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留守学生 五老倾注真情
关爱留守学生 明德倾注真情
胡金店镇明德小学为留守学生撑起爱的蓝天
胡金店镇地云梦西北远郊,与安陆、应城接壤,交通不便,资源贫瘠,人均耕地仅达0.79 亩,人多地少,干旱较多,农民靠纯农业增收较为缓慢。近年长期在外务工农民有 5000 多人,约占全镇人口的60%和劳动力的三分之二,这种“劳务经济”,已成为本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和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年轻的父母外出务工后,在家的 “留守学生”的成长问题成为他们无奈的牵挂和一块沉重的心病。学校在调查留守学生的情况后,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务实工程,是建设美好社会的希望工程。从政治的高度提高认识后,镇党委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地就近,重在落实的原则,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队伍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中的特别作用,为关心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镇共有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老战士 人,已参加到镇、村关工组识或己成为关心下一代志愿者的 135 人,占 %。近年来,这支“五老” 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活动,他们先后结对帮助 名留守学生,助耕 56 次,深入学校、场坝宣传 次,受教育 人次,帮助辍学儿童 人重新入学,深入网吧、游戏机经营场所进行义务监督 次,发现、劝阻、劝离进网吧 例。具体负责助学基金的管理、审批和发放。共计为 125 名特困“留守子女”、残疾儿童、失足青年发放助学基金和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救助资金 53100 元。在镇党委统一部署下,协助留守学生、残疾儿童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放基金,使55 名特困“留守子女”、残疾儿童顺利上学,全镇无一名外出农民工“留守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由于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队伍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中的特别作用,全镇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高店镇关爱活动的开展,赢得了上级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 年被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新华社作了专题报导,宜宾市电台、晚报等媒体也多次报道高店镇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今年 5 月 22 日,由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劳务开发办、市关工委、市青企协等七部委在高店召开了全市“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市区领导向留守学生代表赠送了学习用品和助学金,市政协副主席李维远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队旗,青年志愿者当场进行了宣誓,青年文明号、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现场与 30 名留守学生结成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月 20 日,省妇儿工委领导刘静还深入高店镇就关爱留守学生和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最近四川电信大学还慕名来了10 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与10 余名学生结成帮教对子。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的作法,主要是: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镇关工委按照市关委统一安排部署,将充分依靠和发挥“五老”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和亮点,积极争取镇党委的领导,纳入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计划。
1、建立有领导管、有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镇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相关领导和部门、中小学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关爱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法和关工委工作的副职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并明确把关爱办公室设在镇关工委,由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邓国权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关爱日常事务。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副镇长专门抓、关工委和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离职老同志任常务副组长的关爱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高效运转。
2、建立“四个列入、四个共同”工作机制。即把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镇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列入年终综合考核,列入统一奖惩;做到关爱工作与其他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检查,共同考核,共同表彰。
3、建立考核工作机制。镇党委把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作为政治、精神、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对镇村干部的考核当中,与镇村干部绩酬挂钩,使镇村干部对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政治上关心、经济上支持、工作上帮助、活动上参与。同时,实行一票否决权制。明确规定,对关爱工作不重视、不支持、搞不好的村和单位,年底不能评为文明村、文明单位和先进党支部。
4、建立工作例会机制。对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实行一月一安排,一月一汇报,及时排查问题,迅速弥补不足。由于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建立健全了以上工作机制,把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建立一支有地方特色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开展有色有色的活动 主要是健全“四制”,保持和“四性”。即:
1、健全干群结合、以老村干部老党员为主的组织机制,保持“五老”队伍的群众性。由于高店镇离宜宾市区仅30 余公里,镇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绝大多数不再留在本地,实际上只能依靠的五老,又分散在全镇 11 个村,个村居小组和学校。刚开始时,有相当一部分老同志不愿参加,大多认为组织“五老”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起不了好大作用,既己离开工作岗位,该享清福了,何苦再为别人家的孩子劳累费神。党委书记黄燕在调查中得知一个品学兼优,很有发展前景的孩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中无人照看,终于沉浸在网吧,成绩一落千丈的事例,当场潸然泪下,痛下决心组织“五老”志愿者。她以这个“挣了票子,误了孩子”的典型事例,教育党委一班人,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的重要性。镇党委决定从本镇实际情况出发,以各村老村长、老支书为重点对象,成立关工小组。并通过他们,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村、校的老党员参加到“五老”志愿者队伍中来。老支书魏登琴身患绝症,但她坚决表示要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发挥自已的余热,为了扩大“五老”志愿者队伍,她现身说法,作了大量思想工作。她经常深入留守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状况,经常与“五老”志愿者保持联系,交流情况,帮助解决老党员开展工作中的困难。
2、健全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的工作机制,发挥“五老”队伍在关爱工作中的创造性。五老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间有干部,有教师,有一般的群众,有50 多岁的“年轻” 五老,也有80 多岁高龄的“老年”五老,他们各人的文化程度不一样,个人爱好不一样,工作经验不一样,身体条件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他们作用,让“五老”志愿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镇关工委把五老工作职责分为八个方面,即当好“八大员”也就是思想道德报告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校外辅导员、文化环境监督员、家庭教育指导员、失足青年帮教员、治安协调员、科技文化传授员。然后,根据各人具体情况,合理为他们定“岗”,尽量做到就近就地,量力而行,使他们能尽展其长,尽显其才,尽得其乐。有的一人一岗,有的一人多岗。对他们的要求是:关心就好,做一些更好;做一件不嫌少,多做更好;量力就好,尽力更好。老校长等老同志,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参加到五老志愿者队伍中后,镇关工委根据他们的特长,将他俩分在思想道德报告团,巡回到学校做报告。他们通过备课、查资料、宣讲,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因而越讲越想讲,越讲劲头越足,除大会宣讲外,有时还深入到班级宣讲,甚至利用晚上时间搞调研,再苦再累也不觉得。
3、健全真情关怀、表彰奖励的激励机制,保持五老队伍的积极性。真情关怀五老,及时宣传表彰五老,是调动和保持五老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镇关工委始终坚持以真情关怀为激励,以宣传表彰五老先进事迹为激励。镇召开表彰大会有五老,宣传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有五老,外出参观学习有五老。每逢春节召开新春联谊会,让大家乐一乐;每逢老人节召开慰问会,让大家聚一聚;每逢教师节召开座谈会,让大家谈一谈。于此同时,镇关工委和村关工小组还坚持“三登门”制度,即上门拜访有专长的老同志,上门看望生病的老同志,上门帮助有困难的老同志。多年来,由于对老同志真情关怀到位,表彰鼓励到位,有效地调动了五老的积极性,确保“五老”志愿者人数不少、工作不断、热情不减,使全镇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始终充满活力。
4、健全以会代训、小型分散的学习机制,保持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关爱留守学生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关爱留守学生的每一项工作都要靠老同志来落实。只有通过学习,才件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什么和怎么做,认识所做工作的目的意义,了解工作的内容、方法,才能收到实效。因此,镇关工委把为老同志不断“充电”,提高他们水平放到了重要位置。实际工作中,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镇成人教育和镇村人口教育学校、老协会为阵地,不断加强关爱队伍的教育培训,使关爱意识、老同志财富意识、青少年教育战略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入脑入心,努力建设一支作风实、工作硬的关爱队伍。在形式上,除了坚持每月一次例会以会代训外,更主要的是经常组织小型分散的学习活动。有的按村组织学习,有的按组组织学习,有时则召开组长、副组长会议组织学习,另外,八大组定期召开学习会,使五老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了解镇党委镇政府工作意图。此外,镇关工委经常发有关材料,保证老同志骨干手中有可阅、可学、可思考的书籍、文件、报刊等。这样,使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关爱留守学生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使老同志思想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工作起来就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学生倍感社会大家庭的温馨。镇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队伍的时空、威望、经历等优势,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行动长效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温馨、和谐成长的社会。
1、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组织留守学生法制培训班,及时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共在全镇开设“留守学生”法制专题讲座 7 次,参加人数达 6000 多人次。去年 9 月,还特邀了区司法局高泽刚局长、区关工委单兆汉、罗新民等老同志为全镇青少年学生和留守学生讲解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和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讲座,今年 4 月 7 日,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英烈,又专门请到区关工委顾问单兆汉到镇中学为全体师生讲解了红军老干部、宜宾草鞋专员一一李鹏的革命工作经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收到良好效果。
2、落实责任,结好对子。镇、村、社干部、教师、“五老”干部与外出农民工留守未成年子女实行结对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头,每人联系 2 一 3 名“留守学生”,定期上门开展交心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每个外出农民工“留守学生”都有人关爱、有人帮扶。在学校,建立教师“一帮一”和学生“二帮一”机制。先后两次与中山街小学和武庙街小学开展“ 手拉手”关爱活动,有 20 名外出农民工“留守学生”与中山街小学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武庙街小学向镇中心校外出农民工“留守学生”送去 80 套新校服,一套少先队队鼓,折合人民币 5000 元。镇中和公司、三星建筑公司等 7 个民营企业和个体业主慷慨解囊,不仅捐助资金,还主动与外出农民工“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3、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 广泛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一是要求留守学生每个月给家长写一封信,汇报自己学司和生活的情况,让外出父母放心。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广大留守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促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建立一张留守学生与父母的联系卡。镇关工委、村关工组依托各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建立了“留守学生” 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其内容包括“留守学生”、家长、“留守学生”代理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基本情况,并对“留守学生”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调整。三是规定每学期学校至少与外出打工的家长电话或书信联系1 次。四是每学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一次公益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到社会在关爱他们,他们也应该自强、自尊、自信,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
4、探索建立“留守学生之家” 今年 3 月,镇专门设立了一个 260平米的活动中心作为“留守学生之家”,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配购体育器材,定期开放供留守学生开展活。“留守学生之家”,极性积极为留守学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同留守学生交流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开放“留守学生之家”8 次,进入“留守子学生之家”的留守学生近300 人。
5、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全方位关爱留守学生。镇党委在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老龄委、妇联、团委、学校、司法所、人才服务和劳动保障所、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财政所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关心、支持、爱护留守学生,使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形成了组织网络化、制度具体化、活动经常化、管理规范化。目前,有关工委组织成立的 “ 五老”关爱志愿者服务队、镇共青团组织成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 志愿者服务队、武装部组织成立的民兵助耕队以及综治、司法、派出所、妇联等部门共同组织成立的“留守学生法律服务(维权)中心”,负责对全镇留守学生从学习、生活、生产、法制教育以及受理留守学生侵权纠纷和案件等方面进行全面关心和爱护。
6、关爱留守学生济困助学活动。早在2004 年,镇党委就划出专款,为入学有经济困难的留守学生交纳学杂费。近年来中山亍小学教师、学生先后两次来到高店镇为中心校留守学生捐赠了大量衣物和学习用品,並开展结队帮扶活动。镇团委和各村团支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父母不在身边的未成年人家庭打扫卫生、义务理发66 人次,还对4 家劳动力困难的留守学生家庭助耕7 次。各次的助耕队,在小春收割和水稻栽插中为42 产留守学生家征助耕56 次,使他们家里的生产没有因为劳动力外出而耽误。镇党委、政府不仅从生活、经济方面帮助留守学生,还非常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和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帮助教育他们如何遵纪守法,如何树立理想,任何实现理想。并请来著名儿童文字家晓玲叮当女士到镇中心校为小学生们見面,教育他们树立理想,制定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全镇中小校各班还分別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和法制教师,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可贵的精神食粮。为给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学生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学习空间,镇综治委、武装部、派出所、司法所会同镇关工委、团委、妇联、卫生、工商等部门每年都要对学校周边小商贩、食堂、餐饮门市以及网吧、游戏厅等场所随时进行清理整治,截止于今年 6 月,共查处非法商贩三户,取缔非法网吧一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五老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学生的帮助,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龙门村的何梦秋,现年15 岁,是高店镇中学2006 级2 班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广洲务工,只好跟随 70 多岁的奶奶生活。她在日记中写着:“我没有可以依靠的,也没有可以听我诉说心事的人;在寒冷的冬天我是多么希望有人能给我一点温暖,在炎热的夏天,我是多么希望有人能给我一丝阴凉;寂寞时有人陪伴,开心时有人分享。可这一切却对我是遥不可及的,但是自从我来到了中学后,一切都改变了,这里的人对人是那么的好,老师们个个都和蔼可亲,即使对学生有点凶,但绝对是为了我们好的。在学校里老师们经常组织留守子女活动,给我们这些推动父母温暖的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老师们总是很关心我们的,在学校里我们有在家里有感觉。”王忠伟,男,15 岁、高店镇白新村人,现在高店镇中学 2006 级 2 班读书,父母外出务工受伤、生病。他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成了学校最调皮学生之一,跟着以前认识的同学一起到处乱逛,上网打游戏,无所不作。学校关爱小组及时地帮助他,学校派遣班主任家访,了解了家庭情况。学校主动减免学费、书本费等,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社会的温馨。从那以后,他就发奋读书。经一年来的奋斗,王忠伟已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高店中心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李兴兰,现在10 岁,家住高店镇骑龙村胜利组,其父母均到浙江打工,多年未回家。李兴兰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慢慢地变得性格孤僻,行为习惯很差。在“高店镇的关爱留守子女行动”开启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老师、同学的关爱中让李兴兰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与幸福,从此,她学习更加刻苦,积极参加劳动,乐于与同学交往。爱激发了她学习、生活的热情。象何梦秋、王忠伟、李兴兰这样的例子,在高店中小学中是不计其数的。由于领导重视,举措得力,帮扶到位,高店镇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近年来进行得扎扎实实。留守学生的家长对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将激励高店镇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做文章,边实践、边改进、总结,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机制,有效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使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栋梁之
第二篇:五老发挥作用全面关爱学生
发挥“五老”作用,全面关爱学生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我校两百多名老同志是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我校把发挥“五老”作用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予以重视。学校的开学工作会议、结束工作会议、教代会、表彰会、教师节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都要请老党员、老教师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一是发挥特长、创出学校特色。我校在全校老同志中发掘具有一技之长的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构思“志远、技精”这一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主题,使职业类学生树立了“自强、自立”,学好专业,发展自己的创业空间的高远志向。
我校让老同志积极参与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展出他们的邮集和其他收藏品,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纷纷要求加入学校集邮协会,为此成立了全市第一个集邮协会学校分会。
我校老同志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工作,参与学生教育。发挥老同志在的威望、经验、时间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我校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帮教活动。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学习上的困难学生、经济上的贫困学生以及心理上的问题学生是学校关心扶助的重点对象,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请老教师协助教学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帮教助学活动。
老同志们积极参加学校实施的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自愿担当青年教师业务顾问,为青年教师作讲座,参与一些重大的教学研讨活动,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业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奉献自己的爱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同志们主动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利用自身的教育特长和优势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上鼓励引导,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以一片真诚和爱心感动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在活动和大赛中发挥特长,大显身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起他们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在学校关工委的倡导下,我校实施了“献爱心,送温暖”助学工程。我校的老教师们自发捐款,每年向学校的贫困学生送上他们的一份心意。学校学习工作处每年为他们提供贫困学生名单供老同志选择,确定助学人选。老同志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不仅在物质上帮助贫困生,更从精神上情感上鼓励贫困生勤奋苦学,使他们成为思想、学习、技能各个方面的佼佼者。
老教师们发挥自己在心理学等方面的特长,组成心理辅导小组。对因家庭变故、学习落后等原因造成的心理上有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利用心理暗示,团体辅导等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使这些“问题”学生正常成长。
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 2012年10月21日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倾注空巢老人
关爱“留守儿童”倾注“空巢老人”
为了将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出成效,将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空巢老人”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赤壁计生办各计生协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倾注空巢老人”的活动。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社区计生协建立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档案,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类归档。对重点家庭进行专人负责,给予帮助。二是建立帮扶制度,定期看望和走访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及时掌握情况,帮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长远规划,结合实际作出具体措施。以保障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家庭健康和谐发展。此次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了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为空巢老人送去了老人营养品和水果以及新年慰问物资等丰富的礼品,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快乐,感受到计生的情暖关怀。
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更是有效推进计生工作服务与管理的有利诠释,为计生工作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稿件来源:赤壁街道计生办
作者:陈玲云
第四篇: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施玉芹
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绝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的儿童。由于祖孙年龄相差大,再加上这部分农村老年人在家教观念、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只能照顾孙子或孙女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种种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大多出现了滑坡,心理也很敏感,很脆弱。作为教师应该担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
一、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留守儿童”由于心理上的障碍使其行为表现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常常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如果这种不合群的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使“留守儿童”冷漠苦闷与孤僻无援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班主任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
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希望被关注的。父母不在身边,如果教师能够关注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使他们受到激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摸准“留守儿童”的思想脉搏;对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促进健康心理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行为失常,更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他们,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同时,也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调整“留守儿童”对家庭与社会的种种不满情绪。首先,通过“一帮一”和上门补习、分担家务等形式,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大集体中来;其次,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家访、通电话等情感教育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帮助与指导
“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必须重视个别帮助和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诸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我们可以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五篇:关爱留守学生
关爱留守学生
在乡村小学耕耘十载,感触良多。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县,经济条件不好,很多成年人都是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在家里的大多是两代人“爷爷奶奶和孙儿孙女”没有上辈的甚至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这样的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温暖,在学校大多是问题学生。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不再成为问题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关怀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家人般的温暖。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在他们心里是一个遗憾,也是老师打开他们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如果能充分抓住这一契机给他们以父母般的关爱,我相信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定会对你充满尊敬,更不用说好好学习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不无道理。要让孩子从心里觉得你就是他的父母一般。这样对你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留守儿童在行为上会有很多不当之处,如:逃学、上网、打架斗殴等等,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教育、约束,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增加很多不良青年。而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教师不能仅仅口头教育或惩罚就完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应该从心开始,要充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而不是一味的管束压制。这就需要老师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表达老师的关心爱护方式很多,包括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一起游戏;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忙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家访等等。让孩子从心里觉得你是真的关心他,为他好。这样当他出现问题时你的教育才会更有说服力,他才会从心里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们班上就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放学后不是按时回家,而是在网吧上网打游戏。被其他学生告到班主任那儿后,班主任只是把这些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有的甚至请家长到学校一起教育。但是这些学生当面承认错误很快,过后还是我行我素,照上不误,老师的教育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这样的学生除了要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还要让他们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而这就需要老师平时的感情积累: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你是他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而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因为我和他们相处了五年,而班主任是去年才教他们的,再加上我平时和他们相处时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随时和他们聊聊天,一起做做游戏,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所以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来向我反映,而我也会不怕麻烦尽力解决,只要没有超出范围的事都是能解决就解决,没有办法时才要他们去请教班主任。因而有时候我所说的话比班主任老师的话更有效。我想这就是感情的力量。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多关心他们,以人格魅力感染他们。不仅仅是对留守学生,其他学生也一样,只要他觉得你是关心爱护他的,你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好老师,是他的良师益友。