、丛台区委组织部长的11年间,经他推荐使用的干部,没有一个‚带病上岗‛。
牢记宗旨 心系群众
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在王彦生的心中,始终有杆秤,秤砣上是老百姓。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群众的需要始终是他的第一任务。1996年8月,涉县发生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时间桥毁房塌。时任组织部副部长的王彦生在自己老家也遭受大灾、急需救援的情况下,毅然受命分包西达镇。带领同行人员徒步40余华里,逐村察看情况。当得知由于山体滑坡,后匡门村2000多名群众被困大山,他立即带领几名工作人员,身背肩扛,翻山越岭,为他们送去了救命的水和粮!当他们一身泥泞、疲惫不堪地出现在村民面前时,数百人齐声高呼:‚感谢党!感谢政府!‛
王彦生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曲周工作时,每次下乡调研或开会,只要路遇出行的老人或小孩,他总要求司机停下车来带他们一段,捎他们一程,顺便了解一些村情民意。在曲周东路庄村调研时,看到村民李守仁家生活十分困难,马上掏出一百块钱,给了孩子,让他交学费、买书本、嘱咐孩子好好学习。又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划给了李家一片荒地,承包种树苗,解决了李家的生活困难。在曲周像李守仁这样的困难群众和老党员,他每年要慰问的人竟达到20多个,每个人的名字和情况都清清楚楚,慰问金不足时,就拿自己的工资顶上。
在丛台区工作期间,当他了解到80多岁的高连荣老人,无儿无女,常年瘫痪在床;福利厂下岗职工何梅田和她的丈夫都身有残疾,没有收入来源时,立即通过丛西街道党工委,和这两户家庭结成了对子,经常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他
还多方协调、几经周折,解决了学步桥小区几百户居民的供暖问题。在王彦生的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储存着孤寡老人的生日、给五保户送补贴的时间、生活困难党员情况、承诺给百姓办的实事等上百条提示信息。他说,这是一本民心帐,只有还清了帐,才不觉得亏欠,才活得踏实!
王彦生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心系故土。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外调到市里,他从来都是关心村里的发展比关心自家的事更操心、更关注。每次因工作原因回到家乡时,都是直奔村委会,与村干部商讨有关全村发展的一些事情。有时时间短,他连家也顾不上回。他家的房子很旧、很小,还是和堂弟两家共住,可他从来没有向村委张口,为自己的堂弟批个新宅基地。他更不会让家里人以他的名义给村里或乡里提任何要求。
尽管成年后就和父亲离开了山村,但每逢过年,他都要回村看看,为老年人送上食品,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塞上慰问金。2009年正月初五再次回村时,他坚持走访了村里所有需要帮助的家庭,每户都悄悄留下一、二百元。
王彦生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温暖了他人!王彦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无论是涉县、曲周县还是丛台区,人们每每谈及他,都肃然起敬,赞不绝口。
低调做人 清廉从政
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王彦生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一事当前总是为别人着想,为组织着想,为大局着想。在他的心中人品、官德比什么都重要,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人活着要有个精气神儿,人生在世要追求的东西很多,但最先要具备的就应该是——精气神儿!‛
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在他心中只有责任、没有特权。在曲周任职期间,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老父亲,他对外不声张,悄悄在县粮食局第二供应站租借了两间闲房安顿老人暂住,离开时自己付清了房费、水电费等全部费用。家人到曲周看望他时,他总是坚持让她们到大食堂自费就餐。
2005年,女儿王玉洁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被分配到一家街道办事处工作,他没有为女儿提供任何方便。直到2009年6月,王玉洁上班4年后,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才调到了丛台区纪委工作。而此时,王彦生已经离世4个月了!多年来,王彦生无论女儿结婚、老人去世、就医看病等任何个人的事情,都从不声张,从未给任何单位部门添过麻烦。2006年春节,趁着大年初一放假时间去北京看病时,他没有和单位任何人说,只是让女儿陪同,自费住在了一家靠电暖气供热的小旅馆。
王彦生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功绩留给组织,而从未因个人的事情,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2002年党委换届时,他担任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推荐他担任副书记,他却主动提出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2007年丛台区政协正职空缺,市里、区里准备推荐他任政协主席,但他主动向考察组提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还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吧。由于王彦生的一再谦让,他成为邯郸市在基层组织部长岗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达11年之久。
‚为人之道在于正,为官之道在于廉。‛这是王彦生的人生准则。王彦生对于困难群众特别慷慨,但自己生活却比较拮据。自己基本上没有储蓄,没有奢侈生活用品。他和妻子都是靠固定工资生活的,还要赡养老父亲和继母,供孩子上大学,加上林林总总救助贫困群众的开支,日子一度紧紧巴巴。他刚调到丛台区时,一家人租住在80平米的旧房子里。两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回来,才张罗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二手房。当时,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块钱。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怕自己万一还不了,便带着女儿上门一一认账。王彦生生活非常节俭,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在外出差或加班时,基本是在路边的小摊小店吃碗面条。他远离灯红酒绿,从不涉足高档消费场所,也很少接受别人因私事所设的宴请。
他的突然离世,令许多熟知他的人难以接受,人们呼唤着他的名字,传诵着他的事迹……
王彦生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在我们心中矗立成丰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邯郸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王彦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09年4月以来,中共邯郸市委、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北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王彦生同志学习活动,省委追授王彦生同志‚全省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目前,一个以王彦生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履职尽责、勤政为民的热潮正在河北大地形成。
(摘自于《领导文萃》2007年第二期)
教学建议
1、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的事迹,因病不幸去世,年仅四十九岁。王彦生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把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勤勉敬业,默默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案例可用于第四章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核心”一目的辅助教学以及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活动中道德规范‛中‚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目的辅助教学。
2、案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干部忽视学习,丢掉信仰,放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缺乏职业道德而提出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彦生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大爱,对事业的执着,对名利的淡泊。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组工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高尚品格。王彦生同志的事迹,细微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可敬、可信、可鉴、可学。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知人善任、甘为人梯的职业操守,学习他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要把王彦生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生动教材,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用王彦生同志的崇高精神感染党员、教育干部。组工干部要以王彦生同志为楷模,对照检查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坚持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拓进取,进一步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附:王彦生同志纪念馆网址
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94157/172289/
第三篇:王彦生事迹心得体会[推荐]
王彦生是中共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因病于XX年2月4日不幸去世,年仅49岁。他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领导干部,他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为此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王彦生同志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向王彦生同志学习。
决定指出:王彦生同志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典范。他在担任组织部门领导职务的近20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政治品格,忠于职守、知人善任,勤学善思、勇于开拓,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赞誉。
决定强调,王彦生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要学习王彦生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永葆本色,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甘做“人梯”的职业操守;学习他勤勉敬业、注重学习,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作风俭朴、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行。
决定要求,广大组工干部要以王彦生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优良作风,认真履职尽责,进一步树立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新形象。
群众说:王彦生是一位“有原则的好人”,做“有原则的好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王彦生、纪念王彦生的最好方式和路径。
王彦生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光辉形象,永留人间。永远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常常用这面镜子认真照照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牢记宗旨、永葆本色,全心全意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我借在告别王彦生同志的追悼会上的一幅挽联:“彦俊长辞丛台垂首祭英烈,生为人杰滏河洒泪送忠魂”,悼念王彦生这位我们党的优秀组工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那是1942年.我在抗日军政大学的第三大队(也就是附属太行陆军中学)学习,校部就驻在邢台的南峪.我们住在寨上,正是抗战困难时期,是冀西人民养育了我们,所以我对冀西怀有一种深厚的感情;邯郸和邢台是临近的两个市,都在冀西,所以邯郸出了王彦生同志这样一位“有原则的好人”,有原则的的好干部,我也特别为之庆幸!
第四篇:各大媒体纷纷报道7.17抗洪抢险事迹
近日,中国广播网、腾讯网、湘西红网、泸溪新闻网、泸溪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泸溪县大队消防官兵7.17-7.18特大洪灾抗击,抢救人先进救援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再现了泸溪消防官兵英勇顽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示了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的光辉形象。
新闻链接:连日来,湘西泸溪县境内持续暴雨。7月17日至18日,泸溪县石榴坪乡兰村和武溪镇五里洲村更是遭到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其中,石榴坪乡兰村60余栋房屋被淹,70余人被困;武溪镇五里洲村全村200多名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7月17日16时许,县政府接到石榴坪乡政府汛情之后,立即启动了防汛应急救援预案,泸溪县消防大队按照县政府统一领导,迅速组织出动7名官兵,火速赶往受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由于受到特大暴雨的影响,沿路多处塌方,多处被河水淹没。为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营救被困群众,大队官兵携带救援器材徒步跋涉几公里赶到孤岛“兰村”外围。远见村庄大部分房屋正被洪魔吞噬,官兵们心急如焚,积极向抗洪指挥部请战,要求深入第一线。劈荆斩刺,历尽万难,17时45分,大队救援力量赶到了受灾现场。
大队指挥员根据现场防汛指挥部要求,立刻明确了参战人员职责分工和行动要求,并对防汛服、救生抛投器、绳索、腰带、D型钩等个人防护装备和营救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18时12分,石榴坪乡兰村洪水水位再次上涨,灾情就是命令!马达轰鸣,冲锋舟急速排开猛兽般的洪水,边前进边挨家挨户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洪水仍然呈现上涨趋势,泸溪县消防大队官兵们才营救出38人,还有30余人期待着消防官兵们的紧急救援。
人民的需要就是战斗的命令!大队官兵在大队政治教导员印爱华的带领下,继续奋斗在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行动中。为了尽快地完成营救任务,保证人员安全,官兵们挥汗如雨,连续奋战,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乘坐冲锋舟,在讯息万变的洪水中营救出了72名被困人员。在现场指挥抗洪抢险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消防官兵的战斗精神和优良作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18日上午9时30分,大队再次接到政府办紧急通知:沅江河水上涨,武溪镇五里洲村全村200多名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险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指挥员带领8名官兵出动一辆抢险救援车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发现沅江水位正在继续上涨,靠近江边的民房一楼正在被洪水慢慢吞噬着,情况万分紧急!
县领导立即下达作战命令,将救援力量分成两组,帮助五里洲村民紧急疏散。暴雨虽然很凶猛,但官兵们的斗志却没有半点减弱,官兵们争分夺秒帮助村名疏散转移,无情的洪水水位却还在持续上涨着。连续高强度的劳动使官兵们体力已出现透支,然而在此危急关头,大家想得更多的是胜利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神圣使命,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有昂扬的斗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每一名官兵都在埋头苦干着,大伙铆足了全身的力气打响了攻坚战,一家、两家、三家......终于经过约两小时的不懈努力,沅江周边70余户群众全部被成功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将较贵重物品一一转移,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财产损失。目前,泸溪辖区强降雨仍在继续。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强降雨将一支持续到20日,随时随地可能再次发生洪涝灾害。大队将进一步加强部队执勤备战,准备好随时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第五篇:学习王彦生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彦生事迹心得体会
今天看了xx报报道的“太行之子王彦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文章很感动,真是含着眼泪看完的,又是一个默默无闻、廉洁奉公、面对病魔不屈服,看到家庭困难群众就落泪的好干部。
王彦生生前任河北邯郸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说起来官不大但在当地还是很有权的,他没有把党的权力用在自己拉
关系、搞权钱交易上,他没有把党的权力用在为女儿安排工作调动上,他没有把党的权力用在为自己敛财买官上,至死还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的座右铭就是“对千里马干部型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多好的干部,多好的公仆愿天堂有灵,让逝者享福吧!
对比之下重庆的文强等不在少数的腐败干部,拿着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不为党和人民办事,整天吃喝嫖赌和黑社会狼狈为奸,就是因为这些人败坏了党的威信破坏了党的形象,让老百姓怨声在道。广大党员干部真应该像王彦生那样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也应向***、王立军等干部那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